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轮状病毒腹泻与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区别

猪轮状病毒腹泻与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区别猪轮状病毒腹泻、猪流行性腹泻(PED)、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我国猪群中危害严重的三种病毒性腹泻病,发病后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下面全球品牌畜牧网专业人士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
猪轮状病毒腹泻、猪流行性腹泻(PED)、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我国猪群中危害严重的三种病毒性腹泻病,发病后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下面全球品牌畜牧网专业人士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
猪轮状病毒腹泻无论何处,只要养猪,猪群中就会有轮状病毒。
在常规饲养条件下要使猪场没有轮状病毒是非常困难的。
病毒经粪/口途径在猪群中传播。
病毒经粪便排出,急性期排毒量。
但成年猪一般不排毒。
不洁的环境对轮状病毒在猪群中存留起重要作用。
病毒可在干燥的粪便、灰尘、产仔区的污水和断奶舍中被检出。
在已清空的猪舍内可存活3个月。
猪流行性腹泻(PED)临床症状不同猪场的临床症状几乎相同。
总体而言,后备猪所产仔猪的发病较多,而且不易控制。
3.1母猪、生长育肥猪常在季节变换时出现一过性腹泻,然后几乎无症状;保育猪有时见轻中度腹泻。
3.22-5日龄仔猪全窝水样腹泻、粪便灰黄色,部分猪见有呕吐。
随着病程发展,相继脱水而见非常瘦弱,口渴、嗜睡,畏冷。
死亡高峰发生在发病后3-4天(图)。
3.3发病窝的母猪普遍无乳。
这种情况可能由于仔猪发病后无法刺激母猪泌乳,但更为可能的是无乳本身就是本病在母猪的症状之一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在抗原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临床上PED和TGE很难区别,仅仅是TGE的临床症状比PED还要重些。
发病开始时厌食,以后腹泻,并且以水样的喷射状腹泻为特征,猪舍四周墙上和地面沾满了水粪,有一股特别的臭味。
体温一般不升高。
用任何药品治疗都无效。
大猪一般7~10天自行康复,但抵抗力弱的猪、尤其有并发症时会死亡,新生仔猪由于严重脱水,加上母猪发病时无奶,死亡率可达100%。
10日龄以上仔猪死亡率较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和防治措施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年第01期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猪肠道传染病袁主要表现有呕吐和腹泻状况袁各日龄尧品种尧性别的猪均可感染袁仔猪感染的死亡率较高遥为此养殖户与兽医要掌握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和防治方法袁最大化的降低养殖户经济损失遥1发病机理感染该病通常仔猪的潜伏期是24h尧大龄猪是4d袁健康猪主要通过呼吸道与消化道感染袁病毒会通过血液到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上袁损害肠道绒毛袁造成绒毛大范围萎缩上皮脱落遥导致肠道分解速度缓慢或营养吸收功能完全消失袁引发腹泻和呕吐遥2传染源传染源袁患病猪与带毒猪的排泄物含有大量病毒袁排出生猪体外会污染水资源遥健康猪感染后表现呕吐和脱水症状袁严重危害仔猪的健康袁死亡率也较高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破坏土壤以及空气的质量指数袁健康生猪接触之后会发生感染遥3传播途径猪传染性胃肠炎仅感染猪袁其他动物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严重断奶仔猪及成年猪症状相对轻一些袁可自愈遥经消化道与呼吸道传播袁其他动物可携带病毒传播袁不管是猫还是狗袁都会出现间接性发病的问题袁不利于促进养殖行业发展遥4临床症状渊1冤胃炎症状遥病猪的症状比较明显袁尤其是呕吐以及腹泻症状病猪黄白色粪便袁内含未完全消化的凝乳块恶臭袁严重病猪脱水遥一般7日龄以内的仔猪可在3d内死亡袁1月龄以上仔猪死亡率较小袁成年病猪仅表现食欲降低袁伴随排泄等不良症状袁大约可康复遥渊2冤流行性腹泻遥猪传染性胃肠炎采食能力下降低袁不同日龄病猪表现的症状是不同的遥日龄越小症状越明显遥一般仔猪患病后3d左右便会脱水袁死亡率为80%左右遥病猪体温稍有升高袁断奶母猪食欲降低袁腹泻1周后可自愈袁成年病猪症状不会特别明显袁呕吐并伴随水样腹泻袁3d后可自愈遥
5诊断方法要确诊猪传染性胃肠炎袁应切实掌握流行特征袁尤其是重视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不同袁通过正确的实验室诊断袁实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准确判断遥首先是发病突然袁传播快速袁各日龄猪都可感染曰其次是外部环境条件较差袁圈舍潮湿曰再次病猪腹泻明显袁偶有呕吐现象袁10日龄以内的病猪死亡率极高袁随日龄增长袁死亡率降低袁病猪康复后可能成僵猪袁大猪感染后一段时间内可自行恢复遥该病的病理特征是病猪胃部有凝乳块袁肠壁变薄袁肠胃存有黄绿色气泡液体袁小肠系膜淋巴管可能出现乳糜情况袁利用组织学镜检出现肠粘膜绒毛变短的现象袁上皮细胞出现变性坏死与脱落的问题遥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猪传染性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猪类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致猪的胃肠道发炎。
