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览表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古蔺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操作常规1、手法整复、推拿治疗一、作业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脱位,推拿理筋手法施术于穴位产生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理气血及缓解疼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一)骨折。
(二)脱臼。
(三)筋伤。
(四)骨病(肿瘤类除外)。
(五)伤科杂症。
(六)神经系统疾患:肋间神经痛、颈臂神经症候群、坐骨性神经痛。
(七)肌肉、骨关节疾病:网球肘、冷冻肩(五十肩)、下腰背痛、骨关节炎、肌肉酸痛。
三、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年老体弱者等不宜过重手法,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四、用物准备:诊疗床或坐椅、碘伏、换药车、纱布、中立板、棉垫、骨折夹板、治疗巾、红外灯、常备外用新伤药膏、正骨水等。
五、作业方法(一).先行CR检查明确骨折类型,或者排除骨折。
(二)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步骤,并取得病人同意。
(三)拉上围帘,协助病人选择适宜体位。
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舒缓手法,使其患者放松。
(四)进行中医骨伤科手法整复与推拿。
(五)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药包扎则在患处敷贴外用药。
(七)初诊病人及遇异常特殊状况,应有护理纪录。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碰触、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九)脱位复位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端提捺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十一)夹缚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夹板固定。
(十二)骨伤内治法:损伤三期辨治,按损伤部位辩证施治。
(十三)骨病内治法:消、托、补。
(十四)伤科杂症内治法:发汗解表、养阴清热、固涩收敛、镇静安神、健脾利湿。
(十五)外治法:敷贴类、搽擦药、熏洗湿敷类、热熨类。
(十六)练功疗法。
六、护理指导:(一)教导病人放松心情,坐或卧应采舒适、能持久之姿势。
(二)告知与施术者合作,勿随意移动体位,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伤。
(三)施术时间依病情而定,一般为需5-30分钟。
中医医院中医特色项目 (2)

中医医院中医特色项目一、妇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钩活术、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二、儿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雾化吸入、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贴敷、耳压、熏洗、外敷、中药灌肠、平衡针、浅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三、皮肤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湿敷、清创、药膜、穴位贴敷、面膜、拔罐、针灸、熏洗、钩活术、蜂疗、火针、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放血、薰药、鲜药外治、临方调配等。
四、眼科:至少应开展1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钩割法、熨烙法、眼部注射法、针灸、耳压、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局部按摩、雷火灸等。
五、耳鼻咽喉科:至少应开展1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压、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钩活术、平衡针、穴位埋线、浅针、火针、蜂疗、雷火灸等。
六、肿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内服、外治、注射,针灸,穴位埋线,康复养生等。
七、骨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针刀、铍针、带刃针、钩活术、松解疏通术、理疗等。
八、肛肠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挑治、穴位注射和钩活术、热敏灸、火针、穴位埋线等。
九、针灸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耳针、头皮针、腕踝针、拔火罐法(包括留罐、闪罐、走罐等),及电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平衡针、腹针、芒针、火针、浅针、皮内针、金针、铍针、针刀、微针疗法、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蜂疗、割治等。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针灸疗法、拔罐、刮痧、刺络放血、手法推拿、点穴按摩、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熏洗、中药敷贴、中药雾化吸入、针刀疗法、颈腰椎牵引、康复理疗等。
二、适应范围
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扁桃腺炎,急、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2、眼科疾病:急性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近视眼,白内障等。
3、口腔科疾病: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等。
4、胃肠系统疾病:食道、贲门失驰缓症,呃逆,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增多症,慢性十二指肠溃疡,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急、慢性结肠炎,慢性杆菌性痢疾,便秘,腹泻,肠麻痹等。
5、神经、肌肉、骨骼疾病: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后瘫痪,周围性神经疾患,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美尼尔氏综合征,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遗尿,肋间神经痛,颈臂综合征,肩凝症,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痛,关节炎,小儿脑瘫等颈肩腰腿痛症。
