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顶板注水玻璃加固技术

合集下载

顶板破碎巷道围岩注浆加固研究

顶板破碎巷道围岩注浆加固研究
地 质 情 况 , 用 高 分 子化 学材 料 马 丽散 浆 液 注 浆 , 9 1 1工作 面和 东翼 回 风巷 顶板 超 前 注浆 加 固。为 采 对 00
了测 试 岩石 注浆 加 固后 的 强 度 变化 , 发 了裂 隙 岩石 注 浆加 固 实验 仪 。 应 用 该仪 器 分 别 对 由 水 泥 浆 和 研 马 丽散 加 固后 的 岩 石 进 行 强 度 测 试 , 得 其 强度 提 高分 别 为 1 ~ . 和 0 — . 。 注 浆 加 固施 工 成 测 . 21倍 5 . 1 6 2倍 功 稳 定 了顶 板 . 取得 了良好 的 加 固效 果 关 键词 : 马丽 散 ; 注浆 加 固 ; 注浆 加 固 实验 : 石 注 浆 实验仪 岩
Br ke o n Ro f Ro dwa o a y
P n pig , n h h i, i Xu b n , a g L a g e g Ke n a Do g Z i u L e i W n i 2 n ( .hn o lE eg r p C m a y i Pn su , h oh u 0 6 0 , hn ; 1 ia C a n ry G o o p n n igh o S u z o 3 8 1 C i C u a
2 colo ca i n i l nier g C ia U i ri fM nn n eh o g , e ig 10 8 , hn ) . ho fMehnc ad Cv gnei , hn nv sy o iig ad T cn l y B in 0 0 3 C ia S s iE n e t o j Ab ta tT e lc lae fte N . c a e m n P n s u ig o gNo o lmieif e c d b e teig sr c : h o a r ao h o o ls a i igh oJn g n . c a n n u n e y w ah r , 9 3 l n

综放工作面破碎顶板中注浆及打设补强锚索技术的研究

综放工作面破碎顶板中注浆及打设补强锚索技术的研究
巷超 前维 护段 内补打帮角锚 索 , 最终顺利 的通过 了 F l 1 5断层 。为今 后遇到类 似的地质 构造提供 了宝贵 的
生产 管理经验 。
关键 词 : 注浆加 固; 补强锚索 ; 综放 工作 面 ; 片帮冒顶; 超前拉架 ; 永固S 中图分 类号 : T D 3 5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5 — 2 7 9 8 ( 2 0 1 3 ) 0 9 . 0 0 3 3 0 2
场 的实 际情 况 , 及 时 调 整 注浆 工 艺 。使其 发 挥最 佳 的注 浆效 果 。为 此 , 很 多 学 者 分 别 从 浆 液 在 煤 体 中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1 8 作者简介 : 陈继刚 ( 1 9 8 0一), 男, 河南许 昌人 , 工 程师 , 从事生产管理 工作 。
总第 1 6 9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2 7 9 8 . 2 0 1 3 . 0 9 . 0 1 5
综放 工 作 面破 碎 顶板 中注浆及 打设 补 强锚 索技 术 的研 究
陈继刚 , 王 刚
( 潞 安 集 团 余 吾煤 业 有 限责 任 公 司 , 山西 长 治 0 4 6 1 0 3 )
内顶板 下 沉量 较 大 , 最 大 可达 1 0 0 0 m m。严 重威 胁 矿 井 的安全 高效 生 产 。
3 过F 1 1 5断层 的方案
在过 F 1 l 5断层 初 期 , 由于 生 产 经验 不 足 , 发 生
过 几次 大 的 冒顶 , 导 致前部 刮 板输送 机 过载 , 严 重影 响正规 循 环作业 。为 了能 够更 好 更 快 的通 过 断 层 , 主要采 取 了工作 面 超 前 拉架 、 对 工作 面破 碎 顶 板 和 煤 墙 注浆 、 回风 巷 巷 帮注 浆 和 打 设 补 强锚 索 等 措 施 进 行加 固煤 墙 和顶板 。

