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军考部队战士考军校语文专项复习测试练习试卷及答案-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的翅膀叶春雷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
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
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
这只蝴蝶,或者大鹏。
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
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
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
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芥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
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
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成为自己的宠物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
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
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
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
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
庄子选择了突围。
庄子冲天而起。
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
庄子完成了自己。
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
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
”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
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
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
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
庄子是有翅膀的人。
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
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精品】解放军军考语文5年真题及答案德方军考汇编(2013-2017)

(2013-2017)解放军军考语文真题,解放军士兵考军校,解放军军考语文,德方军考,解放军军考历年真题,解放军军考资料目录2013年军队院校招生士兵高中语文真题 (2)2014年军队院校招生士兵高中语文真题 (7)2015年军队院校招生士兵高中语文真题 (12)2016年军队院校招生士兵高中语文真题 (18)2017年军队院校招生士兵高中语文真题 (24)2013年军队院校招生士兵高中语文真题答案 (30)2014年军队院校招生士兵高中语文真题答案 (33)2015年军队院校招生士兵高中语文真题答案 (35)2016年军队院校招生士兵高中语文真题答案 (37)2017年军队院校招生士兵高中语文真题答案 (39)2013年军队院校招生士兵高中语文真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1.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是A.湖泊.bō供给.gěi 慰藉.jí量.体裁衣liángB.膝.盖xī脂.肪zhī掣.肘zhì循规蹈矩.jǔC.荷.枪hè惬.意qiè畜.牧chù里应.外合yìngD.麻痹.pí炽.热zhì屏.弃bǐng 敷衍塞.责sāi2.有错别字是A.旋涡头昏脑胀负隅顽抗警钟长鸣B.羸弱莫名其妙出身行伍并行不悖C.眩目世外桃源坐镇指挥一泻千里D.蛰伏自鸣得意祛除风寒无稽之谈3.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①他入伍八年,两次荣立三等功。
②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了几种预案。
③那次火山吞噬了打片的土地。
④严格管理,能杜绝事故。
A.其间制定爆发只要/就B.期间制订暴发只有/才C.期间制定暴发只要/就D.其间制订爆发只有/才4.没有语病的是A.40多岁的人,竟如孩童般摆弄餐桌上插着的小旗,并会心地发出笑声。
B.基层敢不敢提意见、指问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上级领导机关的态度。
C.兔子既没有利爪、獠牙,又没有坚甲、厚皮和伪装,为了生存,只好多挖洞、多做窝,从而逃避敌人。
2021年军考部队士兵考军校语文复习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2021年军考-高中学历士兵考军校-语文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词语中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铁轨.(guǐ)隧.道(suì)呼啸.(xiào)磨磨蹭.蹭(cèng)B.娇嗔.(chēn)胭脂.(zhi)惆怅.(zhàng)黑黝黝.(yǒu)C.嘟.囔(dōu)贬.低(biǎn)温馨.(xīn)窸窸窣.窣(sū)D.辟.邪(bì)踮.着(diàn)高昂.(áng)无稽.之谈(jī)2.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寒暄谛听震憾完璧归赵B.纨绔亲睐经典再接再厉C.厮打战栗九州偃旗息鼓D.衣钵贤惠自诩委屈求全3.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高大的山峰、的草原、奔腾的河流,都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②小时候,我们受了一点点,就会到处诉苦,哭哭闹闹,但给颗糖就能被哄好;青春期时,我们会拉着朋友倾诉,然后得到安慰。
③我开始研究民间文艺,了一些民歌和剪纸。
