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分析与讲解

合集下载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之演奏分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之演奏分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之演奏分析1. 引言1.1 音乐背景介绍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是莫扎特于1778年创作的作品,属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奏鸣曲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融合了莫扎特独特的旋律构思和和谐技巧,展现了他卓越的音乐天赋和创作才华。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音乐界受到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作曲家们开始探索新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钢琴奏鸣曲创作中不断突破传统,借鉴巴洛克时期的对位法和轮廓分明的风格,同时注入了更多抒情和情感的元素,为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的音乐语言清晰流畅,充满了变化多端的旋律和和声变化,展现出莫扎特对音乐结构的精湛掌握和丰富想象力。

这首乐曲不仅在音乐形式上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要求演奏者对乐曲情感的传达和表现力的运用。

通过深入分析这首乐曲,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扎特音乐的魅力和深层内涵。

1.2 演奏者介绍这首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被誉为莫扎特钢琴作品中的杰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演奏难度。

而在演奏这首乐曲时,演奏者的背景和水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演奏者介绍:在演奏这首曲目时,需要一个具有扎实的钢琴演奏技巧和丰富的音乐理解能力的演奏者。

只有具有深厚的音乐素养和对莫扎特音乐风格的独特把握的演奏者,才能展现出这首乐曲的精髓和内涵。

演奏者的音乐背景和学术造诣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真正演绎出这首曲目的完美之处。

除了音乐背景之外,演奏者的个人魅力和表现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需要有独特的音乐感悟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才能真正打动听众,让听众感受到曲子的魅力和深度。

在选择演奏这首曲目的演奏者时,除了技术水平之外,还需要考虑其艺术表现力和个人风格,这样才能诠释出这首乐曲的真正意义和魅力。

2. 正文2.1 乐曲结构分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是一首典型的古典时期钢琴奏鸣曲。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摘要】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是一首富有挑战性的乐曲,要想完美演绎这首曲子,演奏者需要掌握音乐速度的掌控、手指灵活性的训练、和声的处理技巧、动态的表现手法以及表现力的展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演奏技巧的细节,并探讨如何将它们综合运用到曲目中。

通过对曲目的理解与感悟,演奏者可以将艺术表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听众带来更加深刻的音乐体验。

演奏这首曲子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音乐表达力的考验。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浅析,能够帮助更多的钢琴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莫扎特的这部经典作品。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音乐速度,手指灵活性,和声处理,动态表现,表现力,演奏技巧综合运用,曲目理解,艺术表达。

1. 引言1.1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简介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30是他在1783年创作的作品之一,被认为是其较早期的作品之一,但却展现出了他成熟的音乐技巧和独特的风格。

这首奏鸣曲共有三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以快板的莫扎特特有的欢快和轻盈的风格开篇,充满了阳光和活力。

K330第一乐章的开头即展现了莫扎特的天才之处,通过轻快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为整个作品奠定了基调。

乐曲中充满了变化多端的旋律和节奏,要求演奏者具备出色的技巧和灵活性。

从旋律的发展到和声的对位,K330第一乐章展示了莫扎特对技巧和表现力的高要求。

演奏者需要掌握音乐速度的控制,让每个音符清晰明了;训练手指的灵活性,以应对复杂的指法和跨度;处理和声的转换,准确地表现出旋律与伴奏之间的关系;运用动态的变化和表现力,使音乐更具有情感和张力。

通过细致的解读和深入的练习,演奏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现K330第一乐章的精髓,展现出莫扎特音乐的魅力和艺术性。

2. 正文2.1 音乐速度的掌控音乐速度的掌控在演奏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中至关重要。

要注意起始速度的选择。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30是他在生前创作的数十部钢琴奏鸣曲中的一部,是他在巴黎期间创作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之一。

