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系统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件

硬件选择
包括项目计划、需求分析、概念 设计、详细设计、开发和测试等。
介绍控制系统的编程技术,如 PLC编程、C编程、Python编程等, 并介绍其优缺点。
介绍控制系统所需的各种硬件元 器件的选择和配置方式。
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选择
1 软件选择
详细介绍控制系统软件的种类和特点,并提供选择软件的建议。
展望未来
展望控制系统未来的发展方 向和趋势,鼓励学生持续关 注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技术应用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技术应用 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并加强 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
1
电气元器件
介绍各种电气元器件的功能和特点,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控制模块
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模块,如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
信号处理
介绍电气信号的种类和处理方法,如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滤波、放大、变换等。
设计流程和方法
设计流程
编程技术
2 硬件选择
介绍选择控制系统硬件的要点和技巧,并推荐几种可靠的控制系统硬件。
3 维护保养
针对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评估
功能评估
讨论如何对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行评估,包括精度、 响应时间、抗干扰能力等方面。
性能评估
讨论如何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可靠性、 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PPT课件
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基础知识,以及控制系统在 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课程介绍
目的明确
帮助学生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电气控制系统PPT课件

• 输入接口电路
• 2-2
第77页/共148页
输出接口电路
• 继电器输出** • 晶体管输出 • 晶闸管输出 • 2-3
第78页/共148页
• 电源 • 一般市电(220) • 直流24V
三、顺序控制
• 控制要求: • P85
• 改变控制要求:
• 3。2。5
第47页/共148页
控制规律P86
• 当要求甲接触器工作后方允许乙接触器工作,则在乙接触器线圈电路中串入甲接触器的动合触点。 • 当要求乙接触器线圈断电后方允许甲接触器线圈断电,则将乙接触器的动合触点并联在甲接触器的停止按
钮两端。
• 光盘
• 3。2。4
第45页/共148页
控制规律
• 当要求甲接触器工作时,乙接触器就不能工作,此时应在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串入甲接触器的动断触点。 • 当要求甲接触器工作时乙接触器不能工作,而乙接触器工作时甲接触器不能工作,此时应在两个接触器的
线圈电路中互串入对方的动断触点。
第46页/共148页
第36页/共148页
热继电器接入电动机定子电路方式
• 2。4。4 第37页/共148页
第二章 电气控制系统基本控制电路
• 基本控制 • 常用基本控制电路 • 电气控制电路读图
第38页/共148页
第一节 基本控制正常与点动连锁控制 • 多点控制连锁控制 • 自动循环控制
接触器的选用
• 类型的选择:直流或交流接触器 • 主触点额定电压的选择:大于等于负载额定电压。 • 主触点额定电流的选择: 按P34式计算,额定电流大于计算值。 • 线圈电压:
交流: 直流:
第21页/共148页
第三节 继电器
继电器分类: 用途分:控制继电器、保护继电器、中间
电气控制系统(ECS)ppt课件

• 4、400V公用系统5台断路器的控制。
.
13
三、电气系统纳入DCS控制的技术要求
• (一)机组自动启停控制的要求 • 1、机组正常起动时,当发电机转速达到
额定时,DCS投入AVR。当发电机电压达到 额定值时,DCS投入同期装置。
.
14
(一)机组自动启停控制的要求
• 2、发电机与电网的同期是由同期装置自动 实现,在同期过程中通过ASS控制AVR、DEH, 以调节发电机电压和频率,当同期条件满 足时,ASS向发电机断路器发合闸指令,发 电机断路器自动合闸。
• 数据采集系统(DAS)应连续采集和处理所有与电气系 统有关的重要测点信号及设备状态信号,以便及时向操 作人员提供有关的运行信息,实现机组安全运行。一旦 机组发生任何异常工况,及时报警。
• 一般DAS有下列功能:
• 1)显示:包括操作显示、成组显示、棒状图显示、趋 势显示、报警显示等。
• 2)制表记录:包括定期记录、事故追忆记录、事件顺 序(SOE)记录、跳闸一览等。
• 当发电机内部发生故障时,在断开发电机和电 力系统联系的同时,还要对转子回路进行灭磁。 励磁系统灭磁时的过电压倍数一般要求不大于 转子额定励磁电压的4~4.5倍。
.