A.辽阔委屈搜集B.寥廓委屈搜集C.辽阔委曲收集D.寥廓委曲收集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政府无端指责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信息公布不及时,中国人民对美方的错误行径无不义愤填膺....。
B.不能简单地把住房问题全部推向市场,对于低收入者来说,保障他们的住房需求,政府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C.黑人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的流浪者,他们在林肯纪念堂前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D.往年五一,到马仁奇峰游玩的市民不绝如缕....,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游客稀少,整个景区冷冷清清。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也许是那个快乐的男乘务员发现台儿沟有一群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每逢列车疾驰而过,她们就成帮搭伙地站在村口,翘起下巴,贪婪、专注地仰望着火车。
B.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
2021年军考部队士兵考军校语文复习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2021年军考-高中学历士兵考军校-语文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1小题)1.下列词语中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铁轨.(guǐ)隧.道(suì)呼啸.(xiào)磨磨蹭.蹭(cèng)B.娇嗔.(chēn)胭脂.(zhi)惆怅.(zhàng)黑黝黝.(yǒu)C.嘟.囔(dōu)贬.低(biǎn)温馨.(xīn)窸窸窣.窣(sū)D.辟.邪(bì)踮.着(diàn)高昂.(áng)无稽.之谈(j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撕打杜撰难以捉摸防微杜渐B.调剂战栗自明得意兴高采烈C.萧瑟国萃闪烁不定残羹冷炙D.寒暄炮烙微不足道孝悌之义3.选出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①现在,我们仍然在为逐步______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行不懈的努力。
②随着时光的_______,他脸上的皱纹更深更密了,古铜色的面庞犹如深秋里沟谷纵横的山野。
③因特网传递着世界上的最新信息,它______了各国文字,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互了解。
A.改善流失沟通B.完善流失沟通C.完善流逝沟通D.改善流逝沟通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夫妻俩工作上互相理解支持,生活中互相照顾,真是恩爱和睦、礼尚往来....的一对儿。
B.张老师教学有方,经常在课堂上故弄玄虚....,以启发学生,收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
C.三年自然灾害,家里处在最为困难阶段,他的母亲总是吃孩子们剩下的残羹冷炙....。
D.如不加紧治理,南水北调这一造福工程可能成为纵贯南北的污水网,会贻笑大方....。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考场千万别慌,”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做题时要看清题干要求,答题时要有条理。
”B.按照结构分,可以分为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和同位短语等;按照功能分,可以分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
2022年军考士兵考军校语文专项知识点复习试卷及答案

2022年军考语文专项复习测试卷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二)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甘肃省军考语文真题试卷

甘肃省军考语文真题试卷1、关联词:极光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还直接影响到无线电通信、长电缆通信,()长的管道和电力传送线等许多实用工程项目。
[单选题] *以及(正确答案)甚至特别特殊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袅娜(nuò)一幢房屋(dóng)B、踯躅(zhú)芸芸众生(yún)(正确答案)C、青荇(xìng)礼节甚倨(jū)D、颤动(zhàn)间至赵矣(jiàn)3、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翘首(qiáo)颤抖(chàn)静谧(mì)深恶痛绝(wù)(正确答案)B.纤维(qiān)畸形(jī)蛮横(héng)顿开茅塞(sè)C.莅临(lì)脸颊(xiá)粗糙(zào)至死不懈(xiè)D.摄取(niè)炫耀(xuàn)应和(hè)不省人事(shěng)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樯橹qiáng酹lèi 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正确答案)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炽烈chì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5、修辞手法: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单选题] *比喻拟人(正确答案)比拟夸张6、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一句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1《将进酒》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休憩(qì)眉黛(dài)(正确答案)B、点缀(zhuì) 遒劲(jìn)C、皱褶(zhě) 砂砾(lè)D、訇然(hōng) 晕车(yūn)9、1“念奴娇”“雨霖铃”是词牌名。