K330这部钢琴奏鸣曲共有三个乐章,即快板、慢板和快板。

第一乐章是快板,结构严谨,旋律优美,是莫扎特为钢琴所创作的杰作之一。

下面将对K330第一乐章的演奏技巧进行浅析。

对于K330第一乐章的演奏,需要注意的是速度和节奏。

整个乐章是按照标准的快板速度演奏的,要求快速而流畅地演奏。

在演奏过程中,要确保每个音符的节奏准确,尤其是在快速的音符和复杂的乐句中,需要特别注意节奏的控制,避免出现混乱或失控的情况。

乐章中也有一些装饰音,要注意在快速演奏中准确地插入这些装饰音,使整个乐章更加生动和丰富。

在演奏K330第一乐章时,需要注重对旋律和和声的处理。

莫扎特的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而著称,K330第一乐章也不例外。

在演奏时,要努力将旋律与和声结合起来,使其既清晰明了,又丰富多彩。

要注意对各个声部的处理,使得旋律部分凸显出来,而和声部分则作为支撑和衬托。

对于K330第一乐章的演奏,还需要注意力的转移和手指的灵活运用。

整个乐章中充满了快速变化的旋律和和声,需要手指的灵活运用和快速的转移。

尤其是在乐章的高潮部分,需要充分发挥手指的技巧,使得演奏更加生动和动感。

应该注意分配手指的力度和控制,避免过分用力或不足用力,影响演奏的效果。

对于K330第一乐章的演奏,需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和表现。

莫扎特的音乐充满了情感,K330第一乐章也是如此。

在演奏时,要努力表现出作曲家在写这部作品时所要表达的情感,如欢快、悲伤、激动等。

在每个乐句中都要注入真实的情感,使得整个乐章更加生动和感人。

对于K330第一乐章的演奏,需要注意的有速度和节奏的控制、旋律和和声的处理、手指的灵活运用和情感的把握和表现。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位,才能真正地演奏出莫扎特所创作的这部优美的钢琴奏鸣曲。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1. 引言1.1 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简介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他在1788年写成的作品,是他所创作的18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一首。

这首奏鸣曲被认为是莫扎特晚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成熟的作曲技巧和丰富的音乐性格。

这首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快板-Allegro,慢板-Andante,终曲-Rondo Allegretto。

每个乐章都展现了莫扎特独特的旋律优美和丰富的和声结构,体现了他在钢琴音乐领域的卓越才华。

《A大调钢琴奏鸣曲》具有较高的演奏难度,要求演奏者具备出色的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感悟力。

演奏过程中需要处理复杂的手指技巧和灵活的音乐表情,同时要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和情感变化,展现莫扎特音乐的精妙之处。

这首奏鸣曲在演奏时需要注意平衡和谐度,轻巧灵活的演奏手法和细腻的表现技巧都是关键。

不同演奏者对这首奏鸣曲的诠释也各有不同,体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

《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是钢琴家们广泛演奏和研究的重要作品之一。

2. 正文2.1 乐曲的技术要求《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创作的一部重要钢琴作品,其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对演奏者在技术上有着一定的挑战。

这部作品要求演奏者具备稳定的手指技巧和准确的音准控制能力。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通过快速的音阶和琶音来展现手指的灵活性和敏捷度,同时对于音符的准确演奏也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

这部作品在音乐结构上较为复杂,包含了丰富的旋律变化和和声处理。

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动态和情感变化,同时要能够清晰地表现乐曲中的不同乐段和乐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整个乐曲有机地连贯起来。

这部作品中还包含了一些特殊的演奏技巧,如和声的处理、对位法的运用等,演奏者需要对这些技巧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才能更好地呈现出乐曲的整体效果。

《A大调钢琴奏鸣曲》在技术要求上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作品,需要演奏者在技术层面有着扎实的基础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才能完美演绎。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装饰音演奏技巧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装饰音演奏技巧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装饰音演奏技巧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是钢琴音乐中的经典作品,其中的装饰音演奏技巧更是莫扎特音乐的精髓之一。

装饰音不仅是对旋律的丰富补充,更是展现演奏者技巧和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常见的装饰音以及演奏技巧。

一、三种常见的装饰音1. 颤音颤音是莫扎特音乐中使用最频繁的装饰音之一,它通过快速地交替演奏一个音符和比它高一个半音的音符来产生颤音效果。

通常在乐句结束或高潮部分使用,给人以激情、激动的感觉。

2. 装饰音装饰音包括上抓音、下抓音、上滑音、上滑音等,这些装饰音可以用来装饰旋律,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

二、装饰音的演奏技巧1. 节奏感演奏装饰音时一定要注意节奏感,装饰音要与旋律融为一体,不能显得脱离节奏,也不能显得太过突兀。

要根据乐曲的节奏和速度来控制装饰音的演奏,让它们与旋律和谐统一。

2. 手指控制装饰音的演奏需要良好的手指控制和技巧,尤其是颤音和潮音,需要手指快速的转动和交替击键,所以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速度。

