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葵花宝典
生物学考研资料课后答案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

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试读(部分内容)隐藏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知识概览】【重难点归纳】一、分子生物学概述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结构、组织和功能的一门学科,以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形态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和功能为研究对象。
1进化论1859年,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2细胞学说(1)细胞的发现17世纪末叶,荷兰的Leeuwenhoek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光学显微镜,首次发现了单细胞生物。
(2)细胞学说的建立19世纪德国人Schleiden和Schwann提出细胞学说。
其基本内容为: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3经典遗传学①孟德尔(Gregor Mendel)发现并提出遗传学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②摩尔根(Morgan)提出遗传学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
4DNA的发现(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①1928年,英国科学家Griffith等人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感染小鼠实验提出“转化因子”。
②1944年,Avery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实验1952年,Hershey和Chase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本部分只列出部分常考的重要事件,如表1-1所示。
表1-1分子生物学发展的重要事件三、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DNA重组技术;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
分子生物学笔记完全版

分子生物学笔记第一章基因的结构第一节基因和基因组一、基因(gene)是合成一种功能蛋白或RNA分子所必须的全部DNA序列.一个典型的真核基因包括①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②插入外显子之间的非编码序列—内合子(intron)③5'-端和3'-端非翻译区(UTR) ④调控序列(可位于上述三种序列中) 绝大多数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split-gene) ,外显子不连续。
二、基因组(genome) 一特定生物体的整套(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基因组的大小用全部DNA的碱基对总数表示。
人基因组3X1 09(30亿bp),共编码约10万个基因。
每种真核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中的全部DNA量称为C值,与进化的复杂性并不一致(C-value Paradox)。
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基因组学( genomics ),结构基因组学( structural genomics )和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 )。
蛋白质组( proteome )和蛋白质组学( proteomics )第二节真核生物基因组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①真核基因组DNA在细胞核内处于以核小体为基本单位的染色体结构中.②真核基因组中,编码序列只占整个基因组的很小部分(2 —>% ),三、基因家族(gene family) 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 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ancestral gene) 经重复(duplication) 和突变产生。
基因家族的特点:①基因家族的成员可以串联排列在一起,形成基因簇(gene cluster)或串联重复基因(tandemly repeated genes),如rRNA、tRNA和组蛋白的基因;②有些基因家族的成员也可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如珠蛋白基因;③有些成员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这种基因称为假基因(Pseudogene) . ¥ a1表示与a1相似的假基因.四、超基因家族(Supergene family ,Superfamily) 由基因家族和单基因组成的大基因家族,结构上有程度不等的同源性,但功能不同.第四节细菌和病毒基因组一、细菌基因组的特点。
第一章 绪论3分子生物学课件

1.3 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之间的关系
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三大支撑学科: 1、细胞学: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化学组
成,细胞器的结构,细胞骨架,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
的定位及功能。 2、遗传学:研究基因的遗传与变异。基因结构,基 因复制,基因表达,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3、生物化学:研究活性物质代谢规律。
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标志
着人类认识生命本质并能主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1980年。
5.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巧妙地创立了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珍贵的单克隆抗体;
1984年。
6. 1975-1977年,Sanger和Gilbert发明了 DNA序列测定技术;1977年第一个全长5387个核苷 酸的Φ X174基因组序列由Sanger测定完成;1980年, 1958年。
