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奏鸣曲特点风格

合集下载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之演奏分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之演奏分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之演奏分析1. 引言1.1 音乐背景介绍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是莫扎特于1778年创作的作品,属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奏鸣曲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融合了莫扎特独特的旋律构思和和谐技巧,展现了他卓越的音乐天赋和创作才华。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音乐界受到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作曲家们开始探索新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钢琴奏鸣曲创作中不断突破传统,借鉴巴洛克时期的对位法和轮廓分明的风格,同时注入了更多抒情和情感的元素,为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的音乐语言清晰流畅,充满了变化多端的旋律和和声变化,展现出莫扎特对音乐结构的精湛掌握和丰富想象力。

这首乐曲不仅在音乐形式上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要求演奏者对乐曲情感的传达和表现力的运用。

通过深入分析这首乐曲,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扎特音乐的魅力和深层内涵。

1.2 演奏者介绍这首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被誉为莫扎特钢琴作品中的杰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演奏难度。

而在演奏这首乐曲时,演奏者的背景和水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演奏者介绍:在演奏这首曲目时,需要一个具有扎实的钢琴演奏技巧和丰富的音乐理解能力的演奏者。

只有具有深厚的音乐素养和对莫扎特音乐风格的独特把握的演奏者,才能展现出这首乐曲的精髓和内涵。

演奏者的音乐背景和学术造诣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真正演绎出这首曲目的完美之处。

除了音乐背景之外,演奏者的个人魅力和表现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需要有独特的音乐感悟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才能真正打动听众,让听众感受到曲子的魅力和深度。

在选择演奏这首曲目的演奏者时,除了技术水平之外,还需要考虑其艺术表现力和个人风格,这样才能诠释出这首乐曲的真正意义和魅力。

2. 正文2.1 乐曲结构分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是一首典型的古典时期钢琴奏鸣曲。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1. 引言1.1 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简介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他在1788年写成的作品,是他所创作的18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一首。

这首奏鸣曲被认为是莫扎特晚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成熟的作曲技巧和丰富的音乐性格。

这首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快板-Allegro,慢板-Andante,终曲-Rondo Allegretto。

每个乐章都展现了莫扎特独特的旋律优美和丰富的和声结构,体现了他在钢琴音乐领域的卓越才华。

《A大调钢琴奏鸣曲》具有较高的演奏难度,要求演奏者具备出色的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感悟力。

演奏过程中需要处理复杂的手指技巧和灵活的音乐表情,同时要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和情感变化,展现莫扎特音乐的精妙之处。

这首奏鸣曲在演奏时需要注意平衡和谐度,轻巧灵活的演奏手法和细腻的表现技巧都是关键。

不同演奏者对这首奏鸣曲的诠释也各有不同,体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

《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是钢琴家们广泛演奏和研究的重要作品之一。

2. 正文2.1 乐曲的技术要求《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创作的一部重要钢琴作品,其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对演奏者在技术上有着一定的挑战。

这部作品要求演奏者具备稳定的手指技巧和准确的音准控制能力。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通过快速的音阶和琶音来展现手指的灵活性和敏捷度,同时对于音符的准确演奏也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

这部作品在音乐结构上较为复杂,包含了丰富的旋律变化和和声处理。

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动态和情感变化,同时要能够清晰地表现乐曲中的不同乐段和乐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整个乐曲有机地连贯起来。

这部作品中还包含了一些特殊的演奏技巧,如和声的处理、对位法的运用等,演奏者需要对这些技巧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才能更好地呈现出乐曲的整体效果。

《A大调钢琴奏鸣曲》在技术要求上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作品,需要演奏者在技术层面有着扎实的基础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才能完美演绎。

