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87例临床观察

【 j 汪恒华 ,常 2
彪 , 保平 . 芪党 参甘草 等 中药降 低气 道高 反 王 黄
应 性 的研究 【 .中华结核 和 呼吸 杂志 , 9 8,5 :8 J】 1 9 ( ) 2 7.
( 稿 日期 :0 2 4—0 ) 收 2 0 —0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8 例临床观察 7
作, 右手 、 右足逆 时 针操作 , 间约 2ri 。2 按 揉 百会 , 时 n ) a 用拇
指 蘸 少 许 玉 屏 风 膏 , d J 的 百 会 穴 按 摩 , 法 轻 柔 , 间 约 在 'L 手 时
2mi 。3 按揉 足 三里 , n ) 用拇 指蘸 少 许玉 屏风 膏 , 在双 侧足 三
病较 以往 为轻 。
观察组 以甲氰 咪呱 口服结合 中药膏剂 按摩 治疗 , 性 呼 急
吸道 感染期 患儿 给予抗 感 染及对 症 治疗 。
显效 :治疗结 束后 半 年发病 次数 不超 过 2次 ,且较 以往
为轻。
甲氰咪呱用 法 :0 5mg ( g・ ) 分 3次 口服 , 1 -1 / k d , 连续 服
里 穴按 揉约 2ri。 法早 晚各操 作 1 ( 教 家长 自己在 家 n本 a 次 可 中操作 ) 1 ,5次为 1 个疗 程 , 间歇 3 , d 继续 第 2个疗 程 , 观察
4个 疗 程 统 计 结 果 。
对 照组 在急性 感染 期 予相 应 的抗 感染 及对 症 治疗 ,呼吸
薛媛 婷
( 津 市第一 医院 , 津 天合 治疗 ;d J ;反复 呼 吸道 感 染 ; 临床 观察 ,L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0 4—5 9 ( 0 2 0 —0 2 3 2 2 0 ) 5 0 4—0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50例

膜下水肿 , 再转为 中性粒细胞 浸润和上皮细胞受损 后 剥脱 。此 后 , 皮 细 胞 重 新 增 生 而修 复 。咳 嗽 可 上
为 细胞 分泌 物 , 粘膜 下组 织暴 露 和细胞 增 生反 应 , 包 括炎 性 细胞 因子 的刺 激而 致 ] 。 止 咳方来 自金厚 如儿 科 临床 经验 集 中咳 2号 组方 加减 而成 , 中百 部 为 主 药 , 方 可治 外 感 内伤 、 寒 热虚 实之 新久 咳嗽 , 有 润肺 之效 , 宜于久 咳者 。 兼 尤
霜 中词号臂神阻献识: 力 关分 罩67 滞标码 学 键类:丛经 ; 和流 图: R1 呼 血动 喉; . 吸 B 文 8
圈
臂 丛神 经 阻滞麻 醉在 骨科 上肢 手术 中 的应 用 分 常见 , 但腋 路法 易造 成桡 神经 阻滞 阻滞 不全 , I 肌
_ 沟 易 成 神 阻 全, 致 分 人 手 法 造 尺 经 滞不 导 部 病 在 :
肺化痰 , 止咳平喘之功 ; 白前性微温而不燥 , 降泄肺 气 以止 咳 ; 志性 微 温 , 有 宁心安 神 , 痰之 功效 , 远 具 化
可 用其 镇静 止 咳之功 共为佐 药 。前胡 能 降泄肺 气 以 止咳 ; 桔梗 能开 宣肺气 , 痰止 咳 , 论新 感久 咳 , 祛 无 属 寒 属热 者 , 可 配 伍 应 用 , 两 药 均 归 肺 经 共 为 使 皆 且 药 。全 方共 奏止 咳之 效 , 治疗 慢 性 感 染 后 咳 嗽 之 收
罩吸氧下辅 助镇 痛镇静 药物 , 别在 L MA组置入喉罩 l 分 ML 者的血氧饱和度、 心率 、 呼末二氧化碳。结果 :MA组 患者 L
■ 是,麻管于的道 、 罩)气 患助后饱临, >面 管优一通,心 0罩醉者用血和床 .静 导点体气度广 0与组辅药氧在 、 集脉 5 已率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2019自用版)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单(自用2019版)一、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编码1. 国家卫计委原编码∶疾病名称及编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5.901)2.