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实验报告
园林植物与应用实验报告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华南地区主要园林植物的识别及其应用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班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年12月02日《园林植物与应用》实验报告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一、常见园林植物总结1、南洋杉(肯氏南洋杉、猴子杉)南洋杉科南洋杉属Araucaria cunninghamii Sweet常绿乔木,高20-30米,分枝放射状有层次地轮生,下部的平展,上部的斜上伸展,形成圆锥状塔形的树冠,老树则变为平顶。
叶螺旋状排列,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
夏季为开花期,秋末冬初种子成熟。
本种主干浑圆通直,尖塔形的树冠姿态雍容,苍翠挺拔,优雅壮观,是高级的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
2、异叶南洋杉南洋杉科南洋杉属Araucaria heterophylla (Salisb.) Franco常绿乔木,高10-30米,分枝平展,有层次地轮生。
形成塔形的树冠。
叶钻形或三角状卵形。
夏季为开花期,秋末冬初种子成熟。
本种塔形的树冠姿态雍容,苍劲挺拔,整齐而优美,为世界著名的庭园风景树和行道树。
3、鸢尾(老鸹蒜、蛤蟆七、扁竹花、紫蝴蝶、蓝蝴蝶、屋顶鸢尾)鸢尾科鸢尾属Iris tectorum Maxim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短而粗壮,坚硬,浅黄色。
叶剑形,薄纸质,淡绿色,长30-60厘米,宽2-3.5厘米。
花葶与叶几等长,单一或2分枝,每枝具1-3花,苞片倒卵状椭圆形,长4-7厘米。
花蓝紫色,直径约10厘米,外轮3花被裂片近圆形或倒卵形,外折,具深色网纹,中部有鸡冠状突起及白色髯毛,轮3花被裂片较小,倒卵形,呈拱形直立,花柱分枝3,花瓣状,复盖着雄蕊,蓝色,顶端2裂。
蒴果狭矩圆形,具6棱,外皮坚韧,有网纹;种子多数,球形或圆锥状,深棕褐色,具假种皮。
植物学实验园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植物生长发育与园艺栽培技术实验目的:1. 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掌握园艺栽培的基本技术。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对园艺植物的养护与管理能力。
实验时间: 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校园园艺实践基地实验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姓名]实验小组: [小组名称及成员姓名]一、实验原理植物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园艺栽培技术则是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调控,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 花卉种子(如月季、菊花、牡丹等)- 蔬菜种子(如黄瓜、番茄、菠菜等)- 园艺基质(如泥炭土、珍珠岩等)- 营养液- 肥料- 浇水工具- 栽培容器- 标签2. 实验工具:- 电子天平- 烧杯- 量筒- 温度计- 湿度计- 显微镜三、实验步骤1. 种子处理:- 将花卉和蔬菜种子分别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 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量的种子,并记录数据。
2. 基质准备:- 将园艺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以消除土壤中的病原体和杂草种子。
- 将消毒后的基质装入栽培容器中,并压实。
3. 种子播种:- 在消毒后的基质上,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播种。
- 用标签标注种子种类、播种日期等信息。
4. 栽培管理:-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 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适时施用肥料。
- 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5. 数据记录:- 定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花蕾数等。
- 记录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子发芽率:- 通过对花卉和蔬菜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种子种类的发芽率差异。
2. 植物生长状况:- 通过对植物株高、叶片数、花蕾数等指标的观察,分析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病虫害发生情况:- 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分析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华南植物园研学作文

华南植物园研学作文
今天呀,我们去华南植物园研学啦,哈哈,可太有意思啦!
一走进植物园的大门,哎呀,我就像走进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
到处都是高高的大树,各种各样的花草,我感觉眼睛都看不过来啦。
我们跟着老师一路走呀走,嘿呀,看到了好多我从来都没见过的植物呢。
有一种花长得特别奇怪,像个小喇叭,嘿嘿,真好玩。
还有一棵大
树好粗好粗呀,我们几个小朋友手牵手都围不起来呢,哎呀,太壮观啦!
