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调查与分析 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报告范文

(2)信号灯周期
交叉口为灯控交叉口,周期C=130s。
(3)交叉口设计
(4)数据的汇总、、分析 原始数据:
人工观测交通量记录表
表1:交叉口名称:湖滨南路-白鹭洲路 方向: 南方向进口
内容仅供参考
陈思
思,王振,唐元文
调查目的:1.了解衡阳市的整体交通情况。2.对调查结果进行分
析,
提出解决交通堵塞的建议并规划出合理的出行路线,给他人出行 提供参考
调查时间:xx年3月19日上午8:00~9:00调查地点:船山大 道与红湘路交口 天气:阴天 指导老师:戴剑勇
调查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提 高,
调查车辆:轿车,客车,货车,摩托车等
调查内容:调查分为两个组,一组在马路这边,另一组在马路另 一边,
分别数来往车辆并把数据记录。
我们选在8点到9点这个上班高峰时段调查
调查总结:由于是上班高峰期,导致车辆较多,路上拥挤,导致
了一
段时间的堵车,船山大道上的交通量明显偏高。由于我们第一次 调查,有些准备不充分,导致调查中有些混乱,不过我们及时修正, 确保了数据的正确性。
全民GDP勺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衡阳市民开始购买自己的私车 来改善交通。 然而衡阳市的街道路面不能得到全面的改善, 以适应车 辆树木的不断增加,导致衡阳市内交通拥挤,交通状况比较差。为了 提高和改善衡阳市的交通状况, 我们老师组织我们进行本次的交通状 况调查,从实际中发现问题, 并找出有效的措施来改善衡阳市的交通 状况。
交通量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交通工程总论 专 业:土木工程 班 级: 组 长: 小 组成员:
交通调查与分析复习名词解释与简答

交通调查与分析复习名词解释与简答交通调查与分析第一章1、交通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现象的片断,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流的规律。
P1第二章1、周日交通量变化系数D或Kw:年平均日交通量与全年中某周日的平均日交通量之比。
又称日不均匀系数,日换算系数P92、高峰小时系数PHF:高峰小时实测交通量与由5min或15min 高峰区间推算所得的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之比,即位高峰小时系数。
P93、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一年内连续累计交通量之和除以该年的天数(365或366)所得的交通量。
P84、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把高峰区间的累计交通量扩大推算为1小时时间内的交通量即为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
P95、第30位年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一般简称为第30h交通量。
将一年中所有8760h的小时交通通量按顺序由大到小排列时其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
P96、高峰区间:某高峰小时内连续5min(或15min)累计交通量最大的区间称为该高峰小时内的高峰区间。
P97、第30为交通量系数(K30):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简称第30h系数。
P98、道路方向分布系数Kd:用百分数表示的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占双向行车总交通量的比值。
P9第三章1、空间平均车速:在给定的路段上,同一瞬间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P542、时间平均车速:道路某一断面上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即断面上各车辆通过时起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
P543、运营车速:车辆在运输线上的周转速度即车辆行驶距离与运营时间的比值。
P534、行程车速:亦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程时间的比值。
(行程时间包括行驶时间和中途受阻时的停车时间。
)535、行驶车速:亦称运行车速,是车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驶时间(行程时间中扣除因阻滞而产生的停车时间)的比值。
P536、地点车速:车辆通过道路某一地点(道路某断面)时的车速,亦称瞬时车速。
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彭晗 2003442044交通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现象的数据,并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流的规律。
