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证用药特色与中医教育视角研究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特点
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研究

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系统整理和研究岭南地区中医妇科医家在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方面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lure,POF)是一种妇科常见病证,主要表现为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或丧失,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或丧失,以及出现一系列与绝经相似的症状。
岭南地区作为我国中医药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医家在卵巢早衰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的整理研究,不仅可以为卵巢早衰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可以推动岭南地区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首先梳理岭南地区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的相关文献,包括古代医籍、现代期刊论文、专著等,以了解卵巢早衰在岭南地区的认识和发展历程。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文献资料,提炼出岭南医家在卵巢早衰诊治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包括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治疗方法等。
本文还将对岭南地区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岭南地区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的学术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为中医药学在卵巢早衰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卵巢早衰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创新做出贡献。
二、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的历史与现状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lure, POF)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衰退的现象,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停经、生育能力下降及一系列雌激素缺乏的症状。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育观念的转变,卵巢早衰在岭南地区的女性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中医妇科医家的广泛关注。
岭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历来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卵巢早衰的诊治方面,岭南中医妇科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学术传承。
历史上,岭南医家秉承“天人合一”的中医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认为卵巢早衰的发生与女性先天禀赋、后天调养、情绪变化、饮食起居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罗元恺教授论治崩漏病

罗元恺教授论治崩漏病罗元恺教授是已故全国著名的中医学专家、教育家。
他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60年,学术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
勤于著述,建树良多。
也是现代岭南妇科名医。
在他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中既有中医学的普遍性学术精华,又融合了岭南温病学派的显著性学术特色,在岭南妇科中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
现仅从他论治崩漏病中总结学习他的特色经验。
1 阴虚气虚是致病之本崩漏是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净之谓,是妇科常见的危、急、疑、难病症。
关于崩漏的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别论》中云:“阴虚阳搏谓之崩”。
罗教授认为所谓阴虚阳搏,应理解为肾阴虚损,阴不维阳,……虚是本,亢是标,指出阴阳二气失于平衡之机理。
阴损可致阳亢,阳亢又可耗阴。
因下血过多,热随血去,气随血泄,可致血虚和气虚。
并提出了“肾阴虚、脾气虚往往是致病之本”的创新观点。
这与历代医家各自着重认为“气虚统摄无权”、“血热迫血妄行”、“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或“阳不摄阴”为崩漏的主要病因病机迥然不同,比《素问》提出的“阴虚阳搏”更具体全面。
彭胜权教授主编《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一书中韩氏对岭南人群体质构成的特点认为“以阴虚质、湿热质为主,气虚质常见,挟痰湿之象明显。
这些特色的形成,除了与先天因素有关外,与后天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对我们深刻理解罗教授的学术观点颇有裨益,因为辨体质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或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医可不识人之形体以为治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也指出:“凡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
