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筛选试验
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马铃薯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马铃薯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摘要进行用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马铃薯田杂草试验。
结果表明: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马铃薯田稗草、狗尾草、藜、苋、蓼、铁苋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苍耳、荞麦蔓、鸭跖草、苘麻、刺菜、茵陈蒿基本无效。
建议在马铃薯出苗后杂草二至三叶期施药,用量以82.5~90.0 g/hm2为宜,药后10 d,对总草株防效可达82.0%以上。
关键词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马铃薯;杂草;防效为明确不同用量的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马铃薯田一年生禾本科及阔叶型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马铃薯生长的安全性,特进行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集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铃薯试验田(集贤县农业科研所)。
该试验地地势平坦,属于秋整地。
前茬作物为玉米,玉米采用三垄栽培,轮作模式为玉米—玉米—马铃薯。
采用乙草胺+2,4-滴丁酯封闭除草,对后茬作物及杂草无影响。
试验田马铃薯于5月2日播种,5月24日出苗,出苗率达95%;试验期间共进行2次中耕。
1.2 供试材料供试马铃薯品种为克新13,栽种块茎。
试验防治的杂草为稗草、狗尾草、藜、苋、蓼、铁苋菜、苘麻、苍耳、荞麦蔓、鸭跖草、刺菜、茵陈蒿。
供试药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美国杜邦公司)、50%乙草胺·嗪草酮乳油(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施用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75 g/hm2(A)、82.5 g/hm2(B)、90.0 g/hm2(C)、165.0 g/hm2(D),施用50%乙草胺·嗪草酮乳油3 000 mL/hm2(E),以人工除草作对照(CK)。
对茎叶喷雾,用水量675 kg/hm2。
50%乙草胺·嗪草酮乳油于5月20日施药,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于5月26日施药[2]。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处理对杂草的防效由表1可以看出,药后10、30、45 d观察,未发现马铃薯幼苗出现任何药害症状,说明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马铃薯幼苗生长安全[3]。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研究进展摘要:马铃薯是全球谷物生产系统中非常主要的经济作物。
晚疫病是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最具危害性的菌类疾病一种。
为把握当前的土豆晚疫病防控措施,以确保白薯优产高产,本文总结了当前土豆晚疫病的重点防控对策,主要包括了生化预防、生命预防、环境预防等。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生物防治引言马铃薯是当今世界第四大经济作物,在全球食品产量结构中占有主要位置。
马铃薯可食用的淀粉、蛋白质含量比较多,且含有各种维他命、矿物质和身体所需要的能量氨基酸。
我国马铃薯种植单产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早晚疾病都是造成马铃薯种植产量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一、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及特征晚疫病是全球各国公认的马铃薯第一大病害,其在高湿、多雨、冷凉的条件下,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扩散蔓延,在没有施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晚疫病在7到10天就可以使马铃薯植株的地上部分全部枯死,造成大规模的减产甚至是绝收。
此外晚疫病还会导致马铃薯块茎感染病菌,在储藏期间引起腐烂,进一步扩大损失。
中国作为世界上种植马铃薯规模最大的国家,每年因晚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计数。
在通常情况下,晚疫病主要危害的是马铃薯的叶片、茎和薯块。
当马铃薯植株的叶片被侵染时,初期会在叶尖、叶缘或叶片凹陷处产生暗绿色小病斑,在潮湿条件下,这些病斑会迅速扩大,有时还可以看见菌丝体形成的白色霜霉层,并且这些病斑大多出现在叶片的背面。
当晚疫病的病害达到比较严重的阶段时,病斑可扩展至马铃薯植株的主脉、叶柄和茎部,导致茎叶黑褐色,叶片枯死下垂,茎秆倒伏。
而在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下,晚疫病的病斑会停止扩大,形成坏死区。
当马铃薯的块茎被晚疫病病菌侵染后,表面会产生褐色小斑点,切开病薯可以看到由外向内扩展的一层锈褐色坏死斑。
感染晚疫病的马铃薯在高温多湿的储存条件下,会伴随着其他杂菌的感染而腐败,发病严重时甚至在收获期就会开始腐烂。
二、马铃薯晚疫病的化学防治马铃薯早期晚疫病的化学防治,主要方法是在田间使用内吸式化学物质制成的微生物杀灭药剂。
50%氟吗啉·代森锰锌WP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50%氟吗啉代森锰锌WP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马立功【摘要】为明确50%氟吗啉·代森锰锌WP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和安全性,连续2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使用剂量为每公顷1200~1600 g,间隔7~10d,连续喷施3次,对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79.5%~84.3%,对马铃薯生长安全.【期刊名称】《中国马铃薯》【年(卷),期】2010(024)001【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50%氟吗啉·代森锰锌WP;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作者】马立功【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S435.32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区的主要病害之一[1]。
目前,除了选育种植抗耐病品种外,化学防治仍然是减轻病害的关键措施[2]。
以往一般选用25%甲霜灵、58%甲霜灵锰锌等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但甲霜灵对疫霉菌作用位点单一,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3],交替或混合施用杀菌机理不同的杀菌剂,是延缓和克服抗药性的主要手段。
