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学院钱璐璐
二中高考录取通知(2012、2013)

合肥工业 大学 同济大学 清华大学 (保送) 同济大学 (保送) 电子科技 大学 同济大学 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 华中科技 大学 武汉大学 西南财经 大学 华东师范 大学 兰州大学 清华大学 安徽医科 大学 西南财经 大学 东南大学 上海对外 贸易学院 安徽大学 复旦大学 哈尔滨工 业大学 华南理工 大学 上海交通 大学 安徽财经 大学 安徽师范 大学 中央财经 大学 华东理工 大学 华南理工 大学 中国科技 大学 厦门大学 西交利物 浦大学 重庆大学 安徽理工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东北大学 四川大学 清华大学
1.134E+13 王雨奇 1.134E+13 吴纯 1.134E+13 邢晚琼 1.134E+13 熊筠 1.134E+13 徐慧 1.134E+13 1.134E+13 1.134E+13 1.134E+13 徐娇 张丹妮 张婕 张琳琳
1.134E+13 张明芊 1.134E+13 张慕怡 1.134E+13 张显玲 1.134E+13 周贝 1.134E+13 周泰云 1.134E+13 周文慧 1.134E+13 周昕 1.134E+13 黄宁 1.134E+13 黄雁宁 1.134E+13 李季 1.134E+13 刘慧 1.134E+13 沈哲凡 1.134E+13 陶婷 1.134E+13 王鸿儒 1.134E+13 王亦庄 1.134E+13 吴菲 1.134E+13 徐曼 1.134E+13 张婧婧 1.134E+13 赵彩虹 1.134E+13 陈洁 1.134E+13 陈琳 1.134E+13 丁润彦 1.134E+13 范以恺 1.134E+13 高筠青 1.134E+13 侯天丽 1.134E+13 李采
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成就奖评审结果名单

创新二等奖
王国胤
重庆邮电大学
知识发现的粗糙集理论和方法
3
创新二等奖
刘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网络化进化优化与学习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4
创新三等奖
王磊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人体传感器网络在可穿戴智能设备中的应用
5
创新三等奖
张小红
上海海事大学
关于Rough集及模糊逻辑的若干研究
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成就奖评审结果名单
序号Hale Waihona Puke 拟授奖等级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成就名称
1
成就奖
蔡自兴
中南大学
创建智能科学理论,创新智能科学教育,推动智能科学发展
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评审结果名单
序号
拟授奖等级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项目名称
1
创新一等奖
张立强
北京师范大学
复杂空间数据智能处理与建模的理论与方法
6
创新三等奖
叶球孙
福建武夷学院
VCN智模变进制计算技术研究
7
创新三等奖
罗庆生
北京理工大学
仿生特种机器人理论创新、技术实现与示范应用
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结果名单
序号
拟授奖等级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项目名称
1
进步一等奖
王贵锦,张树君,施陈博,孟龙,李涵,张淳,陈国栋,
周博文,饶青,陶凯
清华大学,山东明佳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
瓶装饮料自动化生产线全程智能检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2
双倍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莫西林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27卷第4期ModernDigestion&Intervention2022牞Vol.27牞No.4 [16]付蕾,李潜,卢创新,等.尿酸联合CA199检测对结直肠癌TNM分期和预后判断的价值[J].肿瘤,2020,40(7):496 502.[17]钱香,王宏,任真,等.NLR与FIB和CEA及CA19 9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1,55(4):499 505.[18]GaoY,WangJ,ZhouY,etal.EvaluationofSerumCEA,CA199,CA72 4,CA125andFerritinasDiagnosticMarkersandFactorsofClinicalParametersforColorectalCancer[J].SciRep,2018,8(1):2732 2741.[19]胡志方,檀心广,刘燕.结直肠癌患者炎症因子相关评分对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6):749 753.[20]RogovskiiV.ModulationofInflammation InducedToleranceinCancer[J].FrontImmunol,2020,11:1180.[21]王俊,周凯.术前血清白蛋白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评估价值[J].山东医药,2017,57(37):94 96.[22]CuiJ,YuM,ZhangN,etal.Prognosticscoresbasedonthepreoperativeplasmafibrinogenandserumalbuminlevelasaprognosticfactorinpatientswithupperurinarytracturothelialcarcinoma[J].Oncotarget,2017,8(40):68964 68973.