”岭南人多阴虚、气虚的体质特点容易导致阴虚阳亢、冲任不固和脾气虚不能统血的崩漏。
而崩漏长期失血伤阴耗气,又加重病情反复,形成因果相干的恶性循环。
罗教授继承传统理论,尤其重视他所在的岭南地区的“临床情况分析”,认为“肾阴虚、脾气虚往往是致病之本,血热、血瘀亦可为诱发本病的一种因素”。
罗元恺教授临证望诊之经验述要

罗元恺教授临证望诊之经验述要
罗颂平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岭南罗氏妇科津派代表医家罗元恺教授从医60年,临证经验丰富,擅长于调经、助孕、安胎。
罗元恺教授诊病之时,首重望诊,并总结了妇科望诊的特征和规律;其一是从神态、面色的变化发现重证,方可及时救治;其二是从舌象辨脏腑之虚实寒热,尤以淡黯舌辨肾气虚损,与紫黯舌之血瘀证鉴别;其三是通过辨形体特征、辨月经、带下来分析妇科疾病的证候。
【总页数】2页(P772-773)
【作者】罗颂平
【作者单位】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罗元恺教授妇科学术经验研究 [J], 严峻峻;罗颂平
2.从罗氏内异方浅析罗元恺教授治疗内异症经验 [J], 陈思;樊耀华;赵颖
3.罗笑容教授运用“三方综合望诊法”诊查儿病的经验 [J], 许楷斯;倪晓良
4.从橘荔散结丸浅析罗元恺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经验 [J], 李坤寅;关永格;王慧颖
5.门九章教授临证望诊探源经验 [J], 李霞;门九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岭南罗氏妇科肾虚血瘀型胎漏、胎动不安的治疗经验探析

岭南罗氏妇科肾虚血瘀型胎漏、胎动不安的治疗经验探析作者:李玉嫦曾蕾李永红吴钦兰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6年第11期【摘要】岭南罗氏妇科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反复性自然流产,认为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病机为脾肾两虚,兼有血瘀,治疗上除注重培补脾肾,还主张根据母体素质情况与瘀血病变程度,适当地选用活血化瘀药,使瘀去络通,冲任畅达,胎有所养,则胎自安。
治疗上强调活血而不破血,祛瘀而不伤正,药物可选用丹参、三七、鸡血藤、蒲黄、五灵脂等活血祛瘀止血之药,从小剂量开始,严密观察,中病即止。
【关键词】岭南罗氏妇科;肾虚血瘀证;胎漏;胎动不安;活血化瘀药【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058-04The Experience of Treating Fetal Leakage or Threatened Abortion Patients with Renal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pe by the School of Luos GynaecologyLI YUchang1ZENG Lei2*LI Yonghong1WU Qinlan11.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Shenzhen sha jing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104,China;2.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4405, ChinaAbstract:The School of LUOs Gynaecology is good at treating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 holds that spleen and kidney yin dif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is the pathology of threatened abortion with subchorionic hematoma,the major treatment is reinforcing the spleen and the kidney as well as using activating micro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stasis medicinal herbs properly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healthy status and congestion degree to remove stasis and Huoxue Tongluo,meanwhile, conditioning chongren disharmony to anti-abortion and safe the fetus.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patients should be promoted blood circulation but not expell blood stasis ,eliminated stasis but not damageing maternal health. The Huoxue quyu hemostatic medicines including salviae miltiorrhizae、 pseudo-ginseng 、 spatholobus suberctu 、 typhae pollen trogopterus dung ect. starting from a small dose together with careful monitoring , discontinue medication as soon as get effect .Keywords:The School of Luos Gynaecology;Renal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Fetal Leakage;Threatened Abortion;Activating Micro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Stasis Medicinal Herbs.妊娠期间,阴道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
