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生活ppt

合集下载

经济学PPT学习课件

经济学PPT学习课件

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大经济学”,它研
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要 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社会的总产量、 总收入、价格总水平和就业量等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因 而也被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三、生产要素及配置 在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
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劳动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 智力的总和。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 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资本 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企业 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 业的才能,它其实 是一种无形的生产要 素。生产要素的配置其实就是经济学所 说“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 “为谁生产”的问题,它也就是对有限 的资源如何进行理性的选择的过程。
一种资源一旦被用于某种商品的生产,
也就意味着放弃生产另外一种商品的机 会。 在图 1.1 中,横坐标表示军用品,纵坐 标表示民用品。图中的曲线被称为生产 可能性边缘曲线,它表示一国在既定的 资源与既定的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 大数量的军用品与民用品的组合。
图1.1 民 用 品
A
B
0 军用品
二、对两种经济体制的评价
(一)对自由市场经济的评价 实践中,自由的市场经济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 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有限的。 (2) 缺乏竞争和高利润使公司失去高效率的 动力。 (3) 权力和财富可能不会平等分配。
(4) 一些公司的行为对社会是有害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的特征表明以
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 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经济活动就是各种经济单位使用资源或 生产要素进行并相互交换以满足人们需 要的行为。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增加经济 福利和财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 费。

经济学原理-第14章 国内生产总值与生活水平

经济学原理-第14章 国内生产总值与生活水平

2.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家 庭总收入减去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GDP GNP
+国外收 入净因素
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 个人收入 国民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
-折旧
-统计误差
-保持利润 +转移支付 -个人所得税
14.2.4 实际GDP与名义GDP
价格
(美元)
支出
(百万美元)
4
5
20
I
G
电脑芯片
保险服务
2
6
20
40
40
240
Y 2010年的名义GDP
14.2.5 计算实际GDP
2010年 产品和服务
C T恤衫
数量
(百万)
价格
(美元)
支出
(百万美元)
4
5
20
I
G
电脑芯片
保险服务
2
6
10
20
20
120
Y 2010年的实际GDP (以2000年作为基年)
一些国家的人均GDP增长曲线
14.3 实际GDP的使用及其局限
使用实际GDP可以用来: 2.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的生活水平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rices)
14.3.3 未体现在GDP中的产品与服务
GDP衡量在市场上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不包括: 家庭生产 烹饪、清洗厨房、换灯泡、割草、洗车… 地下经济: 地下经济是整个经济中不被政府察觉的那一部分 成因:为了逃避税收与管制,生产非法产品与服务等 闲暇时间 环境质量
总支出=总收入→ Y=C+I+G+NX 计算GDP的两种方法:收入法、支出法

经济学基础第四章ppt课件

经济学基础第四章ppt课件
消费者剩余只是一种心理感觉,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三、序数效用
(一)序数效用产生背景: 1934年,希克斯和艾伦在《价值理论的再思考》这
二、基数效用——边际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 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 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 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 际效用是递减的。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五、消费者行为与需求理论
(一)货币的边际效用 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货币收入量
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就是说,随着某消费者货币收入的逐
步增加,每增加单位货币给该消费者所带来 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四)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1.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多,即某种刺激的反复 使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反应减少,从而满足程度降 低。
2.物品本生用途的多样性。
每种物品有多种用途,这些用途的重要性不同, 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放在最重要的用途上,而后再 放到次重要的用途上,其边际效用就会减小,依此 该物品的用途就会越来越不重要。

《经济学原理》课件

《经济学原理》课件
分析市场中存在大量卖方和买方 的情况。
垄断市场
讨论一家企业垄断市场的情况下 的定价和产量决策。
寡头垄断市场
探讨少数几家企业控制市场的情 况下的竞争和合作。
第五章:资源市场与收入分配
劳动力市场
解释劳动市场中工资的决定 因素。
租金市场
讨论土地和资本等资源的收 入分配。
收入不平等
分析不同收入组群间的差距 和所导致的社会经济问题。
目录
第一章:供给与需求
探讨市场中商品供给和需求 的关系,以及价格和数量的 决定。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
研究个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 中的偏好和限制。
第三章:生产与成本
讨论企业生产决策和成本结 构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
第四章:市场结构
介绍市场的类型和特征,及其对企业行为和市 场效率的影响。
第五章:资源市场与收入分配
总结
通过本次课件演示,我们深入探讨了经济学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和理论模型,希望对大家的经济学学习有所帮助。
《经济学原理》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关于《经济学原理》的PPT课件演示。
作者简介
Adam Smith
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
John Maynard Keynes
对宏观经济学做出了重要贡 献,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作 用。
Milton Friedman
代表自由市场经济学派,主 张个人自由和经济自由。
探讨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市场中的价格和 分配。
第一章:供给与需求
1
供给曲线

