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服GB 12014—2009

合集下载

防静电工作服成品检验规范

防静电工作服成品检验规范

防静电工作服成品检验规范防静电工作服成品检验规范编号:1.目的:本检验规范规定了防静电工作服的质量要求、安全性能、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2.适用范围:适用于火灾及爆炸危险所穿用的耐久性防静电工作服。

3.引用标准GB/T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521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1335 服装号型系列GB2668 男女单服上衣规格系列GB2669 男女单长裤规格系列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2912 甲醛的测定GB/T3920 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1 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2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GB3923 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GB4288 家用电动洗衣机GB4385 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GB/T4841.3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5296.4 消费者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T5711 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GB/T5713 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GB/T7573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T6529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17592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GB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1294 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GB/T21295 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FZ/T01053 纤维含量的标识FZ/T80002 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FZ/T80004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4.术语4.1 防静电工作服:为了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缝制的工作服。

4.2 防静电织物:为防止衣物的静电积聚,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导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两者混合交织而成的织物。

4.3 导电纤维: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或亚导电材料制成的纤维的统称。

5.要求5.1 使用说明成品的使用说明按GB5296.4、GB12014及GB18401规定执行。

静电产生的原理及消除方法

静电产生的原理及消除方法

静电产生的原理及防护1.静电的形成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流动的电荷就形成了电流;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 原子因减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造成不平衡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接触分离起电,即可产生静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另一种常见的起电是感应起电;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负电和正电;2.静电的危害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体而发生爆炸;工业中的危害静电的产生在工业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其造成的危害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两种机理:其一:ESD造成的危害:1引起电子设备的故障或误动作,造成电磁干扰;2击穿集成电路和精密的电子元件,或者促使元件老化,降低生产成品率;3高压静电放电造成电击,危及人身安全;4在多易燃易爆品或粉尘、油雾的生产场所极易引起爆炸和火灾;其二,ESA造成的危害:1电子工业:吸附灰尘,造成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件的污染,大大降低成品率;2胶片和塑料工业:使胶片或薄膜收卷不齐;胶片、CD塑盘沾染灰尘,影响品质;3造纸印刷工业:纸张收卷不齐,套印不准,吸污严重,甚至纸张黏结,影响生产;4纺织工业:造成根丝飘动、缠花断头、纱线纠结等危害;3.静电的工业防护1使用防静电材料金属是导体,因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另外由于绝缘材料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不能采用金属和绝缘材料作防静电材料;而是采用表面电阻1×105Ω.cm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以及表面电阻1×105×108Ω.cm的静电亚导体作为防静电材料;2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采用埋大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使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10Ω;3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泄漏到大地;放电体上的电压与释放时间可用下式表示UT=U0L1/RC式中UT——T时刻的电压VU0——起始电压VR——等效电阻ΩC——导体等效电容pf一般要求在1s内将静电泄漏;即1s内将电压降至100V以下的安全区;这样可以防止泄漏速度过快、泄漏电流过大对SSD造成损坏;若U0=500V,C=200pf,想在1s内使UT 达到100V则要求R=×109Ω;因此静电防护系统中通常用1MΩ的限流电阻,将泄放电流限制在5mA以下;这是为操作安全设计的;如果操作人员在静电防护系统中,不小心触及到220V 工业电压,也不会带来危险;4非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对于绝缘体上的静电,由于电荷不能在绝缘体上流动,因此不能用接地的方法消除静电;可采用以下措施:a使用离子风机——离子风机产生正、负离子,可以中和静电源的静电;可设置在空间和贴装机贴片头附近;b使用静电消除剂——静电消除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可用静电消除剂擦洗仪器和物体表面,能迅速消除物体表面的静电;c控制环境湿度——增加湿度可提高非导体材料的表面电导率,使物体表面不易积聚静电;例如北方干燥环境可采取加湿通风的措施;d采用静电屏蔽——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可采用屏蔽罩笼,并将屏蔽罩笼有效接地;5工艺控制法为了在电子产品制造中尽量少的产生静电,控制静电荷积聚,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聚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应从厂房设计、设备安装、操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有关纺织品的静电标准:GB12014-2009 防静电服EN1149-1 防护服装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的测试方法与要求;EN1149-2防护服装静电性能通过材料的电阻垂直电阻的测试方法;EN1149-3防护服装静电性能电荷衰减量测试方法;EN1149-5防护服装静电性能材料的性能和设计要求;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一部分:静电压半衰期;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二部分:电荷面密度;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三部分:电荷量;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四部分:电阻率;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四部分:摩擦带电电压;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四部分:纤维泄露电阻;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四部分:动态静电压;GB12703部分资料不齐。

