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节能设计

合集下载

对建筑设计中节能的探讨

对建筑设计中节能的探讨

对建筑设计中节能的探讨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节能已成为建筑设计中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其目的为了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活品质。

本文就探讨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节能。

一、建筑总体规划在建筑总体规划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激发出建筑的可持续性,现代化建筑应该以创新性的设计为目标,利用高科技技术对建筑进行深度的分析,采取符合本地环境特色的合适的材料进行施工,实现建筑环保、耐用、节能的目的。

二、保温系统设计建筑物中约有40~60%的热源从墙壁和屋顶散发出去,所以建筑物的保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应的保温方式可以采用岩棉、皮棉等新型保温材料,在墙体中加强隔热层的设计和施工,达到保温效果;同时,在采用节能窗时,应加入夹层玻璃,使窗户的保温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保证室内温度稳定,降低能耗。

三、照明和通风系统的设计在照明和通风系统的设计中,应采用新型、更节能的照明器材,如LED灯和光敏器等,能够在保证充分照明的情况下实现节能。

在通风系统之中,应采用带能量回收器的通风机,将室内空气和室外新鲜空气的热量互换,实现节能目的。

四、太阳能的利用阳光是一种常见的能源来源,能够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系统将其转化为电能,再将能源输送至住宅区域,将其供能到家居等,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同时,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替代电器热水系统,更进一步实现能量的节约。

五、屋顶绿化屋顶绿化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是一个能够进行节能的有效手段。

屋顶绿化能有效地吸收太阳能照射,隔绝相当一部分夏日太阳辐射,减少房间内温度,提高房间的防热性。

同时在夏季,绿色植物会将冷凉的气息传到屋顶阻止过多太阳能的入侵,保证屋内室温的稳定。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的方式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建筑总体规划、保温系统设计、照明和通风系统的设计、太阳能的利用、屋顶绿化等。

不仅要注重能源的节约,还要愿意尝试采用新型、更节能、更环保的设计方案,才能真正实现节能的效果,建立可持续的住宅环境。

论房屋建筑节能设计

论房屋建筑节能设计

论房屋建筑节能设计房屋建筑节能设计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环保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于节能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一系列的节能措施,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量。

一、节能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中,电力、水以及其他能源消耗大量的资源。

而建筑业作为消耗能源最多的行业之一,更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减少能源的使用量。

尤其在中国,房屋的供水、供电、供暖等需要大量的能源,在冬季,尤其是北方,供暖需求极高,但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耗。

因此,节能是当前建筑工程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消耗,是每位建筑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常见的节能措施1. 贯彻“被动建筑”采用被动建筑是节能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被动建筑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建筑外壳的保温设计以及对房屋固定器的使用上,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量。

例如在南方地区建房,通过大量使用橘黄色的砖墙或木纹色的建筑板材,以减少阳光的反射,保证了建筑内部明亮舒适。

2. 运用节能材料运用节能材料,是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较为常见的措施之一。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节能材料,如节能玻璃、节能保温材料、节能灯具等,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

3. 合理运用节能科技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中,多种办法可用于节能。

如运用太阳能、风能和水的能源,大大减少了电能的利用负荷。

在家里使用控制智能化配电管理系统和家居自动化系统,完美地实现了对家庭用电的妥善管理。

三、节能建筑的意义节能建筑能够为人们带来的有利之处非常多。

例如在冬季,针对室外环境条件采用毛细管温控管装置,使室内气温高于20°C,然而,如果把室内气温降低1°C,就会减少10%的供暖能源消耗,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废气的排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建筑能源的使用。

第二,对于个人和对社会来讲益处非常明显,除了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对能源资源造成的压力,还可以降低消费支出,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等。

探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

探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

探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节能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节能环保问题。

要注重保温隔热设计。

房屋建筑的保温隔热设计能有效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良好的保温隔热材料,合理设计墙体和屋顶的保温结构,可以减少能源损失,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要重视使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目前主流的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要倡导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应尽量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伤害。

选用环保墙材、地板材料和涂料,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第四,要注重节水设计。

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要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可以采用节水型卫浴设备、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第五,要考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房屋建筑设计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可以通过合理布局、绿化设计等手段,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有机的空间。