它主要包括交通流三参数(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调查及OD调查。
我在这里主要介绍交通量调查。
在选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交通体(双向)的数量,称为交通量,其中时间段等于或大于一小时。
交通体指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
车流加人流等于交通量。
交通量不是固定值,与观测的那段时间和地点有关系,并且依赖土地使用的性质、人口数、职工数、经济指标、服务水平和气候条件。
一调查目的及分类交通调查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⑴了解和分析交通的现状;(2)预测未来交通量;(3)便于交通管理和控制。
而交通量调查的目的是获得交通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以便进行道路规划、交叉口设计、评价道路安全程度和道路网的合理性、以及制定道路相交叉口管理和控制措施。
交通量数据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表示,时间单位的长度根据调查目的和用途而定。
1.年交通量(辆/a)的用途(1)确定某一地区的年出行量。
(2)预伯从道路使用者处获得的年收益。
(3)计算事故率。
(4)指出交通量的趋势,尤其是对于收费道路设施。
2.日平均交通量(ADT)或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辆/d)的用途(1)衡量当前对道路设施的需求。
(2)评价现况交通流量与道路系统是否适应。
(3)开发主要道路或城市干道系统。
(4)确定需要增加新设施或改善现有设施的地方。
(5)拟定主要的道路改造计划。
3.小时交通量(辆/h)的用途(1)确定高峰的持续时间和高峰交通量的大小。
(2)估算通行能力尚缺多少。
(3)为制定以下交通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4)对道路和交叉口进行几何设计或重新设计。
(5)由小时交通量可以得到交通密度(辆/km)。
4.短时流量的主要用途短时流量(有5min,6min,l0min或15min的短时流量),通常扩展为小时交通量。
主要用于分析:(1)最大流率。
第3章3-1交通量调查

一、交通量调查的目的
1)了解交通的组成、分布,掌握交通量随时间推移的变 化规律,据此预测交通量及其发展趋势。 2)为道路规划、建设及交通营运管理与控制,提供数据。 (1)通过区域性交通量调查决定新建与改建道路排序,为 确定投资顺序、安排资金与效益评估提供定量依据; (2)确定设置信号、标志及交通管理措施的必要性; (3)为道路几何设计及交通控制设计提供依据。
2、计数器类型
• (1)数字式计数器 • (2)录带式计数器 • (3)环形图表式计数器 • (4)计算机式计数器
JJ-2D型交通量记录仪
杭州凤起路上的汽车流量自动测试器
思考题与习题
• 采用人工与仪器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别设计并 • • • • •
进行以下4 进行以下4项交通调查。 (1)城市主干道连续交叉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 (1)城市主干道连续交叉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 人交通量调查; (2)地点车速调查,要求同时采集城市道路双向车 (2)地点车速调查,要求同时采集城市道路双向车 速资料; (3)区间车速调查; (3)区间车速调查; (4)同一路段处用MC5600、NC200分别进行交通 (4)同一路段处用MC5600、NC200分别进行交通 流参数综合调查;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比同一地点数据的差别, 总结不同方法优劣及适用性。
二、交通量调查的分类
按交通调查涉及的范围分: 按交通调查涉及的范围分:
♦ 1.区域交通量调查 ♦ 2.小区边界线交通量调查 ♦ 3.核查线调查 ♦ 4.特定地点或专项交通量调查
按交通调查要求分: 按交通调查要求分:
♦ 1.分方向、不分方向 分方向、 ♦ 2.分流向、不分流向 分流向、 ♦ 3.分车种、不分车种 分车种 不分车种
– – – – – 转向交通量调查; 转向交通量调查; 分车种交通量调查; 分车种交通量调查; 车辆占用调查; 车辆占用调查; 行人交通量调查; 行人交通量调查; 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 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
第二章 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资料的整理
主要形式: 交通流量图P52 交通量的年变化图及变动图(年平均日交通量)P50 24小时特定时间内的交通量以及交通组成的表示: 1、昼夜率 2、某8小时时间范围内交通量占24小时交通量的比率 3、 一日中上午某小时的交通量占24小时交通量的比率 4、高峰小时交通量占24小时交通量的比率 5、车型的组成比率 6、繁重方向交通量占往返合计交通量的比率 7、右转、直行和左转弯车流比率 8、车道利用率
交叉口调查记录表
交叉口早高峰小时机动车流量 (7:00-8:00)
交叉口晚高峰小时机动车流量 (17:00-18:00)
四、道路网交通量调查方法