巷道过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巷道过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巷道过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摘要:地质构造是矿井巷道开掘施工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其中巷道掘进过程中遇断层破碎带,受构造应力和原岩应力作用,断层构造发育范围内围岩整体性遭受破坏。

在原生裂隙的基础上产生次生裂隙,促使巷道围岩强度降低、易破碎,掘进时围岩矿山压力显现剧烈,导致巷道围岩发生塑形破坏,顶板变形失稳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

工程实际中应选择合适的过断层方案,并采取有效的支护方案与安全管理措施,以保障矿井巷道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使用。

关键词:巷道;过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安全措施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1.1工程地质概况某铁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纵向断裂有船底山断裂带(F1)和西部断裂带(F2),横向断裂有青山街~豹子山断裂带(F3)及F4~F10等小断裂。

船底山断裂带(F1)出露在背斜轴部,断层角砾呈棱角状,岩屑和硅质胶结,强烈镜铁矿化。

西部断裂带(F2)由南向北落差逐渐减小,沿断裂带有岩脉侵入及较强矿化和蚀变、地温变化相对强烈、赋矿层位出现挠曲。

F3断裂带位于矿区南部,其胶结物为岩屑和硅质,具有强烈镜铁矿化和黄铁矿化的特征,普遍见有重晶石。

成矿后期断裂带主要有F4,F5,F6和F7,为正长细晶岩脉充填,该组断裂破坏矿体,但位移不大。

1.2水文地质概况区内含有第四系全新统孔隙含水层、岩溶裂隙和基岩裂隙含水层等。

在钟姑复式背斜中,次一级背斜构造较发育,使轴部完整岩石破碎,产生裂隙,透水性增强,形成储水构造。

一般单位涌水量为1.849~4.105L/(s•m),渗透系数为1.833~9.91m/d,最大单位涌水量为8.204L/(s•m),渗透系数为10.89m/d。

含水层岩性以黄马青组下段杂色砂页岩为主,两翼岩层透水性有所减弱。

2巷道过断层合理掘进施工与支护技术2.1巷道过断层合理掘进施工技术当断层处围岩非常软弱破碎时,要采取超前管棚进行超前预加固措施和台阶法施工。

首先通过钻孔揭露待掘地段岩层及超前预加固效果,然后在超前钻孔内安装超前管棚,喷浆封闭后再利用超前管棚进行注浆加固,最后在形成的超前管棚结构维护作用下进行巷道掘进和支护施工。

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在深基坑土体加固中的技术应用

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在深基坑土体加固中的技术应用

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在深基坑土体加固中的技术应用发表时间:2020-12-17T13:08:20.503Z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第21期作者:郭贤静恩鹏黄志红马泽琛[导读] 本文结合一深基坑工程实例,探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在深基坑土体加固中的措施、工艺等问题,以期为基坑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保障。

郭贤静恩鹏黄志红马泽琛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江苏南京 210019摘要:本文结合一深基坑工程实例,探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在深基坑土体加固中的措施、工艺等问题,以期为基坑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保障。

关键词:深基坑:双液注浆;土体加固:浆液配比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地下空间已是当前趋势,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密度越来越大,深基坑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基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周边施工对土体的影响,相应事故经常出现,对基坑围护体系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均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基坑周边土体的加固。

本文通过某城市文庙街区项目基坑支护工程为例,采取了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加固土体处理措施,起到了很好的加固效果。

1.项目概况某城市文庙街区项目,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33456㎡,地下二层,地上庙街区三层、鼓楼部分二层。

古建部分为砖木结构,其中鼓楼2层,其余1层,古建部分总面积约2152㎡,其中最大古建单体面积约300㎡。

基坑规模:基坑面积12600m2,基坑周长570m,基坑深度11m,基坑等级一级。

2.现场原因说明分析某城市文庙街区项目工程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施工已完成,但是基坑东侧、南侧后进行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

