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海参养殖需冷思考—对大连海参产业的调查汇总

∙海参养殖需冷思考—对大连海参产业的调查(二)∙中国农业网 2004-07-16 信息来源:∙[打印][关闭][查看评论][进行讨论][专家答疑][加入收藏夹][推荐给朋友][发布类似信息][繁體中文]∙∙海参养殖是整个海参产业发展的中间环节,养殖水平的高低、防病能力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海参的产量和质量。
据统计,目前大连市海参养殖面积42万亩,年产量为7000吨,产值达7亿元。
随着今年的重新调整,大连市渔业生产结构和布局从过去的南部海域向北三市一县一区海域转移,海参养殖热又一次升温。
记者在这些地方采访时看到,投资上万元的海参养殖项目不少,小规模的养殖户更多。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大连市海参养殖企业(户)已超过千家。
据大连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徐志宽介绍,目前大连市海参养殖无论是港池养殖,还是底播增殖,生产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涌现出了獐子岛渔业集团、棒棰岛海参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专业企业。
据统计,目前在这个产业,全市累计投入已超过5亿元。
围绕海参养殖,一些新的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也不断得到尝试和应用。
如开发区海青岛养殖场的海上网箱养殖和浮筏养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棒棰岛海参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俄罗斯海参和日本刺参搞人工杂交,培育新的养殖品种;瓦房店市海源水产养殖场采用冷却装置进行工厂化养参,大大缩短了海参生长时间等。
这些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对海参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然而,面对如火如荼的海参养殖热,记者在调查中也听到了业内人士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冷思考。
思考一: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目前大连市海参养殖的规模和形势来看,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已经不需要再去搞什么发动,而是应该从产业布局的发展上、养殖技术的规范上、病害的防治上搞好工作。
大连海洋与渔业局养殖处副处长梁忠德告诉记者,目前大连市海参增养殖近万亩连片海参养殖区就有12个,一旦发生病害后果将不堪设想。
普兰店市目前海参养殖面积和养殖水平在全市位于前列,该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冷连鹏也告诉记者,从目前海参养殖的发展势头来看,如果再不重视海参养殖的技术规范和管理,一旦出现了病害,该市水产业80%的产值将化为乌有。
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
1. 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捕捞压力过大,导致渔资源枯竭,同时捕捞工具的不当使用也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2. 油污染和海洋环境破坏: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事故会导致大量的油污染,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3. 海洋垃圾问题:废弃物排放和人类活动导致海洋中大量的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条件。
4.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部分地区过度开发海洋资源,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
应对上述问题的建议包括:
1. 加强资源管理和保护:建立有效的渔业管理制度,限制捕捞规模和方式,保护和恢复海洋生物资源。
2.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油污染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油污染的紧急处理能力,减少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3. 推动环保科技研发和应用:加大对环保科技的投入,推动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损害。
4. 加强海洋垃圾治理:加强海洋垃圾管理,提倡垃圾分类和减
少使用塑料制品,减少海洋垃圾污染。
5. 推动可持续发展:在海洋经济发展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规划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研究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参的认识和需求的增加,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养殖业务也迅速发展起来。
然而,这一行业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海水养殖海参苗对环境的污染产生的原因。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废水、废料和废弃物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养殖过程中,海参的排泄物和残留饲料会大量进入海水中,导致水质污染。
此外,养殖池塘的底泥富集了大量的有机物,也成为了潜在的污染源。
其次,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环境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养殖过程中的废水排放不仅导致水质恶化,还可能引发藻类过度生长、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这些都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
此外,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底泥具有高度的富营养化,会引发溶解氧过低和水体富氮的问题,影响海底生态系统的平衡。
针对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和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养殖导致环境污染。
科学合理地选择养殖设施的布局以及水质净化设施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海水养殖海参苗的废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其次,建立和完善养殖废水、废料和废弃物处理机制。
通过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如生物滤池、人工湿地过滤等,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进行处理和去除,减少对海水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此外,对于养殖产生的固体废料和废弃物,可以采用堆肥、发酵等方法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加强养殖行业的监管和管理,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相关部门应加强养殖企业的准入门槛,确保养殖企业拥有必要的水产养殖经验和技术,避免无序竞争和过度养殖。