调查目的:绘制某一区域道路网的交通流量图(年平均 日交通量)——路网规划、道路养护计划等 调查方法:设置控制性观测站和临时性观测站 控制性观测站:连续观测1周/3个月,避开交通异常 的日子,采用人工计数/自动机械记数 临时性观测站:间距:郊区干线公路3-5km、市区公 路1.5km左右一个。 避开周末,选择一个做24h或 16h观测,采用人工记数/浮动车法
二、城市交通量调查方法
城市交通调查的特点:道路网密度大、交叉口多、路段 短、交通量大、车型复杂等。 调查对象:路段、交叉口和城市出入口道路、公交路面 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车站、广场、交通枢纽、大型体育 场馆等。 主要道路:设置主控制站, 24h调查/2年,分方向和车 种 次要道路:设置副控制站, 24h调查/2年,不分方向 关键站——得到不同等级道路上交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 变化系数
调查时间的确定
1、调查日期、时间、范围,应随目的不同而异。 全年交通量变化趋势——选在一年中有代表性的日期 一周——避开周末前后(周二到周五) 日期:以商业活动比较活跃的日子、无大型文体活动的晴天 为宜;要考虑天气、交通管制(节假日、施工)对交通量的 影响 2、调查日期区间。 24小时观测:一天 16小时:6点—22点 12小时:7点—19点 高峰小时观测:上下午高峰期1-3小时连续观测。 注意:区别地点和不同车种的高峰小时不尽相同。要考虑在 特殊地段(学校、工厂、医院),其高峰出现时间与正常路 段相比可能不同,方向差异性大。
交通调查与分析考试题完整版

交通调查与分析第一章1、交通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现象的片断,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流的规律。
2、交通调查与目的:为了向交通,城市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以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优化,改善道路交通的实际参考资料和数据。
主要对象是交通流现象。
第二章1、交通量调查目的在于通过长期连续性,短期间隙性和临时性观测,搜集交通量资料,了解掌握交通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管理和控制,工程经济性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
2、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路面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3、平均交通量:某一时间段内的交通量平均值。
4、日平均交通量ADT:任意期间的累计交通量之和除以该期间的总天数所得的交通量5、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一年内连续交通量累计值和除以一年的总天数365〔或366所得的交通量6、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一月内连续交通量累计值之和除以该月的总天数所得的交通量。
7、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一周之内连续交通量累计值之和除以一周天数7所得的交通量。
8、年平均月交通量AMDT:一年内连续交通量累计值和除以一年的月份数12所得的交通量。
9、最高小时交通量:以1h为计时单位连续观测若干小时所得结果中最高的小时交通量。
10、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24小时内交通量最高的某一小时的交通量。
11、年最高小时交通量:一年8760个小时内交通量最高的某一小时的交通量。
12、第30位年最高小时交通量:又称为第30小时交通量,是一年内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位于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
13、道路分布系数:是指用分数表示的道路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占双向行车方向总交通量的比值。
14、第30位交通量系数: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
15、月〔周交通量变化系数:月平均日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
16、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该天的日平均交通量的比值。
交通量调查资料
优点:可同时测行程速度、行程时间和交通量,内业工作量小。 缺点:道路沿途有交叉口、或交叉口间距短、交通流不稳定等情况下不宜采用,另外观测精度也较低。
4.自动识别检测法(录像法)