2021年军考高中士兵考军校语文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2021年军考-高中学历士兵考军校-语文综合测试卷语言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阅读题一.语言运用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在城市治理中,善用科技力量不等于“唯科技论”,还需要制度支撑。
城市治理想实现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不可能只靠科技创新“一条腿”走路,没有制度创新的驱动将会行之不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城市治理中的创新举措亟待法律支撑、制度保障,从而补齐法治建设的短板。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依靠科技和制度双重创新驱动,才能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水平。
①但也可能让城市变“脆弱”②当治理实践走在了规则的前面③政府各部门间的“数据孤岛”如何打破、“条块不顺”如何化解④数字空间安全防范体系如何同步跟进⑤数字化可以让治理更“聪明”A.③②①④⑤B.④①②③⑤C.③⑤①④②D.④②①③⑤2.下面是《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中有关人物的对联,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或短语巧妙组合,补全对联的内容。
【供选内容】留、直行、樊参乘、纾国难、撑酒筵、力挽狂澜、刘姓乾坤、三寸巧舌(1)上联:张留侯忠谏,揽千钧,回汉家天下下联:(2)上联:下联:一番善辩,情荡衷肠罢干戈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7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共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圆桌峰会。
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的主题,各国领导人内表示支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支持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坚持发展导向,开展更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合作项目。
各国希望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名句默写(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2)?杨柳岸,晓风残月。
2022年军考语文专项复习测试卷及答案-语言运用

2022年军考语文专项复习测试卷1.依次填入下面括号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非常熟悉《哈姆莱特》这部戏剧,(),()。
(),(),(),(),因为他自己就是把这当作一般推理的手段来应用。
①不管他遭遇到什么,我们都可以引用到我们自己身上②就像我们无从描述自己的面孔一样③也因为哈姆莱特的痛苦在他脑子里一转就移到了一般人身上④因而我们几乎不知道该怎样评价它⑤因为它最富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⑥这是莎士比亚剧作中我们最常想起的戏A.④②⑥⑤③①B.②④⑤①③⑥C.⑥②④③①⑤D.①⑥③④⑤②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阅读首先是一种个人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阅读可以重塑个人的精神世界。
亚里士多德曾经给人做出过最科学经典的定义:理性的动物。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而阅读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理性行为。
这或许才是阅读的本质,由亚里士多德而来。
①是与个体经验的对接②其次对于内容的感悟也基本是个体的③那里面有切实的人生知识与过去年代人类理性智慧的积淀④你读与不读,读什么书,大多可以由你个人决定⑤而书本正是人类理性的结晶⑥尤其是那些杰出的经典之书更是人类奋斗最为经久不衰的成果A.④②①⑤⑥③B.①②④⑤⑥③C.②④①⑥③⑤D.④①②③⑥⑤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
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
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希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
如此,______。
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
①百家争鸣②齐头并进③才能勇者辈出④才能智者蜂起⑤让实践的理性改变现实⑥让思想的光芒肆意照射A.④①⑥③②⑤B.①⑥④②⑤③C.③②⑤④①⑥D.③①⑥④②⑤4.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在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应当适当转换视角看问题,客观分析他人的观点,,,,,探究这些差异从何而来,从而分析自己视点的优点、意义,并进而完善自己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年解放军军考语文真题关键词:2018 军考真题,2019 军考,德方军考,军考语文,军考资料,军考视频,军考辅导德方首先预祝你 2019 年军考取得好成绩!军考真题的参考意义巨大,希望你好好利用这份军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21 分))A.皈.依guī拓.片tuòB.稗.官bài 掮.客qián C.悚.然sǒng戏谑.x uèD.绦.虫tāo悖.逆bèi 长颈.鹿jǐng有血.性xiè冠.心病guān入场券.quàn戛.然而止jiá暴殄.天物tiǎn怙恶不悛.quān淙.淙流水zōng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是()A.诵读掂量辩证法揭杆而起B.观摩幅员哈密瓜独辟蹊径C.安祥驰骋录像机对簿公堂D.寒喧通讯座谈会临渊羡鱼3.依次为下列两副对联选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936 年鲁迅先生逝世时,美国作家斯诺撰写了一副挽联,托人送到鲁迅先生追悼会上。
