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政务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关于印发《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的通知(国信办[200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科学技术厅(委、局)、信息产业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办公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 7号)精神,指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相关技术管理活动,带动信息产业发展,现将《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其贯彻执行。

附:《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二00三年一月三日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 7号)精神,指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相关技术管理活动,促进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安全可靠,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

第一条《技术指南》用于指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选择。

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技术选择要围绕业务需求,顺应技术发展趋势,遵循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可扩充性、易维护性和开放性要求。

(一)要以业务需求为主导,以完整地实现系统预期功能为目标,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实用性。

(二)要根据安全需求,实现不同类型和级别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

(三)要根据应用的需求,合理确定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和可靠性等级,合理确定系统部件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四)为保证系统不断扩展的需要,有利于工程的分步实施,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系统要预留功能扩充的接口。

第二条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要坚持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健康发展。

电子政务形考作业

电子政务形考作业

电⼦政务形考作业电⼦政务形考作业⼀1、经历了 30 年的发展,我国的电⼦政务已经实现了各级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的全⾯覆盖。

(×)2、政府信息⾃然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为实现信息的资源价值⽽进⾏的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和协调活动。

(√)3、⼀站式⽹上⾏政服务⼤厅对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能整合升级。

(√)4、我国电⼦政务的发展节省了⼈⼒、物⼒、财⼒。

(√)5、政府信息资源应该既包括⾏政管理职能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应包括⽆关的。

(×)6、电⼦政务削减了管理幅度。

(×)7、电⼦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孕育期、导⼊期、发展期、拓展应⽤期、成型期五个阶段。

(×)8、电⼦政务给政府部门⼯作⼈员的⾏为⽅式带来根本性变化。

(√)9、电⼦化公共服务推动提⾼政府决策和管理⽔平。

(√)10、社会信息化是电⼦政务的基础。

(√)11、电⼦民主领域的发展不属于电⼦政务的拓展应⽤。

(×)12、我国电⼦政务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

(√)13、电话呼叫中⼼只是接听电话。

(×)14、整个社会分享信息化的主导⼒量是电⼦商务。

(×)15、电⼦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16、政府门户⽹站体现的是对政务服务资源的集成。

(√)17、电⼦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由化的基本特征。

(×)18、专家系统是⼀种模拟专家决策能⼒的计算机系统。

(√)19、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统⼀规划、共建共享。

(√)20、我国电⼦政务的基本构架中,基础设施是关键。

(×)21、下列(DNI 模式)模式将电⼦政务视为公共管理⽹络化和智能化的过程A.PITT 模式B. ⾹港模式C. ASPA模式D. DNI 模式22、政治决策的信息来源主要来⾃于政府专家。

(×)23、管理型办公⾃动化模式主要是综合信息及数据会的办公信息处理系统。

(√)24、政府电⼦服务在本质上属于公共服务,它具有公共服务的共性,即(ABCD )A.它是内容⼴泛的服务B. 它是基本服务C. 它是⾮营利性服务D. 它是⼤众化的服务25、决策⽀持系统以数据仓库为依托。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体系设计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体系设计

20 SiTc . nn. 0 7 c . eh E gg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 目录服务体 系设 计
巨少辉
( 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西安 7 0 6 ) 10 5


首先介绍 了电子政务 目录服务 的必要性, 然后介绍 了 L A 目录服务的概 况, DP 并将其应用到电子政务 目录服 务系统的 LA DP 权 限认证 电子政务 应用 语义查询
单 的编 码 规则 B R, 约 了空 间 , E 节 而且 大大 简 化 了
的问题 。通过使用元 目录工具 , 可以从现有的分布
在各数 据库 异构 的政务 信息基 础库 中进行 元 数据采
集、 整合 , 生成元数据视图 , 将各专项元数据库纳入
相应 的专项 目录数 据库 , 而在 网络 中形 成大 型 的 、 从 统一 的政务信 息基 础库 。
上演 变而来 , 以称为 轻量 级 的 目录服 务 。 所
LA D P从 以下几 方 面对 X 5 0协 议 做 了简 化 和 .0
发展 :1 功能方面 , () 缩减了 X 50 .0 冗余 的和使用频
率较 小 的功能 , 以说 以极 低 的代 价 完 成 了 X 50 可 .0 协 议 9 % 的功能 。 ( ) 0 2 数据 表 示 方 面 , 一采 用 文 统 本 字 符 串形 式 , 免数 据解 释时 可能导 致 的二义性 。 避 ( ) 码上 , 3编 仅采 用 X.0 50协 议 的一 个 子 集— — 简
本 文研 究 的 目的 是 期 望 利 用 L A D P读 取 速 度
其实现。( ) 4 传输上 , 直接运行于传输层 T P C 之上 ,
减少 了在 O I S 通信 协 议 中 的高 昂开 销 , 但 提 高 了 不 性能 , 而且使 目录服务 部署 简单 了。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初探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初探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初探【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两大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体系:Dublin Core和GILS,从标准的内容、使用和发展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的建立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信息资源、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元数据标准一、引言信息资源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有利用价值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内容。

