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高考备考:10个高频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及运用雷区

合集下载

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作用

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作用

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作用1.句号、问号、叹号a. 表陈述语气或舒缓的祈使语气时用句号例句: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b. 表疑问或一般反问语气时用问号例句:你叫什么名字?c. 表感叹语气、强烈的祈使语气或强烈的反问语气时用叹号。

例句:这花开得太美了!2.顿号、逗号、分号a. 顿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例如:小红、小兰、小白和小明都是我的同学。

b. 逗号表示句子间的停顿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吟,蟋蟀们在这里弹琴c.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停顿。

例句:船儿又大;迅哥儿想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顿号、逗号、分号三者都表示并列关系。

3.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表概括性词语的前面,起到以下作用:①提示下文,②总结上文。

例句:今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微风和煦:真是个好天气。

(总结上文)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提示下文)4.引号作用有五点: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否定,④表示特定称谓,⑤用来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古语等。

例句:李白诗中“白发三千丈”运用了夸张得修辞手法。

“之”字这个虚词在古汉语中很常见。

5.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只对句中的部分词语作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和被注释的词语之间不能用标点,标点用在括号后;对全句内容作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叫句外括号,括号后面不需要加标点。

例句:语言有三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

6.破折号作用有六点:①表解释说明,②表意思的递进,③表意思的转换、转折或跳跃,④表停顿或声音的延长,⑤表总结上文,⑥表分项列举。

例句: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他不喜欢乘坐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去炫耀他的新衣服。

7.省略号表引文的省略,表列举的省略,或表说话断断续续。

例句:我的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 ... 如此... ... 我早就看出来了!... ... 谢谢您船长”8.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文件名、图画名的名称。

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

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

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如下:1. 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如主谓、宾语和定语等。

也可用于分隔列举的词语或短语。

例如:“他喜欢吃苹果,橙子,香蕉和葡萄。

”“我喜欢读书,写作,唱歌和跳舞。

”2. 句号(。

):用于结束陈述句、祈使句或感叹句。

例如:“我很喜欢这本书。

”“请关上门。

”“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3.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例如:“你去过北京吗?”“你喜欢吃苹果吗?”4. 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句的结束。

例如:“多么漂亮的花啊!”“太好了!”5. 冒号(:):用于引出直接引语、解释说明、列举或表示引导的意思。

例如:“他说道:‘我很高兴见到你。

’”“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蓝色。

”“我有很多爱好:读书、画画、跑步等。

”6. 分号(;):用于分隔并列的句子,通常是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独立的句子。

例如:“我喜欢旅行;我也喜欢读书。

”7. 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或间接的语言。

单引号(‘’)通常用于引用内部的语言,双引号(“”)通常用于引用外部的语言。

例如:“他说:‘我很高兴见到你。

’”“她对我说:“你好!””8. 括号(()):用于插入附加说明、补充信息或表示括号内的内容是次要的。

例如:“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

”“请你们(全体学生)集合在操场上。

”9. 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暂停。

例如:“我想……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一下。

”10. 破折号(——):用于连接并列成分、表示并列或对比关系。

例如:“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梵高。

”“这个问题——我们都需要认真思考。

”以上是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运用时的难点和易错点:1、问号不能用在句中,应当用在问句的末尾。

含疑问代词的句子如果不提出疑问,只是陈述一件事件,应用句号不用问号。

选择问句只在后一问句末尾使用问号。

主谓倒装句的问句也只能用在句尾。

2、逗号用在句子内部主谓、动宾之间表示停顿,前置状语后边和后置的定语、状语前边表示停顿,复句中除并列关系以外的分句间表示停顿。

3、使用顿号关键要注意其使用范围,一定是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相邻的两个数字表示概数时,中间不用顿号。

4、分号。

复句内部分句中使用了逗号的,分句之间应用分号。

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必须用分号。

容易忽略的还有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

5、冒号的通常用法是提起下文。

用在总说性话语后面,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和说明;用在总括性话语前边,冒号提示后文将予以总结。

