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扎特K467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

合集下载

探讨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特征

探讨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特征

探讨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特征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古典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作品被认为是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深沉的思考和卓越的技巧,其艺术特色和演奏特征具有独特的魅力。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具有丰富的表情力和情感深度。

莫扎特擅长运用复杂的和声和旋律,通过音乐表现出人性的各种情感,如喜悦、忧伤、爱情等。

他的作品以其优雅和深沉的情感感染着听众,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具有高超的技巧和复杂的音乐结构。

莫扎特的作品经常要求演奏者运用快速的指法、灵活的手腕和精准的节奏。

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音乐技巧,如装饰音、半音步进等,使他的音乐更富有变化和情感。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的音乐结构也非常完美,旋律与和声的关系紧密,音乐的发展逻辑清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体验。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还具有丰富的色彩与变化。

他巧妙地使用了不同的音色和音韵,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和强弱变化来凸显音乐的不同层次和情感。

他的音乐有时温柔柔和,有时激情四溢,有时轻松愉快,有时又深沉凝重,这种丰富的色彩与变化使得他的音乐非常具有诱惑力和吸引力。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也具有高度的创作自由度和即兴性。

他擅长即兴创作,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突然的变化和复杂的音乐技巧,这给演奏者带来很大的挑战。

演奏者需要时刻保持警觉,随时应对音乐的突变,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每一次演奏都与众不同。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具有丰富的表情力和情感深度,高超的技巧和复杂的音乐结构,丰富的色彩与变化,以及创作自由度和即兴性。

这些艺术特色和演奏特征使得莫扎特的钢琴作品成为音乐世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也给演奏者和听众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从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一乐章中莫扎特的演奏

从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一乐章中莫扎特的演奏

从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一乐章中浅析莫扎特的演奏摘要: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体裁广泛,完美地使用了每一种作曲手段,协奏曲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重要体裁之一,《d小调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协奏曲中最受人喜爱的一首,体现了古典主义精神的高度统一和均衡感。

关键词:莫扎特;协奏曲;演奏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69-02一、莫扎特与他的协奏曲莫扎特是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才华横溢、英年早逝、充满悲剧性的作曲家,是坠入人间的音乐精灵。

莫扎特的创作涉及到了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无论是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奏鸣曲等都有超越时空的杰作,其音乐纯真、高贵、自然。

天真、纯洁的天性是莫扎特的音乐具有一种特殊的气质。

早年的游历经历,是莫扎特广泛地接触了欧洲各种主流音乐风格,各地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给了丰厚的营养;定居维也纳之后,深入研究巴赫、亨德尔、海顿作品的基础上,对位法的巩固使他的音乐结构坚实;意大利歌剧使他的音乐具有特殊的戏剧性理念;海顿音乐中严谨的表现手法、精致的音型、幽默与智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追求;华丽风格中旋律的清晰、明朗、活泼在莫扎特的音乐中随处可见。

莫扎特以自己高超的融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吸收精华,在表达维也纳古典乐派共通性的同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

在他短暂的一生无数经典的音乐作品中,钢琴协奏曲共27首。

协奏曲这一体裁可以兼歌剧、交响乐和室内乐等音乐体裁汇集于此,莫扎特的旋律使钢琴这一乐器有了歌唱性的语言,其中不乏戏剧的冲突及形象的塑造,钢琴与乐队对话,发挥了协奏曲的平衡统一。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很好地将作曲家的情感体验和满足听众的要求统一起来,把音乐中情感内容的表达和技术的发挥融为一体,他的钢琴协奏曲中主题众多而且个性丰富,钢琴与乐队关系既对比又和谐,达到了最佳的平衡。

浅析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浅析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浅析莫扎特钢琴协奏曲莫扎特是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作品卓越超群。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尤以《D大调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被广大乐迷称为《精灵钢琴协奏曲》。

《精灵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于1785年创作的,它是莫扎特最后一部用管弦乐伴奏的钢琴协奏曲,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这部协奏曲不仅在旋律上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而且在结构上也相当紧密,音乐形式严谨。