34
灭磁及逆变灭磁
• 发电机正常停机采用逆变灭磁方式。 逆变灭磁的控制,是通过AVR改变可控 硅的导通角,使整流桥进入逆变状态 来实现;
• 1.用DCS的硬件及软件实现电气逻辑
• 优点:电气控制逻辑全部由DCS软件实现, 组态灵活,修改逻辑方便,可适应不同运 行方式。
• 2.DCS仅实现高层次的逻辑
• 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电气控制设备完全独 立,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连锁逻辑完全由电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件

统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和把握。
1.1 电气控制系统的作用与发展概况
1.1.1电气控制系统在生产设备中的作用
随着生产机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生产设备,
特别是由若干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系统,不仅有工作机构、 传动机构和动力源等,而且一般还设计有自动控制系统。传统 的自动控制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实现的功能也比较单一,主要 是由继电器和接触器等低压电气元件构成。例如,三相异步电 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知,交换任意两相 电源线均可使电动机改变转向,但如果采取人工“倒相”,不 仅效率低,而且安全性差,在许多场合甚至是难以实现的。
图1.2.4 电磁系统反力特性
(1)交、直流电磁系统的吸力特性。交流电磁系统激励线圈的阻抗主要取决
于线圈的电阻(其值相对较小),故有
U E 4.44 f N
U 4.44 f N
(1.2.4)
式中,U为线圈外加电压,V;E为线圈感应电动势,V;f为线圈外加电压的频率,Hz; Φ为气隙磁通,Wb;N为线圈匝数。
1.2.1 低压电器的基本组成
常用低压电器有非自动切换电器和自动切换电器,前者主要
靠外力来完成接通、切断等动作,如按钮、行程开关、刀开关、 组合开关等;后者按照外来信号的变化或本身参数的变化自动完 成切换功能,如接触器、自动开关等。此外,还有一般工业用电 器、农用电器、其它场合用电器;或所谓有触点电器、无触点电 器和混合电器等。 无论是非自动切换电器还是自动切换电器,都必须能够感受 外界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才能完成预定的功能,对于非自动切
图1.2.3是不同结构的电磁系统,其中图a)、b) 、c)和d)
为拍合式电磁铁,其中图a)和b)的铁芯是螺管式结构,其衔铁 绕铁轭的棱角转动,磨损较小,铁芯用软铁制成,适用于直流继
1.1 电气控制系统的作用与发展概况
1.1.1电气控制系统在生产设备中的作用
随着生产机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生产设备,
特别是由若干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系统,不仅有工作机构、 传动机构和动力源等,而且一般还设计有自动控制系统。传统 的自动控制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实现的功能也比较单一,主要 是由继电器和接触器等低压电气元件构成。例如,三相异步电 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知,交换任意两相 电源线均可使电动机改变转向,但如果采取人工“倒相”,不 仅效率低,而且安全性差,在许多场合甚至是难以实现的。
图1.2.4 电磁系统反力特性
(1)交、直流电磁系统的吸力特性。交流电磁系统激励线圈的阻抗主要取决
于线圈的电阻(其值相对较小),故有
U E 4.44 f N
U 4.44 f N
(1.2.4)
式中,U为线圈外加电压,V;E为线圈感应电动势,V;f为线圈外加电压的频率,Hz; Φ为气隙磁通,Wb;N为线圈匝数。
1.2.1 低压电器的基本组成
常用低压电器有非自动切换电器和自动切换电器,前者主要
靠外力来完成接通、切断等动作,如按钮、行程开关、刀开关、 组合开关等;后者按照外来信号的变化或本身参数的变化自动完 成切换功能,如接触器、自动开关等。此外,还有一般工业用电 器、农用电器、其它场合用电器;或所谓有触点电器、无触点电 器和混合电器等。 无论是非自动切换电器还是自动切换电器,都必须能够感受 外界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才能完成预定的功能,对于非自动切
图1.2.3是不同结构的电磁系统,其中图a)、b) 、c)和d)
为拍合式电磁铁,其中图a)和b)的铁芯是螺管式结构,其衔铁 绕铁轭的棱角转动,磨损较小,铁芯用软铁制成,适用于直流继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课件 项目10 CA6140普通车床电气控制

接触器KM1上自锁用的辅助触点接触不好或接线松开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项目实施
小组成员按照要求排故。 小组长全面监控组员的工作情况及安全生产。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项目检查
以“小组形式”进行自我检查,也可以采用“互查” 的方式,包括通电前的安全检查和通电试车。
为保证安全,通电试车前必须请示组长及老师,若 出现故障小组自行排故。
小组长记录本组成员完成情况。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项目评估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组间评价: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作业:
1.分析CA6140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说出主要的运动形式及控制要求;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CA6140车床主要结构 主轴箱
进给箱 溜板箱
卡盘 刀架
后顶尖 尾座 床身 光杠 丝杠 底座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CA6140车床主要运动形式
一是卡盘或顶尖带动工件的旋转运 动,另一是溜板带动刀架的直线移动,前 者称为主运动,后者称为进给运动。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CA6140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主轴及进给电动机M1的控制
由起动按钮SBl、停止按钮SB2和接触 器KM1构成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转起动-----停止电路
冷却泵电动机M2的控制,M2的控制由 KM2电路实现。
2.完成课后项目训练与拓展思考; 3.预习下一课。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项目导入
车床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切削型机床,除了能够 车削外圆、内圆、端面、螺纹、切断及割槽外,也可以 装上钻头或铰刀进行钻孔和铰孔。而CA6140型车床便是 最普遍的一种,它加工范围广,自动化程度低,适于小 批量生产及修配车间使用。下面就以CA6140普通车床为 案例来分析其工作原理及维修技术。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项目实施
小组成员按照要求排故。 小组长全面监控组员的工作情况及安全生产。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项目检查
以“小组形式”进行自我检查,也可以采用“互查” 的方式,包括通电前的安全检查和通电试车。
为保证安全,通电试车前必须请示组长及老师,若 出现故障小组自行排故。
小组长记录本组成员完成情况。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项目评估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组间评价: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作业:
1.分析CA6140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说出主要的运动形式及控制要求;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CA6140车床主要结构 主轴箱
进给箱 溜板箱
卡盘 刀架
后顶尖 尾座 床身 光杠 丝杠 底座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CA6140车床主要运动形式
一是卡盘或顶尖带动工件的旋转运 动,另一是溜板带动刀架的直线移动,前 者称为主运动,后者称为进给运动。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CA6140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主轴及进给电动机M1的控制
由起动按钮SBl、停止按钮SB2和接触 器KM1构成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转起动-----停止电路
冷却泵电动机M2的控制,M2的控制由 KM2电路实现。
2.完成课后项目训练与拓展思考; 3.预习下一课。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与故障检修
项目导入
车床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切削型机床,除了能够 车削外圆、内圆、端面、螺纹、切断及割槽外,也可以 装上钻头或铰刀进行钻孔和铰孔。而CA6140型车床便是 最普遍的一种,它加工范围广,自动化程度低,适于小 批量生产及修配车间使用。下面就以CA6140普通车床为 案例来分析其工作原理及维修技术。
PLC第1章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2)
额定电压UN
这是指额定运行时加在定子绕组上的线电压,单位为V。
(3)
额定电流IN
这是指电动机定子绕组加上额定频率的额定电压,且轴上输出额定功率时定子绕组
的线电流,单位为A。
(4)
额定频率fN
我国规定标准工业用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频率为50Hz。
(5)
额定转速nN
指电动机定子绕组加上额定频率的额定电压,且轴上输出额定功率时转子的转速,
第1章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技能目标
1、按照控制任务的要求,设计电气原理图、 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进行元器件的接线。 2、正确选择和使用开关、控制按钮、接触器、 继电器、熔断器、自动空气断路器等元器件。 3、借助电工工具和仪器仪表查找故障点,分 析故障原因。 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 手实践能
图1.2 定子绕组接线方式
图1.4 定子绕组 三角形连接
第1章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由转子铁心、转子绕组和转轴组 成。转子铁心是由硅钢片叠压面成,硅钢片外圆上有均匀的 槽口,用来嵌入转子绕组,转子铁心与定子铁心构成闭合磁 路。转轴用来支撑转子旋转,保证定子与转子间有均匀的气 隙。转子绕组由熔铝浇铸而成,形似鼠笼,所以又被称为笼 型转子,如图1.5所示。
第1章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4.设计内容及安装操作 (1) 绘制电气原理图。 (2) 对控制线路进行元器件安装接线和操作。 (3) 检查无误,通电调试运行。