要重视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许多节能环保技术可以应用到房屋建筑设计中。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等,可以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和减少能耗。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只有注重保温隔热设计、使用可再生能源、选择环保材料、节水设计、与自然环境融合以及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才能实现房屋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目标的实现。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浅谈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浅谈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2、浅谈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措施3、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4、两层商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分析5、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和展望探析全文总字数:20292 字篇一: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摘要:分析了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建筑节能的热力学原理和主要的施工方法,从供热规划、调节水力平衡、降低热损失、推广分户计量等方面,阐述了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能耗,节能技术,供热系统,热力学原理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既有建筑加上每年新建房屋带来的建筑能耗总量是相当可观的。

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民建属于高能耗类建筑,其单位面积的采暖耗能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新建住宅的3倍以上,加上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使得建筑节能产业在我国的潜力巨大。

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能耗,一般是指民用建筑在其使用当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建筑体现的功能性能耗,例如制冷、供热、给排水、建筑照明、家用电器、通风、后勤补给等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供暖、制冷、通风这三项的能耗量,几乎可以占到总建筑耗能的2/3左右。

建筑节能能否做好,直接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而且对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建筑能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均资源相对缺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老百姓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购了空调等设备,住宅越来越舒适的同时,所消耗的能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建筑保温隔热性、气密性相对较差,供热系统效率也不高,这样造成的热损失很大,巨大的能源浪费在冬季供热期间加重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这个矛盾现在已经十分突出,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于建筑节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大部分人对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都有了较强的意识,但是对于建筑节能还比较陌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也没有认识到建筑节能带来的巨大效益,而且各地政府对此重视程度不同,也导致了此项工作长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关于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关于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关于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摘要:房屋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程,不但可以节约建筑资源,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近年来,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房屋建筑节能环保工作关系到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健康情况及生活水平。

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环保理念,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合理规划布局。

本文对节能环保概念及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房屋建筑节能环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节能环保措施与建议,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节能设计;探讨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房屋建筑工程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当前,房屋建筑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将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设计的水平,保证其满足节能环保要求,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绿色环保理念。

一、房屋建筑节能环保概念及重要性建筑节能环保指的是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度。

传统观念认为,建筑能耗与建筑物性能直接相关。

但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节能环保对建筑性能的影响。

通过有效措施降低对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污染及危害。

房屋建筑节能环保可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在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房屋建筑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建筑结构、节能环保、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等。

因此,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环保理念,应用先进技术,实现节能环保目标。

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绿色环保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整体性能,保障人们的居住舒适度。

同时,房屋建筑节能环保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浅谈房屋的建筑节能设计

浅谈房屋的建筑节能设计
11 建 筑 物 尽 量 采 用 南北 朝 向 布置 。否 则 , 加 强 建 筑 围 . 须
是减少建筑中能源 的散失 ; 近来则普遍称为 ” 提高建筑 中的
能源利用效率 ” ,即不是消极意义上 的节省 ,而是从积极意
义上提高效率 。在我们中国 , 现在仍然通称为建筑节能 , 但
其 意义 已经进到第 三层意思 ,即在建筑 中合理使用和有效 利用能源 ,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耗能主要是指房屋 采 暖与空调 、 照明 、 炊事及热水供 应、 冰箱和电视机等家用 电器消耗的一次性 能源。由于我 国大部分建筑 的保温隔热
o n o d d r , t e n ry c n u p in i e u ta e n Ch n s a u wo t h e t s e e fte fwi d ws a o s n h e eg o s m t n t ni r a i ia i bo tt o t r i lv l o o h e me h c u t e sme lttd l t , mfr i p o o ;te p o t n o n ry—s vn n u l ig c n tu to o nr i t a ai e ci e Co ot s o rt yn h u ma h rmoi fe e g o a ig i b idn o sr cin n e h oo ia a v e ft n ry—s vn n c n tu t n i d sr ae i vtbl a d tc n lgc d a c so e e eg l n h a g i o r ci n u ty l ne i e. i s o a Ke r s : sd n i u l ig ;e eg y wo d r i e t b idn s n ry— svn d sg e l a a ig; e in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技术在当今社会,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技术显得愈发重要。

节能设计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为居住者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降低居住成本。

一、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一)能源节约传统的房屋建筑在能源消耗方面往往较为巨大,尤其是在采暖、制冷和照明等方面。

通过节能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些方面的能源需求,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从而缓解能源供应的压力。

(二)环境保护减少能源消耗意味着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节能设计还可以降低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三)居住舒适度提升合理的节能设计能够改善室内的热环境、光环境和空气质量,使居住者在室内感到更加舒适和健康。

