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新剂型研究进展
生物农药剂型研究进展

再者 , 微生物作为活体 , 与各 种助剂 的相容性一般 比化学农药
差 , 些助剂可能完全不能使用 , 某 因此 选 择 助 剂 时要 注 意 与 活
体微生物的相 容性 。本文 就 目前 我 国生物 农药 剂型 的功 能、 作用 、 优缺点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 了综述和讨论 。
1 生 物 农 药 剂 型 加 工 的 目标
摘要: 介绍 了当前生物农 药剂 型研 究的现状以及存在 的问题 ; 出了生物农药剂 型同化学农药剂 型一样 , 指 向着水
基性 、 粒状 、 多功能 、 省力 、 安全和降低环境影 响的方 向发展。
关键 词 : 生物农药 ; 剂型 ; 浮剂 ; 悬 微胶囊剂
中 图 分 类 号 : 4 ¥8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0 2—10 (0 2 0 0 2 o 10 3 2 2 1 )9— 1 5一 4
生 物 农 药 , 其 用 途 分 为 生 物 杀 虫 剂 、 物 杀 菌剂 、 物 除 草 按 生 生
化学农药相 比, 生物农药 的剂型加工更困难 , 特别是活体微生 物农 药 。首先 , 微生 物是 不溶 于水 的生物 体 , 其颗 粒大 小
可 以从 不 足 0 1 m( 粒 病 毒 ) 100 m 以上 ( 虫 ) .5 颗 到 0 线 , 这 种 颗 粒 性 的 疏 水 性 直 接 影 响 制 剂 的润 湿 性 、 散 性 和 悬 浮 分
[] J .环境昆虫学报 ,0 13 ( ):9—16 2 1 ,3 1 9 0. [ ] i nC,rtF,ekn ahA,t 1 vlt n w ihigadpy 5 Smo Fa B cebc e a.E o i , e t ,n h— i uo g n
农药剂型的设计和新剂型的开发

农药剂型的设计和新剂型的开发一个农药的成功,一半在于剂型。
通过对农药制剂加工,可使农药达到以下目的:把少量的药剂均匀地分布在广阔的农田中;最大限度发挥农药的效果;克服农药的不足之处;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降低对环境压力;改善操作性能,做到省力化;提升现有药剂的功能,扩大用途。
尤其在当前,随着药剂活性的不断提高,新颖农药结构越来越复杂,必须要有相适应的农药剂型。
同时,由于对环境要求不断提高,新药剂开发登记费用和时间不断递升,对一些老农药品种也必须通过剂型改造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由于农业生产中出现的老龄化、妇女化现象,故在病虫草害防治中也要尽力减少劳力;再有,为了保护环境,也必须对一些已在广泛应用的农药制剂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此,有必要对农药剂型进行新的设计。
1制剂设计的重要性在剂型设计中,为达到上述目的,首先要考虑加工成怎样的制剂。
对此,必须对剂型、配方、加工方法、制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予以考虑。
同时,对于“农药传送系统”所考虑的方法相类似。
表1即为PDS和DDS的比较,但从实际应用而言,PDS比DDS难度更大。
表1PDS和DDS的比较PDSDDS对象的状态开放体系封闭体系环境条件变化大固定(体内)材料、技术制药不得使用高价材料及方法可使用较高价格的材料及方法传送媒介无有(血液、体液)对环境影响有无由表1可见,较之医药,对于农药剂型的设计,难度更大,要求也更高。
为了达到前述农药制剂的目的,就必须不断开发新颖的农药剂型,以取代日趋落后,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农药制剂。
2新颖农药剂型的开发一些传统的农药剂型存在着毒性、粉尘、危险性等问题,已远远不适应当今农药发展的要求,对传统剂型的改造已迫在眉睫。
主要改革点为:对使用有害有机溶剂的制剂实现水性化,以降低毒性、药害和危险性;对微细粉状的制剂实现颗粒化或使用水溶包装袋,以防止粉尘吸入;对于粉剂,除去除微粒粉尘外,还要防止飘移,避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由于施药量减少或采用从田埂旁施药的技术,要做到省力及轻量;采用控制释放技术,使制剂功能化;施药目标针对性更强。
两性霉素B新剂型的开发及临床研究进展

两性霉素B新剂型的开发及临床研究进展刘沛;金辉【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1(8)19【摘要】两性霉素B是一种应用较早的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其疗效确切,抗菌谱广,是优良的抗深部真菌药物.但由于其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两性霉素B的临床应用.目前已有大量研究采用新剂型以提高两性霉素B的治疗指数,降低其毒副作用,且已有产品成功上市.本文就两性霉素B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新制剂的七发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和综述.%Amphotericin B is a kind of multi-vinyl antifungal drug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of application. It is an excellent deep anti-fungal drug because of its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and broad anti-fungal spectrum. However, the use of amphotericin B is limited clinically due to the severe side effects.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researches in recent years using new dosage forms to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index and decrease the side effects,and some produc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clinically.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clinical administration and new dosage forms of amphotericin B have been summarized.【总页数】3页(P6-7,17)【作者】刘沛;金辉【作者单位】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033;大连市儿童医院,辽宁大连,1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相关文献】1.紫杉醇新剂型的开发及临床研究进展 [J], 张晓静;张频2.小檗碱的临床新用途及新剂型研究进展 [J], 李俊平;吴春芝;岳文;刘红在;谷福根3.国外两性霉素B新剂型在临床的应用评价 [J], 任吉民;陈良;魏金利4.药物新剂型新技术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概况 [J], 杨汝铁5.两性霉素B脂质体缓释体系的制备—治疗黑热病药物新剂型研究 [J], 王雅静;李雄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缓控释农药渐成农药剂型研究新方向

