儿童肘关节骨折及脱位的DR诊断

合集下载

骨折影像诊断

骨折影像诊断
骨折影像诊断
骨折
【定义】
骨骼发生断裂,骨的连续性中断或骨骺分离,以长骨及脊椎最多 见。
【临床与病理】
形成血肿、外伤史,局部持续性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有时 局部畸形。
【基本X线表现】
① 骨折处呈不规则的透亮线,称骨折线 ② 骨皮质断裂、骨小梁中断、扭曲、错位 ③ 骨折线可因重叠、嵌入而显示不清 ④ 骨骺分离
远断端向 桡侧移位
常伴有尺骨 茎突骨折
柯雷氏骨折ຫໍສະໝຸດ 常见的长骨骨折2)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线横过喙突窝或鹰嘴窝,远断端多向背侧移位, 骨折线多呈T、Y形或粉碎形,儿童多见。
骨折线横过鹰嘴窝 或喙突窝
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线横过鹰嘴窝 或喙突窝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c
肱骨髁上骨折
常见的长骨骨折
3)股骨颈骨折:
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②骨折畸形愈合; ③外伤后骨质疏松; ④骨关节感染; ⑤骨缺血坏死; ⑥关节强直; ⑦ 关节退行性变; ⑧骨化性肌炎。
股骨中段骨折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
1、骨折
常见的长骨骨折: ① Colles骨折(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
• 为桡骨远端2-3厘米以内的横 行或粉碎性骨折, • 远断端向背侧或桡侧移位, • 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A. 移位 B. 重叠和分离 C. 成角 D. 旋转
四肢骨折
骨折
骨折断端的嵌入:
X线不显示透明的骨折线,表现为局部密度增高的条带状影 骨皮质与骨小梁连续性消失、错位 病骨骨骼缩短、变形
柯雷氏骨折
骨折
儿童骨折的特点:
由于骨骺尚未与 干骺端结合,可发生骺离骨折; 儿童骨骼韧性较大,不易完全断裂而产生青枝骨折。
骨折可发生在股骨头下、中或基底部,断端常有错位 或嵌入,头下骨折易引起关节囊损伤,影响股骨颈的血供, 使骨折愈合延迟,或发生缺血坏死。

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 分型

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 分型

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分型Gartland 分型是评估和指导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常见分型系统,可靠性好。

美国华盛顿大学Alton 教授在近期CLIN ORTHOP RELAT R 杂志上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现整理如下。

历史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损伤。

由于肱骨髁上骨折常常会出现骨骼畸形和Volkmann 挛缩,因此在19 世纪50 年代称为「被错误理解的骨折」。

1959 年,Gartland 提出了针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简单分型方案,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图1. Dr. John J. Gartland肱骨髁上骨折发生于肱骨远端关节面的近端,骨折线可以是横行、斜行或者粉碎。

Gartlnd 描述了骨折的旋转和横向畸形,骨折远端常常向后移位(伸直型)。

根据骨折移位程度,他将伸直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分为 3 型,I 型:无移位;II 型:轻度移位;III 型:严重移位。

而屈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则应使用另外的分型。

图2.Gartlnd 分型X 线摄片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无需手法复位,将肘关节屈曲75° -80°前臂旋转中立位进行固定。

强调重视神经、血管系统的检查,反对石膏包扎过紧以及肘关节固定角度屈曲超过80°。

对于轻度移位的骨折,首选全麻下进行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如果初次复位手术24 小时后的X 线片显示骨折仍有移位或者继发移位,则认为骨折是不稳定的,需要进行尺骨基底部的过顶骨牵引。

对于严重移位的髁上骨折,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治疗,但该型骨折的不稳定情况和神经血管损伤比例会增加,可以使用切开复位不锈钢克氏针固定。

目前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建议仍是基于改良的Gartland 分型。

I 型骨折使用石膏固定制动3 周- 4 周,每周复查X 线了解骨折对位对线情况。

IIA 型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或经皮克氏针固定,而IIB 型骨折则需要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以避免出现冠状面或其他角度的旋转畸形。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要点,都在这里!严亚波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5到10岁儿童,约占所有儿童骨折的5%。

儿童肘关节骨折中,80%为肱骨髁上骨折。

很多年轻医生第一次值班遇到的骨折就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如此常见的骨折,对于每个刚刚进入临床工作的年轻医生都是一种考验,也是每个骨科医生需要掌握的骨折类型。