它的曲式为快速-缓慢-快速,由三个乐章构成。

整部协奏曲以优美动人的第一乐章最为让人难忘。

这一乐章的特点是充满了生命力的主题和地中海风格的曲调。

开头钢琴和乐队通过交替奏出一段急促的主题,然后转入柔和而优美的第二主题,给人以宁静和悠扬的感觉。

而后来的华彩展示和钢琴与乐队的对话,则更是使人印象深刻。

整个乐章流畅自然,既有结构上的严谨性,又有鲜活的音乐形象。

第二乐章是协奏曲中最为温柔和感人的乐章。

它运用了韵律明快的主题进行了几次变奏,全部由钢琴独自演奏。

这个乐章的情感表达是莫扎特最成功的地方,给人以宁静和悲伤的感觉,同时又流露着一种优雅与深情。

第三乐章是协奏曲中最为活跃和欢快的乐章。

这个乐章以快速奔放的主题为主,音乐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乐章中有着钢琴和乐队相互对话的部分,充满了火花和活力,令人兴奋不已。

整个《精灵钢琴协奏曲》充满了青春气息和生命力,融合了莫扎特独特的表现力和优美旋律。

它是古典音乐中的一朵奇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通过对《精灵钢琴协奏曲》的分析,不难看出莫扎特在作曲上的天赋和创造力。

他能够创作出如此出色的作品,是因为他深刻理解音乐的本质,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音乐中。

他的音乐作品既有结构上的严谨性,又充满了感情和与众不同的个性。

莫扎特的《精灵钢琴协奏曲》是一部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情的作品,它展示了莫扎特作为作曲家的天赋和创造力。

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莫扎特的音乐。

探讨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特征

探讨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特征

探讨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特征莫扎特被公认为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钢琴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演奏特征,下面将从乐曲内容、音乐语言、表现技巧和演奏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在乐曲内容上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表达。

他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变化,能够充分展现人类情感的各个层面。

从忧郁的悲伤到欢愉的快乐,从宁静的安详到激烈的狂热,他的作品能够有力地表现出不同情感状态之间的转变。

莫扎特的音乐语言极其丰富多样。

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音乐手法和表现技巧,使得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优雅和简约,又融入了浪漫主义的感性和激情。

他善于运用对位法和赋格技巧,使得钢琴声部相互呼应,音乐层次丰富;他还善于使用装饰音和变奏技巧,使得乐曲更具个性化。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表现能力。

他的作品技巧性较高,要求演奏者具有灵活的手指技巧、流畅的音色过渡和准确的音乐表达能力。

莫扎特的作品要求演奏者具备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和深入理解作曲家意图的能力,能够将作品中的情感和音乐意象真实地表达出来。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在演奏中要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音乐感觉和即兴能力。

他的作品具有很大的自由度,演奏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即兴发挥和个人的音乐诠释。

演奏者需要通过对作品结构和情感的深入理解,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节奏、音量和音色的变化,以及细腻的艺术表达。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多样的音乐语言、高超的技巧要求和即兴的演奏风格。

他的作品不仅是音乐的艺术品,也是演奏者展现才华和个人魅力的平台。

通过对莫扎特钢琴作品的深入研究和演奏,不仅能够欣赏到他的艺术创作,还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音乐的卓越之处。

莫扎特《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K467演奏技巧解析

莫扎特《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K467演奏技巧解析

莫扎特《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K467演奏技巧解析
李依洋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K467是莫扎特晚期成熟的协奏曲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后十年心境的展现,文章对如何更好的演奏这首协奏曲所需要的演奏技巧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总页数】2页(P354-355)
【作者】李依洋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莫扎特《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K467演奏技巧解析 [J], 李依洋
2.莫扎特:《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K467、《D大调第26钢琴协奏曲》K537 [J], 马斌
3.莫扎特《C大调钢琴协奏曲》K467及其演奏 [J], 石丹
4.倾听莫扎特内心的声音——以《C大调第21号钢琴协奏曲》为例 [J], 王铭
5.论莫扎特的钢琴音乐风格兼析K467钢琴协奏曲 [J], 莫嘉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扎特钢琴曲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技巧分析

莫扎特钢琴曲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技巧分析

莫扎特钢琴曲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技巧分析作者:王麦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7期摘要:莫扎特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巴洛克时代的巴赫以及古典乐派海顿等等伟大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又立足于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把钢琴音乐大大的推向前进。

