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放电加工间隙状态检测方法综述
电弧与电火花的区别

电弧与电火花的区别电火花放电和电弧放电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电火花放电和电弧放电的区别电弧放电是由于电极间消电离不充分,放电点不分散,多次连续在同一处放电而形成,它是稳定的放电过程,放电时,爆炸力小,蚀除量低。
而火花放电是非稳定的放电过程,具有明显的脉冲特性,放电时爆炸力大,蚀除量高。
电弧放电的伏安特性曲线为正值(即随着极间电压的减小,通过介质的电流减小),而火花放电的伏安特性曲线为负值(即随着极间电压的减小,通过介质的电流却增加)。
电弧放电通道形状显圆锥形,阳极与阴极斑点大小不同,阳极斑点小,而阴极斑点大,因此,其电流密度也不相同,阳极的电流密度约为2800 A/ cm2 ,阴极电流密度为300 A/ cm2。
火花放电通常为鼓形阳极与阴极斑点大小相等。
因此两极上的电流密度相同而且很高,可达105~106 A/ cm2电弧放电通道和电极上的温度约为7000~8000℃,而火花放电通道和电极上的温度约为10000~12000℃。
电弧放电的击穿电压低,而火花放电的击穿电压高电弧放电中蚀除量较低,而阴极腐蚀比阳极多,而在电火花放电中,大多数情况下是阳极腐蚀比阴极多,为此,电火花加工时工件接脉冲电源正极。
产生电弧和电火花的主要原因(1)高压击穿,导线短路,绝缘导线外绝缘层损坏,开断感应电路产生拉弧现象。
(2)大电流将熔断器熔体熔断。
(3)灯光摇动爆炸,导线连接处松动等原因造成的。
电火花放电状态的研究一、传统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检测方法传统的间隙放电状态识别方法通常是基于放电间隙的电压量,不同放电状态的电压波形图是不一样的,此外脉冲放电时存在大量的射频发射和声发射信号,传统的辨识方法以此作为依据,主要包括几种检测方法:门槛电压法、高频分量检测法、击穿延时检测法等。
二、基于人工智能化电火花放电状态识别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机器除了有高速的算术和逻辑功能外,还有定性分析、模式识别、综合判断、自组织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其中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是实现智能化的两个重要技术。
电火花加工论文__正文

第一章绪论1.1电火花加工技术的的发展历程电火花加工是利用两极见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腐蚀现象,对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早在十九世纪,人们就发现了电器开关的触点开闭时,因为放电,使接触部位烧蚀,造成接触面的损坏。
这种放电引起的电极烧蚀现象叫做电腐蚀。
起初,电腐蚀被认为是有害的,为减少和避免这种有害的电腐蚀,人们一直在研究电腐蚀产生的原因和防止的办法。
当人们掌握了它的规律之后,便创造条件,转害为益,把电腐蚀用于生产中。
研究结果表明,当两极产生放电的过程中,放电通道瞬时产生大量的热,足以使电极材料表面局部熔化或汽化,并在一定条件下,熔化或汽化的部分能抛离电极表面,形成放电腐蚀的坑穴。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液体介质中进行重复性脉冲放电时,能够对导电材料进行尺寸加工,因此,创立了“电火花加工法”。
电火花加工技术作为特种加工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最早应用于二战时期折断丝锥取出时的加工。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加工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控性更高,数字化程度更好。
电火花加工技术经历了手动电火花加工、液压伺服、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等一系列过程。
控制系统也越来越复杂,从单轴数控到3轴数控、再到多轴联动。
20世纪90年代初期,3轴电火花机在国内还是空白,主要是从日本和瑞士引进。
直到90年代中期,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才和日本沙迪克公司合作开始制造3轴电火花加工机,也可以说开始步入国内电火花加工机的真正快速发展轨道,后来在此基础上又生产研发了4轴4联动电火花加工机。
以该合作为例,可以看出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制造主机,也就是机械部分,相对较为简单;此后是数控系统部分,可以理解为引进;之后是整个电源,是消化阶段。
经历这三个阶段之后是吸收,最后是再创新。
对电火花加工而言电火花成形机下一步的发展空间在精密微细和特殊材料两个方面。
特殊材料(如航空航天领域用的材料)专机,窄槽窄缝、异型腔的加工,精密模具等领域都是发展重点。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综述

