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之演奏分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之演奏分析1. 引言1.1 音乐背景介绍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是莫扎特于1778年创作的作品,属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奏鸣曲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融合了莫扎特独特的旋律构思和和谐技巧,展现了他卓越的音乐天赋和创作才华。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音乐界受到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作曲家们开始探索新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钢琴奏鸣曲创作中不断突破传统,借鉴巴洛克时期的对位法和轮廓分明的风格,同时注入了更多抒情和情感的元素,为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的音乐语言清晰流畅,充满了变化多端的旋律和和声变化,展现出莫扎特对音乐结构的精湛掌握和丰富想象力。
这首乐曲不仅在音乐形式上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要求演奏者对乐曲情感的传达和表现力的运用。
通过深入分析这首乐曲,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扎特音乐的魅力和深层内涵。
1.2 演奏者介绍这首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被誉为莫扎特钢琴作品中的杰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演奏难度。
而在演奏这首乐曲时,演奏者的背景和水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演奏者介绍:在演奏这首曲目时,需要一个具有扎实的钢琴演奏技巧和丰富的音乐理解能力的演奏者。
只有具有深厚的音乐素养和对莫扎特音乐风格的独特把握的演奏者,才能展现出这首乐曲的精髓和内涵。
演奏者的音乐背景和学术造诣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真正演绎出这首曲目的完美之处。
除了音乐背景之外,演奏者的个人魅力和表现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需要有独特的音乐感悟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才能真正打动听众,让听众感受到曲子的魅力和深度。
在选择演奏这首曲目的演奏者时,除了技术水平之外,还需要考虑其艺术表现力和个人风格,这样才能诠释出这首乐曲的真正意义和魅力。
2. 正文2.1 乐曲结构分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是一首典型的古典时期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b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分析

莫扎特《b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分析1. 引言1.1 介绍莫扎特《b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的背景和意义莫扎特的《b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是他在布拉格时期创作的作品之一,是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钢琴奏鸣曲包含三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是典型的奏鸣曲结构,展示了莫扎特优雅的音乐风格和对声部的巧妙处理。
在《b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的第一乐章中,莫扎特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乐音组合和音调变化,展现出了他对音乐形式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创意。
通过对旋律、和声和节奏的巧妙搭配,莫扎特在这首钢琴奏鸣曲中创造了一种优美而富有情感的音乐语言,使听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作曲家内心世界的表达。
这首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通过细腻而复杂的音乐技巧,展现了莫扎特作为作曲家的才华和精湛的音乐功底。
其音乐风格受到了当时音乐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赏,被视为莫扎特作品中的杰作之一。
