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血常规变化特点

肝病患者血常规变化特点

造血障碍,引起贫血,和红细胞形态的改变。造成肝硬化贫血的原因还有:由于脂肪代谢紊乱,血腔中有某种异常类品也可引起贫血的发生。(二)肝病患者红细胞参数改变特点

1.Hb 、 MCV 、 RDW 、 Hct 、 MCH 反映肝损伤严重程度

Hb 、 MCV 、 RDW-CV 与反映肝病严重程度的白蛋白、总胆固醇、胆碱酯酶活力、凝血酶原时间呈相关关系。慢性肝炎中、重度,代偿性及失代偿性肝硬化 Hb 逐渐降低, MCV 、 RDW-CV 逐渐增大。肝硬化患者 RDW 、 MCV 、 MCH 多升高,且肝功能损害越重,其升高趋势越明显。Child 分级 C 级患者 MCHC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从 RDW 改变看,肝硬化患者多升高,且肝功能损害越重,升高越明显,提示肝硬化患者其红细胞大小不一,而肝功能损害越重,其红细胞大小不均一性越明显。

2. 网织红细胞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骨髓造血活跃,未成熟红细胞增加,虽然血细胞计数未见异常,但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加明显。肝炎的病毒作用于红细胞膜,可使红细胞膜抗原变化,诱发免疫细胞产生自身

抗体和抗病毒抗体。抗病原抗体复合物黏附与红细胞膜上,使膜的硬度增大,激活补体 C3 与吞噬细胞膜结合。红细胞变为球形,造成 MCV 增大,红细胞可塑性降低。红细胞变形可影响全血黏度、体内微循环有效灌注与红细胞寿命。

三、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改变机制及特点

(一)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改变机制

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改变机制,包括:

1. 脾脏的作用

全身血小板 1/3 以上滞留在脾脏内,可与外周血的血小板自由交换,约 75% 衰老血小板在脾、肝中破坏。(长期认为,脾脏在血小板的破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与肝硬化门脉高压致脾脏淤血肿大,脾肿大时脾血池容积扩大,脾内红细胞池、白细胞池和血小板池占循环内相应血细胞总量的比例较正常脾增加 5.5~20 倍不等,其中尤以血小板池增加最显著,这与临床上脾亢进时血小板减少常常出现最早、最明显相一致。临床脾切除后血小板计数比术前明显升高,为大家所公认。

有关脾抗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的机理,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 :

1 )过分阻留吞噬学说

当脾脏有病理性肿大时,血细胞阻留作用明显加剧,全身血小板的 50%~90% 被阻留在脾脏,导致外周血血小板减少。脾亢时单核 - 巨噬细胞极度增生活跃,吞噬血小板。

2 )体液 ( 激素 ) 学说

脾脏可能产生某些体液因素,能抑制骨髓造学细胞的释放和成熟或加速血细胞的破坏。

3 )自体免疫学说

脾脏可能是很多病理性抗体的来源,脾肿大时这种作用更为明显。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组脾脏肿大发生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血小板正常组,而健康对照组无脾脏肿大发生,脾脏大小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关系,证实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与脾脏肿大有关。

2. 骨髓抑制

肝炎病毒可影响骨髓,从轻度的骨髓功能异常以至骨髓功能衰竭均可发生。用 HBV 体外试验发现 HBVDNA 可抑制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效应明显依赖病毒学清浓度。

蒋孝华等对 74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骨髓象分析,发现在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患者中有

4 例呈骨髓抑制现象,其中乙型肝炎 3 例,乙、丙型病毒重叠感染 1 例,而病毒性肝炎血小板正常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无一例有骨髓抑制,说明少数慢性乙、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由骨髓抑制所致。大多数病毒肝炎患者骨髓象增生是活跃的,说明骨髓抑制并不是引起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原因。

所以,慢肝患者伴有血小板减少时,应进行骨髓象检查,既可对其性质进行鉴别,又可对其预后做出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

3.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介导的免疫机制

诸多研究发现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lateletassociateimmunoglobul in ,PAIg) 增高,血小板计数与 PAIgG 之间呈负相关,因此认为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

(二)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改变特点

1. 血小板的 PLT 、 MPV 能较好地反映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肝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肝病含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有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其改变程度依次为:重肝、肝硬化、慢活肝、慢

性迁性肝炎、急黄肝,与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基本一致,血小板的数量 MPV 能较好的反映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临床上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减少十分常见,在各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中发生率约为37%~77% ,在重症肝炎和暴发性肝衰竭患者中也有约 50% 的患者发生。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急性肝炎组的 MCV 、 RDW 、 MPV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以及 PDW 、 PCT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MCV 、 RDW 、 MPV 之间成为正相关关系, PLT 、 PDW 、 PCT 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MCV 、 PDW 、 MPV 、与 PLT 、 PDW 、 PCT 之间,成负相关关系。

各型病毒性肝炎血小板数量低于对照组, MPV 则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LT 、 PCT 减少,而 MPV 、 PDW 增加,提示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而血小板生成未发生改变,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由此可见,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与免疫机理有关。