论文2012年 10 月 28 日目录摘要 (3)引言 (3)正文 (4)一.电火花线切割概述 (4)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 (5)三.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点 (6)四.电极丝的参数选用 (7)五.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应用范围 (7)六.线切割中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 (8)七.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组成和分类 (8)八.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的现状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电火花线切割技术摘要:随着机械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品加工精度的需要,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也就顺理成章。
线切割是通过带负电荷的工具电极和带正电荷的工件之间产生一次火花放电,产生瞬时的高温,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气化而被蚀除掉,获得“以柔克刚”的效果。
关键词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特点应用发展现状引言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有:(1)它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2)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3)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4)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5)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然而电火花线切割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之一,在机械生产中应用范围广,它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形状复杂和精密细小的工件,例如冲裁模的凸模、凹模、凸凹模、固定板、卸料板等,成形刀具、样板、电火花成型加工用的金属电极,各种微细孔槽、窄缝、任意曲线等,具有加工余量小、加工精度高、生产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等突出优点,已在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已占电加工机床总数的60%以上。
现介绍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及电极丝的选择,重点论述线切割的加工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和发展现势。
电火花加工放电间隙的电路等效与模拟仿真

电火花加工放电间隙的电路等效与模拟仿真摘要:通过大量的电火花试验数据并加以综合分析提出并得到了正常放电状态下间隙击穿瞬态时的等效电路模型;对该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了量化;从理论与事实上证明了此等效电路的正确性;利用Multisim对放电间隙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与分析,验证了此等效电路的正确性,并对其中的误差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关键词:电火花加工超定微分方程电路等效模拟仿真1引言在电火花加工中,对放电间隙状态的准确分析与检测是进行伺服进给控制、脉冲电源自适应控制等的重要依据。
但是,由于电火花加工中影响因素多,加工过程具有较强的随机性等原因,所以一直以来难以实现对放电间隙状态的准确分析与检测。
电火花蚀除过程主要在放电阶段实现,对于放电过程的认识既能加深对蚀除实质的理解,又能对脉冲电路参数的设计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进而可以利用电源参数的变化去控制这些物理现象来提高加工效率。
2电火花放电间隙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2.1电火花放电间隙等效电路模型的提出如果能建立电火花放电间隙的等效电路,那么,就可以通过对等效电路的深入研究,进而达到对放电间隙的分析,从而可以对放电过程出现的种种现象给出准确的物理解释,更好地研究放电机理及其微观过程,加深对蚀除实质、加工实质的理解,对电参数与非电参数的选择,微间隙进给系统等机构的设计等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讨论电火花正常放电状态下的等效电路,本文中全部电火花试验均采用方波脉冲电源,图1所示为实际测量时使用的方波脉冲电源波形,讨论的重点应该是图1中t1~t4间隙被加激励电压阶段。