三、具有优势:
1、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
病的治疗和预防。
2、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3、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无痛苦。
4、医疗费用少,经济适用;
5、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受到人民群众普遍欢迎!。
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

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的的中医特色项目一、妇科: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平衡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
二、儿科:雾化吸入、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贴敷、耳压、熏洗、外敷、中药灌肠、平衡针、浅针、热敏灸。
三、皮肤科:湿敷、清创、药膜、穴位贴敷、面膜、拔罐、针灸、熏洗、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放血、薰药、鲜药外治、临方调配。
四、眼科: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钩割法、眼部注射法、针灸、耳压、穴位贴敷、局部按摩、雷火灸。
五、耳鼻咽喉科: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压、烙治、割治、按摩导引、平衡针、穴位埋线、浅针、雷火灸。
六、骨伤科: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针刀、铍针、带刃针、松解疏通术、理疗。
八、肛肠科:针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挑治、穴位注射、热敏灸、穴位埋线。
九、针灸科: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耳针、头皮针、腕踝针、拔火罐法(包括留罐、闪罐、走罐等),及电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平衡针、腹针、芒针、浅针、皮内针、金针、铍针、针刀、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割治等。
十、推拿科:推拿手法、膏摩、中药、穴位敷贴、湿热敷、理疗、练功、中药熏洗、拔罐、针灸、刮痧、穴位注射、浮针、浅针、穴位埋线、铍针、滞针、针刀等。
十一、急诊科:针灸、擦浴、刮痧、拔罐、头针、平衡针。
十二、内科:中药外敷、针刺、灸疗、拔罐、熏蒸、中药泡洗、中药超声导入、足浴、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
十三、中风专科:中药内服、外治、穴位注射,针灸、火罐、理疗、中药外治疗法、养生康复。
十四、肾病科:针灸、穴位贴敷、中药熏洗、中药肠道灌洗、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注射。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中医针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遵从“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战略,坚持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及疾病预防、康复、健康保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中医药特色服务上,悉心研究解决患者病痛的良方益法,经几十年积累,形成了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广泛应用中医汤剂、针刺、艾灸、拔火罐、中药外治、推拿、拔罐、艾灸、刮痧、药浴、蜡疗、熏洗、灌肠、埋针、挂线、穴位贴敷、穴位经络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近100种,研制院内中药制剂,膏、丹、丸、散数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主要特色服务项目如下:一、中药外治类中药外治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具有较好疗效的疗法。
外治是把中药研制成不同的剂型,通过人体肌表、腔道、穴位、经络等作用与病变局部,达到治疗作用。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尔”,“先列辩证,次论治,次用药。
”即内治与外治的理、法药三者相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1、穴位贴敷(节气贴、三九贴、三伏贴)在24节气或者三伏天、三九天运用白芥子等药物粉末调糊后,制作成蚕豆大小,用胶布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上,刺激机体免疫机能的治疗方法,叫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即本疗法中的一种。
功效:疏通经络、温补阳气、激发免疫调节功能适应症:各种慢性疾病体质,经络不通,阳气虚损等的疾患均可贴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慢性鼻炎等疗效显著。
禁用于严重过敏性体质和严重湿热体质疾病。
2、冬病夏治疗法“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原理:以古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将药物敷贴在俞穴,使药物沿俞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抵力作用,故大多在夏季进行。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许多医疗机构和保健中心都提供了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以满足人们对中医养生的需求。
一、针灸推拿:针灸和推拿作为中医的两大特色疗法,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和接受。
针灸以皮肤刺激达到调节人体的治疗效果,而推拿则利用按摩和调理经络的方法,促进气血通畅,增强体质。
通过专业的技师进行针灸推拿,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和不适,比如颈椎病、腰腿疼痛、失眠等,同时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二、中草药熏蒸:中草药熏蒸是中医特色的又一项服务项目。
通过将中草药煮沸后,产生的草药蒸汽进行熏蒸,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这种疗法对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关节炎等具有显著疗效。