2. 慢性肝病网织血小板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特点

网织血小板与是新释放入血液循环的新生血小

板,测定外周血当中,网织血小板的数量能反映血小板生成的能力:血小板参数与体外血小板功能有较好的相关性,可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状况。

慢性肝病常伴有血小板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又有血小板功能的改变,网织血小板是骨髓巨核细胞释放入循环血的最新生成的血小板,因此,外周血中,网织血小板的水平被认为是反映体内血小板生成能力极具价值的指标,而血小板的数量、 MPV 、 PDW 、 PLCR 是反应血小板功能的参数,两者同时检测,有助于了解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变化的原因。

研究发现,慢性肝炎患者网织血小板的检测值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说明慢性肝炎患者血小板生成并无障碍,导致血小板降低的原因可能性是破坏过多,而肝硬化患者网织血小板绝对计数和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其原因可能是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生成素降低,血小板生成障碍所致。

四、肝病患者白细胞参数改变特点

(一)白细胞参数改变特点

白细胞生理波动性很大:

1. 生理性增高

原因包括:长期大量吸烟,初生儿、经期及排卵期、妊娠期、分娩期、进食后、午后、脑力和体力劳动后,冷热水浴后,以及高温、严寒后,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高。剧烈运动,剧痛和情绪激动等因素也可使白细胞显著增高。

2.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某些细菌性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特别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症和全身性感染、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肺炎、阑尾炎、中耳炎、扁桃体炎、脓胸、肾盂炎、输卵管炎、胆囊炎及败血症等。

2 )某些病毒性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乙型脑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等。

3 )过敏反应:如输血反应、药物过敏、急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4 )中毒反应:如各种药物中毒、农药中毒、重金属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妊娠中毒症等。(二)肝病患者白细胞参数改变特点

肝脓肿、肝癌、爆发性肝炎及重型肝炎等,白细胞常呈病理性升高。

肝硬化、重型肝炎等肝病患者粒细胞功能严重障

碍,包括细胞脱粒、趋化、吞噬作用降低,过氧化物减少,炎性介质合成障碍等,由于中性粒细胞在抵御细菌感染中其关键作用,故上述粒细胞功能障碍是肝病患者易继发细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其标准差逐渐增大,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重,病发感染的几率越大,使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波动范围亦越大有关。因此,可能由于感染等因素的影响,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不能很好的反映肝功能损害的程度。

1. 嗜酸性粒细胞过多

外周血当中嗜酸性粒细胞过多,影响因素有过敏、寄生虫感染、各种皮肤病、恶性肿瘤或白血病。

2.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因素有:骨髓增生性疾病,结核(特别是播散性无反应性结核)、水痘、钩虫等感染。中毒及变态性反应:铅、汞、锌、药物、特别是全反式维生素 A 酸,注协异体蛋白后,某些食物过敏。代谢及内分泌紊乱,黏液性水肿,糖尿病等激素,以及其他病因,如肥大细胞增多症、脾切除后,

恶性肿瘤,霍奇金病、溶血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肾病、照射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月经初期、重组 IL — 3 注射后等。

3. 单核细胞的变化

增加的因素有:

1 )见于骨髓单核细胞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单核细胞增多症。

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发生于恶性新生物、贫血、疟疾和黑热病以及原虫感染各种疾病当中,也可发生梅毒、进行性结合,病毒性肝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甲亢和结节性关节炎等疾病。

2 )单核细胞的减少多见于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全骨髓功能不全。

五、肝病患者药物治疗血常规参数改变特点

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

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如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小于等于 0.75 × 10 9 /L 或血小板小于 50 × 10 9 /L ,应降低干扰素剂量,一到两周后复查,如恢复,则住进增加至原量。如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小于等于 0.5 ×10 9 /L 或血小板小于 30 × 10 9 /L ,则应

停药,对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的患者,可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

干扰素治疗的相对禁忌证包括: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小于 1.0 × 10 9 /L ,和血小板计数小于 50 × 10 9 /L ,总胆红素大于 51 微摩尔/L ,特别是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者。

病毒唑的治疗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六、流式细胞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可以对细胞或亚细胞结构进行快速测量的新型分析计数和分选计数,下面我们通过 T 淋巴细胞亚群的特定分析看看流式细胞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 T 淋巴细胞亚群的特定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针对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缺陷性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病等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在分析、其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浴后有重要的意义。淋巴细胞亚群主要包括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和 AK 细胞,测定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早期发现和控制疾病指导临床治疗,评估机体免疫状态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一些疾病中, CD3 、 CD4 、 NK 细胞的变化有一定的特点,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当中, CD4 细胞降低, CD8 增高, CD4 与 CD8 细胞的比值降低, NK 细胞降低。在爱滋病患者中, CD3 、CD4 细胞严重降低, CD8 略先增高, CD4 和CD8 比值降低,在 SARS 患者当中, CD3 、CD4 、 CD8 以及他们的比值 NK 细胞均降低,在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当中, CD4 细胞降低, CD8 正常,或者增高, CD4 与 CD8 的比值降低, NK 细胞降低,在肿瘤患者当中,CD3 、 CD4 细胞降低, CD8 细胞增高, CD4 与CD8 比值降低, NK 细胞降低。