猪传染性肠胃炎是一种急性发病的疾病,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消瘦、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猪的死亡。
及时诊断和有效防治猪传染性肠胃炎对于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及时发现猪传染性肠胃炎的病例,确保快速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需要对猪传染性肠胃炎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
以下是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猪传染性肠胃炎的患猪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呕吐、腹泻、消瘦、发热,粪便水样或稀便,脱水,生长迟缓等症状。
细心的养殖户可以通过观察猪只的临床表现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猪传染性肠胃炎的可能性。
2.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猪传染性肠胃炎。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免疫组化、RT-PCR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的存在,为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3. 病原学检测猪传染性肠胃炎的病原学检测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病原学检测,可以直接检测到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的存在,从而确定是否患病。
二、猪传染性肠胃炎的防治对于猪传染性肠胃炎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加强疫病防控,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及时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来降低猪传染性肠胃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 加强养殖管理科学的养猪管理对于预防猪传染性肠胃炎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包括对猪只的饲养环境进行卫生管理,保持猪只的环境清洁卫生,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饲养环境的湿度、通风等方面也要进行合理的调节,保证猪只在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中生长。
2. 疫苗接种采取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传染性肠胃炎的重要手段。
疫苗可以提高猪只对TGEV的免疫力,减少猪只感染猪传染性肠胃炎的发病率。
养殖户在养殖猪只的过程中,要根据养猪环境和疾病流行情况,及时给猪只接种猪传染性肠胃炎疫苗,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其感染猪传染性肠胃炎的风险。
传染性胃肠炎特效药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传染性强,在短期内能引起各种年龄的猪100%发病,病势依日龄而异,日龄越小,病情愈重,死亡率也愈高,2周龄内的仔猪死亡率达90%-100%。
康复仔猪发育不良,生长迟缓,在疫区的猪群中,患病仔猪较少,但断奶仔猪有时死亡率达50%。
该病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应当做好疫苗,提防该病的发生。
当猪群发病之后,还要重视治疗方面的工作,这时可以使用科立好。
【功能】:调节免疫,靶向精准干扰病毒繁殖。
【目的】:防控各种病毒性、细菌性、营养性、应激性腹泻。
【效果】:
1 、保健:体质好、不腹泻、长势好、均匀度好。
2、发病后快速康复、恢复生长,3-5天控制各种腹泻。
3、2-3周可清除猪场多年病毒性腹泻顽症。
4、治疗病毒性腹泻时需要全场所有母猪猪同时使用方能根治。
【工艺】:超分子中药活化工艺+基因工程干扰技术
【作用机理】:超分子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靶向酶精准干扰病毒各阶段繁殖抗病毒,克服了病毒在细胞内复制不容治疗的难题,相催化作用可使消化道内食糜更均匀分布,有利于消化道内氧气的均匀分布,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繁殖条件。
多年来历经临床反复试验,对病毒性腹泻效果显著。
养殖者如有购买需求,可联系河南威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
该企业作为早期的生产厂家,公司坚持诚信为本、质量上乘的经营理念,同时以质量创品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病的防与治】

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 性肠道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呕吐、剧烈腹 泻,10日龄以内病仔猪大量死亡,传播迅 速,冬季多见。
流行病学
? 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 源,犬可参与本病的传播。
