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度单位(1)

合集下载

第二部分:二年级上册新课衔接讲义——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解析版)人教版

第二部分:二年级上册新课衔接讲义——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解析版)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一升二暑期专项讲义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学习目标:1.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直观表象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3. 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新知探究一:】新知引入1: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新知探究:为什么结果不同我和爸爸的手的大小不一新知引入2:观察直尺.你发现了什么?新知探究:厘米是长度单位,用字母cm表示。

你还能找出1厘米吗?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典例分析】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1、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2、把尺沿物体放平;3、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新知引入3: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小男孩儿的身高大约是1米.1米有10个10厘米,就是100厘米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米=100厘米【典例精讲】【例题1】填空.()厘米()厘米解题思路:测量物体长度时,先让物体与尺子靠齐,将物体的一端与尺子的刻度0对齐,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观察第一幅图可知,钉子的一端对着刻度0,另一端对着刻度4,说明钉子长4厘米;观察第二幅图可知,小刀的一端对着刻度0,另一端对着刻度8,说明小刀长8厘米.【例题2】铅笔长( )厘米 小刀长( )厘米解题思路: 测量物体长度时,先让物体与尺子靠齐,将物体的一端与尺子的刻度0对齐,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铅笔和小刀都没有对齐刻度0,不能从刻度0开始算起,而应该将物体两端所对的刻度相减得出它们的实际长度.正确解答:铅笔长( )厘米小刀长( )厘米 【学以致用】1.写出下面物体的长度.铅笔长( )厘米.橡皮长( )厘米.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教室长6( ) 黑板长3( )3 4课桌长50()小明身高120()3.填空.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作单位.1米= ( )厘米5米= ( )厘米100厘米= ( ) 米300厘米= ( )米4.算一算.1米-90厘米=()厘米2米+50厘米=()厘米16厘米-9厘米=()厘米24米+6米=()米【知识小结】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量同一物体,量出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量不同物体,量出的结果可能是一样的,因此,只有用同一长度作标准去量不同长度的物体,才能知道它们各有多长.2.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物体两端的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3.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1米=100厘米.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应该用米尺量,用米作单位【课堂巩固】1.(2022二下·镇原开学考)教学楼大约高16()A. 米B. 厘米C. 分D. 元【答案】A【解析】【解答】教学楼大约高16米.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生活实际可知.楼房的高度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2.墨水瓶高约().A. 16分米B. 6毫米C. 6厘米【答案】C【解析】【解答】解:墨水瓶高约6厘米.故答案为:C.【分析】墨水瓶的高度不是很矮.但也不是很高.所以用“厘米”作单位即可.3.(2022二上·兴化卷)量教室的长度时.最好用()作单位..A. 元B. 米C. 厘米【答案】B【解析】【解答】量教室的长度时.最好用米作单位.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量教室的长度时.最好用米作单位.4.(2023二上·景县卷)人走5步的距离大约是16m.()【答案】错误【解析】【解答】人走5步的距离不可能是16m.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人一步最多走1米.5步最多走5米.不可能走16米.5.(2023二上·新田卷)学校操场环形跑道长400厘米.()【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学校操场环形跑道长400米.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学校操场的跑道比较长.所以学校操场环形跑道应该用“米”做单位.6.在横线上填上“厘米”或“米”.一支粉笔长7________ 一个电脑鼠标长11________学校的旗杆高8________ 沙发长约3________一根玉米大约长19________ 一根跳绳长约3________【答案】厘米;厘米;米;米;厘米;米【解析】【解答】一支粉笔长7厘米;一个电脑鼠标长11厘米;学校的旗杆高8米;沙发长约3米;一根玉米大约长19厘米;一根跳绳长约3米.故答案为:厘米;厘米;米;米;厘米;米.【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数据大小和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7.(2022二上·汉中卷)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房子高约3________ 橡皮厚约2________课桌高约70________ 旗杆高约15________【答案】米;厘米;厘米;米【解析】【解答】解:房子高约3米;橡皮厚约2厘米;课桌高约70厘米;旗杆高约15米.故答案为:米;厘米;厘米;米.【分析】根据每种事物的实际情况作答即可.8.(2023二上·京山卷)在合适的答案后面的□里打“√”.(1)(2)【答案】(1)(2)【解析】【分析】先确定1米的长度.公共汽车的长度是超过1米的.水桶的高度是不足1米的.9.量一量.【答案】5cm【解析】10.量一量每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厘米)量一量5条边长.再填空.【答案】11.(1)上面图中的钉子长________厘米. (2)画一条比上面的钉子长2厘米的线段. 【答案】(1)4(2)4+2=6(厘米)【解析】【解答】(1)6-2=4(厘米).【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从任意一个刻度开始.