市政工程施工位置距离该工程止水帷幕较近,其支护体系采用插打钢板桩工艺施工,可能对该工程止水帷幕及周边土体产生扰动。

3.双液注浆参数3.1注浆压力的选定注浆压力是注浆施工中的重要参数,它关系到注浆施工的质量以及是否经济。

因此,正确确定注浆压力和合理运用注浆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围绕顶板灾害的防治技术展开论述,不使用首先、其次、另外、总之、最后等分段语句,以突出论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一、顶板灾害的概述顶板灾害是煤矿工作面上顶板发生破碎或崩落的现象,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灾害。

这种灾害会造成矿井内的岩石泥浆大量涌出,严重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稳定运行。

二、顶板控制技术为了有效地防止顶板灾害的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中使用了多种顶板控制技术。

其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是岩层支护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岩石层进行支护,形成坚固的岩体结构,以保持岩层的稳定性,防止其崩落。

岩层支护技术具有多种形式,如锚杆支护、钢架支护、喷锚支护等。

这些技术都能有效地增强岩层的稳定性,防止岩层发生破碎和崩落。

三、顶板预测技术顶板预测技术是防治顶板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对岩石层的变形、破裂和位移等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前预测出顶板灾害的可能发生位置和时间,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常用的顶板预测技术有测量仪器和监测系统。

测量仪器用于准确测量岩石层的位移和变形情况,监测系统则将测量结果实时传输到中心控制室,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四、顶板加固技术顶板加固技术是对已经出现灾害的顶板进行修复和加固的技术。

它通过钻孔、注浆、爆破等方式,将强固材料注入岩石裂隙中,以填充和加固岩体,恢复顶板的稳定性。

顶板加固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能够迅速修复受损的顶板,恢复矿井的正常生产。

五、顶板排水技术顶板灾害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岩石泥浆涌出,给矿井的安全运营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煤矿安全生产中采用了顶板排水技术。

顶板排水技术利用井下排水泵抽取顶板泥浆,将其排至地面或其他安全地点。

通过排水,能够有效控制顶板泥浆的涌出,减少顶板灾害的危害。

六、顶板综合治理技术顶板灾害的防治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

顶板综合治理技术综合运用了岩层支护、顶板预测、顶板加固和顶板排水等多种技术手段,以全面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马丽散加固破碎顶板巷道的应用

马丽散加固破碎顶板巷道的应用

马丽散加固破碎顶板巷道的应用摘要:分析研究了马丽散N加固机理,针对富力煤矿破碎顶板采用注马丽散技术,对巷道进行超前加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巷道的顺利修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马丽散N;加固;破碎顶板;1 基本情况富力矿位于鹤岗煤田中偏西南部,在兴安矿与大陆矿之间。

距鹤岗车站十公里,矿井走向2.3公里,倾斜呈单斜构造,向东南倾斜。

设计生产能力180万t/a,随着开采向深部转移,开采深度增加,顶板压力也越来越大,顶板条件日趋复杂。

岩(煤)层的层节理、裂隙比较发育,岩(煤)的硬度较小。

井田范围内断层较多。

在开采过程中受采动及其它地质条件的影响,经常出现岩(煤)体破碎、构造应力异常、抽顶、片帮、巷道底鼓等情况。

该矿-530集中石门(穿22号层煤段),采用U29金属拱棚进行支护,巷道规格为:净宽4.2m,净高3.0m,巷道断面呈拱形.该段巷道掘出后变型损坏严重,顶板压力增大,支架阻力增大,巷道顶板大幅下沉,下沉量达1.0m两邦收敛在1.4m左右,棚腿扭曲变形严重.现场虽采取了加大架棚支护密度等措施,以加强对顶板的支护强度,但效果不佳.为此该矿与山东兖州浩珂伟博公司合作,采用注马丽散N技术,对巷道进行超前加固,为巷道的顺利修复奠定了基础。

2马丽散N加固机理马丽散N是由两种成份组成的聚亚胶脂产品,用于松散煤体的加固和水流入口的封闭。

其粘合力和机械性能极好,易与松散煤体产生高度粘合,低粘度混合物保持液体状态渗透到细小的裂缝,数秒种膨胀,从而有效地加固和密封处理区域,提高了松散煤体的整体性和受力性能。