防静电工作服(国标)

防静电工作服(国标)

防静电工作服(国标)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静电工作服GB 12014-89Working clothing of anti-electrpstatc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静电工作服(以下简称防静电服)的质量要求、安全性能、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火灾及爆炸危险所穿用的耐久性防静电服。

2 引用标准GB 1335 服装号型系列GB 2668 男女音服上衣规格系列GB 2669 男女音长裤规格系列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违续批的检查)GB 3923 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GB 4385 防静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3 术语3.1 防静电工作服anti-electrostatic clothing为了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工作服。

3.2 防静电织物 anti-electrostatic fabric为防止衣物的静电积聚,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导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两者混合交织织而成的织物。

3.3 导电纤维 conductive fibrc全部或分使用代表性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或亚导电材料制成的纤维的统称。

4 技术要求4.1 产品质量要求4.1.1 外观要求无破损、斑点、污物以及其他影响服用性能上的缺陷。

4.1.2 防静电性能:每件防静电服的带电电荷量、耐洗涤性能、必须符合表1的要求表1A级B级试验方法带电电荷量<0.6μC/件按本标准附录A(补充件)规定方法测试耐洗涤时间≥33.0h≥16.5h按本标准附录B(补充件)规定方法测试4.1.3 接缝服装的缝合部位,缝合要仔细、紧密。

缝合强度按 GB 3923 规定进行测定,其断裂强力不得不于 98N。

4.1.4 结构设计:一般结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劳保用品管理办法

劳保用品管理办法

劳保用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和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公司所有在岗职工。

第三条依据本管理依据《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颁布)、《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颁布)、《河南省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2005年颁布)、《一般工作服GB/T13661-92》、《防护服装阻燃防护GB8965.1-2009》、《GB12014-2009防静电服》等规定编制。

第四条术语一、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避免或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头部护具类、呼吸护具类、眼(面)护具类、防护服类、防护鞋类、防坠落护具类。

三、一般劳动防护用品是指未列入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

如一般的工作服、鞋、帽等。

四、日常劳保用品是指使用期限较短、价值较低的劳保用品,如手套、毛巾、洗涤用品、防暑降温用品等。

五、非日常劳保用品是指使用期限较长、价值较高的劳保用品,如工作服、鞋、帽等。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五条安全技术部一、负责根据各岗位、各工种安全生产要求,确定所需劳保用品的种类和数量。

二、编制劳保用品的年(季)度需求计划及劳保费用开支计划。

三、参与非日常劳保用品的质量标准、防护等级的核定。

四、负责劳保用品的货到验收工作。

五、负责对公司各单位劳保物品管理、发放、报损等过程的监督。

七、负责对公司全体员工,工作期间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第六条物资供应部一、负责劳保用品的询价、采购、招投标、合同签订及履行的管理。

二、负责劳保用品的退货和不合格品处理工作。

第七条财务投资部一、负责审核劳保用品年度开支预算。

二、负责确定劳保用品采购的付款方式。

三、负责对购置费用审批程序的审核。

四、负责对购置票据的审核及报销。

第八条公司各部门一、负责本部门劳保用品需求种类和数量的确定,并上报安全技术部。

针对洁净服性能,消毒灭菌效果和使用期限的验证探讨

针对洁净服性能,消毒灭菌效果和使用期限的验证探讨

[针对洁净服性能,消毒灭菌效果和使用期限的验证探讨]作者:刘洋文章来源:北京国医械华光认证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13-08-08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更多洁净服是适用于电子,光学仪器,医药,生物工程,精密仪器等行业的具有无尘,滤尘和防静电性能的特种工作服,其衣料一般是嵌织导电丝的复合纺丝型防静电纤维.洁净服是适用于电子、光学仪器、医药、生物工程、精密仪器等行业的具有无尘、滤尘和防静电性能的特种工作服,其衣料一般是嵌织导电丝的复合纺丝型防静电纤维。

制药领域对洁净服也有其特殊要求,本文将就医药洁净服的验证进行探讨。

洁净服是适用于电子、光学仪器、医药、生物工程、精密仪器等行业的具有无尘、滤尘和防静电性能的特种工作服,其衣料一般是嵌织导电丝的复合纺丝型防静电纤维。

无菌工作服(简称无菌服)指的就是在万级下的局部百级环境中使用的洁净服。

人体是洁净室内最大的污染源,而洁净服是人员进入洁净区的必要防护措施,对维持洁净室的环境和人员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1]规定: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对人员服装的要求,并形成文件。