罗颂平教授辨治妇人产后诸病案例赏析

罗颂平教授辨治妇人产后诸病案例赏析作者:张惠敏黄煦格罗颂平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07期〔摘要〕从辨治思路、用药特色等方面对岐黄学者罗颂平教授临证辨治妇人产后缺乳、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身痛等案例进行分析。
罗教授强调产后疾病具有气血津液亏虚、元气受损、瘀血内阻等病因病机特点,治疗上应固护气血津液、补益肾气肾精,活血化瘀等攻伐之法宜中病即止。
同时根据患者病证,或兼清热凉血、疏肝柔肝、健脾和中、祛风散寒除湿等。
〔关键词〕产后病;产后缺乳;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身痛;罗颂平;医案〔中图分类号〕R271.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2.07.022Appreciation of professor LUO Songping's cas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postpartum diseases in womenZHANG Huimin HUANG Xuge LUO Songping(1. The First Clinical School of Medicin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 China;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Guangdong 510405,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ses of Qihuang scholar professor LUO Songping's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ypogalactia, postpartum lochia,and postpartum body pai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ideas and drug characteristics. Professor LUO emphasized that postpartum diseas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genesis such as deficiency of Qi, blood and body fluid, damage of vitality, and internal resistance of blood stasis. In the treatment, methods such as consolidating Qi, blood and body fluid, nourishing kidney Qi and kidney essence,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must be discontinued as long as it effects a cure and cannot be taken for a long time.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symptoms, or simultaneously clearing heat and cooling blood, soothing the liver and softening the liver,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neutralizing the middle, dispelling wind, dispelling cold and removing dampness.〔Keywords〕 postpartum disease; postpartum hypogalactia; postpartum lochia; postpartum body pain; LUO Songping; medical record產后病是指产妇在产褥期(一般约6周)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1]。
基于岭南罗氏妇科从脾胃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基于岭南罗氏妇科从脾胃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作者:周秀丽郭淑敏朱玲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年第02期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妇科领域研究难点,其病因尚未明确。
岭南罗氏妇科认为,脾胃失调是导致PCOS的重要病机,而饮食不节、懈怠少动是脾胃失调的2个重要因素,通过健脾运脾,配合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对治疗PCOS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脾胃;病机中图分类号:R271.917.5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2-0119-03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2.02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高雄激素、月经异常、不孕及卵巢多囊样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易并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等,已成为妇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
根据临床表现,PCOS可归属“月经后期”“闭经”“不孕”“崩漏”“癥瘕”等范畴,其病机一般责之于痰湿,治以燥湿化痰为大法。
但临床上PCOS患者形体偏瘦者亦不在少数,且痰湿源头在脾胃,故仅从痰湿论治尚缺全面。
罗氏妇科是岭南中医妇科流派重要一支,起源于罗棣华,盛于罗元恺,代表性医家有罗颂平、张玉珍教授,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传承人。
岭南独特温暖潮湿的气候特点易致脾胃功能失司,变生百病。