Th1 和 Th2 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彼此进行交叉调节、相互抑制,故在免疫应答的起动阶段,如果机体免疫系统选择了某一亚群为主的应答,这种 Th 细胞就会正反馈地加强自身优势,压抑另一亚群发展, Th1/Th2 愈来愈不平衡是某些疾病发生或加重的根源。免疫应答起始阶段,机体的天然免疫状态为 Th0 细胞分化提供的细胞因子环境,是免疫应答决定性的条件,直接影响机体是否发病及疾病的预后。

(一)根据产生的细胞因子类型和 CD4 阳性的

T 细胞可以分为 Th1 、 Th2

Th1 细胞产生 IL-2 、 IL-12 、 IFN-γ、 TNF-β等细胞因子,主要参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迟发性过敏反应,并在清除病毒等细胞内致病因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Th2 细胞分泌 IL-4 、IL-5 、 IL-6 、 IL-10 、 IL-13 等细胞因子,主要促进体液免疫反应,中和胞外病原体。 Th1 细胞:介导细胞免疫、细胞毒性 T 细胞的生长和活化、巨噬细胞的活化、介导迟发型过敏反应。其功能亢进将导致炎症慢性迁延,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急性排异反应和接触性皮炎等的发病和免疫病理损伤。 Th2 细胞:介导体液免疫,促进 B 细胞的生长、活化和分化,是 IgG1 和IgE 类抗体的转换因子,其功能亢进将导致特异性过敏反应,参与高 IgE 综合症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二)脓毒症患者单核细胞上的 HLA-DR 表达下降

PPT25 显示的是脓毒血症患者单核细胞 HLA-DR 表达显著下降或消失,同时,许多研究显示,不仅是脓毒血症,在创伤后、手术后、胰腺炎后、烧伤及脓毒血症休克的患者中, HAL-DR 的下降

也同样预示着继发感染的风险。

(三)脓毒症患者调节性 T 细胞百分比增加PPT26 显示的是脓毒症患者调节 I 细胞百分比增加。图中还显示脓毒症患者调节型 T 细胞百分比增加。

PPT27 显示的是 PMNCD64 —中性粒细胞 CD64 表达水平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在细菌感染 2h 即出现, 22h 达峰值, 24h 内灵敏度特异性高。能提高对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的检出率。

PPT28 表明, CD64 阳性的指数随感染治疗好转而明显降低。

(四)酒精性肝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PPT29 显示的是无肝硬化的活动性酒精性肝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3 、 CD4 、 CD8 以及 CD19 都是降低的。PPT30 显示的是,有肝硬化的活动性酒精性肝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健康对照对比表明:CD3 , CD4 , CD8 , CD19 以及 NK 细胞都是降低的。

肝硬化

肝硬化 掌握要点 肝硬化的概念、病因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失代偿)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肝硬化的治疗(一般处理、腹水) 概况(1) 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的后期阶段。 病理—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细胞结节性再生、肝逐渐变形、变硬。 临床—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 病因: 酒精性、病毒感染、其他原因肝脏纤维化腹水、门脉高压(出血)、肝性脑病、肝癌。 病毒性肝炎 1、主要为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发展为肝硬化。 2、肝炎后肝硬化多数表现为大结节性肝硬化;少数病例如病程缓慢迁延,炎性坏死病变较轻但较均匀,亦可表现为小结节性肝硬化。 3、从病毒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的病程,可短至数月,长至数拾年。 慢性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损害,经脂肪肝而发展为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硬化的主要发病机理。 80g, 4年---肝纤维化 80g, 10年---肝硬化 胆汁淤积 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外胆管阻塞持续存在,可导致肝细胞缺血、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继而形成肝硬化(继发性)。 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的肝内细小胆管炎症与梗阻所致者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循环障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症(Budd –Chiari 综合症),可致肝脏长期瘀血缺氧,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而导致瘀血性肝硬化,在形态上呈小结节性。 药物及化学毒物 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可损害肝脏。 如长期服用异烟肼、四环素、双醋酚汀、甲基多巴等,或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砷、氯仿等可引起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进而发展为中毒性(药物性)肝硬化。 代谢性疾病 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致某些物质因代谢障碍而沉积于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肝硬化。 营养障碍

血常规分析

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白细胞3.8(正常4.0~10.0) 中性粒细胞数1.5(正常2.0-7.0) 淋巴细胞百分比48.3(正常20-40) 中间细胞百分比12.5(正常3-9)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9.2(正常50-70) 白细胞总数偏低,白细胞分类大致正常。 白细胞增加主要为细菌感染。 白细胞数值减少的常见原因是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脾功能亢进、身体受到急性或慢性有害放射性物质的照射等等。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全血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7.5~10.0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于男:5.6~6.7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 正常情况: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14~20女:12~21