修改编码∶疾病名称及编码∶急性鼻咽炎(ICD-10∶JO0)急性咽炎(ICD-10∶JO02)【除溃疡性(ICD-10∶J02.903)】急性扁桃体炎(ICD-10∶J03)急性喉炎(ICD-10∶J04.0)(3度以下)急性咽喉炎(ICD-10∶J06.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流行性感冒伴有呼吸道表现,流感病毒被标明(ICD-10∶J101)流行性感冒伴有呼吸道表现,病毒未标明(ICD-10∶JI1.1)疱疹性咽峡炎(ICD-10∶BO8.501)二、临床路径检索方法J0/J02/J03/J04.0(3度以下)/J06.90/J10.1/J11.1/B08.501且年龄≤14 三、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5.901)。
释义■本路径适用对象为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的患者,或者口鼻咽部局部炎症的患者,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咽结合膜热、疤疹性咽峡炎。
■如出现以下情况需退出本路径,进入其他相应路径∶1. 合并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2.感染扩数,导致颈部淋巴结炎、咽后壁脓肿、化脓性中耳炎、上倾骨骨髓炎、喉炎(3度及以上)、急性会厌炎。
3.病原菌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如细菌感染并发败血症,细菌感染导致化脓性病灶;如皮下脓肿、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脑脓肿、泌尿系感染等。
4.病初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最后确诊为风湿热、川崎病、肾炎、心肌炎、紫瘤、类风湿病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等。
(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上部呼吸道的鼻和咽部的急性感染,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大,一般年长儿轻,婴幼儿重。
鼻部症状如鼻塞、鼻涕、发热、咽痛,婴幼儿可有呕吐、腹泻。
自拟清暑解热方佐治夏秋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持续性发热的疗效观察——附32例报告

1 引 言
急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 感 ) 是 常 见 的 呼 吸 系统 疾 上 病 ’ 。急性 上感 并 发持 续 性发 热 原 是 冬春 季 节 多发 病 , 现 因夏秋季空调使用不 当,大汗后洗凉水浴 、淋雨等原 因, 患此病人数逐渐增多 。2 0 04年 7月 一20 0 5年 7月 ,笔者通 过对夏秋季收治 的 3 2例急性上感持续性发热患者采用 中西 医结合治疗 ,并与同期 3 5例单纯用西医治疗的急性上感持 续性发热患者进行 比较 ,探讨 自拟清暑解 热方对夏 秋季 急 性上感持续性发热的临床疗效 。
自拟 清暑 解热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 3~ 。比较 2组疗效。结果 :中西 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 8 % ,西 5d 8
医组为6% ,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6 2 P<00 ) .5 。2组均无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夏秋季急性 秉
上 呼吸道 感染持 续性发 热者加 用 自拟 清暑 解热 方治疗可提 高疗效 。 [ 关键词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持续性发热 自拟清暑解热方 不 良反应
有 可 比性 。 2 2 治 疗 方 法 .
