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弓形虫病的诊断及防控
犬猫弓形虫病分析

• 在细胞内可形成多个虫体的集合体,称假包囊,囊内的个 体即滋体或速殖子,为急性期病例的常见形态。宿主细胞 破裂后,滋养体再侵犯其他组织细胞,如此反复增殖,可 致宿主死亡。但更多见的情况是宿主产生免疫力,使原虫 繁殖减慢,此外有囊壁形成,称为包囊,囊内原虫称缓殖 子。包囊在中间宿主体内可存在数月、数年,甚至终生 (隐性感染状态)。
• 在预防动物弓形虫病中,应限制养畜(禽)场养猫,防止 饲料被猫污染;采取灭鼠措施,切断鼠-猫-畜禽的传递环 节;用屠宰场废弃物和动物尸体做动物饲料时,必须经高 温无害处理;发现患病动物应隔离治疗;在疾病流行期, 可应用磺胺类药物预防,控制疾病的爆发流行。
• 为避免人体感染,在接触患病动物、尸体、病料后应严格 消毒;养成反前洗手的卫生习惯,不食生肉;限制养猫, 减少与猫的接触机会。
3.4检测技术
• 弓形虫病诊断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 病原学的检查方法如镜检、滋养体分离法、 卵囊分离法等;二是免疫学的方法,如 ELISA、补体结合实验、免疫印迹和免疫层 析等方法;三是主要以分子生物学术如分 子杂交技术、DNA体外扩增技术即聚合酶 链反应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方法,如控针 技术、免疫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和巢式PCR等。
关键词
• 弓形虫 检测 犬 猫
绪论
•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 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动物体内多为隐性感染,主要 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可引发广泛的临床症状, 如弓形虫性脑炎、弓形虫视网膜炎、弓形虫性腹膜炎等。 • 传统的弓形虫检查方法如镜检、滋养体分离法、卵囊分离 法等费时、费力,且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常常导致漏 诊或错误的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虽然具有较高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其操作复杂或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难以推广应用;免疫学诊断方法是进行弓形虫感染调查、 临床弓形虫病筛选诊断的常规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 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所以免疫学方法仍是目前弓 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的主要诊断手段。
猫弓形虫病诊断与防治

临床兽医1272023.8·0 引言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猫作为家中宠物,然而,若猫患有弓形虫病或携带弓形虫,人在与其亲密接触时,特别是在处理猫粪或接触被猫粪污染的物品时,有可能被弓形虫感染。
此外,食用未熟肉类或是未洗净的蔬果也是人类感染弓形虫的重要途径。
感染弓形虫疾病在健康人群中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流感症状,但是人在免疫功能低下或是处于孕期时,可能引发严重的疾病[1]。
了解弓形虫病的病因、症状、治疗以及预防,对于猫饲养者和公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基本情况猫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疾病,这种微小的寄生虫可在猫的消化道中寄生繁衍,排入粪便中后,进入环境并形成可以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的卵囊体,该病在全年均有发生[2]。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 )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可以感染许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
弓形虫在显微镜下为椭圆形或月牙形,形似香蕉状,两端钝圆,有一个显著的核,质地饱满,边界清楚。
猫及各类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唯一终末宿主,感染弓形虫的猫粪便中排出含有弓形虫卵囊体的粪便,卵囊体在环境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若其他动物或人类误食含有成熟卵囊体的食物或水,就可能被弓形虫感染[3]。
2 发病原因猫弓形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2种,一是水平传播,二是垂直传播。
水平传播主要为经消化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损伤的皮肤和黏膜及眼感染。
大多数猫弓形虫病的感染都是由于猫摄入含有弓形虫卵囊体的食物或水。
弓形虫卵囊体在环境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对热、干燥和化学药品都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户外环境、收稿日期:2023-06-13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21C1257);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TD06)作者简介:文星星(1991-),女,湖南耒阳人,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动物疾病,动物药学。
文星星,马玉捷,邹丽丽,等.猫弓形虫病诊断与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23,99(8):127-129. doi:10.19369/ki.2095-9737.2023.08.033. WEN Xingxing ,MA Yujie ,ZOU Lili ,et al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Toxoplasmosis in Cats[J].Modern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99(8):127-129.猫弓形虫病诊断与防治文星星,马玉捷,邹丽丽,谭胜国(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2000)摘要:弓形虫病是猫常见的内寄生虫感染疾病,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宠物犬弓形虫病的诊疗措施

