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财政学第七版(陈共 著)课件第五章

合集下载

财政学(第五版)英文版课件gruber_5e_lecture_slides_ch03

财政学(第五版)英文版课件gruber_5e_lecture_slides_ch03

• Whenever we see a correlation between A and B, there are three possible explanations:
1. A is causing B.
2. B is causing A.
3. Some third factor is causing both.
Public Finance and Public Policy JoCnoaptyhraignhGt ©rub2e0r10FWifthorEthdiPtiuobnlisCheorpsyright © 2016 Worth Publishers
1 of 33
3 Empirical Tools of Public Finance
• Causal: Two economic variables are causally related if the movement of one causes movement of the other.
Public Finance and Public Policy Jonathan Gruber Fifth Edition Copyright © 2016 Worth Publishers
The identification problem is a problem of bias.
• Bias: Any source of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that is correlated with the treatment but is not due to the treatment.
3.4 Conclusion
PREPARED BY

陈共财政学(第十版)ppt (16)[43页]

陈共财政学(第十版)ppt (16)[43页]

(3)固定性
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 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 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 的标准征税。
即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有相对稳定性。
税和税
收收
分 类
术 语

税收术语
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
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与纳税
(1)强制性
(2)无偿性
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 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 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无偿性是相对的,指的是不 能直接、立即、均等获得补偿。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 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福利” 。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难以兼顾。 没有效率 的公平便成了无本之木,没有公平的效率也无法持续。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公平类税收原则 效率类税收原则
•受益原则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能力原则
•征税费用最小化和 确实简化原则
•税收中性问题
课税标准: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或称课税依据。
税率: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即为
税率。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类 。
税率
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 —量能纳税的原则
税收术语
税收能力:(tax capacity)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
一是纳税人纳税能力,二是政府的征税能力。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 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 东西。”

—公司贷款流程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为例PPT课件

—公司贷款流程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为例PPT课件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受产业链的位置影响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7
3.行业风险分析
行业成熟度(启动、成长、成熟、衰退) 行业内竞争程度 替代品潜在威胁 成本结构(固定、变动成本,经营杠杆,盈
亏平衡点) 经济周期 进入壁垒 行业法规政策
8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三、客户分析
3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三)负债和分红变化引起的需求
商业信用的减少和改变(短期、长期) 债务重构(债务性质) 红利的变化(红利发放的必要性和合理
性) (四)其他变化引起的需求 利润率下降(谨慎、不受理) 非预期性支出(短期、长期)
4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二、贷款环境分析
2.客户经营管理状况
(1)供应阶段分析(进货)
货品质量 货品价格 进货渠道(有无中间环节、供货地区
的远近、运输方式的选择、进货资质 的取得) 付款条件(市场供给和商业信用)
15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2)生产阶段分析( 技术)
技术水平(核心竞争力) 设备状况 环保情况
成了资金的短缺,即公司对现金的 需求超过了公司的现金储备,从而 需要借款。
2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借款需求分析的内容
(一)销售变化引起的需求
季节性销售增长(短期) 长期销售增长(长期)
(二)资产变化引起的需求
资产效率的下降(短期、长期) 固定资产的重置和扩展(长期) 长期投资(长期)
客户品质分析
客户财务分析 客户信用评级 授信额度
9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一)客户品质分析
1.客户品质的基础分析
(1)客户历史分析

第5章 H-O理论

第5章 H-O理论

Chapter 5:Factor Endowment and the Heckscher-Ohlin Theory(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From this chapter,we will learn:factor intensity, factor abundance(endowment)(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Heckscher-Ohlin theorem(赫克歇尔-俄林定理)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H-O-S) theorem要素价格均等(赫-俄-萨)定理the Leontief paradox and it’s explanations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15.2 Assumptions of the Theory(理论的假设)1. two nations, two commodities (X and Y), two factors(L and K)2. both nations use the same technology3. commodity X is labor intensive, Y is capital intensive4.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5. incomplete specialization6. taste are equal in both nations7. perfect competition in both commodities and factor markets8. perfect internal factor mobility, no international factor mobility9. no transportation costs, tariffs, or other obstructions10. resources are fully employed11. international trade is balanced35.3 factor intensity, factor abundance, and the shape of the production frontier (要素密集度、要素充裕度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45.3A factor intensityfactor intensity :the ratio of labor and capital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 commodity.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第5章 HO理论.ppt

第5章 HO理论.ppt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H-O theroy)
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H-O-S theory)
2
赫克歇尔:瑞典经济学家,1879 - 1952 1919年出版了《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俄林:瑞典经济学家,1899 – 1979 代表作:《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美国经济学家,1915 – X 代表作:《经济学》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创立者: 赫克歇尔:瑞典著名经济学家,最早提出了一国的生 产要素拥有状况影响比较优势的观点。 俄林: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系统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完善者: 萨缪尔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29
5.3 Heckscher-Ohlin Theory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一、要素禀赋论的内容
26
5.2 Assumptions of the Theory(理论的假设)
1. two nations, two commodities (X and Y), two factors( L and K)
贸易中有两个国家(A和B国),两种商品(X and Y), 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假设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一个二维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 由流动。
假设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一个二维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该假设意味着在没有贸易时,国际间的要素报酬差异始 终会存在。
24
5.2 Assumptions of the Theory(理论的假设)
9、no transportation costs, tariffs, or other obstructions