生产企业应当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应能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2]也要求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并按不同洁净级别对洁净服进行了规定:C、D级要求工作服应当避免带入洁净区外的污染物、不脱落纤维或微粒;A/B级工作服应为灭菌的连体工作服,不脱落纤维或微粒,并能滞留身体散发的微粒。

因此有必要对洁净服进行验证以保证其符合洁净、防静电和微生物的要求。

本文以下内容将从性能、消毒灭菌效果和使用期限等方面对洁净服的验证进行探讨。

图1 Helmke滚筒洁净服的性能验证洁净服的性能评价项目作为防静电服装的一大分支,洁净服除了要求能够控制静电外,还要求具备洁净性能——服装本身不发尘,同时能够阻隔人体微粒向外界的散发。

常用产品标准代号

常用产品标准代号
以针织面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针织休闲服装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FZ/2004针织保暖内衣
适用于鉴定针织保暖内衣产品的品质,不适用于絮片类产品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以及混纺纤维制成的抗菌针织品。
A、AA、AA
FZ/T73024--2006化纤针织内衣
适用于可能引发电击、火灾及爆炸危险场所穿用的防静电服。不适用于抗电源电压
GB 21550-2008聚氯乙烯人造革有害物质限量
适用于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适当助剂,用涂敷、压延、复合工艺生产的发泡或不发泡的、有基材或无基材的聚氯乙烯人造革
梭织服装标准:
GB/T 2660-2008衬衫
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衬衫(不适用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产品)。
GB 18383-2007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
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和非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
GB 20400-2006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
日用皮革和毛皮产品。
A类、B类、C类
GB12982- 2004国旗
棉、丝、化纤(不含人造纤维)、毛、麻为材质制作的国旗,纸张、塑料的可参考
合格品
GB 12014-2009防静电服
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
FZ/T 73035-2010针织彩棉内衣
适用于鉴定以天然彩色棉(含量不小于20%)加工制成的针织彩棉内衣的品质。
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吸湿发热针织内衣的品质
FZ/T 73037-2010针织运动袜
适用于鉴定棉(棉化纤混纺纱)与化纤交织运动袜,纯化纤运动袜的品质,其他纤维运动袜可参照执行。

GB 12014-2019《防护服装防静电服》解读

GB 12014-2019《防护服装防静电服》解读

MK标准化研究(hi Research on StandardizationGB12014—2019《防护服装防静电服》解读李世雄樊争科刘琳(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38)【摘要】本文对强制性国家标准GB12014—2019《防护服装防静电服》的修订背景、适用范围以及主要内容的变化进行探讨。

同时,针对该标准的应用以及对市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国家标准静电防护适用范围技术变化应用分析GB12014—2019Interpretation of Protective Clothing andAnti-Static ClothingLi Shixiong Fan Zhengke Liu Lin(Shanxi Yuanfeng Textile Technology Research Co.,LTD.,Shanxi Xian710038)[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vision background,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changes of main contents of national mandatory standard GB12014-2019"Protective clothing-Static protective clothing",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tandard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market,and put forward the pertinence suggestion.[Key words】national mandatory standard;electrostatic protection;scope of application;technology change;application analysis0引言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无不与静电发生联系,静电直接或间接地从各个方面给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防静电工作服国标

防静电工作服国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静电工作服GB 12014-89Working clothing of anti-electrpstatc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静电工作服(以下简称防静电服)的质量要求、安全性能、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火灾及爆炸危险所穿用的耐久性防静电服。

2 引用标准GB 1335 服装号型系列GB 2668 男女音服上衣规格系列GB 2669 男女音长裤规格系列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违续批的检查)GB 3923 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GB 4385 防静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3 术语防静电工作服anti-electrostatic clothing为了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工作服。

防静电织物 anti-electrostatic fabric为防止衣物的静电积聚,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导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两者混合交织织而成的织物。

导电纤维 conductive fibrc全部或分使用代表性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或亚导电材料制成的纤维的统称。

4 技术要求产品质量要求外观要求无破损、斑点、污物以及其他影响服用性能上的缺陷。

防静电性能:每件防静电服的带电电荷量、耐洗涤性能、必须符合表1的要求表1接缝服装的缝合部位,缝合要仔细、紧密。

缝合强度按 GB 3923 规定进行测定,其断裂强力不得不于 98N。

结构设计:一般结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a. 防静电服的款式:一般工作服上装为“三紧式”,下装为直简裤,参风图1。

图1b. 号型规格参考GB 1335、GB 2668和GB 2669 规定选用见附录C(参考件)。

c.对号型规格以外的特殊体形及行业特殊需要,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服料的断裂强力服料的断裂强力按照GB 3923的方法试验,符合表2的要求。