视频检测 一、原理 车辆视频检测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与线圈检测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和高性价比已渐渐得到业内人士的公认,代表了未来车辆检测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方向。 在过去,由于受电子技术的制约,视频检测技术一直没有较大的发展;但近几年随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功能强大的数字处理芯片的面世,视频检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很多方面获得突破和应用。 视频车辆检测器是一种基于视频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路面车辆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的集成系统。它能实时分析输入的交通图像,跟踪图像中的车辆,获得各种交通数据。
1、人工观测法
1.压管式检测器 2.感应线圈式检测器 3、超声波检测器
2.仪器自动记测法
电磁感应线圈检测器主要有通过型和存在型两大类,都是由环型线圈和检测器两部分组成. 基本原理就是由具有一定电感的环型线圈及电容器组成谐振电路,当有车辆通过/驻留环型线圈电磁场范围时,环型线圈磁通量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振荡电压频移,通过对振荡电压信号频移量的分析,确定车辆通过/存在状态 。
在交通研究中通过交通量调查掌握交通实态与变化的规律。 用于推算道路通行能力、预测与计算事故率及道路运输成本和效益等 为制定交通政策法规与科学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交通量调查目的
按交通组成: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量。 按统计时间:年、月、日、小时、分钟交通量。 按调查类型:公路、城市道路、交叉口、城市出入口、分隔查核线交通量。
三、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车辆的分类换算 观测时段的数据换算成整时段数据
交通调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交通现状,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培养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开展了本次交通调查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掌握交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了解城市交通现状,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交通量调查:通过对道路上车流量、车速、车型等数据的采集,分析交通流量分布规律。
2. 交通设施调查:调查道路状况、交通标志、信号灯等设施,评估其合理性和安全性。
3. 交通秩序调查:观察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分析交通秩序状况。
四、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我国某城市主要道路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至X月X日五、实验方法1. 交通量调查:采用人工计数法,由实验小组分工合作,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计数,并记录车型、车速等信息。
2. 交通设施调查:采用现场观察法,对道路状况、交通标志、信号灯等设施进行拍照记录,并分析其合理性和安全性。
3. 交通秩序调查:采用现场观察法,观察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交通参与者的行为,记录违规现象。
六、实验过程1. 交通量调查:实验小组在实验地点设立调查点,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计数,并记录车型、车速等信息。
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配合,确保数据准确。
2. 交通设施调查:实验小组对道路状况、交通标志、信号灯等设施进行拍照记录,并分析其合理性和安全性。
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注意观察设施的损坏程度和设置位置。
3. 交通秩序调查:实验小组观察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交通参与者的行为,记录违规现象。
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影响交通秩序。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交通量调查结果:通过对道路上车流量、车速、车型等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交通高峰时段,车流量明显增加,车速降低。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分析
第一章城市道路交通量调查分析第一节道路交通量调查方法1 概述2 道路交通量调查方法1.1调查时间1.2调查内容1.3调查表格设计1.4 其它相关补充第二节道路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1 道路交叉口交通流量的高峰时间分布交叉口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车型换算系数。