例如,良好的隔热和通风设计可以减少室内温度的波动,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四)经济成本降低虽然节能设计在初期可能会增加一定的建设成本,但从长期来看,由于能源消耗的减少,居住者在能源费用方面的支出会大幅降低,从而实现总体经济成本的降低。

二、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整体性原则节能设计应从建筑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体型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

例如,建筑的朝向应充分利用当地的主导风向和太阳辐射,以减少采暖和制冷的负荷。

(二)适应性原则节能设计应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

例如,在寒冷地区应注重建筑的保温性能,而在炎热地区则应重点考虑建筑的隔热和通风性能。

(三)高效性原则在节能设计中,应选用高效的节能设备和技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采用高效的照明灯具、节能型空调系统等。

(四)经济性原则节能设计应在满足节能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经济成本,确保节能措施的投入与节能效果之间达到合理的平衡。

三、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技术(一)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1、墙体节能设计墙体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节能设计主要包括选用保温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聚苯板等,以及采用合理的墙体构造措施,如设置保温层、隔热层等。

探析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

探析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

探析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随着现代化的进步,我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建筑外墙、屋顶、门窗、采光和通风、供暖和冷却等方面探析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

建筑外墙的节能环保问题。

外墙材料的选择对于房屋的节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选择具有较好保温和隔热性能的外墙材料,如耐火砖、保温砖、保温板等,可以有效降低房屋的能耗。

通过加装外墙保温材料和隔热层,可以减少室外冷热空气对室内温度的影响,达到节能的目的。

屋顶的节能环保问题。

屋顶是房屋建筑中容易散热的部分,因此选择具有较好保温性能的材料进行屋顶设计非常关键。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在屋顶下方加装保温层,利用保温材料的隔热性能,减少热量的散失。

屋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一步提高房屋的节能效果。

门窗的节能环保问题。

门窗是房屋建筑中热量交换的主要通道,选择具有较好隔热性能的门窗材料对于节能至关重要。

双层或多层玻璃的窗户能够有效降低室内外热量的传递,从而减少能耗。

还可以加装密封胶条,减少门窗的漏风现象,进一步提高门窗的隔热性能。

采光和通风的节能环保问题。

采光和通风是房屋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减少室内潮湿和有害气体的滞留。

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和通风口,保持室内通风畅通,可以减少人工通风的能耗。

采用光管和光纤等技术可以引入充足的自然光,减少室内的照明能耗。

供暖和冷却的节能环保问题。

供暖和冷却是房屋建筑中耗能较大的部分,因此选择高效节能的供暖和冷却系统至关重要。

利用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供暖和冷却,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合理设计供暖和冷却系统的布局和参数设置,能够提高系统的效率,进一步节约能源。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和解决。

选取适宜的建筑外墙、屋顶、门窗材料,合理设置采光和通风系统,选择高效节能的供暖和冷却系统,都是提高房屋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筑设计师和业主在设计和装修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房屋建筑节能设计
摘要:什么是节能?1979年,世界能源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概念,节能就是指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但这些措施必须是技术上可行的,经济上合理的,环境和社会均接受的一种措施。

可是,在我国,节能的理念并没有完全普及。

到了20世纪90年代,房屋设计都还没有完全考虑到节能这一概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人们对所生存的地球环境越来越关心,纷纷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环境,同时,节能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房屋建筑节能的意义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它能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周边的生活环境。

本文对房屋节能设计中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发展情况对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房屋设计节能前景展望
什么是节能?1979年,世界能源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概念,节能就是指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但这些措施必须是技术上可行的,经济上合理的,环境和社会均接受的一种措施。

什么是建筑节源?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西方的一些国家提出,意思是在建筑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但是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房屋设计都还没有完全考虑到节能这一概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人们对所生存的地球环境越来越关心,纷纷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环境,同时,节能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房屋建筑节能的意义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家用电器消耗的一次性能源,
如采暖与空调、饮食、照明、冰箱、电视机和热水供应等,都是建筑耗能的一种。

房屋建筑的能耗在我国的能耗中有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我国在房屋建筑方面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保温、隔热性能差,门窗的密闭性不好,也是造成我国单位居住建筑的能耗要比同纬度其他国家高约一倍的原因之一。

因此,房屋节能设计对我国很重要,一方面可以缓解能源紧张,另一方面也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

1 房屋建筑节能设计
1.1 太阳能节能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而我国的太阳能储备非常丰富,有三分之二的地方年日照量超过2200小时。