2组均完成治 疗 ,无 发生 并发症 。 中西 医结 合组显 效 2 3例 ,有效 5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 为 8 % ;西 医组显 8
效 1 ,有效 1 ,无效 1 3例 0例 2例 ,总有 效率为 6 % ,2组 6
总有效率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 <00 ) P .5 。
染 、补充维生素 、多饮水 、加 强营养等 治疗 ,3~7d体温 不退或增 高者 ;④ X线胸 片检查 无异 常 ;⑤肝 、肾功能正 常 ;⑥ 治疗前 1周未 使用 过 肾上 腺皮 质 激素 。排 除标 准 : ① 合并 下呼吸道 感染 ;② 有严重 器质性 病变 ;③ 肿瘤 、结 核 、结 缔组 织疾病 等引起 的发热。中西 医结 合组 3 2例 ,男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2例

3 治 疗 结 果
养 1 例 . 工喂 养 2 1 人 4例 , 混合 喂 养d J 7例 。 x L2
6 2例患 儿 中反 复 上 呼 吸道 感 染 2 例 ; 复 下 呼 吸 道 感 1 反
本组 6 2例 患 儿 中 , 愈 4 治 5例 , 愈 率 7 . % ; 转 1 治 25 好 5
染4 1例 , 性气 管 炎 1 急 0例 , 性 支 气 管 炎 1 急 9例 , 性 肺 炎 急
1 2仍I
2 治 疗 方 法
例 , 转率 2 . % ; 好 4 2 有效 率 9 . %。无效 2例 。在治 愈 的 4 67 5
2 3 对 症 治 疗 .
高热 者 以予d J 退 热 药 如来 比林 针 , 脉 注射 , 可 以 ,L 静 也
予相应 的 物理 降 温 治疗 ; 嗽较 重 者 给 予 镇 咳 药 , 痰 者 加 咳 有 祛痰 药 , 喘息 者 给 予 消 咳 喘 口服 , 重 者 配 合 舒 喘 灵 及 溴 伴 严
下。
毒感染 , 在 细菌 感 染 的 患 儿 选 用 敏 感抗 生 素 如 青 霉 素 、 存 先
锋 霉 素针 剂肌 肉注射 或静 脉 滴注 以控 制感 染 , 药 至热 退 后 用
3 5 d。 ~
1 临床 资料 根据 全 国第 一届 d J 呼吸 道疾 病会 议 ( 9 7年 , ,L 18 成都 ) 制 订 的小 儿反 复 呼吸 道感 染 的诊 断标 准 ,2例 患儿 全部 符合 诊 6 断标 准 。6 2例 患儿 中 , 4 例 , 2 例 ; 男 1 女 1 城镇 儿 童 3 9例 , 农 村儿童 2 3例 ; 发病 年 龄 : ~2岁 2 0 6例 , ~5岁 2 3 1例 , ~ 1 6 2 岁 1 5例 。6 2例 患儿 中早 产 儿 2 9例 , 期 产 儿 1例 ; 乳 喂 过 母
小柴胡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改善及效果分析

小柴胡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改善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方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定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我校治疗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采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的对照组和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联合小柴胡颗粒治疗的观察组[1][A2]。
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性、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作为评价依据,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经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性较对照存在显著优势,(P<0.05)。