挽联是:译着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何人领呐喊?先生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1990 年德高望重的徐向前元帅逝世,越共领导人黄文欢即书一联以悼之,挽联是:军心暖,威震沙场敌胆寒。
A.中国已经身先士卒B.中国不幸同甘共苦C.寰宇已经同甘共苦D.寰宇不幸身先士卒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适用恰当的一项是()A.科隆新年夜发生的耸.人.听.闻.的群体犯罪事件,再度引发德国民众对外来难民的恐慌情绪,科隆市长发言人说,政府绝不容许执法“无人区”出现。
B.不言而喻,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阐发问题,提出理论的途径往往有差异,甚或大.相.径.庭.,物理学家重在理念的物质基础,数学家重在数学逻辑的严密。
C.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民众生活明显改变,咖啡成为下.里.巴.人.的重要食品。
当时,工人生活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咖啡成为保持精力的必需品。
D.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武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知道,魏晋人在思想上崇尚放任、崇尚自由,因此其文学、艺术、哲学皆能彰显个性。
B.汉末之王充思想,是批评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及是古非今思想的代表人物。
C.意志坚强的人们绝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影响了他对获得最后胜利的信心。
D.《礼记》是从先秦至西汉关于《仪礼》解说、发挥的文字汇集,是我国秦汉以前的社会生活史和生活习俗、礼仪制度、人生经验。
6.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一项是()A.总之,这部论文集,触及了当代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
B.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锋了。
C.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 年冬奥会有利于进一步展示中国形象,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D.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存的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B.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戴望舒。
C.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
D.《百年孤独》的作者为哥伦比亚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每小题3 分,共9 分)烽火,古代用于边防报警的烟火,也称烽燧,有白天、夜间之分。
白天放烟为“烽”,也称烽烟,夜间举火为“燧”。
《墨子?号令》载:“出侯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
烽燧,也是施放烟火的地方,即烽火台。
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
今天我们见到的古丝绸之路上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是始建于西汉宣帝年间的克孜尔尕哈峰燧。
它是汉唐丝绸之路标志性的军事通讯建筑设施,是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军政系统和丝路繁荣的见证。
烽火台一般建在高台上或是高楼上,以便戍守者了望,有军情时也便于通知相邻的其他烽火台。
烽火台的设置,不是孤设一台,而是台台相连相望,遇到紧急的军事情况一台燃起烽燧,台台相继点燃,可以从边境一直传到内地直至京城。
烽火是最古老且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作用就是预警外敌入侵,所谓“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榆塞”,即边关、边塞。
通常在烽火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燃放。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载:“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因为施烟的燃料中通常会有狼粪,故又称烽烟或狼烟。
烽火一起,常有战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故又常以烽火(包括烽燧)指代战乱。
从历史上看,各个王朝都重视烽燧的营建戍守,以保证边疆通讯的畅通和国家的安全,特别是边患严重的王朝或南北对峙的时代。
营建戍守烽燧的历史悠久,早在周王朝就已经开始。
为了预警边患,战国时期各国也不断修建烽燧。
汉王朝是历史上大力经营烽燧的王朝之一,汉王朝的边患主要来自匈奴,最紧急的时候,“胡骑入代句注边,烽火通于甘泉、长安”(《史记?匈奴列传》)。
每当匈奴大举南侵,烽火从边境燃起,直到离宫、甘泉宫甚至是长安城。
汉代着名的塞墙遗址,位于额济纳河流域。
此塞墙始建于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废弃于东汉末年。
塞墙沿线遍置烽燧,烽燧以草苣点燃,在历史上起到维护河西走廊畅通,保证汉与西域的交通、切断匈奴于羌联系的战略作用。
烽火关乎重要军事边防信息的传递和国家的安危,所以从设置到燃放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史记?封禅书》记载,烽火最早被称为“权火”,即祭祀时所举的火把、火炬。
烽火大约是由权火发展演变而来,其形状如从井中取水的“桔皋”。
烽火台用的桔槔一端系的不是水桶,而是“兜零”,即“烽火”,里面置放的是薪草。