而且还为贝多芬及其以后的浪漫乐派作曲家创作钢琴协奏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钢琴协奏曲这一重要的器乐体裁,在从此至两百多年后的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各种体裁里占有不可企及的重要作用,焕发着夺目的光辉。

基于此,本文对莫扎特钢琴曲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技巧加以分析。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曲;音乐特点;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091-01风格是作曲家思想个性在创作中的体现,风格是独创的,是作曲家的标志、个性的烙印,是创造性和个性的融合。

一部钢琴音乐作品是作曲家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心理因素的投影,他汇聚着作曲家内涵文化的印记、人生态度及亲身经历、所处时代、环境以及信念等等。

一般来说,我们只要听上几句,就可以感觉出这是“莫扎特的音乐”,说明莫扎特的音乐风格特征己深深印在我们心中。

这是由于他表现崇高境界的独特的欢乐的(Jubiloso)音调。

这种音调贯穿在他的全部作品中。

莫扎特自己曾经写道:“用音乐表达感情,不管这种感情强烈与否,都不应达到使人厌恶的程度。

即使最恐怖的场面,乐曲听上去也不应令人感到痛苦。

而应该控制它,使它令人满意。

正是因为这一点,音乐才是永存的。

”他努力通过他的音乐带给人们欢乐。

他的创作手法又是那么丰富多彩,以致几百年来多少人曾被他那永恒的、优美的音乐所征服,这也正是莫扎特的才华所在。

莫扎特有一颗完全健康而平衡的灵魂,一颗平静的、没有热情的风暴、可是非常敏感、非常婉转柔顺的心,受着坚强的意志控制。

这样的一个人假如能创造,必然比别人更能用客观的方式表现人生。

热情的人精神上有种迫切的要求,无论做什么非把自己整个放进去不可,莫扎特却可完全不受这种要求的牵制。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风格和演奏特点(上)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风格和演奏特点(上)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风格和演奏特点(上)【摘要】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27~1791.12.5), 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非常丰富,本文从他的奏鸣曲入手,从作品的风格和演奏特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浅析。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风格;演奏特点莫扎特,一位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深深印记的作曲家,他短暂的一生留下了549部作品,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1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其中钢琴奏鸣曲有18首。

一、莫扎特简介“在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所有的对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这个光明的时刻便是莫扎特。

”这是后人对他最直接的评价。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27-1791.12.5), 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

莫扎特是世界音乐上的一位天才,在他4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发现了他在音乐上不同寻常的天赋,6岁就跟随父亲在整个欧洲旅行演出,所到之处都会引起巨大反响和轰动。

莫扎特潜心钻研音乐,他的写作之轻松之神速让他同代的人和后辈都把他当作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莫扎特短暂的一生,除了幼年受过父亲的指导和严格教诲外,确实没有受到过任何专业的音乐教育和指导,虽然他是名符其实的天才,但是他的勤奋和努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和体会的。

莫扎特在1787年10月的一天与友人谈话时说道:“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的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无数次。

”1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形式是古典时期的标志,他在创作的手法上继承了海顿、巴赫的写作手法,又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创新,他的奏鸣曲在主题、结构形式、规模、和声和旋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在他短暂的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钢琴音乐艺术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探讨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特征

探讨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特征

探讨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特征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性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史上最伟大的钢琴作曲家之一。

他的钢琴作品涵盖了众多类型和风格,包括钢琴协奏曲、奏鸣曲、小品等,其中有不少作品至今仍为钢琴家们所喜爱和演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演奏特征。

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旋律优美、和声丰富、结构完美和情感丰富。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以其旋律优美而著称。

无论是在钢琴协奏曲中的钢琴旋律还是钢琴独奏曲中的旋律,都展现了莫扎特的天才旋律创作能力。

他擅长用简单明快的旋律来打动人心,使人情不自禁地跟随旋律起舞。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的和声也十分丰富多彩。

他善于在和声中运用各种音阶、和弦和对位法则,使旋律与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

这种和声的丰富性为他的钢琴作品增添了更多的音乐色彩和情感表达。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的结构也十分完美。

