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发展 王霖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摘要: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是运营阶段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监控范围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轨道交通运营质量。

目前国内的监控系统,关键设备和技术大都从国外全盘引进,很不经济,也造成了隐患。

实现监控系统国产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设计理念引言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以及日益提高的运营管理要求,轨道交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越复杂,而为了更好地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及服务水平,需要为各自动化系统搭建一个统一的自动化监控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各系统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支持轨道交通的综合监控管理,这就是综合监控系统。

目前综合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综合监控系统设计中存在着设计思想不统一、运营需求不明确、系统功能与运营需求脱节等问题,本文依据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多年的设计和工程经验对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综合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一个初步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一、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涵义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是指将彼此孤立的各类设备控制系统通过网络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监控和协调各相关子系统设备的工作,充分提高各类设备的效率,降低城市轨道运营成本,提高综合决策水平,为乘客提供一个便利、快捷、舒适的乘车环境,并在灾害发生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高安全、高效率、高品质服务”的智能型城市轨道交通。

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实现集中化管理。

各类监控信息由现场的传感器或智能节点发送至监控中心的设备,由后者对其运行及状态参数实时进行集中化管理。

(2)实现合理化运行。

可完成设备例行性时序操作,如节假日、周末及每日上下班定时启动、停止及顺序操作均由控制系统自动完成,可以减少人为的操作,提高可靠性。

(3)实现设备的节能运转。

由于环境负载随人员多少、设备开关、外气冷热及时段特性不断变化,人工管理无法适应如此即时、繁琐的调整,而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则可自动即时完成。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第4章 电力监控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第4章 电力监控系统

I/0功能的RTU(Remote Terminal Unit)设备,中心设 置主站系统,主站系统通过对各变电站的端口扫描获 取数据。 进入20世纪90年代,操作终端计算机在我国的 迅速普及,使得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走向新阶段。变 电站内部还是以传年代,单片/单板计算机以统继电 器为主的继电保护系统,通常在变电站内部设置一套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RTU系统。 RTU系统带有开关量输入/输出、模拟量(通常为 4-20mA,0-10V)输入功能模块,一方面,RTU通过开关 量输入/输出模块对断路器、隔离闸刀的位置信号进 行采集、对可控制的开关进行分/合控制、对变压器 /电容器组的抽头位置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通过前端 变压器对经过电流、电压互感器次边的电压、电流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4)
第4章 电力监控系统
4.1 4.2 4.3 4.4 4.5 概述 电力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力监控系统的设备配置 电力监控系统的功能 系统接口
难点 电力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力监控系统的设备配置
要 求 了解RTU系统的功能 掌握PSCADA系统组成、设备配置 了解PSCADA系统功能 掌握PSCADA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数值进行采集。这些数据在RTU内部进行简单的处理 按照设定的通信规约打包送至调度中心,此时的数据 称为“生数据”。 断路器:一种对电路进行控制和保护的高压电气开 关、用于自动切断负载电流和短路电流。 调度中心设置一套计算机系统,通常分为前置机 和后台机系统,前置机系统负责对各变电站端口的扫 描读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例如,工程量变 换等,使之变成“熟数据”,再送至后台相关的服务 器、计算机中储存、显示。后台机系统包括服务器、 调度员工作站等计算机设备,负责数据的存储、显示 以及人机界面的功能。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设计研究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技术研究必要性,其次探讨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旨在为更多城市轨道交通单位提供思考方向,合理提升综合监控系统的运行质量,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智能发展引言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在朝着全面数字化、自动化、高度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综合监控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提供了一个高效、统一的运行平台,特别是通过高效的分层、分散的计算机集成技术。

应改为通过分层、分散的计算机集成技术,综合监控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提供了一个高效、统一的运行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是一种以主干网络为基础的大规模监测系统,能够在监测系统软件平台上实现对多个专业的数据采集与控制。

