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传赏析

合集下载

《莫扎特传》赏析

《莫扎特传》赏析

《莫扎特传》赏析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18世纪的奥地利作曲家和音乐家。

他被誉为古典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将从他的生平、音乐创作和影响等多个角度对莫扎特进行赏析。

莫扎特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他的父亲是一位作曲家和音乐教师,从小就开始接受音乐启蒙。

6岁时,他已经开始创作音乐,并在巴黎、伦敦等地进行音乐演出。

年幼的莫扎特就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才华,他能够迅速地掌握各种乐器和音乐理论,并能够灵活地运用于音乐创作中。

莫扎特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宗教音乐等等。

他的作品风格丰富多样,旋律优美,曲调流畅,令人陶醉。

其中,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这部歌剧以其娱乐性和音乐性而受到广泛的赞赏,被誉为古典音乐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此外,他的交响曲《第四十号交响曲》也备受推崇,被视为西方音乐的经典之一。

莫扎特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超凡的技巧,他能够用音乐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能够触动人心,带给人们享受音乐的美妙感受。

无论是欢快的舞曲还是悲伤的抒情曲,莫扎特都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了他所处时代的音乐界,也对后来的音乐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音乐作品被广泛传承和演绎,成为古典音乐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他的音乐创作理念和技巧也为后来的作曲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总之,莫扎特是古典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音乐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表达受到广泛的赞赏。

莫扎特不仅在音乐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作品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成为了古典音乐的瑰宝,为后来的音乐家和听众带来了无尽的美妙享受。

浅析《莫扎特传》

浅析《莫扎特传》

浅析《莫扎特传》作者:霍海波来源:《电影评介》2011年第09期[摘要] 传记电影的特点就是强调真实性,但是有时考虑到观赏的戏剧效果,会在情节上有适当的放大及内容上的合理修饰。

影片《莫扎特传》凭借对人物出色的心理刻画和对情节新颖的叙述手法,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和认可。

对于当天真遇到世故,才华遇见世俗的时候,天才与庸才之间的各自取舍,把观众带入了对人类本性上的深层思考。

[关键词] 传记片莫扎特嫉妒天才在1985年的第57届奥斯卡电影颁奖典礼上,音乐传记片《莫扎特传》一举夺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在内的8项大奖,一时轰动了整个世界影坛,被人们称之为“莫扎特之夜”。

影片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出了莫扎特短暂一生辉煌的音乐成就和与之绝世天才极为不相称的悲惨命运,大胆揭露了人类本性上的贪婪与丑恶。

莫扎特全名为“沃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本片《AMADEUS》便是取自中间一段,拉丁语意为“纯洁而有诗意”、“上帝的宠儿”。

莫扎特也的确称得上是上帝的宠儿,4岁学钢琴,5岁作曲,6岁全欧洲巡演,12岁时便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剧。

可就这样一个天才,命途却多是坎坷,35岁就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留下了500多部被世人所称颂的作品。

很多人说是因为上帝太喜欢他了,不忍心看他在人世间多受苦难,从而早早地带回了天堂。

影片的一开始便伴随着急促、充满焦躁与不安的旋律把我们带入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这一切似乎就在预示着悲剧的到来。

一个面目丑陋的老头——萨埃里,只能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己无法忍受的痛苦与折磨,他的痛苦是因为他亲手害死一个真正的天才,为自己的罪孽而深悔不已。

然而梦想一生都会受上帝宠爱的自己,在苟且偷生中目睹莫扎特的作品为世人所称颂流传时候,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却被人们渐渐地遗忘,这对他来说无疑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影片为我们描述的萨埃里像是一个商人,和上帝都做着交易的商人,他把自己的贞洁与忠诚献给上帝用来交换他梦昧以求的名和利,父亲的死亡对他来说也不过仅仅只是意味着是跟上帝交易换来的机会。

莫扎特传电影观后感

莫扎特传电影观后感

莫扎特传电影观后感《莫扎特传》是由为数不多的几部以古典音乐作为主题的传记电影之一。

这部电影讲述了音乐大师莫扎特的一生,他是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对音乐界影响深远。