肝病患者血常规变化特点

肝病患者血常规变化特点

造血障碍,引起贫血,和红细胞形态的改变。造成肝硬化贫血的原因还有:由于脂肪代谢紊乱,血腔中有某种异常类品也可引起贫血的发生。(二)肝病患者红细胞参数改变特点 1.Hb 、 MCV 、 RDW 、 Hct 、 MCH 反映肝损伤严重程度 Hb 、 MCV 、 RDW-CV 与反映肝病严重程度的白蛋白、总胆固醇、胆碱酯酶活力、凝血酶原时间呈相关关系。慢性肝炎中、重度,代偿性及失代偿性肝硬化 Hb 逐渐降低, MCV 、 RDW-CV 逐渐增大。肝硬化患者 RDW 、 MCV 、 MCH 多升高,且肝功能损害越重,其升高趋势越明显。Child 分级 C 级患者 MCHC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从 RDW 改变看,肝硬化患者多升高,且肝功能损害越重,升高越明显,提示肝硬化患者其红细胞大小不一,而肝功能损害越重,其红细胞大小不均一性越明显。 2. 网织红细胞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骨髓造血活跃,未成熟红细胞增加,虽然血细胞计数未见异常,但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加明显。肝炎的病毒作用于红细胞膜,可使红细胞膜抗原变化,诱发免疫细胞产生自身

抗体和抗病毒抗体。抗病原抗体复合物黏附与红细胞膜上,使膜的硬度增大,激活补体 C3 与吞噬细胞膜结合。红细胞变为球形,造成 MCV 增大,红细胞可塑性降低。红细胞变形可影响全血黏度、体内微循环有效灌注与红细胞寿命。 三、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改变机制及特点 (一)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改变机制 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改变机制,包括: 1. 脾脏的作用 全身血小板 1/3 以上滞留在脾脏内,可与外周血的血小板自由交换,约 75% 衰老血小板在脾、肝中破坏。(长期认为,脾脏在血小板的破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与肝硬化门脉高压致脾脏淤血肿大,脾肿大时脾血池容积扩大,脾内红细胞池、白细胞池和血小板池占循环内相应血细胞总量的比例较正常脾增加 5.5~20 倍不等,其中尤以血小板池增加最显著,这与临床上脾亢进时血小板减少常常出现最早、最明显相一致。临床脾切除后血小板计数比术前明显升高,为大家所公认。 有关脾抗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的机理,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 :

肝病讲课

上消化道出血 一、疾病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占循环血容量的2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胃、十二指肠疾病及食管疾病。 2、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3、上胃肠道临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胆道结石、胰腺癌等。 4、全身性疾病:血液病、应激性溃疡、尿毒症等。 三、临床表现 1、呕血和黑便。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程度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有关,若出血量多、速度快,可导致出血性休克。 3、氮质血症。大量血液迸人肠道,血液中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及出血性休克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滤降低引起。 4、发热。上消化道出血后,多数病人出现低热,机制尚不清楚。 5、血象变化。 四、相关检查 1、x线钡餐造影检查可了解出血部位与病变性质。 2、胃镜检查对出血部位与病因常可做出迅速而正确的诊断。已列为首选检查方法。 3、化验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肝、肾功能、血尿素氮、大便隐血试验。 4、选择性动脉造影为上述诊断本能确诊时的补充检查,对血管畸形更有诊断价值。 5、含线胶囊试验对十二指肠远端与近端空肠病变引起出血的定位有一定价值。 五、治疗要点 1、常规处理。患者应平卧位。烦躁不安时可肌注安定;呕血者应禁食,单纯黑粪者可进流质饮食;病情严重者应吸氧;放置胃管,吸出胃内积血,了解出血情况,并可灌注药物;防止呕吐物吸人呼吸道引起肺炎或窒息。 2、积极补充血容量。轻度出血时以输液为主,中重度出血需补充血液;输液原则上是量出为入;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3、止血措施。药物止血: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等;三腔管压迫止血;胃镜直视下注射硬化药。 4、手术治厅。 六、护理观察要点 1、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 2、在大出血时,每15一30分钟测脉搏、血压。有条件者使用心电血压监护仪进行监测。 3、观察神志、末梢循环、尿量、呕血及便血的色、质、量。 4、有头晕、心悸、出冷汗等休克表现。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并做好记录。 七、护理措施 1、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安慰体贴患者的疾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烦躁者给予镇静药,门脉高压出血患者烦躁时慎用镇静药。 2、出血期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饮食。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尽快补充血容量,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血浆代用品,大量出血时应及时配血、备血,准备双气囊三腔管备用。 4、如呕血,应根据病情让患者侧卧位或半坐卧位,防止误吸。