通过对《b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扎特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2. 正文2.1 基本结构分析莫扎特《b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主题部、发展部和再现部。
主题部分的开头是一个明快的主题,由钢琴独奏引出,旋律清晰且明快。
这一主题在乐曲中起到了引子的作用,为整个乐曲带来了明快轻快的氛围。
发展部分是整个乐曲的高潮部分,音乐的张力在这一部分逐渐建立起来。
莫扎特通过对主题的变奏和对位的运用,让乐曲的情感更加丰富,音乐更加动人。
再现部分是乐曲的结尾部分,也是整个乐曲的回归和总结。
在这一部分中,主题再次出现,但莫扎特对其进行了一些变化,使得听众感受到了全曲的重复和回归。
莫扎特《b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的基本结构清晰,主题鲜明,发展丰富,再现完整,展现出了莫扎特作为天才作曲家的才华和创造力。
整个乐曲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是莫扎特众多作品中的精品之一。
莫扎特《b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分析

莫扎特《b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分析莫扎特《b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是莫扎特于1774年创作的作品,该曲共包括三个乐章,分别为快板、慢板和快板。
今天我们将重点分析该曲第一乐章,了解其曲式、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该曲的曲式。
这首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采用了典型的快板三部曲式,分为主题A、副题B和再现部分。
整个曲子的结构非常清晰,易于把握,这也是莫扎特音乐风格的一个特点。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乐曲的旋律。
在快板的第一部分,主题A的旋律清新明快,充满欢快和活力,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主题A的开头就是一个优美的旋律主题,由钢琴右手演奏,音符流畅、起伏跌宕,旋律动听。
接着是副题B,这一部分的旋律相对安静、柔和,与主题A形成对比。
再往后是再现部分,这一部分的旋律较为简洁,但仍然有着鲜明的主题特点。
除了旋律之外,和声也是乐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莫扎特在这首钢琴奏鸣曲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和声变化。
在主题A的演奏中,钢琴双手之间的和声呈现出明快的跳跃感,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而在副题B的部分,和声变得柔和起来,舒缓而典雅。
再现部分的和声处理更加简约,但也非常具有层次感。
节奏也是该乐曲的一个重要特点。
快板的节奏通常会很活泼,这首钢琴奏鸣曲也不例外。
一开始就展现了明快的节奏,给人一种轻快快乐的感觉。
在副题部分,节奏过渡到了柔和舒缓的状态,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韵律感。
再现部分则通过节奏的巧妙转换来展现出整首曲子的巧妙构思。
莫扎特《b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是一首优美、清新的作品。
它在曲式、旋律、和声和节奏等方面都有着让人赏心悦目的特点,展现了莫扎特细腻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高超的作曲技巧。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析,大家能更深入地了解这首经典的钢琴奏鸣曲。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18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被世人称颂为经典。
在他众多的作品中,《A大调钢琴奏鸣曲》(K. 331)被誉为他最著名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这部作品被广泛演奏,其风格优雅、华丽,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感。
本文将通过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分析,探讨其演奏风格及表现技巧,希望可以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背景。
这部作品是莫扎特于1783年创作的,由三个乐章组成,分别是快板-变奏曲-快板。
整部作品的演奏时间在25分钟左右。
该作品的特点之一是第一乐章的开头部分,带有典型的土耳其进行曲风格,这也是作品最为人熟知的地方。
在演奏《A大调钢琴奏鸣曲》时,演奏者需要对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有一定的了解,他的作品注重旋律美感和对位法的应用。