容易出错的还有冒号和引号、句末点号的配合使用。

6、引号表示直接引用时,注意配合句末点号。

引号还用来表示强调或特殊含义。

要特别注意单双引号的配合使用。

7、括号表示注释。

如果只注释句子的一部分内容,括号要紧贴在这一部分之后,叫句内括号。

句内括号内不用句号,整个句子的点号要用在句内括号之外。

如果注释全句的,括号放在句末标点之后,叫句外括号。

句外括号外不再使用点号。

8、破折号要牢记表示的意义,即解释说明、转换话题、声音延长、列举分承。

9、书名号标示的必须是书名、篇名、报刊句、文件名及戏曲、歌曲、图画、音像作品名等。

解答标点符号试题,除了应该熟练地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处,还可以用以下方法检查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1、反复试读,以停顿的长短来确定句中点号,点号不同,表示停顿的长短不同。

在一个句子中,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句)停顿最长,句中分号其次,逗号较短,顿号最短。

把握了停顿的长短,便于确定点号。

2、理解文意、句子层次和语义,确定点号。

一句话或一段话,总有一定层次,把握了语句的层次,便于准确地确定停顿,标注标点。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突破点一六大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一、顿号1.临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的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的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这对孪生姐妹看上去十七、八岁,正在读高三,分别在县一中高三四五班上课。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十七八”是约数,中间不用加顿号;“四、五班”是确数,中间应该加顿号。

2.如果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则小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如:为了促进跨省市间合作,浙江杭州、宁波、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宁波”“苏州”之后的顿号改为逗号,以表示层级。

3.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如有其它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如:⑴“日”、“月”构成“明”字。

⑵《朗读者》、《信·中国》、《中华好家风》,是我国当前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视节目。

【分析】以上两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故句中的顿号应去掉。

⑶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中间有括注,故应在“(海外版)”后加顿号。

4.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分析】该句标点使用错误。

句中“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作为分句出现,它们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5.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及”“以至”“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如:造型科学、技艺精湛、及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分析】该句标点使用错误。

高考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课件(24张PPT)

高考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课件(24张PPT)
转折关系的词语、短语、句子之间一 般用逗号或分号隔开,表示意思的转 折。
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一
分析句子成分,指出标点使用错误并进行改正。
例题二
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填 入空白处。
例题三
判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并说明 理由。
04
不同文体中标点符号运用技 巧
记叙文中标点符号运用技巧
3 分号
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表示分句之间的并列关系。 例如:“他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她积极参加活动,获 得了多项奖励。”
引号、括号等特殊标点用法
引号
用于标示直接引用、着重强调或特殊含义的词语。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是他一直以来的座右铭。”
括号
用于标示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内容,表示对正文内容的附加说明或解释。例如:“他(她)是我最好 的朋友。”
破折号
用于标示话题的转换、声音的延长或语气的加强。例如:“‘呜——’火车长鸣一声,缓缓地驶离 了车站。”
误区提示与纠正
误区一
逗号与顿号混用。纠正方法:根据句 子结构和语气需要,正确使用逗号或 顿号。
误区三
括号使用不当。纠正方法:括号主要 用于注释或补充说明,不要滥用或误 用。
误区二
分号使用不当。纠正方法:分号主要 用于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不要随意 使用。
议论文中标点符号运用技巧
句号与问号的运用
句号用于陈述句的末尾,问号则 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感叹号与问号的区分
感叹号用于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 末尾,问号则用于疑问句末尾的
停顿。
冒号与分号的运用
冒号可用于引出下文或总结上文, 分号则可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
之间的停顿。

高考语文10种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热点题型典例解析

高考语文10种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热点题型典例解析

高考语文10种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热点题型典例解析热点题型一:句内点号的用法例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面对人生绝境,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不屈不挠,“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创作了《我与地坛》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

C.多数法国人对萨科齐并不满意,萎缩的经济规模、逼近10%的失业率,以及雷声大雨点小、光说不做的各项改革,都无法让人再相信他。

D.国务院总理李10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答案】D【解析】A项,分号使用错误,两处分号都应改为逗号;B项,“歌谣”后逗号放在后引号外面。