肝功、甲胎蛋白、血常规、粪常规、血糖、血脂、肝纤、B超详细解释

【肝功】 转氨酶生理性升高:孕妇,熬夜,过度劳累,剧烈运动、饮食不良。 肝功GOT是谷草转氨酶(AST) GPT是谷丙转氨酶(ALT) 谷丙转氨酶 ALT (丙氨酸转氨酶) 0-40U/L ①.显著增高: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肝炎及心梗。 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轻度脂肪肝。正常或下降:已是肝病晚期、肝功持续损害(转氨酶消耗殆尽)、黄疸很重(胆酶分离)。 谷草转氨酶 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0-40U/L 于心肌和肝胆疾病及骨髓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轻度升高:肾炎、肝病、心肌炎、肺炎等亦可。大幅度升高:意味着肝细胞损伤比较严重。 转氨酶值比 AST/ALT 2.5∶1 或 1.15∶1 比值<1--急性肝炎;比值>2--慢性肝炎、尤其肝硬化;其他肌肉疾病时比值>1且<2。 1.急性肝炎时AST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如ALT,AST/ALT比值<1。 2.慢性肝炎,尤肝硬化,AST升高幅度大于ALT,在慢性肝炎中,比值>2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顺序依次升高。在肝炎恢复期,若ALT已恢复正常,而AST仍轻度升高,说明仍未痊愈。 3.其他肌肉疾病,AST亦增高,其AST/ALT比值大于1. 4.AST持续升高,超过ALT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5.转氨酶是反映干实质损害情况,以ALT最灵敏。 6.ALT:200-0-5000单位,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症状恶化、黄疸持续加重,ALT可下降(胆酶分离)。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 γ-GT<50U/L 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晚期、胆道疾病(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胆道肝癌)、胰头癌; 轻中度增高:肝炎炎症、胰腺炎;不定量升高:酗酒、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纳、安替比林者,避孕药)等所致。 总胆红质素T-BIL STB 0-18.8umo1/L 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 D-BIL 0-6.84umo1/L 当红细胞大量死亡时,释放出的间接胆红素增多,经肝脏代谢,生成的直接胆红素因胆道堵塞,排泄不畅时出现直接胆红素升高。胆道疾病:胆结石胆道息肉胆囊炎。DB显著升高; 间接胆红素I-BIL 5-12 umol/L 溶血性疾病--胆红素来源增加;肝细胞性溶血;造成单纯IB明显增加。 TB、DB、IB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变等. TB、IB偏高:血型不合输血,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恶性疾病等。 TB、DB偏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毛细胆管发生肝炎,胰头癌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胆红素升高与脂肪肝关系不大。 血胆汁酸 TBA 0-15 l/L 代谢受肝脏控制.肝功受损,TBA比胆红素升高早、明显,敏感反映肝损害 碱性磷酸酶 ALP AKP 比色法:130-310U/L 速率法:35-125u/L 升高:见于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恶性贫血、急性感染、营养不良、肌肉损伤、皮炎及妊娠晚期等,以及摄入氨茶碱雌激素可可碱吗啡巴比妥等药物。降低:见于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 升高:生理性原因:儿童骨骼发育期、孕妇、骨折愈合期。病理性原因:肝胆疾病(如肝硬化、肝癌、肝炎、肝外胆道阻塞),骨骼病(佝偻病骨上肿瘤、软骨病等)。肾病、严重性贫血、甲状腺机能不全、白血病等。 总蛋白 TP 60-80g/1 增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球蛋白 GLB 22-38 g/L 降低:出生后至3岁--生理降低。皮质醇增多症,长期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增高:疟疾,失水,结核病,风湿热,麻风,肝硬变,淋巴瘤等。 白蛋白 ALB 35.0-55.0g/L 减低:肝病,肾功能衰竭,少数营养不良等增加:当患者脱水时,导致血液浓缩 蛋白比(ALB/GLB) 1.3-2.5 增高:慢性肝脏疾病、M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降低:生理免疫抑制先天低γ球蛋白血症;病理A/G倒置(<1)严重肝功损伤低蛋白血症。 白蛋白降低、白球比倒置就表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害,是病情比较严重的表现,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一些非肝疾病也可以使血液中蛋白质发生变化。 胆碱酯酶 CHE 速率法:4.2-9.8ku/L 男女40岁以上:5410-32000U/L 女:4300-11500U/L 比色法:130-310U/L,减低:有机磷中毒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恶性贫血急性感染心肌梗死肺梗死肌肉损伤慢性肾炎皮炎及妊娠晚以及摄入某些药物。增高:神经疾病甲亢糖尿病高血压、支哮喘、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肾衰竭等。 长期ALB、CHE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K不纠正,说明正常肝细胞渐减少,预后不良 胆固醇 CHO 0-5.18mmo1/L (110~200mg/dl)①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和戊型肝炎(hepatitis E)。本节主要介绍前三种。 病原学 (1)甲型肝炎病毒(HAV):为RNA病毒。HAV能感染人的血清型只有1个,故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感染后产生IgM型和IgG型抗体。HA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80℃5分钟或100℃1分钟可完全灭活。 (2)乙型肝炎病毒(HBV):为DNA病毒。HBV的抵抗力很强,100℃10分钟或65℃10小时可使HBV传染性消失。 (3)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对有机溶剂敏感,如10%氯仿可杀灭HCV。血清经100℃5分钟或60℃10小时或1/1000福尔马林37℃6小时熏蒸均可使HCV 传染性消失。 流行病学 (1)甲型肝炎:①传染源:急性甲型肝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②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③易感人群:抗HAV阴性者。 (2)乙型肝炎:①传染源: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②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和血液、体液传播。③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 (3)丙型肝炎:①传染源: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②传播途径:输