1肱骨远端的解剖和髁上骨折损伤机制肱骨髁上骨折是指发生在肱骨内外髁连线上方2~3cm处的骨折。

此类骨折为AO分类中的A 型骨折,属于关节外骨折。

最常见于5-8岁的儿童,约占全部肘部骨折的50%~60%。

临床上,依据远端骨折块的移位方向,髁上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当跌倒时,肘关节处于半屈曲或伸直位,则出现伸直型骨折;若处于屈曲位,则出现屈曲性骨折。

伸直型骨折最为常见,约占98%,此次主要讨论伸直型骨折。

图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肱骨远端分为外侧柱和内侧柱,中间由前方的冠状突窝和后方的鹰嘴窝连接,这个区域是肱骨由圆柱解剖形态转变为三棱柱的部位,骨质相对薄弱,是应力上的弱点,因而骨折风险高(图1)。

图2.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如果肘关节过伸,鹰嘴抵在鹰嘴窝上作为支点,而前方关节囊向后牵拉肱骨远端,形成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2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后内、外侧移位临床上,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应该充分考虑儿童自身的特点(肱骨髁上区域正在重建且骨皮质薄,肱骨下端无明显前倾角而不存在应力遮挡,肘部韧带比较松弛)。

儿童的骨膜较成人厚且坚韧,在儿童骨折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时刻考虑到骨膜的作用。

在伸直型骨折中,肱骨远端前方的骨膜可能被撕裂。

而后方骨膜可能完整,可以作为手法复位的铰链。

骨折块的移位方向有时候可以提示内外侧骨膜是否完整:如果骨折块向后内侧移位,提示内侧骨膜完整。

肘关节屈曲旋前可以使内后侧的骨膜紧张,可以纠正内翻和有助于复位。

如果骨折块向后外侧移位,提示内侧骨膜撕裂。

肘关节屈曲旋后有助于复位。

怎样判断宝宝胳膊脱臼【母婴健康常识】

怎样判断宝宝胳膊脱臼【母婴健康常识】

怎样判断宝宝胳膊脱臼
文章导读
小孩子跑跑跳跳,难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所以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能会有脱臼的风险,胳膊的关节很脆弱,轻微脱臼是会有症状表现的,首先会感觉
右肩膀肿痛,触碰型疼痛,经常会有手臂无力和大哭大闹的现象,这些是胳膊脱臼的症状。

状体征
1.伤肩肿胀,疼痛,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

2.患肢弹性固定于轻度外展位,常以健手托患臂,头和躯干向患侧倾斜。

3.肩三角肌塌陷,呈方肩畸形,在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可触及移位的肱骨头,关节盂
空虚。

4.搭肩试验(Dugas)阳性,患侧手靠胸时,手掌不能搭在对侧肩部。

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
进行。

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如75~100毫克杜冷丁)进行。

习惯性脱位可不
用麻醉。

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

常用复位
手法有三种:。

手臂骨折诊断报告

手臂骨折诊断报告

手臂骨折诊断报告
诊断报告
姓名:XXX 性别:男/女年龄:XX岁
检查结果: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诊断患者手臂骨折。

详细检查结果:
1. X光检查:患者手臂X光片显示骨折处呈现明显的骨折线,提示骨折位置为桡骨中段。

2. CT检查:CT扫描进一步印证了上述X光检查结果,并显示出骨折线处周围骨骼略微向外移动。

3. MRI检查:MRI检查显示局部肌肉和筋膜有一定程度的受损,并提示骨折处周围有轻微的水肿。

最后评估:
手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骨折现象,患者应尽快接受治疗,
以免影响日常生活。

拟定治疗方案:
1. 确认骨折类型和位置后,需对患者进行骨折复位操作。

2. 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如石膏固定或手
术治疗。

3. 针对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采用止痛药物和物理治疗来缓解
疼痛。

4. 定期进行复查,及时了解患者骨折恢复情况。

注意事项:
1. 避免长时间短距离的手臂活动,以免影响骨折部位的治疗和恢复。

2. 避免在机动车辆上行驶,以避免因交通事故等情况重创骨折的部位。

3.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按照医嘱服药和使用药物。

如有不适请及时向医生反映。

以上是我们对患者手臂骨折的诊断报告,请患者仔细遵循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多休息,加油康复!。

骨科常见疾病地诊疗指南2017年度0704

骨科常见疾病地诊疗指南2017年度0704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 ~ 70%,常见于3一10岁的儿童,以5 ~7岁的男孩最多见,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手的非优势侧。

