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2016年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生态学2016年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生物圈: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作生物圈,生物圈中的生物把地球上的各

个圈层的关系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并推动着各种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2、物候:植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的温度、水分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植

物发育节律成为物候。

3、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植物当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相

同或相似的适应途径和方式,产生生活型。

4、建群种:优势层(乔木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种群的作用,常成为建群种。

5、冗余种:

6、生态位:一个物候在群落中占有的空间、资源情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

能作用和地位,及上述因素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7、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

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狭义概念)。

8、生物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

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物入侵。

9、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

体,该整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结构,各成员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形成具有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10、全球变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而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增加、海平面上升,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的变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4分,共计84分)

1、生态因子根据性质的分类。

生态因子按性质分类有:

(1)、气候因子:如温度、水分、光照、风、气压和雷电等;

(2)、土壤因子:如土壤结构、土壤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等;

(3)、地形因子:如陆地、海洋、海拔高度、山脉走向与坡度等;

(4)、生物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

(5)、人为因子: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及对环境的污染作用;

2、旱生植物适应干旱的机制。

形态特征包括:根系发达;叶子变小或变厚;叶细胞小,细胞壁增厚;气孔变小,排列紧密,深陷;叶面被毛;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变小。

生理特征包括:含糖量高,淀粉与糖的比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大,渗透势低;原生质透性高;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速率高;对萎萎焉的抵抗力强;开花结实早,寿命长等。

(1)缩短生活史,如短命植物,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生活史,这类植物降水后,当土壤水分满足植物需要时,几周内,使完成萌发、生长、开花和结实等全部生长发育阶段,而以种子或孢子度过干旱季节。(2)通过降低水势和扩大根系来改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能力。(3)及时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角质层防止水分蒸发,同时缩小蒸腾面积。(4)在植物体内贮存水分并提高输导能力。

3、种群年龄结构的概念和类型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结构可直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因此通过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4、单元顶级、多元顶级和顶级格局三种理论,并比较三者间的异同点。

单元演替顶级学说:认为一个气候区中,植物群落演替朝向一个共同的终点,其终点的植物群落是该气候作用下的最中性的稳定群落,称气候顶级群落。(一个气候相当一致的区域,最终将有一个连续的和整齐一致的植被普遍的覆盖着)多元演替顶级: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以看做是顶级群落,而不必汇集一个共同的气候顶级终极点。

顶级格式假说(顶级格局):任何区域的环境因子都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顶级群落不是截然呈离散状态,而是连续变化的。(一个区域的植被形成连续的顶级类型,构成一个顶级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

三者的异同点:

三个学说都承认顶级群落是经过单向的变化后,已经达到了稳定状态的群落,而顶级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和生境相适应的。

不同之处在于:

(1)单元顶级理论认为,只有气候才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它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但可阻止群落发展为气候顶级,其它两个理论则强调生态系统中

各个因素的综合影响,除气候以外的其它因素,也可决定顶级的形成,

顶级格式假说认为,顶级的变化也会因一个新的种群分布格局而产生新

的顶级。

(2)单元顶级理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气候顶级,而其他两种学说都不承认所有群落都趋于一个顶级。(3)单元和多元顶级理论都承认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而顶级格式假说则不承认群落是独立不连续的单位。

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丧失的原因及保护途径。

生物多样性: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所形成的群落和所产生的各类生态现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环境的破坏、生境破碎化、大气污染和气温升高等环境胁迫均会限制和减少动植物种群的数量,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目前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长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策略是在野外保护自然群落和种群,即就地保护,就地保护主要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只有在野外,物种才能在自然群落中继续适应变化的环境进化过程。

而对于许多珍稀物种来说,在面临日益增长的人类干扰情况下无法进行就地保护,如果残余种群小到不能维持,或所有现存个体只能在保护区之外找到,那么就地保护就不会有效。在此情况下,似乎只有一种防止物种灭绝的方法,即在人类管理的环境中维持个体的生存。

濒危动植物迁地保护包括建立动物园(水族馆)和植物园(树木园)以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