C项,“经济规模”后顿号改为逗号。

【提分秘籍】句内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分别表示句子内部大小不同、性质不同的停顿。

(1)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一般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者并列短语。

(2)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3)分号表示一句话里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一、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实际运用中,句中并列的成分不仅仅有词语,短语也较常见;顿号并非只用于并列词语间,并列词语间也并非只能用顿号。

1.当并列词语或短语联合起来充当句子某一主干成分(即主谓宾)时,并列词语或短语间用顿号。

如: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2.当并列词语或短语并列作句子某一主干成分(即主谓宾)时,必须用逗号。

如:当铺,钱号,窄轨,已经随着土皇帝的覆灭最后湮没了;煤炭,汾酒,老醋,却在人民的生活里广泛散发着热力和芳香。

3.当并列词语或短语不作句子主谓宾而充当定状补(常见是定语)时,用顿号。

如: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4.当并列词语或短语不能单独作句子某一成分,且必须与其他词语构成短语才能充当时,用顿号。

(完整版)高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分类点符号分号和点号两句中点号:号(、)逗号(,)分号(;)冒号(:)点号句末点号:句号(。

)号(?)号(!)——⋯⋯“” ‘’()[]号:引号()()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 ()着重号 (.)接号 ( — )( ~ )隔号 (·)名号 (《》 )(〈〉 )★高考常考的9 种点符号:号、号、逗号、分号、冒号、括号、引号、名号以及破折号。

二、考点精讲(一)号使用1.号是句点号,先、后主的倒装疑句等中有停的句子,只在末尾用号,不要在句子中用号,中只能用逗号。

【例】 2009 年 9 月,在一份被曝光的内部料中,了李开复和谷歌高的,谷歌高极力挽留李开复:“怎么了?开复。

我想你知道我是希望你的。

” 【答案】把“怎么了?开复。

”改“怎么了,开复?” 。

【】一句属于主倒装句,号放到句子的末尾。

2.追,每个句后都需要打上号例:除了他能去,有呢?你?你能去?我看你不能去吧?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成的关系的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号。

第一个分句后面用逗号,不用号,因复句只能有一个句点号(句号、号、号)。

【例】 2010 年春晚会,是本山小沈阳徒二人再次合作呢?是两个人番上?我首以待吧。

【答案】第一个号改逗号。

【】“是⋯⋯,是⋯⋯”属于句,所以只在句末用一个号即可。

4.有疑的述句不能用号。

句子中有疑的,有表示疑的形式,又有疑的气,是很明的疑句,句末用号。

但有的句子用了表示疑的或者疑的形式,却并不要求回答,只是述一种情况的述句,不是反句,不用号。

【例】川的被誉“中国一,世界一” ,但它到底是什么期出?是最先的明者?已无法考,更没有具体的文献。

【答案】两个号改逗号。

【】两个句只能做“无法考” “没有具体的文献”的主,本身是一个述句,所以不使用号。

(二)句号的用法句号是表示一句完了之后的停。

我里的“一句” ,就是法上的一个句子。

一个言格式不短,只要是能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是一个句子。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主要考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等标点的使用,尽管标点符号很多,容易用混,但只要理解好下面所讲的使用方法,就能做对标点符号类题目。

1顿号、逗号、分号用法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

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07: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件38张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 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解析】A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B项,语意跳跃;C项,语意转折;D项,补充说明。
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在并列的几个谓语、补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 ①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起的旺盛的 战斗力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②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句子内多个词语并列,但同时又都带了语气词,停顿时间就自然长了些,之间就不
能用顿号。 农贸市场的水果极其丰富,如西瓜呀、苹果呀、梨呀、葡萄呀……真可谓应有尽有!
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点号5: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用逗号,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 有时主语较长、主语是主谓短语、主谓倒置或为了强调主语,主谓之间需要停顿,
就选用逗号。 ①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主语较长) ②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 ③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强调主语)
①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②请你打听一下哪条路好走。
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点号4:顿号 句中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有较小的停顿时用顿号,但以下几种情况下一般不能用顿号:
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 这二、三天时间里,来了二、三十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共栽了七、八百棵树。
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用逗号,小的并列用顿号。 ①第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二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第二个顿改为逗) 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完全适用于解决人口性别失衡问 题。(误。“以人为本”后顿号改逗号。)