政务信息资源是一个国家信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政府部门在履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职责的业务过程中和政务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利用价值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内容。

元数据(Metadata)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用来描述具体的资源对象,以便能对资源对象进行定位、检索和管理。

元数据通过对信息资源对象进行结构化的描述,能够集成整合各类复杂繁多的信息,帮助最终用户理解信息的内容、质量等。

在对海量信息进行组织、检索和发现方面,元数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元数据标准是描述某类资源的具体对象时所有规则的集合,一般包括了完整描述一个具体对象时所需要的数据项集合、各数据项语义定义、著录规则和计算机应用时的语法规定等。

信息资源对象可以按信息来源、信息内容、应用主体、传播载体等多个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描述信息资源对象的元数据标准同样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描述网络资源的元数据标准;描述图书、文献、档案、馆藏等资源的元数据标准;描述空间地理信息的元数据标准;描述政务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标准等等。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金税”、“金盾”、“金农”等工程的实施,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平台的建设,在各个行业管理领域内,已积累了大量可利用的政务信息资源,同时由于日常文件资料数字化、网络化日趋普遍,数字化信息占信息总量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信息资源的总量在急剧膨胀。

为了能够对海量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快速地定位、发现和检索,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势在必行。

虽然,我国近几年在元数据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研究方面仍是空白。

电子政务复习题

电子政务复习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及其功能;现阶段电子政务的概念可以定义为: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答:电子政务根据服务对象不同,一般具有的模式为: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 to Government,G to G或G2G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 to Business,G to B或 G2B政府对公众Government to Citizen,G to C 或G2C政府对公务员Government to Employee,G to E 或G2EG to G模式就是政府部门间的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连结;其目的就是实现不同层级、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连接,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其中,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是电子政务由低向高实现系统的3不同层面 ;现阶段G to G模式具体的应用,一般用下列信息系统实现: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绩评价系统G to B模式是指政府通过网络为企业提供精、练快捷的政府服务;主要包括:政府信息的发布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如电子税收、电子工商审批及证照办理、电子采购等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对企业进行监管和服务; 以上3个方面是电子政务由低向高建设的不同阶段G to B模式具体提供的服务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电子税务电子工商审批及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电子政府采购与招标电子招商G to C模式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 G to C的功能就是使政府利用信息技术为民众提供服务;G to C模式具体提供的服务一般包括:政府政策信息发布公众服务信息发布电子税收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办理证照电子医疗服务G to E是政府公务员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办公以及同事间交流开展协作工作的形式;G2E主要包括系统内部培训、人员考核评估系统、政务管理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 ;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规范政务,优化政府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和信息资源利用,增强回应公众呼声和社会需求能力,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6个方面:增强政府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整合决策依据,实现决策支持实施信息发布,提供丰富信息加强沟通互动,有利服务公众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公效率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国家信息化建设2.简述国外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特征;1.以互联网为基础,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构造和发展电子政务2.以改进和完善政府服务功能为目标构造和发展电子政务3.政府改革与电子政务建设密切相联,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4.遵循长远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建设原则备注说明:北美地区在全球的电子政务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美国电子政务的应用重点为:建立全国性的、整合性的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发展整合性的电子化取用信息服务;发展全国性的执法及公共安全资讯网络;提供跨越各级政府的纳税申报及交税处理系统;建立国际贸易资料系统;推动政府部门电子邮递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 欧洲地区大多数国家在电子政府的规划中,兼顾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以及“尽量向商业群体提供在线服务”两者的平衡;3.简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电子政务系统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什么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5.