? 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 10日龄以内的仔猪最 为敏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时高达 100 %。随着年龄的增长,临诊症状减轻,多数能自 然康复,但可长期带毒,可达 2-8周。
4、耐过仔猪因生长发育受阻而成僵猪。青年猪几乎 全部发病,水样腹泻,个别猪呕吐、厌食。哺乳母 猪腹泻,泌乳减少,加速哺乳仔猪死亡。
5、妊娠母猪偶尔可见流产。 6、老疫区病情轻缓。
诊断
?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判定可 以作出初步诊断。
? 分离病毒, 作血清中和试验 ? 发病猪小肠内容涂片或肠管冰冻切片作免疫荧光试验。 ? 双份血清的中和试验,康复血清效价 4倍于病初血清为
阳性。 ? RT-PCR快速诊断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病猪的粪便进行检测。
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2、使用疫苗。 3、发病后立即隔离病猪,彻底消毒。 4、对发病仔猪,可提高环境温度,补给充足的
电解质,甚至投给敏感抗生素以控制继发感 染。
? 新疫区呈流行性,老疫区呈地方流行性或周期性 流行;该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寒冷季 节较为严重。
临床症状
1、剧烈水样腹泻和呕吐,数日即可波及全群。 2、哺乳仔猪突然一过性呕吐后,可见频繁地喷射状
水样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片,腥臭。
3、粪便初期呈灰白色,后呈黄绿色,末期粘稠。病 猪严重脱水、萎顿、消瘦、被毛粗乱。日龄越小, 病死率越高。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冠状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的肠道感染病。
此病首次发生于欧洲,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从诊断和防治两方面探讨PED的相关问题。
一、PED的诊断1、临床表现PED主要的病理变化集中在小肠,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
受感染的猪会表现出以下症状:(1)急性腹泻:大便水样或稀糊状,颜色黄白,有泡沫,量多,甚至呈稀汁状;猪粪中可见未消化的乳糖和大量脂肪。
(2)食欲不振:受感染的猪会突然停止进食,或者在进食一段时间后出现明显的食欲不振。
(3)发热:受感染的猪发热情况比较常见,但不是所有病例都会有发热现象。
(4)呼吸急促、咳嗽等:受感染的猪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2、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是确诊PED的最重要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测和病理检查两种。
(1)实验室检测:包括PCR检测和病毒分离两种。
PCR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毒的存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病毒分离可以从病原体阳性的样品中分离出病毒,为PED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2)病理检查:对病死或宰杀的猪进行病理解剖,结合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检查,可以发现病变部位、严重程度、病原体分布等信息。
PED的防治主要包括预防和控制两方面。
1、预防(1)加强养殖环境和卫生管理加强养殖环境和卫生管理是预防PED的重要措施。
保持饲养场的清洁卫生,做好饲料、饮水卫生管理,规范餐具、劳动工具的消毒处理,加强员工培训等,可以有效减少PED的发生。
(2)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制度目前,PED的疫苗已经上市,应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制度,定期为猪群接种,提高免疫保护能力,减少PED的传播。
2、控制(1)严格隔离患病猪只发现PED患病猪只,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毒传播。
“妙手痢神”与“百痢一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效果对比观察

“妙手痢神”与“百痢一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效果对比观察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也是养猪业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易引起猪只的胃肠道感染,严重时可导致猪只的死亡。
目前在养猪业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妙手痢神”和“百痢一针”。
两种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但在实际应用中其疗效对比尚不明确。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比观察“妙手痢神”和“百痢一针”在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中的效果,为养猪业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妙手痢神”和“百痢一针”这两种治疗方法的具体内容和原理。
其中,“妙手痢神”是一种中草药治疗方法,主要由一些具有消炎、止泻、抗菌等作用的草药组成,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给猪只服用,以达到清热解毒、调理肠胃的目的。