缓控释农药渐成农药剂型研究新方向作者:暂无来源:《乡村科技》 2014年第3期近年来,随着复配品种的普及和国家政策的放开,我国的农药制剂产业得到了极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压力和农药残留正成为突出问题,并日渐影响到食品安全和农产品出口。
为此,国家针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限产、停产等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农药政策不断出台,引起了高效农药的开发和耕作制度的变革。
这一变革使得农药制剂向缓释化、低溶剂化、水基化、颗粒化发展,缓控释农药日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缓控释农药就是能逐步释放有效成分、有效延长持效期的农药新剂型,包括微囊悬浮剂、颗粒剂、种子包衣剂、片剂、丸剂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缓控释农药是在农药周围包裹一薄层高分子材料,把农药的有效成分包裹起来,以控制农药有效成分的缓慢释放,犹如给农药穿上了一层“保护衣”,避免了农药与环境的直接接触、减少农药在环境中的散失、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减少了农药用量、降低了农药的累积残留毒性。
该类农药根据防治害虫的需要,通过渗透作用和高分子的降解缓慢释放出来,能合理有效地防治害虫,与常规农药相比具有低毒、高效、长效等特点。
鉴于这些特点,近年缓控释农药已成为农药剂型研究的热点之一。
虽然农民对这种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快,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剂型要想实现大规模推广,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事实上,要想在农户当中推广缓控释农药,克服的问题还不止是消除农民的疑虑而已,价格偏高更是一大门槛。
此外,业内人士还认为:“技术无法实现产业化、缺乏市场化的企业推广也是缓控释农药暂时难以推广的原因之一。
”“缓控释农药难以推广,首先在于价格偏高。
”据山东丰信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董金锋介绍,使用缓控释农药后,根据各家技术不同,每吨农药的成本大概提高6 000~10 000元。
对于某种程度上还处于“价格敏感”阶段的农药来说,价格偏高阻碍了产品的推广。
“而缓控释农药的优点也正在成为它在推广上的缺点。
比如种花生的时候,四五月份用上到了八九月份还能够使用,有效期为120多天。
毒死蜱农药的进展和剂型加工

毒死蜱农药的进展和剂型加工世界农药Wor1dPesticides,,0l-31No.3June.2009毒死蜱农药的进展和剂型加工华乃震(深圳诺普信农化有限股份公司,深圳5l8102)摘要:毒死蜱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残留并有中等毒性的杀虫剂,可用于农业上粮食,蔬菜,水果及经济作物,防治5O余种害虫,正成为替代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的主要农药品种.本文论述毒死蜱农药国内外进展和剂型加工情况,指出改进毒死蜱乳油的方法以及研发毒死蜱水包油乳液剂型是替代毒死蜱乳油的方向.关键词:毒死蜱;乳油;水包油乳液剂型;水乳剂;微乳剂中图分类号:TQ453.2文章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485(2009)03.0038—05毒死蜱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高效,广谱,低残留并有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剂【1].由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于1965年开发并商品化,它至今仍是世界上长盛不衰的大吨位农药品种.毒死蜱的销售额一直居杀虫剂前茅,2004年农药销售额达3.9亿美元(2003年为3.5亿美元1j,占2004年杀虫剂销售额品种的第2位(第1位是吡虫啉,8.2亿美元.由于它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可用于农业上粮食,蔬菜,水果及经济作物,防治50余种害虫.也由于它对人畜毒性相对较低,正成为替代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的主要农药品种,因此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J.1国内外进展1.1国外进展毒死蜱属于有机磷农药,也是一类较老的和较危险的农药.估计在美国年用量在9.08~10.90x10.kg,大约50%用于农业,而另一半用于非农业pJ.该药剂在美国系广泛使用的一种家用农药,大约占总用量的24%作为杀白蚁剂.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曾经是替代有机氯农药品种氯丹的理想和高效的白蚁防治剂.仅使用美国陶农科公司1%质量浓度的42.8%乐斯本乳油处理土壤和木材,可以达到8~10年的保护期.当时毒死蜱有效成分杀虫剂曾占美国白蚁防治剂的75%【6】.但是,也发现这类农药能引起人体胆碱酯酶的抑制并累积于神经系统后导致恶心头晕,甚至神志不清:高浓度暴露下还可造成呼吸麻痹和死亡.2000年6月8日美国环保署对毒死蜱作出决定:为了保护儿童健康,在家庭和庭院内停用毒死蜱,2004年停止它在新建住宅和建筑物作杀白蚁剂使用,但这并不妨碍毒死蜱在其他方面的使用【3】.EU曾以毒死蜱对操作者和环境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为由,停止了毒死蜱登记.后来陶农科公司在世界各地作了3600多份毒死蜱使用和影响的研究和报告(没有其他杀虫剂研究得如此之多),EU才同意毒死蜱重新登记,认为正确使用时,毒死蜱对操作者和环境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许多国外农化公司都开发毒死蜱原药和制剂,例如美,英,印度,新加坡和以色列等农化公司,并早已在中国登记了毒死蜱原药,单剂和复配制剂.如美国陶农科公司登记48%乐斯本乳油f单剂1用于棉花,蔬菜,苹果树,小麦,水稻,韭菜类作物防治害虫.52.25%农地乐(毒?氯)乳油,防治多种作物害虫.51%大福生(毒.氯铃)乳油防治棉铃虫,22%农地乐(毒?氯)乳油和20%达斯本乳油(单剂)防治多种作物害虫.52.5%安保(毒?菜喜)乳油防治棉铃虫.15%乐斯本颗粒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95%达斯本超低容量剂用于非耕地防治飞蝗等.最近印度在中国登记毒死蜱的公司明显增多,象印度格达化学有限公司,印度柏瑞捷达公司和印度万民利有机化学有限公司都有毒死蜱原药登记【8】.