[23]FanS,PengHX,GaoQF,etal.PreoperativecirculatingFPRandCCFscorearepromisingbiomarkersforpredictingclinicaloutcomeofstageⅡ-Ⅲcolorectalcancerpatients[J].CancerManagRes,2018,10:2151 2161.[24]周航亮,陈鲜宝,崔莹珊,等.FPR在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2020,35(10):59 64.[25]廖存,马辉,阮国添,等.43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9,25(3):284 288[26]DingP,ZhengC,CaoG,etal.CombinationofpreoperativeplasmafibrinogenandAJCCstagingimprovestheaccuracyofsurvivalpredictionforpatientswithstageⅠ-Ⅱgastriccanceraftercurativegastrectomy[J].CancerMed,2019,8(6):2919 2929.[27]SonHJ,ParkJW,ChangHJ,etal.PreoperativePlasmaHyperfibrinogenemiaisPredictiveofPoorPrognosisinPatientswithNonmetastaticColonCancer[J].AnnSurgOncol,2013,20(9):2908 2913.(收稿日期:2021 12 25)(本文编辑:巩兰波)·临床经验·双倍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莫西林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张晚晴1,2,孙大勇2,胡晶晶2,舒晴2,王成文1 【摘要】目的 评估双倍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莫西林二联疗法(以下简称二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初治失败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4宁夏银川一中一本录取名录

113
徐博健
同济大学
587
马长顺
华东理工大学
114
潘婕
同济大学
588
蔡润迪
华东理工大学
115
杨涵
同济大学
589
李昊恩
华东政法大学
116
韩婉璐
同济大学
590
王妙
华东政法大学
117
李嘉伟
同济大学
591
吴思嘉
华东政法大学
118
李元珺
同济大学
592
何凯
华东政法大学
119
穆小强
同济大学
593
梁子璐
139
朱思宇
武汉大学
613
葛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40
刘瑞
武汉大学
614
杨博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41
王雨欣
武汉大学
615
海万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42
张昭年
武汉大学
616
罗永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43
王伊凡
武汉大学
617
李岳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44
林迪
武汉大学
618
杨恒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6
韩旭
同济大学
580
程佳琪
上海海事大学
107
马福军
同济大学
581
张卓冉
上海海事大学
108
唐雪峰
同济大学
582
潘博洋
上海海事大学
109
陈晋
同济大学
2019年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围考试考生信息公示汇总表

\
technology . 87:(1)83-94 (一作,JCR一区)2018.6
1.Nonhalogen Solvent-Processed Asymmetric Wide-
是
Bandgap Polymers for Nonfullerene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Over 10% Efficiency, Adv. Funct. Mater, 2018, 28,
1049799924
全日制 非定向
天津科 技大学
高分子材 料与工程
武汉理 工大学
材料工程
戴红莲
武汉理工大学、 朱楚洪,
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
学院
1.High energy storage properties and dielectric behavior
of (Bi0.5Na0.5)0.94Ba0.06Ti1-x(Al0.5Nb0.5)xO3 lead-
全日制 非定向
山东科 技大学
材料化学
山东科 技大学
材料加工 工程
韩颖超
王忠卫、曾荣昌 (山东科技大学)
nthanum magnesium hexaluminate thermal cycling lifetime
and CMAS corrosion behaviour,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8年7月(一作,JCR一区)
2.Deposi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C-Co hard-metal
coatings by high velocity oxy-fuel process combined with dry-
是(符合在国际重
中科院计算所2005年毕业生去向

尹
杰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