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olkmann挛缩,造成终身残疾。

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需行截骨术矫正畸形。

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

【影像检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以普通X线片检查为主。

因肘关节肿胀和疼痛,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拍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片困难。

怀疑肱骨髁上骨折时应拍肱骨远端正侧位片。

若怀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而正侧位片未发现骨折线,应拍斜位片。

建议术前加照对侧肘关节,对于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常规行CT检查。

【分类】根据远端骨折块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骨折。

远端骨折块向后上移位者为伸直型骨折,向前上移位则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又可细分为伸直尺偏型(远端向尺侧移位);伸直桡偏型(远端向桡侧移位)。

伸直尺偏型多见(75 % ),可能与肌肉轴线偏内侧和受伤时多处于伸肘、前臂旋前位有关,易合并肘内翻。

伸直桡偏型虽仅占伸直型骨折的25 %,但易伴发血管、神经损伤。

Gartland依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将伸直型骨折细分为三型:1、I型骨折无移位;2、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

3、Ⅲ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诊断】严重移位骨折容易诊断,但要注意有无其他伴发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

约5%的患儿同时伴发同侧其他骨折(通常为桡骨远端骨折)。

因而对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应作详细检查,以免漏诊。

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髁上处有环形压痛,肘伸屈时可及异常活动。

肿胀严重者,肘后三点触摸不清。

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并详细记录。

早期检查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这是由肱动脉被骨折近端前侧皮质压迫绷紧所致。

DR检查规范

DR检查规范

丽水市中心医院放射科X线检查规范(一)肘关节:肘关节前后位:1.评价标准;1.1关节间隙呈“一”字样阴影,肱桡关节面无骨性重选;1.2肱尺关节面有尺骨膺嘴重迭但关节间隙仍清晰;1.3桡骨粗隆少许与尺骨重选,尺桡关节间隙界限不清楚;1.4肱骨纵轴线与尺骨纵轴线在外方构成角165°-170°(女方多为165°,男多为170°)。

2.质控要点:前臂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髁中点下1寸英寸.肘关节侧位:1.评价标准:肱骨内外髁重迭构成圆形致密影;1.2膺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1.3桡骨头与尺骨喙突“△”形重迭显示。

2.质控要点:前臂与上臂成90°弯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

(二)肩关节前后位1.评价标准:1.1肱骨头与肩胛盂有1/3呈“纺锤状”重迭面;1.2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mm不应重迭,肱骨大结节显示;1.3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mm的肩锁关节面。

2.质控要点:肩部自然下垂,不应抬肩;中心线应垂直通过喙突;为使肩关节无肱骨头重迭呈切线显示,应取15°斜位设置。

(三)踝关节前后位1.评价标准:踝关节间隙呈“]”中括号显示,上端为胫距关节面,内侧胫距关节面;外侧腓距关节面,仅上端关节面有少许胫骨影;距骨上缘水平线同胫骨切线,腓骨切线互成交角各为80°;1.3胫骨的中轴线与距骨的垂直轴线相接续。

2.质控要点:小腿平伸,足趾自然向上垂直,不内斜或外斜;中心线垂直通过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达胶片。

(四)跟骨轴位1.评价标准:跟骨投影其横径与纵径之比为1:2;距下关节应显示。

1.质控要点:足底与胶片垂直;中心线35°向头通过第五跖骨基底部。

(五)膝关节1.评价标准:膝关节间隙内外两侧等距约4-8mm,股骨内外髁关节面切线与胫骨相应关节面切线平行;胫骨嵴分离呈“笔架”样;腓骨头与股骨仅少部分重迭;髌骨居内外踝中间略偏外。

骨折及鉴别诊断

骨折及鉴别诊断

上肢及上肢带骨骨折锁骨骨折[类病鉴别〕1、肩锁关节脱位锁骨外端高于肩峰,甚至形成梯状崎形,向下牵拉上肢时,骨外端隆起更明显;向下按压骨外端可回复,松手后又隆起;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脱位。