结论:将小柴胡颗粒应用在临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有助于治疗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小柴胡颗粒;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在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极为常见,该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且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包括普通感冒、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和喉炎等,上述多种疾病都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1]。
因此,临床在治疗该类患者时主要采取抗病毒药物。
在有关文献资料中提到,小柴胡颗粒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为了验证其应用价值,现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1一般资料患者一般资料(表1)。
表1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n]%)资料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P性别男26(52.00)27(54.00).704.121女24(48.00)23(46.00)年龄(岁)17.30±2.2218.02±2.520.497.3011.2方法对照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用药方案。
患者每次口服1粒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江西铜鼓仁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8169],每天用药2次,连续用药5天。
观察组:复方氨酚烷胺+小柴胡颗粒。
其中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使用方法如上,同时联用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颗粒用药方案:患者每次用开水冲泡小柴胡颗粒[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44020211]1袋,每天用药3次,连续用药5天。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52例观察

n 5 2
5 3
基 本治愈 l 3 9 7(2 6 )
显效 2(03 ) 1 4 9
无效 3( 7 5 7)
8( 5 0 ) 1 9
总有 效率 4 2) 9( 3
4 8 1 5( 4 9 )
1 2 6 1 3 1) 1(0 7 ) 6( 0 9
正常或升高; ⑥年龄2 ~ 9岁。15 0 6 0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
>00 ) 具有可 比性。 .5 ,
2 治 疗 方 法
注: 与对照组 治疗后 比较 . △P< 5 00 。
两 组 均 无 明 显 不 良反 应 。 5 讨 论
急性气 管一支气 管炎 为 多 发 病 、 常见 病 , 治疗 主 要是
抗 炎抗病毒 和 止 咳祛 痰 。热 毒 宁 由青 蒿 、 银 花 、 子 等 金 栀
化检查 均元 明显变化 。
4 治 疗 结 果
共 15例均为我 院 2 0 0 0 7年 1 1月 ~20 0 8年 6月门诊患 者 , 断为急性 气 管一 支 气 管炎 , 合外 感 风热 证 的 中 医 诊 符
两组 临床 疗效 比较见表 1 。
袁 I 两维临床疗 效比较 组别 治疗组
治疗组用热毒 宁注射液 ( 江苏 康源 药业 股 份有 限公 司 生 产 , 号  ̄0 0 ) 0 L加 入 0 9 氯化 钠 注射 液 2 0 L 批 9 12 m .% 5m
静 滴 ,h 完 ; 孢 曲松 钠 3 加 入 0 9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2滴 头 g .%
