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软包装用水性聚氨酯油墨的制备与性能

合集下载

《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制备及老化性能研究》

《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制备及老化性能研究》

《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制备及老化性能研究》篇一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制备及老化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复合材料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研究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及其老化性能,以期为该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制备1. 材料选择本实验选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纳米SiO2以及适量的溶剂等为原料。

其中,水性聚氨酯树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粘结性和耐候性;纳米SiO2则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常被用于复合材料的增强。

2. 制备过程将水性聚氨酯树脂与溶剂混合,充分搅拌至均匀后,加入纳米SiO2进行共混。

通过调节共混比例、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参数,制备出不同配比的复合材料。

随后,将复合材料进行真空脱泡处理,以消除材料中的气泡。

最后,将脱泡后的复合材料涂布于基材上,干燥后得到所需的复合材料。

三、性能测试1. 力学性能测试通过拉伸试验测试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2. 热稳定性测试采用热重分析仪测试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效延缓了材料的热降解过程。

3. 老化性能测试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模拟复合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老化过程。

通过对比老化前后复合材料的性能变化,评估其老化性能。

四、老化性能研究1. 老化过程及机理在人工加速老化过程中,复合材料表面逐渐出现裂纹、变色等现象。

通过分析老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和物理性能变化,发现纳米SiO2的加入可有效延缓复合材料的老化过程。

这主要归因于纳米SiO2的优异性能和良好的分散性,使得复合材料在老化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耐候性。

2. 老化性能评价通过对比不同配比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发现纳米SiO2含量较高的复合材料在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中表现出更好的性能稳定性。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1.原料准备:制备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包括聚醚、聚酯、异氰酸酯、链延长剂、分散剂和稳定剂等。

聚醚和聚酯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异氰酸酯则可以通过对二异氰酸酯与胺类化合物的反应制备得到。

2.排列反应: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加入反应釜中,首先进行排列反应。

排列反应是将异氰酸酯与聚醚或聚酯进行反应,生成预聚体。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添加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3.中和反应:排列反应后,需要进行中和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将异氰酸酯和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水性聚氨酯。

中和反应是将异氰酸酯中的异氰基与胺类化合物中的氨基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封链所需的尿素键。

中和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并添加催化剂来加速反应的进行。

4.分散:在中和反应完成后,需要将生成的聚氨酯溶液分散到水中。

可以通过机械剪切、超声波分散等方法将聚氨酯溶液细分散于水中,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系。

在分散过程中,可以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和稳定剂,以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5.改性:(1)添加改性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改性剂,如增塑剂、助剂等,以调节聚合物的性能。

(2)添加交联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交联剂,如异氰酸酯交联剂、聚醚二异氰酸酯交联剂等,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3)添加填充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填充剂,如无机填料、有机填料等,以改善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4)进行交联反应:可以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等方法对水性聚氨酯进行交联反应,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6.应用: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可用于涂料、胶黏剂、纺织品、皮革等领域。

在涂料领域,水性聚氨酯因其环保性能和优良的耐化学性能,逐渐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型聚氨酯涂料。

在胶黏剂领域,水性聚氨酯因其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耐候性,被广泛应用于胶水、胶带等产品中。

总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排列反应、中和反应、分散和改性等步骤。

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改性方法,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水性聚氨酯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聚氨酯油墨与软包装印刷

聚氨酯油墨与软包装印刷

近年来,我国塑料包装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油墨的耗用量逐年大幅上升。

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逐渐朝多角度、深层次方向推进,各种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也相继凸现。

软包装行业,特别是作为涉及到“预期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制品的食品包装产业,尤其备受社会关注。

2005年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甘肃定西薯片包装甲苯含量严重超标,在包装行业掀起了一轮禁苯大潮。

2011年5月,台湾爆发塑化剂食品安全事件,在食品行业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并由此波及到上游产业链,包括食品包装、食品接触塑料以及油墨、胶黏剂等各个领域。

其他诸如: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事件、毒胶囊事件等,接二连三爆发的食品安全事故,都一次又一次地引人深思。

印刷行业环保转型势在必行食品安全不容忽视,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为应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和工业化推进过程中所造成的种种环境压力,2014年4月,我国重新修订并发布《环境保护法》,拓宽、深化了环保管控的对象和内容,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赋予了环保部门更强的执行权力。

另一方面,环保部门加强了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和合作,对各领域内的涉及到食品和食品包装的安全环保标准进行全面清理、整合和完善。

同时,基于近年来我国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一些城市和地区,空气质量持续下降,频繁出现雾霾天气这一现状, 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六部委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计划中罗列了10条35项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

