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览表

合集下载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为加强我院临床各科室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我院临床各科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临床各科疾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妇科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熏蒸、穴位注射、足浴1、中药外敷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是用中药材捣碎用纱布包扎,外敷腹部或切口等患处,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恢复和切口愈合,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特点;主要治疗疾病:盆腔炎、输卵管堵塞、宫外孕、切口愈合不良、痛经、月经不调;2、中药保留灌肠又称肛门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或掺于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即中药可通过直肠粘膜静脉丛的吸收使盆腔血循环得到改善,促使增生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清除局部充血水肿、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达到消除炎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著;操纵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少,而且中药灌肠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主要治疗疾病:慢性盆腔炎、腹膜炎、盆腔淤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发热、大便秘结;3、熏洗法是将药物煎煮后先用蒸汽熏疗,再用药液淋洗浸润全身或局部患处;熏洗法操作简便、适用面广、取材容易、药简效捷、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主要治疗疾病: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外阴炎、前庭大腺炎等妇科疾病,带下量多、小便淋痛、子宫脱垂合并感染以及需要保健的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产后保健;4、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治疗范围广、收效快、疗效高、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5、耳穴是刺激耳甲廓、耳甲腔等处,有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以及内脏功能的作用;主要治疗疾病:痛经、产后腹痛、妊娠剧吐;6、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之一;即水针疗法;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将绝不含任何激素药液注入相应穴位内,以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对疾病的综合作用,从而快速彻底达到治疗目的;主要治疗疾病:慢性盆腔炎、腹膜炎、盆腔淤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发热、大便秘结;6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显著功效;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疾病:痛经、产后腹痛、妇产科术后腹痛、不孕症、癥瘕、妊娠剧吐;儿科小儿推拿、小儿针刺、小儿灸疗、贴敷治疗、中药熏洗、雾化吸入、罐疗、药浴等中药特色服务项目;1、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对象一般是指6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小儿推拿是纯绿色疗法,可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减少化学药品毒副作用,增强孩子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预防病毒侵蚀和滋生,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其治疗范围比较广泛,主要适应症:泄泻、呕吐、疳积、便秘、脱肛、发热、咳喘、惊风、遗尿、肌性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症;2、小儿针刺、小儿灸疗它是用各种针具或灸火的热力刺激人体的穴位,达到治疗疾病、强身保健目的的方法;小儿具有肌肤娇嫩,脏器清灵的特点,对经络腧穴刺激比较敏感;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小儿针灸适应症: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多动症、遗尿、尿频、脱肛、咳喘、腹痛、小儿面瘫面神经炎、脑性瘫痪、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臂丛神经损伤、腓/胫神经损伤等周围神经损伤、脑发育不全、语言障碍等;3、贴敷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指对小儿进行药物贴敷,增加小儿身体抗病能力,防病治病;疗效确切,无创无痛;小儿贴敷治疗适应症:小儿腹泻、腹痛,小儿肺炎,小儿遗尿,小儿肛肠疾病等;4、中药熏洗治疗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汽浴治疗疗法、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小儿中药熏洗治疗疗法适应症:小儿肛肠疾病、小儿泄泻、小儿蛲虫病、小儿脑性瘫痪性疾病、小儿鼻炎、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炎等;5、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小儿雾化吸入法适应症:小儿肺内感染、小儿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6、小儿罐疗具有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疏经通络、调和气血等作用;小儿罐疗适应症:根据所选部位及经络的不同,可以治疗多系统疾病;7、药浴是以“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依据,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的一种方法,是中医儿科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药浴适应症:伤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扭伤、风疹、麻疹、痘疹透发不畅、小儿麻痹后遗症、皮肤湿疹、体癣、头癣、瘙痒等;皮肤科药浴、擦药、湿敷、熏蒸、腧穴治疗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眼科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眼部注射法、针灸、耳压、穴位贴敷、局部按摩等中医眼科特色治疗;耳鼻喉科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灸疗法、灸法、放血疗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治疗、按摩导引等中医特色技术;骨伤科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等医疗项目;针刀疗法,手术、理疗等治疗技术;针灸科针刺包括毫针、电针、三棱针、皮肤针、腕踝针等、灸法、放血疗法、罐疗包括火罐、走罐等、头皮针、耳针、舌针、梅花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针灸服务技术;推拿科推拿手法、膏摩、中药、穴位敷贴、湿热敷、理疗、练功等特色服务项目;腿疗、药浴、熏蒸、罐疗、针灸、刮痧、穴位注射等服务项目;急诊科常见急诊病及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以安全、有效、方便、经济为核心,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内科中药外敷、针刺、灸疗、拔罐、穴位贴附、中药灌肠、耳穴治疗、穴位注射、推拿、足底按压、湿敷、理疗等特色服务项目,积极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等,并鼓励门诊和病房使用中药饮片;外科贴敷、箍围、切开、引流药捻、扩创、导管等、垫棉、熏洗、灌肠、挂线、熏洗、涂擦、针灸、耳穴疗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技术;康复科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疾病的中西医诊断、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手功能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等;并开展针法、灸法、练功、传统手法、物理疗法等;肛肠科针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开展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等中医特色手术项目;。