2、胸锁关节脱位两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可有异常活动,锁骨内端可突出或空虚。

3、臂丛神经瘫疾易与婴幼儿锁骨骨折相混淆。

前者锁骨仍完整,同时可见典型的肩部内收内旋、肘部伸直畸形;一般在2个月—3个月后可有显著恢复。

肩胛骨骨折〔类病鉴别〕1、肋骨骨折伤后胸部疼痛,咳嗽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挤压胸廊时,骨折部分疼痛加剧;有时可合并气、血胸;X线片示肋骨骨折.2、肱骨外科颈骨折多为传达暴力所致,上臂内侧可见瘀斑,有疼痛、压痛、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肱骨大结节骨折〔类病鉴别〕l,肩关节前脱位受伤机制与本病相近,也表现为肩部肿痛,活动受限.但有方肩畸形,可扪及异位肱骨头,肩关节弹性固定.有时两者常合并存在.2、肩峰骨折均为肩部肿痛,但压痛点位于肩峰部,被动外展时可有一定的活动度;x线片可见肩峰骨折.3、肱骨外科颈骨折症状、体征相似,但本病肿胀及瘀斑较明显,肱骨上端环形压痛,可有异常活动;X线片见骨折线位于肱骨外颈.亦可两者合并存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类病鉴别〕1,肩关节前脱位亦表现肩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典型方肩畸形;但伤肢外展250一300位弹性固定,搭肩试验阳性;X线可鉴别.有时两者合并存在.2、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外侧大结节处压痛,外展活动受限,上臂内侧无瘀斑,无环形压痛.3、肩部挫伤系直接暴力所致.局部皮肤有擦伤、瘀斑,肿胀、压痛局限于着力部位,无环形压痛及纵向叩击痛;X线片无骨折征象.肱骨干骨折〔类病鉴别〕1, 肱骨外科颈骨折肿痛在肩部,肱骨上端压痛;X线正位片及穿胸位可显示骨折线在肱骨解剖颈下2厘米一3厘米;治疗后骨折多能愈合。