他精于运用各种音乐形式,如奏鸣曲、变奏曲、即兴曲等,使每一首钢琴作品都呈现出严谨有序的结构。

他擅长通过合理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的编排,使作品既具有音乐逻辑性,又不失动人的音乐情感。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情感丰富,富有戏剧性。

这一点在他的钢琴协奏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他用音乐表达出对生活、对人性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使他的钢琴作品成为了音乐世界的经典之作。

在演奏特征方面,莫扎特的钢琴作品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准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需要演奏者拥有出色的钢琴技术,特别是对手指的灵活运用和对音乐节奏的准确把握。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中常常充满了各种快速的音型和旋律,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手指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演奏莫扎特的钢琴作品需要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情感的贴切表达。

莫扎特的音乐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音乐表达,演奏者需要通过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将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传达给观众。

演奏莫扎特的钢琴作品还需要演奏者具备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和对作品的艺术处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01•27-1791•12•5) ,出生于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 他是一个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 3岁就能弹奏很多他听到的乐曲片段,5岁就能够准确地听辨所有乐器演奏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能够很容易地分辨杯子,铃铛等器皿撞击的时候发出的音高, 所以这样完美地绝对音高概念是大多数的职业乐师一辈子都做不到的。35岁莫扎特就去世了,留下来的主要作品包括那一个时期的全部类型的音乐。 他无疑是一个极其富有天赋的艺术家。 在西方的音乐历史上,唯独他没有质疑地被界内人士认为是音乐界的绝世天才。 莫扎特出生于宫廷乐师家庭,是德国地当地人,他父亲lieaoboer莫扎特担任天主教徒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作曲家,并且有绝对音高。 他母亲也热爱着音乐,并且会演奏小提琴、大提琴。莫扎特的父母有很多孩子,他在家里排行第七。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猝死在维也纳。在他的全部创作中最有名的歌剧是《唐璜》《魔笛》还有《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也是欧洲的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之一,他在幼年时期被称为"音乐神童”。他作为古典音乐的表率为欧洲的音乐发展发挥了重要地作用。 莫扎特一生写下754部作品,622部已经完成,132部没有完成,其中包括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安魂曲、奏鸣曲、室内乐和宗教音乐等作品。 莫扎特同时也是钢琴协奏曲地创始人,他创作了二十七首钢琴协奏曲。同时,他又被公认是飓风运动里首个进入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 他大大扩大了晚期音乐地音乐深度,主要体现在它的主题音乐是突然和不确定性, 这一功能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他后来的三部交响乐中的《g小调第40号》(也被称为维克多交响曲)。 而被公认为是最早提出的浪漫交响曲是其23岁时创作的《第30号交响乐》,最大限度地发挥叛逆不羁的旋律。在钢琴协奏曲的领域,他的《第20号钢琴协奏曲》和《第24号钢琴协奏曲》是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雏形。 他甚至还暗示了一些未来浪漫的音乐,主要表现在《第41号交响乐》 (也称为《朱庇特交响曲》 ) 他的钢琴作品非常的丰富多彩:其中包括35首小提琴奏鸣曲,27首钢琴协奏曲,18首钢琴奏鸣曲,15首钢琴变奏曲,10首双钢琴作品,7首钢琴三重奏,两首钢琴四重奏,和其他十首钢琴小品。 