1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技术研究必要性在21世纪初,我国超一线城市为提升城市发展活力,扩大交通系统运行能力,开始建设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以电力调整与环境调整为设计核心的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是当时主流设计思路。

其本质是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与电力监控系统(power supervisory control anddata acquisition,PSCADA)的组合设计。

在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实际运行中,会和闭路电视、乘客导向、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utoma tictrain supervision,ATS)等功能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受限于当时的综合监控系统技术局限性,功能系统的数据交互的行为本质上只是由综合监控系统单方面向功能系统提供例如硬件设备工作状态等数据信息。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以电力调整与环境调整为设计核心的综合监控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综合监控系统的云应用需求。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摘要:轨道交通系统的应用,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有重要意义,在其应用过程中,能够通过对各类电力设备的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通过集成平台的技术支撑对轨道交通实施统一的监控,对各个系统通过信息化的共享以及对各个系统的联动控制,从而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

基于此,文章就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轨道交通;力监控系统;设计;应用1.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可以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主变电所(高压变电所)、牵引降压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等不同类别变电所内的高压66—110kV设备、中压10—35KV设备、低压400V设备、直流750V或直流1500V设备、交直流电源屏、排流柜、轨道电位限制装置等对象进行监控,实现对各种设备的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处理、远程维护、报表统计、画面调阅、事故报警、历史数据查询等控制功能。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独立的自动化系统逐渐走向综合集成,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采用统一的网络平台及软件体系,构成综合监控系统。

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典型的综合监控系统一般集成电力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自动化系统,这种方式有利于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互通、软硬件资源共享。

综合监控系统运行所依赖的底层基础依然是原先独立系统的远程终端数据釆集处理系统或者设备。

电力监控系统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后,电力监控系统设计范围主要包括电力调度中心主站系统功能设计、供电复式系统的功能设计,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软件设计、硬件设计,而电力调度中心站系统、供电复式系统的硬件及软件则由综合监控系统统一建设。

双方的硬件接口位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的通信连接装置的通信端子。

2.电力监控系统相关功能及特点分析2.1功能遥控及操作功能;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画面显示功能;事故报警处理功能;系统权限管理功能;事件顺序记录及事故追忆功能;报表及统计功能;数据库管理功能;调度管理功能;培训功能;口令功能。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本文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现状,结合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在工业应用中深度融合的趋势,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将在现有以实时监控为主要应用目的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多核并行处理、服务器集群、移动应用等主流信息技术,将具备海量数据处理的能力,可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信息集成要求和信息安全要求,支撑和引领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框架。

1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发展时期,2011年我国已建成地铁480公里,2020年总里程将达6100公里。

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大连、南京、重庆、青岛、沈阳、哈尔滨、杭州、苏州、成都、西安、长春等以及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已经或将要陆续开工几十条地铁、轻轨线。

到时候城市内甚至城市与城市之间,将组建成为一个庞大的地铁、轻轨网络。

在这样一个轨道交通大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了各种新技术,特别是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融合,有利于建成从运营自动化、单线路运营到线网运营管理及决策的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集成系统,符合城市轨道交通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的战略发展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简称ISCS)是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所有电力和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的分层分布式计算机集成系统,包含了内部的集成子系统,并与其他专业自动化系统互联,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高效率运营。

作为通用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具体应用,综合监控系统用系统化方法将各分散的自动化系统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轨道交通各专业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各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高效地实现系统间的联动,提高了轨道交通的整体自动化水平,增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乘客服务,为建设数字化轨道交通打好基础,有利于改进轨道交通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理念