这表明除了美国陶农科公司之外,她们也已成为中国强劲对手,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1.2国内进展国内20世纪90年代已成功开发毒死蜱原药,收率和纯度分别达到95%,但与国外先进工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近几年来,由徐振元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开发出合成毒死蜱的一步法(把老工艺加成,环合,芳构化,成盐和缩合五步转变成一步)新工艺.解决了长期以来产品难分离的老大难问题,并且不需加入有机溶作者简介:华乃~(1939—,,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农药新剂型和助剂的开发和研究.Tel**************,E.mail:nzhua88@163tom第3期华乃震:毒死蜱农药的进展和剂型加工?39?剂进行重结晶,从而大大减少三废处理量,简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到98%,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现已建成3000t/年生产装置,供国内使用.这也直接导致美国陶农科公司毒死蜱原药价格从5.5万元/t下降到与国内产品持平的价格.目前,毒死蜱原药价格随着毒死蜱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本随之也逐年下降【(表1).表12004~2008年毒死蜱原药价格情况年份毒死蜱原药价格(万元,1)2oo42oo520o62o0720085.45.24.74.04-3(随油价和化工原料上升,使毒死蜱原药价格也稍有上升) 这表明对中国农业上使用是有利的,对于替代甲胺磷等高毒农药杀虫剂而言,毒死蜱农药与其它杀虫剂相比增加了竞争力.最近毒死蜱合成工艺又有新进展,即以高含量的2,3,5,6.四氯吡啶和液碱为原料在高压釜中反应制得3,5,6一三氯吡啶醇钠,再与乙基氯化物在水相中合成毒死蜱,含量和收率分别在94%和97%以上.此法无需使用有机溶剂,使操作变得简单,只需过滤和静置就能把原药与废水层分离,使生产成本显着降低,并己建成中试生产装置们.国内企业自1993年起已有毒死蜱原药和制剂登记,2007年底登记596个品种进入高潮(2006年仅为215个)L1引.原因是毒死蜱与甲胺磷相比,在毒性和药效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价格和市场认可程度上还存在明显劣势.2003年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相继发布文件,从2004年起分阶段禁用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2008年1号公告指出,2008年1月9日起在中国全面停止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生产, 流通和使用.这给予毒死蜱积极抢占高毒有机磷农药退出所留出的市场空间(约需l0多万t替代农药) 的机遇,因而许多企业投资或扩建毒死蜱项目增多, 同时在开发和研制毒死蜱剂型,尤其是水基性剂型有更多投入和研发.2剂型加工评述国内外毒死蜱农药加工剂型主要是传统剂型乳油,颗粒剂,可湿粉剂,微胶囊剂和混剂.国外有7个含量在72%~75%水分散粒剂登记产品,国内尚未有同类剂型产品登记.国外仅有拜耳公司在美国登记了30%毒死蜱悬浮剂产品(GustafsonLorsban30 Flowable),是唯一的悬浮剂产品,其特点是经皮毒性低(兔LD502020mg/kg).国内尚无毒死蜱悬浮剂的开发和登记的报道,但却开发出国外尚无的安全和环保型水包油乳液(水乳剂和微乳剂)新剂型.以下对国内加工的毒死蜱剂型作一些评述.2.1乳油依据毒死蜱农药的理化性质,它在水中溶解度很低f约1.4mg/L),而在一般常用的有机溶剂中都有很大的溶解度.因此,最容易加工的剂型是乳油,也是毒死蜱最重要,应用最多和使用量最大的剂型. 它们既可以是单剂,也可以是复配制剂.2.1.1乳油登记情况表2和表3分别列出毒死蜱乳油剂型的登记数和比例.表21993~2004年毒死蜱乳油单剂的登记数表31993~2004年毒死蜱复配乳油的登记数注:毒死蜱?其他一指毒死蜱?溴氰菊酯10%EC,毒死蜱?马拉硫磷40%EC,毒死蜱?敌百虫4.5%,10%,30%,40%,50*,4EC,毒死蜱?杀虫丹25%,40~,4,50.,4WP,毒死蜱?吡虫啉12%,22%,33%WP等.2.1.2改进乳油方法毒死蜱乳油剂型一直占据着剂型市场首位,国40世界农药第31卷内的乳油中使用较多数量的二甲苯等有毒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存在着易燃,易爆,易中毒,易产生药害,贮运不安全和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但是乳油剂型又具有:贮存温度宽(从一10℃到50℃至少2~3年稳定),化学稳定性好,药效高,易计量和倒出,制造相对简单等优点.因此,加工成乳油剂型只要能避免它的缺点,发扬其优点,仍不失为一种好剂型.在毒死蜱加工乳油剂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安全和环保的溶剂代替二甲苯等挥发性溶剂,例如具有更高闪点的溶剂(如Exxon的Solvesso100,150,200)或者溶剂油和植物油等;(2)加工成高浓度毒死蜱乳油(至少40%以上),尽量避免制备(15%或20)低浓度乳油.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溶剂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提升产品档次与国际接轨.乳油剂型在用水稀释成乳液稀释液使用时,液径一般在1~20岬之间,而且稀释液呈乳白色.人ffiSH道微乳剂Lt-~L油有更小的液径,意味着有更小的接触角和润湿时间(见下文),对充分发挥农药活性成分效率是有利的.笔者曾选用合适的阴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33%)Solvesso溶剂(补足l00%)制得40%-45%毒死蜱乳油,加水稀释后得到的稀释液是稳定和透明(或半透明)的而非乳白色.这表明制得的40%-45%毒死蜱乳油可以直接加水稀释成微乳液,其比一般乳油的稀释液有更小的液径,对发挥毒死蜱药效应该是有利的.除此之外,开发水包油乳液(水乳剂和微乳剂)剂型以替代乳油剂型,前者环保,而且节约生产,包装,贮运成本.2.2颗粒剂颗粒剂可使高毒农药低毒化,延长有效期,减少药剂漂移,避免杀伤天敌,具有使用安全和方便的优点.因此毒死蜱也加工成3%,5%和10%颗粒剂. 此剂型与乳油相比,其剂型的毒性大都降为低毒,而乳油大都是中毒产品.毒死蜱加工成颗粒剂,其缺点是明显的,例如生产效率低(一般低于25%),载体用量大,有效含量低,药效低,使用时不安全.因此颗粒剂的许多产品目前正被更环保和更有效的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所替代.2.3可湿粉剂毒死蜱可湿粉剂以复配制剂为多,如25%和50%毒死蜱?灭(蝇胺)WP,40%毒?噻(嗪酮)wp,10.8%和21%毒?苏(云杆菌)wP,20%毒?福(美双)wP等,在毒性上也降为低毒.加工成可湿粉剂,其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加工中存在着严重的卫生和安全问题.由于产生的粉尘会造成对操作者吸入和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若未能严格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粉的粉碎和混合也可能产生粉尘与敏感物质有爆炸危险.