建立电火花正常放电状态下间隙击穿瞬态时的放电间隙的等效电路模型如图2所示,并假设各电路元件线性。
图1 实际测量时使用的电源波形图2 正常放电状态下间隙击穿瞬态时的等效电路模型图2中灰色方框内部即为假设的放电间隙的等效电路,此由电感L、电容C、电阻R并联的等效电路就是对应于正常放电状态下间隙击穿瞬态时的等效电路模型。
电火花检测标准

电火花检测标准
电火花检测是一种常见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
生产中,尤其是在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领域。
它可以帮助检测和识
别零件表面的缺陷,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电火花检
测的标准及其重要性。
首先,电火花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火花检测设备的标准,包括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指标、安全要求等。
这些标准对于确保检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 检测方法的标准,包括检测的步骤、参数设置、数据采集和
分析等。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地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结果的评定标准,包括缺陷的分类、尺寸、位置要求等。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其次,电火花检测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帮助
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保证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和产品在检测时具
有可比性。
其次,它可以帮助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漏
检和误检的风险。
最后,它可以帮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确
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电火花检测的标准,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这些
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
总之,电火花检测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我们才能够在生产中取得更好的效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希望本文能够
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电火花检测标准

电火花检测标准电火花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力设备等领域。
它通过检测材料表面的电火花放电情况,来判断材料内部的缺陷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电火花检测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电火花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电火花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测设备标准,电火花检测设备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外观质量、技术指标、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符合标准的设备才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2. 检测人员标准,进行电火花检测的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
他们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检测环境标准,电火花检测需要在相对干净、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以避免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检测场地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确保检测过程的顺利进行。
4. 检测标准文件,针对不同材料和不同行业,都有相应的电火花检测标准文件,其中包括检测方法、技术要求、结果评定标准等内容。