Th sg t no t g a e n p riin e De in No i f ne r t da d Su e vso o I
Co t l y t m r a i a st nr se f r n Ra oS o Ub l ni Tr
经 验 交 流
T ch i aICom mu c t e nc ni a i ons
《自动化 技术与应用 》2 1 0 0年第 2 9卷第 2期
现 代城 市 轨道 交通 综 合 监 控 系统 的设 计 理念
王 婷婷 1 ,汪 文功
(. 1 苏州轨道交通有 限公司 , 江苏 苏州 2 5 0 2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 限公 司 , 苏 南京 2 0 6 ) 1 0 6; . 江 10 1
控 系统 的使 用 大大 加 强 了轨道 交 通运 行 的安 全性 、乘
客 的舒适性 以及灾 害情况 下乘客疏 散 的及时性 , 将灾 害 情 况下的损失 减少到最 低 3。
通对 国 民经济 增长具 有积极 的推动作 用 , 产生 巨大的 将
社会 和经济效 益 。近 几年 , 国内的城市 轨道 交通建设 正 在快速 发展 , 了提高运 输效率 、保证 行车 安全及旅 客 为 舒适度 等 , 必须建设 一个 满足调 度运营 的 自动化 综合监 控 系统 。城 市轨 道 交通 自动化 涉及 众 多厂 家 的大 量机
2 轨道 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整体结构
现代 轨 道 交通 的 实 际运 营 需 要多 个 专业 的协调 配 合, 具有 代表性 的系统包括】电力监控 系统( S ADA)j : PC 【、 4
环 境和机 电设备 监控 系统( BAS [ 、 自动列车 监控系统 )】 5 ( S 、火灾报警系统( AS 、 自动售检票 系统 ( ) AT ) F ) AF 、 C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摘要:在城市建设和工业开发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类经济形式和群众生活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逐渐从传统的模式中脱离出来,不以单一的量化建设为核心,而是更加强调出行的安全和稳定。

这种变化要求相应的交通也应顺应这一社会主流趋势,转换传统思维和理念。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中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受到高度重视,特别就其安全性而言,尤为强调监控系统的开发和设计。

关键词:城市设施;轨道交通;智能监控;系统设计1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1)集中化管理,利用智能节电及传感器节点,将各种监控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设备,利用智能节点能够集中化管理运行参数和状态参数。

(2)合理化运行,实现设备的时序性操作,比如在节假日或者周末,以及每天上下班过程中通过控制系统自动实现定时的启动和关闭,避免出现人为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可靠性。

(3)节能运行,环境负载的变化关系着多种因素,比如人员变化、外气冷热、设备开关等,人工管理无法使此种调整需求得到满足,要求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满足自动运行需求。

(4)信息及设备的智能决策及高度共享。

(5)一体化的运行,如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检测到火警信号的时候,空调、电梯和相应的供电设备在连接过程中都比较经济,在消防系统中打开其中的高压水泵,从而能够实现系统的一体化运行和相互协调。

2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构成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除了供电系统和常规环控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和动力照明系统以外,还具有多种其他的系统,比如综合安防、设备监控及自动售检票等系统,此系统都能够融入到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及互联范围中。

图1为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及互联。

集成指的是使各个接入子系统信息通过综合监控系统进行传输,子系统中央级和车站级功能通过监控系统实现,子系统不只是具备自身独立传输网络。

互联指的是被联子系统传输网络独立,属于独立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和其在不同监控级别接口实现信息交互,实现设备监视及模式联动。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其他论文文档]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控制中心系统设计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其他论文文档]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控制中心系统设计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控制中心系统设计研究 摘 要 针对城市轨道 交通 自动化技术的快速 发展 , 提出了电力监控控制中心系统应考虑的设计与技术 问题 , 旨在保证系统健壮性及 应用 开放性。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电力监控,控制中心系统,监控和数据采集 电力监控系统完成对城市轨道交通全线各种变电所、接触网设备运行的远程实时控制、监视及测量,处理供变电系统的各种事故及报警事件,实现供变电系统的运行、维修调度管理自动化,提高供电质量,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