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方式是选择最佳的朝向,保证屋内的采光,发挥自然采光的作用,或者利用一些像反光镜一类的调控设备,尽量减少人工照明,白天时室内多采用自然光。

第二种方式是优化布局。

小区的建筑布局经过优化后,屋内的通风质量能得到提高,利于不良空气的排出,住宅的舒适度得到了加强。

除了这两种方式外,房屋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出现了太阳能采暖与室内采暖相结合的这样一种新型的方式,这种方式更新型,更节能。

1.2 地热泵技术
地热泵技术又称地源热泵技术,是指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湖水、海水等,通过热泵机组和制冷循环,提取冷量为夏天使用空调时提供制冷,提取热量为冬天使用暖气时提供热量的一种技术。

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地热泵有不同的类别。

根据泠热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地表水地热泵和地下水地热泵;根据换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开路循环和闭路循环。

所谓开路循环,是指抽取的地表水,通过换热器和热泵中的循环液进行热交换,再排入水体,这种方式简便且造价低,但水质较差时容易产生污垢,影响传热。

闭路循环是指热泵中的循环液通过放入水中的多组塑料盘管与水体进行热交换。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避免产生污垢,但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与常规的制冷、取暖技术相对比,地热泵技术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

第一,它是一种清洁又可再生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就像天然的绿色空调;第二,基于地下水的稳定性,运用该技术也会相对比较稳定。

1.3 节能墙体技术
节能墙体,运用一些替代无机材料的有机材料,例如硬泡聚氨酯、聚苯乙烯泡沫板等的一种墙体。

这种墙体保温、隔热性能好,但由于这种新型材料是由有机和无机两种混合而成,防裂性就要比传统的材料要差一些。

如果墙体开裂,保温性能会大大下降。

因此,在运用该技
术时,特别需要注意墙体的防裂性能,通常我们会采用由抹面砂浆和增强网构成的抗裂防护层,以此来提高墙体的防裂性。

1.4 节能屋面技术
节能屋面,相对于传统屋面来说,就是将防水层与保温层的位置颠倒,可以有效地保护防水层。

通常采用的保温材料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

当然,将房屋屋顶进行一定的绿化,也是一种环保的节能屋面技术。

屋顶进行绿化后,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温度能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建筑物内部的空调容量也降低了。

由于屋顶的面积相对于墙面面积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因此,特别是在夏季,经绿化过的屋顶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比没有绿化过的屋顶所测量的最高温度,要低得多。

除了能降低温度,还可以调节气候,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干旱地区的效果比较明显。

另外,屋顶绿化对减少灰尘、吸附噪声也有一定作用。

1.5 门窗节能技术
房屋建筑中,热量流失最快的是通过门窗中的空气渗透,因此,我们需要提高门窗的保温与隔热功能。

第一步我们应该做的是先确保门窗本身的热性能,注意玻璃与窗框之间的接缝是否严密。

一般来说,我们会通过密封胶来提高门窗的严密性,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在设计门窗的同时,也设计好与之配套的密封条,可以采用一条或者多条。

当然,在
选择密封的材料时,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三元乙丙、氯丁橡胶,是最佳的材料,如果选用其它不好的材料,会导致密封条过早老化,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也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现代建筑中有些采用了玻璃幕墙,在节能方面常会使用硅酮结构胶,或者用硅酮结构胶与密封条相结合的方式。

但是这种相结合的方式,特别要注意两者的相容性,如果两者不相容,严重地会导致安全隐患,后果不堪设想。

2 前景展望
我国的房屋节能技术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是比较晚的。

这说明我国的房屋节能技术还不成熟,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房地产的发展,也进一步开拓了此项技术的市场。

虽然我国的房屋节能技术起步晚,但是近年来对这方面的关注度却是与日俱增,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战略的一件大事,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由此看来,房屋节能技术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在运用过程中,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使用新型材料,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像太阳能这一类的清洁可再生资源,可大大地利用起来;规范建筑节能的标准,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制约,把是否使用节能作为房屋建筑设计的考核标准之一;加强此项技术的研究,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节能技术,与我国原有的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更具使用价值的房屋节能技术。

参考文献
[1] 邢双军.房屋建筑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
[2] 叶宇凡,吴建英.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3] 王福彤.房屋建筑学[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7.
[4] 黄英.浅谈房屋的建筑节能设计[M].江苏建筑出版社,20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