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精品课程(4).ppt

合集下载

强化精品意识创建精品课程 --兰州大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强化精品意识创建精品课程 --兰州大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强化精品意识创建精品课程 --兰州大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

张正国;张迎梅;张文定
【期刊名称】《高等理科教育》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单元和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就兰州大学近几年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对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路.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张正国;张迎梅;张文定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教务处,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教务处,甘肃兰
州,730000;兰州大学,教务处,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树立精品意识创建精品课程——《外科护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J], 杨玉南;张介卿;廖武军;谢冰;何小玲
2.强化精品意识,打造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 [J], 倪哲明;王力耕;陈爱民;黄荣斌;
3.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公安教育类国家精品课程——"消防燃烧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徐晓楠;王平;陈伟红;郭子东
4.强化两级精品课程建设全面发挥引领作用——以食品科技学院"动物性食品加工学"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J], 徐晓云;马美湖;荣建华
5.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促进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西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王正斌;倪小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分布、建设现状与分析

历史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分布、建设现状与分析

学国家精品课程 网络资源 的分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情况,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 径。 途


精品课程评审 中网络资源共享 的建设要求
精 品课程 建设是 以实现教 育资源 的共享 为 目的,而 共享 的基础就 是对 网络 教学环 境 的要求 。国家精 品课程 评 审指标 要求 “ 在教学条 件方面 ,重视优 质教 学资源 的建设和完 善 ,加 强课程 网站 的辅 助教学 功能 ”(国家精 品课 《 程评审 指标 》( 本科 ,2 1), 同时细 化 的网络教学环 境条件 中要求 学校 网络硬 件环 境 良好 ,课 程 网站 运行 良好 , 00 ) 教学 资源丰 富,辅教 、辅学功 能齐全 ,并 能有 效共享 。网络 资源建 设、 网络 教学硬件 环境和 软件环境 在评 审中所 占的分 值 已经 从 2 0 的 6分提 高到 20 、2 1 03年 0 9 0 0年的 l ,成 为 比较重 要的评 核标准 。 0分
关键词: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 ;历史学
中图分类号 :G 4 . 6 20 收稿 日期:2 1-51 0 1 .0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0 02 1)20 8 -5 6 32 3 (0 1 -0目 “ 高校精 品课程 申报机制与评价体系研究 ”( 校发 ( 0 1 2 1 )3号 )的阶段性成果
和 完善课 程 网上教 学资源 。
高教司年度国家精 品课程检查的主要 内容也要求网络资源 的公开和共享:主要是国家精 品课程开通 网络连
接 、课程 录像 上 网、 网上 资源更 新等情 况 。对 国家精 品课程 支撑 网站 的开通 、网页访 问、课堂 录像全程 上 网 以及 网上教 学资料 更新等 情况进 行年 度一 次 的全面 检查 ,并 公布 国家 精 品课程 支持 网站连通 性检 查结果 。 国家精 品课 程 所在 学校 要对本校 课程 建设情 况开 展 自我检 查 ,确保课 程支撑 网站 正常运行 并做好 上 网教 学资源 的更新 工作 。

数学建模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数学建模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等 理 科教育
数学建模课程体系的 研究与实践
数 学建模 课程体 系 的研究 与实践
贺瑞缠
( 西北 大学
辛小龙
西安 7 0 2 ) 11 7
数学系 ,陕西


文章提 出了数 学建模 课程 的教 学指 导 思 想 ,界 定 了数 学建模 教 育活 动概 念 的 内涵 ,
设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数 学建模课 程 三位 一体 的课 程体 系 ,并 阐述 西北 大 学在数 学建模课 程 体 系建设 和 开展数 学
两 门配套课 程 ,形成 了培 养学 生 的数学建 模 素质 和技 能的一 个科 学 的课 程体 系 。
术 和趣 味性 的教学方 式 为平 台 ,以强化 实践 教学环 节 为手段 ,以培养 学生 的数学 应用 意识及 数学 建模 素质 和技 能为 目标 ” 的教 学 指 导思 想 指 导下 ,完 成 的理 论 研 讨成 果 已经 撰 写 成教 学 研究 论 文 十余篇 ;近 年来 ,笔者 先后 五次 参加 过 国家或省 内精品课 程建 设 和数学 建模教 学 的理论 研 讨 的教 学经验 交流会 ,学 习借 鉴 兄弟 院校 的教学 经验 ,并介 绍笔 者 的教学 理论 研究成 果 。通过 长 期不 断 的理论 研讨 ,教 学水平 不 断提 高 ,教 学 效果 不 断增 强 ,数学 建模 课 程 吸引 的学 生 越来 越 多 ,我 校学 生参 加全 国大学 生数 学建模 竞 赛 的规 模越 来越 大 ,成绩持 续优 秀 。 ( )积 极开 发数 字化教 学 资源 ,构建 网络 教学平 台 ,扩大 受教 育面 三
能为数学建模课程的 “ 探索性和实践性” 打好坚实 的基础 ,也更科学地体现 出该课程的综合性 特征,同时也进一步充实了数学实验和数学软件课程的实用内容 ,进而使数学建模 、数学实验及 数学 软件这 三 门课程 的教学 相得 益彰 ,最 终使 数 学建模 课 程 的教学 在 一套 强有 力 的方法 、技 术 和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西北政法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简称西法大,坐落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的高等政法院校。