在植物园里,我们还学习了好多关于植物的知识呢。
我知道了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它们有什么作用。
哈哈,感觉自己一下子变得好聪明呀。
我们还在植物园里做游戏呢,大家跑来跑去,可开心啦。
哎呀,跑得我气喘吁吁的,但还是停不下来。
这次华南植物园研学,真的让我学到了好多好多。
嘿嘿,我以后还要来这里玩,发现更多有趣的植物。
等我回去呀,我一定要把我看到的都告诉我的小伙伴们,让他们也知道这里有多好玩。
哈哈,今天真是超级棒的一天呀!。
华南植物园实习论文

华南植物园药用植物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摘要:实验的目的在于调查华南植物园药用植物园的基本情况,于2012年5月26日上午对药园进行实地调查,记录药园中物种种类、数量、生境、习性。
结果表明,药园中不同物种间生长习性异同,且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形态,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华南植物园药用植物园;基本情况引言植物专类园是指有特定的主题内容,以具相同特质类型(种类、科属、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利用价值等)的植物为主要构景元素,以植物收集、展示研究、观赏为主,兼顾生产的主题园。
植物专类园既是植物园收集和迁地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主要开放园区,也是植物园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还可集中展示植物园的造园艺术和地域特色文化。
药用专类园即以药用植物为主要构景元素、以药用文化为主题的专类园。
作为中国三大植物园之一的广州华南植物园,一直都把药用植物作为种植研究的重点。
其药用植物园占地0.8公顷,布局严谨,设计很具园林造景特色,以收集保育岭南药用植物为主,所种植的药用植物既有全面典型性,也很有广东自身特色,比如广东凉茶、广东十大功劳。
游园小道旁,药用植物园期待着我们的到来。
本次共调查了60种药用植物,分别属于49个科。
每种科都各具自身的药用效应。
其中,大部分植物都有清热的功效,有小部分植物还具有治疗跌打损伤的功效,即使成本不高,但对于人体损伤却具有不错的疗效。
从调查中可以我们还发现,这些植物的五大器官几乎都可以用药,且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也各具其效,因此我们可以对这些植物作进一步的研究,让植物体利用合理最大化以造福人类。
一、实验方法1)实验地点华南植物园药用植物园2)实验步骤我们小组将药园划分为6个区域,每人负责统计一个区域里的植物,统计内容包括物种的中名、学名、数量、一般特征和用途。
回学校后,我们小组对每个人的成果进行整合和讨论,最后,我们各自独立完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
3)实验器材笔记本,笔二、实验结果三、讨论与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本次调查总共有49个科,每种植物都具有各自的形态特征和利用价值。
植物项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2. 掌握植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
3. 通过实验,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植物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营养等。
本实验通过设置不同实验组,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分析各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种子、土壤、肥料、塑料瓶、温度计、光照计、量筒、剪刀等。
2. 实验仪器:温室、显微镜、电子天平、pH计、电导率仪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分组:将实验材料分为五组,分别为A、B、C、D、E组。
2. 实验设计:(1)A组:正常生长组,提供充足的光照、水分、温度、土壤、肥料等条件。
(2)B组:光照不足组,减少光照时间。
(3)C组:水分不足组,减少浇水次数。
(4)D组:温度过高组,提高温度。
(5)E组:土壤养分不足组,减少肥料施用量。
3. 实验操作:(1)将种子播种在土壤中,覆盖薄土。
(2)分别对五组实验进行浇水、施肥、调整光照和温度等操作。
(3)定期观察植物生长情况,记录数据。
(4)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A组:植物生长良好,叶片翠绿,茎杆粗壮。
(2)B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茎杆细弱。
(3)C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茎杆细弱。
(4)D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茎杆细弱。
(5)E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茎杆细弱。
2. 实验分析:(1)光照:光照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
本实验中,B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说明光照不足会影响植物生长。
(2)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
本实验中,C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说明水分不足会影响植物生长。
(3)温度:温度对植物生长也有一定影响。