组成 。青蒿解 表清热 、 郁 散邪 , 宣 金银 花解 毒泄 热 , 栀子 清 利三焦之 火 、 热毒 下行 。诸药 合 用 , 祛表 里上下 之邪 。 导 共 呼吸道 ( 包括 口鼻 、 咽喉 、 管 一支气 管 ) 染 7 % ~ 0 气 感 0 8% 是 由病 毒 感染 引 起 , 数 是 由 细菌 或 细菌 、 毒混 合感 染 少 病 所致 ] 。热 毒 宁具 有 抑 菌 、 抗病 毒 、 和抗 炎 解 热 的作 用 。 本组结果 显示 采 用热 毒 宁治 疗 急性 气 管一支 气 管炎 外 感
李可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方法

医诊通呼吸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气流持续性受阻为特征的气道疾病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气促喘息加重、痰液增多、胸闷、呼吸困难等。
该病属内科中疑难病症,常反复发作,病情缠绵,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治疗不及时危及生命。
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有向年轻化蔓延的趋势。
外在因素是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有害化学成分吸入、气候变化等,内因是吸烟、呼吸道感染、遗传等。
单纯西医治疗AECOPD的方法是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运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治疗等,但是效果有的不理想,不能有效阻止肺功能下降,严重的话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药靶点多,临床中西医结合效果卓越。
张伯礼院士在《中医内科学》将AECOPD中医学定为“肺胀病”,归属于“喘证”诊治范畴,认为外邪和肺虚是此病的两个主要因素。
其病根源于:本气先虚,致呼吸衰竭,因大气下陷吸气难,兼有血瘀、咳喘、痰热或痰湿等实证。
治法:升举大气,通络化瘀,化痰平喘。
现探究李可老中医名方[1]升陷汤、丹参饮颗粒联合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AECOPD并轻度呼吸衰竭,并且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对该类患者的治疗,首先,给予吸氧、解痉平喘、排痰等治疗,并用扩张支气管LAMA/LABA吸入: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剂量为1粒/次,1次/天,疗程5天。
其次,给予患者升陷汤合丹参饮颗粒治疗。
升陷汤合丹参饮颗粒组成:北芪、山萸肉、丹参、柴胡、升麻、桔梗、檀香、降香、炙甘草、砂仁、知母、款冬花、北杏仁各适量的中药颗粒,每次1格,用适量温水稀释,每日2次,连服3天。
另外红参10克,打成小块吞服。
注意事项:■用于呼吸衰竭症状者:大气下陷致吸气难,患34RRJK【作者简介】刘素梅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通讯作者】马国贤中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者感觉气升不上来,呼吸急促,说话需要多次换气,面色苍白;腹部鼓凸,按之空软无物;脉细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 医治 疗急 性 上 呼 吸道 感染 主要 用解 热 镇痛 药 、 咳祛 镇 痰 药 、 菌药 和 抗病 毒 药 以及 一 些辅 助 治疗 。 中医 治疗 急 性 抗 上 呼 吸道 感染 是 通 过辨 证施 治 , 诊合 参 , 证求 因 , 定 其 四 审 确 为 外感 风 寒 还是 风 热 等 证 ; 外 还 根 据 经络 、 位 的 方 法 拔 另 穴 罐 、 痧辅 助 治 疗 急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 经 临 床 观 察 , 医和 刮 中
24 祛 痰药 : . 乙酰 半 胱氨 酸 , 半 胱 胺 酸 的 N 乙酰 化 物 , 为 _ 能 使黏 痰 中 连接 黏 蛋 白肽 链 的二 硫 键 断裂 使 黏 蛋 白分 解 成 小
分子 的肽链 , 痰 的 黏滞 性 降低 易 于 咯 出 , 不 宜 与青 霉 素 、 使 但