检测人员需要熟悉并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文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其次,电火花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标准,才能够确保电火花检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照标准文件要求进行检测,确保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检测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电火花检测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最后,电火花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电火花检测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能力。
一种新型的电火花放电加工间隙状态控制方法

问 隙控制 系统 就 可 以 自动 逐 步 找 到最 佳 参考 电压 ,
原理 如 图 3所 示 。
由此 可 知 , 了实现 对 电 火花加 工 问隙状 态 的 为 自动控 制 , 必须 解决 以下 几个 基本 问题 : 间隙平 均 电 压 如何 采集 , 考 电压如 何 设置 , 参 问隙状 态 如何读 取 等 等 , 文 的关 键在 于如 何 实 现参 考 电压 的 自动 调 本
际加工 工艺参 数 和 当前 加 工 状 态 , 以现 有 的 工艺 数
是 否存在 高频 分量 的检 测法来 进行 判断 。由于后 两
种控 制方 法稳 定性差 , 在 已经较少 使用 , 现 目前 运用
据资料 为基 础 , 出 1种 利用 加 工 效 率 来 指 导参 考 提 电压 的最优 化 自动 调 整 , 实现 间 隙状 态 控 制 的 方 以 法, 系统简 单可 靠且 成本低 , 能够有效 地 提高加 工效 率 和加工 精度 。
能, 在传统 的参 考电 比较法 问隙状态控制 系统 中增 加 了参 考电压 调整模块 , 构成 一个 闭环问 隙控 制系统 。根 据 加 T效率 的计算结果来 }动优化初 没的门槛 电压值 的设计思路 , j 可以提高控 制问隙状 态的精度 和效率 。 关键词 : 电火花加工 ; 闭环 间隙控制 ; 最优化 自动调节
压 值 的情 况 下 加 工效 率 叼, 增 大初 始 参 考 电压 , 若 叼
襞 髑
I
释
翥 耋囊
有所 提 高 , 说明最 佳参 考 电压 比初 始参 考 电压大 , 就 可 以用 调整后 的参 考 电 压 代 替初 始 参 考 电压 ; 7 若 7 下 降 , 明最 佳参 考 电压 比初 始参 考 电压小 , 说 初始 参
微细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逐级映射检测

微细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逐级映射检测张玲瑄n;贾振元;任小涛;郑新毅【摘要】为解决微细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由于频繁出现的放电信号严重畸变、放电状态不稳定甚至突变等造成的放电状态难于准确检测的技术难点,在分析和研究传统的微细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辨识和模糊逻辑理论,提出了微细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逐级映射检测原理和方法.对实时采集到的极间电压和电流信号,通过模糊运算判别采样点的放电状态,再将采样点放电状态值映射为放电状态矢量,并对该矢量进行统计得到"短路率"和"火花/电弧率",经过模糊推理辨识出各分析周期的放电状态.实验表明,该检测方法准确性高、运算量低且运算速度快,与平均电压法相比,效率提高22.2%.检测结果可为微细电火花放电加工过程的实时控制提供系统放电状态的反馈输入,保证了加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0(018)003【总页数】8页(P662-669)【关键词】微细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检测;模糊逻辑;逐级映射检测【作者】张玲瑄n;贾振元;任小涛;郑新毅【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6611 引言世界范围内产品的日益小型化和精密化,使精密和微细加工技术受到广泛重视。
微细电火花加工作为精微加工制造领域的有效加工手段之一,其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精密和微细加工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其中,对放电状态的准确检测是实现微细电火花加工过程精确控制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加工工艺效果和产品最终质量的重要保障[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火花放电加工间隙状态检测方法综述霍孟友 张建华 艾 兴(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济南250061)