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6.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8.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将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而重点展开; “两网”是指建设两个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是指政府门户网站;“四库”,是指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4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则是指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12个业务系统总体目标分析:以数据获取和资源共享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为基础,面向决策支持,面向公众服务,实现政务信息的门户发布;实现政府,市民,企业之间的全方位的双向互动;实现“一站式”的分布式办公与服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案例:1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应是一个跨地域、跨平台、跨体系结构、跨多种网络连接模式的平台;基于此平台,可以实现市政办公的统一协调和管理;2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综合业务处理和并联审批及长事务处理3能够适应机构/人员变动对于紧急业务,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办理,系统将自动向该办公人员发送通知消息,以提示其办理紧急业务;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紧急业务的及时处理,提高办事效率;4数据分布式存储电子政务系统必须合理地分布规划数据的分布存储;5政务公开与公众互动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办理相关事务,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看当前事务的办理进程;6“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 城市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平台具有并联审批功能,城市所有部门的审批、核准和审核业务能实现互联互通;7多样化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城市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平台将支持多样化数据;8统一的数据模型建立覆盖电子政务系统中心的全局数据库和各部分的分布式数据库的统一模型,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惟一性和准确性.9标准化建设城市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平台将按照标准化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实施;10安全前提下的资源共享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将通过保密安全技术,在确保系统和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原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市政信息的共享;11开放式与可扩展性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应提供多种符合主流工业标准的功能扩充接口;可以方便地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充,以不断满足城市市政建设的新需求;12数据的互操作性城市的各个业务系统的建立,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库和开发工具,所以要使市区电子政务实现其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就必须解决这些遗留系统的互操作性问题;4.网络接入方式有哪几种常用的数据存储备份技术有哪些,请分别加以介绍;1拨号接入它仅需要一条电话线、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台计算机就可以接入到电子政务系统中;这种方式速率低、可靠性差;2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是基于数字的电信标准;需要ISDN服务的个人可以从本地电话公司获取一条“单线服务”的数字ISDN线路;单线服务允许终端用户在线路上连接多个设备,例如,传真机、计算机和数字电话;对于部分基层政府部门,ISDN可以作为拨号接入的替代方式;3数字用户线路x Digital Subscriber Line,xDSL是一种通过在现有的电信网络上使用高级调制技术,在用户和电信运营商之间形成高速网络连接的技术;其中ADSL的应用最为广泛;4数字数据网络Digital Data Network,DDN是利用光纤数字传输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节点组成的传输网,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速率的高质量数字专用电路和其他新业务,以满足用户多媒体通信和组建中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的需要;5混合光纤电缆Hybrid Fiber Coax,HFC,是光纤和同轴电缆的结合:光纤用于中央设备,同轴电缆用于连接个人用户;从本质上说,HFC是层次结构的,在需要最高带宽的网络端口上使用光纤,在可容忍低速率的部分使用同轴电缆;6光纤到用户Fiber To The Curb,FTTC使用光纤作为高容量干线,将光纤延伸到终端用户旁边;FTTC 在城域网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城域网发展目标是在当地建立一个以大容量光纤为传输介质,基于IP交换的综合业务网络;而FTTC作为用户直接接入高速城域网的一种便捷手段受到了格外的关注;7GSM/GPRS接入对于传统的具有GSM/GPRS功能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国家电子政务的统一接入平台主要提供负责基于短信和基于无线应用协议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两种典型的接入方式;8 CDMA接入 CDMA 1X作为2GB的移动网络向3GB移动网络的过渡方案,提供了强大的移动数据通信能力,使得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最终成为可能;常用的数据存储备份技术有哪些:QIC DC6000 技术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数据流带机,DLTDigital Linear Tape技术DLT又称数码线型磁带技术8MM技术DC2000/Travan技术为PC机用户提供入门级的数据保护DATDigital Audio Tape技术 DAT技术又可以称为数码音频磁带技术LTOLinear Tape Open技术LTO即线性磁带开放协议方式:1直接外挂存储DAS采用直接外挂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DAS方案的服务器结构如同PC机架构,外部数据存储设备都采用了直接挂接在内部总线上的方式,数据存储是整个服务器结构的一部分;2存储域网络SAN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即通过特定的互连方式连接的若干台存储服务器组成一个单独的数据网络,提供企业级的数据存储服务;SAN方式易于集成,并可扩展,能改善数据可用性及网络性能;利用SAN,不仅可以提供更大容量的存储数据,而且地域上可以分散,并缓解了大量数据传输对于局域网的影响;SAN的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这样不管数据放置在哪里,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网络附加存储NAS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也称附网存储,即将存储设备连接到现有的网络上,提供数据和文件服务;NAS是一种特殊的、能完成单一或一组指定功能的基于网络的存储设备,它通过自带的网络接口把存储设备直接连入到网络中,实现海量数据的网络共享,把应用程序服务器从繁重的I/O负载中解脱出来,它是新兴的面向网络存储模式的标志性设备;5.