于雪平
Quest虹天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虞岩松
汤姆逊北京宽带研发中心
袁禄军
微软亚洲工程院
曾庆田
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春霞
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张
法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张春霞
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张
法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张海俊
北方银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航天502所
高
奎
Thomson宽带研发(北京)有限公司
高
雷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高卫中
首钢日电电子有限公司
龚艳芳
深圳市融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韩
勇
深圳市滕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郝
静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
何
彬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何
戈
朗讯公司
何立强
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
洪涛
LSI Logic
胡风华
扉
微软亚洲工程院
王国辉
美国赖斯大学
王华伟
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技术处
王
恺
微软亚洲工程院王勇睿公司王赵君上海市锦江航运有限公司
王卓昊
中科院计算所
卫建军
麒麟远创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吴丽辉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软件室
吴
起
三星中国通信技术研究院
吴
思
暨南大学
夏启志
联想研究院
肖方明
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熊君君
IBM CSDL上海
华东明
第七届湖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

尹来容,毛 聪
二等奖
91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滚筒式钱币强整清点装置
马乐加,李奇松,何 微,赵红亮,李伟昌
全伟
三等奖
92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第五套人民币硬币的分类及整理
吴凯,王 龙,李修清,王佳文,吴东杰
朱秋玲,陈海锋
三等奖
93
湖南理工学院
硬币分离清点机
崔竹,蒋如意,舒勇
方波,周旺旺,赵丹,陈泽民,贾亚卫
刘思思,姜胜强
二等奖
62
南华大学
快递打包助手
南 俭,李建基,李 兵
王湘江,邓骞
二等奖
63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多功能包装机
焦西凯,林梁,魏宇轩,葛丁铭
吴小梅,范世珣
二等奖
64
湖南文理学院
智能一体式环保包装机
吴玉,郭添鹏,张嘉文,陈玮任,易震
罗佑新
二等奖
65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11
湖南文理学院
小型纸币清分机
黄智,谢远,王煜,许广成,柳中中
杨莹
一等奖
12
湖南工程学院
多功能公交投币机
谢 康,夏 令,陈杨喜,邹汀贤,李鹏越
胡竟湘,刘伟成
一等奖
13
长沙理工大学
离心式高速硬币分离机
张志鹏,张彬彬,付沛沛,王成勇,葛敏
张志勇,刘鑫
一等奖
14
湖南大学
二级分选立式硬币清分机
马宇昊,刘金源,张锦成,梁鹏,任聪慧
李桂平,郭淳芳
二等奖
8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分层可调型变形车厢
郜季,王宁,李书贤,马飞跃,李坪洋
2017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选结果

孙俊
东南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BX201700051
52
张贞贞
福建农林大学
生物学
BX201700052
53
张楠
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X201700053
54
董晓丽
复旦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X201700054
55
张智涛
复旦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X201700055
56
朱子行
复旦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BX201700056
40
魏静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BX201700040
41
刘程
大连海事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BX201700041
42
岳秦
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X201700042
43
黄勇军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BX201700043
44
危仁波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BX201700044
45
李晶晶
电子科技大学