而“百痢一针”则是一种病毒性疾病防治疫苗,通过注射的方式进行免疫,使猪只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防止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观察。
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疗效,我们将分别对“妙手痢神”和“百痢一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效果进行观察,包括治疗效果、预防效果、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1.治疗效果:首先,我们将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时的效果。
通过对疗效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治疗后猪只的疾病情况是否得到改善,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同时,我们还将观察猪只生长发育情况,了解治疗是否对其生长性能产生影响。
2.预防效果:其次,我们将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在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方面的效果。
通过对预防效果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两种治疗方法在预防猪只发生传染性胃肠炎方面的具体效果,以及是否对传染病的传播产生影响。
3.安全性:此外,我们还将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
通过对安全性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两种治疗方法是否会对猪只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以及是否会对环境和其他动物产生影响。
4.经济性:最后,我们还将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经济性进行观察。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类急性肠炎,病毒属于科学家鉴定的δ科冠状病毒属中的一种,是一种病原体强大的威胁,能够造成带状排泄物,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PED的诊断与治疗。
一、诊断1.病毒分离诊断病毒分离诊断通常是在感染者的下部消化道豁免、丙氨酸和葡萄糖供应完好的情况下进行的。
心血样原则用于检测粪便,可检测到病毒。
2.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中和试验进行,ELISA可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中和试验可评估血清的中和抗体和病毒的中和敏感度。
3.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主要通过捕捉已感染的猪的小肠之类的组织来进行,感染的表现通常为小肠轻微肿胀和轻度炎症增加。
二、治疗1.病毒预防病毒预防通常是通过猪栏的卫生管理,以降低感染风险的水平,谷物食品的不当处理可能会造成猪爆发PED的潜在威胁,因此应遵循所需的良好生产规范,同时要注意防止野生动物感染栏内的猪。
2.药物治疗目前尚无权威性的疫苗,因此PED治疗通常有赖于药物。
据报道,亚甲氧饲料添加剂,如缬沙坦,可能会对PED感染免疫有所帮助,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其他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以寻找更有效的PED治疗方法,并增强猪群的免疫力。
三、总结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病毒感染,包括卫生管理、良好的生产规范和药物治疗在内的多种方法可用于减少PED造成的破坏程度。
但是,由于感染者普遍存在症状,有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比治疗更加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此病是急性、大面积爆发的高接触性传染病,所以一 旦发病应全群投药。对于能采食和饮水的猪,供给充足的 清洁饮水,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VC、葡萄糖和补液盐 连饮5天,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灵芝多糖或金丝桃素等 抗病毒的中药,连喂一周。对严重脱水的小猪和不能饮水 的病仔猪,可采取以下方案治疗。(以25kg猪为例) 方案1:地塞米松:8-12㎎,5%糖盐水:300ml,维生素 B1:100mg,维生素C:200mg,磺胺间甲氧:1000mg。 方案2:地塞米松:8-12mg5%糖盐水:300ml维生素B1: 100㎎维生素C:200㎎链霉素:100万单位。 以上两种方案任选其一,每天一次,临床治疗效果很好。
图3.1 小肠的内容物以电子显微镜负染色法,可见冠状病 毒颗粒.(临床症状.doc)
8.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可采用对症治疗如止泻、补液、 防止酸中毒和抗继发感染。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特点具有爆发性,猪场一旦发病病猪较多,普遍 用药治疗较困难,可以采用以下治疗程序: (一)早期腹泻,60~80%的猪采食量没有明显下降,可每50斤饲料拌护仔康1号500 克饲喂15天;或用抗腹泻急救包按1.5%加入饲料中饲喂5天,然后按1%加入,再喂10 天,同时用口服补液盐作饮水。 (二)20~30%的猪采食量明显下降,则拌料口服给药效果不佳,需注射用药或灌服, 具体方法是2.5%恩诺沙星4~8ml,灌服10ml藿香正气水;(责任编辑:养猪人) (三)约5~10%的猪脱水严重,耳、四肢出现紫绀时,应静脉补液5%葡萄糖生理盐 水100-300ml+10%碳酸氢钠25-50ml +20%安钠咖4-6ml,同时配合运用抗生素如恩诺 沙星或磺胺药如20%磺胺嘧啶钠10-20 ml。(6.txt)