演奏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技巧和对声音的把控能力。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让我们来看看快板的部分。
快板作为奏鸣曲的开头部分,需要演奏者把握好速度和节奏感。
在这部分中,莫扎特运用了大量的重复旋律,快速的音符以及跳跃式的音程,这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出色的手指灵活度和技巧。
演奏者需要把握好每个音符的力度和音色,以呈现出快板的明快和轻盈。
其次是变奏曲的部分。
莫扎特在这一部分的编曲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用了大量的变奏手法和对位法来丰富音乐的层次和色彩。
演奏者需要通过对音乐结构和旋律的分析,把握好每个变奏的情感表达,不仅要准确地演奏音符,还要注重音乐的呼吸感和情感的渗透,使得每个变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性。
最后是快板的再现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莫扎特通过巧妙的编曲和对位法来呈现出土耳其进行曲的特色,这部分也成为了整个奏鸣曲最为著名的部分。
演奏者需要处理好这部分的力度和音色,同时还要准确地表现出土耳其进行曲的风格,例如敲打琴弦、使用特殊的音效等。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之演奏分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之演奏分析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33是他在1778年创作的一部作品,它由三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是一个快板,以降B大调写成。
这个乐章的演奏分析主要集中在音乐的结构、动机和
表现力上。
这个乐章的结构非常清晰,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主题部分和发展部分。
主题部分由
一个充满活力的主题引入,而发展部分则出现在主题部分后面。
这个结构使得整个乐章具
有很好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乐章的动机非常丰富。
在主题部分中,莫扎特巧妙地运用了重复和变化的技巧,以增
加音乐的丰富性。
他还通过相互呼应和对位的手法来展示钢琴的技巧和音乐的对话性。
在
发展部分中,莫扎特将主题的音乐素材重新进行发展,增加了乐章的张力和戏剧性。
这个乐章的表现力非常丰富。
尽管写在降B大调中,但乐章中充满了积极的能量和活力,给人以欢愉感。
莫扎特通过不同的和声和旋律手法,以及音乐的高潮和转折点,表达
了各种情绪和情感。
他还在音乐的演奏和装饰技巧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增加了乐章的表现
力和个性。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是一首充满活力和表现力的作品。
它的结构清晰,动机丰富,表达了多种情感和情绪。
通过分析和演奏这个乐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扎
特的音乐语言和创作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莫扎特是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交响乐、歌剧、室内乐以及钢琴作品等各种音乐形式。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以其丰富的情感和华丽的技巧而著称,其中包括了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钢琴奏鸣曲。
在这些奏鸣曲中,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K. 331)无疑是其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这首奏鸣曲不仅在音乐上结构严谨、旋律优美,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本文将对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进行浅析,为读者提供一些欣赏的视角。
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应该是轻盈明快的。
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是一个优美的主题及变奏,旋律优美,富有激情,非常适合用轻快灵活的演奏手法来诠释。
演奏者应该注重轻柔的音色,灵活的手指运动,同时在表现力上要有所深度,将音乐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正如莫扎特所说:“音乐如同飞翔的灵魂”,在演奏这首奏鸣曲时,演奏者需要将自己的灵魂融入到音乐中去,用轻盈明快的演奏风格展现出这段音乐的美丽。
这首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是一个行板,展现了莫扎特深邃的音乐情感。