其中,多条措施与印刷、油墨、涂料、胶黏剂等行业息息相关。

2014年,环保部正在加紧修订《重点行业VOCs防治技术指南》。

该技术指南作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补充性文件,涉及源头削减技术、工艺过程控制技术、VOCs排放控制的监测方法等细分领域。

《指南》中规划:用1年至2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溶剂的使用与申报制度、排放收费制度与减排奖励机制。

针对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VOCs排放重点产业,国家相继出台了治理政策。

《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篇一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材料性能的追求,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耐磨性和耐候性等特点。

而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作为新兴的纳米材料,其出色的电学、热学及机械性能使得它们在复合材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着重探讨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

二、制备方法1. 材料准备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以及必要的溶剂和添加剂。

所有材料均需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预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2. 制备过程首先,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分别进行分散处理,以提高其在聚氨酯基体中的分散性。

然后,将水性聚氨酯与分散好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混合,通过搅拌、超声等方法使三者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复合材料浆料。

最后,将浆料进行真空脱泡、涂布或注塑等工艺,得到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三、性能研究1. 力学性能通过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水性聚氨酯的力学性能,使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更好的耐磨性。

2. 电学性能利用电导率测试、电阻率测试等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

实验结果显示,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使得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导率,有望在导电材料领域得到应用。

3. 热学性能通过热重分析、热导率测试等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

实验数据表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热导率,使得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四、结论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

这种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耐磨性、导电性和热稳定性,使其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性油墨用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研究毕业论文

水性油墨用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研究毕业论文

`水性油墨用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研究Synthesis and research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for application in water-based ink bind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引言. (1)第一章绪论 (2)1.1概述 (2)1.2水性聚氨酯发展概况 (2)1.2.1水性聚氨酯国内发展概况 (2)1.2.2水性聚氨酯国外发展概况 (4)1.3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5)1.3.1以外观划分 (5)1.3.2以亲水性基团的性质划分 (5)1.3.3以聚氨酯原料划分 (6)1.4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6)1.4.1自乳化法和外乳化法 (6)1.4.2预聚体法和丙酮法 (6)1.5.2异氰酸酯 (7)1.5.3扩链剂 (7)1.5.4亲水性扩链剂 (7)1.6水性油墨用水性聚氨酯的发展趋势 (7)1.7本文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及意义 (8)第二章水性油墨用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 (9)2.1概述 (9)2.2实验药品与仪器 (9)2.2.2实验仪器 (9)2.2.3合成工艺 (10)2.2.4乳胶膜的制备 (11)2.3产物表征与性能测试 (12)2.3.1成膜外观与透明度 (12)2.3.2红外光谱分析(IR) (12)2.3.3乳液固含量的测定 (12)2.3.4乳液粘度的测定 (12)2.3.5乳液pH值的测定 (12)2.3.6乳液酸值的测定 (13)2.3.7 TG测试 (13)2.3.8乳液粒径与Zeta电位的测试 (13)2.3.9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 (14)2.3.10 X-ray衍射(XRD)实验 (14)2.4结果与讨论 (14)2.4.1水性聚氨酯分散液的性能 (15)2.4.2 TG热失重测试与结果分析 (15)2.4.3粒径测试与Zeta电位测定 (17)2.4.4红外分析结果 (20)2.4.5 GPC分析结果 (22)2.4.6 XRD分析结果 (24)结论 (2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性聚氨酯制备工艺流程

水性聚氨酯制备工艺流程

水性聚氨酯制备工艺流程
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是一种环保型的涂料,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建筑、包装等领域。

下面介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原料。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需要以下原料: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异免分散剂、链延长剂、溶剂和助剂等。

第二步,制备预聚体。

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异免分散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形成预聚体。

第三步,加入链延长剂。

将预聚体加热至一定温度,再加入链延长剂,如乙二胺等,进行链延长反应。

链延长剂的选择应根据所需产品的性能要求。

第四步,添加溶剂和助剂。

将制得的聚氨酯溶于溶剂中,并适量添加助剂,如消泡剂、增稠剂和防霉剂等,以提升产品的性能。

第五步,调整pH值。

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调节溶液的pH 值,使其处于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8-9。

第六步,过滤和检测。

将制备好的水性聚氨酯涂料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确保产品质量。

同时,进行相应的检测,如粘度、固含量和粒径等。

第七步,包装和储存。

将制备好的水性聚氨酯涂料装入适当的
容器中,密封保存。

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防止涂料的质量受到影响。

总结起来,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制备预聚体、加入链延长剂、添加溶剂和助剂、调整pH值、过滤和检测、包装和储存等步骤。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篇一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新材料科学的发展,复合材料因其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能成为了科研的热点。