表机动车车型换算系数(pcu)表非机动车车型换算系数(pcu)列出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高峰小时及其交通量。
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量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 道路路段交通流量的高峰小时系数[]tt 60⨯通量时段内统计所得最高交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系数=列出观测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早、晚高峰小时系数。
道路交通流量高峰小时系数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3 高峰小时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分布3.1机动车高峰时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分布列出了机动车高峰时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流量情况。
机动车高峰时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对照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3.2非机动车高峰时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分布列出了非机动车高峰时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流量对照。
非机动车高峰时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对照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4 交叉口流量时间分布特征分析4.1太行路与凤台东街交叉口交通流量时间分布特征交叉口各方向(进、出总和)12小时交通流量如下表;各方向交通量时间分布见图~ 图。
表太行路与凤台东街交叉口交通流量流向表图太行路与凤台东街交叉口东方向机动车交通流量时间分布图图太行路与凤台东街交叉口南方向机动车交通流量时间分布图图太行路与凤台东街交叉口西方向机动车交通流量时间分布图图太行路与凤台东街交叉口北方向机动车交通流量时间分布图图太行路与凤台东街交叉口东方向非机动车交通流量时间分布图图太行路与凤台东街交叉口南方向非机动车交通流量时间分布图图太行路与凤台东街交叉口西方向非机动车交通流量时间分布图图太行路与凤台东街交叉口北方向非机动车交通流量时间分布图第三节 道路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1 路网交通流量分布本次交通量调查涉及到 个典型交叉口的 小时调查,其中 个十字交叉口, 个环型交叉口, 个T 型交叉口。
公路交通量调查数据分析及意义的探讨
公路交通量调查数据分析及意义的探讨交通量交通调查是指通过设备或人工对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农村公路某一路线或某一断面的机动车流量、车型、车速等数据的客观调查与记录,掌握公路网交通流的运行特征以及公路网的适应程度,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为路网适应性评价、重大社会活动影响分析、宏观政策制定、公路网规划与调整、交通运营管理及社会公众出行等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量调查分为常规调查和专项调查。
常规调查是指按照规定要求定期开展的调查活动,主要包括车流量调查(比重调查)、车速调查、占有率调查、轴载调查等;专项调查是指根据专项工作需要开展的调查活动,主要包括起迄点(OD)调查、通行能力调查、典型路段运行监测、典型车辆调查、重大社会活动(事件)及政策影响情况调查等。
1 交通量调查数据的获取(1)人工观测法:通过调查人员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守候在指定的路侧,记录通过该路断面的交通量。
(2)自动计测法:利用自动观测设备对通过观测断面的机动车进行数据采集记录。
为确保采集数据的精度,应定期开展人工观测法与自动计测法数据比对工作,纠正误差。
2 交通量调查数据的类型交通量数据分为自然数和当量数,根据时间长短分为年交通量(全年交通量总和)、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全年交通量总和除以全年总天数)、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月交通量总数除以当月的天数)、平均日交通量ADT(观测期间的交通量总数除以观测天数)、小时交通量(日每时段段机动车通行量的总和)、实时数据(每5min统计的数据),每个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同,作用也不同。