3. 表现情感装饰音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重要的是通过装饰音来表现音乐的情感。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通过装饰音来表现音乐中的喜怒哀乐,让听众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和渲染。

4. 灵活运用在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时,要根据具体的乐曲特点和风格特点来灵活运用装饰音,不可生搬硬套。

要根据音乐的要求来增加或减少装饰音的使用,使得演奏更加自然和有表现力。

5. 整体把握在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时,装饰音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要与整个乐曲结构和旋律相配合,要把握好整体的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以使得装饰音成为乐曲的点睛之笔,而不是刻意的炫技。

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装饰音示例1. 《C大调第16号K545》中的颤音这首曲子是莫扎特所作的最为简单的一首钢琴奏鸣曲,但其中的装饰音演奏技巧却是至关重要的。

在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部分,就运用了大量的颤音装饰音,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莫扎特是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作品被广泛演奏和研究。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30是他晚期创作的一部作品,第一乐章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急板。

在演奏莫扎特的钢琴曲时,需要注重演奏技巧的掌握。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特点是旋律优美,富有表情和情感变化。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音符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要将每个音符发挥到最好,确保每个音都能被听到,并使其有清晰的音质和旋律线。

在速度方面也需要适度,不要过快或过慢,要保持适中的速度,使整个乐曲流畅且有力。

注意莫扎特钢琴作品中的细节处理。

在K330第一乐章中,莫扎特经常使用重复的音符或音型,这要求演奏家在演奏时要注意每次重复中的微小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是一些装饰音符、动态变化或是速度变化,演奏家需要将这些细节处理好,使整个乐曲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对于莫扎特的钢琴作品来说,重点在于情感的传达和表达。

在演奏第一乐章时,可以尝试演奏家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将其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第一段的快速和激情的旋律中,可以增加一些力度和速度的变化,使其更加动感和有力。

在第二段柔和的旋律中,可以适当降低音量和速度,使其更加柔和和抒情。

在高潮部分,可以加强力度和速度,使整个乐曲表现力更丰富。

关于音色的选择和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演奏莫扎特钢琴作品时,需要注意音色的多样性和变化。

莫扎特的音乐富有色彩感,演奏家可以根据乐曲的不同部分选择不同的音色和弹奏方式,创造出不同的表现效果。

在K330第一乐章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音色来表达旋律的不同情绪,如使用明亮的音色来表现激情和活力,使用柔和的音色来表达温柔和抒情。

演奏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需要注重演奏技巧的掌握,细致的细节处理,情感的传达和音色的选择。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注意和处理,演奏家可以更好地表现出莫扎特音乐的特点和魅力,使乐曲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演奏技巧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18世纪著名的奥地利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留存至今,被誉为西方古典音乐的巨匠之一。

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其中K330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

该曲目包含三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而备受推崇。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的演奏技巧进行一些浅析。

对于演奏者来说,了解曲目的背景和风格是十分重要的。

莫扎特的作品以其清晰的旋律、丰富的音乐结构和精湛的技巧而著称,而K330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也不例外。

这是一首充满了激情和细腻情感的作品,其中充满了莫扎特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

所以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和情感表达,以便展现出莫扎特所要传达的音乐意境。

对于钢琴技巧来说,K330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涵盖了丰富的演奏要求。

首先是旋律的表现,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而著称,因此在演奏时需要注重旋律的表现,使之清晰、动人。

其次是和声的处理,莫扎特的音乐中充满了丰富而复杂的和声变化,演奏者需要在演奏中对和声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表现。

对于速度和节奏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莫扎特的音乐中常常需要快速的音阶和琶音技巧,演奏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才能应对。

动态的变化和音色的表现也是演奏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技巧。

在演奏技巧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练习和掌握:1. 旋律表现:在演奏中,需要注重旋律的表现,清晰地诠释出莫扎特所要表达的旋律线。

在练习中,可以通过对旋律部分的单独练习来加强对旋律的把握,使之更加动人和引人注目。

2. 和声把握:莫扎特的音乐中常常包含丰富的和声变化,演奏者需要对和声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表现。