2
揭示企业在不同价格下提供商品和服务
的情况。
3
需求曲线
解释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决策和需求的变 化。

经济学原理.ppt

经济学原理.ppt
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的 一种释放形式
作为一种本能性质的欲望,无论是生理性或心理性的, 其有效性与必要性是有限度的,它需要理智的调控与 节制
基本概念
需要
是指人们缺乏某东西而产生的一种“想得到”的心理 状态,通常以对某种客体的意愿或兴趣等形式表现出 来
需要总是指向某种东西或活动的结果,具有周期性, 并随着满足需要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变化
互补品及其价格变动
是指共同满足同一种欲望的商品,比如汽车和汽油、 家用电器和电、汽油和汽车
互补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 要的商品。在互补商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 升,需求量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随之降低
互补品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互补品价格下降,需求 增加
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
消费者的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 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 以前购买产品
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同样的,当 消费者预期未来的收入将上升时,将增加对商品的现 期需求,反之则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
两种类型的需求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 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需求 曲线上随价格变动的需求变动
经பைடு நூலகம்学原理-2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讲义大纲
需求、需求曲线和需求法则 供给、供给曲线和供给法则 市场均衡 弹性理论
需求、需求曲线与供给法则
基本概念
欲望(desire) 需要(wants) 需求量 需求(demand)
基本概念
欲望
愿望,希望,心愿盼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 目的的要求。

经济学基础-完整ppt课件

经济学基础-完整ppt课件

8:成本(工资、租金、利息)13:转移支付;14:个人所
15:补贴 16:税收 17、18:进出口;19、20:要素的国际
精选课件PPT
13
现代经济中的政府的作用
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提供私人部门不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促进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精选课件PPT
14
第二节 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 现代西方经济学根据其具体考察的领域和角 度的不同,通常被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 济学。
精选课件PPT
15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 象,通过研究个量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 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 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 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厂商均衡理 论和分配理论等,其中心是价格理论。
精选课件PPT
21
经济分析工具
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 动态均衡分析 定性与定量分析
精选课件PPT
22
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之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 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商品市场
出售商品与服务
厂商
供给要素
要素市场
成本 购买要素
精选课件PPT
12
B. 现代市场
金融市场
商品市场
1
2
9 10
3
4
13
15
家庭
政府
厂商
14
16
5
6
11 12
7
8
要素市场
17
18
外国 19 20

身边的宏观经济学现象ppt

身边的宏观经济学现象ppt
身边的宏观经济学现象
• 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 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
• 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 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 度;
• 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 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 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 经济周期的类型 1. 按照周期波动时间的长 短 ( 1 ) 长周期 又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 夫周期, 每个周期的长期的长度平均约为 8 年。 (3) 短周期 又称小循环或基钦周期, 它的平均
长度为 3—5 年。 2. 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 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 ( 1 ) 古典型周 期 经济运行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
即经济总量 GDP 绝对减少。 (2) 增长型 周期 经济运行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
值, 即经济总量 GDP 只是相对减少。
• 失业的分类 (一) 按照原因分 1. 摩擦性和 季节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不同的
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 变动 工作而引起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是指
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 失业。 2. 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 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 特点是既有失 业, 又有职位空缺。 结构性
失业的一个来源是工资刚性,即工资不能 调整到使劳动市场的供给等 于需求从而消 除失业的水平。 3. 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 不足而造成的失业。