50%氟吗啉·代森锰锌WP是最新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杀菌剂,为探索该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2007、2008连续两年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及品种供试药剂:试验药剂为50%氟吗啉·代森锰锌WP(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
对照药剂为20%氟吗啉WP(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70%代森锰锌WP(利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供试品种:马铃薯品种尤金,较感晚疫病。
1.2 试验地环境试验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地进行。
年平均降雨量530 mm,年积温平均2750℃,无霜期平均135 d。
土壤为黑土,有机质含量2.5%,全氮0.135%,全磷0.098%,全钾2.81%,pH 6.9。
马铃薯品种(系)晚疫病抗性鉴定

薯块病薯率(%)=(病薯数∕调查总薯块数)×100
2.1 植株晚疫病
综合参试品种(系)的晚疫病发病情况,从7月 24日开始至9月4日,晚疫病发病叶片面积百分比都是在不同程度的逐渐增加(表2,图1),7月24日至8月7日,晚疫病发病迅速,8月7日至8月21日病情趋于平缓,8月21至9月4日病情处于稳定期。病情的发展主要是根据降雨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7月份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湿热条件下晚疫病迅速蔓延扩散,8月份雨量减少,随之气温
1.3 晚疫病调查方法
马铃薯植株晚疫病的调查方法为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统计,每点3株,调查全部叶片,估算病斑面积占总叶片面积的比例。调查间隔期为7 d一次,分别在播种后71,78,85,92,99,106和113 d后调查。块茎晚疫病的调查方法同样为每小区对角线取样,共选取20株,按照国家马铃薯区域试验记载标准,计算发病薯块数[6]。
1.2 田间设计与管理
试验设置在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内。海拔1 650 m,山旱地,地势平整,土壤类型为黄绵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冬小麦。参试品种(系)共38份,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行长6.67 m,宽3.0 m,行距60 cm,株距33 cm,5行区,面积20 m2。2013年4月26日人工播种,9月25日收获。
【期刊名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国马铃薯》
【年(卷),期】2014(000)005
【总页数】6页(P264-269)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抗性;鉴定
【作 者】王鹏;李芳弟;郭天顺;何二良;颉炜清;齐小东;吕汰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1;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1;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1;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1;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1;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1;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1
68.75% 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

农技服务土肥植保2017,34(18)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石 磊,张 洁,邸云红,杨 哲(松桃苗族自治县植保植检站,贵州 松桃 554100)[摘要]为了验证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选用了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液对费乌瑞它、青薯9号、威芋5号、宣薯2号、米拉5个品种马铃薯进行晚疫病田间试验。
试验表明: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液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很好防治效果,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对生产是安全;根据产量综合排名顺序为:费乌瑞它、青薯9号、威芋5号、宣薯2号、米拉。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在松桃苗族自治县马铃薯种植区选取5个主推品种,开展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液药剂对马铃薯主栽品种抗晚疫病性试验,并对其抗病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我县马铃薯晚疫病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设在松桃县乌罗镇前进村,海拔高度为841 m,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土质为壤土,前茬绿肥,施用洋丰复合肥为基肥,肥力中上等,排灌方便,通风透光好。
1.2试验材料青薯9号、宣薯2号、威芋5号、费乌瑞它、米拉(本地主栽品种)1.3供试药剂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液(德国拜耳公司)1.4试验设计试验6个处理(含清水),处理1:青薯9号,处理2:宣薯2号,处理3:威芋5号,处理4:费乌瑞它,处理5:米拉,处理6:米拉(清水对照);采用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小区8.4 m×3.4 m,窝距0.7 m×0.2 m,各处理小区设0.5 m隔离行,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
2017年1月22日种植,每667 m2用50 kg硫酸钾复合肥(西洋复合肥)作底肥,按当地马铃薯高产栽培方法,起垄栽培。
施底肥复合肥。
药剂按厂家说明书使用量喷施。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三种高效药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三种高效药马铃薯晚疫病是由半生菌物病原体引起的一种病害,因其破坏力强、传染性强、危害性大而备受关注。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是一个必须要关注的话题。
为了减少损失和提高产量,在防治过程中需要使用高效药物。
下面,将介绍三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高效药物,分别是苯醚酸铜、多菌灵和装磷铜。
1.苯醚酸铜苯醚酸铜是一种低毒性、高效、广谱的杀菌剂,常用于马铃薯疫病的药剂防治。
苯醚酸铜的主要成分是苯醚酸(C6H5OCH2COOH)和铜,其中铜离子具有杀菌作用。
苯醚酸铜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有效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苯醚酸铜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喷雾和灌溉两种,其中喷雾效果更为显著。