然后用测量的两端刻度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2)先用加法求出要画的线段长度.再按画线段的方法:先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出要画长度的刻度.点上点.然后过这两点画线段即可.12.(2022二上·景县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根旗杆高13________(2)一支儿童牙刷长15________(3)教室门高2________(4)每次新闻联播的时间一般长30________【答案】(1)米(2)厘米(3)米(4)分【解析】【解答】解:(1)一根旗杆高13米;(2)一支儿童牙刷长15厘米;(3)教室门高2米;(4)每次新闻联播的时间一般长30分.故答案为:(1)米;(2)厘米;(3)米;(4)分.【分析】根据每种事物的实际情况作答即可.13.(2023二上·沾益卷)(1)这个回形针长________厘米.(2)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答案】(1)3(2)7【解析】【解答】解:(1)这个回形针长3厘米;(2)这支铅笔长10-3=7厘米.故答案为:3;7.【分析】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先把这个物体的一端与一个刻度对齐.然后把观察这个物体的另一端所指的刻度.最后把这两个刻度作差.就是这个物体的长度.【课后强化】一、单选题1.(2022二上·石碣镇卷)下面()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A. B. C.【答案】C【解析】【解答】选项A.物体的左端没有对齐0刻度线.测量错误;选项B.测量物体是.直尺没有与物体保持水平.测量错误;选项C.测量方法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直尺紧贴物体.并与物体平行.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2.(2022二上·芙蓉卷)下面的物体.高度接近1米的是().A. 台灯B. 讲台C. 教室的门【答案】B【解析】【解答】A:台灯的高度不足1米;B:讲台的高度大约1米;C:教室的门高度大约2米.故答案为:B.【分析】1米=100厘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物体的高度即可.3.(2022二上·芙蓉卷)一根长1米的绳子.先用去了70厘米.还需要用30厘米.这根绳子().A. 正好够用B. 不够用C. 还能剩下【答案】A【解析】【解答】1米=100厘米.100=70+30.所以这根绳子正好够用.故答案为:A.【分析】把1米换算成100厘米.然后看用去的长度和还需要的长度与100厘米的大小关系即可做出选择.二、判断题4.(2023二上·通榆卷)房间高3厘米.()【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房间高3米.不是3厘米.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5.(2022二上·景县卷)教室的凳子比1米矮.【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教室的凳子比1米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教室的凳子的高度作答即可.6.(2022二上·岳阳卷)100厘米比1米长一些.()【答案】错误【解析】【解答】100厘米和1米一样长.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1米=100厘米.由此判断长度即可.三、填空题7.下面的线段各是多少毫米.看图填一填.________毫米________毫米【答案】24;18【解析】【解答】第一个:24毫米;第二个:18毫米.故答案为:24;18.【分析】第一个:左端指向0刻度.根据右端的指向确定长度;第二个:左端指向1厘米.右端指向2厘米8毫米.所以长度是1厘米8毫米.也就是18毫米.8.(2022二上·兴化卷)在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教学楼高大约12________ 一支粉笔长大约7________一张书桌高大约70________ 衣柜高大约2________【答案】米;厘米;厘米;米【解析】【解答】教学楼高大约12米;一支粉笔长大约7厘米;一张书桌高大约70厘米;衣柜高大约2米.故答案为:米;厘米;厘米;米.【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米、厘米的认识.1米=100厘米.根据数据大小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9.(2022二上·龙华卷)将正确的读数写在图片下的横线上.__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答案】4;3;4【解析】【解答】6-2=4厘米;3厘米;5-1=4厘米.故答案为:4;3;4.【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四、解答题10.量出下面图形每条边的长.【答案】【解析】【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或几毫米.据此测量即可.11.(2022二下·镇原开学考)【答案】【解析】【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22.(2022二上·兴化卷)有一根绳子.剪去60厘米.还剩2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答案】60+20=80(厘米)答:这根绳子原来长80厘米.【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用剪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五、作图题12.量一量.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答案】【解析】【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毫米.据此测量即可;要求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在长方形的长边上截取与宽相等的线段.连接两个端点.即可得到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据此作图.六、综合题13.(2022二上·深圳卷)下面物体的长度各是多少厘米?(1)________厘米(2)________厘米(3)________厘米【答案】(1)5(2)4(3)3【解析】【解答】(1)6-1=5厘米.(2)4厘米.(3)6-3=3厘米.故答案为:(1)5;(2)4;(3)3.【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14.(2023二上·乌达卷)(1)铅笔长________厘米.(2)橡皮长________厘米.【答案】(1)7(2)5【解析】【解答】(1)铅笔长7厘米.(2)橡皮长5厘米.故答案为:7;5.【分析】用直尺量物体,左端要和“0”对齐,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15.(2023二上·沾益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小明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45________.(2)作家小明的身高约是1________27________.【答案】(1)厘米(2)米;厘米【解析】【解答】解:(1)小明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45厘米;(2)作家小明的身高约是1米27厘米.故答案为:(1)厘米;(2)米;厘米.【分析】根据每种事物的实际情况作答即可.。