在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整体 网络 拓扑结构中,控制中心监控系统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存储、数据共享、数据 分析 与系统实时控制的核心节点。控制中心监控系统通过通信通道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过所内通信网与所内各智能化电气装置( IED) 通信。因此控制中心监控系统设计的可用性、健壮性、开放性、拓广性与可维护性极为关键。本文通过一个设计方案论述了部分设计思想与技术要素。

1 系统设计准则 (1) 开放性设计原则 从今后轨道交通 企业 信息网发展的全局考虑, 控制中心监控系统位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为此,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应用扩展性及与其它系统的互连性。开放性设计是关键要素,要应用成熟的国际与 工业 标准。在系统构成上,采用并设计开放式的系统支撑平台结构与应用平台结构。两平台应为分离架构。

(2) 分布式系统原则 按照不同的功能要求,将不同的应用及其数据驻留于空间上分布于不同位置的工作站节点。按功能进程分划,将处理能力分布到所需之处,包括硬件/ 软件/ 功能/ 处理/ 数据的分布等。网上客户/ 服务器分布式模式是一种优化模式,提供了所必需的灵活性。它不仅仅是客户/ 服务器在网上的物理连接与通信,而且其优化的核心在于应用程序、数据和处理任务按功能进程在网上分划,并使故障清晰隔离;并以响应/ 请求的网络通信模式构成分布技术支持,从而成为规模优化的性价比高的构架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发展
王霖
发表时间:
2019-07-08T12:31:50.2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作者: 王霖
[导读]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把电力监控又叫做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信
息化技术为一体新型的集成系统。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0)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把电力监控又叫做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信息
化技术为一体新型的集成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联结电力间隔设备,实现实时监控电力设备状态,通过集成平台的技术支撑对轨道交通实
施统一的监控,对各个系统通过信息化的共享以及对各个系统的联动控制,从而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一、综合监控系统的特点

综合监控系统(ISCS)是轨道交通各专业自动化系统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平台形成可数据交互的统一监控平台系统。无论是
电力监控(
PSCADA)还是机电环境与设备监控(EMCS/BAS),无论是行车调度监控(ATS)还是网络管理系统(NMS),都建立在一
个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上由一个统一的软件体系结构支撑。综合监控系统仍然遵循两级调度和三级控制的机制。整个综合监控系统分为
中央综合监控系统、骨干网、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和前置机(
FEP)。这样就可以实现轨道交通全线各专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可见综合监
控系统不仅克服了分立系统在调度指挥中的不足,而且也是轨道交通调度自动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综合监控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采用统一的软硬件平台,维护人员只要维护一组服务器,降低了运营维护的工作量;各类调度员使用同一套软件系统平台,人机
界面和操作方式等相同,有益于运行人员的培训。
2
)综合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任何一个位置在授权下都可完成所集成专业的远控操作。
3
)打破专业壁垒,进行跨专业的联合调度。发生紧急情况时,各个专业的子系统要相互联动;综合监控系统可以与各个子系统通
讯,易于实现整个系统的信息共享和综合,还可实现不同专业的联动功能。
4
)增加面向乘客服务系统,视频监控、广播系统直接跟乘客通讯。
5
)可实行能耗管理,分析地铁能耗,实现绿色车站及绿色OCC
6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系统,其扩展性能良好。
7
)灵活的管理层级配置以及友好的人机界面等。

在实际的轨道交通工程应用中,综合监控有网络化的集成系统和信息化的集成系统。这两种结构的系统集成是目前解决轨道交通控制
系统一体化问题的有效方案。网络化的集成系统是具有完善的网络结构和强大处理数据能力的服务器系统,适用于控制监测对象多、投资
规模大、分多期建设的地铁工程。而信息化的集成系统是结构简单、使用冗余方式的主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RTU(远程传输
单元)系统,适用于控制和监视对象少、要求设备智能化程度高、投资规模不特别巨大的轻轨工程。

二、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2.1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构架设计及应用