血及血制品,注射,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生活密切接触,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③易感人群:人类对HCV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具有共同性,临床上分为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再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型肝炎(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瘀胆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 1.急性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甲肝不转为慢性。 (1)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主要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甲肝多起病较急,发热伴畏寒,乙肝、丙肝起病较缓。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肝大,质软,边缘锐利,有压痛和叩痛。肝功能检查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正常。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一般起病较缓,症状较轻。 2.慢性肝炎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不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与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 项目轻中重 ALT和/或AST(IU/L)≤正常值的3倍>正常值的3倍>正常值的3倍 总胆红素(TBil)(μmol/L)≤正常值的2倍>正常值的3倍>正常值的5倍 白蛋白(ALB)(g/L)≥35<35~>32 ≤32 A/G ≥1.4<1.4~>1.0 ≤1.0 γ-球蛋白(%)≤21>21~<26 ≥26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70 70~60 <60~>40 胆碱酯酶(CHE)(U/L)>5400 ≤5400~> 4500 ≤4500 凡ALB≤32g/L,TBil>正常上限5倍,PTA60%~40%,CHE<4500U/L,四项中有一项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 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 单核细胞M 0.03 ~0.08 (3%-8%)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肝功能血常规

肝功能血常规 肝功能血常规是一种检查肝脏健康状况的常规检查项目。通过测量血液中的特定指标,可以评估肝脏是否正常工作。下面是对肝功能血常规的详细解析。 肝功能血常规通常包括以下指标的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是评估肝脏功能的主要指标。它们在肝细胞损害时会释放到血液中。正常情况下,它们的浓度较低。增高的ALT和AST水平可能意味着肝细胞损害,如肝炎、肝硬化等。 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是衡量胆红素代谢的指标。高水平的胆红素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胆管阻塞或贫血等原因。 总蛋白(TP)是测量血液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包括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B)。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是血液中最主要的蛋白质之一。球蛋白由免疫系统产生,包括多种免疫球蛋白。异常的总蛋白水平可能提示肝脏合成功能或免疫功能的异常。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是一种酶,其升高可能与肝细胞损

害有关。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酶,其升高可能与肝胆道疾病有关。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对肝脏的健康状况进行初步的评估。但是,肝功能血常规并不能100%准确地诊断肝脏疾病,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肝功能血常规是一种常规的肝脏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异常结果,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和确诊肝脏疾病。及早发现和治疗肝脏问题,可以有效保护肝脏健康。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临床分析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临床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对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19年5月到2020年1月实施研究。研究期间随机入选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作为案例,并选取同期体检者60作为对照案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和生化检验指标差异。结果:疾病组的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均与常规组存在较大数据差异,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均可以作为病毒性肝炎的重要诊断指标,指标可以直接作为疾病判断、疗效评价的重要方式,值得普及。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常规;生化检验 因为环境因素和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疾病发生率不断提高,其中肝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并且发病群体也向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肝病早期无法接受相应治疗,会导致病原菌不断的侵袭,最终形成病毒性肝炎,该疾病本身带有较强的感染那行与传染面,会累及到人体的多个器官,在疾病表现方面涉及到乏力、呕吐以及食欲下降等。伴随着病程的不断发展,肝脏功能损伤问题不断加重的,导致肝硬化症状的发生与加重,最终诱发出急性肝衰竭,从而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与腹水。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病毒性肝炎的综合干预水平,本文以对比方式探讨不同检验方式的临床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5月到2020年1月实施研究。研究期间随机入选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作为案例,并选取同期体检者60作为对照案例。疾病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平均数47.58岁。体检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

患者23例,年龄平均数49.52岁。两种参与者基础资料对比无价值,组间对比无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常规和生化检验。所有检测方式均通过经验丰富的检验技师进行操作。所有患者在检验之前均实行常规禁食禁水,并维持空腹状态。检测样本获取时间为早晨,抽取量为5ml,放置于真空采血管并开展生化检验。同时采取2ml血液放入到带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血常规检验应用BC-6800医学仪器和配套的检验试剂。生化检验应用雅培cil6200和配套试剂、质控品等进行检验。 1.3观察项目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和生化检验指标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应用SPSS19.0软件。数据录入时依据不同数据类型进行针对性处理,对于百分比数据采用X2进行检验,对于均数数据采用T值进行检验。数据录入与检验操作均需要实行2次,在数据不一致时需要由2名专业人员处理。数据分析结果P值不足0.05则代表两组数据对比拥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疾病组的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均与常规组存在较大数据差异,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表2。 表1血常规检验结果对比 组别AST (U/L) ALT (U/L) ALP (U/L) TBLL (μmol/L) DBLL (μmol/L) GGT (μmol/L)