划,2003年4月14日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
过1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3. PCR技术的建立(1983年,Mullis,PCR被喻 为加速分子生物学发展进程的一项“简单而晚熟”的 技术,1993年)。 4. 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和应用 (生物制品生产,如酶、细胞因子、干扰素、生长激 素、胰岛素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 5. 基因表达调控机理(反义RNA技术、RNAi干扰、 基因芯片)。 6. 细胞信号转导机理研究成为新的前沿领域(G 蛋白、细胞凋亡、细胞癌变、细胞分化)。 7.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成为新 的前沿领域。
分子结构生物学 分子发育生物学 分子细胞生物学 分子免疫学 分子遗传学 分子数量遗传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分子育种学 分子肿瘤学
分子生物学笔记完全版

分子生物学笔记第一章基因的结构第一节基因和基因组一、基因(gene)是合成一种功能蛋白或RNA分子所必须的全部DNA序列.一个典型的真核基因包括①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②插入外显子之间的非编码序列—内合子(intron)③5'-端和3'-端非翻译区(UTR)④调控序列(可位于上述三种序列中)绝大多数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split-gene),外显子不连续。
二、基因组(genome)一特定生物体的整套(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基因组的大小用全部DNA的碱基对总数表示。
人基因组3X1 09(30亿bp),共编码约10万个基因。
每种真核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中的全部DNA量称为C值,与进化的复杂性并不一致(C-value Paradox)。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基因组学(genomics),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和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
蛋白质组(proteome)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第二节真核生物基因组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①真核基因组DNA在细胞核内处于以核小体为基本单位的染色体结构中.②真核基因组中,编码序列只占整个基因组的很小部分(2—3%),二、真核基因组中DNA序列的分类•(一)高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lO5)卫星DNA(Satellite DNA)(二)中度重复序列1.中度重复序列的特点①重复单位序列相似,但不完全一样,②散在分布于基因组中.③序列的长度和拷贝数非常不均一,④中度重复序列一般具有种属特异性,可作为DNA标记.⑤中度重复序列可能是转座元件(返座子),2.中度重复序列的分类①长散在重复序列(long interspersed repeated segments.) LINES②短散在重复序列(Short interspersed repeated segments) SINESSINES:长度<500bp,拷贝数>105.如人Alu序列LINEs:长度>1000bp(可达7Kb),拷贝数104-105,如人LINEl(三)单拷贝序列(Unique Sequence)包括大多数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和基因间间隔序列,三、基因家族(gene family)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ancestral gene)经重复(duplication)和突变产生。
分子生物学-总目录

基础分子生物学1、绪论2、染色体与DNA3、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4、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5、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上)——原核6、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下)——真核第2章染色体与DNA一、 DNA的组成与结构二、 DNA的生理意义三、 C-Value和Cot1/2 四、染色体结构五、染色体的组成六、原核与真核染色体DNA比较第三章 DNA复制DNA代谢 DNA复制哺乳动物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单链结合蛋白(SSB) 解链酶拓扑异构酶Ⅰ拓扑异构酶Ⅱ引物酶引发前体蛋白1. DNA复制的起始2.DNA子链的延伸3.DNA链的终止复制的方式线状DNA末端复制的问题真核生物染色体端粒的复制第4章突变和修复第1节突变概述1、突变的定义2、突变的分类: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多点突变、单点突变(碱基插入、缺失、替代)、碱基替代;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正向突变、回复突变第2节诱发突变和自发突变1、碱基类似物二、DNA分子上碱基的化学修饰三、嵌合剂的致突变作用四、转座成分的致突变作用五、增变基因六、紫外线和高能射线的致突变作用七、突变热点第3节 DNA的修复1、复制修复:1.尿嘧啶-糖基酶系统 2.错配修复系统2、损伤修复1.光修复:(直接修复):胸腺嘧啶二聚体2.切除修复3.重组修复4.SOS response第5章重组和转座第1节重组的分类1、同源重组或普遍性重组2、位点特异性重组3、转座2、模板选择(copy choice)性重组第2节同源重组1、Holliday连接2、Rec BCD途径-同源重组的酶学机制:1.Overview 2.RecBCD: 3.Rec A 4.Ruv A-B-C3、基因转换(gene conversion)第3节位点特异性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最典型的列子是λ噬菌体对E.coli的整合。