第1章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5.工艺要求 (1) 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匀称,间距合理,便于元件的 更换。 (2) 布线通道要尽可能少。 (3) 主电路用黑色线,控制电路用红色线,接地线用黄绿双色 线。 (4) 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若非 交叉不可,则该导线应在接线端子引出时,水平架空跨越,但 必须走线合理。 (5) 布线应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转向。 (6) 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7) 布线顺序一般以接触器为中心,由里向外,由低至高,先 控制线路后主电路,以不妨碍后续布线为原则。 (8) 通电试运行前,必须征得老师的同意,并由老师接通三相 电源L1、L2、L3,同时要有老师在现场监护。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件第二章优秀课件

(1)电磁机构不同。(2)灭弧措施不同。(3)自 身耗能不同。(4)选用方法不同。
交流
直流
1)通断交流电路
2)铁心用硅钢片叠成, 以减少磁滋与涡流损 耗,铁心端面装有短路 铜环
3)N↑Z↑—I↓线圈为短 而粗的圆筒状(电磁 线)铁心发热为主要的
4)栅片灭弧
5)Iq大,操作频率不能 太高,600次/小时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件第 二章
2.1 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根据外来输入信号利用电磁铁操作,频 繁地接通或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 切换电器,主要用于控制电动机、电焊机、电热设备、电 容器组等。接触器不仅能实现远距离集中控制,而且操作 频率高、控制容量大,具有低压释放保护、工作可靠、使 用寿命长和体积小等优点,是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中 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元件之一。
1)选择接触器的类型。根据所控制的电动机或负载电 流种类选择接触器的类型。接触器的使用类别应与负载性质 相一致。
2)选择接触器的额定参数。根据被控对象和工作参数 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及工作制等确定接触器的额定参 数(线圈电压、触点电压、触点电流、触点数量等)。
(1)接触器的线圈电压。应与控制回路电压相一致,接触器
规范,要考虑维修和走线距离。
3. 电磁接触器应用举例
若已知电动机为三相鼠笼型电动机,其功率为3.5kw, 控制电路电压为36V。因主触点控制交流电,所以KM1、KM2 都应选交流接触器, 具有3对主触点,2对辅助触点(1对常 开、1对常闭)。
KM1、KM2均可选用CJ20-10,控制线圈电压为AC36V。 热继电器BTE和熔断器FU起过载和短路保护作用,可根据电 路中的电流参数选取 。
在线圈额定电压85%及以上时才能可靠地吸合。
交流
直流
1)通断交流电路
2)铁心用硅钢片叠成, 以减少磁滋与涡流损 耗,铁心端面装有短路 铜环
3)N↑Z↑—I↓线圈为短 而粗的圆筒状(电磁 线)铁心发热为主要的
4)栅片灭弧
5)Iq大,操作频率不能 太高,600次/小时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件第 二章
2.1 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根据外来输入信号利用电磁铁操作,频 繁地接通或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 切换电器,主要用于控制电动机、电焊机、电热设备、电 容器组等。接触器不仅能实现远距离集中控制,而且操作 频率高、控制容量大,具有低压释放保护、工作可靠、使 用寿命长和体积小等优点,是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中 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元件之一。
1)选择接触器的类型。根据所控制的电动机或负载电 流种类选择接触器的类型。接触器的使用类别应与负载性质 相一致。
2)选择接触器的额定参数。根据被控对象和工作参数 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及工作制等确定接触器的额定参 数(线圈电压、触点电压、触点电流、触点数量等)。
(1)接触器的线圈电压。应与控制回路电压相一致,接触器
规范,要考虑维修和走线距离。
3. 电磁接触器应用举例
若已知电动机为三相鼠笼型电动机,其功率为3.5kw, 控制电路电压为36V。因主触点控制交流电,所以KM1、KM2 都应选交流接触器, 具有3对主触点,2对辅助触点(1对常 开、1对常闭)。
KM1、KM2均可选用CJ20-10,控制线圈电压为AC36V。 热继电器BTE和熔断器FU起过载和短路保护作用,可根据电 路中的电流参数选取 。
在线圈额定电压85%及以上时才能可靠地吸合。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件

02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基础
电气元件的选择与使用
1 2
电气元件的种类
介绍各种常用的电气元件,如开关、接触器、继 电器、传感器等,以及它们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 作用。
电气元件的选用原则
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电气元 件,考虑其性能参数、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3