莫扎特454奏鸣曲解析

莫扎特454奏鸣曲解析

莫扎特454奏鸣曲解析
引言
奏鸣曲是西方古典音乐中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而莫扎特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其中莫扎特454奏鸣曲享有盛誉,本文将从其历史背景、曲式结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景
1.莫扎特的生平
2.18世纪音乐环境与奏鸣曲的兴起
二、曲式结构
1.奏鸣曲的基本结构
1.第一乐章:快速的交响乐形式
2.第二乐章:慢板
3.第三乐章:三段式舞曲
4.第四乐章:快速的交响乐形式
2.莫扎特454奏鸣曲的具体结构
三、音乐特点
1.主题与变奏
2.调性与和声
3.构思与表达
四、演奏技巧
1.手指技巧
1.音阶与琶音的训练
2.耐力与灵活性的培养
2.表情与演绎
1.艺术细节的处理
2.情感的传达
结论
莫扎特454奏鸣曲作为一部重要的作品,凭借其独特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特点,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中不可忽视的力作之一。

对于演奏者来说,通过良好的手指技巧和准确的表达,可以更好地演绎出这部作品的魅力。

无论是从历史背景的了解,还是从音乐的细节解析,莫扎特454奏鸣曲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莫扎特奏鸣曲特点风格

莫扎特奏鸣曲特点风格

浅谈莫扎特奏鸣曲的特点与风格【摘要】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钢琴奏鸣曲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莫扎特奏鸣曲的特点及风格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莫扎特;奏鸣曲;风格;音色莫扎特是音乐史上一位罕见的、早熟的天才。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作品,包括交响曲、歌剧等等,他的音乐能充分体现出他的感情,富有人类的共性,具有唤起人们欢乐和哭泣的力量。

莫扎特的艺术精髓是很少用音符来表达的,所以尽管织体简洁,却每个音符都很重要。

在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中,以奏鸣曲最具代表性,他一生共创作了19部钢琴奏鸣曲,莫扎特所作的钢琴奏鸣曲,虽没有贝多芬般戏剧性的演进历程,却是利用当时新发展的奏鸣曲式作成的最精致最优美的音乐。

在音乐界中,有很多知名的学者对莫扎特的奏鸣曲作了很多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三个时期来分析其作品,总体上可以看出因为莫扎特一生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人生阅历,使他的奏鸣曲具有各种各样的风格特色。

一、早期奏鸣曲(1774-1745)早期有6首奏鸣曲(k279-k284),被称为家乡奏鸣曲,是在1774到1745年创作的,总体的风格和内容轻松明快,散发着无忧无虑的少年气息。

早期作品分析:莫扎特在旅行时期从所见所闻所交往交流中,饱饱地吸收了营养,不时给他的创作许多启示,不时透露着他的世界观、艺术观、民族自豪感和英雄顽强的斗争精神,他的本能催促他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个时期共有6部奏鸣曲,莫扎特这时期的音乐好好像处处阳光灿烂,等到我们渐渐成熟了,才能察觉出背后的几朵永恒的乌云。

二、中期奏鸣曲(1774-1778)即巴黎奏鸣曲(k309—k311,k330—k333),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追求人生与创作的自由,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获得大主教的同意,又跟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

因此,这个时期是莫扎特在巴黎时期试图图谋求职是的创作。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他的一部重要作品,是他的第六十三号作品,创作于1788年。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鲜明地展现了他的个人特点和风格。

这首曲子表现了他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它们的巧妙组合。

它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如颤音、连音等,这些技巧与他在其他作品中展现的相同,它们渲染了旋律线条,提高了音乐性,使音乐更加生动。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也体现了他的音乐性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情感和表达力,他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首曲子中,莫扎特通过饱满的音乐性和丰富的情感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如忧郁、喜悦和激情等。

演奏家在演奏时需要对这些情感有深刻的理解,并通过表现力的使用来准确地传递给听众。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还需要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整体的把握。

演奏家需要注意曲子的各个细节,如音符和节奏的准确性,音色的控制和变化等。

还需要把握整个曲子的结构和表达,注意音乐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音乐整体的效果达到最好。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他的一部重要作品,在演奏风格上展示了他的个人特点和风格,同时也需要演奏家对曲子的细节和整体的把握进行适当的处理,以表现出莫扎特音乐的特点和情感。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首先,这首曲子要求演奏者具备一定的音乐感和技巧。