莫扎特的歌剧是主流,是历史上欧洲歌剧四巨头的之一。 他和贝多芬,海顿共同为欧洲的交响乐谱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 此外,他的《安魂曲》已成为可贵的宗教音乐杰作。 作为十八世纪末的欧洲作曲家,他的音乐深刻的反应了这一时期的精神,尤其是在歌剧体现了大众阶层的想法,在当时无疑是有进展意义的。 莫扎特给予音乐歌唱的优美性和愉快性,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伤感,这体现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莫扎特创作的奏鸣曲、交响乐、协奏曲等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在歌剧的创作上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他的成就到目前为止在时代的变化成为不朽的神话。此外他的作曲风格同时兼具旋律性和艺术性,甜美,但不失优雅,所以他的作品与巴赫贝多芬有同样的地位,也可以让人感受到音乐风格从巴洛克风格转向古典时期。 另外也揭示了早期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直接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风格的音乐出现。 "协奏曲”本身是来自意大利单词con-certare,意为"联盟”,"在一起。 在16世纪时期,协奏曲是指独奏和合唱,两个独立的合唱队,不同的器乐,尤其是器乐与人声"联合在一起”演奏音乐的合作形式。在十七世纪, "协奏曲”又增添了一种彼此"竞争”与"对抗”的含意,指的是那种现代协奏曲里面的独奏与乐团之间的对比关系。钢琴协奏曲是由协奏曲中发展而来的,它是十八世纪后期协奏曲的独奏之一。 莫扎特在很短的35年里,谱写了各种类型的协奏曲,多达五十多首,在这五十多首协奏曲中有二十七首经历了钢琴协奏曲成熟的过程, 他有十七部作品是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在他的创作中具有非常主要的地位,1784年至1786年是莫扎特创作的高潮时期也是最辉煌的时期,共谱写了十二首堪称佳作的协奏曲。 与此同时,他为生计所组织的预约演奏会也十分频繁活跃,甚至有些在完成的第二天首映,例如K. 466 , K. 467 。 但是没过多长时间,维也纳观众渐渐地失去了对这些作品的兴趣,以至于他创造钢琴协奏曲的数量也渐渐减少。 在去世前五年他只写了最后的两部,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类型地作品。C大调K.467钢琴协奏曲是典型的一个,我们将分析此曲的第一乐章 ,因为第一乐章清晰地揭示了音乐的主题并十分典型的代表了协奏曲体裁的结构特点, 所以本文是分析C大调K. 467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的音乐特点分析,以体察莫扎特谱写的钢琴协奏曲基本的特征。 二、分析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67 (一)导论 1、创造条件: 莫扎特移居到维也纳的一年之后的每一年都在 "狂欢节”的季节举行一次预约演奏会形式的独奏音乐会,同时出版新的创作钢琴协奏曲。 1785年的冬季谱写的K.466、 K.459、 K.467 三首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K.467钢琴协奏曲是k.466钢琴协奏曲以后的属于高雅世界里面的音乐,尽管在K. 467钢琴协奏曲与k. 466钢琴协奏曲之中有所谓反对派之间差异的色调,但是这对"双生子”钢琴协奏曲仍然拥有相互比较的本性,在激烈黑暗的k. 466的小调相对之下,k.467的 大调钢琴协奏曲充满了平稳明亮的氛围。 2、作品相关资料: ① 创作时间:此曲创作完成于1785年3月9日。 ② 首映: 1785年3月10日,在维也纳举行。 ③ 作品编号:K.467 ④ 演奏时间:约31分钟。 ⑤ 乐队编制: 主演:钢琴 乐队协奏曲:Tp2 , Ob2 , Tim , Fg2 . F12 . Horn2 ,弦乐五部。 (二)作品分析: 1 、结构的继承性和独创性 与其他各类艺术是相同的, "音乐艺术一样也是需要通过必要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然而艺术家们掌控方式的重要手段除了语言以外的,那就是就是结构。 有了某些必然的结构原则,他就有了构造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根据,不至于让作品七零八落杂乱无章”,作为音乐协奏曲体裁的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结构, 下面是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K. 467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 第一乐章K.467的音乐结构 乐队独奏音乐结构部分:1至43小节、44至64小节、65至73小节、74至79小节、80至lO8小节、109 至127小节、128至143小节、 144至194小节、 194至222小节 调性的变化:C大调(主旋律)、G大调、g小调、G大调展开部分、再现部、华彩乐章、结束部分222至417小节。 