1、att位点2、整合和切离的相关蛋白3、λ整合通常是通过单链交换而不是“一致性剪切”第4节转座1、原核转座子的类型:1、插入序列2、复合转座子3、Tn A家族2.转座机制:1、复制型转座 2、非复制型转座 3、保守转座3、转座中的一般过程1.非复制转座:转座子插入到DNA上新的位点,首先交错切开靶DNA,再将转座子连接到靶DNA的凸出单链上,最后填补空缺完成转座2.非复制转座的断裂和再连接过程3.复制型转座第5节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Ac-Ds系统第6章转录和转录后加工第1节 RNA聚合酶up, and members cadres shoe vocational due diligence combined up, ens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early determine of the target task, ens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levels leadership general task, ens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poverty storming annual target task, ensure social overall harmony stable. Three, compacting the main responsibilities and strengthen the "two" leadership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do a good job "two" education without a strong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Party construction of party organizations at all levels should firmly establish the main consciousness, grasping party building as the first responsibility, strengthen leadership, demonstrable, scientific to ensure solid education effectively. First, the layers of responsibility. Party committees (leading party group) to study education as a major political task,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strengthen leadership, carefully guiding the Steering, do a good job overall, study and solve problems in a timely manner. Progress evaluation by the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this year, to study education as the primary evaluation organizations, poor organization, the problems are many, to criticize, to accountability. Main is responsible for comrade to consciously bear up first responsibility people duties, not only to tube good cadres, and with good team, also to tube good members, and with good team, both first examples, lead participate in learning education, and by Qian command, input enough of time and energy, strengthened Guide and checks role, on work programme personally validation, on important task personally deployment, on exists problem timely solution, throughout put responsibility carry in shoulder Shang, improper "shuaishouzhanggui". The County party Committee and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municipal workers, Various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Commission, party committees and departments in charge of industry practice, develop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organizing special forces responsible for educational work to strengthen this unit to the system study and education in the region specific guidanc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s, as the lead department, to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and guidance, good design, decomposition, each key action to implement. Carry out study and education, to rely on strict doc real guide, pressure conveying layer upon layer, step by step, compaction of responsibility. In steering the Steering must prevent formalism, catch the way the thinking of prevention activities, study and education, preventing routine aside, prevent simple, doing as much as meeting notes to judge the educational results. To take reports, customized research, attending the meeting, random spot checks, briefings and other means, to focus the push Guide to grassroots, on the party branch,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and actual effect, sum up fresh experience to promote grass roots, to detect and correct the signs of problems. Public information一、RNA合成的基本特征:-RNA的前体:ATP,GTP,CTP,UTP-RNA合成的方向:5’→3’-RNA聚合酶能起始一条新链的合成,起始核苷酸一般是嘌呤核苷三磷酸(pppA或 