2020年第08期经济动物弓形虫病的致病原主要为孢子虫纲、弓形虫属的龚地弓形虫,感染后其主要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进而对宿主健康造成危害。
弓形虫以猫作为最终宿主,但很多其他动物及人都可以成为中间宿主,犬、猫是较为常见的病原携带动物。
宠物犬与人接触频繁,如宠物犬患有弓形虫病,易导致主人被传染。
要保证宠物饲养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对弓形虫病诊断和治疗给与足够重视。
1临床表现宠物犬弓形虫病根据发病缓急不同,临床表现上也存在差异,急性发病多见于幼龄犬,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甚至厌食,高热,可超过40℃,病犬的眼、鼻部位可见脓性分泌物,甚至可导致病犬无法睁眼。
同时还伴有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发病犬可出现便秘,下痢,水样出血性腹泻,一周后病犬胸腹、大腿内侧等多处有紫色斑点或出血点。
病情较重的病例,还可能发生抽搐、共济失调、麻痹等神经性症状,甚至造成病犬死亡。
成犬发病大多较为隐蔽,无显著症状表现,可能被感染。
孕犬患病可引发流产、早产、死胎。
2流行特点宠物犬弓形虫病的流行范围较广,很多动物都可成为弓形虫宿主,而其传播的最终宿主是猫科动物,人类和其他动物为中间宿主。
弓形虫病可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宠物犬感染大多是通过犬使用含弓形虫卵囊、包囊、滋养体的肉类感染,或通过犬皮肤表面破损处、呼吸系统、眼部及胎盘等组织部位接触进入宠物犬体内造成感染。
以1岁龄以下的幼犬及孕期母犬最易感,个别病犬可最终导致死亡。
3诊断要点宠物犬弓形虫病诊断,首先要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但要注意区分弓形虫病与犬瘟热。
实验室诊断该病最主要诊断方式,对病原体的检查主要包括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和动物接种。
可通过采患病宠物犬前肢静脉血液样本以及腹水,制作涂片,使用甲醇固定约2~3m i n ,通过姬姆萨染色后,使用油镜检查,如感染弓形虫,红细胞中可见少量一端稍尖、一端钝圆的虫体,以及香蕉型或弓形的滋养体。
主要是取死亡病犬的内脏组织样本,进行血琼脂和营养琼脂平板恒温培养,1~2d 后观察是否有菌落形成,一般弓形虫病不会出现菌落,而细菌感染可见菌落。
犬猫弓形虫病的防治措施

2021年第09期作为寄生性血液原虫病,弓形虫病的分布范围较广。
在犬猫宠物饲养大增的当下,弓形虫宿主数量持续增加,而猫这一终末宿主与人的关系较为亲密,因而此病的传播途径会增多,且危害日益增加,为此,需对犬猫弓形虫病进行科学的预防与治理。
1病原特点弓形虫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虫,具有十分广泛的寄生范围,且传播载体较多,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其形态有较大区别。
此寄生虫会在终末宿主猫科动物体内进行有性繁殖,其他各个发育阶段可于其他宿主体内进行。
因而猫科动物是此病传播的关键。
环境清洁与消毒可对病原虫起到有效杀灭作用,传统治疗中可利用磺胺类与乙胺嘧啶联合治疗,也可利用螺旋霉素或阿奇霉素等西药,除此之外,复方中草药对此病的治疗也有良好的效果。
2流行病特点犬猫弓形虫病全年均可发病,夏季湿热环境下发病率更高,且猫为终末宿主,人类、犬及其他动物均属于中间宿主,直接或间接接触均会感染此病。
主要传播途径是食道与消化道,或是破损的表皮,此外,也可通过黏膜或胎盘以及血液进行传染。
犬猫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成年犬的抗性较强,多呈现隐性感染,死高性能率并不高,但会成为犬猫弓形虫病的传染源。
3症状表现犬猫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与犬瘟热及传染性肝炎较为类似,且不同养殖管理环境下,不向种类的犬只的症状并不相同,且日龄不同、患病周期长短各异的病犬症状也有所差异。
(1)急性型:日龄较小的幼犬通常会急性发病,病犬体温会快速升高,最高可达42℃,精神状态不佳且拒绝进食,视黏膜会出现黄染现象,并伴有便秘或腹泻症状,存在呼吸性障碍。
严重病犬会出现呕吐或腹泻加重的现象,死亡率为35%左右。
处于妊娠期的母犬染病后易早产或流产。
(2)慢性型:急性发病多见于中型犬,通常病情会持续两周左右,体温无明显升高现象,但食欲不佳,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且自身抗病能力会有所下降。
(3)隐性型:成年犬感染后常为隐性发病,症状不明显,常是由慢性病演变而来,有部分症状会持续,若继发或重复感染会转化为急性,症状会显著增加且存在较高的致死率。
弓形虫病的快速诊断与预防