肝硬化患者网织红细胞多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肝硬化患者网织红细胞多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多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83例肝硬化患者和69例健康对照组血液红细胞(RBC)参数及网织红细胞多种参数,并对各组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红细胞指标及网织红细胞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失代偿期患者的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与代偿期患者、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结论: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可作为肝硬化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早期的诊断指标,有助于肝硬化患者贫血的早期治疗。 关键词肝硬化网织红细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学者认为网织红细胞在贫血的早期就有变化[1],早于成熟红细胞参数。肝硬化(hepatocirrhosis,HC)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本文应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8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肝硬化患者83例,均经病史、B超证实,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75例,酒精肝5例,肝癌2例,血吸虫1例,按临床表现分为代偿期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7~72岁;失代偿期患者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29~74岁。健康对照组69例,男35例,女34例;年龄22~65岁。 标本采集所有检测对象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2ml置于含EDTA-K2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内并充分混匀。 测定方法使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实验均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所有待检标本在2小时内完成。 统计学处理采用Sigmastat3.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多参数结果比较:两组比较,除MCV外,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失代偿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多参数结果比较。 讨论

肝硬化患者血常规改变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常规改变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常规的检测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近年56例肝硬化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受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血常规检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法。结果:观察组在血常规Hb、Hct、WBC、RBC、PLT水平检测结果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降低,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在血常规MCV、PDW检测项目中,对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均比正常人显著下降,能够提示肝硬化的肝损害程度,对早期诊断肝硬化、监测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肝硬化;血常规;肝损害;预后 肝硬化属于一种较常见的慢性肝病,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引起肝脏呈现出进行性、弥漫性或者纤维性的病变;前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后期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临床上认为早期诊断肝硬化并评估其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观察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常规的检测方法和结果,对其临床意义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年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在33~75岁,平均年龄在61.4±1.3岁,均通过临床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再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受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在32~73岁,平均年龄在61.7±1.4岁,观察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两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1.2.1 采集抽取两组受检者清晨的静脉血2ml放置在EDTA抗凝管内,轻轻摇匀,供血常规各项目检测使用。 1.2.2 检测 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及配套的检测试剂,均在常规日常保养、维护和严格的质控下,保证仪器在稳定的条件,遵照仪器的操作规范及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严格操作[1]。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检测的结果经SPSS软件13.0版本统计,采用X±S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改变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改变 摘要】目的进行肝硬化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与正常对照 的比较。方法用SYSMEX-2100分析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RBC、Hb、RDW、MCV、RET、RET%、IRF,并分组对其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期红细胞参数改变不大,但RET%、I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代偿组所有参数均有改变,且有统计学 意义。失代偿组与代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网织红细胞的 多参数进行分析,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 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 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出血倾向和贫血是其主要临床表 现之一。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 红细胞的生成功能。本文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分析,探 讨网织红细胞的检测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实验组:肝硬化代偿组43例,其中男33例,女10例。失代偿组25例。其 中男17例,女8例。年龄41-76岁。以上诊断均符合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病 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 对照组:选择正常体检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2-59岁,肝功能 正常,各型肝炎标志物为阴性。 1.2 仪器与试剂:采用SYSMEX-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该公司原装配套试剂。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和试剂说明书操作。 1.3 方法:所有受检对象均空腹12小时,清晨采血。采血2ml,置于EDTA-K2抗凝管。在当日质控合格的情况下上机测定。3小时内测定完毕。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检测结果以 x-±s表示,组间差 异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肝硬化代偿组与对照组比较 表1 肝硬化代偿组与对照组比较 RBC、Hb、RDW、MCV、RE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ET%、IRF与对照 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2 肝硬化失代偿组与对照组比较 表2 肝硬化失代偿组与对照组比较 失代偿组RBC、Hb、RDW、MCV、RET、RET%、IRF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 异 2.3 肝硬化失代偿组与代偿组比较 表3 肝硬化失代偿组与代偿组比较 失代偿组RBC、Hb、RDW、MCV、RET、RET%、IRF与代偿组比较有统计学差 异 3 讨论

解读血常规指标-Word整理

做血常规检查是经常的事,可究竟对它了解吗?看看今天的分享吧。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不透明的液体,由45%的血细胞和55%的血浆组成。血细胞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见的血液检查,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每次检査只需用0. 1亳升(约两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15~19项结果。不过,这些结果大多是用英文的缩写名称报告的,结果只有检验医学的专业书籍才有介绍,所以患者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 首先介绍一下血常规的项目、缩写、正常参考范围和单位 面对以上这些参考值,就可以对照各自的检验结果判断是否正常。但作为普通病人,要把以上所有内容都搞淸楚,还是比较困难的。实际上我们只需看明白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四项内容就可以了。 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Hb)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病态下的RBC和Hb可出现分离。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 /120的RBC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RBC产生,从而使RBC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是贫血诊断的主要指标。机体发生出Ifll, iflL液生成障碍,红细胞破坏严重或红细胞异常增生等问题时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量都可发生变化。 (1)生理性变化:某些生理上的变化可引起红细胞总数增高,如: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2)病理性降低:骨腌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引起的贫血:慢性疾病,如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等造成或伴发的贫血: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等;急性失血,大手术后,慢性失血等都是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的因素。成年男性Hb小于120 克/升(女性小于110克/升)为贫血。临床根据Hb减少的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轻度,Hb小于正常值但大于90克/升;中度,Hb小于90克/升但大于60克/升:重度,Hb小于60克/升但大于30克/升;极重度,Hb小于30克/升。 (3)病理性升髙:严重呕叶,腹泻,大量岀汗,大面积烧伤病人,糖尿病酸中毒等,可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慢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呈:呈代偿性增加: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等也可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屋呈非代偿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2.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它们通过不同方式与机制消火病原体,消除过敏原和参加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等。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测立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而分类汁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