在喷雾过程中,应将药剂均匀地喷洒在马铃薯植株上,既避免过量喷洒,又避免药剂分布不均。
药剂浓度一般为400-500倍,喷洒时间主要在马铃薯发芽期和开花期。
需要注意的是,苯醚酸铜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药效甚至出现副作用。
2.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土壤消毒剂,具有抑菌、灭菌、除虫、除菌的作用。
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多菌灵能够有效控制病原菌和土壤中的杂草,防止疫病的快速扩散。
多菌灵的主要成分是甲基丙稀酸丙烯酯聚合物和其它种类的化学物质。
长期使用多菌灵能够减缓土壤退化的速度,同时也提升土壤的肥力。
多菌灵的使用方法一般是将药剂分散在土壤中,或者进行灌溉处理。
药剂浓度一般为200~300g/50m2,使用时需要均匀地撒入土壤中,或者在灌溉过程中加入药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多菌灵不能与其他化学剂混合使用,也不能超量使用。
3.装磷铜装磷铜是一种多功能的除草、防虫、防菌药剂,能够有效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其他植物病害。
装磷铜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磷酸盐,具有广谱、快速、持久的杀菌作用。
装磷铜也能够改善土壤的肥力和酸度,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装磷铜的使用方法一般是将药剂溶解在水中,用于农田路面、果林、蔬菜、花卉等地的灌溉和喷雾。
药剂浓度应按病情、季节、气候等因素进行调整。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措施

Integrated Control Measures of Potato Late BlightWANG Yanping 1,XIE Wanying 1,CHEN Jia 1,YU Jiali 1,LUO Liang 1,LI Xijing 1,ZHANG Na 1,FENG Yuanyuan 1,LIU Songqing 1,LI Peihua 2,ZHAN Jiasui 3*(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Sichu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Development andUtilization of Characteristic Horticultural Biological Resources,Chengdu,Sichuan 611130,China;2.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chang University,Xichang,Sichuan 615013,China;3.Department of Forest Mycology and Plant Pathology,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Uppsala,75007,Sweden )A bstract:Potato late bligh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s a devastating disease,mainly infecting potato tubers,stems and leaves.Over the years,many regions in China have suffered severe late blight disease,which has been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reducing potato yield and quality.Hence,it's critical to seek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potato late blight.At present,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pplied to potato late blight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措施王艳平1,谢婉莹1,陈佳1,余佳丽1,罗亮1,李希静1,张娜1,冯媛媛1,刘松青1,李佩华2,詹家绥3*(1.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特色园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2.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13;3.瑞典农业大学森林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系,瑞典乌普萨拉75007)收稿日期:2023-04-18基金项目:“十四五”四川省薯类育种攻关(2021YFYZ001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川财教[2019]59号);成都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YJRC2021-08);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202214389062);省级创新训练项目(S202214389114)。
5种组合药剂对毕节市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农技服务2019,36(6):43〜44
试验研究
5种组合药剂对毕节市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李丹1,彭慧S冯明义S郭国雄I,陈明贵彳
(1.贵州省毕节市植保植检站,贵州毕节551700,2.贵州省赫章县植保植检站,贵州赫章553200.3.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
[摘 要]为探索不同化学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
,
进行了
5种不同化学药剂组合对马铃
薯晚疫病的防控试验。结果表明:70%烯酰•霜豚鼠水分散粒剂(30克/宙)+ 75%苯酰•链锌水分散粒剂
(120克/亩)、60%霜朦喀菌酯水分散粒剂(45克/亩)+75%代森链锌水分散粒剂(150
克/亩),500克/升氟
噪胺悬浮剂(30毫升/亩)+25%喀菌酯悬浮剂(20
克/亩),500克/升氟味胺悬浮剂(24毫升/亩)
+
100克/'
升鼠霜哇悬浮剂(30毫升/亩)、68. 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5毫升/亩)
+
70%丙森锌水分散粒剂
(150
克/'亩)均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10天防效在80%
以上,20天防效均在60%以上;各药剂组合
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较好,增产73. 9%〜86. 2%。各药剂组合中,70%烯酰•霜淼氟水分散粒剂
(30
克/亩)+ 75%苯酰•猛锌水分散粒剂(120克/亩)
的防控、保产效果最好。生产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时
可5
种组合药剂交替使用
。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组合药剂;防效;产量;毕节