虽然乐曲本身并不是特别难演奏,但是它体现了古典音乐的某些特征,例如准确的音符、明确的节奏和柔和的动态转换等,这些都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

此外,演奏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感知力,能够准确表达作曲家所赋予的音乐情感。

其次,在演奏这首曲子时,演奏者需要把握好节奏感,并能够流畅自如地演奏乐曲。

通常来说,这首曲子的演奏速度较快,因此演奏者需要具备灵活的指法和协调的手部运动,才能够流畅演奏。

此外,演奏者还需要注意音乐的动态变化,而且需要有较好的音色控制
能力,轻轻松松地运用不同的强度和音量,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氛围。

第三,演奏者需要注重演奏的细节。

这首曲子的音符非常有规律,因此演奏者需要特
别注意每一个音符的长短、力度和特别注重音乐的细节,这将有助于创造更加完美的演奏
效果。

总之,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一首非常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其演奏风格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音乐素养。

在演奏乐曲时,演奏者需要把握好节奏感,
注重演奏细节,全面展现莫扎特的音乐情感。

《莫扎特《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音乐特征与演奏技巧分析》

《莫扎特《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音乐特征与演奏技巧分析》

《莫扎特《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音乐特征与演奏技巧分析》一、引言莫扎特作为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一,他的作品以细腻、平衡和情感丰富的音乐语言著称。

在莫扎特的众多作品中,《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是音乐史上的一个杰作。

这篇范文将对这部作品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巧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深入探讨莫扎特的音乐艺术魅力。

二、音乐特征分析1. 旋律特征《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的旋律线条流畅,富有歌唱性。

在旋律的构建上,莫扎特运用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如大跳、半音阶等,使得旋律既具有张力又富有层次感。

同时,旋律的节奏感强烈,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

2. 和声特征莫扎特在《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的和声运用上,展现了他高超的技巧。

他善于运用丰富的和声色彩,使得音乐在层次上更为丰富。

此外,和声的运用与旋律、节奏相得益彰,使得整个作品更为和谐统一。

3. 结构特征该作品的曲式结构严谨,遵循了古典奏鸣曲的结构原则。

在快慢乐章的安排上,莫扎特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统一的原则,使得整部作品既具有戏剧性又富有抒情性。

此外,各乐章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使得整部作品在结构上更为完整。

三、演奏技巧分析1. 触键技巧在演奏《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时,触键技巧至关重要。

演奏者需要运用不同的触键力度和角度,以表现出作品中丰富的音色变化。

例如,在演奏柔和的旋律时,应采用轻柔的触键力度;而在演奏激动的乐段时,则需要运用较强的触键力度。

2. 节奏控制该作品的节奏感强烈,要求演奏者具备良好的节奏控制能力。

在演奏过程中,应注重把握各个乐句的起止和节拍的强弱关系,以使音乐更加生动活泼。

同时,在演奏过程中还需注意掌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使整部作品在节奏上更为和谐统一。

3. 表现力与情感表达莫扎特的作品虽然以古典风格为主,但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表达。