电气元件的安装与维护
指导正确安装电气元件,并说明如何进行日常维 护和保养,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06
总结与展望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电气控制系统设计面临着 更高的性能要求、更复杂的环境适应性和更严格的能效标准 。
机遇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在智能制造、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发展 空间。
新技术与新方法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控制电路的设计原则
控制电路的基本组成
介绍控制电路的核心组成部分,如输入设备、控制器、执行器等 。
控制电路的设计流程
说明控制电路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包括确定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 控制元件、设计控制逻辑等。
控制电路的优化
提供控制电路优化的建议,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例如简化电 路、减少能耗等。
安全保护措施
接地保护
介绍接地保护的原理和实施方法,包括保护接地和工 作接地。
漏电保护
说明漏电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以防止人员触 电和设备损坏。
过流保护
提供过流保护的措施和建议,以防止电流过大对电气 元件和设备造成损坏。
抗干扰技术
干扰源分析
分析常见的干扰源及其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影响 。
抗干扰措施
介绍各种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如电磁屏蔽、滤 波、隔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在露天场所,宜选用户外型电动机,若有防护措施的 也可采用封闭型或防护型电动机。
(5) 在高温车间,应根据周围环境温度,选用相应绝缘等 级的电动机,并加强通风,改善电动机的工作条件,提高 电动机的工作容量。
(6) 在有爆炸危险及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相应地选用 隔爆型及防腐型电动机。
3.2.2 拖动电动机的选择
3.电动机调速性质应与负载特性相适应
3.2.2 拖动电动机的选择
1.根据生产机械调速要求选择电动机种类
(1) 不需调速的机械应首先考虑采用感应电动机。
(2) 对于周期性波动负载的长期工作机械,为消平尖峰负 载,一般采用电动机带飞轮工作,这时应考虑启动条件和 充分利用飞轮的作用可采用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3) 需要补偿电网功率因数及稳定的工作速度时,应优先 考虑采用同步电动机。
(4) 对于只需几种速度,但不要求调速的生产机械,选用 多速感应电动机。
(5) 要求大的启动转矩和恒功率调速时,常选用直流串励 电动机,如电车、牵引车等。
3.2.2 拖动电动机的选择
(6) 对启动、调速及制动要求较高的机械,常选用直流电 动机或带调速装置的感应电动机。
3.1.2 电气控制设计的基本内容 1.电气原理图设计内容 (1) 拟定电气设计任务书。 (2) 选择电力拖动方案和控制方式。 (3) 确定电动机的类型、型号、容量、转速。 (4) 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 (5) 选择电气元件及清单。 (6)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电气工艺设计内容 (1) 设计电气设备的总体配置,绘制总装配图和总接线图。 (2) 绘制各组件电气元件布置图与安装接线图,标明安装方式、接线方式。 (3) 编写使用维护说明书。
3.1.1 电气控制设计的原则 电气控制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下几项。 (1) 最大限度满足生产机械和生产工艺对电气控制的要求。 (2)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合理、便于操作、维修方便、
安全可靠。 (3) 电气元件选用合理、正确,使系统能正常工作。 (4) 为适应工艺的改进,设备能力应留有裕量。
3.2 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
确定电力拖动方案时,首先应根据机床工艺要求 及结构来选择电力拖动方式,确定电动机的数量, 然后根据机床各运动机构要求的调速范围来选择 调速方案,使电动机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3.2.1 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
1.拖动方式的选择
2.调速方案的选择
(1) 重型或大型设备的主运动及进给运动,应尽可能采用 无级调速。
2.对控制电路电流、电压的要求 应选择标准的控制电压等级,尽量减少控制电路中电压、
电流的种类。 3.控制电路力求简单、经济 1) 尽量缩短连接导线的长度与导线数量
2) 尽量减少电气元件的品种、数量和规格 3) 尽量减少电气元件触点的数目 4) 尽量减少通电电器的数目
4.确保控制电路工作的安全与可靠
(7) 对于要求调速范围大的场合,常采用机械与电气联合 调速。
3.2.2 拖动电动机的选择
2.根据工作环境选择电动机结构形式
(1)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一般采用防护式电动机;在人员 及设备安全有保证的前提下,也可采用开启式电动机。
(2) 在空气中存在较多粉尘的场所,宜用封闭式电动机。
(3) 在湿热带地区或比较潮湿的场所,应尽量选用湿热带 型电动机,若用普通型电动机,应采取相应的防潮措施。