军队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BX201700104
105
曲乐
军队
基础医学
BX201700105
106
王奕迪
军队
控制科学与工程
BX201700106
107
皮会丰
军队
生物学
BX201700107
108
胡航
军队
信息与通信工程
BX201700108
109
郑建超
军队
信息与通信工程
BX2017001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州理工学院钱璐璐:利用人工合成的DNA制成迄今最复杂生化电路 2011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利用人工合成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在试管中制成了迄今最复杂的生化电设计这样的电路,目的并非要与电子计算机竞争,而是用来探索生物系统处理信息的原理。
在传统计算机中,集成电路的基本元件逻辑门由晶体管制成,但在这一新制成的生化电路中,逻辑门由短的单链链特征DNA组成。晶体管以电子流入和流出晶体管作为信号,而DNA逻辑门以接收和发出分子作为信号。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设计了多个电路,其中最大的一个包括74个不同的DNA分超过15的整数的平方根,给出的答案是小于该平方根的最大整数。研究人员通过监测试管溶液中输出信号分子的浓案。整个运算过程需要大约10个小时。
研究人员表示,设计具有决策能力的生化电路,可以帮助更好掌控应用于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以及生化工业中的说在未来,一个设计合成的生化电路可以被放入临床血液样本中,检测各种分子在样本中的水平,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断。
“我们试图借用已为电子世界带来巨大成功的理念,例如对运算的抽象、编程语言以及编译器,并将它们应用到中,”论文第一作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博士后钱璐璐说。
此前在实验室里制造的生化电路普遍具有局限性,因为当电路的规模增大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也随之降说,造成这种局限性最可能的原因是,不同的电路功能需要用不同结构的分子元件来实现,这样当电路变得越来越大试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在此次设计的新生化电路中,分子元件的结构非常简单且标准化,运作稳定且容易升级。
钱璐璐说,在计算机工业中,大家努力制造越来越好的计算机,“我们也在做相同的努力。我们要制造越来越好成更加尖端的任务,让分子设备根据它们的环境而行动。”
裔博士最新Science文章走在世界最前沿 点击次数:360 发布时间:2011-6-7 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计算机科学、计算与神经系统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人工合成的DNA分子,在试管中完成了迄今最复杂的生化电路。这种电路可以用来探索生物系统处理信息的原理。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专业供应Elisa试剂盒,品质保证,可免费提供代测服务,详情请点击 http://www.yfswbio.com 这项研究由加州理工学院Erik Winfree教授和上海交大Bio-X中心博士生钱璐璐(现在在加州理工学院)共同完成,这一研究组主要从事体外环境下DNA与酶参与的生物分子自行运算的理论与工程学研究。钱璐璐博士2007年于上海交大Bio-X中心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是生物纳米技术与DNA分子计算。
据EurekAlert报道,之前在实验室里制造的生化电路普遍具有局限性,因为当电路的规模增大时,它们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也随之下降,带来这种局限性最可能的原因是,不同的电路功能需要用不同结构的分子元件来实现,这样当电路变得越来越大时,其制造和调试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运用一种新型的DNA分子元件构造出目前最大的人工生化电路,这一分子元件的结构非常简单且标准化、运作稳定且容易升级,意味着更加大型和复杂的电路也将可以被构造和稳定的工作。
这种生化电路可以使研究人员探索生物系统处理信息的原理,以及设计具有决策能力的生化通路。这种电路将会赋予生化学家对应用于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以及生化工业中的分子反应前所未有的掌控能力。比如说在未来,一个设计合成的生化电路可以被放入临床血液样本中,检测各种分子的在样本中的水平,然后根据这些信息作出病理学的诊断。
Winfree教授等人在2006年曾首次构造出这样一个生化电路。在之前研究中,DNA信号分子将几个不同的DNA逻辑门相连,组成被称为多层的电路。但是这一早期的电路只有12个不同的DNA分子,而且从一个单独的逻辑门到一个五层的电路,运算的速度降低了几个数量级。
而在钱璐璐和Winfree教授新的设计中,逻辑门变得更加简单和可靠,他们做出的电路比之前至少复杂了五倍。他们的新型逻辑门由短的DNA单链和DNA半双链组成。在半双链中,单链部分就像是从双螺旋末端延伸出的尾巴。单链作为输入和输出信号与半双链DNA分子相互作用。 钱璐璐和Winfree教授运用他们的方法制造出若干个电路,其中最大的一个包括74个不同的DNA分子,可以计算一个不超过15的整数(也就是任意四位二进制数)的平方根,给出的答案是小于该平方根的最大整数。研究人员通过监测输出信号分子的浓度读取计算的答案。整个运算过程需要10个小时左右,因此它不可能很快就取代你的笔记本电脑。但是这种电路的目的并不是与电子计算机竞争,而是带给科学家对生化过程的逻辑控制。
