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讲义
超前地质预报 - 1概述及理论基础

(成片)片麻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普通角闪石、千枚岩、板岩 (块状)大理岩、石英岩
1、地质学基础 岩石的性质
1 2 3 4 5 6 7
岩石的强度 岩石的变形 岩石的重量 孔隙度 吸水性 软化性 抗冻性
1、地质学基础 地质构造
岩层和层理
沉积岩构造
褶皱 断裂构造
裂隙(节理) 断层
1、地质学基础 岩层
预报技术有待提高,专业人员参差不齐
02 预报理论和技术的深入研究滞后
预报队伍人员水平不高,现场经验不足
5、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和种类
02
物探法
01
地质法
03
超前钻探法
04
超前导洞法
5、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和种类
长距离预报 >100m
地质调查法 超前钻探法 弹性波反射法
地质调查法 超前钻探法 瞬变电磁法 弹性波反射法
各方法预报结果综合分析
相互验证提高预报准确性
03
04
隧道为平行双洞隧道或设 有平行导坑
用先行超前隧道进行后行 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4、超前地质预报的原则
施工安全重要环
节和技术手段
1
各种方法预报结果综合
3
分析
相互验证提高准确性
地质复杂程度分级,确定重点预报地
2
段,遵循动态设计原则
根据预报地段,遵循动态设计原则
地质构造预报 断层 节理密集带 褶皱等影响岩体完整性构造预测预报
地层岩性预报 地层岩性 软弱夹层 破碎地层 煤层 特殊岩土体预测预报
02 01
不良地质条件预报 岩溶 采空区、人工洞室、瓦斯等的预测预报
03 地下水状况预报 04 岩溶管道水及断层 裂隙水等发育情况预测预报
公路工程监理培训隧道地质预报技术讲义PPT

3、ZK59+864~ZK59+921(57m)该段为Ⅲ类围岩。 该段围岩探测后虽未发现大型不良地质构造,仅有15
条与隧道斜交的大型构造节理面发育,小型节理发育,节 理密度0.95条/m。节理面略显粗糙,局部充填黄褐色软泥, 张开度2mm~3mm,有明显错动,节理的优选产状为 34082、22916、5876,随着掘进在个别地方会有 地下水渗出。
特别提示:爆破测试孔垂直于隧道侧壁,向下倾斜10°
4、接收器钻孔的布置:
在隧道与爆破探测孔同侧壁,同高的延长线上,距离最外 一个爆破探测孔(第24#孔)15m~20m处,布置接收器钻孔,接 收器钻孔垂直于隧道壁,深2.0,直径50mm~55mm,向下倾斜 10°,用直径大于50mm钻制,(如图所示)。
该段围岩探测后虽未发现大型不良地质构造,仅有12条 与隧道斜交的大型构造节理面发育,小型节理发育,节理密度 0.98条/m。节理面略显粗糙,局部充填黄褐色软泥,张开度 2mm~3mm,有明显错动,节理的优选产状为34481、 22916、5876,随着掘进在个别地方会有地下水渗出。
图1 TSP探测原理
反射波前
检波器 隧道Biblioteka 震源 检波器入射波前
地层 或
断层
图1 TSP探测原理
2、仪器
本工程选用瑞士安伯格测量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TSP203plus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该系统采用地震波反射原理,能长 距离地预报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变化,如断层破碎带和其它不良 地质带,其有效解译距离为掌子面前方100-150m,最高分辩率可 达1.0m,具有探测、解译距离远,分辩率高的优点,最适合作长 期超前地质预报。预报系统由记录单元,接收单元,附件和引爆 设备三大部分组成.
超前预报(地质雷达)

目录1 概况 .................................................................. - 1 -2物探方法基本原理....................................................... - 1 -2.1 基本原理....................................................................................................................... - 1 -2.2 探地雷达在勘查中的基本参数................................................................................... - 2 -2.2.1 电磁脉冲波旅行时.......................................................................................... - 2 -2.2.2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3 -2.2.3 电磁波的反射系数.......................................................................................... - 3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3 -2.3.1 距离归一化.............................................................................................................. - 3 -2.3.2确定波速................................................................................................................... - 3 -2.3.3 水平和垂直滤波...................................................................................................... - 4 -3 设计文件描述的预报段地质条件........................................... -4 -4 掌子面地质编录及地质分析............................................... - 4 -5 探底雷达测试与结果分析................................................. -6 -5.1 测线的布置....................................................... - 6 -5.2 数据处理结果..................................................... - 7 -5.3解译分析......................................................... - 8 -6.结论和建议 ............................................................ - 9 -附件一:掌子面地质编录表................................................ - 10 -1 概况××隧道为××××高速公路××标段的在建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培训资料