pppG)-RNA聚合酶以单链为模板,一个NTP的3’-OH和另一个NTP的5’-P反应,去掉焦磷酸,形成磷酸酯键2、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1、RNA聚合酶的组成2、σ亚基三、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第二节启动子一、原核生物启动子:1、-10序列 2、-35序列 3、CAP位点 4、葡萄糖效应二、真核生物启动子和转录因子:真核生物启动子由转录因子而不是RNA聚合酶识别1.RNA聚合酶I启动子1) 核心启动子序列2) 上游启动子序列3) RNA聚合酶I需要两类转录因子参与作用2. RNA聚合酶III启动子1) 5SrRNA和tRNA基因为内在启动子,位于转录单位内部2) 核内小RNA(sn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ype 3)3) RNA聚合酶III的转录因子3.RNA聚合酶II的启动子1)核心启动子的成分:主要决定转录起始点的位置 2)上游启动子元件:控制转录起始频率3) RNA聚合酶II的转录因子4. TBP是三种RNA聚合酶通用的转录因子 1) TBP与DNA小沟结合,形成一个马鞍形结构2) TBP的结合使DNA弯曲约80°第3节转录的起始、延伸和终止一、起始:1)起始识别: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形成封闭的启动子复合物,识别位点在-35处;2)活化:-10区域形成形成开放的启动子复合物,解开双链;3)形成三元起始复合物,开始转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卫版教材全集ppt课件

03
分子生物学基础
DNA、RNA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01
DNA双螺旋结构
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盘绕而成的双螺
旋结构,碱基位于内侧,通过氢键相互配对,磷酸和脱氧糖在外侧构成
基本骨架。
02
RNA种类与结构
RNA是单链结构,根据功能不同分为mRNA、tRNA和rRNA。m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具有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功能;
rRNA是核糖体的主要成分,参与蛋白质合成。
03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复杂的空间构
象和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生物催化剂与代谢途径
总结词
介绍生物催化剂和代谢途径的基本概 念和作用。
详细描述
生物催化剂是指酶,具有高效性和专 一性,能够加速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 。代谢途径是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生 化反应序列,是生物体内物质转化和 能量转化的基础。
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
总结词
介绍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过程和作用。
详细描述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意义
医领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预防和治疗,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工业领域
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开发新的工业 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
农业领域
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培育出抗逆、抗 病、优质、高产的农作物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 食安全水平。
《分子生物学》4cha

翻译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等蛋白质因子参与翻译过程的调 节。
04
此外,mRNA的稳定性、蛋白质合成的速率以及蛋白质的修饰和降解 等也影响翻译水平调控。
02 基因克隆与基因组学
CHAPTER
基因克隆的基本概念
基因克隆
指将外源基因或基因片段插入到载体 分子中,形成重组DNA分子,再将 其导入到没有该基因的受体细胞中, 实现基因的复制和表达。
个体化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组信息,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 用。
新药研发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发现 新的药物靶点,加速新药 的研发进程。
03 表观遗传学
CHAPTER
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总结词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因型未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
详细描述
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这些机制不涉及DNA序列的变化, 而是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机制来调控基因的表达。
表观遗传学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总结词
表观遗传学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代 谢性疾病等。
详细描述
表观遗传学变异可以导致基因表达的异常,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等 过程,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DNA甲基化的异常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而 组蛋白乙酰化的异常则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
法律问题
应对策略
针对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伦理和法律问 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如加 强国际合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 立伦理审查机制等。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 知识产权保护、人类基因资源的保护、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