罗氏妇科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津液运化如常,痰湿无从而生。
兹从脾胃论治PCOS探析如下。
1; 脾胃失调是关键病机《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提出:“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由此说明疾病的形成是因气不足,而气不足乃脾胃损伤所致。
脾胃乃元气之本,元气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不足,百病乃生,故PCOS亦由于脾胃之气不足,元气不充所致。
罗氏妇科诊治不孕不育症经验

罗氏妇科诊治不孕不育症经验今天和大家分享由罗颂平教授和张玉珍教授撰写的罗元恺教授论治不孕不育症学术经验。
罗元恺简介岭南罗氏妇科第二代传人,既得家传,亦接受系统的中医院校教育。
1935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49年担任该校校长,兼广东中医院院长,其后参与筹办广州中医学院,曾任副院长,擅长内、妇、儿科,精于妇科,是首批获中医妇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导师,首批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组成员,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导师,继承人罗颂平、张玉珍1994年获出师证书。
主编《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
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轴”的学说,从其经验方研发两个中药新药。
是中医妇科学泰斗。
罗元恺教授与罗颂平、张玉珍学术精华1.突出肾主生殖2.不孕必须夫妇双方诊治3.强调医无定方4.结合辨病辨证5.种子首重调经6.安胎尤重肾脾7.指导心理调摄8.注意生活因素临床经验 1.肾虚型不孕治宜调补肾阴肾阳。
经后期以养血益阴为主,可用佛手散(当归、川芎)合左归饮(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炙甘草、茯苓)加减。
排卵期前,加党参、仙灵脾、菟丝子、巴戟天、附子等助阳之品,以促进排卵。
若黄体不健者,可加入菟丝子、大枣、肉苁蓉之类。
罗老认为:肾虚不孕可分阴虚、阳虚和阴阳两虚肾阳虚以右归丸加仙灵脾、艾叶肾阴虚以左归饮加女贞子、金樱子、桑寄生、地骨皮之类肾阴阳两虚,宜阴阳双补。
对于无排卵者,用罗老自拟促排卵汤。
2.肝郁型不孕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养血,可用《傅青主女科》开郁种玉汤去天花粉,加郁金、合欢花、白芍、女贞子等。
罗老对疏肝调经诸方较为推崇傅氏定经汤,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经验拟出加味定经汤丸。
此方有补肾、健脾、疏肝、调经种子之功,用治月经不调、先后无定期,或持续不净以致难于受孕者。
3.气滞血瘀型不孕本型治宜活血化瘀或兼行气散结。
寒凝致瘀者,可用少腹逐瘀汤为主郁热者宜清热以散瘀,可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去白术加桃仁、丹参、青皮、郁金等。
岭南名医李丽芸教授中医妇科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研究

岭南名医李丽芸教授中医妇科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研究理论背景: 李丽芸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也是“广东省名中医”,从医从教五十余年,其学术思想体系及临证经验是中医学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些理论及经验急待总结。
此项工作以前已总结了一部分,但多局限于某一经验、某一观点、或知识比较零散的经验汇集,缺少特色,缺乏系统,同时,未就李丽芸教授的大量成功病例中整理出富于岭南中医妇科特色的中医医案,难以展示李丽芸教授在中医妇科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和形成理论上的升华。
因此,全面系统地总结李丽芸教授的理论及临床经验,从典型病例中分析挖掘其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是迫切需要的。
研究目的: 本课题通过系统采集及整理李教授在妇科学临床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全面收集归纳,分析研究其典型医案、临证经验、学术思想,总结其思辨特点及用药规律,并运用中医辨证对其临证的典型个案进行剖析,形成中医医案形式并记录成册,一方面可将李丽芸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较完善地保留及继承下来,同时也对中医妇科临证具有更实用的指导意义。
研究方法: 系统收集李丽芸教授多年来发表的论文、专著及对李教授进行个人访谈,仔细分析整理后,总结出李教授对女性生理及妇科疾病的一套中医理论体系。
系统收集李教授治疗妇科常见病的病例及常用内服外治法,分析并总结李教授辨证思路及治疗思路。
全面收集李教授常用方剂,分析其组方思想并交李教授点评。
研究结果: 1、李教授主要学术思想集中在:调经方面,李教授常用补肾调周法。
此法强调补肾精以育卵,补肾阳以促排卵,肝脾肾同调以促黄体。
孕期亦以补肾为主,并提出“育儿求端庄”理论。
带下病从湿热论治,主张多途径用药。
输卵管阻塞者,李教授主张利湿通络、活血化瘀。
癓瘕方面,关键病机是气滞与血瘀,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又可加重气滞,两者相互影响;此外,痛经也与癓瘕密切相关。
崩漏方面,认为肾阴虚、脾气虚是致病之本,血热、血瘀只是其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因素。
常用方剂方解:1方补肾阳;2方滋阴清热;3方补精血;4方能清热利湿;5方能消癥结、活血化瘀;6方健脾益气生血;7方养肝阴肝血以疏肝;8方补肾健脾养肝;9方健脾益气摄血;10方活血化瘀;11方利湿清热;12方消癥化痰瘀;13方化湿利水通络健脾;14方滋补肝肾之阴血;15方清泄肝胆湿热;16健脾化痰燥湿;17方疏肝理气止痛;18方活血消癥化痰瘀;19方气血双补;20方凉血止血;21方疏肝解郁;中药包1、2号活血利湿通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临证用药特色与中医教育视角研究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特点中医妇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夏、商、周时期开始,中医妇科学已有萌芽,对剖腹产、难产等内容进行相应的记载。