图2.1
胃含有未消化凝乳块,十二指肠和回肠可见明 显扩张,肠内含有黄色和泡沫样液体,小肠肠壁变 薄且透明 .(临床症状.doc)
图2.2
空肠壁薄,内容物水样,并有凝乳块
图2.3
胃底粘膜潮红充血点状或斑状出血
图2.4
小肠弥漫性充血、出血和变薄(wei10.ppt)
图2.5
胃浆膜出血.(wei10.ppt)
4.发病机理
TGEV经鼻腔或口腔到达胃,能抵抗低pH值和蛋白 水解酶的作用而到达小肠,与高度敏感的小肠上 皮细胞接触,大量细胞受到感染,其功能迅速改 变或破坏。(课本P227) 小肠是本病毒的靶器官。(3.txt) 小肠内酶活性明显降低,扰乱了消化及细胞营养 物质和电解质的运输,未被消化的乳糖存在于肠 内,使渗透压明显增高,导致液体的滞留,甚至 从机体组织中吸收液体,引起病猪失水、代谢性 酸中毒,故发生腹泻和脱水。(课本P227)
(1.1 外观可见仔猪消瘦、脱水)
图1.2
1.2 架子猪呈水样腹泻,呈喷射状
6.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胃肠黏腊有明显的卡他性炎症,小 肠绒毛缩短。小肠内含有黄色或绿色的粪便,肠壁松驰、 变薄。 大肠变化较小肠轻微。 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胃内充满多量消化不全的乳凝 块,胃底部黏膜脱落充血,有黄豆大至鸡蛋大的溃疡。 肾充血呈黑红色。肾浑浊肿胀和脂肪变性,并含有白色尿 酸盐。 尸体严重脱水,肠内充满白色至黄绿色液体,含有泡沫和 未消化的小乳块,肠壁变薄缺乏弹性。肠管扩张呈透明状。 空肠绒毛显著缩短,粘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肠上皮细 胞变性后呈扁平或方形的未成熟细胞。(均来自课文和wei10ppt)
(5)生长育成舍猪群发生本病时,应立即封锁发病猪场和生长育成猪舍,隔离病猪, 对猪舍内外环境及用具、运输工具等进行严格消毒。生长育成舍工作人员应与其它猪 舍特别是分娩舍的工作人员严格分开居住,分娩舍应固定饲养人员,避免发病猪舍的 病毒传染至哺乳仔猪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6)分娩舍哺乳仔猪发病时,应加强保温,加强饲养管理,提供温暖、干燥、无贼风 的环境;并补充适量的电解质溶液,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防止仔猪因脱水酸中毒而死 亡,降低死亡率。当哺乳母猪发病,厌食无乳时,可用代乳品喂服仔猪,并通过腹腔 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补液,可加入适量的链霉素预防发生细菌的继发感染,以减少 死亡。 (7)抗生素药品虽然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无效,但为了防止生长育成猪感染其它细菌 性疾病导致混合感染,造成死亡率上升,仍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控制,可在生长育成舍 猪的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防止猪感染其它细菌性疾病导致继发感染和混 合感染而造成死亡率上升。同时肌肉注射痢菌净+病毒灵,连用2~3天。也可在饮水中 添加适量收敛作用较好的药物(如高锰酸钾等)。 (8)育成猪、种公母猪可不用治疗,而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其抵抗力,使其自然 康复。 (9)猪场可试制自家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血清,可选4个月龄的健康生长猪,注射 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2头份,1月后再注射5头份,再过1月左右,屠宰并分离血清, 在血清中加入适量青霉素,存放于-10℃的冰箱中备用,用时自然融化,恢复至常温后 每头猪注射2-5毫升,临床有效率可达60%以上。(5.猪传染性胃肠炎防制经验谈.txt)
(来自4.txt)
9.防制
(1)本病极易传入猪场,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如确实需要引进种猪,则应避免从疫 区或发病猪场引进,并对引进的种猪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实无病时方可 合群。禁止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猪场范围内。并做好猪场的灭鼠、除蝇、杀虫工作。 (2)可使用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二联苗进行免疫接种,母猪在分娩前5周和2周进 行,可使仔猪获得良好的被动免疫抗体,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对曾发生过传染性胃 肠炎病的猪场,应在秋季和冬季对保育期仔猪进行免疫接种。 (3)加强饲养管理,实施“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分娩舍应重视做好保温工作,特 别是春季,日夜温差较大,应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尽早使初生 仔猪吃足初乳。在猪群各阶段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4)做好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临产母猪转入分娩舍前,应用温水擦洗干净并 进行彻底消毒。生长育成舍每周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带猪消毒工作,选择在中午天气最 暖和时进行,消毒要均匀、彻底。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所分离的TGEV毒株均属同一个血清型。在抗原 上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和犬冠状病毒 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与PRCV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有96%的同源 性,并已证明PCRV是由TGEV突变而来。
