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1、按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避免对流风。

3、给予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鼓励病儿多饮水。

4、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热病儿特别是有高热惊厥史者应遵医嘱给予退热处理。

5、保持呼吸道通畅,鼻粘膜充血、水肿明显致鼻塞、流涕者,可遵医嘱采用麻黄素滴鼻剂,并注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6、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遵医嘱合理用药。

7、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有流行趋势时,可用食醋熏蒸法将居室空气进行消毒。

8、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后应扣击背部促进咳嗽,小婴儿可予以吸痰。

9、根据年龄及病情控制输液速度。

10、腹胀病儿可轻揉腹部、肛管排气、变化体位或抬高床头。

1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12、教育病儿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捂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传染他人,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PPT课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PPT课件

continue
临床表现
并发症 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 管炎; 部分病人可继发心肌炎、肾炎 风湿性疾病等。
治疗要点
1、对症治疗 2、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时可用青霉素、红霉素、氧氟沙 星等 3、中药治疗
板兰根冲剂 双黄连口服液、小菜胡冲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continue
实验室检查
血象
病毒感染 血白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
疼痛:头痛、咽痛,与鼻、咽、喉部炎症有 关 体温过高: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
护理措施
1、环境与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 的温湿度,症状明显时嘱病人卧床休息, 适当限制活动;鼓励病人多漱口,保持口 腔湿润和舒适,必要时协助其口腔护理, 3次\日。
2、饮食护理:病人常有食欲不振、消化不 良,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 素、低脂肪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摄入足 够的水份。
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俗称“伤 风”,多为鼻病毒所致,开始有咽干、喉 痒、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伴有 咽痛、声音嘶哑、流眼泪、呼吸道不通畅, 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不适及头痛等。
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或“上感” 鼻咽部炎症为主 潜伏期短
咽痛 鼻塞 鼻涕 无发热或 轻度发热 可伴轻度头痛
一般5~7天痊愈
病因: 感染:细菌、病毒 过敏反应 理化因素: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
临床表现
症状
发热 咳嗽 咯痰
体征:干、湿啰音
血常规 实验室 痰培养
X线
治疗
一般治疗:休息、饮食(半流食) 对症治疗:退热、镇咳祛痰 抗菌药物素治疗(常用)
β-内酰胺类-青霉素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 喹诺酮类-环丙沙星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
对于存在食物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食用过敏食物,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加重病情。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急性鼻窦炎预防与处理
预防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炎症扩 散至鼻窦;保持鼻腔通畅,及时清理 鼻腔分泌物。
处理
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以青霉素 类、头孢菌素类为首选药物;局部使 用鼻黏膜收缩剂改善引流。
04 呼吸道症状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空气污浊导致呼吸道 症状加重。
02
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 咳嗽,以促进痰液排出 。
03
对于鼻塞、流涕严重的 患者,可采取侧卧位, 以保持一侧鼻腔通畅。
04
必要时,可使用吸痰器 或雾化治疗帮助患者排 痰。
缓解鼻塞、流涕症状技巧
01
及时报告医生
如发现患者病情有变化或 加重趋势,应及时报告医 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解释疾病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急性上呼吸道 感染的相关知识,消除其恐惧和
焦虑心理。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个 性化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和护理工作,争取早日康复。
适宜温湿度
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 ,湿度在50%-60%之间 ,以缓解患者呼吸道症状 。
避免烟雾刺激
患者所在环境应避免吸烟 及其他烟雾刺激,以免加 重症状。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呼 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
观察症状变化
注意患者咳嗽、咳痰、鼻 塞、流涕等症状的变化, 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出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变化。

2.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头晕、头疼等全身症状。

3.观察呼吸道局部症状。

4.观察消化道症状。

5.各种并发症的观察。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2.舒适改变:与鼻塞、流涕、咽部不适等有关。