分别说明数据、信息、资源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的符号记录,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物理符号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其他特殊符号;信息是指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信息具有可感知,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和可再生等自然属性,信息也是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具有社会属性的资源;信息是传递和交换过程中具有某种潜在价值或现实价值的数据、事实和知识;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资源一般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研究的资源是不同于地理资源非经济资源的经济资源,它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为人类开发和利用;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相互关系:数据和信息这两个概念有联系又有区别,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释;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数据可用不同的形式表示,而信息不会随数据不同的形式而改变;信息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样,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经济资源,它具有一般特性,如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而且还具有可转化性、可传播性、可增长性、和综合性;资源的属性实际上是元数据的属性;6.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要素有哪些知识管理,就是为政府和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寻找新的途径;它对一个政府部门集体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捕获,而不论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存在于数据库中、被印刷于纸上或者是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里,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采取最恰当的行动,作出最好的决策,避免重复错误和重复工作;分狭义和广义:前者是指挖掘并组织个人及相关知识以提高整体效益的一种目标管理流程,是将组织知识系统动态、有序化的过程;实现知识网络化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方法;后者是使人、过程以及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以使组织机构中与信息相关的成分变成能为组织带来价值,优势和利益的直观动态和知识财富集合;都强调以知识为核心和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通过知识共享和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的行为;要素:知识管理的关键是找到正确的人并将他们聚集到一个能共享信息的场所,然后用这些信息开展工作两种典型的知识管理方法:法典编辑策略即对政府部门中的所有信息进行索引和分类;建立搜索引擎,使人们可以搜索到所需内容;人格化策略将办公人员的技能与专长编目成册并提供各种交流渠道使人们能够相互协作从而形成典型的“专家网络”;第三个关键因素团体利用信息进行协同工作的场所,这样团体和团队可进行集思广益、决策、快速响应和学到新知识“人、场所和事”构成了知识管理及其技术支持的基本框架;人:可以与之交流的个人,如同事、专家、顾客和朋友;场所:共享信息的团体;;事:人们创造、捕捉、分类和共享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内容;备考:知识管理四要素即企业文化、技术、人、规划/组织等关键要素;在这四个要素中人是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管理实践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技术为管理实践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是高效管理的保证;规划/组织为知识管理提供战略发展方向;企业文化是目标,是知识管理达到某种高度的标志,同时,企业文化也为知识管理实践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在这四个要素中人是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管理实践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技术为管理实践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是高效管理的保证;规划/组织为知识管理提供战略发展方向;企业文化是目标,是知识管理达到某种高度的标志,同时,企业文化也为知识管理实践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知识管理四要素存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整个过程中,下面针对这四个要素的特点和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一、人人是知识管理实践的主体,人的活动对知识管理的实施和实践影响很大;如何促进并发挥人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是知识管理实践中的一个重点;有效发挥人的作用就是要调动起人的积极因素,其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调动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积极因素,使管理者充分了解并重视这个实践过程,并为这个过程制订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战略规划;第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因素,企业知识管理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岗位人员的管理,它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只有实现了全员参与,使每个员