此外,在应用时也有粉尘危险,在用水稀释时难于润湿和混合,桶混时可能需要润湿剂,与其他剂型有不良的配伍性,比其它液体剂型有更低的效率.2.4粉剂毕竟粉剂是被淘汰剂型,故毒死蜱加工成粉剂品种极少,国内仅有2%毒?杀虫丹DP.2.5烟雾剂国内仅有一家公司加工(和登记)15%毒死蜱烟雾剂(FO),此产品专用来防治甘蔗绵蚜害虫.据称其有良好的防效,药后1~10d,防效达98.6%"-100%,与25%抗蚜威WG(英国先正达产品)相比,防效无差异.该剂型高效低毒不影响环境卫生,对甘蔗无不良影响L1".2.6水乳剂毒死蜱水乳剂是一种可以少用有机溶剂,用水替代有机溶剂作介质,水包油(o/w)~L液剂型.水乳剂液径比乳油稀释液径更小,药效比乳油稍高(或相同),比乳油有更低的生产成本.近年来有一些毒死蜱水乳剂研制的报道【l,2'¨J,但仅有少数加工(和登记) 毒死蜱水乳剂,例如24%毒?杀(虫双)EW(低毒)和30%毒死蜱EW(中等毒性),都用于水稻.2.7微乳剂毒死蜱微乳剂是一种可以用有机溶剂少,用水替代有机溶剂作介质,水包油(o/w)-~L液剂型.微乳剂液径比乳油稀释液径更小,药效R;-~L油稍高(或相同,比乳油有低的生产成本.近年来加工(和登记)的毒死蜱微乳剂品种有10%和l5%和44.5%毒?高氯ME,25%和30%毒死蜱ME以及20%毒?高氯氟氰ME等,登记的微乳剂产品均为中等毒性.2.8微囊悬浮剂仅有一家公司登记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此剂型毒性低,用于十字花科蔬菜,但未见产品.3毒死蜱新剂型第3期华乃震:毒死蜱农药的进展和剂型加工?41? 3.1水乳剂水乳剂对植物的安全性比乳油高,无药害发生,对温血动物的毒性比乳油低而药效与乳油相当.只使用少量甚至不用有机溶剂,用水来代替乳油中有机溶剂作为介质.因此,它是一种代替乳油的优良环保型农药新剂型【l"】.近年来在开发毒死蜱水乳剂上取得不小进展,其中已产业化的是30%毒死蜱水乳剂和24%毒(死蜱)?杀(虫双)水乳剂,两者都登记用于水稻.在30%毒死蜱水乳剂研发中一般使用两种HLB值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复合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12,13],表面活性剂用量比乳油少,但仍在8%~12%左右,有的溶剂用量在20%以上【l,制得水乳剂液(滴)直径也稍大,都在2pan以上,不利于稳定或意味着要使用较多的增稠剂.目前发现市售的30%毒死蜱水乳剂产品贮放3个月有较大析水,因此对药效发挥是有影响的.市场上还有一种毒死蜱与杀虫双f含量分别为10%和14%)的24%毒?杀水乳剂.这是一种利用杀虫双价格较低廉的复配水乳剂,水乳剂采用一种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用量较低(6%以下),其液滴粒径在2岬以下,非常有特点.水乳剂比乳油的液径小,对30%毒死蜱水乳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见表4.表430%毒死蜱水乳剂田间药效从表4可见,在同剂量下,水乳剂与乳油药效相比略优或相当,水乳剂使用的溶剂用量比乳油大幅度降低,而毒死蜱原药用量分别减少18%和10%. 因此,开发30%毒死蜱水乳剂代替48%毒死蜱乳油,不仅生产成本可大幅降低,减少污染量,节约资源;而且用环保性溶剂替代二甲苯后,成为真正的安全环保性剂型.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公司研发的30%毒死蜱水乳剂,溶剂使用环保性溶剂替代二甲苯,用量8o/9%, 乳化剂用量仅为5%~6%,液径控制在2lana以下, 在稳定性方面进行了改进,析水率低于8%,已登记和产业化.3.2微乳剂近年来有关毒死蜱微乳剂开发的文献较多o】,开发的单剂如25%,30%和40%毒死蜱ME,混剂有10%和15%和44.5%毒?高氯ME和20%毒?高氯氟氰ME等.3.2.1毒死蜱微乳剂的接触角和润湿时间毒死蜱微乳剂与乳油的性能比较见表5和表6.表5毒死蜱不同制剂的接触角【】表5表明30%毒死蜱微乳剂的展着性能比乳油好. 表6毒死蜱不同制剂的润湿时间【】30%毒死蜱微乳剂40%毒死蜱乳油蒸馏水282s396s4856s表6表明30%毒死蜱微乳剂在润湿时间和降低接触角都优于40%毒死蜱乳油.3.2.2毒死蜱微乳剂药效对毒死蜱微乳剂与乳油进行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见表7,表8和表9.表7毒死蜱的微乳剂与乳油毒力测定结果【】表830%毒死蜱微乳剂防治苹果棉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校正防效/0/0)【16】表930%毒死蜱微乳剂防治棉铃虫大田药效试验㈣42世界农药第3l卷表7表明,毒死蜱微乳剂的毒力都高于毒死蜱乳油.表8表明,同剂量下30%毒死蜱微乳剂与40% 毒死蜱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防效相当.国内目前研制的30%毒死蜱微乳剂,大多使用二甲苯作溶剂,虽然用量比乳油有所减少,但用量仍较大,而且二甲苯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制备30%毒死蜱微乳剂使用的乳化剂量不仅比乳油大,在18%~22%之间lIb,J,更比研发30%毒死蜱水乳剂的乳化剂量大很多,这意味着成本比30毒死蜱水乳剂要高得多.4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微胶囊剂(CS)是控制释放剂中最主要的剂型,它是一种含有活性物质的芯料和一种高分子材料形成外壳壁构成的小球粒(通常为l~50lxm)水相悬浮制剂.这种新剂型在国外发展较快和开发较成熟,国内属于起步阶段.针对毒死蜱存在光解性较强,在植物叶片上持效较短的缺点,赵德等利用原位聚合法用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20%毒死蜱CS【2".笔者也曾从事过用异氰酸酯采用原位聚合研制20%毒死蜱CS并取得一定成效.生产CS有很多方法,象凝聚相分离法,溶剂蒸发法,喷雾微胶囊法等一般制备工艺复杂和繁琐,不易于控制粒径,壁厚,包封率不高和微胶囊稳定性差,在农药中使用常受到限制.而界面聚合法和原地缩聚法易于控制粒径,壁厚,对合成的高分子囊壁材料选择余地大和操作相对较方便,因此世界上工业化生产大多选用此法.国内虽开发和登记了30%毒死蜱CS,但毕竟微胶囊剂工业化难度大,故在市场上尚未见到产品,也无应用方面资料,国内开发微胶囊剂尚在探索阶段.5结语毒死蜱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残留和有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剂农药.与高毒农药如甲胺磷相比,毒死蜱在毒性和药效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目前,高毒有机磷农药全面退出农药市场之际,此正是毒死蜱农药替代它们的好时机,因此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和前景.毒死蜱乳油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带来环境污染和安全性等问题.同时,近几年来全球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有机溶剂价格上扬(目前有回落,但价格仍不低),加工的毒死蜱乳油产品成本也上升.