弓形虫病的快速诊断与预防陈光义(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125)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以孕妇(畜)流产、弱胎、畸胎、死胎和儿童(幼畜)生长受阻、死亡等为特征的人畜共患病。
弓形虫属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猫是刚地弓形虫的唯一终末宿主。
全世界仅有1个种、1个血清型[1]。
刚地弓形虫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寄生宿主范围大,可自然感染人、猪、牛、羊、狗、猫等多种动物。
人类通过先天性(垂直传播)和获得性(受损的皮肤、呼吸道、眼等途径传染)两种途径感染。
人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临床检测及诊断困难[2]。
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全身性播散性感染。
当产妇感染后,病原可通过哺乳方式感染给育儿,如不及时治疗可长期寄生于儿童体内[3]。
先天性感染后胎儿畸形,且病死率高,是优生学关注的严重问题。
弓形虫可通过口、眼、鼻、呼吸道、肠道、皮肤等途径侵入猪体。
妊娠母猪后期一旦感染,常出现流产或产死胎的现象,给养猪场和养猪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4]。
2011年11月,武威市某猪场有20多头仔猪突然发生以咳嗽、流浆液性鼻液、体温升高、皮岀肤有血斑点、呼吸困难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患病后用清热解毒、抗病毒、抗生素、血虫净等药物治疗无效。
经病理剖检和实验室镜检,确诊为猪弓形虫病[5]。
2012年8月份以来,山东省利津县一些大型生猪养殖园区和部分生猪养殖户的生猪时常发生弓形虫病,主要是猪通过采食被弓形虫包囊、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或接触患弓形虫病的鼠、雀等感染,其发生无明显季节性[6]。
猪弓形虫病感染在信阳地区规模化猪场已普遍存在[7]。
猪感染后表现为高热、喘气、皮肤发红等,易被误诊为猪瘟、链球菌病、感冒等,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方能确诊[8]。
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牛弓形虫的感染情况与以往调查阳性率有较大提升,应当引起人们对牛弓形虫病的足够重视[9]。
青海省所检地区的牛羊都有不同程度的弓形虫感染,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牛、羊对弓形虫的感染率不同且弓形虫感染率与性别无关[10]。
养宠家庭如何预防弓形虫病

养宠家庭如何预防弓形虫病现代社会,宠物猫犬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人类家庭,成为很多家庭的一份子,有的家庭甚至同时饲养五六只宠物猫。
宠物猫犬在给家庭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存在着传染人畜共患病的隐患,这其中弓形虫病就是对人类尤其是孕妇危害较大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本人大家就一起来认识下弓形虫病的感染途径和防治措施。
顾名思义,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弓形虫可以广泛寄生于人、哺乳动物、鸟类以及某些水生动物,分布较广,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感染率较高。
一、弓形虫的主要危害弓形虫对妊娠妇女和对胎儿的危害极大,表现为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流产、死胎、畸形或婴儿先天性弓形虫病。
孕妇感染弓形虫后,无明显症状者居多,临床常见淋巴结肿大,在肿大的淋巴结中可发现虫体。
孕妇一旦发生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就会出现严重症状,如脉络膜视网膜炎、脑炎、肺炎、心肌炎等。
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必定都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如导致异常妊娠、流产等。
二、弓形虫生活史弓形虫有五个发育阶段,其中包括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滋养体和包囊存在于犬和人等多种哺乳动物及鸟类等中间宿主体内,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出现在终末宿主猫或猫科动物体内。
弓形虫寄生在猫体内繁殖生长,急性感染阶段在猫的组织中形成包裹,其卵囊在猫的肠道中随粪排出。
图1猫弓形虫卵囊图2猫弓形虫包囊1、中间宿主犬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可先天性和获得性感染弓形虫。
先天性感染是通过母体胎盘垂直传播而得;获得性感染是因食入含弓形虫包囊的食品而感染。
感染弓形虫是否发病取决于虫体毒力、感染数量、感染途径以及宿主抵抗力。
引起发病的直接因素是虫体毒素的作用、有毒分泌物引起的变态反应以及虫体繁殖时破坏细胞所致。
犬弓形虫病大都与中枢神经系统、视觉、呼吸、胃肠的临床症状有关。
犬分泌物中的弓形虫可感染人体。
另外,接触流产动物的胎盘、羊水及其他污染物可获得感染。
图3猫弓形虫包囊2、终末宿主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弓形虫在其体内能完成全部发育阶段,并经粪便排出卵囊。
浅谈宠物猫犬弓形虫病的防治