陈共财政学(第十版)ppt (14)[49页]

陈共财政学(第十版)ppt (14)[49页]
1979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把中央财政 与地方财政分开来考察。
这样既能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的全貌,又能够 反映中央与地方政府各自收支的对比情况。
一、理解财政平衡
4、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按赤字反映情况 虚假平衡主要表现为由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形成
的“财政性挂账“,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构成隐性财 政赤字,抵减了当年现实的财政赤字。
SD=(G-tYf) CD=DEF-SD=(G-tY)-(G-tYf)=t(Yf -Y) DEF=CD+SD=(G-tYf)+t(Yf-Y)
两种口径的差别在于,债务收入是否计入经常收入 之中,以及债务的清偿是否计入经常支出之中。
一、财政赤字(或财政结余)的计量口径和分类
(一)财政赤字的计量口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计量财政 赤字或结余的口径: 财政赤字或结余=(总收入+无条件赠款)-(总支出 +净增贷款) 就我国而言,不同的时期对于债务收入与清偿的计算 方法是不同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从“七五” 时期开始改变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量方法,采用国际 的通用口径:主要是将债务收入和债务还本支出单列,将 债务付息支出列入经常支出。
财政虚假平衡有较大的隐蔽性,会使人们产生一 种错觉,即在实际上已存在赤字的情况下,还可能误 认为财政状况良好,从而导致决策上的失误。从这一 点看,虚假平衡比公开的赤字有更大的危害性。
一、理解财政平衡
•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
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 有赤字 ;
决算赤字是指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出现 赤字;
收支是国民经济货币收支体系中一类货币收支, 同其他货币收支,即同家庭部门、企业部门以及 对外部门的货币收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相互交 织、相互转化的,而且是互补余缺的。

人民大2024国际结算(第七版)PPT课件1 第一章 国际结算导论

人民大2024国际结算(第七版)PPT课件1 第一章  国际结算导论

第一章第三节国际支付清算系统
三、国际支付系统的基本要素
1、任何外币票据不能进入本币票据交换所。这就意味 着一张外币票据,一定要进入票据面值所表示的货币发行 国,才能进行清算,而且最好是到这种货币的发行和清算 中心去交换。
2、跨国流动的票据,其出票人和收款人可以是全球任 何地方的个人或企业,但是票据的付款人或担当付款的人 必须是所付货币清算中心的银行。
第一章第二节 国际结算的产生与发展
二、国际结算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国际结算制度(System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又称国际结算体系,它是各国之间结算 债权债务关系的基本方法和总的原则。 (一)自由的多边国际结算制度 (二)管制的双边国际结算制度 (三)多元化混合型国际结算制度
1、中央银行拥有并经营 2、私营清算机构拥有并经营 3、各家商业银行拥有并运行的行内支付系统 4、综合类经济交易中的商品贸易结算
第一章第三节国际支付清算系统
(二)按单笔业务支付金额划分 1、大额支付系统(资金转账系统) 2、小额支付系统(零售支付系统)
(三)按支付系统服务的地区范围划分 1、境内支付系统 2、国际性支付系统
易的结算 4、综合类经济交易中的商品贸易结算
(二)国际非贸易结算 1、无形贸易结算 2、金融交易类结算 3、国际资金单方面转移结算 4、银行提供的以信用担保为代表的一系列服务与结算 5、其他非贸易结算业务
第一章 第一节 国际结算概述
三、国际结算的研究对象
(一)国际结算工具 现代国际结算主要是银行的非现金结算,而非现金
(二)英镑清算系统 清算所自动收付系统(CHAPS)
(三)欧元实施后的欧洲支付系统 欧洲间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TARGET)

财务会计学(第13版)PPT第5章

财务会计学(第13版)PPT第5章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20
贷: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33 698
例5-1
银行存款 767 022
•13
甲公司于20×1年1月1日以825617元的价格购
买了乙公司于当日发行的面值为800000元、票面利
率为5%、5年期的债券,确认为债权投资。债券利息
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甲公司还以银行存款支付了
购买该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10600元(其中包括准予
例5-2
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600元)。
债权投资的入账金额=825617+10600600=835617(元)
应确认的利息调整借差=835617800000=35617(元)
•14
借:债权投资——债券面值 800 000
——利息调整 35 6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00
用10600元(其中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600元)。
债权投资的入账金额=737260+10600600=747260 (元)
应确认的利息调整贷差=800000747260=52740 (元)
•16
借:债权投资——债券面值 8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00
贷:债权投资 ——利息调整 52 740
⑤优劣
采用实际利率法能够使一项投资业务中各期投资
收益率相同,客观反映各期经营业绩,但计算工作
较为复杂。
•28
承例5-1。假定甲公司购买债券后采用实
际利率法确定债权投资的摊余成本。根据前
面的计算结果可知,实际利率为6%。为了方
便各期的账务处理,可以编制债权投资利息
例5-7
调整贷差摊销表,详见表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