在演奏这一段时,演奏者应当把握好行板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使得音乐在这里能够更加细腻、深沉。
演奏者还应该注意到这段音乐的对话性质,即左手和右手之间的对话要清晰明了,同时也要注重声部的平衡和和谐,让音乐在此处流淌出来的情感更加饱满,触动人心。
这首奏鸣曲的最后一乐章是一个尤为出色的“土耳其进行曲”,在这一段中,演奏者应该以轻快、有力的手法来展现音乐的灵动和活泼。
左右手应该协调一致,以迅猛的速度配合着音乐的节奏,将整个画面描绘得淋漓尽致。
演奏者还应该注意到土耳其进行曲的特色,即钢琴需要用拇指在键盘上迅速地做出叩击动作,以表现出“敲击乐器”的效果。
这种特殊的演奏技巧要求演奏者具有出色的手部协调能力和节奏感,同时还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能够保持音乐的整体稳定和流畅,使得最后一乐章的高潮能够得以完美展现出来。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他的一部重要作品,是他的第六十三号作品,创作于1788年。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鲜明地展现了他的个人特点和风格。
这首曲子表现了他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它们的巧妙组合。
它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如颤音、连音等,这些技巧与他在其他作品中展现的相同,它们渲染了旋律线条,提高了音乐性,使音乐更加生动。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也体现了他的音乐性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情感和表达力,他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首曲子中,莫扎特通过饱满的音乐性和丰富的情感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如忧郁、喜悦和激情等。
演奏家在演奏时需要对这些情感有深刻的理解,并通过表现力的使用来准确地传递给听众。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还需要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整体的把握。
演奏家需要注意曲子的各个细节,如音符和节奏的准确性,音色的控制和变化等。
还需要把握整个曲子的结构和表达,注意音乐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音乐整体的效果达到最好。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他的一部重要作品,在演奏风格上展示了他的个人特点和风格,同时也需要演奏家对曲子的细节和整体的把握进行适当的处理,以表现出莫扎特音乐的特点和情感。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KV 331)被认为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分别是快板、变奏与舞曲。
莫扎特在这个作品中展示了他的创造力、技巧和丰富的情感。
在这部作品中,莫扎特以他独特的悦耳旋律和优雅的和声展示了他的音乐才华。
他巧妙地运用旋律和和声的对比,创造出令人难忘的音乐效果。
他的旋律流畅而优美,给人一种浪漫而梦幻的感觉。
莫扎特在这个作品中的演奏风格也非常独特。
他的演奏风格充满了激情和表现力。
他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听众们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
莫扎特的演奏风格充满了动态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
在这个作品中,莫扎特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戏剧性的技巧。
他通过使用急速的音阶和琶音来营造紧张和激烈的效果。
他还使用了一些突然的音符和和弦转移来增加音乐的戏剧性。
这些戏剧性的技巧使这个作品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
莫扎特在这个作品中还展示了他的技术水平。
他的钢琴技巧非常高超,他可以轻松地演奏复杂的音乐段落。
他的手指非常灵活,他能够迅速地运动指尖,演奏出快速的音符。
他的演奏还非常精准,每个音符都能够精确地落在正确的位置上。
《A大调钢琴奏鸣曲》展示了莫扎特作为作曲家和钢琴家的巨大才华。
他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和表现力,他的演奏风格独特而风趣。
这个作品充满了音乐的美和情感的力量,使人们陶醉其中。
无论是作为演奏者还是听众,我们都能够从这个作品中感受到莫扎特的天赋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张力 。第一 乐章的音符为后面 的 音 乐埋 下了伏笔。整个主部主题 的旋律走 向都在积 极的跑动,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 。