工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贡献其掌握的知识,才能实现知识在整个企业的有效共享,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管理的特点和实质;但如何调动起全体员工的参与兴趣是企业知识管理部门和知识管理推行者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一般而言企业可通过各种培训或交流给员工灌输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思想,使员工充分了解知识管理的实质了解知识管理对企业和个人所产生的良性影响;同时可通过企业高层制订相关的激励奖惩制度,通过制度的手段使每一个员工加入到知识管理活动中来,并促使每个员工自发的把知识贡献出来并为知识管理的高效推进出谋划策;二、技术技术在知识管理活动中发挥着工具的作用,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之前,经过专家和高层管理者的规划和分析,制订了一系列的远景设想和和实施方案,这些设想和方案只有通过相应的技术实现才能成为现实,否则知识管理只是空中楼阁,无法真正为企业带来效益;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技术选择,第二技术应用;技术选择是结合企业特点企业状况、行业特点、经营规模、员工知识技术水平等通过专家分析选择一种适合企业实际状况的技术实现方案;技术应用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技术的实践活动实现对企业知识的管理和规划,实现知识在企业的共享、应用、沉淀、传递和创新等;企业通过技术这种工具和手段加快企业知识管理的建设步伐,提高建设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三、规划/组织企业实施知识管理需要相应的组织和规划支持,组织是知识管理推进和执行的保障,组织为知识管理制订实施方案和战略发展方向,并为知识管理的成果进行评估;只有有效的组织保证知识管理才能顺利的推行;规划是组织通过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专家分析而得到的实施方案;规划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指明了目标,企业只有明确了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知识管理才有具可依,知识管理才不会脱离目标,反之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而盲目的进行知识管理的实施,那这样的知识管理很难获得成功;四、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又一要素,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在整个企业实现协作型管理,实现知识在整个企业的共享和应用,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这个目标的实现要求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积极贡献自己的知识,而共享的企业文化是促进全员自愿参与,自愿贡献知识的最佳保证;企业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沉淀出共享的文化,这种共享的文化一方面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知识管理的实践成果;人、组织/规划、技术、企业文化这四个要素紧密结合相互影响;人要素直接影响着组织/规划、技术、企业等的内容和本质;技术要素为人的管理活动提供工具支持,它直接影响着知识管理的实施效率和效果,也是组织/规划具体实施的体现;企业文化体现了人通过技术实现规划方案后的成果,是知识管理长期实践的结晶,反过来企业文化也对管理实践产生良性影响,促进知识管理的顺利发展;基于以上的分析,企业在知识管理实践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人、组织/规划、技术、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这四要素的相互促进来实现企业管理的良性发展;7.简述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一般分为安全技术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其中:安全技术系统可以包括:物理安全;电磁泄漏、恶意的物理破坏、电力中断、安全拓扑结构:物理隔离、逻辑隔离、基于物理隔离的数据交换安全旁路问题网络基础平台安全;网络基础平台一般包括网络和设备、系统软件OS和DBMS等;该平台安全防护系统由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病毒防治系统和安全审计系统、操作系统安全和数据库安全等组成,是一个安全网络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在统一安全策略的指导下,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信息资源层安全;业务应用层安全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密钥管理基础设施、可信时间戳服务系统、密钥管理、CA管理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包括:安全组织;安全组织包括以下方面内容:建立安全决策组织、安全指导小组、安全专家小组、安全领导小组;建立网络日常管理机构;建立维护单元等安全策略和制度;安全等级的分类;与等级相应的安全措施;对参与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单位、人员的要求;系统安全审计;安全问题的报告制度和程序;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应急措施安全标准;制定具体的、针对每一个安全等级的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标准;运行的规范;数据和软件的备份;系统的物理安全安全评估;安全审计等安全审计主要指对标准执行情况、取得的各类安全数据进行达标审查;安全管理系统和安全技术系统是相辅相成的;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时,在对安全技术系统进行设计之时,必须考虑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实施;9.请结合图示说明电子政务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流程;维护工作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改动,保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随着环境的变化始终处于最新的、正确的工作状态;时间:在系统投入正常运行之后,开始生命周期短至4~5年、长达10年的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主要负责者:政府技术部门为主,企业为辅;电子政务系统的维护有以下特点:需求抽象而又总体需求量不大;保密性强;需求变化特别快而且不定期;要求响应时间在可允许范围内等;系统维护的对象与类型电子政务系统维护的内容可分为以下5类:系统应用程序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硬件设备维护、机构和人员的变动;系统维护的重点是系统应用软件的维护工作,按照软件维护的不同性质划分为下面4种类型: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电子政务系统的可维护性可维护性是对系统进行维护的难易程度的度量,影响系统可维护性主要因素有3个: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特别强调提高系统可维护性的工作必须贯穿系统开发过程的始终;系统维护的计划与控制1 系统维护考虑的因素维护的背景维护工作的影响资源的要求。

