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的节能措施

合集下载

大楼节电方案

大楼节电方案

大楼节电方案概述随着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严重,大楼节电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楼节电方案可以帮助减少大楼的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并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大楼节电方案,包括使用节能灯具、优化空调系统、安装光伏电池板等。

节能灯具节能灯具是大楼节电的重要方案之一。

传统的白炽灯及荧光灯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而LED灯具则具有更高的能效比。

大楼可以考虑逐步更换传统灯具为LED灯具,以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大楼还可以通过使用智能照明系统来进一步提高能效。

智能照明系统基于感应器和光敏传感器,可以根据光照条件和人员活动来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

这样可以避免灯光的浪费以及人为的操作失误,达到节能的目的。

优化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大楼耗能的主要来源之一。

通过优化空调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大楼的能效,从而节省能源和降低能源成本。

首先,大楼可以考虑安装高效的空调设备。

一些新型的空调设备具有更高的能效比,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制冷能力的比例提高,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定期清洁和维护空调设备也是保持其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

另外,大楼可以利用智能空调系统来进行精确控制。

智能空调系统基于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环境条件进行自动调节。

例如,在无人的办公室或会议室中可以降低空调功率,以减少能源消耗。

这种精确的控制能够更好地满足人员的舒适需求,并减少能源的浪费。

安装光伏电池板利用太阳能是大楼节电的另一个创新方案。

光伏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供给大楼使用。

通过安装光伏电池板,大楼可以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并且在太阳能充足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反馈回电网,从而节省能源并获得经济收益。

在安装光伏电池板时,需要考虑大楼的建筑设计和太阳能资源等因素。

光伏电池板的数量和布局应该合理,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此外,还需要注意光伏电池板的定期清洁和维护,以保持其高效运行。

其他节电方案除了上述的大楼节电方案,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大楼节省能源。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结构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结构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结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结构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节能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民用建筑工程领域,结构设计是决定能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这个问题,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主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使用节能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使用节能材料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措施。

传统建筑结构材料如混凝土和钢材能量消耗较大,并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而使用新型节能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钢材等,不仅能减少建筑物的能耗,而且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优化结构布局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结构布局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措施。

通过调整柱、梁等结构的位置和布置方式,可以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建筑物的自重,从而减少能耗。

3.采用组合结构采用组合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节能措施。

通过使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不同类型的结构材料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种结构材料的优点,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量,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4.考虑建筑物功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考虑建筑物功能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措施。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例如,将厨房和洗衣间等热源集中布置在一起,可以减少输送热量的损失。

5.优化采光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采光设计是一种能有效减少建筑物能耗的节能措施。

通过合理设置门窗、天窗、面窗等,可以增加建筑物的自然采光,减少对电照明的依赖,从而降低能耗。

6.采用节能隔热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节能隔热材料是一种常见的节能措施。

通过使用保温板、断桥铝等隔热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物的热量传输,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7.考虑建筑物的气候适应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考虑建筑物的气候适应性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措施。

通过合理选择建筑物的朝向、形状,优化建筑物的外立面和屋顶设计,可以减少建筑物与外界气候的能量交换,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全国民用建筑技术措施 电气节能专篇

全国民用建筑技术措施 电气节能专篇

全国民用建筑技术措施电气节能专篇1. 提高照明系统的能效,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并合理使用自动调光、感应控制等技术。

2. 采用高效节能的变频调速设备,降低电动机的能耗。

3. 优化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用电负荷和需求,避免过度设计。

4. 合理设置电气负荷管理系统,监测和控制用电负荷,实现电力需求的动态调整。

5. 使用高效的功率因数校正装置,提高电气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无效功率的损耗。

6. 采用智能电能计量系统,实时监测用电情况,提供数据分析和管理决策依据。

7. 选择低功耗的电力电子设备,如变频器、UPS等,降低设备的待机功耗。

8. 优化照明设计,合理布置光源和灯具,减少光污染,提高照明效果。

9. 使用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选择能耗低、制冷效果好的设备,并进行有效的温控管理。

10. 配备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1. 设置自动断电装置,合理控制用电时间,避免无人时段的电能浪费。

12. 配备节能型电力线路设备,减少导线电阻损耗和谐波损耗。

13. 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源适配器和充电器,减少待机功耗。

14. 合理设置电力分配装置,减少输电线路的损耗。

15. 使用低能耗的电动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提高用电效率。

16. 提供电力能耗监测和用电建议,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和节能措施。

17. 选用低功耗的电子开关和插座,减少待机功耗。

18. 采用能量回收技术,如余热回收、制冷热泵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9.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电能损耗和维修成本。