这一电路有几个新的特性。因为生化反应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例如,分子并不总是遵守规则的结合——这就是系统所固有的噪音。这意味着分子信号从来也不会是绝对的0或者1,不会像理想的二进制逻辑所要求的那样。但是这种新的逻辑门可以通过压制和放大信号来处理噪音,比如说,提升一个80%的信号到接近100%,或者抑制一个10%的信号到接近不存在。
这些电路元件还是可调的。通过调整某些DNA分子的浓度,研究人员可以变换任意一个逻辑门的功能。这些电路也是多功能的,所有元件可以即插即用来重新组装成不同的电路。由于这些逻辑门的分子结构非常简单,它们还支持更加有效的高通量合成方法。
来源:生物通 华裔博士6,7月连发Nature、Science文章 【字体:大 中 小】 www.ebiotrade.com 时间:2011年7月21日 来源:生物通 ------------------------------------------------------------------------------------------------------------------------------------
摘要: 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计算与神经系统学系及电子工程系的研究人员首次在试管中用DNA构造出了人工神经网络,这一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像大脑一样根据不完整的信息回想起相关的记忆。这标志科研人员在通往人工智能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7月20日的《自然》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计算与神经系统学系及电子工程系的研究人员首次在试管中用DNA构造出了人工神经网络,这一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像大脑一样根据不完整的信息回想起相关的记忆。这标志科研人员在通往人工智能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7月20日的《自然》杂志上。
高灵敏、低背景ECL发光液 免费申请试用装 这项研究由加州理工学院Erik Winfree教授、Jehoshua Bruck教授和上海交大Bio-X中心博士生钱璐璐(现在在加州理工学院)共同完成。钱璐璐博士2007年于上海交大Bio-X中心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是生物纳米技术与DNA分子计算。不久前,钱璐璐博士与Erik Winfree教授共同利用人工合成的DNA分子,在试管中完成了迄今最复杂的生化电路。这种电路可以用来探索生物系统处理信息的原理。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的《Science》杂志上。
人类的大脑具有不可思议的功能,它让人们辨别出事件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形成记忆,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构造出类似于脑的人工智能生化系统,然而为之努力的道路上却面临着重重困难。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奇思妙想——用溶液中相互作用的分子来展示类似于脑的功能。
据EurekAlert的报道,科研人员构建的新型生化神经网路是基于一种简单的神经元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被称为线性阈值函数。模型中的神经元接收一组输入信号,对每个信号乘以正的或者负的权重,只有当所有的带权重的输入信号之和大于某个特定的阈值时,神经元才会兴奋并释放出一个输出信号。
在这篇文章中,科研人员采用了一个被称为链置换级联的过程来构造DNA神经网络。这一方法用到单链和部分双链的DNA分子。部分双链是指,单链从双螺旋结构的末端像尾巴一样延伸出来。在水溶液中自由浮动时,一个单链会碰上一个部分双链,如果它们的碱基(DNA序列中的字母)是互配的,单链就会抓住双链的尾巴,缠绕上去并把另一条单链从双螺旋中踢走。由此,最初的单链充当了一个输入信号,而被取代的单链充当了一个输出信号,可以接着与其他分子相作用。
研究人员利用112种不同的DNA链组成了四个相互联系的人工神经元,并通过一种猜心术游戏对所构造的神经网络进行了检测。在这个游戏中,它试图辨认一个身份未知的科学家。科研人员“训练”这一神经网络来“认识”四位科学家,他们的身份由四个是非问题的答案来决定,例如这个科学家是不是英国人。 人类玩家先在心里默想一个科学家,提供一组不完整的是非问题的答案来暗示这个科学家的身份。对应于每一个“是”或者“不是”的答案,玩家将一个特定的DNA链加入到试管中,作为传达给神经网络的线索。而神经网络会根据这些线索来猜测玩家心里所想的是哪个科学家,并将结果通过荧光信号告诉给玩家。在某些情况下,神经网络会“说”,玩家提供的线索与它记忆中的多个科学家相符,或者这些线索与它所记得的信息相互矛盾。科研人员和这个试管中的神经网络玩了27次游戏,每次提供的线索都不相同(一共有81种组合的可能),而它每次都猜对了。
因为科研人员可以设计任意想要的碱基序列来合成DNA链,他们可以对这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编程,根据神经元的模型设计出DNA神经网络。通过调整网络中逐个DNA分子的浓度,科研人员教给了它是非问题的答案,而这些答案组合在一起的不同模式分别决定了四个不同的科学家。
科研人员表示,这种具有人工智能的生化系统,或者至少是具有某些基本的决策能力的生化系统,可以在医药,化学以及生物领域带来不可估量的应用。在将来,这样的系统也许可以在细胞内工作,帮助回答根本的生物问题或者诊断疾病。如果一个生化过程能够对其他分子的存在做出智能响应,它将会允许工程师们一步一个分子的制造出日益复杂的化学物质,或者搭建出新的分子结构。并且在科技应用之外,对这些系统的设计也可以带给思维的进化过程以间接的认识 试管中的人工智能:会做决定的人造神经 作者:高逸飞 发稿时间:2011-07-21 16:10:33 点击:2128 加州理工研究人员创造出首个人造神经网络,具备最简单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