元数据标准

元数据标准

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文件元数据的结构、定义、编码体系。

本标准描述的数字对象为通用的电子文件核心元数据,主要为原生电子文件与数字化文件(文本、图像)元数据。

根据发展需要,扩展编制图形、影像、声音等文件类型的元数据标准。

2.编制目的对文件及相关实体进行标准化描述;实现不同机构、不同系统之间文件及信息的互操作;为电子文件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应用软件中的再利用提供统一的元数据;为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中心、文档管理、档案管理等系统提供成熟的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的设计模式。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代码编制规则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 4880-1991 语种名称代码GB/T 语种名称代码第2部分:3字母代码GB/T 4881-1985 中国语种代码GB/T 文献著录总则GB/T 13959-1992 文件格式与代码编制方法GB/T 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T 37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GB/T 19667 基于XML电子公文格式规范DA/T12-1994 全宗卷规范DA/T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DA/T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中办发[1996]14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发﹝2000﹞23号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档发[1987]4号关于颁发《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的通知ISO15489 信息与文件—文件管理ISO23081-1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流程—文件元数据-总则ISO23081-2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流程—文件元数据-概念与实施问题ISO14721 空间数据和传输系统—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ISO11179 信息技术--元数据元素的规范与标准化ISAD(G)档案著录规则(总则)W3C Namespaces in XML XML的命名空间(Namespaces)4.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对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的思考

对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的思考
第 2 2卷 第 0 9期
21 0 0年 0 9月
农 业 图 书 情 报 学 刊 J u n o irr n f r t n S i c sn Agi l r o r ̄ f b aya d I oma o c n e i L n i e r ut e c u
V0 . . 1 22 NO 0 .9
信 息 资源 元数 据是 按 照一定 规则 ,从 信 息资 源 中
信 息共 享与 合作 是 电子政 务应 用 系统 框架 的 目标 。 为 抽 取相 应 的特 征 ,组 成 的一 个特 征元 素集 合 ,这 种规 了实现 上述 目标 各发 达 国家在 电子政 务建 设上 大 多采 范 化 描 述 可 以 准确 和 完 备 地 说 明 信 息 资 源 的各 项 特 用 的方 法是 研究 和制 定符 合本 国的政 务信 息元 数 据标 征 。信 息 资源 元 数 据 的 主 要 内容 包 括 信 息 资 源 的标 准 ,用 于对 电 子政 务 信 息 资源 的描 述 、组 织 、管 理 , 识 、内容 、分 发 、数 据 质量 、数 据 表 现 、数 据 模式 、
后 , 才能 发 挥 标 准 的 功 效 ,才 能 实现 元 数 据 的 功 能 ,从 而 更 好 地 支持 政 务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 实 现 业 务协 同 。 关 键 词 :标 准 ;元 数 据 ; 电子 政 务 ;信 息 资 源
中 图分 类 号 :G 5 .l 3 92
文 献 标 识 码 :B
随着 电子政 务建 设 的不 断深 人 .人们 充分 地 认 识 上 ,强 调必 须将 标准 做 “ ” 实 、落 “ ”后 ,才 能发 实 到 电子 政务 中 “ 电子 ” 是基础 , “ 务 ”是核 心 ,而 挥 标 准 的功效 。才 能实 现元 数据 的 功能 。 政