2023年第07期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寄生在宿主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血液原虫病。
孕妇感染弓形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流产、死胎或畸形,且不管是否有无症状,均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引起妊娠异常;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病犬猫容易死亡。
1流行特点该病呈世界性流行,其中患病猫犬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猫为终末宿主,在体内能实现弓形虫的整个繁殖生长阶段,并随粪便排出卵囊;犬为中间宿主,可通过母体垂直传播的先天性感染途径或因误食含弓形虫卵囊的食物而感染。
三种感染途径以误食弓形虫卵囊、包囊为感染主要途径,经粘膜、皮肤感染缓殖子是感染常见途径,而垂直传播大多发生在早孕期,是不良孕产形成的重要原因。
弓形虫可同时寄生在猫犬类动物中,当猫、犬感染弓形虫后,其排泄物与分泌物中的弓形虫卵囊、会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舔咬、抓伤等方式发生感染。
首次感染该病的猫将在感染后的最初2周内传播虫卵,也有长达3周的,卵囊在外环境中抵抗力较强,自然界室温条件下可存活3~18个月。
犬、猫感染卵巢后会形成包囊,尤其在肌肉、脑内,可长期存活甚至终身。
有研究显示,随猫粪排出的卵囊污染环境造成的人误食而感染,要高于犬类携带卵囊直接感染人的数量,也证明了粪口传染是人类最主要的感染途径。
2临床症状成年猫、犬发病较缓,常无显著症状。
而幼龄猫、犬则多为急性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高烧;萎靡乏力、食欲不振;眼、鼻部易出现脓性分泌物,畏光流泪;常伴有呼吸不畅、咳嗽等症状;还会出现出下痢或出血性水样腹泻;一周后患病猫、犬会在胸腹等多处出现紫色斑点甚至出血点。
猫感染后,急性期以发热、腹泻、眼损伤和肺炎为特征;犬则常呈现腹泻、呕吐、肺炎、麻痹或共济失调等症状。
病情严重的病例,甚至合造成患病猫、犬死亡。
患病妊娠母猫、母犬易发生早产、流产,产弱胎、死胎。
人体被弓形虫侵入后,直接或通过淋巴结进入血液循环,传播到身体组织与器官,在细胞内寄生繁殖及发病,由于弓形虫可侵袭任何器官和肌肉,不同的侵犯部位有着不一样的临床症状,轻症者以乏力、低热、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为主;重症者常有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还可发生肺炎、心肌炎、肝脾受损等,甚至出现脑部病变。
如何预防宠物狗弓形虫,狗狗患弓形虫病

如何预防宠物狗弓形虫,狗狗患弓形虫病狗狗患弓形虫病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和野生动物(40多种)共患的寄生原虫病。
弓形虫寄生在宿主的细胞内,终宿主是猫,中间宿主是各种动物。
在猫体内进行有性繁殖,形成孢子体和卵囊。
卵囊随猫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囊发育具有感染性。
被中间食主吞食卵囊后,其中的子孢体在肠内逸出,侵入血流,再分布到全身各处(特别是淋巴网状组织),钻入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破坏细胞并严重致病。
慢性病例,在脑、肌肉、视网膜、肺、肝、肾等处形成包囊型虫体。
弓形虫除经消化道感染外,也可经鼻、眼、呼吸道和皮肤、胚胎等途径侵入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体内;病狗和带虫者的肉、内脏、血、渗出液(如腹水)、排泄物、乳和流产胎儿、胎盘等物中带弓形虫;各种昆虫也可传播此病。
症状:一般不显症状;严重感染者出现发热、咳嗽、厌食、虚弱,眼、鼻有分泌物,甚至发生出血性下痢,呕吐,麻痹,怀孕母狗发生流产或早产等,很像犬瘟热和传染性肝炎的症状。
防治:用磺胺6甲氧嘧啶治疗效果好,但要在病初使用;晚期虽可使症状消失,但不能抑制弓形虫转成包囊型,从而成为带虫者。
预防办法是猫狗分养或限制接触,控制野生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
如何预防宠物狗弓形虫很多人喜欢宠物狗,但是宠物狗有一个寄生虫让人们对它非常恐惧,那就是弓形虫,弓形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死亡率高,还会让孕妇体内的胎儿发育畸形,下面淘狗网就来告诉你如何预防宠物狗的弓形虫。
首先要检查下家里的宠物狗有没有患有弓形虫,可以带它们去宠物医院做身体检查。
检查的时候只要抽一点血液或者获取一点粪便化验就可以了。
如果发现有弓形虫,应该马上治疗或者采取其他措施。
要预防宠物狗被传染寄生虫,可以带狗狗出去遛狗,但是不要放任狗狗乱跑。
养在家里的宠物染上弓形虫的很大一个途径,可能是外出的时候吃了受感染的动物如老鼠等,或者吃了被猫狗粪污染的食物。
所以,不要让狗狗在外随便乱跑。
生肉是传播弓形虫的一大途径,因此最好不要给狗吃生肉,不要把它们盛食物的碗和其他的东西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