一、宜万铁路开展超前预报的目的 和采用的主要方法
3、宜万铁路超前预报采用主要方法: 由于宜万线的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场地条件的 限制、各种方法探测方法的局限性,采用了物探 --钻探相结合,长距离探测与短距离探测相结 合、勘探与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的综合探测方法。 主要有:地质素描、TSP、地质雷达、红外探水、 水平钻探和超前炮孔等
二、宜万铁路超前预报各方法的特点
1、TSP:主要的长距离探测方法。探测距离100~150m,用以 提供位于掌子面前方、较大型的溶洞、断层等不良地质体的大 概位置。每一次探测大约 3~4小时。外业数据采集要求严格,
干扰因素多,智能性的数据处理系统产生假异常,影响解释结
果的准确性。 TSP资料的分析主要注意三点:资料的干扰情况、强反射面 是否突出、速度异常。 TSP数据采集应注意的问题:接收器的安置、查断层与查岩
八、超前预报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的问题
2、加强资料的综合分析 ①对物探、钻探、素描资料、地面物探异常进行综 合分析。 ②当在掌子面或周壁发现以下三种现象应特别注意, 并上升到A+级进行超前预报工作。 巨厚层灰岩,没有任何裂隙,但石英脉发育; 岩层破碎、裂隙发育但没有渗水现象; 深埋隧道出现泥块。
八、超前预报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的问题
四、隧底及周边岩溶复查的要求
1、隧底及周边岩溶探查方法: 地质雷达:采用100MHz及更低频率的屏蔽天线,保证探 测深度能达到10m以上,提供原始记录和最终处理结果。 测线布置在没有钢筋支护的地段一般应有4条测线,分别 为左边墙1条、隧底2条、右边墙1条。有钢筋支护的地段 只在隧底布置2条。对于双线或多线地段,隧底应布置多 条测线,线距一般3~5m。采用点测方式;周边根据岩溶发 育情况应布置5~7条测线。 2、钎探:验证雷达异常。如果没有雷达资料,则应采用一 定的测网进行钎探 3、钻探:钎探达不到探测要求时,改用钻探。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ppt