在2 2小节进入副部主题 ,副部主题持续 了 l 3小节 ,和主部主题 的情感基调基 本一致。左 手八度的进行让乐曲瞬间充满 了气
势 ,并在 3 4小节 把 这 样 的 气 势 发 展 到 了极 致 。5 2小节 开 始 进 入 了展 开 部 ,但 是 这 部 分 的 乐 思 和 呈 示 部 有 很 大 的不 同 ,从 而 朝 着 新 的 方 向 不 断 发 展 ,给 人 一 种 梦 幻 意 境 的 感 受 。 6 6 小节 处 又 变 为 了欢 乐 的 气 氛 ,波 浪 式 的 不 断 起 伏 的 旋 律 带 给 人 们 一
精湛 的艺术性 对后世的音 乐发展产 生了较 为深远的影响。本文 以莫扎特钢琴 奏鸣曲时期 的和 声、风格及人文情怀的分析 为切
入 . 力 求挖 掘 莫 扎 特 音 乐创 作 的 精 益 所 在 。
关键 词 :莫 扎 特 : 钢 琴奏鸣曲 : 创作手 法: 和 声分 析
一
、
奠 扎特的音乐生涯简述
L莫扎特 的一生是与音乐相伴 的一生 ,从幼年时期 音乐才 能的展 露锋芒,到青年时期的多产创作 ,以及 离世前歌剧创作 的辉煌成 功,都印证着这位伟大音乐家生命 与音乐如此的息息相关 。莫扎特 1 7 5 6年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城 ,5岁开始
作 曲 ,6岁 开 始 随 父 亲 和 姐 姐 进 行 历 时 九 年 的 旅 行 演 出 ,一 家 人 的足 迹 走 遍 了很 多 地 方 ,诸 如 : 巴黎 、维 也 纳 、意 大 利 、伦
敦和德 国的一些城市 。在旅行演 出的过程 中,莫扎特的视野得到 了极大 的拓展 ,作 为艺 术家的 自尊也油然而生 ,音乐创作上 也E t 益成熟 。结束欧洲旅游演 出后莫扎特 曾回到故乡担任乐师 ,之后不久便又于 1 7 7 7年 再次进行旅行演出,长大 了的莫扎
特在摘 下神童 桂冠后屡遭冷遇 ,1 7 8 1年在 与他 的主 教发 生矛 盾之后,他毅然选择 了离开 ,并成为一个 自由的音乐家,开始
( 二 )风 云变 幻 的 创 作 中期 ( 1 7 7 7 — 1 7 7 8 )
在这个阶段 , 莫扎特 已经褪去 了稚嫩 , 加之母亲 的去世和经济 的困顿, 让他体会 了世态炎凉 。 在这一时期创作 了两首 《 曼
海姆 奏鸣 曲》和五首 《 巴黎奏 鸣曲》共七首钢 琴奏 鸣曲。与前一时期相 比较,明显情感基调变得深沉 ,让人感概到命运 的无
了维也纳 的音 乐创 作时期 。在维也纳 ,尽管他 是一位很著名的钢琴家和作 曲家 ,但是找他创 作的人却寥寥无几 ,同时他的生
活 条 件 和 健 康 状 况 都 不 甚 乐 观 。与 其 他 音 乐 家 相 比 ,莫 扎 特 一 生 都 不 曾做 过 相 对 稳 定 的 职 业 ,同一 时 期 著 名 的 音 乐 家 海 顿 曾 经 呼 吁 音 乐 赞 助 人 ,帮 助 这 位 伟 大 的 天 才 ,但 是 即 使 如 此 也 未 能 解 决 他 经 济 困窘 的状 况 。 1 7 9 1年 莫 扎特 未 创 作 完 《 安魂 曲》
类钢 琴艺术 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之 一,在钢 琴音乐发展史上 占据 了重要 的位置 。
二 、莫扎特钢琴奏 鸣 曲创作发展脉络
( 一 )热 情 似 火 的 创 作 初 期 ( 1 7 7 4 — 1 7 7 5 )
1 7 7 4年 ,1 8岁的莫 扎特 带着少年强烈 的求知欲望和激扬 四射的青春活力 ,在 9年 时间内共刨 作了 6首钢琴奏鸣 曲,分 别是 K V . 2 7 9 一 K V . 2 8 4 。在这个 阶段 ,年轻 的莫扎特对 生活、对 理想都充满着新的期望 ,洋溢着 昂扬 向上的精神气息 。在这一 阶段所创作 的六 首钢琴奏鸣 曲中 《 D大调 钢琴奏鸣曲》( K V . 2 8 4 )是最独具特色 的一 首,作品中到处都散发着莫扎特的 自信
种温暖 的感受 。在 7 1小节处用快速流动 的音阶 结束了展开部 ,让人浮想联翩 ,随即进入 了这首钢琴奏鸣 曲的再现部 。第二 乐章的体裁是 回旋 曲,属于波罗奈兹舞 曲风格 。乐思的不断出现 ,都会使得主题旋律发 生波浪 式的起伏,显得乐曲更加充实 和饱满 。8个小节的主题 ,带给 了人们一种恬美 的意境 ,同时在 1 7小节处进行 了主题 的二 次变 化,在 1 5小节处进入 了展开 部,展开部 的音 乐更加 深入人心 ,彷佛是对 内心情 感的无尽诉求 。第三乐章带有很 强的幽默 戏剧性,同时也映射出 了莫扎特 音乐的干净 、流畅 的质 感,让我们感受到他心静止 水的状态,旋律在如歌般 的进行着 。
贺晓燕
《 莫扎特< 钢 琴奏鸣 曲> 音乐 分析 》
莫扎特 《 钢 琴 奏 鸣 曲》 音莫扎特 的钢 琴音 乐在西方音 乐历 史上 占据 着首屈一指的重要地位 ,通过分析莫扎特钢琴奏鸣 曲,可 以让人们充分的
了解 到 古 典 主 义 时 期 西 方钢 琴 音 乐作 品 的 特 点 :积 极 昂扬 、清 新 质 朴 。莫 扎 特 具 备 高超 a O  ̄ J , 作 才 能 ,所 创 作 的 音 乐作 品 以其
就撒手人寰 ,在贫 困交加 中离开 了这个世界 ,当时维也纳的人 民冒着大雨来给这位伟 大的音乐家送行 ,并被 安葬于圣马克斯
墓 地 。纵 观 他 的一 生 短 暂 、清 苦 却 又 如 此 不 平 凡 ,他 的 性 格 天 真 、活 泼 充 满 志 趣 ,他 的 的 音 乐 形 式 简 明 、情 绪 昂扬 ,内 容 包 含 着 许 多不 易被 人 察 觉 的 思 想 。在 他 一 生 的创 作 中 钢 琴 题 材 的 创 作 基 本 涉 及 到 了全 部 的形 式 , 其 中 1 8首 的 钢 琴 奏 呜 曲 是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