其特点是:(1)粘度低能很好地渗入细小的裂缝中;(2)极好的粘合能力,易与煤(岩)体粘合,又能增加煤(岩)体的机械性能;(3)提高煤(岩)体的机械阻力和支撑力。

3注马丽散N的操作步骤及相关技术参数3.1注马丽散N的主要操作步骤(1)打注浆眼,利用风动锚杆钻机,与顶板小于45°的夹角向上打眼,打入顶板6m后,移动锚杆钻机。

罗克休在破碎型顶板掘进施工中的应用

罗克休在破碎型顶板掘进施工中的应用

罗克休在破碎型顶板掘进施工中的应用永贵能源贵州大竹林煤业责任有公司刘海龙摘要:罗克休是由树脂和催化剂两种基本成分组成,经化学反应,具有高发泡性能,开始膨胀,对围岩裂隙进行充填,对松散的煤岩体进行粘结,使之成为整体,从而起到加固破碎顶板的作用。

关键词:罗克休破碎型顶板固结快速堵漏前言大竹林煤矿瓦斯大,断层多,地质构造复杂,顶板破碎,极易发生顶板事故。

中法合资的罗克休聚合产品,能针对性地迅速消除以上隐患,已在该矿采区中得到应用。

其主要用途是:中空围岩裂隙充填;用作密闭墙和防火墙;加固破碎顶板及地层;防止片帮、冒顶;密封涌瓦斯和涌水点,如封堵密闭墙和防火墙漏瓦斯及封堵地下水和并筒涌水;锚杆和锚索眼的密封。

这里主要探索罗克休在掘进复合破碎型顶板施工中的应用。

一、罗克休快速堵漏密闭加固施工技术罗克休存在着2种形态:一种是用于中空填充的泡沫,另一种是用于注射加固的胶体浆。

1、罗克休现场应用工艺罗克休泡沫是一种由树脂和催化剂两种成分组成的注射产品,用于充填空洞,密封空气和瓦斯以及加固破碎程度高的地层。

施工时只需一台多功能泵和一支混合枪及注液管、逆止阀等辅助设施。

树脂和催化剂以4:l的体积混合,发生快速反应生成泡沫,体积膨胀30倍,泡沫会在几分钟内硬化。

罗克休胶体浆也是由两种成分组成,用于存在发生危险区域的煤层和岩石的稳定和加固。

施工时只需一台泵和一支注射枪,两组分1:1体积混合反应,3h后最大戮合力为1~2MPa。

2、罗克休适用范围和作用①采煤面片帮的加固(胶体浆),防止片帮造成冒顶;有利于支架推移及推溜。

②采煤工作面冒顶的加固(胶体浆),增强了顶板的完整性,加快推进速度。

③回撤支架加固煤岩体(胶体浆),用于支架顶板后尾梁处煤岩提前加固;减少回撤支架上网上绳等支护工作量,提高工作面回撤速度和安全性。

④破碎顶板充填及加固(泡沫),充填及加固破碎顶板,直接用于高温煤体后防止发火,防止瓦斯积聚。

⑤防火墙、密闭墙(泡沫),用于发火地点快速密闭墙,密闭巷道,防止有害气体涌出;可承压做永久密闭墙。

矿井防水注浆水玻璃施工方案

矿井防水注浆水玻璃施工方案

矿井防水注浆水玻璃施工方案3.1双液注浆的特点①注浆材料特点:采用P.042.5水泥-水玻璃(或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作为注浆材料。

该注浆材料具有凝胶时间可调控,可有效地控制浆液在地层中的扩散速度和距离,确保在有地下流动水流动的情况下,迅速堵住地下水的流动通道,且浆液的凝胶固结无毒、无污染;②采用注浆管垂直后跳格分段注浆工艺,可以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注浆参数,能保证止水的整体连续和有效的堵住水流通道;③施工设备简单,工艺具可操控性,施工成本较低;④对场地污染较小,有利于文明施工;二、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淤泥质土、粉质粘性土、粉土、砂层、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断层破碎带等地层富水和流动水条件下基坑工程的止水堵漏施工,也可广泛应用于电力、铁路和水利等基坑支护工程。