中医医院中医特色项目 (2)

中医医院中医特色项目 (2)

中医医院中医特色项目一、妇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钩活术、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二、儿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雾化吸入、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贴敷、耳压、熏洗、外敷、中药灌肠、平衡针、浅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三、皮肤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湿敷、清创、药膜、穴位贴敷、面膜、拔罐、针灸、熏洗、钩活术、蜂疗、火针、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放血、薰药、鲜药外治、临方调配等。

四、眼科:至少应开展1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钩割法、熨烙法、眼部注射法、针灸、耳压、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局部按摩、雷火灸等。

五、耳鼻咽喉科:至少应开展1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压、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钩活术、平衡针、穴位埋线、浅针、火针、蜂疗、雷火灸等。

六、肿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内服、外治、注射,针灸,穴位埋线,康复养生等。

七、骨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针刀、铍针、带刃针、钩活术、松解疏通术、理疗等。

八、肛肠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挑治、穴位注射和钩活术、热敏灸、火针、穴位埋线等。

九、针灸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耳针、头皮针、腕踝针、拔火罐法(包括留罐、闪罐、走罐等),及电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平衡针、腹针、芒针、火针、浅针、皮内针、金针、铍针、针刀、微针疗法、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蜂疗、割治等。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中药内服二、针刺法三、耳穴治疗四、中药足浴熏洗五、艾灸疗法六、拔罐疗法七、中药灌肠八、穴位按摩中药内服四诊合参,辩证施治,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各种慢性病、疑难杂症或西医疗效不明显的疾病运用中药内服治疗效果颇著。

我科在优势病种如眩晕、消渴的治疗过程中配合中药内服,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另外,在其他疾病如中风、头痛、失眠、喘证、胃脘痛、淋证、水肿、痹症等治疗中药内服效果明显。

中药的熬制1.熬药的程序A.先将群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

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无须浸泡。

B.头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10-40分钟,启锅滤汁。

后下药无须浸泡,注明“后下几分钟”,则在头煎的最后几分钟放下锅。

C.二煎:在头煎药渣中加水,再次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与头煎同样的时间,然后启锅滤汁。

D.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装入保温瓶,每日分2-3次喝完。

2.熬药最好用陶瓷器皿,或用不锈钢制品,避免用铁锅。

3.每次熬药的水量由自己控制:保证两次滤出的药汁共有500-600毫升。

每一煎加水要一次加足,不要边熬边加水。

4.需要先煎的药:主要是金石矿物、骨骼、甲介类,需要提前单煎,然后再与群药同煎,以保证其有效成分充分被熬出来。

一般来说,龟板、鳖甲需先煎40分钟;磁石、代赭石、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等需先煎20分钟,石膏需先煎15分钟。

还有的药,须久煎以去其毒性,如麻黄需先煎,去沫,一般是先煎15分钟左右,再将煮出来的泡沫去掉。

附子也要先煎,熬到没有麻味为止。

一般来说,少量用附子时候,先煎30-40分钟即可,如果是大量用附子(多于15克),就必须先煎2小时,保证药性下沉,否则,易致中毒。

5.需要后下的药:芳香辛散类药,久煮易失效的药,在煎煮过程中要后下。

一般来说,钩藤在头煎最后7分钟下,藿香、佩兰、绿萼梅、月季花、玳玳花、玫瑰花、厚朴花、紫苏、砂仁、肉桂、天竺黄等在头煎最后5分钟下,薄荷在头煎最后三分钟下,鱼腥草在头煎最后2分钟下。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针灸疗法、拔罐、刮痧、刺络放血、手法推拿、点穴按摩、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熏洗、中药敷贴、中药雾化吸入、针刀疗法、颈腰椎牵引、康复理疗等。

二、适应范围
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扁桃腺炎,急、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2、眼科疾病:急性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近视眼,白内障等。

3、口腔科疾病: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等。

4、胃肠系统疾病:食道、贲门失驰缓症,呃逆,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增多症,慢性十二指肠溃疡,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急、慢性结肠炎,慢性杆菌性痢疾,便秘,腹泻,肠麻痹等。