3、流行病学 Nhomakorabea
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犬可参与本病的传播。 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10日龄以内的仔猪最为敏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 很高,有时高达100%。随着年龄的增长,临诊症状减轻,多数能自然康复, 但可长期带毒,可达2-8周。 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季和春季冷季节期间发生较为严重,发病 高峰为1~2月份。特别是猪圈过于接近,猪群密集,发病率高,常呈地方性 流生。新疫区呈流行性,老疫区呈地方流行性或周期性流行;(课本P227) 病毒传播可通过猪的直接接触。母猪乳汁可以排毒,并通过乳汁传播给哺乳 仔猪,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粪便带有病毒可经口、鼻感染传播。(3.txt) 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从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 以及呼出气体排泄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用具等,通过消化道和呼 吸道而传染给易感猪。(3.txt) 有些架子猪和肥育猪感染后往往发病不严重,排毒时间也不长,但病毒在体 内保存时间较长,当饲料变坏或突然改变及存在影响机体抵抗力的因素时, 可重新引起排毒而导致大批猪感染。(3.txt)
本病流行有三种形式,(1)流行性,多见于新疫区,当猪传 染性胃肠炎病毒侵入猪场后,很快感染所有年龄的猪,常 见于冬季,感染猪发生不同程度厌食、呕吐、腹泻,哺乳 猪发生严重脱水,10日龄内猪死亡率很高。(2)地方流行 性,多发生于疫区,TGEV和易感猪在一个猪场持续存在,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经常有仔猪出生和不断增加易感猪,或 哺乳仔猪被动免疫力低易受感染的猪场。地方流行性特征 是发病率、病严重性相对较低。(3)周期性地方流行性,在 本病流行间隙期中,TGEV重新侵入猪场引起猪群重新感 染。猪场中曾感染过TGE的母猪具有免疫力,一般不会重 复感染,当TGEV侵入产仔房,无免疫力的哺乳仔猪和断 奶猪可以发生感染。(3.txt)
图2.7
空肠及回肠黏膜层可见全面性之绒毛萎缩和融合 .(临 床症状.doc)
图2.8
绒毛上皮坏死伴随炎症细胞的浸润。 炎症细胞 中主要为淋巴球、浆细胞及嗜酸性球 .(临床症状.doc)
7.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进行综合判定可以作出诊断。例如本病多发生于冬季,传 播迅速,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病猪表现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10日龄内仔 猪病死率很高,成年猪则经5~7d后康复,几乎没有死亡。小肠壁变薄,半透明,肠管 扩大,充满半液状或液状内容物。小肠黏膜绒毛萎缩。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和肠腺隐 窝深度之比,正常猪为7:1,而病猪则为1:1。以这些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 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3.txt) 1.病毒分离和鉴定:取病猪的脏拭、粪、肠内容物或空肠、回肠段为病料,经口感染5 日龄仔猪或将病料处理后接种猪肾细胞培养,盲传2代以上,分离病毒,并接种于仔猪, 根据产生TGE典型症状、病变,在细胞培养上见产生细胞病变,并用标准抗TGEV的血清 做中和试验进行鉴定。也可以应用免疫电镜检查病毒。 (3.txt) 2.荧光抗体检查病毒抗原:取腹泻早期病猪空肠和回肠的刮削物作涂片或以这段肠管冰 冻切片,进行直接或间接荧光染色,然后用缓冲甘油封裱,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见 上皮细胞及沿着绒毛的胞浆性膜上呈现荧光者为阳性。此法快速,可在2~3h内报告结 果。 (3.txt) 3.血清学诊断:取急性期和康复期双份血清样品,经56℃灭能30min,进行二倍法稀择, 每个稀释度均与等量的本病毒悬液(滴度约为200TCID50/0.1ml)混合,置37℃60min, 然后取混合液0.1ml接种PK15细胞单层培养,经培养24~48h观察结果,凡能中和50%以 上试管内病毒生长的最高血清稀释度,即为该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康复期血清滴度 超过急性期4倍以上者即为阳性。(3.txt) 4.RT-PCR快速诊断法:根据TGEV标准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反转录聚 合酶链反应级数对发病猪的粪便进行检查,结果得到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扩增产物, 则可证实该病毒为TGEV。(课本P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