3.2双液注浆的原理①在淤泥质土、粉土、粉质粘性土、全风化、中强风化及断层破碎带富水和流动水条件下采用P.042.5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裂隙填充堵住流动水的流动路径和劈裂加固作用;在砂层中最好采用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其作用机理主要为渗透填充作用。

P.042.5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和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凝胶时间可调控,可以根据不同地层和注浆的不同阶段进行实时调控初始胶凝时间,减少地下水对浆液凝胶化性能的影响,确保浆液在富水和动水条件下的凝胶固结,起到有效的堵漏加固效果;②工程钻机成孔后,安放注浆管。

安放注浆管后最好在注浆管与孔壁间隙内填充中粗砂,以利于注浆时浆液匀速溢流,对堵漏加固效果有明显提高。

③注浆管为φ48钢管或30X2.5无缝钢管,距注浆管底部2.0m 范围采用“梅花状”布置注浆溢浆孔,孔径5-10mm,孔间距50mm,溢浆孔外部可覆盖橡胶套,这样能保证浆液在压力条件下注入地层,而防止地层中的水和砂土进入注浆管,影响注浆施工效果;④工程钻机成孔和安放注浆管完成后,一定要对地面以下4m左右进行封孔。

3.3施工步骤3.3.1造设止浆墙在注浆孔上部4.0m范围处造设止浆墙,止浆墙下部安放压实的编织袋或棉纱,可用钢筋送到地面下4.0m左右处,以防止注浆过程中浆液上冒,起不到注浆堵漏加固的效果,上部采用一定比例的水泥浆和稀释到一定比例的水玻璃灌注封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11期 中州煤炭 总第191期 破碎顶板注水玻璃加固技术 张 帆,张石奇 (义煤集团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821) 

摘要: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11采区轨道上山沿二,煤层顶板掘进过程中遇破碎煤层,为确保快速安全通 过11采区轨道上山(扩巷段)顶板破碎带,采用对顶板破碎煤层进行注水玻璃加固的方案,通过调整浆液的 配比,增加了煤体的整体性和可塑性,消除了掉矸伤人事故的发生,实现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关键词:破碎顶板;水玻璃;加固技术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506(2011)11—0083—03 

1 工程概况 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11采区轨道上山位于 该矿东翼,设计长度1 535 n-i,巷道沿二 煤层顶板 掘进,采用锚网索+36U型钢棚复合支护。根据《煤 矿安全规程》规定:采区或盘区内的上下山和平巷 的巷道净高不得低于2 m;主要进、回风巷道最高允 许风速不得超过8 m/s 。11采区轨道上山总进风 量为9 074 m /min,考虑到采区内工作面布置、风机 实际供风能力和采区所需风量计算等因素 ,把原 巷道断面积扩刷为净断面积19.1 m (下宽5 964 mm,净高3 932 mm),以满足采区运输及通风需要。 2轨道上山扩刷段顶板过破碎带存在问题 11采区轨道上山替棚段巷道沿二,煤层顶板掘 进,其地层柱状如图1所示,采用29U型钢棚+锚 网喷复合支护,遇破碎带段扩刷巷道长约50 m,采 用36U型钢棚大断面支护。由于顶板岩层破碎,局 部冒顶3~4 m,难以打设顶板锚网进行加固,只能 通过绞架进行临时支护,其冒顶区绞架如图2所示, 巷道断面与煤层层位如图3所示。 3 顶板(二,煤层)加固方案的确定 考虑到施工安全因素及生产进度等问题,采用 对顶板注水玻璃及水泥浆方案进行加固。 巷道属于典型三软突出煤层,煤层及顶、底板岩 收稿日期:2011—07—02 作者简介:张 帆(1987一),男,河南淮阳人,技术员,2009年毕业 于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现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性均不稳定,较松软,不易维护,在巷道掘进施工过 程中曾采用撞楔法、煤层注水等方法超前控制顶煤, 效果不甚理想;后采用注马丽散的试验方案,但该方 案每吨预算为2.7万元,成本过高且效果不佳;而水 玻璃每吨只需1 500元,可与水泥任意配比,具有良 好的机械性能与渗透性,故采用注水玻璃和水泥浆 的试验方案,材料预算见表1。 