头孢 菌 素 混和 , 以免 降低 抗 生 素活 性 。
症状 鼻 塞 、 嚏 、 流 清 涕 、 痒 咳 嗽 、 喷 鼻 喉 口不 渴 、 寒 发 热 、 恶 肢
黏 。取 穴 ; 椎 、 大 曲池 、 中 、 陵 泉 、 三 里 。④ 体 虚 型 : 委 阴 足 症
状气 虚 者 可见 语 声 低 怯 、 短 、 怠 、 虚 者 可 面 色 黄 白、 气 倦 阳 语 言低 微 、 四肢 不 温 、 血虚 者 见 面 色少 华 、 悸 、 晕 。取 穴 : 心 头 气
中 医 治病 讲究 辨 证 施治 , 性 上 呼吸 道 感染 是外 邪 从 肌 急 表 而 人 , 般 用 辛 温解 表 、 凉 解 表 、 一 辛 和扶 正解 表 , 别 适 用 分
于 表 寒证 、 热 证 和虚 人感 受 外 邪 而致 。 表
肟、 头孢 曲松 、 头孢 哌 酮 等一 般 用 于严 重感 染 , 革 兰 阴 性 菌 对
黏液 丝 易被 认 为管 型 ; 酵母 菌易 被 认为 红 细胞 。该仪 器 不 能
测速度; 与传统手工方法相 比, 该仪器能够 为临床提供更加
规 范化 和标 准化 的定 量 结 果 检 测 报 告 。提 供 一 般 不 为 工 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准确 区分 管 型 的类 型 , 不能 区分 结 晶 和滴 虫 ; 移 行 上 皮 细 对
有 形成 分 的 大小 、 比度 、 状 及 质 地 ) 行 自动 识 别 、 类 对 形 进 分
避 免 使用 相 差 显微 镜 鉴 别 主观 影 响 ; 白细 胞 有助 于诊 断急 慢 性 感 染 ; 液 的 电导 率 反 映 渗 透 压 的 水 平 , 而 能 间 接 了解 尿 从 肾 的功 能状 态 ; 作 为疾 病诊 断 和 疗效 观 察 的依 据 。 可筛 查 可
虚者 , 气 海 、 三 里 。 阳虚 者 , 加 足 加关 元 、 门 。血 虚 者 , 血 命 加
海 、 阴交 。 三
综上所述 , 中药 与西 药 结 合 治疗 急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 再 配合 拔 罐 、 痧疗 法 , 程 缩 短 , 果 明显 , 者 的痛 苦 症 状 刮 病 效 患 减轻 , 物 对 人体 损 伤 减小 。 药
对 鉴别 血 尿来 源 ( 肾小 球 、 小 管 及 下 泌 尿 道 ) 参考 价 值 , 肾 有
作者 简介 : 韩淑 娥 , ,9 9年 1 女 16 2月生 , 管技 师 , 西省 人 主 山
民 医 院 ,3 0 2 0 0 1
中西医结合治 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山西省 第二人 民 医院 ( 3 0 2 张彦 慧 0 01 )
少对 人 体 的伤 害 。
3 1 疏 通 经 络 、 气 活 血 治 疗 流 行 性 上 呼 吸道 感 染 和 其 他 . 行
疾病 : 人体 的经 络 内属 于 脏 腑 , 络 于 肢 体 , 横 交 错 , 布 外 纵 遍 全身, 将人 体 内外 , 脏腑 、 节 联 络 成 为 一 个 有 机 的 整 体 , 肢 具 有 运行 气 血 , 机 体 表 里 、 下 和体 调节 脏 腑 组 织 活 动 的 沟通 上
作用, 若经 络 气 血功 能 失调 , 会 产 生各 种 疾病 。 就
2 2 苯胺 类 : 对 乙酰 氨 基 酚 , 用 于解 热镇 痛 。长 期 大 量 . 如 仅
服用 对 肝 、 肾都 有 毒性 。
山西 医药杂志 2 1 00年 1 月第 3 卷第 1 期上半 月 S a x Me , o e e 2 1 . ! . !! ! 1 9 1 h n i dJN vmbr 0 1 旦! ! 拔罐 疗 法 通过 对 经 络腧 穴 的 负压 吸引 作 用 , 在脏 腑 经 络 气血 凝 滞 或经 脉 空 虚 时 , 可起 到 疏通 经 络 、 气 活 血 的 作 用 , 行 型 : 状 夏 季 流行 性 上 呼 吸 道感 染 身 热较 甚 , 汗 而 不 解 , 症 有 心 烦 口渴 、 便 黄 少 、 胀 头 痛 、 脘 满 闷 、 欲 饮 食 、 小 头 胸 不 口淡 发
胞、 肿瘤细胞的鉴别有困难。 目前仍 属于过筛仪器 , 不能完
全取 代镜 检 。
( 稿 日期 :0 00 —9 收 2 1- 90 )
人 员注 意 的 细菌 ; 计算 红 细 胞 、 除 白细胞 数 量外 , 能 给 出红 还