本实验中,D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说明温度过高会影响植物生长。
(4)土壤和肥料:土壤和肥料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华南植物园特定区域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共11页文档

特定区域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华南植物园之姜园梁健斐(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192501091)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华南植物园之姜园)的调查和种类鉴定了解特定区域植物的多样性。
通过调查,深入利用植物系统分类学的相关知识。
为了发挥姜目植物的特色优势,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姜目植物可持续利用出发,推动姜目业发展,建立姜园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姜园将会用于保育、展示姜目植物,是集科普、旅游、科研于一体的姜目植物种植资源保存与研究基地。
二.实验地点和方法1. 调查地点:华南植物园姜园2. 华南植物园姜园基本概况本次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姜园,姜园占地面积约7.3公顷,姜园栽植引自国内外的姜科植物姜科、蝎尾蕉科、芭蕉科、美人蕉科和闭鞘姜科等8个科18属300多种,包括药用,芳香和观赏的姜科植物,如山姜属、姜花属和姜属等,在世界植物园中,它是颇具影响力的姜类植物专类园。
我们所看的有:姜科的桂草寇、艳山姜,蝎尾蕉科的富贵鸟、金嘴蝎尾蕉、扇形蝎尾蕉、红箭蝎尾蕉、红鹤蝎尾蕉和富红蝎尾蕉等,芭蕉科的紫苞芭蕉等等。
姜原产于热带多雨的森林地区,要求阴湿而温暖的环境。
姜科植物80%可供药用,60%可供观赏、食用、香料、染料等,是重要的资源植物。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各种植物进行拍照记录。
且五至六月份是大部分姜科植物的花期,有利于观察花的形态特征。
姜园中有大量的姜科植物,各植物都具有代表性,并且还有较多的其他植物,可现场观察到各植物的外部形态,有利于加深对植物的印象,做好对植物的种类的记录。
调查地点与时间选得好,为调查结果增添了实用性,让小组成员了解到更多不同类型的植物。
三、调查结果以下是本次姜园的植物名录:科名(种数)中名学名数量长势习性应用1.姜科(13)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 4丛良好丛生园林、观赏桂南山姜Alpinia guinanensisD.Fang&X.X.Chen1丛良好丛生绿化草豆蔻Alpinia hainanensis K.Schum 6丛良好丛生,喜温暖阴湿怕旱,不耐强烈日光直射,耐轻霜药用、香料花叶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 7丛良好丛生,喜高温多湿环境,不耐寒,怕霜雪,喜阳光又耐阴观花植物春砂仁Amomum villosumLoureiro2丛良好丛生,半遮荫植物园林观赏植物;果实药用升振山姜Alpinia ‘Shengzhen’5丛良好丛生绿化、美化和观赏红豆Alpinia galanga 3丛良好丛生,喜温园林观蔻(Linnaeus) Willdenow 暖湿润气候和向阳环境赏、药用、调料雨花山姜Alpinia zerumbet‘Sprinkle’6丛良好丛生观赏花卉小草寇Alpinia henryi K.Schum.2丛良好丛生果实医用桂草寇Alpinia guilinensisT.L.Wu&S.J.Chen4丛良好丛生,阴湿、温暖药用、园林、纤维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Pers.) Burtt. & Smith3丛良好丛生,喜高温多湿环境,不耐寒,怕霜雪。
园林植物检查与评价实验报告

园林植物检查与评价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园林植物进行检查和评价,了解植物的生长状况,判断其健康状态,并对植物的美观性和功能性进行评价。
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选择一片园林区域作为实验地点,确保有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和不同的生长环境。
2. 植物检查:对实验地点内的植物进行检查,包括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叶片颜色和形态、植株高度、枝条和根系的健康情况等。
记录每个植物的检查结果。
3. 植物评价:根据植物的检查结果,对其进行评价。
生长状况:判断植物的生长情况,例如是否生机勃勃、生长缓慢、枯萎等。
叶片状态:观察植物叶片的颜色、形态和质地,判断是否存在叶片黄化、枯萎、病斑等现象。
植株结构:评估植株的整体结构是否健康,例如是否有倾斜、断枝、剪裁不当等情况。
功能性:评价植物的功能性,例如观赏价值、防风、保护环境等方面。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将检查和评价的结果进行记录,整理并分析数据,找出园林植物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实验结果与讨论:1. 植物A生长良好,枝繁叶茂,表现出较好的生命力和美观性。
然而,叶片上有一些虫害和病斑,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植物B生长缓慢,叶片颜色较暗,显示出生长不良的迹象。
可能是由于土壤质量不好或者养护不当,需要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和养护措施。
3. 植物C在观赏性上表现出色,但枝条茂密且过于杂乱,需要进行适度的剪裁和修剪,保持植株的整体美观。