肝功能血常规各指标

检测项目缩写正常范围临床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 ALT<40U/L对肝实质病变的诊断及病程变化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天冬氨酸氨基转 移酶 AST<40U/L急性心梗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有增高 总蛋白TP55~80g/l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 白蛋白Alb35~50g/l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 总胆红质TB <21 μ mol/L 对诊断,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 直接胆红质DB <8.6 μ mol/L 对诊断,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 总胆汁酸TBA <10 μ mol/L 肝功能检测的灵敏指标 碱性磷酸酶ALP<130U/L阻塞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肺癌,骨肉瘤,肿瘤骨转移等明显升高 Y-谷氨酰基转移酶Y-G T <50U/L肝胆系统病变,特别是肝癌时明显增高 血氨 NH 3<75 μ g/dl 判断肝昏迷 胆碱酯酶 CH E 4650~ 12220U/ L 有机磷中毒,严重而广泛性肝实质损害时降低 单胺氧化酶 MA O 0.3~ 1.4U/L 用于诊断肝纤维化,急性坏死性肝炎,肝癌及肝硬化 腺苷脱氨酶AD4-24U/L 1.肝损伤的敏感指标;2.用于鉴别结核性胸腹水和癌性胸腹水;3.用

A于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 肝功能 血常规 白细包计数WBC:8.6 4.0-10.0 红细胞计数RBC:5.02 3.5-5.0 血红蛋白HGB:102 110-150 红细胞比积HCT:0.335 0.37-0.47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66.8 75.0-100.0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0.4 27-34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05 320-360 血小板计数PLT:312 100-300 淋巴细胞百分比LY:37.4 20.0-40.0 单核细胞百分比MO:7.2 3-8.0 粒细胞百分比GR:55.4 50.0-70.0 淋巴细胞绝对值LY#:3.2 0.8-4.0 单核细胞绝对值MO#:0.6 0.12-0.80 粒细胞绝对值GR#:4.8 1.5-7.2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6.8 <15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8.1 7.6-13.2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17.9 14.8-17.2 大型血小板比例PCT:0.255 0.10-0.30

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血液检验结果的差异分析

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血液检验结果的差异分析 韦世强 【摘要】目的研究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血液常规的检验结果的差异.方法 60例脂肪肝患者和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胆固醇为(6.5±0.7)mmol/L,甘油三酯为 (2.6±1.3)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2±0.5)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 (3.7±0.6)mmol/L;对照组胆固醇为(4.1±0.8)mmol/L,甘油三酯为 (1.5±0.7)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7±0.6)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 (2.4±0.4)mmol/L;观察组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平均红细胞浓度、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为(56±7)U/L,天冬氨酸转氨酶为(79±8)U/L,对照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为(27±6)U/L,天冬氨酸转氨酶为(35±9)U/L,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检验对于诊断脂肪肝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脂肪肝的检查是行而有效的方法.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7(012)007 【总页数】3页(P51-53) 【关键词】脂肪肝;血液检验;健康人 【作者】韦世强 【作者单位】526600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特别是在饮食方面,让很多人都患上了脂肪肝。具有关资料显示脂肪肝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的趋势[1]。脂肪肝是因为肝细胞内沉积过多甘油三酯所致,其发病与患者饮食习惯和运动代谢情况密切相关。并且脂肪肝有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展趋势,有很大的潜在威胁。如果不能及时 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将会导致病情的恶化和极差的远期预后。因为脂肪沉积在肝脏内,让肝纤维化,进而转变成肝硬化和肝癌,会患者因肝脏的衰竭而死亡,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脂肪肝对于保障患者健康,避免 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非常重要[2]。本科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检 验的60例脂肪肝患者和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的血脂水平、血常规检查结果和肝功能检查结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科检验的60例脂肪肝患者和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人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8~59岁,平均年龄(44.26±6.58)岁;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7~58岁,平均年龄(45.14±6.88)岁。纳入标准:排除心、肺不全和血液、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两组入选者检验方法相同,具体方法为早上空腹采集静脉血2ml,用肝素锂抗凝,用于做血常规检查;另外抽取4ml非抗凝血分离血清,用于血脂和肝功能检查。在采集当天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生化仪来检查血脂,包括入选者的胆 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血常规包括入选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等;肝功能包括入选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