同时,加强对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科研机构可以加强对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环境影响进行研究,寻找更加环保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通过对饲料配方的优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创新等,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
2024年海参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海参市场需求分析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海参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本文将从消费者需求、市场竞争和发展机遇三个方面进行2024年海参市场需求分析。
消费者需求1. 健康意识的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大部分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的健康价值。
海参富含胶原蛋白、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皮肤美容、养颜抗衰老有一定效果。
因此,海参受到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者青睐。
2. 养生文化的推广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对海参有较高评价,认为其具有滋阴补肾、养血美容的功效。
随着养生文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尝试海参,希望通过食用海参改善身体健康,增强抵抗力。
3. 健康老龄化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健康养老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海参被认为是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好食材,因此备受老年消费者青睐。
随着老年人群体规模的扩大,海参市场需求也相应增加。
市场竞争1. 品牌竞争目前,海参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争相推出自己的产品。
知名企业通过做大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品质和创新包装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品牌竞争在海参市场中起到了推动整个市场发展的作用。
2. 价格竞争海参价格较高,限制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一些企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进行竞争。
然而,低价海参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合理且品质有保障的产品。
3. 渠道竞争海参销售渠道多样,包括线上电商、超市、专卖店等。
各个渠道之间展开激烈竞争,争夺市场份额。
线上平台的兴起使得海参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获取,但也给传统销售渠道带来一定的冲击。
发展机遇1. 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加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海参出口量大幅增加。
国内消费升级和海外市场对高品质海参的需求增长,为海参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同时,对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企业来说,开拓海外市场也是一种发展路径。
2. 产业链完善近年来,海参产业链逐渐完善,包括海参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
海南省琼海市潭门港发展涉海产业面临的问题与金融对策

潭 门渔港地处海 南省琼海市东部 沿海 。 是我 国通 往 今 , 凭借“ 四沙 ” 丰 富的海产品 , 琼海市政 府极力打造 “ 潭
南 沙群 岛最近 的港 口, 也是我 国西 、 南、 中、 东沙 群 岛作 业 渔场后 勤补 给基地和深远海渔货集散销售基地 。近年
来 ,潭 门 港 渔 民逐 步 实 现 了 由远 海 捕 捞 向海 淡 水 养 殖 、
二、 当前 潭 门港 涉 海 产 业 发 展 面 临 的局 限性 ( 一) 捕 捞 业 发 展 空 间 有 限
一
使得潭 门镇渔 民捕鱼备受关注 。除此外 , 潭 门港渔 民出 海作业方式还有捕捞 、 刺 网、 笼壶 、 手钓、 拖 网等 , 主要 捕
鱼等 , 2 0 1 2年 , 全镇海产 品捕捞量达 4 . 7万吨 。 ( 二) 产 品加工业
潭 门镇 渔民主要作 业方式是 远洋靠 岛潜 捕作业 , 与
文 昌、 陵水 等市 县撒网捕鱼方 式有 较大 区别 。靠 岛潜 捕 斑 、 青斑、 东 风螺 、 南 美 白对 虾 , 淡 水养殖 品种 主要有 罗 作业方式 自宋元 时代流传至今 , 主要 是不带氧气潜 至水 非 鱼 、 罗 氏沼 虾 。2 0 1 2年 , 全镇 海淡水养殖产 量达 4 2 5 8 下3 0 米. 徒手活捉珊瑚丛 中的珍稀品种。靠 岛潜捕方式 吨 。 有效见证 了我 国海域领土 。有助 于捍 卫祖 国领 土完 整 ,
是南海捕捞面积逐 步缩小 。南沙岛礁共 由 2 3 5 个
捞 的海 品种有 龙虾 、 鳗鱼 、 石斑鱼 、 海龟 蛋 、 海参 和灯 光 岛、 礁、 沙、 滩组成 , 但仅有 5 0个 岛礁可维持人类生活 . 其
中: 中国大陆控制 8 个、 越南 占 2 8个 、 菲律 宾 占 9个 、 马
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为调查结果显示,海洋经济发展仍面临几方面问题,亟待关注。
一是海水养殖业仍以传统养殖为主,海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滞后。
《山东省“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鲁发改农经〔2016〕1320 号)中指出:“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发展海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业、休闲渔业、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水利用产业等产业。
”经调查发现,该县休闲渔业、海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业等产业都有涉及,但产业所占比重不均衡,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较少,仍主要以传统海水养殖为主,养殖模式和品种单一,生产效益不高,水产品精深加工少,渔业产业链条不长。
二是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通过校企合作引智、渔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引进新品种试养、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产业科技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但在转型升级传统渔业、发展壮大新兴渔业方面迈出的步子不大,科技对渔业生产的支撑服务能力不足。
同时,海洋技术成果转换率低,海洋科研技术有待于提高。
三是海洋产业专业人才缺口大。
经调查发现,涉海涉渔从业人员整体科技素质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对行业新动态、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不强。