一年级《长度单位》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一年级《长度单位》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一年级《长度单位》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一年级《长度单位》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的文具盒里都有什么东西?能不能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物体的长?让学生自己动手,并汇报测量结果。

通过同学们用各自不同的物品得出不同的结果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一)分小组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让学生明确活动的方法并动手操作。

(1)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不能弯弯曲曲的。

(2)将全班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每组从三件物品中(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全班总共分为6个小组,其中3组用正方形,3组用曲别针,3组用三角形。

注意:在使用三角形时,规定只使用三角形的一条边来量。

(3)在测量好后各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

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短边,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讨论交流,让学生尝试着总结。

)结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2、让各小组换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然后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学生独立操作,体会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集体备课-五单元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一)

二年级集体备课-五单元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一)

年级_二年级_________ 科目___数学计教学流程设计3、先估计一下自己的铅笔有多长,想一想怎样用直尺量出这支铅笔的长度?4、量一量:(1)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2)量一量《新华字典》有多厚。

(3)橡皮擦有多厚?5、如下图:这是一把断了的直尺,怎样才能量出上面物体的长度呢?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课前学生已准备好直尺)1.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爱心木器厂准备送给我们树人小学一批新的课桌,课桌的大小就跟你们现在用的课桌一样大,你能想办法告诉木器厂的经理课桌应做多长吗?你准备用你身边的什么东西来量课桌的长度?请2~3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文具盒量、有的用铅笔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有的用直尺量、有的用作业本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

学生自由量后汇报,教师板书记录:课桌大约有3支铅笔长,大约有3本数学书长,大约有2个作业本那么长,大约54厘米长……年级_二年级_________ 科目___数学1体会分米的含义,建立1分米的实际长度观念。

知道1分米等于10厘米。

2掌握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5、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把两根5dm长的铁丝绑在一起,绑起来的部分长1dm。

绑起来后的铁丝长多少分米?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还学会了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师:你能估计一下,课桌面大约有多长?学生:80厘米,90厘米,100厘米……教师:课桌面这么长,那我们在测量时是不是应该选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呢?老师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分米。

揭示课题:分米的认识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教师:分米我们通常用字母“dm”来表示。

数学新人教二(上)长度单位第1课时 认识厘米

数学新人教二(上)长度单位第1课时  认识厘米

黄色纸条和蓝色纸条一样长。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长度 单位。
2.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 单位。“厘米”还可以写作“cm”。
3. 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 是1厘米。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把直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 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如果物体的左端,对准的是0之外的其 他刻度,那么右端刻度减去左端刻度就是物 体的长度。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方法一:把尺子的刻
度0对准纸条
的左端。
纸条的右端对 着刻度几,就 是几厘米。
纸条的长度是5厘米。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方法二:纸条的左端对
准的不是刻度 纸条的右端 0,而是刻度1。 对着刻度6。
6-1=5(厘米) 纸条对 着刻度0。
数字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可 以用“cm”表示。
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这的在长是直度1尺厘。上米找,出像其这他样1比厘画米一的下长1度厘。米
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食指宽 大约1厘米
便利贴宽 大约1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1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认识厘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
学习目标
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 的作用。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 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初步尝试估测物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认识线段》赛课导学案_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认识线段》赛课导学案_1