20. 安装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及时发现和解决电气设备的问题。

21. 优化电缆敷设方式,减少电缆线路的电阻和磁性耗损。

22. 使用浮动式照明系统,根据使用需求调节照明亮度,提高能耗控制精度。

23. 选择具有良好能耗特性的电动机,如高效异步电动机、永磁同步电动机等。

24. 配备电力调度系统,合理分配用电负荷,避免电力瞬时过载和峰谷差异过大。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筑节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筑节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 措施建筑节能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引言 • 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 建筑节能材料与技术 • 建筑节能施工与验收标准 • 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 • 建筑节能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促进建筑节能技术发展
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通过制定全国性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 技术措施,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 和应用,提高建筑能效。
合理选择建筑朝向
利用太阳辐射能,选择合适的建筑朝向,使建筑在冬季能获得足 够的太阳辐射,在夏季能减少太阳辐射。
合理布局建筑
通过合理布局,使建筑之间形成良好的通风和遮阳环境,减少夏季 空调能耗。
合理规划道路和绿化
道路布局应有利于建筑通风和遮阳,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带可以降低环境温度,减 少建筑能耗。
能源消耗,缓解能源紧张。
降低环境污染
建筑节能措施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 使用,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的排放,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 化。
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推广建筑节能措施,可以 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推动建筑行 业的可持续发展。
02
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合理规划布局
提高建筑能效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从 而降低室内温度波动,改善室内环境 质量,提高居住舒适度。
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 领域,通过建筑节能措施的推广,有 助于落实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缓解能源紧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不断增 长,通过建筑节能措施可以减少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结构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结构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结构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建筑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之一,因此,实施节能措施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建筑使用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结构设计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下面将介绍一些可行的节能技术措施。

第一,合理选择结构体系。

不同的结构体系对于建筑的能源消耗影响巨大。

例如,使用轻钢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轻量化结构可以降低建筑物整体质量,减小了地基荷载,减少了施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施工速度。

此外,适当采用大跨度结构和空间网壳结构也有助于减少建筑的能耗。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具体场地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结构体系。

第二,提高结构的保温性能。

结构的保温性能对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加强结构的隔热,可减少建筑物在冷热季节内因传热引起的能耗。

例如,在结构中加入保温材料,如外墙外保温板、屋面保温材料等,可以有效减少热传递,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此外,适当使用保温窗、隔热门等也是提高建筑保温性能的有效手段。

第三,优化结构的通风设计。

通风是建筑能量消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室外新鲜空气,减少对空调的依赖。

例如,在结构设计中,可增加自然通风设备,如风口、空调附属设施等。

此外,建筑结构中加入通风井、通风塔等也有助于提高建筑的通风效果。

对于高层建筑,可以采用屋顶风力发电、立面曲线设计等手段,利用风能进行通风。

第四,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

结构材料的使用量直接影响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同时提高材料的效果。

例如,适当采用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如钢材、轻质砖等,以减少结构材料的用量。

此外,可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以提高结构材料的使用效果。

第五,合理利用结构的太阳能和地热能。

太阳能和地热能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

在结构设计中,可以合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以减少建筑的能耗。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细则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细则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细则一、总则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本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民用建筑的节能管理。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应当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鼓励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二、节能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镇总体规划时,应当统筹考虑民用建筑节能规划。

在规划布局、建筑物朝向、通风采光等方面,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降低能源消耗。

新建民用建筑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节能设计标准。

设计文件应当包括建筑节能设计专篇,明确建筑节能措施、能耗指标等内容。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建筑节能内容进行审查。

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三、节能施工与监理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建筑节能工程质量。

施工单位应当编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

施工过程中,应当做好建筑节能工程的隐蔽工程验收和记录。

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文件等实施监理。

发现施工单位未按照节能设计进行施工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改正;施工单位拒不改正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

四、节能材料与设备民用建筑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节能标准和要求。

禁止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查验,不符合节能标准的不得使用。

鼓励优先选用通过节能产品认证或者获得节能标识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五、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有计划、分步骤地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既有民用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根据中国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节能要求和规定:
1. 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建筑在设计阶段时需要考虑节能原则,包括建筑形状、外墙保温、窗户设计、采光设计等方面,以减少能源消耗。

2. 建筑材料要求:要求使用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建筑外墙对冷热空气的传导。

3. 供暖和空调系统要求:要求建筑内的供暖和空调系统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并配备自动控制系统,以确保能源的有效利用。

4. 照明系统要求:要求建筑内的照明系统采用能效较高的照明设备,并配备自动控制系统,以降低能源消耗。

5. 用水系统要求:要求建筑内的用水系统采用节水设备,包括节水型马桶、节水龙头等,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6. 建筑能耗监测要求:要求建筑内安装能耗监测设备,定期对能耗进行监测和评估,并进行节能管理。