云雾山隧道“617、526溶腔”突
水涌砂:2008年7月21日,隧道出口 DK245+645超前探孔时发生突水涌
砂,瞬间涌水量达780方/小时,涌
砂约1000方,涌水造成Ⅰ线淹井 1035m、Ⅱ线淹井710m。
8月26日完成抽水及清砂。
9月6日,10#横通道超前探孔时 又发生突水涌砂,再次造成淹井。
齐岳山隧道出口F11断层超前探孔涌水
齐岳山隧道出口PDK366+195高压水
2004年5月31日,齐岳山隧 道平导施工至PDK361+870处,采
用超前炮眼孔进行超前探测时,
探孔中射出高压水,射程5m,单 孔涌水量60方/小时。 随后加强探测:前方发育充 水溶槽,溶槽由左上向右下发育,
最大宽度12m。测试水压力为
2007年8月4日晚,野三关隧道出口I线DK124+
602掌子面爆破、排险后正常出碴,5日凌晨0:57分,
出碴接近尾声时,装载机司机突然发现掌子面后右
侧向上涌水,随即撤离出井报警。 之后,突发大规模突水突泥,峰值涌水量30万 方/小时,持续30分钟后稳定,总突水量15.1万方, 突泥石5.35万方。
位置、产状和规模;
通过地质界面、地质体投射技术求得其穿过隧道
的位置、规模等,从而对整座隧道的工程地质状况有
一个宏观的把握,并确定预报的重点区段。
Site Geology investigation
(现场地调查)
Geology investigation
隧道施工掌子面地质素描是超前地质预报 技术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可根据掌子面的地质 变化趋势来推测前方地质情况。
等,评判其危害程度,提出施工方案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当隧道施工接近规模较大的断层时,多具有明显的前 兆,可通过地表补充地质调查、洞内地质调查、地表与地 下构造相关性分析、断层趋势分析等手段预报断层的分布 位置。
断层破碎带与周围介质多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可采用 弹性波反射法探测破碎带的位置及分布范围。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波速分析:P波对围岩速度差异的反应最好,SH和SV 效果表较差,一般P波低速带就是断层带。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原则
(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和重要 技术手段,为隧道施工的必要工序。
(2)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进行地质复杂程度分级,确定重点预 报地段,并遵循动态设计原则,根据预报实施工作中掌握的地质情况, 及时调整隧道区段的地质复杂程度分级、预报方法和技术要求等。
1 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2)根据区域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结合前面的调查 和分析,核查、领会设计文件中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和超前地 质预报方案设计。
(3)隧道内地质素描。根据隧道内地质素描结果,验 证、调整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和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⑦ 岩溶形态(管道、地下河、溶洞)。 ⑧ 结合有利于岩溶发育的岩层层位和构造位置,在 大小封闭的洼地内、当地河流岸边或其他部位,查明大型 溶洞或暗河的入口、出口的位置及高程,并结合可能成为 暗河通道的较大断层或紧闭背斜褶皱的核部位置、产状, 推断暗河的大致通道,确定能否与隧道相遇或与隧道的大 致空间位置关系。 ⑨ 根据褶皱轴、断层、节理密集带、可溶岩与非可 溶岩接触带、陡倾角可溶性岩、质纯层厚可溶性岩层的位 置与产状,用地表与地下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隧道内可能 出现的大型溶洞、暗河位置。
(4)地下水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及富水断层、富水褶皱 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泥化夹层是指受风化或构造破坏,原状结构发生显著变异并在地下水长期作 用下,形成含水量在塑限和流限之间的泥状软弱夹层。
1 超前地质预报种类
1 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3. 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
(1)地层岩性预测预报,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 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2)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 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不良地质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人为坑洞、瓦斯等发育 情况进行的预测预报。
(1)地质调查法: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洞内开挖工作面地质 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地质 作图等。
(2)超前钻探法:包括超前地质钻探、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摄影。 (3)物探法:包括弹性波反射法(地震波反射法、水平声波剖面法、 陆地声呐法等)、电磁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探测)、红外探测、高分辨率 直流电法等。 (4)超前导坑预报法:包括平行超前导坑法、正洞超前导坑法等。
1 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2)预报长度的划分和预报方法的选择
(1) 长距离预报
>100m
地质调查法 超前钻探法 弹性波反射法
地质调查法 超前钻探法 弹性波反射法
(2) 中长距离预报
30-100m
(3) 短距离预报
<30m
地质调查法 超前钻探法 弹性波反射法 电磁波反射法 超前导坑
1 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前,应根据隧道的工程地质 与水文地质条件、地质因素对隧道施工影响程度及诱发环 境问题的程度等,对隧道分段进行地质复杂程度分级。隧 道复杂程度分为复杂、较复杂、中等复杂和简单共4级。
超前地质预报
1 2 3
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4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5
地质调查法
6
超前钻探法 物探法 超前导坑预报法
1 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在分析既有地质资料的基础 上,采用地质调查、超前钻探、物探、超前导坑预报 等手段,对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 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体的工程性质、位置、产状、规模 等进行探测、分析判释及预报,并提出技术措施和建 议,并对前方围岩级别进行综合判断。
(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可采用地质调查与勘探相结合、物探与 钻探相结合、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地面与地下相结合、超前导坑 与主洞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预报结果综合分析,相互 验证,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4)隧道设有平行导坑、正洞超前导坑或为线间距较小的两处隧 道时,应充分利用平行超前导坑、正洞超前导坑、先行施工的隧道开 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1 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1. 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达到以下目的: (1)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 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3)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4)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1 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1 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5. 超前地质预报的工作程序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1. 不良地质预报
1)断层预报
断层预报应能说明断层的性质、产状、富水情况、在 隧道中的分布位置、断层破碎带的规模、物质组成等,并 分析其对隧道的危害程度。
断层预报应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弹性波反射法探 测和地质雷达法探测为主,必要时采用高分辨率直流电法、 瞬变电磁法、红外探测法探测断层带地下水的发育情况及 超前钻探法验证。
岩石参数分析:以静态杨氏模量为基本指标,配合波速 比和泊松比分析。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2)岩溶预报
岩溶是可溶性岩石受水体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侵蚀和 崩塌为辅的地质营力综合作用及由此所产生的地质现象的统 称。
岩溶预报应探明岩溶在隧道内的分布位置、规模、充填 情况及岩溶水的发育情况,分析其对隧道的危害程度。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1)研究隧址区的岩溶发育规律。 ① 地层岩性。 ② 地质构造。 ③ 岩溶地下水。 ④ 隧道处于岩溶垂直分带的部位。 ⑤ 岩溶发育的层数。 ⑥ 根据岩溶发育的垂直分带性、隧道高程和地下 水季节的变化,判断那些可能与隧道相遇的溶洞、暗河 的含水量,或分析那些不与隧道相遇的有水溶洞或暗河 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