4. 植物D在叶片上出现了大量的黄化和枯萎现象,可能是由于水分过多或者缺乏养分的问题。
建议改善排水条件和增加施肥量。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检查与评价,我们能够及时了解植物的生长状态,寻找并解决植物存在的问题,从而保持园林的美观性和可持续发展。
实验总结:本次园林植物检查与评价实验使我更加了解了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评价标准。
通过实验,我学习到了如何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判断其健康状态,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对我今后从事园林设计和养护工作具有重要的。
植物学教学实习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镜、笔记本、铅笔、照相机
四、实验步骤
(1)观察棕榈科植物区,注意了解棕榈科植物的共同特征及其生长环境,以及它们的形态
特征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2)观察孑遗植物区,注意区别子遗植物的形态特征,分析其生长环境条件的特点与环境
的相互关系,注意植物的生长与光照的关系。特别注意观察水松、水杉、落羽杉这3科植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环境的关系。
3、植物与环境
植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在一定环境中的植物,必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植物也不可避免地给环境会带来影响甚至改变。环境因素中的光照、温度、水分(湿度)、大气(或风)、土壤等都是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生态因素。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中,植物有其主动性,对环境具有选择性,可对环境进行适应。而植物的生长活动又可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对环境的变化产生不可忽略的作用,可使环境不断地朝着一定方向改变。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统一的。不适应环境变化的植物,终究不免被淘汰;在不断变动的环境中。植物也朝着一定方向发生变异并适应,这往往成为植物种的演化与发展历史。
2、孑遗植物
孑遗植物,也称作活化石植物,是指起源久远的那些植物。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因为地质运动及气候的变化,大部分已经灭绝,只存在很小的分布范围。这些植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植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但其近缘类群多已灭绝,因此在分类系统中显得比较孤立。因此,在地质时代曾经昌盛一时。占有广大面积的植物类群,由于地层或气候的变动。以致大部分消灭殆尽、仅有极少数生长在优越地点的种类,未蒙受环境剧变的劫运,侥幸地延绵下来,这类植物通称孑遗植物。据此可见,孑遗植物的特性是,有关的亲族都已灭绝,仅能从化石中去辨认,现存种类的生存地区零落,分布范围狭小。
二、实验原理
1、棕榈科植物的基本特征
乔木或灌木,茎通常不分枝,单生或丛生,直立或攀缘,常覆以残存的老叶柄基或留下叶痕 。叶通常较大,全缘或羽状、掌状分裂,芽时内向或外向折叠,常螺旋状聚生于茎顶而形成“棕榈型 ”树冠,或在攀缘的种类中散生;叶柄基部常扩大成为具纤维的叶鞘;花小,具苞片或小苞片,辐射对称,两性或单性,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有时杂性,聚生成分枝或不分枝的肉穗花序,并为一至多枚大型的佛焰状总苞包着,生于叶丛中或叶鞘束下;花被片6,分离或合生,镊合状瓦状排列;雄蕊6,两轮;花丝直立或在芽时内曲,分离或合生,或着生于花瓣上;花柱常短柱头直立或下曲;子房上位;果为核果、浆果或坚果,外果皮常纤维质,或覆以覆瓦状而不明显;排列的鳞片;种子与内果皮黏合或分离。木科约217 属2500 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而以亚洲和美洲为分布中心,是热带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广泛引种裁培。我国包括约有22属60多种。
(3)观察蒲岗植物区,注意南亚热带植被的群落特征和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观察热带肉质植物时,选一些仙人掌科、大戟科、景天科的植物进行观察,注意其形态特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观察阴生植物时,往意选择一些厥类植物、兰科植物进行观家。注意其生态环境及生态适应特征。
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野外考察实验报告
学 院
地理科学
年级、专业、班
地理161
姓名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实验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野外考察
指 导
教 师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野外植物立地条件的观察,进一步理解植物与环境的条件关系。
(2)进一步认识热带、亚热带的主要种类,了解它们的适应特征。
(5)观察裸子植物区和经济作物区,认识一些重要的裸子植物和经济植物,了解它们的适应特征。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