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1、团结统一

内涵:整体意识、凝聚力、向心力,

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土尔扈特东归;文成公主入藏;抗击雪灾;神州七号;

2、爱好和平

内涵: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

举例:和为贵;朝核问题;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3、勤劳勇敢

内涵: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

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自强不息

内涵: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举例:抗震救灾、灾民自救;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着《史记》;自古男儿当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具体解释:

一、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它是自古至今贯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根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扞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祖国的富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第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第三,爱中华民族、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社会主义。只有把三者统一起来的爱国主义,才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才能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团结统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团结统一,深深印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而自豪,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整体感和责任感。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生存、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颂歌。中国从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聚,但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群体的价值取向,在于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的优良传统。离开了这种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的中国要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统一和繁荣,是不可思议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国家只有统一才能强大,民族只有团结才能发展。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三、爱好和平。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贡献的精神。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天性。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着称于世,被誉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精神不仅表现在与各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上,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四海之内皆兄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中国先哲的着名言论,精彩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海纳百川的宽宏胸怀,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中国人民对待其他民族,从不是采取敌视态度,更不主张刀兵相加,而是强调以仁政“陶冶万物,化正天下”,强调普遍的人类博爱,注重在文化交往中增多共识,促进民族的融合与合作。郑和七下西洋,玄装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扶桑……这些典型的事例,是中华民族善于和勇于与毗邻异域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的历史见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为贵”,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深刻理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世界上首倡了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审度天下大势,把和平与发展确定为时代的主题。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继承和借鉴中国古代先哲“和而不同”的思想,主张维护世界多样化,提倡国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