在练习中,可以通过分析和声结构和进行手指的分解练习来提高和声的把握能力。

3. 速度和节奏掌握:莫扎特的音乐中有很多快速的音阶和琶音,演奏者需要具备较高的速度和节奏控制能力。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特征与演奏技巧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特征与演奏技巧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特征与演奏技巧一、莫扎特钢琴作品的风格莫扎特的钢琴音乐以优美,流畅,明朗,乐观为主要特征。

莫扎特在歌剧中表现的非凡旋律天才,也充分显示在钢琴音乐中,如钢琴乐曲中不仅慢板主题气息宽广、悠扬婉转,恰似歌剧中的咏叹调,甚至那些轻捷绮丽的华彩经过句,也都是发自心底的歌唱。

莫扎特钢琴演奏风格,以典雅,精致,纤巧,细腻而著称于世。

莫扎特创造性继承、发展了阿尔贝梯低音写作手法,增强了低音的旋律性,既吸取了法国库泊兰古钢琴音乐中装饰音的曲雅趣味,又大大地改变了装饰音的形式,使装饰音不再仅仅起装饰作用,而成为旋律的组成部分。

这种新的钢琴语汇创造,不仅形成了莫扎特钢琴音乐所特有的纤巧优雅的风格,而且对19世纪波兰钢琴家肖邦也有很大影响。

莫扎特的作品是温暖、开朗、热情、乐观的,常常被称为阳光般的音乐。

莫扎特作品的风格可归结为三个方而的因素,即歌剧因素、复调因素情感因素。

(一)歌剧创作理念的带入,把歌剧的写作技巧用到乐器作品中是莫扎特作曲的一大特征。

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22部歌剧,其中著名的歌剧《唐璜》和《费加罗的婚礼》,剧中人物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唱风,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性格。

酷爱歌剧音乐的莫扎特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时常运用歌剧的写作手法。

如在他的作品K283 G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开始部分,我们能感受到其歌剧化的旋律, 钢琴右手部分所奏出的带有附点的旋律与另一个下行小二度旋律音调,如同歌剧中的人物对白,一问一答相互呼应,并从旋律的走向上展现了人物对白时语调的变化。

这旋律可称为典型的莫扎特式对话。

莫扎特钢琴作品中的歌剧性,可以从这样几个方而进行分解。

一是歌唱性。

莫扎特的音乐是旋律性很鲜明的主调音乐,在演奏中,每一条旋律都是用手唱出来的。

二是戏剧性。

莫扎特的歌剧创作不像格鲁克那样严格强调剧情发展的线索,而是通过音乐的逻辑力量和描绘性、表情J哇来呈示或推动剧情发展。

他的钢琴音乐同样具有一种内在的戏剧性,一种大气息的发展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分析与讲解
作者:宋佳琳
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22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莫扎特的生平以及作品的简介,向读者展现了这位被公认为是音乐界的旷世奇才的创作的一生,并深入的剖析了他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技巧。

文中以莫扎特较有特点的广为流传的《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K.331)为例,讲解了此作品在演奏中会出现的难点问题并加以详细的解决方法及练习方法,以点盖面,为广大的钢琴学者及爱好者提供了作品的练习的方式方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莫扎特;奏鸣曲;音乐风格;演奏技巧
一、莫扎特的生平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生于奥地利,4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便可以在欧洲各国登台演出了,10岁已经开始尝试作曲,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

18世纪70年代,莫扎特接触到曼海姆乐派,这个时期的作品旋律轻捷明快,主调音乐风格已完全确立,高声部音乐线条十分突出,反映了曼海姆乐派对莫扎特的影响。

18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当时的欧洲狂飙运动,莫扎特的作品受到了运动思潮的影响,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在内容忽然表现形式上出现了新的音乐风格和新的音乐要素,例如在奏鸣曲式的作品中,第一乐章,在呈示部出现了与第二主题,这第二主题又是是与第一主题相对立的音乐形象;在再现部中,有时也会做出与呈示部中对主题的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乐曲的第一乐章与第二乐章之间,会做出反差比较大的强弱对比写法,使音乐作品有较强的力度变化,充满了戏剧的风格与表现力,这也是“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莫扎特创作最后十年——维也纳时期,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他的歌剧作品题材和形式更加丰富,音乐和舞台更加完美的结合起来;在声乐作品中,加强了钢琴的伴奏的成分分,使歌声与琴声象融合得统一而不可分割。