其前身为1939年11月复建的陕北公学、1941年成立的延安大学和1949年成立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

曾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直属的中国大陆地区重点法律院校。

是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员高校,“立格联盟”组成院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院校,中央政法委、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基地,同时是全国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西北地区法学科研教育中心,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镇,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10万多名高素质人才[1] 。

西北政法大学于2006年正式由西北政法学院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学校设有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安学院、刑事法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8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辐射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艺术等专业大类,其中哲学、新闻学、侦查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和特色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设有10个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2]展开创办时间1939年11月所处城市中国西安学校类型政法属性国立重点高等政法大学|省属重点本科高校|“五院四系”|“立格联盟”核心成员主管部门陕西省教育厅学校官网学校概况专业设置历年分数线目录1历史沿革▪历史概述▪发展历程2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对外交流▪师资力量▪院系设置▪学科建设▪学位授予3学术研究▪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学术期刊4文化传统▪校徽▪校训▪西法大精神▪办学理念5校园环境6学校领导▪历任校长▪现任领导7知名校友▪党政官员▪著名学者▪知名学者▪企事业人士▪知名律师▪影视明星记者8学校地址基本信息编辑中文名西北政法大学英文名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简称西法大NWUPL创办时间1939年11月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政法属性国立重点高等政法大学省属重点本科高校“五院四系”、“立格联盟”核心成员所属地区中国西安现任校长贾宇知名校友葛洪义、牟新生、杨永华、田文昌主管部门陕西省教育厅硕士点39个博士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1校训严谨求实文明公正主要院系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安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等学校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300号(雁塔校区)西安市西长安街558号(长安校区)学校代码10726主要奖项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11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国家特色专业3个省部重点学科10个发展目标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政法大学邮政编码雁塔校区710063 长安校区7101221历史沿革编辑历史概述陕北公学→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西安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历史沿革西北政法大学有着70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富有丰厚文化底蕴。

桂林理工大学岩浆岩课件

桂林理工大学岩浆岩课件

2、岩石的分类
岩浆岩(Igneous rock)——又叫火成岩,由岩浆 又叫火成岩, 岩浆岩( ) 又叫火成岩 作用形成的岩石, 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地壳或者上地幔中的岩浆喷 出地表或者侵入在地壳内形成的。 出地表或者侵入在地壳内形成的。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由沉积作用形成 沉积岩( ) 由沉积作用形成 分布于地壳表层,占大陆面积的75% 的,分布于地壳表层,占大陆面积的 %以及大 部分的海底沉积。 部分的海底沉积。 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由变质作用形成 变质岩( ) 由变质作用形成 的,多在地壳深处,与岩浆岩一起占地壳体积的 多在地壳深处, 以上。 90%以上。
2、室内研究——是主要内容,是获取先进成果的关键 是主要内容, 是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与分析测试手段: 研究内容与分析测试手段: A 岩相学(显微结构) 岩相学(显微结构) B 矿物成分(X射线衍射,EPMA),包裹体成分 射线衍射, ),包裹体成分 矿物成分( 射线衍射 ), C 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同位素) 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同位素) D 同位素年代学 E 模拟(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 模拟(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 F 岩石的成因与大陆动力学过程研究 岩石的成因与大陆动力学过程研究
四、岩石学的研究方法
1、野外研究——是基础,获取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是基础, 是基础
研究内容与手段 A 观察和记录——GPS定点,地质产状,结构, 定点,地质产状,结构, 观察和记录 定点 构造,分布等。 构造,分布等。 B 常用的手段和方法——记录,素描,照相, 记录,素描,照相, 常用的手段和方法 记录 录像,野外制图,露头观察描述,采集样品等。 录像,野外制图,露头观察描述,采集样品等。
第五章 超镁铁岩及镁铁质侵入岩