以水包油(o/w)剂型逐步替代乳油已是发展的趋向,国外农化公司也在发展水乳剂而不是微乳剂【].参考文献【1】刘乾开,朱国念.新编农用使用手Jim'[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0.62.【2】张一宾.2004年世界农药品种市场概括及2009年各类农药市场趋向[J].中国农药,2006,8(4):13—17.【3】徐振元,许丹倩.毒死蜱合成研究【J】.农药,1998,37(1):15.17.[4]孙致远,卢建华,赵风革等.毒死蜱的合hqJ~[J].农药,1998,37(4):l3一l4[5】秦钰慧,王以燕.美国关于毒死蜱的最新决定[J】.农药,2000,39 (8):45.[6]刘晓燕,钟国华.白蚁防治剂的现状和未来[J】.农药学,2002,4(2):14?19.[7】AGROW475.EU同意毒死蜱,甲基毒死蜂和代森锰锌重新登记[J】. 中国农药,2005,(3):7.[8】中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主编.2006年农药管理信息汇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9]姜书凯.毒死蜱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J】l中国农药,2008,21(5):45-47.[1o]胡跃华,胡辉,宋雪斌.水相法合成毒死蜱[J].农药,2007,46(9):594.595.[11】黄应昆,李文风,罗志明等.15%毒死蜱烟雾剂防治甘蔗绵蚜田间药效试验[J1l农药,2003,42(2):26.27.[12】程敬丽,黄雅丽,朱国念.30%毒死蜱水乳剂的研究和开发[J].农药,2002,43(8):15?17.[13】王志亭.30%毒死蜱水乳剂的研制[J]_河北化工,2007,30(3):24—25. [14】华乃震.安全和环保型的农药水乳剂[J】.现代农药,2003,2(5): 27—31.[15】华乃震.水基性农药制剂的开发和前景[J】l农药,2006,45(12): 805—809.[16】殷宏,王成,陈林等.30%毒死蜱微乳剂的研究及田间药效试验[J]l 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lO(2):24.25.【l7】黄政良,张文吉,李凤敏等.毒死蜱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的增溶规律及其药效[j1.农药学,2006,8(1):71—75.[18】田文学,王开运,闰新华.30%毒死蜱微乳剂的研究,性状及药效【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5(11):27—29.【19】吴明.25%毒死蜱微乳剂剂型开发及应用研究【J】.现代农药.2005, 4(2):24-27.[2O】李丽芳,王开运,宋东升等.毒死蜱微乳液拟三元相图影响因素研究[J].农药学,2007,9(2):172—177.[2l】赵德,刘峰,慕卫等.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微胶囊化条件的优化[J】.农药学,2006,8(1):77—82.(下转第49页)第3期贾忠建:二氯喹啉酸(盐)的科学正确使用?49?稀效唑,矮壮素同期使用等人为使用不当的原因造成的田间问题,如生长点褪绿,心叶,嫩叶扭曲,纵卷或变为葱叶状,植株矮缩,根系变短,受害严重时,新生叶变黑,萎缩扭曲而窝在外层叶鞘中久不伸出,致使植株生长停滞或逐渐枯死等药害症状,可以采用芸薹素,赤霉素(920),玉米素,吲哚乙酸等刺激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微肥均匀喷雾进行生长调节,减轻药害恢复生长.对二氯喹啉酸敏感的作物有:番茄,马铃薯,烟草,茄子,辣椒等茄科;芹菜,香菜,芫妥菜,胡萝卜等伞形;西瓜,甜瓜,南瓜,葫芦等葫芦科;甘薯等旋花科;莴笋等菊科.使用时须避免敏感作物.使用二氯喹啉酸的水稻轮作作物可以为水稻,玉米,小粒谷类,高粱等,不可种植敏感作物.在使用二氯喹啉酸地田里,来年不可种植甜菜,茄子,烟草,红辣椒,甜椒,番茄及胡萝卜,需两年后才可种植.5轮换使用,减少抗性产生,延长产品生命期随着除草剂使用时间的延长,杂草抗药性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由于中国除草剂品种研发的时间长,因此一种除草剂长期连续使用,作用于同一靶标,加之农民在使用中对浓度和施用期掌握不准,极易造成杂草产生抗性,引起杂草群落的变化.轮换使用不同类型,不同方式,不同靶标除草剂,可以减少二氯喹啉酸抗性产生.稗草出芽前可以采用芽前除草剂进行有效封闭,减少二氯喹啉酸的使用;稗草芽后生长期可以与五氟磺草胺,莎稗磷等轮换或交替使用.进一步延长产品生命期.总之,使用二氯喹啉酸(盐)必须了解产品特性,掌握苗情,注重天气,选准时期,科学操作,轮换使用,达到科学使用,正确使用,合理使用目的,减少人为操作不当引发田间药害,减缓二氯喹啉酸抗性产生.(上接第42页) AdvanceandFormulationProcessingofChlorpyrifosPesticideHuaNai.zhen(ShenzhenNoposionAgrochemicalsCo.,Ltd.,Shenzhen518102,China)Abstract:Chlorpyrifoswasakindofmediumtoxicpesticideinsecticidewhichhadhighlyeffe ctive,broadspectrum,remainslowly,Itmayuseinthegrain,vegetables,fruitandeconimiccroptopreventandcontrol50kindsofharm fulinsect.Andthemainpesticidevarietysubstitutingmethamidophos.Thisarticledescribedthatchlorpfosdomesticandforeignprog ressandtheformulationprocessingsituation,andpointedoutthatmethodsimprovementingchlorpyrifosECaswellaschlorpyrif osO/WemulsionformulationswouldtaketheplaceofchlorpyrifosEC.Keywords:chl0r州f0s;emulsifiableconcentrates;O/Wemulsionformulations;O/Wemulsion;microemulsion s市场调研公司BCC预测,2010年的生物防治市场份额将达到1l亿美元.这将为生物农药的增长和增益提供机遇.据介绍,发展合成化学需1O年时间,耗资约24L美元,而生物农药约需3"fi-~美元,经3年时间即可完成商业化.虽然仅预测了美国和欧洲的生物农药市场增长情况,但其他地区份额亦在扩大.在不久的将来,将计划在水稻,油椰子,可可,咖啡,胡椒,香蕉及东南亚所共有的其他果蔬上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目前已有不少公司积极开发新型生物农药品种,抢占市场AgraQuest&\~已在美国市场上推出了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Bartone.该产品适用于多种蔬菜,果树,观赏植物及草皮.其主要活性成分是苏云金芽孢杆菌库尔斯塔克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skurstaki,Btk)BMPI23菌株,剂型为.-q-~性粉荆.加拿大sarrit0r公司开发出一种用于防除草皮及草坪上蒲公荚(Taraxacumofficinale)~生物除草剂.