电影以莫扎特早逝的命运为线索,展示了他天才般的创作才华和生活中的起伏。

整部电影的节奏非常紧凑,扣人心弦。

导演通过精心谋划的剧情安排和卓越的表演,让观众一直沉浸在音乐和故事情节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影片在展现了莫扎特音乐才华的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对音乐的痴迷。

观众可以感受到莫扎特音乐才华的独特和非凡,同时也了解到他刻苦钻研音乐的精神和对艺术的追求。

电影中的精彩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中的每一位演员都充满了激情和奉献精神,特别是主演扮演莫扎特的演员,他的表演几乎达到了艺术的高度。

通过他的精湛演技,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莫扎特的天才和他对音乐的热爱。

他通过自己的表演,将莫扎特的音乐才华和艺术思想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影片的音乐也是其亮点之一。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奇妙而壮丽,配合影片的剧情,营造了一种奇妙的艺术氛围。

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莫扎特独有的音乐风格和他对音乐的热情。

音乐在影片中起到了连接剧情、表达情感的关键作用,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力。

通过观看《莫扎特传》,我对莫扎特这位音乐天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莫扎特不仅是一个技巧娴熟的作曲家,更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天赋异禀的音乐家。

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各个音乐类型,从交响乐到室内乐,从歌剧到合唱曲,每一种类型都体现了他的创作才华和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富有感染力,充满了情感和激情。

他的音乐流畅而富有变化,旋律优美而抓人心魄。

通过他的音乐,可以感受到他那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人特色。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历久弥新,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莫扎特传电影带给我深思。

莫扎特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创作的辉煌和音乐的荣耀,但他的生活却并不幸福。

电影中描绘了他一生中的困苦和挫折,以及他对音乐艺术的坚持和追求。

莫扎特传赏析

莫扎特传赏析

莫扎特传赏析《莫扎特传》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这位大音乐家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便伴随着急促、充满焦躁与不安的旋律把我们带入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这一切似乎就在预示着悲剧的到来。

一个面目丑陋的老头----萨列里,只能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己无法忍受的痛苦与折磨,他的痛苦是因为他亲手害死一个真正的天才,为自己的罪孽而深悔不已。

然而梦想一生都会受上帝宠爱的自己,在苟且偷生中目睹莫扎特的作品为世人所称颂流传时候,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却被人们渐渐的遗忘,这无疑对他来说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片子是以与莫扎特同时代的奥地利皇帝的御用音乐家萨列里为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的。

当时,在维也纳,萨列里的地位很高,因此也很自负。

可当萨列里目睹莫扎特的表演,特别是莫扎特听了一遍奥皇演奏由萨列里作曲的欢迎小品后,就流畅地复奏并以其中的乐句为主旋律随意地展开各种风格的变奏,让萨列里大为惊讶。

在天才面前,他觉得上帝对他太不公。

为了生活,莫扎特的夫人背地里拿着莫扎特写的乐谱去找萨列里,希望他能帮她的丈夫谋个差事。

当萨列里得知莫扎特漂亮干净的手稿就是原稿而非复清稿时,他认为莫扎特是在上帝面前听写下来的。

莫扎特在音乐上的天分使萨列里越来越不舒服,发狂似的嫉妒心终于使他下决心要毁掉莫扎特。

萨列里收买女佣去莫扎特家做线人,了解莫扎特的一举一动。

又在奥皇面前说出莫扎特的秘密,目的就是要看到莫扎特出丑和难堪。

可是内心充满明媚春光的莫扎特,却总是让人不忍去伤害他。

后来,萨列里抓住莫扎特生活窘困的软肋,化装成蒙面黑衣人到莫扎特家约稿,许以重金要莫扎特创作一部《安魂曲》。

在生存压力面前,莫扎特无奈接受了这个预订。

但莫扎特有一种预感,觉得是在为自己写《安魂曲》。

最后,也许莫扎特自己预感到时光不多了,他让萨列里在自己面前也听写了一回,由他口授,萨列里记录,通宵未眠,完成了著名的《安魂曲》。

当清晨的阳光射入屋子,天才死去,而嫉妒天才的人疯掉。

这就是电影的结局。

不得不说,对于一个从小就登台演出,在鲜花和赞美中长大的莫扎特来说,生活和交际方面的无知与幼稚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他的笑声中都透着“肆无忌惮”、“狂放不羁”,让人很难去接受,就像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童。