高三语文标点符号使用(常考)课件(25张PPT)

理能力低,不珍惜劳动成果。这样的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 都存在。
4.冒号在一个句子中只能出现一次。
班主任向全班同学宣布:这次活动有两个主题:一是锻炼
大家的能力,二是扩大大家的视野。
8
1.连续问, 句句用问号。 听说你昨天考试了,咋样呀?考得挺好吧?进
前十名了没?告诉我好么?你能不能快点呀? 2.选择问,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 有了很大的发展。
4
4. 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
人深深陶醉了。
5.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为了分清层次 ,大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 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1
学习目标:
• 1、掌握标点符号的常用规则 问号、顿号、引号 • 2、明晰标点符号的易错点
• 3、能正确使用并书写标点符号
2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与标号
•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
名称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冒号
形式 、 , ; 。 ? ! : 标号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全新推出的大型 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 。
• 2.书名号内还要加书名号时,外层用双书 名号,内层用单书名号。 《<合唱团>创刊词》
10
• 口诀 •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
第三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11
是表示出文中引用部分的标点。
• 1.直接、完全引用(被引用的部分的标点,也要 在引号之内)。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21高考备考:10个高频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及运用雷区 01句号 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同样很值得尊敬。

✘ 常见错误 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

02问号 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 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1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示例3: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

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用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4. 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1: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示例2: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示例3: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 常见错误 1. 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 如: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问号应改作逗号) 2. 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 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问号应改作句号)

03感叹号 感情强烈句和段,其中叹号常出现。 请求反问都该用,有它文章起波澜。

基本用法 1

1. 用于句子的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示例2:你给我闭嘴!示例3:谁知道他今天怎么搞的! 2. 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示例1: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示例2:咚!咚咚!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3. 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 示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声音中,女娲突然醒来。示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 4.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示例1:这点困难能把我们吓倒吗?!示例2: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

✘ 常见错误 1. 滥用叹号。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如: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叹号应改作句号) 2. 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断了句子。如: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叹号应改作逗号)

04逗号 标点符号谁最忙?逗号使用最频繁。 句子中间要停顿,往往由它来值班。

基本用法 1.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一般都用逗号。 示例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1

示例2:学历史使人更明智,学文学使人更智慧,学数学使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 示例3: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能反映现实,要是不相信我们的世界存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 2. 用于下列的各种语法位置: 较长的主语之后 示例1: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都令人叹为观止。 句首的状语之后 示例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较长的宾语之前 示例3: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初期和中期。 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 示例4:他呢,倒是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示例5:(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较长的主语之间、谓语之间、宾语之间 示例6: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亲眼见到的事实,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示例7:那姑娘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示例8:必须懂得,对于文化传统,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抛弃,也不能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 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示例9: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示例10: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示例11:我只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3. 用于下列各种停顿处: 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 示例1: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调走了。示例2: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 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 示例3:哎呦,这儿,快给我揉揉。示例4:大娘,您到哪儿去啊?示例5:喂,你是哪个单位的? 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6:为什么许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原因有三: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第三,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弯路。 1

✘ 常见错误 1. 插入语没有加逗号跟其他成分分隔。如:毫无疑问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毫无疑问”后面应加逗号) 2. 不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逗号,把句子肢解了。如: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作为”前面的逗号应去掉)

05顿号 并列词语或短语,地位一样并肩站。 顿号用来做分界,读到它时停顿短。

基本用法 1.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1: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示例2: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2.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示例: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3.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1: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示例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4.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示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示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示例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5.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日”“月”构成“明”字。示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的条幅。示例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示例4:李白的“白发三 1

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 常见错误 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错误用法)

2. 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 如: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3. “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如: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时把握需求信息。(“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

06分号 并列句子肩并肩,不分主次紧相连。 如用逗号隔不开,可用分号站中间。

基本用法 1.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分号时)之间的停顿。 示例1: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示例2: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2. 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示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示例2: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示例3: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 3. 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