该除草剂——sarritora在加拿大卫生部的虫害防治管理局(PMRA)进行了临时登记,其#.-a/-有效防除其他阔叶杂草.在最大剂量下,该产品可在5~7d内清除蒲公荚.预计在2009—2010年将全面投产,2008年为限量供应.Sarritora 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小菌核菌(SclerotiniamiD,)加拿大本土茵株,剂型为颗粒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Vol.20 No.2Apr. 2021第20卷第2期2021年4月现代农药Modem Agrochemicals♦综述#专%♦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陈 歌,曹立冬!,赵鹏跃,曹 冲,李凤敏,黄啟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193)摘要:近年来,通过先进的功能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缓控释制剂的制备,可有效解决该类农药易光解及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问题,这已经成为该类农药的研究重点°笔者综述 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的开发研究现状、国内剂型登记情况、缓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释放机理及其在农药领域的应用状况,探讨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缓控释制剂在农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及减施增效应用 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理论指导"关键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载体材料;制备方法;缓控释制剂;应用中图分类号:S 4*2.2; TQ 455文献标志码:A doi : 10.3969/j.issn.1671-5284.2021.02.002Research Progress on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of Strobilurin FungicidesChen Ge, Cao Lidong : Zhao Pengyue, Cao Chong, Li Fengmin, Huang Qiliang N(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China)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the preparation of new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formulations (SCRF) have becomethe focus of research, which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trobilurin fungicides mainly including easy photolysis and toxicity to aquatic organism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strobilurin fungicides, thedomestic registration of formulations,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SCRF, the release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 in thefield of pesticide research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CRF of strobilurin fungicides were discussed,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were prospected, aiming at providing certain technical reference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formulations of strobilurin fungicides and application with reduced dosage andincreased efficiency.Key words : strobilurin fungicides; carrier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s;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formulation;application甲氧基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s )物质最早是在 1977年由德国科学家从嗜球果伞(.Strobilurus tena-cellus ) 菌丝体中发现j1k 。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陈孟夏;尹登科;梁杰;李珊珊;彭代银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
【年(卷),期】2014(018)004
【摘要】紫杉醇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肿瘤药物,但由于其水溶性差,临床上应用的注射剂加入聚氧乙烯蓖麻油以增加紫杉醇的水溶性,但聚氧乙烯蓖麻油在体内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为了解决紫杉醇注射剂中聚氧乙烯蓖麻油的毒性问题,开发紫杉醇新剂型是近年来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研发的一些紫杉醇新剂型,如乳剂、胶束、环糊精包合物、脂质体、微球、纳米粒和药物释放支架等,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总页数】4页(P602-605)
【作者】陈孟夏;尹登科;梁杰;李珊珊;彭代银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紫杉醇新剂型的开发及临床研究进展 [J], 张晓静;张频
2.紫杉醇新剂型——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临床应用观察 [J], 刘斌
3.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J], 张倩雯
4.紫杉醇新剂型研究进展 [J], 郭年凤
5.紫杉醇新剂型研究进展 [J], 郑婉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广阔,种植作物种类多样,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常常受到多种病虫草害的危害。
