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论阅读教学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校本教研报告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学中,阅读始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薄弱环节。课内阅读从质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对于阅读教学,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看法。从语文教材教法到语文教学论,从语文课堂教学到大语文教育观,从“工具论”到“表现论”,阅读教学的定位是不同的。当我们对阅读进行反思和新的探索的时候,我们认识到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认识到必须对阅读教学进行重新定位。《表现论阅读教学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这一课题是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对阅读教学的新思索、新定位和新实践。

一、项目研究情况的说明

1.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来看实际是有所降低的。如何使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有更多收益呢?面对着教育改革的大潮流,立足于我校的生源实际,我们始终在考虑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2005年我校在眉县召开了暑期教育教学研讨会,鉴于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的现状,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决定于2 005年起在高一、高二试行开设语文阅读课。开设了语文阅读课的初衷,是有感于学生作文的“无米之炊”,以及在作文中表现出的思想的羸弱、语言的苍白。因此我们阅读课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使好书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提高他们的阅读品位。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读书,从书籍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使自己的思想强壮起来,并在自己平时的说和写中表现出来。

几年来,我们的语文阅读课经过实践与探索,已经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语文阅读课让学生尽情地在书山文海中遨游,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言语表现意识方面出现了一些可喜的苗头。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的背景下,2002年,福建师大文学院潘新和教授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标准与语文教育改革研究》,提出了“表现论”这一思想作为语文教育终极目标观,并提出了建立以“表现论”为核心的闽派语文教育学的设想。“表现论”这一思想的核心就

是,从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语文教育应为人的言语表现奠定基础,最终引导学生走向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道路。表现论”这一思想

“我校正在开展、实施的语文阅读课与表现论”这一思想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作为子课题学校,我们选择语文阅读课作为研究的方向,并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考虑。

2.研究的对象、目标和主要内容

本课题实验的目的是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为目标,以教改实验为基础,在阅读课上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侧重实验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研究并形成一定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我们确定这一选题的考虑是,以语文阅读课为凭借,以课外阅读为突破口,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形成阅读课的校本教材,并形成本校特色,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让学生通过阅读丰富文化积淀,形成自觉的言语表现意识。这种自觉的言语表现意识的形成,需经过从规定、限制到自觉的过程,所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们选择高一、高二学生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从抓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入手,如写日记、周记,做读书摘记,写读后感,进行文章评点等,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言语表现。

二、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制定方案,确立实验内容

1.开题。子课题申请报告获得批准后,我们于2005年11月组织了全校第一个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开题会,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及语文组的全体教师参加了开题会,会上由郭杜鹃老师作课题介绍,校长对开展国家级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本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的带头作用作了充分肯定。课题组成员参与的热情高涨。几经讨论,我们制定了实验方案,确定了课题的实验内容:积累符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阅读材料,编写校本课程,力求形成完整的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同时计划对学生进行关于阅读兴趣、掌握阅读环节和方法、阅读量等的问题的调查;通过练笔、摘抄、作文等多种形式检验阅读课对学生写作所起的作用。

2.印发材料,组织学习。课题组印发了潘新和教授主持课题的开题报告——《语文:指向言语人生、诗意人生——我的语文教学的乌托邦》及潘新和教授发表在《福建教育》等刊物上的关于“表现论”的论述,供课题组成员学习。通过学习、讨论,课题组成员基本领会了“表现论”的核心,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研究实践。

在学习中,课题组成员更深切地认识到,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作为一个诚实的劳动者的写作,会发现内心出现一条通向远方的道路。

写作使人谦逊。面对时间,面对着无尽的历史长河,人像孩子一样生出敬畏之心,写作让我们感到生活的广阔,感到你在生活中的位置。我们常常由于写作变得更加勤勉和认真。

写作使人善良。对中国下一代读者而言,比尖锐明敏更需要的是温厚仁慈,这是对中国人性格的一种救治。

写作使人朴素。写作是一点一滴的劳动积累。在这种积累中,他已经有可能把时代与命运,把遭遇与梦想,把荣耀与付出进行过不止一次的权衡,生活的繁华使写作者感到朴素更适合自己。

写作作为一项心智活动更接近于纯粹。在写作中,无论苦难或忧伤,所经历的一切在流露笔端前,在内心再次经历一遍。

同时,我们对写作(言语表现)之于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育是立国之本,立人是教育之本,立言以立人。语言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离开人,言无从依附;离开言,人难以自立。语言通过交流而存在,在交流中学会使用语言,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人。

为此,我们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提倡一种“主体性自由阅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从个体出发的自由选择。并为这样的主体性阅读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言语材料,最大努力开拓学生精神自由的空间。

(二)研究的进程和完成情况

1.理论研究,制定指导纲要

为了进一步领会“表现论”这一思想的内涵,课题组拟定了“表现论阅读教学的主体研究”“表现论阅读教学的心理研究”“表现论阅读教学的文体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