3.潜在并发症:高热、惊厥、肺炎、腹泻等。

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变化,及时予以退热处理,病室通风,维持适宜的温度。

2.改善鼻塞,流涕,头疼等不适症状:如麻黄碱滴鼻、润喉片、雾
化、抗过敏。

3.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和水分,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4.皮肤、口腔护理,及时更换汗湿衣物。

5.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加强防护。

及时予以镇静药,
保持呼吸道通畅。

健康教育:
1、指导正确的降温方法。

2、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家属帮助患儿解除不适。

3、指导家属观察病情。

4、饮食喂养指导。

5、指导家属做好预防工作。

加强患儿体质锻炼,及时增减衣物,定期体检,按时预防接种,不养宠物,不去公共场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是指鼻、咽、喉以及近于喉远处的气道受到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等。

以下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1.提供休息和充足的水分: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恢复体力和免疫功能。

饮水量应增加,有助于稀释痰液并保持水分平衡。

2.维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干燥的环境。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来提高空气湿度,有助于改善咳嗽和喉咙痛症状。

3.喉咙痛缓解:可采用含有表面麻醉剂的含片、漱口液或含漱剂来缓解喉咙疼痛。

温盐水漱口也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4.鼻塞缓解:可以使用盐水鼻液或鼻腔冲洗剂来清洁和湿润鼻腔,改善鼻塞症状。

鼻塞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鼻腔吸引器或舌下滴剂来缓解症状。

5.疼痛缓解:对于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非处方疼痛缓解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同时,要注意控制剂量和遵循用药指导。

6.患者隔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具有较高的感染性,患者应保持适当的隔离措施,避免与他人接触,尤其是小儿与老人、免疫功能较低的个体。

7.遵循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患者应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以避免病毒或细菌的传播。

同时,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频繁洗手。

8.营养支持:患者需要摄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加免疫系统的能力对抗病原体。

此外,维生素C和锌的补充也有助于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9.应激与焦虑管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伴有焦虑、压力和睡眠问题。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心理疏导、舒缓技巧和放松疗法来管理患者的焦虑和应激反应。