《黄帝内经》中更是出现治疗血枯闭经的妇科第一方。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从宋朝开始,众多中医妇科医家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建立了众多妇科流派。
经历多年的师承传授和学术创新,有的流派被淘汰,有的流派被保留,被保留的流派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受到后世的推崇,源远流长。
不同流派的妇科因各自的学术思想不同而相互争鸣、相互学习,极大的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内容,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继承工作,逐渐加强了对中医流派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012年11月我国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共计64家,其中全国妇科流派占11家,分别为岭南罗氏妇科、天津哈氏妇科、龙江韩氏妇科、上海蔡氏妇科、浙江陈木扇女科、黔贵丁氏妇科、晋中式王氏妇科、上海朱氏妇科、浙江何氏妇科、云南昆明姚氏妇科、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
进一步整理和研究中医妇科流派的内容,不仅是为了评价各个流派对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历史地位,更是要通过挖掘学术思想、整理临床经验,古为今用,更好的指导现在的中医妇科临床工作,推进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让中医妇科学在历史经典理论和现代科技化水平的共同作用下走向繁荣和昌盛。
目的:岭南中医妇科学是岭南历代医家与疾病作斗争后总结提炼出来的中医分支学科。
通过查找有关岭南罗氏妇科的书籍、文章和数据,收集梳理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中医高等教育管理观念,总结分析罗颂平、赵颖、朱玲三位教授辨证论治不孕症的用药规律,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数据挖掘技术,达到完善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充实中医妇科流派内容的目的。
方法:1.文献研究本研究以"罗氏妇科传承脉络"为出发点,通过文献检索功能,查找中医经典典籍、妇科流派专著、岭南妇科专著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建立微数据库,整理岭南罗氏妇科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教育管理思想和传承脉络,通过专家访谈、同门交流以及跟师学习等形式进行进一步了解罗元恺、罗颂平以及张玉珍教授的中医教育管理思想以及临床经验,完整的梳理岭南罗氏妇科从晚清时期罗棣华开始的发展过程和传承脉络。
2.社会学研究本研究通过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医妇科学流派的发展影响,探讨妇科流派研究发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必要性,分析各地域的自然气候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对妇科流派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试阐述岭南罗氏妇科发展轨迹的历史依据和必然性。
3.临床研究本研究以岭南罗氏妇科罗颂平教授传承支线为主要临床研究对象,通过改进的互信息法、集成规则、复杂的熵聚类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岭南罗氏妇科核心医家罗颂平、赵颖、朱玲教授的医案进行回顾性研究。
首先门诊收集2015年初至2016年底坚持于罗、赵、朱三位教授处就诊的不孕症患者的病例,逐一筛选整理出30份合格医案,提取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资料、四诊信息、中西医诊断、中医证候以及药用处方,录入EXCEL表格进行数据整理,经双人双盲核对后,人工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并进行双人检查工作,随后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中的"方剂分析"和"医案分析"两个模块的内容,对罗、赵、朱三位教授的临床医案进行处理分析,主要挖掘三位教授的辨证思想和用药特色,结合自己于三位教授门诊处的跟诊经验和临床体会、三位教授发表的学术经验,总结分析三位教授在治疗不孕症时的诊疗规律。
结果: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对岭南罗氏妇科的传承脉络梳理、岭南罗氏妇科代表性医家的中医教育管理思想和岭南罗氏妇科核心医家辨证论治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总结三个部分。
一、岭南罗氏妇科传承脉络梳理:1.岭南罗氏妇科的发源与传承:岭南罗氏妇科源于晚清时期南海一带,其始祖为晚清儒生罗棣华老先生,后传于第七个儿子全国名老中医罗元恺教授,自此岭南罗氏妇科与现代化中医院校教育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特色化的学术思想和中医教育管理理念,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初具规模。
后罗氏妇科传于第三代学术传承人罗颂平教授和张玉珍教授,由罗颂平教授为主导,开展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发展壮大岭南罗氏妇科流派,成为全国妇科流派中的领头羊,并与张玉珍教授一同培养出赵颖、朱玲、曾诚、史云、廖慧慧等第四代接班人和若干后备接班人。
2.岭南罗氏妇科的学术思想:岭南罗氏妇科的学术思想源于中医经典典籍,特别受《黄帝内经》、《伤寒》、《景岳全书》、《妇科良方》、《傅青主女科》等专著的影响,明确建立两条学术思想:注重阴阳学说在妇科临床的应用;并由罗元恺教授首倡"肾—天癸—冲任—子宫轴"学说为女性生殖轴的核心,指导临床调经、助孕、安胎的治疗。