电子政务现行及在研标准体系表2020

电子政务现行及在研标准体系表2020
GB/T 33780.2-2017
15
政务软件设施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技术部分:操4第规范作系统
20132199-T-339
16
政务软件设施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部分:应规范第4用服务
20141558-T-339
17
政务软件设施
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
20190834-T-469
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29
分类与编码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部分:服第规范1务分类与编码.
20132196-T-339
序号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名称
计划号/标准号
重点工作
3031
信息资源目录信息资源目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GB/T 21063.1-2007总1部分:体系第体框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部分:技GB/T 21063.2-2007体系第术要求
GB/T 33190-2016
电子文件
39
数据格式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1部分:公文结构
GB/T 33476.1-2016
电子文件
40
数据格式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2部分:显现.
GB/T33476.2-2016
电子文件
序号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名称
计划号/标准号
重点工作
414243
数据格式数据格式数据格式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3部GB/T 33476.3-2016分:实施指南文件技术电子证照GB/T 36905-2018要求电子文件存储与交换格式文书类流式20109996-T-339文档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于这些异构数据库 中, 通过元 数据 管理实现数 据源 的正确 定义 , 按需连接不 同数据源获取所需数据 , 目前 系统支持 的数 据
源为不 同的数据库系统 。
2 2 数 据处 理层 .
数据处理层连接着 源数据层与 数据应用 层 , 过元数据 管 通 理、 主题管理等 , 对发 布系统的数据 库进行管理 与维护 , 当数 据 应用层需要数据时 , 通过 系统 的元 数据从 源数据层 中相应 的数 据库访 问数据 , 为发布系统 日常的查询 和下载等业 务需求 提供
1 相关知识介绍
1 1 元数 据概 述 .
学术 界对于元数据 的定 义一直 争论不 休 , 数据 可 以狭 义 元 理解为 “ 描述数据 的数 据 、 述 数据 的结 构 、 描 数据 的更 新情 况 、 数据之 间的依赖关 系 、 数据 的质量 等” 也 可 以广 义理 解为 “ ; 不
最 后对该 系统进行详细深入 的讨论 。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电子政务 元数据 J E 信 息孤 岛 2E T 31 P 1
文献标识码 A
DES GN I AND M P I LEM ENT ATI oN F E. o GOVERNM ENT P UBLI HI S NG S T YS EM BAS ED ON ETADATA M
仓库 , 数据挖掘 。 .
16 7
计 算机应 用与软 件
2 1 篮 01
个个” 信息孤 岛” 。为 了解 决 电子政务 建设 过程 中出现 安全存 储等问题 , 需要建设一套安全 、
高效 、 的公共数据 中心 。该 中心 由四个子系统构成 : 综 经济 安全 合管理 、 数据备份 、 电子政务 托管和数 据发 布子 系统 。本文 主要
3 1 元数 据库设 计 .
整个 系统的运作都需要 元数 据的支持 。本 系统元数据大致
数据库 中的表 , 该表存放 了数据集的一些基本信息 , 与数据源表 样, 每一张数据表对应着一个数据集 , 不论是否来 自同一个数 据源 。D W_ A A E O U MD D T S T C L MN为数 据列表 , 录数 据集 中 记
sl” hsp p rp ee t td t-a e gv r me tP bihn y tm sn 2 E eh oo yi r e f cieyitgaee it g i .T i a e rsnsamea aab sd E—oen n u l igS se u igJ E tc n lg n od rt e e t l ne rt xs n o s o v i
第 2 卷第 1 期 8 2
21 0 1年 1 2月
计算机 应 用与软 件
C mp trAp l ain n ot ae o ue pi t sa d S f r c o w
Vo . 8 No. 2 12 1 De .2 1 c 01
基 于元 数 据 的 电子 政 务 发 布 系统 的设 计 与 实 现
Ab t a t sr c Be a s f t e lc f u i e ln i g a d s d r s i n e e d n — OV y tms b t e u c in l d p rme t f c u e o h a k o n f d pa nn n t a d n id p n e t E G i n a s se ewe n f n t a e at n s o o
吉文杰 夏小玲
( 东华大学计算 机科 学与技术 学院 上海 20 5 ) 0 0 1