认识厘米教学目标:米的关系;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观察课件、动手比一比,使学生认识厘米这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以及1厘米和几厘米的关系;通过量一量,使学生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3、通过想象、估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体会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发展思维的同时培养克服困难的行为习惯和精神。

教学过程:师:小明和爸爸要给课桌买个水晶垫,要测量课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没有尺子怎么量呢?师:看看古人师怎么做的?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师:小明和爸爸就采用了古人的测量方法,用拃做单位来测量,让我们看看测量的结果。

师:罗老师可为难了,量的是同一张课桌,为什么他们量得的结果会不一样呢?你有什么想说的?生:爸爸和小明手的大小不一样。

师:用手做单位来测量,手的大小不一样,单位不统一。

所以我们需要有统一的单位和测量工具,这样量出来的结果才会准确。

你们建议我班的小朋友用什么工具来测量课桌的长度?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1、认识尺子师:尺子是测量长度通用的工具,尺子有很多种,不止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他们用在各种不同的地方,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学生尺。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尺子拿出来,你们都有尺子,罗老师也想做一把尺子,请你认真的观察自己的尺子,看看我的尺子上还缺少什么?找到的与小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师:谁说说罗老师的尺子和你的比还应该有什么?生汇报(一)生1:应该有刻度。

师:说的很准确,还应该有刻度,一个一个的小道道。

师:这些小道道,距离相等,每5个格子长一点每10个格子更长一些,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测量长度。

师:它们叫什么名字呢?刚才那个同学说得特别的准。

叫什么?师:当然,这一条一条的线呢,我们就叫刻度线。

还有什么?(二)生:0—10的数字。

师:对啊,还有数呢。

师:其中,最小的数是哪个?师:对最小的数字0你又哪些了解?师:没错。

0可以表示很多的意思,尺子上的0表示的是起点的意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长度单位 人教新版(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长度单位 人教新版(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长度单位一、单选题1.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约()。

A. 30厘米B. 30毫米C. 30米2.扎西的身高是130()A. 厘米B. 分米C. 米3.一个矿泉水瓶的高度大约等于()个20厘米的直尺。

A. 1B. 2C. 3D. 34.一根铁丝,分别剪去20厘米和35厘米,还剩38厘米,这根铁丝原来长()A. 94厘米B. 83厘米C. 55厘米D. 93厘米二、填空题5.看图回答( 1 )估计结果________厘米( 2 )测量结果________厘米6.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也可以说是________毫米。

7.下列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牙刷长________cm 小刀长________cm 铅笔长________cm8.一本字典厚约4________。

学校旗杆高约12________。

9.小玲从家到书店要走90米,一次到书店去买书走了2米,又回家拿钱,然后再到书店,她这次一共走了________米?三、判断题10.判断题。

(1)1平方厘米比1厘米太。

(2)一块橡皮的面积约是4平方分米。

(3)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11.一枚回形针的长度大约是3厘米。

12.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

()四、解答题13.说一说(你的铅笔大约有多长?课桌、椅子有多宽?你的铅笔盒大约有多厚?)14.一个小组8个学生用同一把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并记录如下。

试估计这支铅笔的长度。

五、综合题15.下面的小学校园平面图是长方形,请根据这个平面图完成以下各题(1)量一量,算一算.(测量图上距离时取整厘米.)①校园平面图的长是________厘米,宽是________厘米.②校园实际长________米,宽________米,占地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2)根据上面校园平面图填一填并动手操作.①教学楼在花坛的________面,校门在跑道的________面;校园的西北角有________.②如果在校园的东北角建一个长25米,宽10米的食堂,请在校园平面图上按比例画出食堂的位置.(3)校园的林地里一共有李子树、杏树和桃树64棵,它们的棵数之比依次是1:3:4校园里有李子树、杏树和桃树各多少棵?六、应用题16.一枝蜡笔用去5厘米,还剩下7厘米,这枝蜡笔原来长多少厘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约30厘米。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基本概念:1.国际单位制①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②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③我国法定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2.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长度的测量①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