马铃薯是毕节市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毕节市 也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重发区,常年马铃薯 晚疫病发生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一般年份损失
30%〜50%,大流行年份造成绝收。合理混配农药
对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具有增效作用,但长期施用单 一或组合药剂,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药效,不 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流行,失去保产增效的作用。 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提供可行性方案,进行了不 同化学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效果试验,现 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于2017年在毕节市赫章县水塘堡乡水潮 村倒石碑组农户李绍登承包地进行,常年马铃薯晚 疫病发生严重。试验地海拔2 050米,地势平坦,土 壤肥力中等,土壤类型为灰泡土,前作养麦。1.2 材料1-2.1马铃薯話种 宣薯2号,系感病品种。 1.2.2药剂组合70%烯酰•霜脉氧水分散粒剂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75%苯酰• 猛锌水分散粒剂(美国高文国际商业有限公司生 产),60%霜豚•曙菌酯水分散粒剂(美国世科姆公 司生产),75%代森猛锌水分散粒剂(利民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生产),500克/升氟喘胺悬浮剂(日本石原 产业株式会社生产),25%喘菌酯悬浮剂(安徽美兰 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0克/升氟睫胺悬 浮剂和100克/升氤霜哩悬浮剂均由日本石原产业 株式会社生产,6& 75%壶菌•霜霉威悬浮剂和 70%丙森锌水分散粒剂均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 限公司生产。1.3 试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筛选试验
作者:潘英
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8期
潘英
(陆良县植保植检站,云南陆良655600)
摘要: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的6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防效,且对作物安全。
其中药剂银法利640倍、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防效与其他药剂差异显著,银法利较其他药剂持效期长。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筛选;防效
马铃薯晚疫病在陆良县普遍发生,蔓延速度快,为害重,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典型流行病害,严重威胁着马铃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为避免马铃薯晚疫病为害,提高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水平,探索马铃薯晚疫病经济、高效、安全的防治药剂,选择6种药剂进行筛选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
25.75%多抗霉素·福美双(延边春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除清(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85%异果定可湿性粉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银法利(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
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生产)。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浙江禾本农药生产)。
供试作物:马铃薯,品种为合作88号。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芳华镇乘民村委会上村,面积1500 m2,土壤为红壤土,前作为豌豆,试验期内未施其他杀菌剂,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为45.5 m2。
各处理为:多抗霉素·福美双400倍、除清700倍、85%异果定可湿粉剂700倍、银法利640倍、60%氟吗锰锌可湿粉剂600倍、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对照(不施药)。
1.4 调查方法
施药后分别在第7、14、21 d对各个处理进行防效调查,每小区按5点随机取样,每点取2株,共调查10株,记录每株的病叶数,计算病情指数、病叶率及病指相对防效。
安全性调查于施药后第7、14 d目测马铃薯是否有药害,如有药害记录症状、等级以及恢复情况。
1.5分级标准
马铃薯晚疫病(以株为单位)按发病叶数占全株总叶数的比例分为6级。
0级:无病斑;
1级:个别叶片上有病斑;
3级:1/3以下叶片有病斑;
5级:1/3~1/2叶片有病斑;
7级:几乎所有叶片都有病斑;
9级:全部叶片霉烂几乎无绿色部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作物的安全性调查
施药后第7、14 d目测各个处理均未发现药害症状,马铃薯长势基本一致,未发现黄化、矮化、开花提前或推迟等现象,表明6种药剂对马铃薯十分安全。
2.2 防治效果调查(表1)
施药后分别在第7、14、21 d调查防治效果。
由表1知,药后第7 d,6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银法利的防效为46.31%,氟吗锰锌的防效为39.8%,两者与防效为21.6%的甲霜灵锰锌差异极显著,与防效为25.79%的异果定差异显著,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其他药剂之间防效无差异。
第14 d,防效为50.89%的银法利与其他药剂的防治效果差异极显著;防效为22.15%氟吗锰锌和防效为18.56%甲霜灵锰锌两者,与其他供试药剂的防效差异显著。
第21 d,银法利与其他处理的防治效果差异极显著,其病叶率平均为72.04%,其他处理的病叶率为100%,空白对照全部枯死,说明银法利对马铃薯晚疫病控制的持效期在15 d以上。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控制作用,且对马铃薯生长十分安全。
其中
银法利640倍控制效果最好,其持效期在15 d以上; 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与本地常规使用的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效果相当,但两者的持效期较短。
3.2 讨论
建议大面积应用时,在马铃薯出现中心病株时用银法利640倍液和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
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2~3次,每次间隔7~10 d,能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
收稿日期: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