7. 建筑能效标识要求:要求建筑在完成后进行能效评价,并进行能效标识,以便向使用者展示建筑的能源消耗状况。

通过这些规定,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节能发展,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效性能。

这些规定旨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 1 页共 1 页。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指为提高民用建筑节能水平、降低能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通过合理使用建筑材料、优化建筑结构、改善室内环境等手段,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关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内容。

一、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1.合理利用建筑外形和朝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

2.选择节能建筑材料,如具有良好保温、防水和耐久性的材料,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3.合理设计建筑外墙和屋顶的保温措施,减少建筑物能量损失。

4.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量,提高建筑的整体节能性能。

5.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和系统,如高效照明设备、节能空调系统等,以减少能源消耗。

6.合理优化建筑内部布局,减少室内空间的能量浪费。

7.合理使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二、节能设计的关键要素1.建筑外墙和屋顶的保温隔热设计。

选择高效的保温材料,填充隔热层,减少建筑能量损失。

同时,要合理设计通风设备和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能量浪费。

2.室内照明设计。

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采用光感应、时钟开关等智能控制系统,合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能源消耗。

3.空调系统设计。

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可调速供回风机等,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减少能源消耗。

4.电梯和电气设备设计。

选用节能型电梯和电气设备,如变频器控制的电动机,减少能源浪费。

5.园林景观设计。

合理策划建筑周围的绿化景观,通过植被的阻隔作用减少建筑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合理设计建筑物周边的通风和遮阳设备,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三、节能设计的评估指标1.建筑热工性能评价。

通过计算建筑外墙和屋顶的保温性能指标,评估建筑的保温效果,提高建筑节能性能。

2.使用能源评价。

通过分析建筑使用的电、热、气等能源消耗情况,评估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3.室内环境评价。

通过测量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光照强度等参数,评估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的节能措施
摘要:对民用建筑的体型控制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的节能性。

影响建筑物能耗的因素主要有体型系数、维护系统的传热系数、墙面与门窗的面积比以及建筑的换气次数。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必须能够保证采暖热量的流失量达到最小值,同时还要使太阳能的获得量达到最大值。

在对民用建筑进行体型控制时,就必须要提升南北朝向窗墙的保温性能,尽可能的减小窗墙比例,最大限度的提高民用建筑的整体传热性能。

本文从民用建筑体型控制的角度,对建筑的节能措施进行了描述。

关键字:民用建筑;节能措施;体型控制
Abstract: The civil construction of the shape control can realize the effective energy-saving buildings.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s are mainly shape coefficient,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all and windows and doors maintenance system of area ratio and building ventilation frequency. The building envelope must be able to guarantee the loss of heat to reach the minimum value, but also make solar maximum amount. In the shape control of civil construction, must promote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o the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wall and window and minimize the window wall ratio, the maximum increase of civil construction of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from the civil building shape control point of view, the energy saving measures of building is described.
Keywords: civil construction; energy-saving measures; shape control
节能作为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对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已然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柱。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节能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顺应当今节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就必须对节能工作引起重视,对建筑物进行建造和设计时必须保证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性能,从而有效的降低照明、制冷、采暖所需的能耗。

影响建筑物能耗的因素
(一)体型系数
通常情况下,若保证建筑物其他情况一致,建筑物体型系数越大则建筑耗热量也会随之增加。

从民用建筑的节能理念出发,应尽可能的减小民用建筑的体型系数。

一般来说,板式建筑的体型系数应小于0.35,而点式建筑的体系则应小于0.4。

(二)围护系统的传热系数
在对民用建筑的围护系统进行设计时,应选用保温效果较好的门窗、屋顶和墙体,能够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三)墙面与门窗的面积比
要保证最大限度的降低民用建筑的能耗,就必须对窗墙面积的比例进行严格的限定。

根据我国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外墙窗的朝向不同,其限定值也不一样,南往北朝向的外墙窗为0.35,东西朝向的外墙窗为0.3,朝北的外墙窗则为0.25.
(四)换气次数
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保证门窗的气密性。

通常情况下,民用建筑的换气次数应达到0.5次/小时,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热耗量指标。

可见,影响民用建筑能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建筑物的体系系数这一因素,对民用建筑的节能措施作具体的分析。

二、建筑体型的控制因素
根据建筑节能的基本原则,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必须能够保证采暖热量的流失量达到最小值,同时还要使太阳能的获得量达到最大值。

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保证建筑物的外墙厚度,能够有效提高室内热量,减少能耗,同时在建筑物朝南的墙面开设窗户,不仅能够有效抵御冬季风,同时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太阳能。