2、肱骨肱骨上骨折多发生于儿童,肘部肿胀较明显,呈靴状畸形;X线片示骨折线在肱骨下端扁薄处;治疗后常遗有肘内翻畸形.3、上臂扭伤压痛局限于损伤部位,有牵拉痛,上臂功能障碍较轻;无环形压痛及纵向叩击痛,无异常活动.肱骨髁上骨折〔类病鉴别〕1、肘关节后脱位儿童肘关节后脱位极少见,脱位后肘后三角关系改变,患肢缩短,屈肘弹性固定;X线摄征可确诊.2、肱骨外髁骨折肿胀及压痛局限于肘外侧,有时可触及骨折块;X片摄片桡骨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肱骨髁间骨折〔类病鉴别〕1.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儿童,肘部肿胀疼痛相对较轻;X线片示骨折线未波及关节面;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2、肘关节后脱位弹性固定于1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髁 上 骨折 最 常见 ,肱 骨 远端 自骨 干 向下 逐 渐变 扁 、 鉴别 儿 童肘 部损 伤 的重要 依 据 。 国 内外 许多 文 献 ]
平 。
骺 端与外 髁 骨骺关 系不 变 ,并 一起 向尺 侧移位 ,侧 位
1 临床资料
片 肱骨远 端侧 干骺 端 之 轮 廓 与 尺 骨切 迹 互相 对 应 ,
1.1 一 般资 料 收集 我 院 2007年 7月至 2009 无 脱位 。
年 6月儿 童肘关 节骨 折及脱 位的 DR片共 138例 ,男
【关键词】 儿童 ;肘关节 ;骨折 ;脱位 ;DR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2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350(2010)19—102—02
儿童肘 关节 是创 伤 的多 发 部 位 ,但 由于肘 关 节
肱骨 内上髁 骨折 12例 (9% )(如 图 3),脂 肪 垫
肱骨外 髁 骨 骺 骨 折 或 分 离 15例 (11% )(如 图
2),脂肪 垫征 阳性 9例 :骨折 线多通 过滑 车部 骺软 骨 斜 向外 上方 ,达外髁 干骺端 ,发生 外髁骨骺 分离 。
图 3 肱 骨 内上 髁 骨 折
图 4 脂 肪 垫 征 阳 性
作者简介 :李 泳 (1976一 ),女,江西省临川市人 ,主治N- ̄Jrg,本科 ,主要从 事放射诊断工作。 · 102 ·
肱 骨远 端全骺 分离 2例 (I% ),脂肪 垫 征 阳性 1
位患者 的直接 数 字化 x线 影 像 (Direct digital radio— 例 :肱 骨远 端 内侧 有 一 骨折 块 ,向尺 侧 和 内 上 方 移 graphy,DR)进行 回顾分 析 以提 高本病 的 DR诊断水 位 ,肱 骨外髁 骨骺 向尺 侧 和内上方 移位 ,桡 骨小头 骨
1.2 诊断方 法 采 用 800 mA Philip DR机 ,全
部病例均 摄常 规肘 关 节 正侧 位 ,部 分 病 例 加拍 对 侧
肘关 节正 侧位 以对 比。
2 肘 关节创 伤种类及 DR表现
肱骨髁 上骨 折 95例 (69% ),脂 肪 垫 征 阳性 39
例 (如 图 4):儿 童 肘 关 节外 伤 是 最 常发 生 的骨 折类 型 ,分伸 直型 (90例 )和屈 曲型 (5例 ),其 DR表现各
后就诊 时 间最 短 30 min,最 长 1周 。临床 均 有 明 确 间 隙增 宽 ,桡 骨 中轴线不通 过肱 骨小头 中心 。
外伤史 ,患肢肿胀 瘀血 ,局部 压痛 和有 不 同程度 的肘
桡 尺 骨 近 端 骨折 6例 (4% ),脂 肪 垫 征 阳 性 2
关节活 动受 限。
例 :骨折 端易错 位 和短缩成 角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发育特点 ,骨 骺核 较 多 ,病 情 比较复 杂 ,容 易 引起 征 阳性 5例 :5岁 以上患 者 内上髁 骨骺分 离时都 带有
误诊 或漏诊 ,且 若诊 断处理 不 当 ,常造 成 局部 畸形 或 干骺端 骨折 片 ,受屈 肌牵拉 ,向下移 位 。
终生后 遗症 。现将我 院 138例 儿童 肘 关节 骨折 及脱
图 1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 图 2 肱骨外髁骨骺 骨折或分离
异 ,伸直 型 (如 图 1)的骨 折线通 过鹰 嘴 窝或 其上 方 ,
骨折线 由前 下 至 后 上 ,骨 折 向前 突 出 成 角 ,向后 错
位 。屈 曲型骨折 线 由后 下 向前 上 或 横 断 ,骨 折 突 向
后方成 角 ,远折 端 向前移 位 。
《海南 医学}2010年第 21卷第 l9期
Vo1.21 No.19 October 2010
· 医技 与临 床 ·
儿 童 肘 关 节 骨 折 及 脱 位 的 DR诊 断
李 泳 (深 圳 市龙 岗中心 医院 ,广 东 深匀『】 518116)
【摘要 】 目的 探讨儿童肘 关节 创伤发 生 的种 类及 直接数 字化 x线影像 (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 DR)表现 ,提高肘关节骨折及脱位的 DR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8例儿童肘关节骨折及脱位的 DR片 。 结果 肱 骨髁上骨折 95例 (69% ),肱骨外髁骨骺骨折或分 离 l5例(1 1% ),肱骨内上髁骨 折 l2例 (9% )肱 骨远端全骺分离 2例(1% ),肘关 节脱位 8例 (6% ),桡 尺骨 近端骨 折 6例 (4% )。脂 肪垫征 阳性共 63例 (45.7% )。结论 DR是儿童肘关节骨折及脱位最重要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
例 ,约 占 45.7% ,与文 献报 道相 似 。 3.4 充分 考 虑 投 照 体 位 对 诊 断 的影 响 由于
受 伤后 患儿 过度 娇气 或恐 惧 ,肘关 节 不 敢 屈伸 抬 举 , 很难 达 到标 准体 位 。肱 骨小 头 骨 骺 与 桡 骨 的对 位 关
3.1 熟 悉 正 常解 剖 儿 童 肘关 节 创 伤 中 ,以 肱 系称 肱 桡 关 系 (Radiocapitellar line,RCL)是 诊 断 和
Vo1.21 No.19 October 2010
HAINAN MEDICAL JOURNAL
《海南 医学)2OLO年第 2l卷第 19期
3 讨 论 儿 童肘 关 节 骨 折 及 脱 位 十 分 常 见 ,而儿 童 骨 骼
正处 于发育 阶段 ,且肘 关 节 骨骺 又 最 多 ,要做 出正 确 诊 断 ,减 少 漏诊 及 误诊 ,必 须 做 到 以下几 点 :
肘 关 节脱位 8例 (6% ),脂 肪 垫征 阳性 7例 :多
102例 ,女 36例 。年 龄 1—14岁 ,平 均 8.5岁 ,其 中 1 表现为尺桡骨 向后脱位 ,同时伴有 向外移位。其 中
— 5岁 57例 ,6—10岁 45例 ,1 l—l4岁 36例 ,外 伤 桡骨 小头半 脱位 3例 ,表 现 为桡 骨小 头 与肱 骨 小 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