烽火台一定要设置在险绝的高山上,在没有高山的平地上设置也要远离其他物休,为的是视线辽阔,便于观察。
烽子,即守卫烽火台的士兵。
烽火的施放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如举一火是报平安,举二火是提醒守军要提高警惕、加强戒备。
举三火表明已远远看到敌人骑兵扬起的烟尘,而确确实实看到敌人来犯,就要点燃柴笼。
(选自自高建新《烽火及其设置》,有删改)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用于边防报警的烽火有白天和夜间的区别,白天放烟,夜晚举火,用来向内地甚至京城传递边塞军情。
B.烽火台不单独存在,是间隔一定距离并能彼此望得见的群体组合,以保证一台燃起烽燧,台台相继点燃,起到长距离传递消息的作用。
C.烽火台在周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只有在边患特别严重的王朝或出现南北对峙情况的时代,才会得到重视。
D.烽火施放有着明确的规定,举火数量不同,传递的军情也是不同的,如举一火是报平安,举二火表示要加强戒备。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丝绸之路上建造最早的烽燧是克孜尔尕哈烽燧,它始建于西汉宣帝年间,是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军政系统和丝路繁荣的见证。
B.狼粪能作为烽燧中的燃料,主要是因为白天在烽火台点燃狼粪时其烟雾直上,能让远处其他烽火台看得清楚。
C.沿线有很多烽火台的汉代塞墙在军事边防信息的传递以及保证汉与西域的交通、切断匈奴与羌的联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D.据载烽火起源于早期祭祀时所举的火把、火炬,其设置、燃放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有着严格规定,这与烽火具有的功能关系密切。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烽火台一般会建在高台、高楼或险绝的高山上,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视线辽阔,便于戍守者了望敌情。
B.烽火是我国最古老且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烽火一起,往往代表着将有战事发生。
C.汉朝的边患主要来自匈奴,最紧急时匈奴能打到甘泉、京城,所以汉朝就大力营造烽燧,以保证信息传递的畅通。
D.在烽火台上燃烧烽火时不是把燃料放在地上直接点燃,而是要用一种桔槔的工具把燃烧的柴薪举起,让其他烽火台能看见。
三、文言文阅读。
(共19 分)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
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
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
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
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
夫将,提鼓挥袍,临难决战。
接兵角刃,鼓之而当,则赏功立名;鼓之而不当,则身死国亡。
是存亡安危在于袍端,奈何无重将也。
武王伐纣,师渡盟津,右旄左钺,死士三百,战士三万。
纣之陈亿万,飞廉、恶来身先戟斧,陈.开百里。
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
今世将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臣以为难。
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
今以莫邪之利,犀兕之坚,三军之众有所奇正①,则天下莫当.其战矣。
故曰:举贤用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占筮而获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
又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古之圣人谨人事而已。
吴起与秦战,舍.不平陇亩,朴樕②盖之以蔽霜露。
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
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
故古者甲胄之士不拜,示人无己烦也。
夫烦人而欲乞其死、竭其力,自古至今未尝闻矣。
将受命之日忘其家,张军宿野忘其亲,援袍而鼓忘其身。
吴起临战,左右进剑。
起曰:“将专主旗鼓尔,临难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也。
一剑之任.,非将事也。
”三军成行,一舍而后成三舍,三舍之余,如决川源。
望敌在前,因其所长而用之。
敌白者垩之,赤者赭之。
吴起与秦战,未合,一夫不胜其勇,前获双首而还。
吴起立斩之。
军吏谏曰:“此材士也,不可斩。
"起曰:“材士则是也,非吾令也。
”斩之。
(节选自《尉缭子》,有删改)【注】①奇正:古代兵法术语。
古代作战以对阵交锋为正,设计邀截、袭击为奇。
②朴樕:一种灌木类的小树,泛指树枝。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4分)A.陈.开百里陈:行列、阵势。
B.则天下莫当.其战矣当:相当。
C.舍.不平陇亩舍:舍弃。
D.一剑之任.任:任用。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B.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C.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D.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本文首先探讨了作战的道义问题,指出战争的目的是平定暴乱、制止不义的行为,作战应该追求兵不血刃而获得天下人信服的境界。
B.文章以武王伐纣为例,论证了国家存亡安危依靠将领,应该重视将领的道理,强调作战胜利依靠的是人事而不是占卜以知吉凶天象。
C.作者认为战争取胜因素众多,既需要决断得当、目标专一、兵器锋锐、战术精妙,也需要举贤用能,申明法令,奖励战功,争取民心。
D.吴起是一代名将,他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使士兵为自己而不惜生死;为严明军法,维护将帅威严,他果断斩杀擅自行动而有功绩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