特别是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以水性聚氨酯(WPU)为基础,加入石墨烯(Graphene)及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制备的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机械、导电及热稳定性能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进行研究。

二、复合材料的制备(一)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采用水性聚氨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混合和化学交联的方式制备复合材料。

具体步骤包括原料准备、混合、搅拌、交联反应等过程。

(二)制备过程1. 将水性聚氨酯与适量的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2. 加入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进行高速搅拌使混合物充分分散;3. 加入适量的交联剂,继续搅拌至混合物变得均匀且无明显颗粒;4. 将得到的复合材料倒入模具中,进行适当的固化处理,得到最终的复合材料。

三、性能研究(一)机械性能测试通过拉伸试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水性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硬度。

(二)导电性能测试通过四探针法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而石墨烯的加入则进一步增强了这一效果。

(三)热稳定性能测试通过热重分析(TGA)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显示,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水性聚氨酯的热稳定性,使其在高温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四、结果与讨论(一)制备工艺对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制备过程中搅拌速度、交联剂用量、固化条件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

通过优化这些工艺参数,可以得到性能更优的复合材料。

(二)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作用机制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机械强度、导电性能和热稳定性。

水性聚氨酯材料

水性聚氨酯材料

水性聚氨酯材料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简称WPU)是一种环保型的高性能涂料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印刷油墨等领域。

水性聚氨酯材料是由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的,其制备过程中不含有机溶剂,具有低挥发性和低VOC排放的特点,符合当今环保要求。

本文将从水性聚氨酯的特性、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水性聚氨酯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首先,水性聚氨酯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性。

其次,水性聚氨酯具有较高的弹性和柔韧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外力作用。

此外,水性聚氨酯还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耐候性,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外观和性能。

总的来说,水性聚氨酯具有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点,能够满足各种不同领域的需求。

水性聚氨酯在涂料、胶粘剂、印刷油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涂料领域,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木器涂装、金属涂装、塑料涂装等多种涂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光泽度和耐磨性。

在胶粘剂领域,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制备各种类型的胶粘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

在印刷油墨领域,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制备各种类型的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耐久性。

可以看出,水性聚氨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环保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有机溶剂型涂料逐渐被水性涂料所取代,而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优秀的水性涂料材料,必将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将不断得到提升,使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

因此,可以预见,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环保型材料,将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

综上所述,水性聚氨酯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印刷油墨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水性聚氨酯必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成为涂料领域的主流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实 验部分
1 1 主 要原 料与 仪器 .
在装 有搅 拌器 、 度计 、 温 回流 冷凝管 的四 口瓶 中 加 入脱 水 的 聚 酯 或 聚 醚 二 元 醇 、 M A、P IMD 、 D P ID 、 I
适量丙酮溶剂 , 充氮气保护后逐步升温至 8 0℃反应
后, 取样 测定 反应 物 中 N O质量 分数 达 到 42% 后 C . 进 行 下 一 步 扩 链 反 应 。加 人 计 量 的 B O、P A、 D ID
段 含 量 、 变交 联 密 度 和外 加 少 量 醇 溶 剂 , WP 改 对 U
申化工 机械 有 限公 司 ; 度计 , _ ,D 0 粘 涂 4杯 J 5 5型 , 广 东 东莞 市精 鼎仪器 公 司 。
1 2 WP 油 墨的 制备 . U
油 墨在 塑料 薄膜 上 的附着牢 度 、 返粘 性 、 抗 耐湿性 和 干燥 速 度等性 能进 行 了研究 。
聚己内酯 二醇 ( C ) M 10 , P L , = 00 日本大赛 璐 株式会社 ;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T E )M =10 , P M G , 00 工业级 , 烟台华大化工有限公 司; 聚己二酸乙二醇酯
( E A) 聚 己二 酸 乙二醇 一 PG 、 丁二醇 酯 ( B 、 己二 P A) 聚
(E , T A) 分析 纯 , 海试 剂一 厂 。 上 双 向拉 伸 聚酯 ( O E 薄 膜 、 向拉伸 聚丙 烯 B P T) 双 ( O P 薄膜 , B P) 山东 富维 薄 膜 材 料有 限公 司 ; 乙烯 聚 ( E) P 薄膜 , 电晕 后 表 面 张 力 均 ≥4 N m, 苏 金 0m / 江
口油墨均要求使用水性油墨。为此 , 国已出台相 我 关 食 品安全 管理 法 规 限制 芳 香 烃 溶剂 的使 用 , 墨 油
连接料 必然 逐 步 向 聚氨 酯 ( U) 聚 丙烯 酸酯 树 脂 P 和 发 展 ¨ 。水性 聚 氨 酯 ( U) 墨具 有 极 好 的耐 磨 J WP 油 性、 耐擦 伤性 、 附着 牢度 好 以及 良好 的低 温 性 能 , 高
T P在 8 M , O℃下继续扩链反应 2 5h进一步提高预 . , 聚物相对分子质量( 设计 N O质量分数 02 , C . %) 将 预聚体降温至 4 l 5c 以下 , C 加人计量好 的 T A, E 快速 搅拌中和至 p 7~ 。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缓慢 H= 8 加入反应瓶中, 同时高速搅拌乳化 2h 再抽真空脱 ,
摘 要 :用不 同结构 的聚 酯二 元 醇或聚 醚二 元 醇制备 水 性 聚氨 酯 ( U) 墨 , WP 油 分别探 讨 了不 同二
元醇结构制备的 WP U油墨对基材附着牢度 、 己二酸 乙二醇. 聚 丁二 醇酯( B ) 系的硬段含量对 PA 体
水性 油墨抗 返粘 性 、 交联 剂对 水性 油墨耐 湿性 、 乙醇溶 剂 对 水性 油 墨 干燥 速度 的影 响 。结 果表 明 , 用 P A制备 的 WP B U油墨 具有较好 的 附着牢度 ; 段 质 量分 数 4 % 时 , 墨具 有较 佳 的 抗返 粘 性 ; 硬 0 油 增加 交联 密度有 利 于提 高水性 油墨 的耐 湿性 ; 乙醇 与水 形成 低 沸 点共 沸 溶 剂 可 以加 快水 性 油 墨 的