表 25 检验规则生产厂生产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防护用品质量监督部门监督检验,并获得产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方可生产、销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静电服static protective clothingGB 12014—20092009-04-01发布2009-12-01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静电服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标识等。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引发电击、火灾及爆炸危险场所穿用的防静电服。

本标准定义的防静电服不适用于抗电源电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12.1-1998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 392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0-2008,ISO 105-X12:2001,MOD)GB/T 3923.1-1997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4288 家用电动洗衣机GB/T 5453-1997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GB/T 5713-199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GB/T 7568.5-200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聚丙烯腈标准帖衬织物规格GB/T 7573-2002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T 8427-199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T 8628-2001 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和测量GB/T 8629-2001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T 8630-2002 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防静电服 static protective clothing为了防止服装上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按规定的款式和结构而缝制的工作服。

3.2防静电织物 static protective fabric在纺织时,采用混入导电纤维纺成的纱或嵌入导电丝织造形成的织物,也可是经处理具有防静电性能的织物。

3.3导电纤维 conductive fibre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或静电耗散材料制成的纤维。

3.4静电耗散材料 electrostatic dissipative material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105Ω/口,但小于1×1011Ω/口的材料。

3.5表面电阻率 surface resistivity表征物体表面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注:表面电阻率是材料表面正方形对边间测得的电阻值,与该物体厚度及正方形大小无关。

3.6点对点电阻 point to point resistance在给定时间内,施加材料表面两个电极间的直流电压与流过这两点间的直流电流之比。

4 技术要求4.1 面料4.1.1 外观质量面料应无破损、斑点、污物或其他影响面料防静电性能的缺陷。

4.1.2 点对点电阻面料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试,点对点电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点对点电阻技术要求4.1.3 理化性能面料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理化性能技术要求4.2 服装成品服装面料应符合4.1的技术要求。

4.2.1 外观质量服装外观应无破损、斑点、污物以及其他影响穿用性能的缺陷。

4.2.2 结构及款式4.2.2.1服装结构应安全、卫生,有利于人体正常生理要求与健康。

4.2.2.2服装应便于穿脱并适应作业时的肢体活动。

4.2.2.3服装款式应简洁、实用。

根据使用要求,可采用如下款式(见图1):a)“三紧式”上衣、下裤为直筒裤。

b) 衣裤(或帽、脚)连体式。

c)其余款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图1 防静电服的款式4.2.2.4 根据服装款式及使用要求,参照GB/T 13640选定号型规格,超出范围按档差自行设置。

4.2.3 缝制4.2.3.1 服装各部位缝制线路顺直、整齐、平服牢固。

上下松紧适宜,无跳针、断线、起落针处应有回针。

4.2.3.2缝线针距:(12~14)针/3cm(单位面积质量≥200g/m2),(14~16)针/3cm(单位面积质量<200g/m2)。

4.2.3.3按5.9规定的方法测试,服装接缝强力不得小于100N。

4.2.4 带电电荷量防静电服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试,带电电荷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带点电荷量技术要求4.2.5 附件服装上一般不得使用金属材质的附件,若必须使用(如钮扣、钩袢、拉链)时,其表面应加掩襟,金属附件不得直接外露。

4.2.6 衬里服装衬里应采用防静电织物,非防静电织物的衣袋、加固布面积应小于防静电服内面积的20%,防寒服或特殊服装应做成内胆可拆卸式。

4.2.7 尺寸变化率防静电服按GB/T 8629-2001中规定的6B或6A程序洗涤,悬挂晾干,水洗后的尺寸变化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尺寸变化率技术要求5测试方法5.1 从面料和服装衬里的不同部位分别选取样品,按GB/T 2912.1-1998规定的方法测试甲醛含量。

5.2从面料和服装衬里的不同部位分别选取样品,按GB/T7573-2002规定的方法测试pH值。

5.3 面料尺寸变化率按GB/T 8628-2001和GB/T 8630-2002规定进行,采用GB/T 8629-2001中的6B或6A程序洗涤,悬挂晾干。

5.4 从面料和服装衬里的不同部位分别选取10个样品,按GB/T 5453-1997规定的方法测试透气率。

5.5 面料耐水色牢度按GB/T 5713-1997规定的方法测试。

5.6面料耐干摩擦色牢度按GB/T 3920规定的方法测试。

5.7 面料耐光色牢度按GB/T 8427-1998规定的方法测试。

5.8 面料断裂强力按GB 3923.1-1997规定的方法测试。

5.9成品服装接缝强力按GB 3923.1-1997规定的方法测试,从衣裤接缝薄弱部位裁取五个接缝在中心的试样,接缝的方向与受力方向成90°角,如接缝采用单线应将接缝端线打结,以防滑脱。