化学农药因其适用范围广、作用效果迅速、使用方便等被广泛用于防治各类病虫草害,但使用化学农药也容易造成人畜中毒、杀害有益生物等,同时由于化学农药的滥用使得部分害虫、致病菌和杂草的抗药性增强,导致防治难度加大。
相比于化学农药,以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为主要成分的生物农药对生物和环境更加友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农药迅速发展,行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生物农药可分为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等,经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查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在有效登记状态的农药登记产品为45172个,其中生物农药产品2159个 (未包括农用抗生素和天敌),占全部农药总数的4.78%,占比非常低。
在生物农药中,微生物农药是研究热点之一。
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规定,微生物农药是指以天然的或经基因修饰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活体为有效成分的农药,按用途可分为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等。
该类农药具有有效成分来源广泛、选择性强、对人畜毒性低等优点。
经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查询,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已登记微生物农药有效成分42个,到2022年12月31日,已达56种,可见微生物农药呈逐年增长趋势。
我国的微生物农药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阶段,生防微生物不断增多,各种新型微生物农药也不断涌现。
已有研究对微生物农药常见剂型种类及特点、产品质量、安全性评价和使用技术相关标准、助剂研发、管理现状、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但尚缺乏典型微生物农药在防治重大病虫害方面应用情况的综述报道。
鉴于此,本文梳理了我国近几年一些原创的、新型的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在生防菌株筛选、产品创制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农药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旨在为行业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新剂型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国内外的农药剂型也趋于多元化,正朝着水基性、粒状、缓释、多功能及省力化等绿色方向发展。一些安全、有效、环保的剂型陆陆续续开发研究出来,这些将代替毒性高、用量大、污染大的传统农药剂型。而我国的农药剂型较为落后,纵观当今对农药剂型的研究,我们应从多方面入手,限制环境污染严重的农药剂型,推广对环境安全的农药剂型,开发多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农药剂型。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的新型农药剂型,从而判断剂型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农药剂型;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缓释剂1、简述
近年来,农药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新农药品种不断开发,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满足了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要求。从农药发展前景来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药不可取代[1、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环境安全越加重视,因此,不宜大力发展乳油、可湿性粉剂等老剂型[3]。农药研究工作者们朝着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剂型发展以减少农药污染,以水基性制剂和无粉尘的固体粒状制剂方向发展[4]。新剂型的开发给专利过期的老农药品种注入新的活力,使得目前农药市场得到了大力发展。农药剂型一般以制剂的物理性状而定名的,如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和粒剂等。通常对水溶的农药活性成分一般加工成水剂;对水不容的农药液体活性成分加工成乳油;对既在水中又在碳氢化合物油中有很低溶解度的农药活性成分,既可以加工成粉状制剂又可以加工成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另外,还有直接使用的颗粒剂和种子处理剂。在日长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农药剂型是用水稀释后喷雾使用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产品混合和稀释,一般需要添加喷雾助剂,从而提高农药活性成分的药效。2、安全环保的新剂型
2.1悬浮剂(SC)悬浮剂的粒径细,90%粒径小于5μm,悬浮率高。悬浮剂加水稀释后能够均匀覆盖在农作物叶面上,有着较高的黏着性。一般来说,其药效和持久性优于可湿性粉剂,在欧美发达国家,悬浮剂已经成为农药的基本和重要的剂型[4]。国内外对悬浮剂的研究日益成熟,悬浮剂在国内外农药剂型中成为最重要的基本剂型,也逐步成为替代粉状制剂和部分乳油的优良剂型之一。最近几年国外农化公司开发出农药新产品可直接加工成悬浮剂。如多杀霉素、氟虫腈、溴虫腈等,这些新产品有很多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得到广泛的使用[5]。悬浮剂加工使用时无粉尘,对操作者和环境均不会造成污染,但值得一提的是,悬浮剂配制时需注意稳定性的问题,长期贮存可能出现化学不稳定性。2.2水乳剂(EW)目前对水乳剂[6、7]的研究较多,主要是该剂型的弄个要只使用少量或甚至不使用有机溶剂。它是用水来替代乳油中的有机溶剂作为介质,是一种水基性制剂。其使用安全,使用时几乎无刺激性,对人的皮肤毒性非常小,是一种环保型新剂型。该类剂型的农药市场上也有较多品种,如戊唑醇、戊菌唑、苯草醚、丁草胺等,全球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增加,但在中国商品化的水乳剂农药较少。水乳剂的开发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选择表面活性剂和工艺放大时难题较多。