细 胞 均一 性 和非 均 一性 的百 分 比等 实 用 的参 数 , 对泌 尿 系 统 疾 病 的诊 断 、 别诊 断 、 效 观 察 具 有 重 要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 鉴 疗
主要 用 于敏 感 的 革 兰 阳性 菌 和 革 兰 阴性 杆 菌 感 染 。头 孢 氨
药 : 刚烷 胺 和金 刚 乙 胺 , 用 于 亚 洲 甲型 流 感 病 毒 感 染 的 金 仅 预 防 和治 疗 。抗 D A 病 毒 药 : 昔 洛 韦 、 昔 洛 韦 等 , 良 N 阿 伐 不
反 应有 药 疹 、 头痛 、 胃肠 反 应等 。
氟沙星、 氧氟 沙 星 、 洛美 沙 星 、 帕沙 星 等 。不 良反 应 主要 有 司 胃肠 道反 应 和神 经 系 统反 应 和 软骨 组 织损 害等 。 2 解 热 镇痛 药 2 1 水 杨酸 类 : 阿 司 匹 林 有 解 热 镇 痛 、 风 湿 、 血 栓 形 . 如 抗 抗 成 , 良反 应有 胃肠 道反 应 、 敏 反应 、 血 障碍 等 。 不 过 凝
山西 医药 杂 志 2 1 0 0年 1 1月 第 3 9卷 第 1 1期 上 半 月 S a x dJ No e e 0 0 Vo. 9 No 1 h i t hn i Me , v mb r2 1 , 13 。 . 1t eF r s
尿 沉渣 分 析 仪 。该 系统 是 目前尿 沉 渣 分 析 仪 中 唯 一 能 从 未 经 离 心 的尿 样本 中 自动 成 像 、 类 、 量 分 析 和 报 告 尿 有 形 分 定 成 分 的 系统 , 一可 与 全 自动 尿 干化 学 分 析仪 连 成 流水 线 工 唯 作 站 的仪 器 。它 通 过对 尿 液 中有 形 成分 的成 像处 理 , 同时 自 动 颗粒 识 别 分析 技 术 ( P ) 能 软件 根 据粒 子 的特 征 ( 括 A R智 包
廉 , 急 性上 呼 吸道 感 染 感染 的敏 感 菌有 很 好 的疗 效 。 对
R A、 NA病 毒有 抑 制 作 用 , 用 于 呼 吸道 合胞 病 毒 等 。不 N D 多
良反应 有 乏力 、 白细 胞 减少 、 逆 性 贫血 、 畸 。抗 流 感 病 毒 可 致
12 头孢 菌 素 类 : . 比青 霉 素 类 抗 菌 作 用 强 , 敏 反 应 也 少 , 过 疗 效 高 , 性低 。第 一 代 头 孢 菌 素 如 头 孢 唑 啉 、 孢 氨 苄 等 毒 头
一
部 分 正 常标 本 免 于镜 检 , 用 工 作 量 较 大 的 医 院 。缺 点 : 适
若细菌较多, 聚集 易被 误认 为 红 细胞 , 液 在 非 冷 藏 条 件 放 尿 置 超 过 2h 细 菌 增 加 , 形 成 分 数 量 减 少 , 宜 用 于检 测 。 , 有 不
和 计算 。常规 尿 标 本无 需 离 心 、 色 直 接 上 机检 测 , 高 检 染 提
代表 方 剂 败毒 散 、 造 散 , 表 药 有 人 参 、 芪 、 胡 、 枝 、 再 代 黄 柴 桂 川芎等 。
除 此 之 外 , 医还 以 人 体 经 络 、 经 八 脉 治 疗 疾 病 。用 中 奇 拔 罐 、 痧 的方 法 治疗 急 性 上 呼吸 道感 染 , 用 服 药物 , 刮 不 可减
避 免 与氨 基 糖苷 类 或强 效 利 尿药 合 用 。 13 大 环 内 酯类 : . 以红 霉 素 为 代 表 , 抑 菌 剂 , 浓 度 有 杀 为 高
菌 作用 。阿 奇 霉 素 、 红 霉 素 在 体 内 广 泛 迅 速 分 布 于 呼 吸 罗
道 , 肤 软组 织 及 泌 尿 生 殖 道 。新 的大 环 内 酯 抗 流 感 杆 菌 , 皮 淋 球 菌作 用 增强 。不 良反 应 有 胃肠 道 反应 和 肝损 害 。 14 喹诺 酮 类 : . 抗菌 活 性 强 , 革 兰 阴性 杆 菌 活 性 高 , 诺 对 有
抗菌 作 用 强 。第 四代 头 孢 菌 素 如头 孢 毗肟 对 革 兰 阳性 球 菌
作 用强 , 要 用 于敏 感菌 引 起 的严 重 难 治 的感 染 。头 孢 类 应 主
辛 温解 表 药 常用 麻 黄 、 枝 、 芥 、 风 、 苏 等 为 主 组 桂 荆 防 紫 成 的 方剂 , 表 方 剂有 麻 黄汤 、 枝 汤 、 代 桂 小青 龙 汤 。辛 凉 解 表 药 常 用有 薄 荷 、 蒡 子 、 叶 、 花 、 根 等 , 表 方 剂 桑 菊 牛 桑 菊 葛 代 饮 、 翘 散 。扶 正 解表 药 要 解 表 叉需 正 虚 , 以 常 用 补 益 或 银 所 助 阳药 与 解表 药 配 合组 成方 剂 , 表 证 得 解 正 虚 不 受 影 响 ,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