地 代 层 累 岩层 岩性 厚 厚 柱状 名称 岩性描述 层 号 ,m ^“ 

0.7 21.8 —● 二2煤层 黑色粉末状,块状,以暗煤为主,夹亮煤条 J 带,属半亮型煤,/go.7 m。 

深灰色,块状,底部为条带状,与细砂岩呈 1.6 23.4 互层状,含少量白云母及大量植物根茎化 砂质 

泥岩 石

,裂隙发育。 下 

一 灰色,厚层状,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岩 — 4.8 28.2 细粒 屑,长石,次圆状,分选中等,层面含炭屑 叠 P 砂岩 及大量白云母片,高角度裂隙发育,具方解 统 石脉,全井田稳定,为井田主要标志层之 

一0 

山 砂质 深灰色,块状,砂泥质胶结,岩石较为破碎, 

西 5.5 43.7 泥岩 局部含大量植物根茎化石且有多层煤线发育, 为二-煤层直接顶,局部发育。 组 

黑色,粉末状,鳞片状,局部见块状,以亮煤 4.4 48.1 ■ 二1煤层 为主,含暗煤条带,若玻璃光泽,属半亮型煤。 黑灰色,厚层状,粉砂结构,以石英长石为 

6.4 54.5 粉砂岩 主,含少量白云母片及炭屑,大量瘤、豆及缎 状FeS结核,层面夹泥质条带,中上部粒度稍 蛆,为细砂岩,裂隙发育被方解石充填。 

图1采区地层柱状 

● —-——一 1 1采区轨道上山扩刷方向 

图2 11采区冒顶区绞架示意 

・83・ 2011年第11期 中州煤炭 总第191期 圈3巷道断面与煤屡屡位示意 裹1材料预算 

4方案实施 4.1注浆孔设计 11采区轨道上山需注浆段共50 m,在前20 m 采用深浅孔交替打设的初步设计。设计方案1:第1 排浅孔布置在扩刷巷道掘进面退后4.5 m位置,每 排设计3个钻孔,孔深4 m,终孔控制巷道顶板以上 垂距2 m位置处,钻孔间、排距为1 m×2 m(图4), 1 、2 、3 设计孔深均为4 m,倾角均上仰30。,偏角左 偏分别为87。,71。,58。。 

36U型棚 寸吨芹 I后巷道中心线 1.!避 ,J 唧 钻孔布置平面1 

钻孔布置平面2 钻孔布置剖面 圈4轨道上山扩巷段顶板注水玻璃浅孔示意 

浅孑L施工完毕后,从扩刷巷道掘进面退后8 m 位置开始打设深孔钻孔,设计每排3个孔,孔深8 m,终孔控制巷道顶板以上垂距4 m位置处,间、排 ・84・ 距为1 m X 2 m(图5),1 、2 、3 设计孔深均为8 m, 倾角均上仰30。,偏角左偏分别为89。,8O。,73。。 施工断面 图5轨道上山扩巷段顶板注水玻璃深孔示意 经过现场试验,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钻孔倾角 过大,未等浆液注满钻孔即出现回流现象,很难提高 注浆压力,达到预计峰值;②3个钻孔的终孔间距过 大,相互渗透影响的扩散半径小,不能取得理想的渗 透黏结效果。 鉴于以上原因,特制订第2套方案:浅孔打设同 方案1,深孔沿巷道正顶打设,每排由3个孔增加至 5个孔,设计孔深均为8 m,倾角由30。改为25。,终 孔控制到巷道顶板以上垂距3 m位置处,间、排距调 整为0.5 m×2.0 m(图6),1 、2 、3 、4 、5 偏角左偏 分别为89。,84。,8O。,76。,73。。 施工断面 钻孔布置削面 图6方案调整后轨道上山扩巷段顶板注水玻璃深孔示意 4.2浆液配比选定 顶板注浆材料由水、水玻璃和水泥三者混合而 成,注浆时水玻璃起催化作用,加快水泥浆的凝固速 度;水泥浆可通过渗透作用充填煤层裂隙,待水玻璃 催化后可与煤层凝结为整体,加强对顶板的支撑作 