5、神经、肌肉、骨骼疾病: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后瘫痪,周围性神经疾患,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美尼尔氏综合征,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遗尿,肋间神经痛,颈臂综合征,肩凝症,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痛,关节炎,小儿脑瘫等颈肩腰腿痛症。

三、具有优势:
1、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
病的治疗和预防。

2、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3、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无痛苦。

4、医疗费用少,经济适用;
5、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受到人民群众普遍欢迎!。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中医针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遵从“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战略,坚持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及疾病预防、康复、健康保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中医药特色服务上,悉心研究解决患者病痛的良方益法,经几十年积累,形成了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广泛应用中医汤剂、针刺、艾灸、拔火罐、中药外治、推拿、拔罐、艾灸、刮痧、药浴、蜡疗、熏洗、灌肠、埋针、挂线、穴位贴敷、穴位经络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近100种,研制院内中药制剂,膏、丹、丸、散数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主要特色服务项目如下:一、中药外治类中药外治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具有较好疗效的疗法。

外治是把中药研制成不同的剂型,通过人体肌表、腔道、穴位、经络等作用与病变局部,达到治疗作用。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尔”,“先列辩证,次论治,次用药。

”即内治与外治的理、法药三者相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1、穴位贴敷(节气贴、三九贴、三伏贴)在24节气或者三伏天、三九天运用白芥子等药物粉末调糊后,制作成蚕豆大小,用胶布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上,刺激机体免疫机能的治疗方法,叫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即本疗法中的一种。

功效:疏通经络、温补阳气、激发免疫调节功能适应症:各种慢性疾病体质,经络不通,阳气虚损等的疾患均可贴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慢性鼻炎等疗效显著。

禁用于严重过敏性体质和严重湿热体质疾病。

2、冬病夏治疗法“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原理:以古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将药物敷贴在俞穴,使药物沿俞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抵力作用,故大多在夏季进行。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许多医疗机构和保健中心都提供了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以满足人们对中医养生的需求。

一、针灸推拿:针灸和推拿作为中医的两大特色疗法,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和接受。

针灸以皮肤刺激达到调节人体的治疗效果,而推拿则利用按摩和调理经络的方法,促进气血通畅,增强体质。

通过专业的技师进行针灸推拿,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和不适,比如颈椎病、腰腿疼痛、失眠等,同时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二、中草药熏蒸:中草药熏蒸是中医特色的又一项服务项目。

通过将中草药煮沸后,产生的草药蒸汽进行熏蒸,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这种疗法对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关节炎等具有显著疗效。

在疗程中,医生会根据个人病情调配不同的中草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中医营养疗法:中医营养疗法注重通过饮食调理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中医强调“食疗”,认为食物是最自然和安全的药物。

根据中医的理论,合理搭配食物可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中医营养疗法注重食物的属性和功效,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医生会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四、中医经络调理:中医经络调理是基于中医经络学说的养生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气血运行的经络,通畅则身体健康,不通则易生疾病。

通过按摩、拍打、推拿等手法刺激经络,可以调理气血,舒畅气机,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同时,中医经络调理也可以应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如月经不调、冻疮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开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还能够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针灸推拿、中草药熏蒸、中医营养疗法和中医经络调理等特色服务,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医的理论与实践,体验中医文化的魅力。

然而,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开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专业人才的短缺。

中医特色服务需要专业的中医师和技师进行操作和指导,而目前中医人才的供给不足,相应地影响了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推广。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览表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览表
9项
10项
3
眼科
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针刺、艾灸、耳穴埋籽、穴位贴敷、局部按摩、中药封包治疗、穴位注射、雾化吸入、眼部注射
15项
16项

耳鼻咽喉科
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雾化吸入、放血疗法、中药外敷、耳穴埋籽、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针刺、艾条灸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览表
科室名称
特色服务项目名称
应开展
项目数
实开展
项目数
1妇Biblioteka 科推拿、中药外敷、中药灌肠、中药熏洗(足浴)、针刺、艾条灸、局部用药、耳穴埋籽、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穴位注射
10项
13项

儿科
雾化吸入、艾条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贴敷(冬病夏治)、中药熏洗、中药外敷、中药灌肠、耳穴埋籽
心血管病科
针刺、艾灸、拔罐、中药灌肠、耳穴埋籽、穴位按摩、养生保健
5项
7项
12
老年病科
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刺、艾灸、耳穴埋籽、穴位贴敷、拔罐、穴位注射、刮痧、穴位按摩
8项
10项
13
外科
贴敷、切开、引流、药捻、扩创、结扎、垫棉、中药熏洗、灌注、灌肠、涂擦、针刺、艾灸、耳穴埋籽、穴位贴敷、外用中药临方调配、拔罐、雾化吸入、穴位注射、刮痧
9项
12项