新的素材:主部、副部、两个主部。 从结构图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结构的显著特点: (1)继承性 他的钢琴协奏曲代表的古典主义时期协奏曲中保留了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一些结构性,其中最明显的是他对巴洛克作曲家特别是约翰•克理斯蒂安•巴赫的继承。 J'C •巴赫的独奏协奏曲保留了巴洛克时的都奈罗结构的各种重要元素,但是充满了典型的奏鸣曲主题色调的协调性和对比性材料。 在莫扎特的C大调K.467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里,我们不难发现明显的继承关系。 主题是第一呈示部的演奏,然后在第二次呈示是以独奏的形式呈现,通过主题的发展,裂变繁殖后进人的再现部,这个主题几乎是完全呈现的。 经过一段自由的华彩乐段的主题以后以部分再现的形式来结束了全曲。尽情发挥自己的作曲技巧,同时也让独奏者留下足够的空间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2)独创性 由以上分析说明,我们可以体会到莫扎特C大调k. 467钢琴协奏曲的结构进行独创性的思维,这通常是体现在他的风格和奏鸣曲形式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奏鸣曲式它是一种器乐发展组成地高级模式,它反映了精密而深入的音乐思维形式,这一思维方式揭示了哲学上"否定之否定”的万物发展的普遍性的规律。把奏鸣曲形式和都奈罗形式相结合,从而使莫扎特完善了C大调k.467第一乐章创作的古典范式。 在起初为乐团写的第一呈示部中,清楚的描绘了整个乐章的主旋律,将调式建立在主调之上,第二呈示部作为乐队和钢琴独奏比第一个呈示部长并且扩大和发展, 且主题发展更精致,两主题的调性是按照奏鸣曲式的规格;第一结尾部分由乐团扩充,由钢琴与乐队共同担任发展部,再现部尽管是由钢琴与乐队配合负责的,但按照顺序莫扎特对每一部作品的差异都很大。 乐队来担任第二结尾部分,它总是保持在终止四六和弦( K. 46 )上,华彩乐段主要是即兴发挥,不管是故意写出来的,还是使用的即兴风格,结尾部分仍由乐队来担任。 在所有我们熟悉的音乐形式当中,古典时期的协奏曲是与歌剧最接近的,随着十八世纪的到来,巴洛克时期的那种深蒂固的严谨对位组织根质感已经过时了。那种对比效果非常突出的单旋律的音乐理念,从十七个世纪初期,它一直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形式已经慢慢开始渗透进器乐范畴之中, 我们可以是在曼海姆乐派作曲家的作品中体会到。 但在协奏曲中,这种现象更普遍。 在协奏曲中,独奏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就像唐纳德•托维•多年前指出的那样,古典时期协奏曲地第一乐章是由整个乐队一齐奏响开幕的, 和歌剧里面的咏叹调有着非常之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几乎不奇怪,莫扎特歌剧的音乐和器乐曲一样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吸引力,是为数不多的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发现协奏曲是一种音恰到好处的音乐形式。在是第一乐章的结尾部分,弦乐和管乐似乎扮演了两个角色悄悄地退出了舞台一样,烘托出庄严的气氛,然后落幕。 这是K. 467钢琴奏鸣曲慢板乐章一开始的小提琴的音色引出钢琴柔和的声音,这是完全能与莫扎特最好的歌剧咏叹调的旋律相媲美的。正如法国音乐学家菲利普Radeliffe认为的一样,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 比十八世纪后任何一个作曲家都更出色”, "乃至于他的交响乐也没有协奏曲这样多种多样的创造力,那么有构思力,那么直觉、机智的展开乐思。 ”此外,华彩乐段具有较强的即兴性质,以凸显的精湛技艺为主要目的,它来自于自由即兴的炫技性演唱的歌剧咏叹调。 恰恰是因为莫扎特深受着歌剧的受影响,他精彩的钢琴协奏曲之中钢琴单独演奏出的绚烂和乐队的重复都令人难以忘怀。再就是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的戏剧性特征也来源于约翰•克理斯蒂安•巴赫和那个时期出现的其他作曲所继承的音乐温和的风格。 在就是另外一方面他自己地个性之中,同时也包括了强大的不安地气质,那么这样的两个要素组合起来,便使莫扎特的音乐格外吸引人。 关于作品的美妙之处,他拥有一种永远也不会枯竭的感受力,所以没有任何缘由认为莫扎特是偏向于发展他那个时期的音乐语言。 然而,在该语言的范围,他一直非常专注于音乐可能性的比较。 这自然赋予他精彩的"歌剧人物塑造”的最完美的表达方式,但是我们也能在他的协奏曲感觉到这一点。 2、音乐语言的歌唱性和抒情性 莫扎特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k. 467的音乐语言和他的歌剧是相同的,拥有明显的歌唱性和抒情的特质。 在他6岁到15岁超过一半时间是他的父亲和姐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