10.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及时处理高热、呼吸困难、持续喉咙痛等严重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教育患者加强自我保护和预防措施,防止再次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一病区护理查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郭珂珂 高明镜
一、相关理论
定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鼻、 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
一、相关理论
病因
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及衣 原体等。其中病毒引起者占90%以上。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 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 感嗜血杆菌。
二、病历汇报
(二)主要病情:
患儿刘雨墨,女,1岁5月,入院查体:T38.9℃,P136 次/分,R26次/分,Wt9.50Kg ,以“发热2天8小时”为主诉 入院。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7℃无呕吐,腹 泻,咳嗽,抽搐等症状。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住我 科,发病以来,患儿精神可,饮食可,大小便未见异常。
二、(病历汇报)
6.焦虑:与知识缺乏有关 向患儿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知识,消除其焦虑情绪,积极配 合治疗,使患儿早日康复。 7.潜在并发症:热性惊厥
密切监测患儿体温。观察病情变化。
二、病历汇报
(六)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1、体温过高:与炎症有关 维持体温稳定Q4h测体温,及时给患儿更换汗湿衣物,注 意保持皮肤清洁,加强皮肤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气体交换受损:与感染有关 3、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饭后喂少量温开水以清洗口腔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有关
一、相关理论
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流涕、鼻塞、咽部不适、咽痛等。
2、全身症状:发热、畏寒、头痛、烦躁不安、拒乳、乏力等,可伴 有呕吐、腹泻、腹痛、甚至惊厥。
二、病历汇报
(一)一般资料
患儿刘雨墨,女,1岁5月,体重:12kg。 科主任:王秀芳、宋丽 护士长:孔丽娜 管床医生:刘莹 责任护士:赵贺敬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4.用药护理 如阿司匹林肠溶片: •饭后服药;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 后服用;服药期间不得饮酒。 5.病情观察 •病情是否好转?---发热--测T、P、R q4h •有无并发症?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 6.健康指导 说说你所知道的防感冒高招。 内外结合,内强外防
案例二分析
• 王阿婆,70岁,因受凉后鼻塞、流涕1天,头
• 1.王阿婆的身体评估有哪些异常?化验报告正常吗? • 2.王阿婆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是什么?
实验室检查
• 1.血象 重点:病毒血症的特点/细菌感染的特点 • 2.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 • 3.细菌培养
治疗原则
• 1.对症治疗 • 2.抗菌药物治疗 适应证★ • 3.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 利巴韦林、奥司他韦 • 4.中成药 • 板蓝根 • 正柴胡饮 • 银翘解毒片
思维与训练
• 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各有何 临床特点? • 如何治疗和护理急性支气管炎病人? • 为社区居民写一篇预防感冒的宣传单。
治疗药物
• • • • • • • 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咳必清) 盐酸氨溴素(沐舒坦)、溴已新(必漱平) 复方甘草合剂(棕色合剂) 平喘药如茶碱类 β2受体激动剂 解热镇痛药 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感染、痰液 黏稠有关。 •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过敏、炎症引起支气 管痉挛有关。
想一想:
• 1.老百姓常说:“感冒时吃点抗生素就好 了”,这个说法对吗? • 2.有人说 “年轻人感冒时要去打打球、出 出汗,就好得快”,这种说法对吗? • 3.感冒时宜吃哪些食物以提高抵抗细菌或病 毒的能力?
达标测试
• • • • • • • • • • 1.上感最主要的病因是什么?最主要是什么菌? 2.哪种人群易患上感? 3.上感共有几种类型? 细菌感染的是哪种类型? 4.哪种类型有高热,夏季好发,有红眼? 5. 上感病人有哪些护理问题? 6.出现哪些表现或化验异常提示为细菌感染? 7. 上感有哪些潜在并发症? 8.你和家人上感时常吃什么药? 9. 上感发热病人如何护理? 10.如何预防上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详细描述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在使用时应注 意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和疗程进行。同时,避免滥用抗生素 ,以免产生耐药性。
抗病毒药物
总结词
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
详细描述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流感病毒 。在使用时应注意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和疗程进行,一般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使 用效果较好。
其他因素
如气候变化、身体状况不佳、免疫力低下等。
0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 排痰。对于痰液黏稠的患 者,可给予雾化吸入稀释 痰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有呼吸困难或窒息风 险的患者,应及时就医。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症状的不同,急 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分为普通感冒 、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等。
常见症状
01
02
03
普通感冒
发热、鼻塞、流涕、打喷 嚏、咳嗽等。
急性扁桃体炎
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 等。
急性喉炎
发热、声音嘶哑、咳嗽等 。
发病原因
病毒感染
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细菌感染
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0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
休息与活动
休息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身体恢 复。
活动
在症状缓解后,可以适当进行活动, 但避免剧烈运动。
饮食护理
饮食清淡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多饮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皋广慈医院——护理部
文件名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修订者:李辉审核者:批准者:
修订时间:2017年08月审核时间:2017年08月批准时间:2017年08月
执行时间:2017年9月1日
【观察要点】
1.询问患者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2.评估患者体温的变化和呼吸形态,是否有发热、呼吸困难。

3.评估患者有无头痛、耳呜、流脓涕等症状。

4.了解患者的胸部X线、病原学及外周血象等检查结果。

5.了解患者有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
1.保证患者适当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者应卧床休息。

2.鼓励患者多饮水。

饮水量视患者的体温、出汗及气候情况而异。

,给予清淡、易消化、丰富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

3。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体温>38.5℃给予物理降温;高热时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并及时观察降温的效果。

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

按医嘱用药,如鼻塞严重时,可先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5%麻黄减液滴鼻,2~3次/日,每次1~2滴;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

5.对于出汉多的患者,及时更换衣物,做好皮肤护理。

6.患者出现寒战时,要注意保暖。

【健康指导】
1.注意呼吸道隔离,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预防交叉感染。

2.保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加强身体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

忌烟。

3.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农服。

4.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

【参考文献】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四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