3 交通量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交通量对比分析是指调查站点本期交通量(用户指定的周期)与上一期交通量(指与本期临近的前一个交通量)和去年同期交通量以及邻近站点数据比较,分为“环比”和“同比”,如果超过设定的“环比”、“同比”的参考值(20%、30%),分析变化原因,如因道路施工、交通管制、交通环境改善、地方经济增长、支线分流、设备或人工统计误差、节假日等因素导致数据增大或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交通量计数方法
一、人工计数法
1 方法:有一个或几个调查人员,即能在指定的路段或交叉口引道一 侧进行调查
2 工具:计时器(手表或秒表) ,手动(机械或电子)计数器和其他记录 用的记录板(夹)、纸和笔。 3 观测内容 分类车辆交通量。 车辆在某一行驶方向、某一车道(内侧或外侧,快车道或慢车道)上 的交通量,以及双向总交通量。 交叉口各人口引道上的交通量及每一入口引道各流向(左转、直行和 右转)交通量,各出口引逆交通量和交叉口总交通量 非机动车(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畜力车、架子车等)交通量和行人 交通量 车辆排队长度及车辆的时间和空间占有率等。 车辆所属车主、部门或系统。 司机和骑车人对交通管理和控制的遵守情况。
第二章 交通量调查
第一节 概
述
一、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1.掌握交通量的时间分布规律,探求各种与交通量有关 的系数 2.了解交通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3.为制订交通规划掌握必要的交通量数据。 4.为交通设施的修建和收建提供数据资料 5.交通控制的实施 6.交通管理工作 7.为设置行人交通设施提供参考数据。 8.进行工程的后评估,判断其交通措施的实施效果 9.研究交通流理论 10.用于推算通行能力,预估交通事故率
(三)按交通量特性分
1.平均交通量
平均日交通量(ADT): 任意期间的交通量累计之 和除以该期间的总天数所得的交通量。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一年内连续累计交通量 之和除以该年的天数(365或366)所得的交通量 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周内交通量之和除 以周日天数(7)所得的交通量 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一月内交通量之和除以 该月天数(28,29,30或31)所得得的交通量 年平均月交通量(AAMT): 一年内连续累计交通 量之和除以一年的月份数(12)所得的交通量
三、交通量调查实施
1.调查地点的选择调查地点的选择
交叉口之间的平直路段上; 交叉口(交叉口各入口引道的停车线); 交通设施、枢纽的小入门(流通中心,大型停车场等)。
2.调查的种类
特定地点的交通量调查,是以研究交通管理、信号控制为主要目 的,调查特定地点(交叉口、路段或出入口)的交通量。 区域交通量调查。 是在某特定区域内同时在许多交叉口和路段 设置交通量调查点,以掌握该区域交通流量的分布变化特点为目 的的交通量调查。 小区出入交通量调查。是为校核商业中心区等特定地区、城市或 城市郊区等区域的出入交通量,以及起迄点调查数据中的内外出 行距离而获取所需的数据。 分隔查接线交通量调查。主要是为了校核起迄点调查的数据而进 行的调查。
(3)24h特定时间范围内的交通量以及交通组成的表示。
昼夜率(白天12h或16h交通量占24h交通量的比率) 某8h时间范围内交通量占24h交通量的比率; 一日中上午某小时的交通量占24h交通量的比率 高峰小时交通量占24h交通量 车型的组成比率(或称车型混入率,指不同车型交 通量占总交通量的比率) 繁重方向交通量占住返合计交通量的比率 右转、直行和左转弯车流比率 车道利用率等。
白天16小时交通量系数(K16):白天16h交通量与 全天24h交通量的比值。一般应采用连续若干天 的交通量的平均值。白天16h一般应为上午6点至 晚22点。 白天12小时交通量系数(K12): 白天12h(上午7点 至下午19点)交通量与全天24h交通量的比值。一 般应采用连续若干天的交通量的平均值。 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该天日交通 量之比值,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高峰区间: 某高峰小时内连续5min(或15min)累 计交通量最大的区间称为该高峰小时内的高峰区 间 扩大高降小时交通量:把高峰区间的累计交通量 扩大推算为1h时间内的交通量即为扩大高峰小时 交通量。 高峰小时系数(PHF):高峰小时实测交通量与由 5in或15min高峰区间推算所得的扩大高峰小时交 通量之比,即为高峰小时系数。
4.人工计数法的优缺点
优点:组织工作简单,调配人员和变动地点灵活, 适用于任何地点、任何情况的交道量调查,机动 灵活,易于掌握,精度较高(调查人员经过培训, 比较熟练,又具有良好的责任心时),资料整理也 很方便。 缺点: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 大,冬夏季室外工作辛苦。对工作人员要事先进 行业务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在现场要进行预演调查和巡回指导、检查。另外, 如需作长期连续的交通量调查,由于人工费用的 累计数很大,因此需要较多费用。
5、适用范围
一般最适于作短期的交通量调查。
二、浮动车法