在演奏《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时,演奏者应注重对作品情感内涵的理解与表达。

通过运用恰当的音色、力度和表情变化,将作品中的情感充分地传达给听众。

莫扎特奏鸣曲 介绍

莫扎特奏鸣曲 介绍

All 莫扎特奏鸣曲钢琴奏鸣曲在莫扎特的作品里占有相当的分量,也都是不朽的传世之作。

他的19首钢琴奏鸣曲(包括一首奏鸣曲)的内容深刻、形式多样。

主题形象生动丰富,流泻般的优美旋律充满魅力,可以看到典雅的维也纳古典风格的“歌唱性快板”。

主题和副题的对比,虽没有贝多芬式的强烈个性对比,但发挥得也式很巧的。

在莫扎特的19首钢琴奏鸣曲中,每一首都是精品。

据说莫扎特本人最喜欢的是K.284。

No.1K.279给人以即兴的感觉。

No.2 ,K.280,F大调,真正莫扎特风格的曲子,是初、中级程度中比较好的一首。

第二乐章用一点淡淡的复调手法。

No.3,K.281,bB大调,第二乐章Andante和第三乐章Rondo是相当富于音乐表现力的。

No.4,K.282,bE大调,此奏鸣曲以慢乐章开始,接着是小步舞曲和回旋曲,第二乐章的两个小步舞曲有巴洛克时期的感觉。

No.5,K.283,G大调是早期较吸引人的优雅作品之一,学生都要学习这首奏鸣曲。

No.6,K.284,D大调,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经常作为教材用,第二乐章是有波兰舞曲性质的回旋曲,很难表现,第三乐章是变奏曲。

以上几首是他在家乡萨尔茨堡创作的。

No.7,K.309,C大调,第一乐章是很有精神的快板,第二乐章更接近Adagio的行板,第三乐章是回旋曲。

No.8,K.301,a小调,每乐章都是很好的天才作品除了幻想曲(K.475)和奏鸣曲(K.457)是小调外,这是莫扎特唯一的悲剧性的小调奏鸣曲。

甚至在最后的Rondo都要以悲伤的触键,不要弹得太欢快。

No.9,K.311,D大调第一乐章主题光辉,要用莫扎特得触键和语气,此曲经常用到。

No.10,K.330,C大调,莫扎特此时是完全掌握奏鸣曲得形式了,句法和内容如此完美。

No.11,K.331,A大调,变奏曲,第一乐章是主题与变奏,第二乐章小步舞曲,第三乐章是有名土耳其进行曲。

变奏曲和小步舞曲都是莫扎特较好的风格,第三乐章要用不可阻挡的精神,用钢琴弹出土耳其士兵乐队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莫扎特奏鸣曲的特点与风格【摘要】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钢琴奏鸣曲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莫扎特奏鸣曲的特点及风格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莫扎特;奏鸣曲;风格;音色
莫扎特是音乐史上一位罕见的、早熟的天才。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作品,包括交响曲、歌剧等等,他的音乐能充分体现出他的感情,富有人类的共性,具有唤起人们欢乐和哭泣的力量。

莫扎特的艺术精髓是很少用音符来表达的,所以尽管织体简洁,却每个音符都很重要。

在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中,以奏鸣曲最具代表性,他一生共创作了19部钢琴奏鸣曲,莫扎特所作的钢琴奏鸣曲,虽没有贝多芬般戏剧性的演进历程,却是利用当时新发展的奏鸣曲式作成的最精致最优美的音乐。

在音乐界中,有很多知名的学者对莫扎特的奏鸣曲作了很多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三个时期来分析其作品,总体上可以看出因为莫扎特一生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人生阅历,使他的奏鸣曲具有各种各样的风格特色。

一、早期奏鸣曲(1774-1745)
早期有6首奏鸣曲(k279-k284),被称为家乡奏鸣曲,是在1774到1745年创作的,总体的风格和内容轻松明快,散发着无忧无虑的少年气息。

早期作品分析:莫扎特在旅行时期从所见所闻所交往交流中,饱饱地吸收了营养,不时给他的创作许多启示,不时透露着他的世界观、艺术观、民族自豪感和英雄顽强的斗争精神,他的本能催促他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个时期共有6部奏鸣曲,莫扎特这时期的音乐好好像处处阳光灿烂,等到我们渐渐成熟了,才能察觉出背后
的几朵永恒的乌云。

二、中期奏鸣曲(1774-1778)
即巴黎奏鸣曲(k309—k311,k330—k333),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追求人生与创作的自由,经
过激烈的斗争,终于获得大主教的同意,又跟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
行演出。