3.岭南罗氏妇科的用药特点:岭南罗氏妇科受广府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崇尚易水学派和温病学派,结合岭南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当地人群的体质以及疾病谱,形成了以下主要的临证特色和用药特点。
临证特色:1.补肾健脾,先天与后天并重;2.顾护真阴,固本培元调冲任;3.化湿清热,祛邪宁血治经带;4.行气活血,散结软坚除癥瘕。
用药特色:1.灵活运用,经方时方;2.用药轻灵,顾护阴津;3.用药平和,攻补有度;4.善用南药海药。
二、岭南罗氏妇科中医教育管理思想整理:岭南罗氏妇科期初为家系传承,到中国中医高等院校兴起,罗元恺教授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接受系统化院校教育后,家系传承转变为院校教育与师承相结合。
罗老毕业后留校任职,曾担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广东中医院院长、广州中医学院教研室主任等职务。
无论是在担任校长、院长还是担任教师、师者期间,罗老坚持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律,坚持中医高等教育至上和专业精神至上的理念,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医人才做出贡献。
在任职校长期间,罗元恺教授坚持中医科学性,西学中用,坚持用教授治校的方式办出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高等院校,创立中医高等院校研究生管理制度;在担任副院长和教研室主任期间,建设中医妇科学科,建立"双师"制度,培养合格且具有中医文化底蕴的中医人才。
继罗元恺教授的中医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张玉珍教授重经典,强知识。
罗颂平教授加强学科团队文化建设和"双师"制度管理规范化工作,将流派建设工作融入学科建设之中,开展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在人才教育上,继承罗元恺教授教育思想的同时,提出"双主""现代化"教学的教育观,体现出罗氏妇科与时俱进的教育管理观念。
三、岭南罗氏妇科罗颂平教授及其弟子辨证论治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本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不孕症患者病案共90份,罗颂平教授、赵颖教授、朱玲教授各30份病例,共计625张处方。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统计结果如下:1.辨证统计分析:三位教授在临床上多以脾虚痰湿、肾虚血瘀、肝郁肾虚、脾肾两虚这四种证型进行辨证。
通过统计三位教授临床上治疗不孕症患者的辨证中可以分析出,岭南罗氏妇科认为不孕症以本虚为根,存在虚实夹杂的现象。
本虚以肾虚、脾虚为主,标实以痰湿、血瘀、痰瘀多见。
2.用药频数统计:罗颂平教授用药频次最高前10味药分别为菟丝子、山药、鸡血藤、丹参、桑寄生、续断、白术、香附、女贞子、党参。
赵颖教授治疗不孕症前10位药物分别为当归、茯苓、巴戟天、香附、熟地黄、白术、党参、白芍、菟丝子、黄芪。
朱玲教授用于治疗不孕症的药物前10位分别为白术、续断、陈皮、菟丝子、桑寄生、丹参、党参、白芍、鸡血藤、地骨皮。
可以看出岭南罗氏妇科医家用药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皆爱用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平补肝肾,熟地黄滋补肾阴,巴戟天温补肾阳;爱用山药、白术、党参一类健脾益气;爱用丹参、鸡血藤、香附一类理气活血化瘀。
总体而言治疗不孕症从"脾、肾、肝"三脏论治,以补肾健脾为主,不忽略疏肝,兼顾活血化瘀、养阴清热。
3.药效统计分析:罗颂平教授在治疗不孕症时常用活血化瘀药、补气药、补阴药、化湿药和理气药,补阳药与补血药次之;赵颖教授常用补气药、补阳药、活血化瘀药、补血药和利水渗湿药,次之为理气药和清热药;朱玲教授常用理气药、补气药、补阳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次之为补血药和补阴药。
综上所述,岭南罗氏妇科医家用药总体以补虚药和理气活血化瘀药为主,兼用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和清热药。
而罗教授补虚多从补气补阴入手,赵教授阴阳双补,朱教授以补气补阳为主,兼顾清热凉血之法。
4.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统计分析:岭南罗氏妇科对不孕症患者的选药较为平和,多用温、平的药物,少用寒凉之品,忌用慎用燥热之物;在五味上以甘、苦、辛为主,佐以少量酸甘化阴,收涩固涩之品,少用咸寒之物。
用药轻灵,顾护阴津是罗氏妇科的特点,清热时多选甘寒之品,少用苦寒泄热;温经多选甘温之品,少用大热辛燥;,补益多选平补,少用俊补大补。
在药物归经使用上以肾、脾二脏为主,次为肝,其次为心、肺、胃,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以补肾、健脾为主导思想。
5.中医组方分析:罗教授在用药时多以山药、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四种药味变换组合使用,基本可以看出以减味寿胎丸为底方进行加减,体现出助孕安胎需补肾、健脾的临床思路。
赵颖教授多用熟地黄、当归、茯苓、巴戟天、香附五味药向组合,另外白术——茯苓和党参——当归的组合出现频率也较高,体现赵教授注重先天与后天、注重行气活血的临床思路。
朱玲教授多以逍遥散合左归丸或逍遥散合寿胎丸为底方,灵活运用桑寄生、菟丝子、续断、白术、陈皮五味中药相组合,另有丹参+续断和党参+续断所构成的补肾活血和补肾健脾的药对组合,总体而言药对和药物组合以补肾健脾为主,佐以活血。
6.新方分析:从罗颂平教授、朱玲和赵颖教授的新方可以看出,三位教授都是活用经方,在补肾健脾安胎的经方上进行加减,达到补肾健脾安胎的目的。
罗颂平教授多以多以寿胎丸加减补肾、四君子汤加减健脾、二至丸加减滋阴,朱玲教授多以逍遥散加减疏肝、左归丸加减补肾,赵颖教授多以毓麟珠加减补虚,当归芍药散加减疏肝,归肾丸加减补肾。
罗颂平教授新方多以健脾补肾活血为主,可能与罗颂平教授门诊患者多为病程较长、病情稳定的不孕症患者有关。
朱玲和赵颖教授的新方分析多侧重于活血化瘀,散结止痛、清热化湿、宁心安神等兼症的治疗,可能与门诊患者多为妇科杂病,病症复杂,兼症较多有关。
结论:本论文对岭南罗氏妇科的传承脉络和岭南罗氏妇科医家的中医教育管理思想进行梳理,并对岭南罗氏妇科三位医家治疗不孕症病案进行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