摘要:间隙状态检测是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该文介绍了利用独立式脉冲电源进行电火花加工过程间隙状态检测的常用方法,分析了它们的实现原理与特点。关键词: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间隙状态;放电脉冲
电火花放电加工过程,实质上是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放电间隙调整与控制的过程,通过调整间隙使加工稳定进行,最终达到要求的加工尺寸与精度。要实现放电间隙的调整与控制,似乎需检测实际间隙值的大小,但间隙值的测量对放电间隙的调整与控制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其原因在于随着加工过程的进行,加工介质的温度及介质中碎屑的浓度等在不断变化,致使加工介质的介电性能不稳定,把当前放电间隙值调整为其他稳定加工时刻的间隙值,并不一定能保证加工过程继续稳定进行。在目前以常规物理方法检测间隙值困难且意义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对间隙的调整控制主要是通过放电间隙的工作状态检测间接实现的。通过检测间隙电压、间隙电流或判别放电脉冲的有效性等,间接地获取间隙值合适、偏大、偏小或为零等间隙状态信息,为间隙调整、控制提供参数依据。本文以放电脉冲分类为基础,综述了利用独立式脉冲电源完成电火花加工过程常用的间隙状态检测方法,分析了它们的实现原理与特点。1 放电脉冲分类放电脉冲一般分为5种,其特点如下:(1)空载脉冲:间隙过大时,脉冲电源电压不能击穿间隙形成放电脉冲,间隙电压值为脉冲电源电压值,间隙中没有放电电流,波形中没有高频分量;它对工件没有去除作用,属于无效放电脉冲。(2)火花放电脉冲:间隙值合适时,脉冲电源电压击穿间隙形成正常火花放电脉冲,间隙放电维持电压主要由工具电极、工件材料及工作液介质介电特性决定(一般在20~30V左右),放电击穿过程具有明显的延迟特性,波形存在振荡高频分量;电火收稿日期:2003-02-17花放电加工主要依靠它完成,属于有效放电脉冲。(3)稳定电弧放电脉冲:间隙值过小时,产生稳
定电弧放电脉冲,间隙放电维持电压比正常火花脉冲放电时的值稍低(约3~4V左右),放电击穿延迟时有时无,脉冲波形基本不存在振荡高频分量;它会造成烧伤性损害,属于有害放电脉冲。(4)过渡电弧放电脉冲:间隙值偏小或蚀除产
物过分集中时,形成过渡电弧放电脉冲,间隙放电维持电压与稳定电弧放电脉冲的值差不多,放电击穿延迟时有时无,脉冲波形存在较弱的振荡高频分量,
为火花放电脉冲与稳定电弧脉冲的过渡状态。当间隙改善时能自行恢复为火花放电脉冲,而当间隙恶化时就转化为稳定电弧放电脉冲。过渡电弧放电脉冲对工件具有较弱的去除能力,不产生烧伤性损害,
既可归属为有效放电脉冲,也可归为无效放电脉冲。(5)短路脉冲:电极与工件短路时,间隙维持电
压为零,电流最大;短路脉冲没有材料去除能力,属于无效放电脉冲。在间隙值接近或变为零的过程中,往往有稳定电弧放电脉冲和短路脉冲伴随发生,
应尽量避免短路脉冲的发生。
2 间隙电压与电流平均值检测法的实现及其特点目前普遍使用放电间隙电压或电流平均值检测法对放电间隙状态进行检测。通过估算与经验得知,在工具、工件材料、工作液介质及脉冲参数等确定的情况下,放电加工过程稳定进行时,其间隙电压或电流平均值应处于一个区间中,如超出了这个范围,加工过程则处于非正常加工状态:间隙电压平均值超出范围上限(或间隙电流平均值低于范围下限)时,放电加工过程趋于空载加工状态,而间隙电压平均值低于范围下限(或间隙电流平均值超出范围上限),加工过程则趋于电弧放电或短路状态。—71—
综述・专稿
《电加工与模具》2003年第3期图1是两种放电间隙电压平均值检测法实现方法原理示意图,利用电阻、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获取间隙电压平均值,由电位器提取电压信号进行输出。只要R1、C、W选值适当,在电容C上能获取间隙平均电压值信息。D2主要用作防止电容C通过R1迅速放电,稳压二极管D1的作用是阻击短路脉冲或稳定电弧放电脉冲通过,在它们接连出现时,电容C因没有充电电流补充而使电压迅速下降,尽快输出放电间隙趋向短路的讯号。图1a和图1b的区别在于后者多了一个增强稳定性兼具滤波作用的电阻R0。
(a)(b)图1 间隙电压平均值检测法 放电间隙电流平均值检测法与放电间隙电压平均值检测法的实质完全一样,在此不再赘述。它们具有电路实现简单、实用的特点,但对短路脉冲或稳定电弧放电脉冲的反应灵敏度较低。3 放电脉冲有效火花数检测法的实现及特点有效火花数检测法是把施加于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一定数量的放电脉冲所产生的有效放电脉冲、无效放电脉冲和有害放电脉冲的数量分别统计、分析后,对放电间隙状态进行判别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当电火花放电加工过程稳定进行时,有效放电脉冲数量应处于一定范围之内,如果偏离了这个范围就处于非正常加工状态。具体表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有效放电脉冲数量偏少,这时如果空载脉冲数量偏多,放电加工过程就趋于空载加工状态,如果短路脉冲或有害放电脉冲数量偏多,放电加工过程则趋于短路或电弧脉冲放电状态;另一方面是有效放电脉冲数量偏多,这时加工过程往往不能稳定进行。