二、莫扎特的钢琴音乐作品
莫扎特作为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家的代表,他在音乐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钢琴奏鸣曲也是全世界钢琴演奏家所演奏曲目中经久不衰的音乐作品。

莫扎特的奏鸣曲没有海顿和贝多芬的奏鸣曲数量多,但却有莫扎特独特的音乐风格与音乐体系。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为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奠定了基础,是十八世纪即兴表演艺术的精华所在,个性鲜明独树一帜。

作品织体简洁、对位工整,旋律流畅自然,演奏时每一个音都必须精雕细琢,是钢琴演奏和教学的必修课。

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K.331)的演奏技巧分析
这首作品我们看谱面不是很难,但它的难度在于如何控制好音色。

因为太细腻了,每个音都要仔细推敲,所谓“扒谱容易,想弹好莫扎特,就太困难了。

”因为在节奏稳定中又能表现出明亮音色和轻重表情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解这首变奏曲的第一乐章。

这首变奏曲,由主题和六个变奏部分以及尾奏组成,每首变奏曲基本上都并没改变主题的乐句结构,只是在原有的音乐形式上进行了简单的变化和装饰,看似简单,却使音乐形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就是莫扎特所的变奏曲的特殊魅力。

第一变奏:主题是活泼轻快的,因为莫扎特在旋律中写出了休止符,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跳跃的感觉,那么演奏着在演奏的时候左手的伴奏要弹得节奏鲜明和富有活力。

要注意右手的十六分音符的触键,要有高度的颗粒性,颗粒型的练习需要演奏者能够慢速匀速的高抬指的练习,特别是当演奏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时,演奏者要有高度的颗粒性与平稳性来弹奏,使音乐饱有清晰流畅的感觉。

第二变奏:在原有的基础旋律上加了一些装饰音,使音乐旋律变得华丽了,伴奏部分的音型使用了三连音,这种持续的三连音要演奏的平稳流畅。

到18世纪中期以后,作曲家们开始清楚地记下每一个装饰音,这就使演奏减弱了自由发挥和即兴发挥得成分。

莫扎特的器乐作品中,颤音的运用已经成为他的一个标志。

他喜欢将颤音用在乐曲的高潮处,也就是段落或结尾的终止处。

莫扎特作品中,颤音必须要演奏得均匀,要在一个四分音符内演奏八个三十二分音符。

第三变奏:在这首变奏里,调性转到了a小调,从而改变了原有的音乐色彩,节奏也有了变化。

在这里,这种连续的流动性音符,我们要保证能够顺利、流畅、平稳的进行演奏,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高抬手指的练习,在流畅的基础上逐渐加快演奏的速度。

第四变奏:在这个变奏里出现了三个声部:左手的低音声部,右手的中间声部和左手越过右手在高音区对中间声部的重叠。

演奏者需要通过对手指触键的力度和音色的不同对三个声部加以区分,使听众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出不同的三个声部的旋律在同时的进行着。

第五变奏:较慢的演奏速度与抒情的音乐风格,伴奏部分则有些略有点戏剧性。

第六变奏:活泼欢快的曲风,强弱的对比变化使音乐富有张力,绚丽的音色随之也做出了变化,这是全曲的高潮部分。

在这里,我们要对手指的力度的做出完美的控制。

在古典主义时期,古钢琴的音量有所增加,触键的力度越大,演奏声音越大,反之越小。

为了保证演奏者能够控制好触键力度,就要使演奏者掌握力度控制技巧。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强度是在弱P到强F之间,因此,演奏着在演奏时要做到弱音不会虚,而强音不会砸。

四、结语
想要演奏好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首先需要了解莫扎特的音乐风格特点,作曲背景,其次是所演奏的钢琴奏鸣曲的技巧与音乐表达,才能达到我们所要的效果,而不单单是要强调演奏技术的表现。

只有完美的融合了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在演奏中更好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列文.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 玛德琳娜·布鲁瑟尔.练琴的艺术:如何用心去演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 根纳季·齐平.演奏者与技术[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共建项目《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与技术》研究成果(2016D011)
作者简介:宋佳琳(1982-),女,山东人,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