目录
3.1 电气控制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3.2 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 3.3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的一般要求 3.4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3.5 常用控制电气的选择 3.6 电气控制的施工设计与施工
本章要点
电气原理图设计
电气工艺设计
本章难点
电气原理图设计
本章主要讲述为满足生产机械及工艺要求进行的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和为满 足电气控制装置的制造、使用、运行、维修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施工设计的一 般方法。
(2) 精密机械设备如坐标镗床、精密磨床、数控机床等,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便于自动控制,也应采用电气无级调 速方案。
(3) 一般中小型设备如普通机床没有特殊要求时,可选用 经济、简单、可靠的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配以适当级数 的齿轮变速箱。为简化结构,扩大调速范围,也可采用双 速或多速笼型感应电动机。
3.3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的一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求
1.电气控制应最大限度满足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要求
在设计之前,必须与机械设计人员充分沟通,应对生产机 械的工作性能、结构特点和加工工艺过程有充分的了解; 并对同类或接近产品进行调研、分析和综合;然后提出控 制方案,考虑控制方式、启动、制动、反向及调速的要求, 设置必要的联锁与保护,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机械加 工工艺的要求。
1) 正确连接电器的线圈
2) 正确连接电器元件的触点 3) 防止寄生电路
4) 在控制电路中控制触点应合理布置 5) 考虑触点的接通与分断能力 6) 避免触点“竞争”、“冒险”现象 7) 采用电气互锁与机械互锁的双重互锁
3.4.1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方法简介
分析设计法: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择一些成熟的典型 基本环节来实现这些基本要求,而后再逐步完善其功能, 并适当配置联锁和保护等环节,使其组合成一个整体,成 为满足控制要求的完整电路。
逻辑设计法:利用逻辑代数这一数学工具设计电气控制电 路。
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中,把表示触点状态的逻辑变量称 为输入逻辑变量,把表示继电器接触器线圈等受控元件的 逻辑变量称为输出逻辑变量。输入、输出逻辑变量之间的 相互关系称为逻辑函数关系,这种相互关系表明了电气控 制电路的结构。所以,根据控制要求,将这些逻辑变量关 系写出其逻辑函数关系式,再运用逻辑函数基本公式和运 算规律对逻辑函数式进行化简,然后根据化简了的逻辑关 系式画出相应的电路结构图,最后再做进一步的检查和优 化,以期获得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
3.电动机额定转速的选择 对于额定功率相同的电动机,额定转速越高的电动机成本
越小,越经济,但电动机转速越高,传动机构转速比越大, 传动机构越复杂。因此,应综合考虑电动机的工作特点及 生产机械结构两方面多种因素来确定电动机的额定转速。 4.电动机额定电压的选择 电动机额定电压应与供电电源电压相一致。 5.电动机额定功率的选择 依据生产实践验证,选择电动机容量时,电动机的额定功 率一般比拖动的机械所需之功率大10%左右为宜。
(5) 在高温车间,应根据周围环境温度,选用相应绝缘等 级的电动机,并加强通风,改善电动机的工作条件,提高 电动机的工作容量。
(6) 在有爆炸危险及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相应地选用 隔爆型及防腐型电动机。
3.2.2 拖动电动机的选择
3.电动机调速性质应与负载特性相适应
3.2.2 拖动电动机的选择
1.根据生产机械调速要求选择电动机种类
(1) 不需调速的机械应首先考虑采用感应电动机。
(2) 对于周期性波动负载的长期工作机械,为消平尖峰负 载,一般采用电动机带飞轮工作,这时应考虑启动条件和 充分利用飞轮的作用可采用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3) 需要补偿电网功率因数及稳定的工作速度时,应优先 考虑采用同步电动机。
(4) 对于只需几种速度,但不要求调速的生产机械,选用 多速感应电动机。
(5) 要求大的启动转矩和恒功率调速时,常选用直流串励 电动机,如电车、牵引车等。
3.2.2 拖动电动机的选择
(6) 对启动、调速及制动要求较高的机械,常选用直流电 动机或带调速装置的感应电动机。
3.1.2 电气控制设计的基本内容 1.电气原理图设计内容 (1) 拟定电气设计任务书。 (2) 选择电力拖动方案和控制方式。 (3) 确定电动机的类型、型号、容量、转速。 (4) 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 (5) 选择电气元件及清单。 (6)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电气工艺设计内容 (1) 设计电气设备的总体配置,绘制总装配图和总接线图。 (2) 绘制各组件电气元件布置图与安装接线图,标明安装方式、接线方式。 (3) 编写使用维护说明书。
