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1.事故征兆按出现的顺序事故征

兆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类2.不安全状态的4大属性指事故属性、和(ABC)。四者互补、交叉、渗透。

A 作业属性

B 场所属性

C状态属性

3不不安全行为分为4大类:(A

违章指挥B违章作业D被动不安全行为E主动不安全行为)。

4伤伤害方式包括伤害发生的方式、部位和后果分为(18)种。5.事故五要素可以部分存在也可

同时存在。(√)

6.事故起因物和致害物也可以是

同一物。(√)

7安全隐患有以下几种构成:1不安全状态+起因物、2.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行为+起因物、3.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8.安全隐患按程度分两类:一般事故隐患(危害、整改难度小)和重大事故隐患(危害、整改难度大以至要停产停业或自身无法解决) 。

9.安全隐患按事故种类分(12)种。

10.安全隐患按涉及的方面分五种:环境条件缺陷、安全措施缺陷、工作制度缺陷、责任制不落实、监控不到位等。(√)

11事故要素源于认识、技术、条

件、管理4大因素。

12.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案管

理三制”中“一案”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预案体系);“三制”指

法制、体制、机制。

13.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三部分构成。

14.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标准是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主要依据(√)

下游过渡区的长度不宜小于30m。终止区的长度不宜小于30m。

1同一行车方向不同断面同时养护作业时,相邻两个工作区净距不宜小于5km。

山区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在视距条件较差或坡度较大的

路段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交通,作业控制区应增加有关设施。

2控制区的施工标志应与急弯路标志、反向弯路标志或连续弯路标志等并列设置。

3在同一弯道不得同时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暴雨台风前后,应检查工地临时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临时线路,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电、漏雨等现象,应及时修理加固。

安全带宜由布质等柔性材料制成,宽度为10cm~20cm

15同一方向不同断面的不同车道

不宜同时维修作业。

16雾天需要进行抢修时,宜会同有关部门,封闭交通进行作业,所有安全设施上均须设置黄色施工警告灯号。

17公路路面养护维修作业必须按作业控制区交通控制标准设置相关的渠化装置和标志,并指派专人负责维持交通。

18养护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查明行驶路线上的隧道、跨线桥的通行净空,必要时应验算桥梁的承载力,确保机械设备安全通行。19公路养护施工生产中注意沥青加热时的安全,指沥青加热时防止

溢锅烫伤及加热时间太长。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采取(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及其他损失。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

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辨识方法: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安全检查表(SCL)法。

不安全状态有四个属性:事故属性(属于何种事故)场所属性(在何种场所存在)状态属性(属于何种状态)作业属性(属于何种施工作业项目),据此划分相应不安全状态类型,相互补充、交叉、渗透。不安全行为分为四类:1违章指挥2违章作业3其他主动性不安全行为4其他被动性不安全行为

事故源于1认识因素2技术因素3

条件因素4管理因素

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企业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错)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1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做

好检查记录2发现生产安全事故

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3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应当立即制止。

施工单位应当在(孔洞口、隧道口、基坑边沿、脚手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者必要的安全防护

设施。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事故

发生后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