添加性能好的乳化剂,既降低液滴界面张力,易于液滴乳化,也能在液滴周围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稳定界面膜,以保证液滴之间不絮凝。2.3悬乳剂(SE)悬乳剂[8]是一种较新的剂型,它把不相容的几种农药活性成分,尤其是一种与水不相溶的固体农药活性成分与另一只能够与水不相溶的液体农药活性成分组合加工成一种单包装剂型产品。该种剂型使用方便,且保持了原有生物活性,扩大了应用范围。悬乳剂作为新剂型,国外的发展较国内的发展快。国外早已开发出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丁草胺▪莠去津悬乳剂等,并有部分产品在中国登记。其中国内外最大商品化的悬乳剂是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该种剂型的稳定性很难实现,除了两个单独剂型存在不稳定因素外,通过两个剂型的组合,也许会产生杂絮凝和增加乳液的聚结等问题。克服了以上两个问题,从而能制得稳定的悬乳剂产品。2.4水分散粒剂(WG)水分散粒剂[9、10]在商业上比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更有吸引力,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剂型。该类剂型农药安全、无粉尘、易计量、易包装、活性成分含量高、稳定性好、对人经皮毒性低、使用方便。农化公司一般采用挤压造粒生产水分散粒剂产品。该方法在几种加工造粒中最安全、最常用、最经济。当然,除了挤压造粒,还有以下几种造粒方法[11]:盘造粒、高速混合团聚造粒、流化床造粒、流化床喷雾造粒和喷雾干燥造粒。实际生产中,常根据农药活性成分和加入添加剂理化性质等来确定具体造粒方法。目前我国水分散粒剂正处于发展研究阶段,且品种不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该机型加工技术颇为复杂,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配方专一性强,对原材料变化敏感,且该类型农药价格较高,在同功效的农药中没有竞争优势。2.5微乳剂(ME)微乳剂同样是一种可以少用甚至不用有机溶剂加工的液体制剂,都用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介质,属于水包油(O/W)乳液剂型,只不过微乳剂比水乳剂液径更小。但水乳剂比微乳剂生产成本较低,经济型更强些[12]。近几年来,微乳剂在国内一直被认为是安全、环保、水基性的新剂型[13]。我国已经成为微乳剂生产品种和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国外大力发展水乳剂,微乳剂主要用在卫生防疫,且含量较低。经分析,微乳剂中使用大量直链和支链醇及酮类等剂型溶剂,且都是亲水性极性溶剂,已渗透到作物内部,也以溶入农田和地下水源,对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胁。故国内农业使用微乳剂时应注意其使用范围,对蔬菜、水果等品种慎用,使用时尽量使用低含量的农药。2.6缓释剂缓释剂[14]根据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及环境条件,通过农药加工,使农药按需要的剂量、特定的时间、持续稳定的释放以达到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控制有害生物。缓释剂一般能使高毒品低毒化,避免人、畜及有益微生物的中毒和伤害,也可以减少农药在环境中的流失,使用药量大大减少,从而延长持效期。2.7混剂农药混剂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容的农药活性成分的单包装制剂,可以涵盖各种剂型形式。该类剂型主要是为了扩大防治对象和使用范围。日本是混剂使用最多的国家,一般当年生产、当年销售和使用,并不用于出口。我国目前对混剂的开发也十分重视,近几年来除草剂的混剂急剧增加。但问题也不少,我国混剂产品不合理,往往重视成本而忽略了安全性和药效,出现了有药效也有药害、无药害也无药效等情况[15]。因此我们需要科学合理的开发混剂,将不同剂型混在一起时,考虑药物之间的互抗性,从而开发出更过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有效药、高效药。3、总结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目前国际上农药剂型开发朝着安全性强、绿色环保和价格低廉的水基性制剂和无粉尘的固体粒状制剂方向发展。乳油和可湿粉仍是农药剂型的最重要的基本剂型,它们正被水乳剂、悬浮剂和可分散粒剂所替代,但不可能消失,其比例应下降到合适程度。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可分散粒剂等都是安全环保型剂型,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大力发展。我们还可以加强对生物农药[16]的基础研究,从而推动和发展我国的生物农药制剂工业,绿色农药成分以及绿色安全的新剂型,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环保、安全的农药开发及应用。
参考文献[1]韩熹莱.农药概况[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1~40.
[2]陈蔚林,韩谋国,温家钧.安徽化工[M],2004,(2):2~5.
[3]王军,刘大勇,许培援.河南农业科学[M],2005,(6):9~14.[4]华乃震.农药新剂型进展和动向[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
34~43.
[5]华乃震.农药悬浮剂的进展和前景及加工技术[J].现代农药,
2007,6(1):1-7.
[6]华乃震.安全和环保型的农药水乳剂[J].现代农药,2003,2(5):27~
31.
[7]程敬丽,朱金文,魏方林,等.机械能与界面张力在农药水乳剂制备中
的作用机理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4,6(2):62~67.[8]SyngentaCropProtectionCo.PesticidalCompositions:US,
6455471[P].2002-09-24.
[9]华乃震.农药水分散粒剂的开发和进展[J].现代农药,2006,5(2):
27~31.
[10]KNOWLESDA.TrendsinPesticideFormulations[M].UKLondon,2001:80-95.
[11]LLOYDJM.WaterDispersibleGranulesofLiquidPesticides:
WO,93/14631[P].1993-08-05.
[12]华乃震.农药水基性制剂的开发和前景[C].南昌:第八届农药
年会,2006,10:11~12.[13]NARAYANAN.Water-basedMicroemulsionofaPyrethroid:
US,6045816[P].2000-04-04.
[14]郑铁军.农药新剂型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1):35~
37.
[15]王险峰,关成宏,谢丽华,等.除草剂产品开发存在问题的探讨[J].农
药研究和应用,2006,10(2):11~14.[16]明亮,陈志谊,储西平,刘永锋.生物农药剂型研究进展[J].江苏农
业科学,2012,40(9):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