天才与庸才的艺术――《莫扎特传》影评解读

天才与庸才的艺术――《莫扎特传》影评解读

天才与庸才的艺术――《莫扎特传》影评解读天才与平庸的艺术定位――谈谈《莫扎特传》中悲剧的理由电影《莫扎特传》用一种主观性的视角借莫扎特生前相识的一名亦敌亦友的人――撒列里讲述了莫扎从进入维也纳宫廷直至最后身亡的一段传记历史。

影片中不仅讲述了莫扎特天才的音乐修为,也描绘了其晚年惨淡的场景,剧中引用莫扎特音乐达50多处,不但是一场人物史诗,更是一场音乐盛宴。

然而除此之外,影片似乎用重构之后的莫扎特的故事为我们折射出一个更加令人瞩目的道理,通过这个道理,我们似乎找到了关于莫扎特惨淡收场的理由,也找到了撒列里晚年凄惨的理由,这个道理涉及的一个话题就是――天才与平庸的艺术,而莫扎特也好,撒列里也好,之所以会最终惨淡收场,便是因为对于天才与平庸艺术的错误解读。

一、天才与平庸的艺术从来都存在天才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从来都存在,并且不会消失。

并非天才的艺术就是值得去竞相追捧,也并非平庸的艺术就需要去唾弃谩骂。

我们从国内外的多种艺术视野中往往会关注天才的艺术,比如李白的“疑是银河落九天”那种由心而发,天人合一之作,又比如XXXXXX,因此我们会忽略平庸的艺术,但这并不表示平庸的艺术不存在,相反,平庸的艺术则更为我们常见,比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那种对于字句的斟酌与精炼通达,又比如XXXXX。

天才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从来都存在,它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但是对于艺术家来说,找对自己的艺术定位却很重要。

我们不能要求李白写出如杜甫那般字对工整,用词炼达的绝句,也不能要求杜甫写出如李白那般大胆的画面。

但是我们可以要求李白找到属于自己的浪漫情怀,也可以要求杜甫找到属于自己的写实风范。

艺术家正确区分和定位自己的艺术,找准自己属于天才的艺术还是平庸的艺术很重要。

属于平庸的艺术的人难以去走上天才的艺术中瞩目的位置,属于天才的艺术的人其实也一样。

二、惨淡收场的理由:错误的艺术定位莫扎特与撒特里在影片中是天才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的两个极端。

莫扎特传赏析

莫扎特传赏析

莫扎特传赏析莫扎特,全名为约翰内斯·克里斯蒂安·瓦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Joh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Amadeus Mozart),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杰出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

不仅是他短暂而闪耀的生命,还有他的音乐才华,使他成为音乐史上最受赏识和影响深远的音乐家之一。

莫扎特的音乐天赋早已展露,从他的童年开始,他就以他不可思议的演奏和创作技巧惊艳了那个时代的欧洲。

他的父亲是一位职业音乐家,对莫扎特的培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莫扎特从小就接受了极为全面和专业的音乐教育,掌握了绝对音感和技术娴熟的演奏技巧。

他很早就开始创作,尤其是在作曲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风格丰富多样,涵盖了教会音乐、交响曲、室内乐、歌剧等多个领域。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活泼、优美、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特点,展现了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创作技巧。

他的作品不仅表现了他自身独特的音乐才华,还传达了他对生活和人情世故的思考和感悟。

莫扎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这部歌剧被认为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充满了活力、温情和娱乐性,讲述了一段充满感情冲突和诙谐幽默的故事。

莫扎特通过这部歌剧展示了他对戏剧性和情感表达的深度理解,为后世的歌剧创作树立了标杆。

除了歌剧,莫扎特的交响曲也是他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他一共创作了41首交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农夫》和《哈芬格雀》交响曲。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音乐结构和表现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被视为古典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除了丰富的音乐创作外,莫扎特还以他卓越的钢琴演奏技巧而闻名。

他的钢琴协奏曲和独奏曲展示了他对钢琴音乐的独特理解和演奏技巧。

尤其是他的钢琴协奏曲《第21号柔和钢琴协奏曲》,被认为是古典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这首协奏曲以其优雅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和技巧性的要求而受到赞誉。