对于轨道交通工程来说,对于电力监控系统的运用至关重要,在系统建构过程当中,要根据城市实际状况来设计与施工,在系统中主
要是对车站以及中央管理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轨道交通工程中,监控系统有其自身特点,着重系统稳定性、可靠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安
全性,需要合理的逻辑判定关系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同时这项技术所应用范围主要是在一些大型工程当中,其中随着轨道交通工程的
发展,对于自动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多,我国电力工程实际发展和运行过程中,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满足,举例来说,对于天津地铁
5号线,
采用的是北京和利时公司的
MACS-SCADA系统,采用通用平台结合专业化应用,建立在两级平台上面向具体项目定制开发,具有极高的开
放性,基于标准、易于扩充应用和开发接口,同时有益于提高系统稳定性。
2.2
平台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对于轨道交通工程中的电力监控系统来说,平台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平台发展十分适用。对于系统平台化的应用需要从计算机或者
是网络等方面进行相关信息的适配,例如,
MACS-SCADA软件平台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UNIX、LINUX,
采用集中管理、分散布置的模式,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其次,平台化系统的设计中,对于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也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
需要保证数据能够包含网络访问接口,同时在设计系统过程中,对于技术中总线或者是其他设备通讯协议运用需要根据接口相关标准,也
要根据轨道交通实际传输数据量状况进行计算处理。
2.3 MACS-SCADA
软件平台的实际应用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中,对于电力监控系统的运用所包含内容众多,站内设备种类较多,交流综合保护装置、直流保护装置、交直
流屏等设备与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形式有以太网络形式、串口方式等,接口协议也多种多样,在工程中运用
MACS-SCADA软件平台能够获得
更好工程效率和发展效果,这项软件采用分层分布式、具有良好开放性和扩展性的、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
PSCADA系统作为牵引降
压混合变电所、区间牵引变电所、跟随式降压变电所的自动化系统,对于网络的开放性进行考虑,从前期进行设计再到后期到实际应用工
作中,满足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实际需求,适应设备中关键环节,针对变电所内交、直流系统并存、保护设备类型及保护方式较多、保护
联锁关系复杂进行配置,从而保证电力监控系统的正常运用。

三、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展望
3.1
加强分析功能,加强预测预警和故障处置功能

现有轨道交通的维修的机制是定期检修结合故障修,如运营过程中发现问题,调度通知专业人员来维修;是一种被动的维修机制,定
期的检修对于新设备及年久的设备也是增加损耗的负担。新型电力监控系统应加强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功能,以大量数据为基础,统计
各种电流电压特征量,提前捕捉异常征兆,并针对预测故障部件进行预警,让维修提前介入处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

分析的基础是大量的数据,这就需要新型电力监控系统,能够整合与电相关的尽量多的数据来进行综合的评判和分析,对数据采集存
储并进行趋势分析有较强要求,以便进行异常的预测和预警。
3.2
建立网络化运营、维保一体化机制

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以及区域化维保,需要新型电力监控系统打破专业瓶颈,以区域标记设备,能够综合本区域相关数据呈现相应专
业。同时新型的电力监控系统,应能够建立运营、维保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的平台,使得运营和维保能够协同工作,以保证轨道交通电网的
稳定高效的运转。
3.3
增强通讯可靠性

未来随着电力监控功能的增强,监控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显得尤其重要,稳定的软硬件环境以及可靠的通讯保障必将是未来发展的重
点,全冗余的网络结构以及数据通道冗余,增强通讯的可靠性,以保证监控系统的稳定状态。

四、结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度集成的信息监控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结合城市轨道交通
电力监控系统建设的实际经验,综合监控系统的缺点比较明显得以展现,是未来电力监控系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电
力监控系统的建设和使用,首先应该选择一个符合行业应用的系统平台,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使城市轨道交通中的电力监控系统能够
全面得以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觅.可靠性分析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供电PSCADA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6).

[2]范永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支持系统的方案设计[J].自动化应用,2014(03).

[3]吴玉怀,周伟建,万能海.新型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