《经济学的十个原理》课件

《经济学的十个原理》课件

03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 方法
原理七:政府干预引起的无效率
总结词
政府干预市场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经济问题。
详细描述
政府干预市场可能会扭曲价格信号,影响市场主体的决策,导致资源无法得到 最优配置。此外,政府干预还可能引发寻租行为和腐败问题,进一步降低经济 效率。
原理八: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原理三:激励反应
总结词
激励反应是指当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详细描述
激励反应是经济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描述的是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 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正面的激励,也可能是负面的惩罚。通过了解激励反应,人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理解经济 行为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
原理九:通货膨胀与失业
总结词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经济运行中的常见问 题,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
VS
详细描述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而失业 则是指劳动力市场中找不到工作的人占比 增加。在经济运行中,政府需要根据实际 情况权衡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取舍,制 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04
一国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 定着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总结词
政府干预的效果评估
总结词
政府宏观干预的领域和方式
详细描述
政府干预的效果需要经过科学评估,以确定其是否达到了 预期目标。评估结果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不断完善 干预措施。
原理六
总结词
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详细描述
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决定了其国民的生活水平,生产的发 展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 量。
02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理财经济学
• • • • • • 多进少出,生活富足 1、有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 2、会理财富一生,不会理财穷一世 3、人两脚,钱四脚 4、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5、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理财是一种思想
• 理财不仅仅是打理钱财,打理的更是自己的人生,让自己 的实力不断积累,让做人的信心不断增强。 • 事实上,每个月有能力存100元的人并不少,,可有人参 加工作很多年了,而且薪酬还不错,也没有办过什么大事, 但是手头还是很拮据,一个朋友平时看起来收入不怎么样, 但是有天他忽然要买房子,令人大吃一惊,以为他中了头 等彩票,其实他是10年攒了10多万。 • 必须树立一个观念,不论贫富,理财都是伴随人生的大事。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嘀咕:理财还是不理财?这个问题 的答案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 但是“没有最好的理财观,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理财观。”
花钱有道
• • • • 赚钱之前先学会花钱 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富人是银行的债务人,穷人是银行的债权人 从记账开始,只买需要的东西,把钱用在刀刃 上。 • 花钱有度,量入为出(消费预算约束)。 • +
理财有学问
• 1、追求复利,“利滚利”——巴菲特的实 践 • 2、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 3、让钱变成资本,资本才能带来利润 • 4、建立合理的储蓄规划 • 5、博傻理论 • 6、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边际递减效应
• 边际收益:是指由于曾极爱最后一单位某种投入品(其他 投入品的数量保持不变)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 • 边际效益,指的是消费者从一单位新增商品或服务中得到 的效用(满意度或收益)(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 边际递减效应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 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 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当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总数量越来越多时,其新增加的 最后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即边际效用)通常 会呈现越来越少的现象(递减),称之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通俗的说法是: • 开始的时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来,收益值就越少。用 数学语言表达: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y随x的变化而变 化,随着x值的增加,y的值在不断减小。
• 在消费着者行为理论中,边际效应是一个极为重要 的概念。随着消费的增加,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 满足程度是不断减少的。如:当一个人处于极度饥 饿时,第一块面包带来的满足程度是极大的,第二 块,第三块面包给他带来的满足感显然不如第一块。 当这个人对事物的欲望完全得到满足后,再增加面 包的消费可能反而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此时,边 际效用成为负数。这不仅仅是特殊情况,而是反映 了一个普通的规律,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同样,如果把货币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那么货 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同样1元钱,对一个生 无分文的乞丐和对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来说,其重 要性是不同的。
帕累托最优