05 分子生物学与医学的交叉研究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近年来在生物化学中考试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冲刺版教材概括一些常考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以供大家复习参考之用。
snRNA:小核RNA,只存在于细胞核或者核质核仁中的一类小分子量的RNA,具有独特功能并且独立存在的实体,在基因转录产物的加工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siRNA:即干扰RNA,一类小分子量的RNA,可以高效,特意地阻断体内同源基因的表达,促使同源MRNA降解,诱使细胞表现出特定的基因缺失。
反义RNA又称调节RNA,是指能与特定mRNA互补结合的mRNA片段,即碱基序列正好与有意义的mRNA互补的RNA分子。
三链DNA:是在DNA双螺旋结构基础上形成的,由多聚嘧啶核苷酸或者多聚嘌呤核苷酸与DNA 双螺旋形成的。
RNAi:即RNAi干扰,siRNA高效特异地阻断体内同源基因表达,促使同源RNA降解,诱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的现象。
卫星DNA:又称随体DNA,不编码蛋白质和转录RNA的小片段高度重复一类小片段DNA序列,多富含GC碱基在DNA浮力密度实验中会在主峰旁形成些小峰而得名。
一般5-10bp短序列,人类为171bp,保护和稳定染色.基因组:表示某物种单倍体的总DNA。
对于二倍体高等生物其配子的DNA总和即为一组基因组。
8 LTR:即长末端重复序列,为RNA基因组的两端含有的U3RU5两个完全相同的正向重复序列。
具随机整和能力,可用作病毒载体基因表达:就是基因转录合成信使RNA,再以信使RNA为指导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启动子:是启动基因转录所必需的一段DNA顺式调控元件,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是DNA链上一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能启动mRNA合成的序列。
终止子:位于一个基因编码区下游提供终止信号的DNA序列,可以被RNA聚合酶识别并发出停止mRNA合成的信号。
锌指结构:由两个半胱氨酸残基和两个组氨酸残基通过位于中心的锌离子结合成一个稳定的指状结构,并以锌辅基螯合形成的环状结构作为活性单位,在指状突出区表面暴露的残基及其极性氨基酸与DNA结合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葵花宝典 1 一、 名词解释 1、 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2、 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3、 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4、 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5、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6、 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7、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8、 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9、 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10、 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其中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传递信息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分子。 11、 受体:是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发生生物学效应的的特殊蛋白质。 12、 分子克隆: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 13、 蛋白激酶:是指能够将磷酸集团从磷酸供体分子转移到底物蛋白的氨基酸受体上的一大类酶。 14、 蛋白磷酸酶:是具有催化已经磷酸化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去磷酸化反应的一类酶分子,与蛋白激酶相对应存在,共同构成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重要的蛋白质活性的开关系统。 15、 基因工程:有目的的通过分子克隆技术,人为的操作改造基因,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系列过程。 16、 载体:能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和外源DNA片段连接并运送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 17、 转化:指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DNA导入细菌的过程。 18、 感染:以噬菌体、粘性质粒和真核细胞病毒为载体的重组DNA分子,在体外经过包装成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或噬菌体颗粒,才能感染适当的细胞,并在细胞内扩增。 19、 转导:指以噬菌体为载体,在细菌之间转移DNA的过程,有时也指在真核细胞之间通过逆转录病毒转移和获得细胞DNA的过程。 20、 转染:指病毒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 21、 DNA变性: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两条DNA链之间的氢键断裂,而核酸分子中的所有共价键则不受影响。 22、 DNA复性:当促使变性的因素解除后,两条DNA链又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形成DNA双螺旋结构。 分子生物学葵花宝典 2 23、 退火:指将温度降至引物的TM值左右或以下,引物与DNA摸板互补区域结合形成杂交链。 24、 筑巢PCR:先用一对外侧引物扩增含目的基因的大片段,再用内侧引物以大片段为摸板扩增获取目的基因。可以提高PCR的效率和特异性。 25、 原位PCR:以组织固定处理细胞内的DNA或RNA作为靶序列,进行PCR反应的过程。 26、 定量PCR:基因表达涉及的转录水平的研究常需要对mRNA进行定量测定,对此采用的PCR技术就叫定量PCR。 27、 基因打靶:是指通过DNA定点同源重组,改变基因组中的某一特定基因,从而在生物活体内研究此基因的功能。 28、 DNA芯片:DNA芯片技术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的DNA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即可获得样品的遗传信息。由于常用计算机硅芯片作为固相支持物,所以称为DNA芯片。 