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的 仁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仁爱是《论语》的核心思想。儒家的仁爱包含了三个大的层次:以家庭为体系的爱、以社会为体系的爱和以宇宙为体系的爱。这三个体系内的爱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即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伦理学说的根本。整部《论语》中,论及"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次。解读《论语》中的"仁"对于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儒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论语》中的"仁"内涵丰富,究其根本乃是"爱"的演绎和诠释。《论语》提出"仁者爱人",仁即是爱。"仁"是一种发自家庭又超越家庭,延及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自然、宇宙的普遍的爱,"仁"体现的这种由里及外、由小及大的爱是适合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道德准绳。本文着重从"仁"即是爱这一角度,讨论《论语》中仁爱的多重涵义。

一、《论语》中的仁爱是以家庭体系为出发点,体现血缘关系的爱

《论语》中的仁爱的思想不是凭空而有的,而是符合人的天性的爱,是人之常情的爱,是人性的最初的表现。这种爱最初是产生在家庭内部,表现着人之初的情感,即带有血缘关系的情、爱。人生而有家,成长在家,对父母、兄弟自然有爱、有情。仁爱在家庭中体现在父辈与子辈的关系上为"孝",体现在平辈之间的关系上为"悌"。这正是孔子所要求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1]4。

仁爱体现父慈子孝之爱。《论语》中的仁爱首先倡导的就是孝道。"孝"字由"老"字(省去"匕")和"子"字构成,并且为上下结构,不难看出它的本意是泛指老一辈人对晚一辈人的养育庇护、教育培养,以及晚一辈人对老一辈人的尊敬爱戴,遵循听从和赡养;或者指父母(老)将自己的生命、理性、意志和事业传递给儿女("子"),儿女继承父母的生命、理性、意志和事业,所谓"老传子,子承老"正是这个意

思。在养育、教育、赡养、遵循、爱戴中自然体现着彼此之间深切的爱和浓浓情意。要注意这种爱是双向互动的,有着人格中自然、高尚、无私的一面,但并不是神爱恩泽大地,一般来说要双方互动才是正常的,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138

父对子要养、要教,子对父要养、要敬。为人父母自然是高兴之事,但同时也应知道责任之重大:养育和教育是艰巨的任务。对子女养而不教无异于饲养家畜,这是有罪过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养不教,父之过","有其父必有其子"。《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也倡导"父慈而教"。家长以身作则进行活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家长的道德修养、人生价值、生活准则是否会传授个孩子?这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位加拿大实业家写了一本《身为职员的父亲给儿子的三十六封信》,这位父亲从切身的人生体验中吸取教训来教导正在成长的年轻儿子,他的人生准则无疑是孩子活生生的教科书。同样,子对父的"孝"不仅体现出报恩的情怀,也承载着眷眷爱意。子对父尽孝是天经地义之事,《孝经》借孔子之口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虽出自天性,但乃依赖教化,加强孝道教育是社会的当务之急。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认为这是人之天性。但他正如孟子所言,虽然也注意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天然的爱亲之情因人性的脆弱而衰减。因此,作晚辈的应时刻检点自己是否在尽孝道。理解孝道要全面,切记孝道并不仅仅指赡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14,子女对父母不仅要赡养,更为重要的是敬爱,"养而不敬"如养犬马,父母怎能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和天伦之乐呢?又何谈子女对父母的爱呢?子女要时时考虑、体谅父母,所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1]40;子女要关心、照顾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40;子女对父母的照顾要有耐心、毫无怨言,"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

而不怨。"[1]40。而且子女对父母的孝道还要执着、坚定"事父母,能竭其力"[1]5,"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40。否则"林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凉将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和痛苦。特别是现代社会因学习、工作等诸多原因离家者难以计数,难怪一曲《常回家看看》一夜红及大江南北。由此可见,"孝"蕴含的是人类天赐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深厚情缘:爱。

仁爱表现兄爱弟敬之爱。仁爱在家庭中的另一体现为平辈之间的"悌"。"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与~"[1]2,"弟"即"'悌",指手足之情,姐妹之爱,平辈之间的互敬互爱。同胞兄弟、姐妹有血缘之亲,彼此产生保护、关爱之情是人的自然感情。《论语》中十分重视兄弟之间的手足情,孔子道:"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论语》特别重视兄弟间的情感,认为兄弟间当像朋友一

样友爱、互助。集儒道释三家思想精华于一体的北宋豪放词大家苏轼与其弟苏辙感情笃厚,他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之句抒发了中秋月夜月圆而人不圆的悲戚,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祝愿兄弟平安、健康。即便在危难时刻他的《狱中寄子由》"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也流露出深厚感人的手足之情。平辈之间有更多相同的生存背景、社会心理,彼此容易互相理解、同情、关爱。老知青们讲起当年下乡的情景,真是不谋而合。

《论语》中的仁爱,是以家庭关系为出发点的,带有血缘关系的爱。表现为两代或两代以上人之间的"孝"以及同代人之间的"悌",这种爱是亲情的表现。也是儒家所称道的"家和万事兴"的理念的实践。

二、《论语》中的仁爱是以社会体系为关节点,维系人际关系的爱

《论语》或者说儒家的仁爱起始于家庭内部,但并未圈定、停滞在家庭私人领域,而是超越家庭了家庭的界限。仁爱还包括对他人、社会、国家的爱。具体表现在对他人的"信"和对国家的"忠"。

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必然要与他人交往,为了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人要爱他人、尊重他人,而"信"则是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论语》主张"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5。"信"言如其人,言行一致,引申为诚实,信义,不说谎,不背叛。"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1]3"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126足以见得"信"的重要性。中国人极为重视"信",在商业交往中信用甚至优先于法律和合同。与人交往不讲"信",就是不尊重人、不关爱人,自然也得不到他人的爱和尊重,失于信,失于爱。因此要"言必行,行必果。"。当代社会更是把诚信提到了特殊重要的位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应热爱祖国,对祖国真挚的爱。首先体现为"忠",忠心为国。"忠"中心、公正之心,符合人们天生的道德本性、良心良知的活动。在《论语》中,"忠"主要表现在辅佐君主要忠心不二,心系国人、国事,"事君,能致其身"[1]5。:孔子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

体现了一种对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彰显着强烈的爱国情。中国历代多少爱国志士如: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岳飞等,他们或忧困忧民,或捐躯为国,爱国激情不言而喻。当然,新时期的爱国热情有新的历史内涵,每个社会成员遵守社会法规,在自己的位置上干好该干的事即是爱国。

《论语》中的仁爱引发出的"信"和"忠"的原则是人在国家、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必须遵从的要点,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关键,是人融入他人、社会、国家关节点。仁爱通过"信"、"忠"在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也体现了儒家向来看重的对他人、社会、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迫切使命感。

三、《论语》中的仁爱是以宇宙体系为终结点,调和物我关系的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