因此,这个时期是莫扎特在巴黎时期试图图谋求职是的创作。

后来由于经济困窘,再加上母亲又在巴黎病逝,因此莫扎特内心的痛苦、悲伤与挣扎都反映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

k309—k311是莫扎特于1777年创作的,是莫扎特赴巴黎途经曼海姆时写成的;k330—k333是莫扎特于1778年在巴黎完成的。

中期作品分析:莫扎特奏鸣曲k331完成于1778年夏,作品表现了莫扎特在曼海姆与巴黎旅行时所得到的音乐印象,是一部具有典型莫扎特情感和语言的作品。

整部奏鸣曲凝聚了莫扎特仁慈、至善、充满爱意的情怀,整部奏鸣曲充满诗意,弥漫着诗歌化的旋律。

在这首乐曲中,共有6个主要的曲式部分,但只包含了三个主题,它们在a 小调、a大调、#f小调上反复交替出现。

以第一主题为例,具有舞曲性质的优美的轻快曲调,虽然在a小调上出现,但其音调却十分明
亮、清脆,节奏的重音上也加入了华彩的装饰音,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三、晚期奏鸣曲(1788-1789)
即维也纳时期,作品包括奏鸣曲k533.k545.k570.k576.共四首。

当时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提出辞呈,力图独立
创作,摆脱封建束缚。

他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封建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家。

虽然他名义上是自由作曲家,实际上还是无力抗争封建社会对他的压迫。

生活的磨难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维也纳的十年,成为他创作中为成功的
十年。

当时莫扎特的写作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作品富有极高的艺术性,演奏技巧也发挥的最为辉煌。

晚期作品分析:在莫扎特眼里,大自然的美与和谐,也就是上帝
的美与和谐,所以莫扎特心中的上帝是很可爱的。

莫扎特的音乐很甜美,很优雅,也很可爱,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的音乐里面有可爱的上帝。

莫扎特的一生都在寻找他的上帝,他与所有人同在,对所有人都有着共鸣的情感。

莫扎特奏鸣曲k576是最具挑战性演奏者的一首技巧很难的作品,是莫扎特经过奋斗、挣扎,摆脱了的轻快、优雅,而在生命的晚年逐渐步入对位法的世界。

整体音色温暖纯净,旋律悦耳动听,技巧细致优雅,曲式规范严谨。

呈示部有65个小节,主部主题为d大调,第1小节至16小节为主部主题及其复述,右手的主部主题由若干短小的动机组成,它在左手短促而轻柔的音程的陪衬下,显得轻松、活泼。

总结:
莫扎特是被公认的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18世纪音乐的盖世奇才。

莫扎特的伟大在于他能够用简单的音乐语言来表达人类最复杂、最丰富的感情。

从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出莫扎特的精神面貌和艺术品格的发展成长:天真烂漫转向严肃持重,无忧无虑的嬉戏转向蕴含理性的欢乐,稚气的悲歌转向饱经忧患的倾诉,对生活的尽情陶醉转向对他的深刻洞察和体验。

莫扎特以他独特的才华将各国各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全部同化吸收,并加以融合而成为独一无二的莫扎特风格。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在古典主义时期里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世界音乐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哈曼.音乐上帝莫扎特[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2]郑新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3]丁芸.莫扎特与他的钢琴奏鸣曲[j].文教资料,2006,(32)
[4]盛鲁.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浅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5]毛毳.浅谈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奏要点[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6]于丹.浅谈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
报,2004,(05).
[7]梁文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特征与演奏技巧[j].肇庆学院学报,2006,(03)
[8]余雄.论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j].艺术评论,2008,(03)
[9]黄筱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小析及演奏法研究[j].艺术探索,2000,(s1)
[10]刘玉芳.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背景分析[j].艺术教
育,2007,(08)
[11]郭兰兰.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品味与情感[j].乐
器,2005,(12)
[12]吴蕾.论莫扎特奏鸣曲的演奏风格[j].枣庄学院学报, 2007,(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