在疗程中,医生会根据个人病情调配不同的中草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中医营养疗法:中医营养疗法注重通过饮食调理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中医强调“食疗”,认为食物是最自然和安全的药物。
根据中医的理论,合理搭配食物可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中医营养疗法注重食物的属性和功效,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医生会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四、中医经络调理:中医经络调理是基于中医经络学说的养生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气血运行的经络,通畅则身体健康,不通则易生疾病。
通过按摩、拍打、推拿等手法刺激经络,可以调理气血,舒畅气机,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同时,中医经络调理也可以应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如月经不调、冻疮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开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还能够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针灸推拿、中草药熏蒸、中医营养疗法和中医经络调理等特色服务,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医的理论与实践,体验中医文化的魅力。
然而,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开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专业人才的短缺。
中医特色服务需要专业的中医师和技师进行操作和指导,而目前中医人才的供给不足,相应地影响了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推广。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皮肤科开展了湿敷、清创、药膜、贴敷、面膜、罐疗、针灸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以及药浴、熏蒸、放血、薰药、鲜药外治、临床调配等服务项目。
妇科开展了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以及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腹针、足浴等服务项目。
儿科开展了雾化吸入、推拿、罐疗、针灸、药浴、中药熏蒸、中药香囊等中医外治服务项目。
眼科开展了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钩割法、熨烙法、眼部注射法、赵针灸、耳穴、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局部按摩等中医眼科特色治疗。
耳鼻喉科开展了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刺、灸法、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治疗、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等中医特色技术。
骨伤科开展了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功能康复等医疗项目;针刀疗法,手术、理疗等治疗技术。
针灸科开展了针刺(包括毫针、电针、快针、腕踝针等)、灸法、放血疗法、罐疗(包括火罐、走罐等)、头针、耳针、舌针、梅花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针灸服务技术。
1
推拿科开展了推拿手法、膏摩、中药、敷贴、湿热敷、理疗、练功等特色服务项目;腿疗、药浴、熏蒸、罐疗、针灸、刮痧、穴位注射、中医骶疗、中医微创疗法等服务项目。
急诊科制定了常见急诊病及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以安全、有效、方便、经济为核心,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2。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汇总

镇江市中医院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汇总一、妇科:中药灌肠、中药熏洗、中药熏蒸、针灸、推拿、火罐、耳穴、中药外敷、艾灸、局部用药等10项。
二、儿科:雾化吸入、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敷贴、耳压、熏洗、外敷、中药灌肠、刮痧等10项三、皮肤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湿敷、清创、药膜、穴位贴敷、面膜、拔罐、针灸、熏洗、钩活术、蜂疗、火针、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放血、薰药、鲜药外治、临方调配等。
四、眼科:点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眼部注射法,拔罐法、饲鼻法、发泡法、药枕法、摩顶法、穴位注射、针刺疗法、耳压、穴位敷贴(冬病夏治)联合针灸科开展、刮洗法等15种。
五、耳鼻咽喉科:至少应开展1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压、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钩活术、平衡针、穴位埋线、浅针、火针、蜂疗、雷火灸等。
六、肿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内服、外治、注射,针灸,穴位埋线,康复养生等。
七、骨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针刀、铍针、带刃针、钩活术、松解疏通术、理疗等。
八、肛肠科: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针灸、热敏灸、结扎、切开、挂线、枯痔、药物注射、挑治等12项。
九、针灸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耳针、头皮针、腕踝针、拔火罐法(包括留罐、闪罐、走罐等),及电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平衡针、腹针、芒针、火针、浅针、皮内针、金针、铍针、针刀、微针疗法、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蜂疗、割治等。
十、推拿科:至少应开展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推拿手法、膏摩、中药、穴位敷贴、湿热敷、理疗、练功、中药熏洗、拔罐、针灸、刮痧、穴位注射、浮针、浅针、穴位埋线、铍针、滞针、锋钩针、针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