由于政府各职 能部 门独 立的系统间缺 乏统一的规划和标 准 , 得各部 门间大 量 的异 构数据难 以共 享, 使 导致“ 信息孤 岛”
的产 生。为 了解决 问题的 同时有效整合现有 资源 、 减少重复建设 、 降低政府投资成本 , 出使 用 JE 提 2 E技术 , 于元数据 的电子政务 基 发布 系统, 系统有效 解决 了信 息共享与发布难 的问题。从 总体框架 、 该 元数据库 的设计 出发 , 对系统的主要模块进行 了分析和 实现 ,
息 资源和其它公共信息资 源 的共 享 、 提升 电子政务 协 同办 公平
用相关 的元数据来描述 数据元 的属性 , 其标识 规范是通 过描述 数据元一 系列属性来实 现的 , 这些属 性实际上 是数据元 的元数 据, 他们包括 : 标识类 属性 、 定义类属 性 、 系类属性 、 示类属 关 表 性、 管理类 属性和附加类属性等六大类 , 具体 的表示规范可参 阅
狭义元数据 和广义元数据 是从不 同的层次上对 问题和操作数据 进行描述 。因此 , 可以这样理 解 : 数据是关 于数据 、 元 操纵 数据
的过程和应用程序 的结构 和意义 的描述信 息 , 主要 目 是提 其 标 供数据资源 的全面指南 … 。
12 电子政 务数 据元概 述 .
根据《 电子政务数据元 第 1 部分: 设计和管理规范》 , ]电
列、 数据源属性 、 表字段 的索 引 、 数据库类型 、 数据库数据类型及 其与标 准数据类 型对应关 系等信 息 , 是整个元 数据 的核 心部 这
分, 该部分主要的元数据模型设计如图 3所示 。
图 1 数据 发布子 系统结构图
2 1 源数 据层 .
源数据层 中有各委办局 的数据库 , 所需 的政 务数据 都 系统
0 引 言
我 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最早可 以追溯 到上 世纪 8 年代初 , O 近 几年 , 电子政务取得 了长足 的进 展 , 政府各单位对 数据 和系统的 安全性要求 越来 越高 , 但有些政府单 位的信息系统是相对独立 ,
各 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 享相对 较差 , 这与 电子政 务系统建 设
J Wej X aX al g i ni e i io n i
( colf o p t i c ad Tc o g , og u n e , a g a 2 0 5 , h a Sho o C m u r c ne n e n l y D n h aU i r S n h i 0 0 1 C i ) eS e h o vs h n
讨论的是数据发布子系统。
2 系统结构
数据发布子系统总体构架 采取分层 的开放 体系结 构 , 为 分 源数据层 、 数据处理层 、 数据应用层 , 图 1所示。 如
图 2 元 数 据模 型
( )基 本数 据元 数 据 1
该 系统基本数 据元 数据 需要 描述 了数据 源 、 据集 、 据 数 数
准确 的数据来源 。
图 3 基本数据元数据模 型图
其中D D D T SU C M W_ A A O R E是数据 源表 , 中存放 了数据 表 源名称 、 所属数据库的类型和对该数据源的描述等字段 ; 每个数
据库对应于一个数据源 , 某些 委办局 的系统 中可能有 多个 数据 库( 存在于一个或多个数据库系统 中) 例 如某 委办局 系统 的数 , 据库系统中同时用到了数据库 A和数据库 B 则 A和 B分别对 , 应的是两个不同的数据源。
DMD W

2 3 数 据应 用层 .
数据应用层包含 了对数据 的一些应用 , 提供各种前端服务 , 包括 快速检索服务 、 数据 定制与发布 服务 、 据下载服务等 , 数 实 现对政务数据 的共享与交换 、 主题 库中数据 的快 速检索 , 为进一 步分析提供支持 。
D AS AT OURC E
台的应 用 、 升为民办事的广度和深度 。 提
针对这一现状 , 文提 出了基于 元数据 的 电子 政务发 布系 本 统, 利用 了元数据来解决异 构数据的共享及发布 问题 , 该系统是 某 地方政府 的实 际项 目。
文献 [ ] 2。
1 3 项 目背景 与需 求 .
目前某地方政府及 委办局 有 20多个应 用系统 在运行 , 0 每
子政务数据元是指政务 活动过程 中涉及 的所有数据 单元 , 它采
的总体 原则有所 相悖 。 电子 政务 系统 应该 是 政府 利用 信 息技 术, 向社会 提供各 种服务 , 应该是 一个整体 的平台 概念 , 由于 但 各 种原 因很难将这些数据 进行统 一管 理 , 法有效 提升政 务信 无
k y mo ue es s m ea ay e d i lme td a rsne nte p p r o eh rw t h ru h a dd ti ddsu so n te e d lso t yt a l sd a fh e r n n mpe ne spee tdi h a e ,tg te i ato g n eal ic sin o h o e h

P OE T R P R Y则存 放某 数 据源 的一
些属性 , 比如 数据 库的用 户名 、 密码 、P地址 、 口、D C驱 动 I 端 JB 名、 连接字符 串和测试语句等属性与其值 。
DMD W

D T S T表示数据 集表 , 统 中数据 集代表 的是 A AE 系
3 系统设计
g v r me t u e h tr g n o s d t e ie r m a iu e at n sa e h r o b h r d,wh c a st h c uT n e o “ n omain o e n n ,h g ee o e e u aa d rv d f o v r s d p rme t r ad t e s a e o ih l d o te o c le c e f if r t o
r s u c s.rd c u l ae o sr c in a d s ae d w h o t o e me t n e t n h l o vn hsp o lm.T es se e e t al eo re e u e d p i td c n tu t c l o n t e c s o g v r c o n f n n v s i me t i s l ig t i rb e w e h y tm f cu y l s l e h r b e i c l i no ain s ai g a d p b i i g r c e i gfo t e d sg sg n r r me o k a d mea aa h ov st e p o lmso d f u t n i r to h r u l h n .P o e d n m h e in o i e e a fa w r n td t ,t e f i f f m n n s r f t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