②正确使用刻度尺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的测量结果:数字:准确值+估计值。

4.时间的测量①基本工具:停表。

②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5.误差①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②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a.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b.仪器本身不准确。

c.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二、重难点重点: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和计时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③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0后面均为立方)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2.正确使用刻度尺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1.长度单位

一、长度单位第1 课时统一长度单位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重点: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难点: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等物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裁缝”的故事。

请同学们仔细听,想一想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帮帮他吗?有一天,裁缝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要做一件衣服,小裁缝热情地接待了客人。

紧接着,裁缝师傅认真地量出了衣服的长是3拃,小裁缝也认真地在布料上拃了3拃,裁出了衣服,并缝制好了。

过了几天,客人来取衣服,穿在身上一试,新衣服太小了。

这时师傅走过来,用手量了一下,生气地对小裁缝说:“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两拃?”小裁缝心里想:“我明明量的是3拃,怎么变成了2拃?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要用到些什么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出示课本、铅笔、铅笔盒等学习用品。

谈话: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它们,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你们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物体。

(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出示数学课本)提问: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来量。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可以是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或者小正方体,同学们一起来量一量我们数学课本的宽,好吗?交流:同学们量得数学课本的宽是多少呢?告诉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1 长度单位》人教版 【含答案】

《1 长度单位》一.选择题(共15小题,30分)1.教学楼大约高15( )A.米B.厘米C.元2.下列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毫米、厘米、分米、米B.分米、厘米、米、千米C.千米、米、分米、毫米3.( )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

A.一根牙签B.一支毛笔C.一支粉笔D.一根筷子4.郓城到北京距离大约585( )A.分米B.米C.千米5.文化路上的限速牌写“限速40”( )A.分米/时B.米/时C.千米/时6.下面物品的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A.一元硬币B.一张试卷C.一本故事书7.比1米长的是( )A.B.C.8.生活中( )的高度最接近于1米。

A.讲台桌的高度B.电视机的高度C.教室门的高度D.台灯的高度9.下面的长度与1千米最接近的是( )A.1千米2米B.9999米C.999米10.1米80厘米可能是( )的高度.A.课桌B.爸爸C.楼房11.可以用测量物体长度单位的是( )A.时B.角C.分D.米12.三个二年级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和教室的高度差不多,学校的教学楼是4层,教学楼的高度大约是( )A.25米B.15米C.5米13.( )把小尺的长度是1米.A.50B.5C.114.某市规定,身高在( )以上的儿童乘坐公交车要购买车票.A.1米20厘米B.12厘米C.12米15.下面物体中厚度或长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A.文具盒的长度B.《新华字典》的厚度C.数学书的厚度二.填空题(共10小题,20分)16.我们学习了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分别是 和 。

17.读一读,写一写.纸条长 厘米.铅笔长 厘米.18.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也叫 .19.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请你举例说明: .20.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厘米、 、米、 .21.厘米可以用字母 表示.22.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 ,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3是 .23.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通常用 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 作单位.24.给正确的说法画“√”,错误的画“×”(1)60厘米的铁丝与6米的绳子一样长. (2)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小平走一步的长度大约是40米. 25.量教室的长度一般用 作单位;量数学书的厚度一般用 作单位.三.解答题(共5小题,50分)26.在合适答案后面的□里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长度单位(1)
例1
爸爸对红红说:“我这里有一枝铅笔,刚刚削好,你能帮我看看它有多长吗?”


解析: 要测量铅笔的长度, 将直尺紧贴铅笔,使直尺的“0”刻度对准铅笔的左端
,再看铅

笔的右端对着几,长度就是几厘米。

答案:
7厘米

例2
这枝铅笔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错解:
8厘米

错解分析: 在测量时, 通常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再看另一端对着尺子
的什么刻度,这个刻度就是物体的长
。而图中的测量方法是把“1”作为起始点,所以另一端

点所对刻度,要再减去1厘米才是铅笔的长度。 如果不是以“0”刻度为起始点,铅笔的长度
就要用右端的刻度减去起始点的刻度,8-1=7(厘米)。

正解:
7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