影片《莫扎特传》的剧情简析

影片《莫扎特传》的剧情简析

影片《莫扎特传》的剧情简析作者:路怡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7期摘要:《莫扎特传》是米洛斯.福尔曼指导的一部传记电影,影片用倒叙的方式,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了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一生。

伴随着影片剧情的发展,观众的心也随着剧中人物各自的命运上下起伏,获得了视听上的绝佳享受。

关键词:莫扎特;天才;庸才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26-01影片一开始以一首紧张欢快的音乐引入,一个满怀愧疚的高声呼喊:“莫扎特!莫扎特!”。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关于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

开场萨列里以自杀的方式出场,在一个漫天飘雪的冬天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也预示了萨列里这个人物悲剧的一生。

音乐渐渐消失,剧情也随之展开。

影片不断地对现实中正在回忆的老年萨列的视角来呈现,让观众以第三者的视角来回顾莫扎特的一生,观众不仅看到了莫扎特坎坷的一生,也看到了萨列里的极端自私。

影片开始是他们的音乐和家庭背景的对比,这也是矛盾的开始。

萨列里说莫扎特是他的偶像,他不止一次的表现出对莫扎特音乐才华的嫉妒。

故事从萨列里开始讲述,在萨列里父亲的意外死亡下,他终于有机会去维也纳学习音乐,也成为了有名的作曲家在宫廷里教陛下弹琴,他以为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直到他遇见莫扎特。

伴随着舒缓欢快的音乐,玩世不恭的莫扎特出现在了我们眼前,与未婚妻在酒会上嬉戏,当听到自己的作品正在演奏时,他认真的指挥,才华尽现。

剧中反复出现莫扎特的笑声,爽朗的笑声伴随了莫扎特自由不羁的一生。

莫扎特的音乐造诣非凡但在生活中却是个不修边幅的人。

在萨列里的挑唆之下,保守、刻板的维也纳主流音乐界视他为“异端”,处处为难他、打压他。

他的音乐显然不属于那个时代,才华无处施展,连自己的乐谱也遭到大量修改,作品无法在剧院上映。

生活日益窘迫,妻子也抱怨不断。

莫扎特的妻子擅自拿着莫扎特的原稿来找萨列里,希望得到他的推荐以得到宫廷的职位,萨列里读莫扎特的乐谱时,音乐以几个最精彩的音乐片段响起。

《莫扎特传》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电影《莫扎特传》是一部展现音乐天才莫扎特一生的传记片。

通过对莫扎特生平的描绘,影片不仅展现了他非凡的音乐才华,更深入探讨了他的个人生活、创作过程和艺术追求。

观看这部电影,我被莫扎特的音乐才华和他对艺术的热情所震撼,也对他的人生态度和对艺术的追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电影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精彩的音乐,很好地展现了莫扎特的音乐才华。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被广泛认为是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他的音乐充满了激情、情感和创造力。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听到他的交响乐、歌剧和钢琴曲,每一首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特别是在电影的高潮部分,莫扎特的音乐震撼人心,令人陶醉其中。

通过电影,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莫扎特的音乐才华和他对音乐的热爱。

其次,电影中对莫扎特个人生活的描绘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莫扎特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挫折,他的音乐才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赏识。

他的创作受到了社会和家庭的限制,他的个人生活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挣扎。

然而,莫扎特从未放弃,他坚持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不断努力创作。

他的坚持和勇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外,电影还展现了莫扎特的创作过程和他对艺术的追求。

莫扎特的创作过程充满了激情和灵感,他能够迅速地将音乐构思转化为完整的作品。

他对音乐的追求不仅仅是为了名利和金钱,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音符的堆砌,更是他对生活、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通过电影,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莫扎特的创作过程和他对艺术的追求,也对他的音乐作品产生了更深的共鸣。

总的来说,电影《莫扎特传》通过对莫扎特一生的描绘,展现了他非凡的音乐才华、个人生活和对艺术的追求。

观看这部电影,我被莫扎特的音乐才华和他对艺术的热情所震撼,也对他的人生态度和对艺术的追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莫扎特的音乐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他的故事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追求梦想和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奋发向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扎特传赏析
《莫扎特传》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这位大音乐家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便伴随着急促、充满焦躁与不安的旋律把我们带入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这一切似乎就在预示着悲剧的到来。