值得指出的是,通过设计控制规则,对有害放电脉冲数进行监控,当有害放电脉冲数连续发生达到一定数量时,可马上向脉冲电源及间隙调整控制器发出警报,立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控制,可以达到较高的灵敏度。实现有效火花数检测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区分有效放电脉冲、无效放电脉冲及有害放电脉冲。目前对放电脉冲进行分类鉴别使用较多的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放电脉冲峰值电压检测法与脉冲波形中高频分量检测法,而放电击穿延迟时间检测法在脉冲鉴别中也曾研究使用过。3.1 放电脉冲峰值电压或电流检测法对放电脉冲的识别放电脉冲峰值电压或电流检测法是利用不同类型的放电脉冲在峰值电压或电流上的差异对放电脉冲进行区分鉴别的一种方法,峰值电压与峰值电流检测法的实质相同。图2是获取放电脉冲峰值电压信号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2a最不失真地提取了放电脉冲电压信号;图2b中添加电容C把波形中的高频分量旁路、过滤掉,在电位器W上获得平稳一些的峰值电压信号,但在参数选择上要求电容容量要小,以防其变为间隙电压平均值检测电路,稳压二极管D用来阻击比它的击穿电压小的脉冲电压信号通过,如短路脉冲或电弧放电脉冲的电压信号等;图2c增加了电阻R,利用阻、容滤波电路增加平滑电压波形中高频毛刺的能力,但要求R、C的时间常数应适当小(远小于脉冲放电时间与脉冲间隔时间),否则该电路将变为间隙电压平均值检测电路。
(a)(b)(c)图2 获取放电脉冲峰值电压信号的电路原理图
—81—
《电加工与模具》2003年第3期
综述・专稿 空载脉冲和短路脉冲具有峰值电压最大和最小的明显特征,因此鉴别它们较容易;火花放电脉冲与电弧放电脉冲的峰值电压较接近,约3~4V左右,利用电位器W比例采样(把约0~80V范围的脉冲电压转化为0~5V能鉴别处理的信号电压)后,其差别变得更小(约0.2V),由于信号存在波动,严格地把两者区别开较为困难。参考文献[2]把比例采样信号中的电压差值区域进行局部放大,增大两者的间距再对两者进行鉴别。图3是改进的放电脉冲峰值电压检测法实现电路原理示意图,能对开路脉冲、火花放电脉冲、电弧放电脉冲(包括稳定电弧放电脉冲与过渡电弧放电脉冲)和短路脉冲等4类脉冲做出鉴别。比例采样信号进行局部放大以后,经比较器及门电路处理得到4个对应间隙状态的信号。比较器设置了3个阈值信号,其中Vh是鉴别开路脉冲的阈值电压,Vh和Vm构成火花放电脉冲的双鉴阈值电压,Vm和Vl构成电弧放电脉冲的双鉴阈值电压,Vl同时又是短路脉冲的鉴别阈值电压;当放电脉冲分别为开路脉冲、火花放电脉冲、电弧放电脉冲或短路脉冲时,则对应的Open、Normal、Arc或Short输出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把Open、Normal、Arc和Short引入处理单元,即可实现间隙状态检测。图3 放电脉冲峰值电压检测法电路原理图放电脉冲峰值电压检测法是较为常用的鉴别放电脉冲的检测方法,实现电路相对简单,但不能对过渡电弧放电脉冲和稳定电弧放电脉冲做出区分。3.2 高频分量检测法对放电脉冲的识别高频分量检测法是利用有效放电脉冲波形中含有高频分量特性对有效放电脉冲进行鉴别的方法。图4是高频分量检测法原理结构示意图,电路主要由带通滤波器、放大器、滤波整形电路和比较环节4个部分组成,放电脉冲中的高频分量通过带通滤波器,经放大器放大后由滤波整形电路转化成方波信号,送至比较电路进行鉴别;如放电脉冲是火花放电脉冲,它的高频分量较强,则整形得到的方波信号的幅值就大于比较器的两个阈值Vh和V
l,比较器输出A
和
B均为高电平;若是过渡电弧放电脉冲,它的高频分量相对弱一些,则整形得到的方波信号的幅值小于Vh而大于Vl,输出A为低电平、B为高电平;放电脉冲若是空载脉冲、短路脉冲或稳定电弧放电脉冲,输出A、B均为低电平。要把空载脉冲、短路脉冲及稳定电弧放电脉冲区分出来则需要峰值电压检测法配合,图5是利用高频分量检测法、峰值电压检测法进行混合检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高频分量检测通道区分出有效放电脉冲,而峰值检测电路区分出空载脉冲、短路脉冲和稳定电弧放电脉冲。值得一提的是,峰值检测电路对稳定电弧放电脉冲的识别不必做局部放大的特殊处理,只要不是空载脉冲、短路脉冲,
又不是有效放电脉冲,就应是稳定电弧放电脉冲,因此混合检测电路可鉴别出5种放电脉冲,再对它们处理就可对间隙状态做出综合识别。
图4 高频分量检测法原理结构示意图图5 混合检测结构示意图高频分量检测法专门用于有效放电脉冲的鉴别,具有实现电路较为复杂的特点,且需通过和峰值检测法配合才能得到综合鉴别结果,因此主要用于要求较高的放电加工系统中。3.3 放电击穿延迟时间检测法对放电脉冲的识别放电击穿延迟时间检测法是利用火花放电脉冲具有击穿延迟特性对火花脉冲进行鉴别的方法。这个方法曾是研究的热点,通过检测放电延迟的平均时间,对火花放电脉冲的频度或数量进行判定,进而识别间隙的状态。但后续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电弧放电脉冲有时也存在放电击穿延时现象,这样把有击穿延时的放电脉冲统统归为火花放电脉冲,显然严重影响了间隙状态检测的准确性。目前在放电脉
—91—
综述・专稿
《电加工与模具》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