竖2011年第11期 张帆等:破碎顶板注水玻璃加固技术 总第191期 用。因此,如何进行配比才能取得最佳的凝结效果 就成为了关键技术问题。配比试验数据见表2。 

裹2 (水+水玻璃):(水+水泥)混合配比试验数据 混合液配比 1:l 1:2 1:3 1:4 1:5 1:6 注浆压力/MPa 0 1 1 2 3 3 凝结时间/min 1 3 5 l1 16 24 注浆效果 差 差 良 良 好 良 

采用1:1、1:2、1:3的浆液配比进行注浆加固 时,由于混合液凝结过快,未待达到预设压力时孔口 已被凝结堵塞,破碎裂隙不能被完全填充,注浆效果 不好。 采用1:4的浆液配比时凝结时间虽然适中,但 压力始终不能达到预设峰值,浆液扩散范围小,效果 不明显;采用1:6的配比时虽然压力可以达到预设 值,但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注入的浆液量大,材料较 浪费,效果不佳。 通过对比试验得出1:5的浆液配比最为科学合 理,在适当的时间内即可达到预设压力,且注浆量适 中,可加快巷道扩刷的施工进度,缩短完工时间,确 保工程的安全高效、质量可靠。 4.3注浆方法 注浆前先将水与水玻璃按照1:1的配比盛放在 一个桶内,再将水泥与水也按照1:1的配比盛放在 另一个桶内,施工时采用双吸管双浆液同时注。注 浆时先慢速输送浆液,待孔口有少量渗出凝固后,再 逐渐加快加大输送量;同时,注意观察压力表读数, 注浆压力应控制在3 MPa左右,待10—20 min浆液 凝结即可。当压力超过3 MPa时,应逐渐减缓注浆 速度,直至不再升压或返浆,即可停止该孔注浆(注 浆过程中一旦发现跑浆现象较严重时应立即换孔或 停止该孔注浆)。 5 应用效果 采用配比为(水+水玻璃):(水+水泥)=1:5 的浆液,注浆后破碎煤层均较好地黏合在一起,表面 有大面积的白色浆液扩散渗流痕迹,煤体形成了较 完整的可塑整体,既加强了煤层对顶板的支撑力,又 消除了过巷扩刷时的安全隐患。保证了巷道扩刷施 工安全,提高了生产进度。 

6 结语 采取对顶板破碎煤层注水玻璃加固的措施,大 大提高了煤体的整体性和可塑性,增强了对顶板的 支撑力,有效防止了架棚施工过程中片帮冒顶时落 矸伤人的事故发生。 对煤层裂隙充填水玻璃与水泥的混合浆液,增 加了黏合强度,防止顶板裂隙局部积聚瓦斯造成瓦 斯超限。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 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2]黄元平.矿井通风[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杜,2003. (责任编辑:秦爱新) 

(上接第75页) 卸车时除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必 须站在平板车上方。 

4存在问题 (1)工作面安装时坡度大,平均坡度为18。,最 大坡度为30。,调整液压支架时,不易控制方向,且 下滑力大,作业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2)安装时设备向下垫车过程中需要防止跑 车,作业人员需撤到安全地点,影响安装速度。 (3)运输环节多,液压支架在工作面运输2次, 联车次数多,制约安装速度。 (4)由于工作面压力大,工作面安装后的液压 支架顶梁距煤墙侧轨道高度达不到运输要求,需不 断进行落底保证高度,安装速度慢。 5 结语 (1)解决了综采大倾角逆向安装的难题,通过 在上切巷口设“人”字道岔,液压支架运输由下到 上,再由上到下,液压支架自下而上安装,解决了液 压支架在卸车、安装调架防滑的难题。 (2)设备由运输巷进人工作面安装,与回风巷 施工高抽巷、本煤层钻孔同时进行,为生产接替争取 了宝贵时间,为以后综采工作面大倾角安装积累了 经验。 (3)先安装端头支架,增强了支护强度,解决了 上下端头压力大的支护变形严重不好维护的难题。 (责任编辑:秦爱新) 

・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