一个面目丑陋的老头----萨列里,只能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己无法忍受的痛苦与折磨,他的痛苦是因为他亲手害死一个真正的天才,为自己的罪孽而深悔不已。

然而梦想一生都会受上帝宠爱的自己,在苟且偷生中目睹莫扎特的作品为世人所称颂流传时候,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却被人们渐渐的遗忘,这无疑对他来说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片子是以与莫扎特同时代的奥地利皇帝的御用音乐家萨列里为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的。

当时,在维也纳,萨列里的地位很高,因此也很自负。

可当萨列里目睹莫扎特的表演,特别是莫扎特听了一遍奥皇演奏由萨列里作曲的欢迎小品后,就流畅地复奏并以其中的乐句为主旋律随意地展开各种风格的变奏,让萨列里大为惊讶。

在天才面前,他觉得上帝对他太不公。

为了生活,莫扎特的夫人背地里拿着莫扎特写的乐谱去找萨列里,希望他能帮她的丈夫谋个差事。

当萨列里得知莫扎特漂亮干净的手稿就是原稿而非复清稿时,他认为莫扎特是在上帝面前听写下来的。

莫扎特在音乐上的天分使萨列里越来越不舒服,发狂似的嫉妒心终于使他下决心要毁掉莫扎特。

萨列里收买女佣去莫扎特家做线人,了解莫扎特的一举一动。

又在奥皇面前说出莫扎特的秘密,目的就是要看到莫扎特出丑和难堪。

可是内心充满明媚春光的莫扎特,却总是让人不忍去伤害他。

后来,萨列里抓住莫扎特生活窘困的软肋,化装成蒙面黑衣人到莫扎特家约稿,许以重金要莫扎特创作一部《安魂曲》。

在生存压力面前,莫扎特无奈接受了这个预订。

但莫扎特有一种预感,觉得是在为自己写《安魂曲》。

最后,也许莫扎特自己预感到时光不多了,他让萨列里在自己面前也听写了一回,由他口授,萨列里记录,通宵未眠,完成了著名的《安魂曲》。

当清晨的阳光射入屋子,天才死去,而嫉妒天才的人疯掉。

这就是电影的结局。

不得不说,对于一个从小就登台演出,在鲜花和赞美中长大的莫扎特来说,生活和交际方面的无知与幼稚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他的笑声中都透着“肆无忌惮”、“狂放不羁”,让人很难去接受,就像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童。

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天真与纯洁他才能创作出那么自由完美的音乐。

影片中有个片段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莫扎特趴在球桌上一边把玩桌球一边创作音乐,而且影片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莫扎特在钢琴上作曲的画面,学过作曲的人都知道,作曲是一定离不开钢琴的,导演这样做就是为了向我们展示莫扎特惊人的才华。

在现实中莫扎特的妻子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评价莫扎特:“他作曲就像在写信”。

电影里他自己也自信的指着头说:“一
切都创作好了,就在这里,我要做的只是把它写出来而已”。

我们不得不折服,世界上竟有如此天才。

就这样一个绝世天才离开了人世,而且尸身也只是被席子草草一卷扔在了乱坟窟里,没有一个亲人在旁边。

阴雨蒙蒙的天,还有最后《安魂曲》的响起,都加深了影片的悲剧色彩。

莫扎特的音乐越往后,越到他的晚期,他反抗世界、自我挣扎的成分越多,乐曲境界就越高,震撼人心灵的力量也越大。

到了临死前的三四年,莫扎特的乐曲中透出的人同世界相抗争的“力”就越大。

莫扎特音乐的本质和灵魂也是启蒙。

艺术就是有这样一种神奇的魅力:即使是痛苦、悲哀和绝望,一旦经过艺术处理,也会升华为审美对象。

人类的精神和文明只有发展到了欧洲的18世纪,才能孕育出莫扎特音乐语言符号系统。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一种语言符号系统,使18世纪的欧洲为之发狂,则是莫扎特的伟大功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