1.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除开车的驾驶员以外)需要一人记录 与测试车对向开来的车辆数;一人记录与 测试车同向行驶的车辆巾,被测试车超越 的车辆数和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另一人 报告和记录时间及停驶时间。
A
1
2
距离l 。 。。
m+1
C
m+1
m+n
。 。。
36 . 2 0 , 67 2 . 55 2 . 56
7 . 22 ( 辆 / min) 433 ( 辆 / h )
l 东= t 东-
Y东 q东
= 2 . 56
0 . 67 7 . 22
2 . 47 (min)
v东
l t东
60 =
1 .8 2 . 47
60 43 . 7 ( km / h )
三、机械计数法
由车辆检测 专门型初级计数器 局级计数器 常用的累计记录器 圆型记录卡式记录器 穿孔纸带记录器
电磁感应线圈检测器主要有通过型和存在型两大类, 都是由环型线圈和检测器两部分组成。 基本原理就是由具有一定电感的环型线圈及电容器组成谐振电 路,当有车辆通过/驻留环型线圈电磁场范围时,环型线圈磁通 量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振荡电压频移,通过对振荡电压信号频 移量的分析,确定车辆通过/存在状态 。
(2)平均行程时间
tc tc Yc qc
tc
(min)
t c :测定路段的平均行程时间
(3)平均车速
vc
vc
l
vc
l tc
60 ( km / h )
:测定路段的平均车速(单向),km/h :观测路段长度,km。
3 记录格式及实例
(1)先计算向东行情况:
q东
X
东
Y东
l西 l东
3.调查时间
调查日期、时间、范围应随目的不同而异。 调查时间区间。 常采用: 24h观测 用于了解一天中交通量的变化; 16h观测 用于了解包括早、晚高峰小时在内的一天大部分时间的交通量变化情
况,一股在上午6点到晚上22点这一区间内进行
日间12h观测
用于了解白天大部分时间的交通量变化状况,一般从上午7点 到傍晚19点区间进行 间范围内作1—3h的连续观测
处理模型
TTL电平
环形线圈
检 测 器
DSP ASIC 芯片
RS232 RS485
数 据 输 出 接 口
抓拍系统
前端管理系统
流程控制
使用气压管式车辆检测器时应注意
车辆检测器,一般均使用临时性的气压管式车辆检测器(道路管检测 器)
使用范围有一定限制,最多可同时检测4条车适的交通 量 对于同时平行通过道路管的车辆或以某一交角通过的车 辆,以及三轴以上车辆或拖挂车通过时,计数往往是不 正确的 无法枪测转向行驶的车辆和区别车辆类型, 应避免安装在弯道上或转弯处,也不要在路面上斜向放 置 不能用于碎砾石路面或松土路而上 特种车辆比较多的路面 极易使道路管受损的路面
(四)、有关名词术语和定义
道路方向分布系数(Kd): 用百分数表示的主要 行车方向交通量占双向行车总交通量的比值。 第30位交通量系数(K30): 第30位小时交通量 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简称第30小时系数 月交通量变化系数(M或KM):年平均日交通量与 某月的平均日交通量之比。又称月不均匀系数、 月换算系数、季节不均匀系数等。 周日交通量变化系数(D或Kw):年平均日交通员 与全年中某周日的平均日交通量之比。又称日不 均匀系数,日换算系数等。
二、交通量的定义和分类
(一)按交通性质分
机动车交通量 非机动车交通量 混合交通量 行人交通量
(二)按计时单位分
秒交通量(又称秒率)(辆/S); 1min、5min、15min交通量(辆/min,辆/5min,辆/ 15min); 信号周期交通量(辆/周期); 白天12h交通量(7点至19点)(辆/白天12h); 白天16h交通量(6点至22点)(辆/白天16h); 周、月、年交通量(辆/周,辆/月,辆/年)等。
高峰小时观测 用于了解早晚高峰小时交通量变化状况。一般在上下午高峰时
将上述时间范围内的调查结果,换算为每小时的交 通量。记录时至少每隔15min做一次记录,最好每 5min记录一次
4.观测用记录表格的设计
记录时在作交通量调查规划时,必须一起考 虑的事项有: 调查场所的选择和配置 调查日期、范围与测定时间的划分; 交通量测定的分项内容(车种、流向、转弯、 车道等); 调查测定方法、人员、设备选用等
m+n 。 。。
2.调查数据计算
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 q c X a Yc qc ta tc q c :路段待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单向),辆/min; X a :测试车逆测定方向行驶肘,朝测试车对向行驶(顺 测定方向)的来车数,辆; Y c :测试车在待测定方向上行驶时,超越测试车的车 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即相对测试车 顺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辆; t a :测试车与待测定车流方向反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 min; t c :测试车顺待测定车流方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 min。
2.永久性机械计数装置
道路管检测器 电接触检测器 光电检测器 雷达检测器 磁性检测器 感应线圈检测器 超声波检测器 红外线检测器 电容式检测器 其它类型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