这样的建筑节能原则,不仅保证了民用建筑的舒适度,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节能需求。

要先最大限度的减小热耗,除了好保证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同时还应对其体型系数进行合理的控制。

体积系数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

在加大进深的情况下,使长度与宽度的比值减小,从而保证在建筑物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小外表面积。

为了保证建筑物在冬季能够获得最多的热量,应使建筑物的朝南面积尽可能的增大。

方形建筑则应保证在长宽比最大的情况下,栋深达到最小,这样就能保证建筑物在冬季获得更多的日照。

不仅如此,建筑物的能耗同时还受到当地风环境、地形、地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对建筑物的体型进行设计时,应对建筑物的得热量和耗热量进行全面的考虑,对当地的太阳辐射度、风向、室外气温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以及朝向的合理性。

三、民用建筑体型控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民用建筑对各个方向的墙面所采用的仕热系数都是相同的,然而建筑物在不同朝向的通风情况和采光量却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南北朝向窗墙的采光量和通风情况往往比东北朝向的大,不仅如此,南北朝向窗墙的传热系数也比东西朝向的要大。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对民用建筑进行体型控制时,就必须要提升南北朝向窗墙的保温性能,尽可能的减小窗墙比例,最大限度的提高民用建筑的整体传热性能。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为保证建筑的节能性,民用建筑的体型系数不得大于0.3。

这一体形系数是根据我国北方住宅现状,并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得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根据这一体形系数的要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民用建筑的窗墙壁及其传热系数也作出了相关规定。

下面就栋深和层楼两个方面对民用建筑的节能做出进一步分析。

(一)栋深对民用建筑节能性的影响
对方形建筑节能性的影响
F=2LH+2HW;V=LWH
(其中,L表示建筑栋长;W表示建筑栋深;H表示建筑栋高)
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相关规定,S=F0/V0≤0.3
(其中S表示体形系数;F0表示建筑物外表面积;V0表示建筑物体积)
即:1/H+2/W+2/L≤0.3 (1)
根据公式(1)可以得出,栋长L与栋深W之间的关系如下:2/(0.3-1/H-2/W)≤L (2)
对于多层民用建筑而言,建筑物层高若为2.8米,则3层、4层、5层的建筑高度分别为8.4米、11.2米、14米。

不同的建筑栋深也会对建筑栋长最小值和建筑面积最小值产生影响,因此,利用公式(2)进行建筑栋深计算时,需要对两者进行合理考虑,具体计算方法如下:Fmin= Wn×Lmin(其中,n表示层数)。

(二)建筑面积与层数、栋长、栋深的关系
1、在保证民用建筑的面积最小,建筑的体积系数不大于0.3时,则栋深最大;建筑的面积最大时,则建筑栋长、栋深也会随之最大。

2、当住宅面积相同时,体型系数不大于0.3时,建筑物的层数越少,则栋长越长,栋深越大。

四、民用建筑的节能措施
从体型控制的角度来看,民用建筑的节能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当民用建筑每栋的面积在3000平方米—5000平方米时,对建筑物的栋长和栋深不做特定要求,栋长、栋深在任何取值范围内都能满足体型设计的节能要求。

因此,在进行民用建筑的设计时,可将建筑面积控制在3000平方米—5000平方米之间,同时还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第二,要提高民用建筑的节能性,就必须保证建筑物表面简洁、平整,将折线型和直线型作为建筑物的主要表现形式,尽可能的避免凹凸设计。

第三,点式建筑往往难以满足建筑物通风和采光的要求,因此,民用建筑的建筑形式应尽可能的避免点式结构。

第四,加大建筑物的栋深,不仅能够使土地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建筑物的体型系数,最大限度的降低民用建筑的热耗量。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物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栋深越大,建筑物的采光面积就越小,使得建筑物对太阳能的利用以及建筑采光都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因此,民用建筑在加大栋深的时候,还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物通风、采光等方面的问题。

五、结论
要想最大限度的保证民用建筑的节能性,必须要对建筑物的体型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建筑的栋深、栋长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保证建筑的通风和采光达到最优,降低建筑能耗,实现民用建筑的节能性。

参考文献:
[1]夏洪涛.浅谈对新建住宅墙体节能工程问题的研究与建议[J].大陆桥视野,2012(18)
[2]罗俊,李晓东.浅议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民用建筑的节能改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3)
[3]李燕.上海市将严管建筑节能改造,不得擅改材料燃烧性能等级[J].建筑节能,2010(12)
[4]李海涛.对新建住宅墙体节能工程问题的研究与建议[J].大陆视野桥,20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