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眼科学重点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医科大学眼科学

重点

2015考名解:远视,青光眼,视野,KP,前房角

问答题:房水途径,皮质性白内障的临床分期及各期特点,慢性HRP的分级

病例分析:急性闭型青光眼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第一节眼的组织解剖

一、眼球

正常眼球前后径出生时约16mm,3岁时达23mm,成年时为

24mm,垂直径较水平径略短。

眼球向前方平视时,一般突出于外侧眶缘12~14mm,受人种、颅骨发育、眼屈光状态等因素影响,但两眼球突出度相差通常不超过2mm。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组成。

(一)眼球壁

眼球壁(除前部角膜外)可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角膜(cornea) 组织学上从前向后分为:①上皮细胞层;

②前弹力层;③基质层;④后弹力层;⑤内皮细胞层。

角膜缘(limbus)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由于透明的角膜嵌入不透明的巩膜内,并逐渐过渡到巩膜,所以在眼球表面和组织学上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角膜缘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上又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组织学上还是角膜干细胞所在之处,因此十分重要。

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在角膜缘内面有一凹陷称巩膜内沟,沟内有网状组织(小梁网)及Schlemm管。沟的后内侧巩膜突出部分为巩膜突。

在前房角内可见到如下结构:Schwalbe线、小梁网和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带和虹膜根部。

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眼球外的主要通道。

2.中层为葡萄膜(uvea),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富含黑色素和血管。此层由相互衔接的三部分组成,由前到后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在巩膜突、巩膜导水管出口和视神经三个部位与巩膜牢固附着,其余处均为潜在腔隙,称睫状体脉络膜上腔。

虹膜(iris)为一圆盘状膜,自睫状体伸展到晶状体前面,将眼球前部腔隙隔成前房与后房。虹膜悬在房水中,表面有辐射状凹凸不平的皱褶称虹膜纹理和隐窝。虹膜的中央有一2.5~

4mm的圆孔称为瞳孔(pupil)。距瞳孔缘约1.5mm的虹膜上有一环形齿轮状隆起称为虹膜卷缩轮,此轮将虹膜分成瞳孔区和睫状区。虹膜周边与睫状体连接处为虹膜根部,此部很薄,当眼球受挫伤时,易从睫状体上离断。由于虹膜位于晶状体的前面,当晶状体脱位或手术摘除后,虹膜失去依托,在眼球转动时可发生虹膜震颤。

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由外向内分别是:

①视锥、视杆层,由光感受器细胞的内、外节组成;②外界膜,为一薄网状膜,由邻近的光感受器和Müller细胞的接合处形成;③外核层,由光感受器细胞核组成;④外丛状层,为疏松的网状结构,是视锥、视杆细胞的终球与双极细胞树突及水平细胞突起相联接的突触部位;⑤内核层,主要由双极细胞、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及Müller细胞的细胞核组成;⑥内丛状层,主要是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与神经节细胞相互接触形成突触的部位;⑦神经节细胞层,由神经节细胞核组成;⑧神经纤维层,由神经节细胞轴突即神经纤维构成;⑨内界膜,为介于视网膜和玻璃体间的一层薄膜。

(二)眼球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种透明物质,是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的通路,它们与角膜一并称为眼的屈光介质。

(三)结膜

结膜(conjunctiva) 是一层薄的半透明粘膜,柔软光滑且富弹性,覆盖于眼睑后面(睑结膜)、部分眼球表面(球结膜)以及睑部到球部的反折部分(穹窿结膜)。这三部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conjunctival sac)。近年的研究认为穹窿部结膜以及睑缘部结膜可能是结膜干细胞所在之处。

1. 睑结膜(palpebral conjunctiva) 与睑板牢固粘附不能被推动,正常情况下可见小血管走行和透见部分睑板腺管。上睑

结膜距睑缘后唇约2mm处,有一与睑缘平行的浅沟,较易存留异物。

2. 球结膜(bulbar conjunctiva) 覆盖于眼球前部巩膜表面,止于角膜缘,是结膜的最薄和最透明部分,可被推动。球结膜与巩膜间有眼球筋膜疏松相连,在角膜缘附近3mm以内与球筋膜、巩膜融合。在泪阜的颞侧有一半月形球结膜皱褶称半月皱襞,相当于低等动物的第三眼睑。

3. 穹窿结膜(fornical conjunctiva) 此部结膜组织疏松,多皱褶,便于眼球活动。上方穹窿部有提上睑肌纤维附着,下方穹窿部有下直肌鞘纤维融入。

(四)泪器

泪器(lacrimal apparatus)包括泪腺和泪道两部分。

2.泪道(lacrimal passages) 是泪液的排出通道,包括上下睑的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泪点(lacrimal puncta) 是泪液引流的起点,位于上、下睑缘后唇,距内眦约6.0~6.5mm的乳头状突起上,直径为

0.2~0.3mm的小孔,贴附于眼球表面。

泪小管(lacrimal canaliculi) 为连接泪点与泪囊的小管。从泪点开始后的1~2mm泪小管与睑缘垂直,然后呈一直角转为水平位,长约8mm。到达泪囊前,上、下泪小管多先汇合成泪总管后进入泪囊中上部,亦有直接进入泪囊的。

泪囊(lacrimal sac) 位于内眦韧带后面、泪骨的泪囊窝内。其上方为盲端,下方与鼻泪管相连接,长约10mm,宽约

3mm。

鼻泪管(nasolacrimal duct) 位于骨性鼻泪管内,上接泪囊,向下后稍外走行,开口于下鼻道,全长约18mm。鼻泪管下端的开口处有一半月形瓣膜称Hasner瓣,有阀门作用。

泪总管

正常状态下泪液每分钟分泌0.9~2.2μl,如超过100倍,即使泪道正常亦会出现泪溢。当眼部遭到外来有害物质刺激时,则反射性地分泌大量泪液,以冲洗和稀释有害物质。

视路(visual pathway)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径。临床上通常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通路。

第三节眼的生理生化及其代谢

一、泪膜(tear film)

传统认为,泪膜分为三层:表面的脂质层,主要由睑板腺分泌形成;中间的水液层,主要由泪腺和副泪腺分泌形成;底部的粘蛋白层,主要由眼表上皮细胞及结膜杯状细胞分泌形成。二、角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