3.1.1 电气控制设计的原则 电气控制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下几项。 (1) 最大限度满足生产机械和生产工艺对电气控制的要求。 (2)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合理、便于操作、维修方便、
安全可靠。 (3) 电气元件选用合理、正确,使系统能正常工作。 (4) 为适应工艺的改进,设备能力应留有裕量。
3.2 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
确定电力拖动方案时,首先应根据机床工艺要求 及结构来选择电力拖动方式,确定电动机的数量, 然后根据机床各运动机构要求的调速范围来选择 调速方案,使电动机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3.2.1 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
1.拖动方式的选择
2.调速方案的选择
(1) 重型或大型设备的主运动及进给运动,应尽可能采用 无级调速。
2.对控制电路电流、电压的要求 应选择标准的控制电压等级,尽量减少控制电路中电压、
电流的种类。 3.控制电路力求简单、经济 1) 尽量缩短连接导线的长度与导线数量
2) 尽量减少电气元件的品种、数量和规格 3) 尽量减少电气元件触点的数目 4) 尽量减少通电电器的数目
4.确保控制电路工作的安全与可靠
(7) 对于要求调速范围大的场合,常采用机械与电气联合 调速。
3.2.2 拖动电动机的选择
2.根据工作环境选择电动机结构形式
(1)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一般采用防护式电动机;在人员 及设备安全有保证的前提下,也可采用开启式电动机。
(2) 在空气中存在较多粉尘的场所,宜用封闭式电动机。
(3) 在湿热带地区或比较潮湿的场所,应尽量选用湿热带 型电动机,若用普通型电动机,应采取相应的防潮措施。
目录
3.1 电气控制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3.2 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 3.3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的一般要求 3.4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3.5 常用控制电气的选择 3.6 电气控制的施工设计与施工
本章要点
电气原理图设计
电气工艺设计
本章难点
电气原理图设计
本章主要讲述为满足生产机械及工艺要求进行的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和为满 足电气控制装置的制造、使用、运行、维修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施工设计的一 般方法。
(2) 精密机械设备如坐标镗床、精密磨床、数控机床等,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便于自动控制,也应采用电气无级调 速方案。
(3) 一般中小型设备如普通机床没有特殊要求时,可选用 经济、简单、可靠的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配以适当级数 的齿轮变速箱。为简化结构,扩大调速范围,也可采用双 速或多速笼型感应电动机。
3.3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的一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求
1.电气控制应最大限度满足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要求
在设计之前,必须与机械设计人员充分沟通,应对生产机 械的工作性能、结构特点和加工工艺过程有充分的了解; 并对同类或接近产品进行调研、分析和综合;然后提出控 制方案,考虑控制方式、启动、制动、反向及调速的要求, 设置必要的联锁与保护,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机械加 工工艺的要求。
1) 正确连接电器的线圈
2) 正确连接电器元件的触点 3) 防止寄生电路
4) 在控制电路中控制触点应合理布置 5) 考虑触点的接通与分断能力 6) 避免触点“竞争”、“冒险”现象 7) 采用电气互锁与机械互锁的双重互锁
3.4.1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方法简介
分析设计法: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择一些成熟的典型 基本环节来实现这些基本要求,而后再逐步完善其功能, 并适当配置联锁和保护等环节,使其组合成一个整体,成 为满足控制要求的完整电路。
逻辑设计法:利用逻辑代数这一数学工具设计电气控制电 路。
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中,把表示触点状态的逻辑变量称 为输入逻辑变量,把表示继电器接触器线圈等受控元件的 逻辑变量称为输出逻辑变量。输入、输出逻辑变量之间的 相互关系称为逻辑函数关系,这种相互关系表明了电气控 制电路的结构。所以,根据控制要求,将这些逻辑变量关 系写出其逻辑函数关系式,再运用逻辑函数基本公式和运 算规律对逻辑函数式进行化简,然后根据化简了的逻辑关 系式画出相应的电路结构图,最后再做进一步的检查和优 化,以期获得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
3.电动机额定转速的选择 对于额定功率相同的电动机,额定转速越高的电动机成本
越小,越经济,但电动机转速越高,传动机构转速比越大, 传动机构越复杂。因此,应综合考虑电动机的工作特点及 生产机械结构两方面多种因素来确定电动机的额定转速。 4.电动机额定电压的选择 电动机额定电压应与供电电源电压相一致。 5.电动机额定功率的选择 依据生产实践验证,选择电动机容量时,电动机的额定功 率一般比拖动的机械所需之功率大10%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