测试结果取最低值。

6 检验规则6.1 出厂检验生产企业应按照生产批次对防静电服逐批进行出厂检验。

各测试项目、测试样本大小、不合格分类、判定数组见表5。

表5 出厂检验6.2 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型式检验;6.2.1 新产品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6.2.2当面料、工艺、结构设计发生变化时;6.2.3停产超过一年后恢复生产时;6.2.4 周期检查,每年一次;6.2.5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6.2.6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6.2.7 样本由提出检验的单位或委托第三方从企业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数量以满足全部测试项目要求为原则。

7 标识7.1 永久标识7.1.1 每套(件、条)服装上应有:产品名称、商标(如有〉、号型规格、生产厂名称、等级。

7.1.2 每套产品应附有合格证,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标准号。

7.1.3 每套产品应附有产品使用说明及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必须具备的标记或标志。

7.2 产品说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应包括:——禁止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穿、脱防静电服。

——禁止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穿用的防静电服上附加或佩戴金属物件。

——外层服装应完全遮盖住内层服装。

分体式上衣应足以盖住裤腰,弯腰时不应露出裤腰。

——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穿用防静电服时必须与相关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防静电鞋配套穿用。

8 包装和储存8.1 产品包装应按客户的要求达到整齐、牢固、无破损、产品数量准确、内外包装应设防潮层。

箱内应放入生产厂包装检验单,包装检验单应包括产品名称、号型、批号、数量、检验员、检验日期,箱外注明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名称、厂址。

8.2 产品不得与有腐蚀性物品放在一起,存放处应干燥通风,包装箱距离墙面、地面20mm以上,防止鼠咬、虫蛀、霉变。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点对点电阻测试方法A.1 原理将被测样品放置在绝缘平板上,上放电极装置,在电极装置间施加直流电压测量样品的点对点电阻。

A.2 设备A.2.1 测试电极测试电极为两个直径(65±5mm)的金属圆柱体;电极材料为不锈钢或铜;电极接触端的材料为导电橡胶,其硬度(60±10)(邵氏A级),厚度(6±1)mm,体积电阻小于500Ω;电极单重(2.5±0.25)kg。

A.2.2 高阻计高阻计的测量范围:105~1013Ω;测量精度:≤1012Ω时,应为±5%;>1012Ω时,应为±20%。

A.2.3 绝缘台面台面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分别大于1×1014Ω,其几何周边尺寸均大于被测材料10cm。

电极之间距离300mm。

A.3 洗涤与调湿试样在测试前须经洗涤处理与调湿。

A.3.1 洗涤处理按附录C规定的洗涤方法进行洗涤。

A.3.2 调湿经洗涤后的样品,在(60±10)℃温度下干燥1h后,在测试环境条件下,放置6h。

A.4 试样在防静电面料上的不同位置选取五组测试点。

A.5 测试条件测试环境条件为温度(20±5)℃,相对湿度(35±5)%。

注:如果在非规定的测试环境中测试,应在报告中注明环境条件。

A.6 测试程序A.6.1 清洗用沾有清洗剂(如丙二醇或乙醇)的纸巾将电极的下表面和绝缘台面的上表面擦拭干净,并在空气中晾干。

注:丙二醇或乙醇是易燃和有毒的,应避免溅到皮肤、眼睛和衣服上以及吸入其蒸气。

A.6.2 测试A.6.2.1 将测试样品正面向上放置在绝缘台面上或以实际使用状态放置,测试电极组放在试样上。

A.6.2.2测试电压(100±5)V,测试时间(15±1)s,如果表面电阻小于105Ω,可降低电压并在报告中注明。

重复上述测试过程在同一试样上再选取四点测试。

A.7 测试结果取五次测试值的几何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带电电荷量测试方法B.1 原理将经过滚筒摩擦机摩擦后的试样,投人法拉第筒内,以测量试样的带电量。

B.2 试样防静电服一件(上、下衣均可)。

B.3 装置B.3.1 摩擦装置回转式滚筒摩擦机,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B.1规定。

表B.1 摩擦装置项目规格项目规格滚筒内径(65士5)cm 滚筒内衬材质聚丙烯腈标准布滚筒深度(45士5)cm 滚筒叶片数2片以上滚筒转数46 r/min以上风量 2 m3/min以上滚筒口径30cm以上聚丙烯腈标准布应符合GB/T 7568.5-2002。

如有起毛等外观变化的现象,应予更换。

B.3.2 带电量测试装置由法拉第筒和静电电量测试仪组成。

按图B.1所示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