29、 错义突变: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取代,使得mRNA的某一密码子发生变化,由它所编码的氨基酸就变成另一种的氨基酸,使得多肽链中的氨基酸顺序也相应的发生改变的突变。 30、 无义突变:由于碱基对的取代,使原来可以翻译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的突变。 31、 同义突变:碱基对的取代并不都是引起错义突变和翻译终止,有时虽然有碱基被取代,但在蛋白质水平上没有引起变化,氨基酸没有被取代,这是因为突变后的密码子和原来的密码子代表同一个氨基酸的突变。 32、 移码突变:在编码序列中,单个碱基、数个碱基的缺失或插入以及片段的缺失或插入等均可以使突变位点之后的三联体密码阅读框发生改变,不能编码原来的蛋白质的突变。 33、 癌基因:是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具有潜在的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特性。当癌基因结构或表达发生异常时,其产物可使细胞无限制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包括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 34、 细胞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的细胞基因组中,与病毒癌基因有同源序列,具有促进正常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发育等生理功能。在正常细胞内未激活的细胞癌基因叫原癌基因,当其受到某些条件激活时,结构和表达发生异常,能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35、 病毒癌基因:存在于病毒(大多是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中能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它不编码病毒结构成分,对病毒无复制作用,但是当受到外界的条件激活时可产生诱导肿瘤发生的作用。 36、 基因诊断:以DNA或RNA为诊断材料,通过检查基因的存在、结构缺陷或表达异常,对人体的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 37、 RFLP: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个体之间DNA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称为DNA多态性。若因此而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则可导致相应的限制性片段的长度和数量发生变化,称为RFLP。 38、 基因治疗:一般是指将限定的遗传物质转入患者特定的靶细胞,以最终达到预防或改变特殊疾病状态为目的治疗方法。 39、 反义RNA:碱基序列正好与有意义的mRNA互补的RNA称为反义RNA。可以作为一种调控特定基因表达的手段。 40、 核酶:是一种可以催化RNA切割和RNA剪接反应的由RNA组成的酶,可以作为基因表达和病毒复制的抑制剂。 分子生物学葵花宝典 3 41、 三链DNA:当某一DNA或RNA寡核苷酸与DNA高嘌呤区可结合形成三链,能特异地结合在DNA的大沟中,并与富含嘌呤链上的碱基形成氢键。 42、 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是一种基于DNA构象差别来检测点突变的方法。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如果碱基序列不同,形成的构象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单链构象多态性。 43、 管家基因:在生物体生命的全过程都是必须的,且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的基因。 44、 细胞全能性:指同一种生物的所有细胞都含有相同的DNA,即基因的数目和种类是一样的,但在不同阶段,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基因表达的种类和数目是不同的。 45、 SD序列:转录出的mRNA要进入核糖体上进行翻译,需要一段富含嘌呤的核苷酸序列与大肠杆菌16S rRNA3,末端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是核糖体的识别位点。 46、 反义核酸技术:是通过合成一种短链且与DNA或RNA互补的,以DNA或RNA为目标抑制翻译的反义分子,干扰目的基因的转录、剪接、转运、翻译等过程的技术。 47、 核酸探针:探针是指能与某种大分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并在相互作用之后可以检测出来的生物大分子。核酸探针是指能识别特异碱基顺序的带有标记的一段DNA或RNA分子。 48、 周期蛋白:是一类呈细胞周期特异性或时相性表达、累积与分解的蛋白质,它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共同影响细胞周期的运行。 49、 CAP:是大肠杆菌分解代谢物基因活化蛋白,这种蛋白可将葡萄糖饥饿信号传递个许多操纵子,使细菌在缺乏葡萄糖时可以利用其他碳源。 50、 顺反子 51、 结构域 52、 二、 问答题 (一)、病毒、原核、真核基因组的特点? 答:1、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① 种类单一;②单倍体基因组:每个基因组在病毒中只出现一次;③形式多样;④大小不一;⑤基因重叠;⑥动物/细菌病毒与真核/原核基因相似:内含子;⑦具有不规则的结构基因;⑧基因编码区无间隔:通过宿主及病毒本身酶切;⑨无帽状结构;⑩结构基因没有翻译起始序列。 2、原核基因组的特点: ①为一条环状双链DNA;②只有一个复制起点;③具有操纵子结构;④绝大部分为单拷贝;⑤可表达基因约50%,大于真核生物小于病毒;⑥基因一般是连续的,无内含子;⑦重复序列很少。 3、真核基因组的特点: ①真核生物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具有多个复制起点;②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③真核基因为单顺反子,而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基因多为多顺反子;④基因组中非编码区多于编码区;⑤真核基因多为不连续的断裂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镶嵌而成;⑥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⑦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⑧存在可移动的遗传因素;⑨体细胞为双倍体,而精子和卵子为单倍体。 (二)、乳糖操纵子的作用机制? 答:1、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调节基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