推拿科
针刺、推拿、艾灸、湿热敷、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熏蒸、中药奄包、小针刀
7项
10项

急诊科
中药内服、针刺、艾灸、刮痧、拔罐、中药灌肠、耳穴埋籽、中药熏洗(足浴)
5项
8项
10

三级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三级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三级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一、妇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钩活术、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二、儿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雾化吸入、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贴敷、耳压、熏洗、外敷、中药灌肠、平衡针、浅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三、皮肤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湿敷、清创、药膜、穴位贴敷、面膜、拔罐、针灸、熏洗、钩活术、蜂疗、火针、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放血、薰药、鲜药外治、临方调配等。

四、眼科:至少应开展1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钩割法、熨烙法、眼部注射法、针灸、耳压、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局部按摩、雷火灸等。

五、耳鼻咽喉科:至少应开展1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压、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钩活术、平衡针、穴位埋线、浅针、火针、蜂疗、雷火灸等。

六、肿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内服、外治、注射,针灸,穴位埋线,康复养生等。

七、骨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针刀、铍针、带刃针、钩活术、松解疏通术、理疗等。

八、肛肠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挑治、穴位注射和钩活术、热敏灸、火针、穴位埋线等。

九、针灸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耳针、头皮针、腕踝针、拔火罐法(包括留罐、闪罐、走罐等),及电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平衡针、腹针、芒针、火针、浅针、皮内针、金针、铍针、针刀、微针疗法、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蜂疗、割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项
21项


151项
182项
9项
12项
8
推拿科
针刺、推拿、艾灸、湿热敷、拔罐、穴位注 射、穴位埋线、中药熏蒸、中药奄包、小针 刀
7项
10项
9
急诊科
中药内服、针刺、艾灸、刮痧、拔罐、中药 灌肠、耳穴埋籽、中药熏洗(足浴)
5项
8项
10
脾胃病科
中药外敷、中药灌肠、艾灸、耳穴埋籽、穴 位贴敷、拔罐、中药熏洗(足浴)、穴位按摩、 刮痧
7项
17项
17项
5
骨伤科
普通针刺、外固定、外固定调整术、牵引、 穴位注射、拔罐、耳穴埋籽、艾条灸
6项
8项
6
肛肠科
针刺、艾条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 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 线、拔罐、耳穴埋籽
10项
13项
7
针灸科
针法(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头 皮针、拔罐、电针、推拿、穴位注射、穴位 埋线、湿热敷、中药熏蒸、中药奄包、小针 刀
9项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览表
11
心血管病 科
针刺、艾灸、拔罐、中药灌肠、耳穴埋籽、 穴位按摩、养生保健
5项
7项
1
2
老年病科
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刺、艾灸、耳穴埋 籽、穴位贴敷、拔罐、穴位注射、刮痧、穴 位按摩
8项
10项
1
3
外科
贴敷、切开、引流、药捻、扩创、结扎、垫 棉、中药熏洗、灌注、灌肠、涂擦、针刺、 艾灸、耳穴埋籽、穴位贴敷、外用中药临方 调配、拔罐、雾化吸入、穴位注射、刮痧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览表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览表
科室名称
特色服务项目名称
应开展
项目数
实开展
项目数
1
妇产科
推拿、中药外敷、中药灌肠、中药熏洗(足 浴)、针刺、艾条灸、局部用药、耳穴埋籽、 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穴 位注射
10项
13项
2
儿科
雾化吸入、艾条灸、推拿、刮痧、拔罐、穴 位贴敷(冬病夏治)、中药熏洗、中药外敷、 中药灌肠、耳穴埋籽
9项
10项
3
眼科
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 熏眼法、敷眼法、针刺、艾灸、耳穴埋籽、 穴位贴敷、局部按摩、中药封包治疗、穴位 注射、雾化吸入、眼部注射
15项
16项
4
耳鼻咽喉 科
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 漱、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雾化吸入、 放血疗法、中药外敷、耳穴埋籽、烙治、割 治、啄治、按摩导引、针刺、艾条灸
18项
20项
14
感染 疾病科
针刺、艾灸、拔罐、穴位贴敷、刮痧、穴位 注射、雾化吸入、耳穴埋籽
7项
8项
15
康复科
针法(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 头皮针、拔罐、电针、推拿、穴位注射、穴 位埋线、湿热敷、中药熏蒸、中药奄包、小 针刀、推拿、中药内服、微波治疗、中频脉 冲电治疗、超短波治疗、练功、刮痧、耳穴 埋籽、康复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