我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精品课程建设

我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精品课程建设
• 当时的问题是,企业需要既懂工艺又懂设备 和控制的复合型人才。这一要求就历史性地落在 化工机械专业的身上。
1.4化机专业在专业调整中获得
了新生
• 九十年代,我国经历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 专业调整。从一千多个专业,合并成五百多个专 业(1993),又从五百多个专业,减少为二百五十 个专业(1998)。在调整中,化工部化工机械教学 指导委员会做了巨大的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化工 类和机械类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的 发展,提出了把“化工设备与机械” 改建为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的总体设想和专业发 展规划建议书,于1998年3月获得教育部的正式 批准。在新目录中,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 程”专业,归入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化工学院中一般都设有化工机械系,例如: 华东化工学院在1952年建校初期的三个系为无机 工业系、有机工业系和化工机械系。化工机械系 中设有化机专业。在1957年增设了化学工程学专 业。1958年又增设了化工机械制造和化工自动控 制两个专业。在恢复研究生招生后,华东化工学 院和浙江大学的化工机械专业成为全国首批硕士
我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精品课程建设
内容
• 我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 • 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科国内现状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展望
1.我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的历史
1.1化工机械专业的发展历史 1.2文革前化机专业的培养目标 1.3恢复高考后化机专业加强了教学内容
• 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化机专业 的人才对我国化工、石油化工、制药等 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 录进行调整,将化工设备与机械(本科) 专业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归入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doc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doc

附件7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本科)
推荐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课程学校西安财经学院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经管类)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他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理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数学
课程负责人
填报日期2014年5月
陕西省教育厅制
二○一四年四月
填写要求
1.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

4.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

5.“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建设学校盖章。

1.课程负责人情况
2.课程团队
3.课程建设
4.课程内容
5.课程资源
6.课程评价
7.学校政策支持
8.承诺与责任
9.学校推荐意见。

电子效应及位阻效应

电子效应及位阻效应

电子效应及位阻效应刘晓(西北大学化学系06级材料化学专业 西安 710069)摘要:电子效应及位阻效应贯穿着整个有机化学的学习,故其在有机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所把握的知识有限,我仅将所学的具有代表性的知识进行整理小结,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子效应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 位阻效应一.引言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应该都碰到了如此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的答案需要我们死记硬背,但有些问题的解答则有章可循.比如亲电加成的方向性,芳香族化合物的酸性,消去反应的方向性等,只要我们把握了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在这些反应中所起的作用,那么这类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那么电子效应,位阻效应到底在有机化学中扮演着一个如何样的角色呢?二.电子效应与位阻效应的简介电子效应是指电子密度分布的改变对物质性质的阻碍。

电子效应能够依照作用方式分为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两种类型。

诱导效应1.诱导效应的定义一样以氢为比较标准,假如电子偏向取代基,那个取代基是吸电子的,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用-I (Inductive effect )表示;CR 3XYH 3CR 3-I 效应 标准 +I 效应2.诱导效应的特点诱导效应是沿σ键传递的,离吸(或斥)电子基团越远,效应越弱。

大致隔三个单键后,诱导效应就专门弱,可忽略不计了。

例如CH 3CH 2CH 2CH 2CH 2Clδ δ δ δ δ δ +++, 其中δ表示微小,δδ表示更微小,依此类推。

诱导效应有叠加性,当两个基团都能对某一键产生诱导效应时,这一键所受的诱导效应是这几个基团诱导效应的总和。

方向相同时叠加,方向相反时互减。

诱导效应只改变键的电子云密度分布,不改变键的本质。

不管所受诱导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如何,σ键仍是σ键,π键仍是π键。

3.诱导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基团吸电子能力或斥电子能力的大小。

下列是一些能产生诱导效应的基团吸电子基团:带正电荷的基团,如:-OR2+、-NR3+;卤素原子,如:-F 、-Cl 、-Br 、-I ;带氧原子或氮原子的基团,如:-NO2、>C =O 、-COOH 、-OR 、-OH 、-NR2;芳香族或不饱和烃基,如:-C 6H 5、-C ≡R 、-CR =CR 2斥电子基团:带负电荷的基团,如:-O-、-S-、-COO-;饱和脂肪族烃基,如:-CR 3、-CHR 2、-CH 2R 、-CH 3共轭效应1.共轭效应的定义体系中各个σ键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参加共轭的P 轨道互相平行而发生重叠,形成分子轨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