• 这个概念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 帕雷托的名字命 名的,他在关于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中最早使用了 这个概念。 •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 率(Pareto efficiency)。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是 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经济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 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 经济学中的铁律「边际效益递减法则」,跟你在一起越久 的人,就越容易被你麻木与忽视,而新鲜的「际遇」总是 那么动人可爱。在感情对待中,难免有摩擦与无心的伤害, 而且论得罪自己的次数累加起来最多的人,当然是跟我们 在一起最久、最亲近的人。而新欢呢,又还没开始有得罪 你的机会,再加上他的刻意讨好,所以新欢怎么看怎么可 爱,旧爱怎么看怎么讨厌。但别忘了,新欢身上总是有不 确定的未知数,旧爱身上就是有难得的熟悉感、确定感、 信赖感。千万不要随便在偶然的「际遇」中迷失了自己, 错放了幸福温暖的手。所以萧伯纳的话,是要提醒情人不 要太钻牛角尖于寻觅那唯一,应该把精神用在学会经营幸 福的能力上么,欲望越大, 人越不幸福。如果欲望无限大,有多大的 效用也不幸福。幸福是人的一种感觉,一 个人幸福还是不幸福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 观感觉。人的感觉往往与用以比较的参照 物有关。因此,幸福是相对的,和谁比反 映了一个人欲望的大小。
• 从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来看,控制欲望也是获 取幸福的一种途径。人贵自知之明,最大的“知” 是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今天想要这个, 明天又换成了那个。所以,知足长乐。作为讲师, 更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而倒推出现在应该怎 么过,应该接多少课。 • 要想幸福,控制欲望比增加效用要容易,订立终 极目标比与别人比较更容易控制欲望,获得幸福。
搏傻理论(最大笨蛋理论)
• “博傻理论”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 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 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 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赢 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没有一个愿意出更 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你的“下家”,那 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可以这样说,任 何一个投机者信奉的无非是“最大的笨蛋” 理论。
中国城市幸福指数排行表
• 2010年中国六城市幸福指数排行表~!依次 是: 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汉。 • 2009年,十大(地级以上)最具幸福感城市 • 宁波、长春、南昌、银川、南京、长沙、昆明、 成都、杭州、西安 • 2008年,中国10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在昆明揭 晓,杭州、宁波、昆明、天津、唐山、佛山、绍 兴、长春、无锡、长沙10个城市入围,北京、上 海仅拿到单项奖。
• 全球10大城市幸福指数排名 北京列倒数第二(图) • /c?m=9f65cb4a8c8507ed 4fece763105392230e54f7226190845223c3933f c239045c1b31a6fa3a221206d6d27c1103ac5e5 c9cf33d6f3c032ab298ca9f4aaae1d4773bcd7a7 42613913113c468aadc3756d656924de8df0e91 b8e74493b9a2d9c82752dd52756df6f49c2a0a03 bb1ce76047f4a7e95f645807cbea2714fe4e0359 &p=896ed115d9c544b30be292354b00&user=b aidu
经济学与生活
齐爱花
第一章 生活经济学
• 幸福的生活在哪里?
• 1、幸福是什么? • 2、幸福的婚姻是什么? • 3、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幸福指数
• 幸福指数: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 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 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 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 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 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 的主观指标数值。如深圳社科院在做“和 谐深圳”社会调查考评时,分三类指标测 量居民的幸福感。
• •
• 通俗地讲,帕累托最优是这样一种状态:任何一 个人福利的增进都会引起至少另一个人的福利的 减少。如果存在一种状态,一个人的福利增进不 会引起别人福利的减少,那这种状态就非最优集, 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 由此,引申到幸福的概念,可以将幸福理解为一 种“帕累托最优境界”,既在这种状态下,任何 一点改变都会减少幸福的感觉。这种改变,不是 相对于他人的空间概念,而是相对于自己的时间 概念。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永远停滞,就是不 希望改变这种最优状态。
•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个没有鞋穿的人以外得到 一双鞋,让他给这双鞋子评分,不管它是否赶得 上潮流,是否适合他,他都立刻给这双雪中送炭 的鞋子高分。接下来惊喜不断,他有机会不断地 得到鞋子,但是他继续给后来的鞋子评分时,分 数缺越来越低。“下一双鞋”带给他的满足感逐 渐递减,这就是边际效用效应。这个效应提示我 们:对物品价值的认识不是来源于物品本身,而 是通过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程度来 主观地体验的。消费或想用同样的东西给我们带 来的满足感和效用,随着边界的变化不断变化, 越到最好,效用就越小。
幸福方程式
• • • • 幸福方程式: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给出了一个幸福方程式: 幸福 = 效用 / 欲望。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 比。如果人的欲望是既定的,效用越大就会越幸福。效用 是人从消费物品与劳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也是一种 心理感觉,有欲望而得到满足就是效用。效用要消费物品 或劳务才能得到,消费物品与劳务要有收入,从这种观点 出发,没钱绝对不幸福,但有钱并不一定幸福。有些经济 学家认为,在人的幸福中由金钱带来的幸福仅仅占20%, 甚至更少。对低收入者,金钱与幸福的关系更为密切;但 对高收入者,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就要淡得多。
• “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 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 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 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 起了世界的关注。 • 幸福指数必将和经济指标挂钩,但绝不仅 限于收入,就业等经济指标,它还和人们 的安全感,希望,生活压力,荣誉,价值, 生活环境,精神快乐等密切相关。
• A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 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 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 状况、教育状况等)。 • B类指标: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 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 • C类指标: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 度,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身份认 同,以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和城市发展之间 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