21 0 1年第 2 6卷 第 5 期
2 1 . 12 . 0 1 Vo . 6 No 5
3பைடு நூலகம்・ 4
P YU T OL RE HANE I NDUS RY T
复合 软 包 装 用水 性聚 氨 酯 油墨 的制 备 与 性 能
钟树良 蔡 炳照
( 苏省 力合 粘合 剂有 限公 司 金 坛 2 3 1) 江 125
国 内塑料 软包 装用 油 墨主要 以氯 化聚 丙烯树 脂 和聚 酰胺树 脂作 为 油 墨连 接 料 , 类 油 墨 连接 料 需 该 要使用 甲苯或二 甲苯作溶剂 , 大量有害溶剂排放不 仅 污染 环境 , 且对 食 品安 全 构 成潜 在 危 害 。 目前 而 对 出 口食 品包 装 用 油 墨 、 口产 品包 装 用 油墨 和 出 出
干燥速 度 。
关键词 :水性 聚氨 酯 ; 性 油墨 ; 水 附着 牢度 ; 返粘 性 ; 包装 抗 软
中 图分 类 号 : Q 4 3 T 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5— 9 2 2 1 ) 5— 0 4— 3 1 0 1 0 (0 1 0 0 3 0 德 国拜 耳公 司 ; 4二 苯基 甲烷二 异氰 酸酯 ( I , 4,. MD )
坛 市神 力塑业 有 限公 司 。
光泽 、 光 性 佳, 求 量 逐 年 提 高 , 用 逐 步 保 需 应
拓展 一 。
高速剪切乳化 机 ,A 52 F 上海弗鲁克 流体 F 2. , 0
机 械制 造有 限公 司 ; 棒涂 布 器 ,2号 线棒 , 线 l 上海 普
本 研 究选 择 合 适 的聚 酯 或 聚醚 二 元 醇 、 节 硬 调
酸己二醇酯 ( H ) 均为 10 , PA , 0 0 工业级 , 上海博
顺化 工公 司 ; 异佛 尔酮 二 异 氰 酸 酯 (P I , ID ) 工业 级 ,
第5 期
钟树 良, ・ 等 复合软包装用水性聚氨酯油墨的制备与性能
・ 5・ 3
出溶 剂 , 到 固体质 量分 数为 (0± ) 的 WP 得 4 2% U。 称 取上 述 WP 2 加 入 20m U10g 5 L塑料杯 中 , 加 入 5 0g钛 白色 浆 , 稠 剂 3g 流 平 剂 4g 消泡 剂 增 , ,
工 业 品 , 台万华 聚氨 酯股 份有 限公 司 ; 羟 甲基 丙 烟 二
酸 ( MP 、 , 一 二 醇 ( D 、 羟 甲 基 丙 烷 D A) 1 4 丁 B O) 三
( MP , 析纯 , T )分 上海 化 学 试 剂公 司 ; 异佛 尔 酮 二 胺
( P A) 工 业 级 ,D g s . ts 公 司 ;三 乙 胺 ID , eu s H i a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