专业院校毕业生总体数量少,科技研发机构、平台少,影响了海洋经济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基层建议: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海洋经济相关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把信贷投向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根据产业政策导向和发展重点合理配置融资资源。
二是实施促进海洋渔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财税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新技术、新装备的科研经费支持,引导研究院所和企业的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加强海洋队伍人才建设,加快与相关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加强科研成果向现实转化的步伐和能力。
福建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第 1 期
刘常标等:福建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6 5
域 在蕉 城 区 的青 山 海 域 ,福 安 市 的下 白石 本 斗
由于 近年来 刺参 养殖 效益 好 ,巨大 的利 润吸 引 了来 自辽 宁 、山东 、江苏 、浙江 等全 国各地 的
坑 、湾坞 、浮溪 海 域 ,福鼎 市 的沙埕 、佳 阳 、龙
的冬 春季 ( 1 2月至 翌年 4月 ) ,北方 地 区 由于 水
科, 狭温盐冷水性品种 ,具有很高的保健与药用 价值 , 自古 就 是 名 贵 的 海 产 品 ,列 为 我 国海 产 “ 八珍 ” 之 一 ,有 “ 海 中人 参 ” 之 美 誉 _ l J 。随
着人 民生 活 水 平 的提 高 和 对 营 养 健 康 食 品 的 关 注 ,刺参 的消 费市 场不 断扩大 ,被 越来 越多 的消
( S e l e n k a ) 品 质 最 好 。刺 参 隶 属 棘 皮 动 物 海 参
高于 2 0 ℃ 以上 则 开 始 进 入 夏 眠 ,进 入 冬 、夏 眠
时刺 参 停 止 摄 食 ,生 长 缓 慢 甚 至缩 水 3 J 。在 环 境条件 不利 的情 况下极 易 发生腐 皮等 病害 。每 年
我 国刺参 的 主要产 地集 中在北 方 的辽宁 、山
东 一带 ,从 2 0 0 4年起 ,福 建 省 沿海 利 用 冬 季 水
温较低 、适 合刺 参养殖 的地 理优 势 ,从 山东 、辽 宁等地 引进 刺 参 ,开 始 了我 国南 方 的刺参 养 殖 。
近年来 ,随 着 “ 北 参 南 养 ” 模 式 的 成 熟 ,养 殖
安 海域 ,霞浦 县 的溪南 、下 浒 、长春 海域 ;福 州
我国海洋牧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中)

2022.3辽宁、广西、福建、浙江、江苏、河北、山东等沿海地区也相继开展了人工鱼礁的建设研究。
鱼、贝类等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开展了30多年,放流品种为各种鱼、虾、贝类,包括海参、鲍、海胆、海蜇、中国对虾等高值海珍品近百种,形成的增殖渔业对修复衰退的近海渔业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2015年,我国近海海域共建设海洋牧场200多个,面积近900平方千米,人工鱼礁区面积600多平方千米,投放人工鱼礁总空方量6000多万米3。
从201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活动,即对以往建设的人工鱼礁达到一定规模且产生明显效果的海洋牧场,在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可申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对获批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拨付专项资金用于示范区的人工鱼礁、海藻场、海草床以及环境因子监测系统的建设,以提高海洋牧场生态效应和信息化监测能力。
截至2021年,农业农村部已批复建设7批共15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主要分为3种类型,即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增殖型海洋牧场和休闲型海洋牧场,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主要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或事业单位负责建设与管理的公益性海洋牧场,增殖型和休闲型海洋牧场主要是由企业负责建设和管理运营的经营性海洋牧场。
我国北方沿海的海洋牧场多数以企业建设、管理运营为主,主要是增殖刺参、鲍、海胆等高值海珍品的增殖型海洋牧场,其中一些海洋牧场兼有休闲垂钓及观光功能,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如山东、青岛、辽宁、大连、河北等地的海洋牧场;南方沿海的海洋牧场多以政府建设的公益性海洋牧场为主,生态效益明显,如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地的海洋牧场。
海南省的海洋牧场建设起步较晚,主要以政府建设、管理为主,多为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一些以企业建设管理为主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效果明显,在海洋休闲观光和生物资源养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
2.现代化海洋牧场我国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研究与建设起始于2008年启动的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市海参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烟台市工商局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参作为一种高级营养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作为重要的海参产地,如何保护“烟台海参”声誉,打造“烟台海参”品牌,成为我市发展海参经济的当务之急。
为此,我们对全市海参市场进行了调查,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供参阅。
一、海参行业发展优势和特点(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据《烟台水产志》记载,我市是我国海洋捕捞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及至清咸丰年间(1851~1861)作业鱼场扩展到黄海东部,每年春汛期间,烟台一带渔民采捕海参。
1904年,“东沙滩有渔民七八十人,春汛提小网潜捕海参”。
到1917年(民国6年)在西沙旺创办山东省立水产试验场,是我国最早的水产试验研究机构。
在海参加工技术研究中记载“技佐兰鸿文将海参剖去肠沙,用海水煮熟,加15%盐渍之。
俟参蓄多日,再施灰渍晒。
”悠久的历史为我市海参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二)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范围内可食用的海参有80多种,其中我国黄、渤海海域交汇处的海参,体壁肥厚,肉刺显著,口感适宜,营养成份和药用价值均居首位。
我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南岸(莱州、龙口、招远、蓬莱的一部分)、渤海海峡(长岛县)、北黄海南岸(蓬莱的一部分、开发区、芝罘、莱山、牟平)和南黄海北岸(海阳、莱阳)。
900多公里海岸线,大陆架平缓,范围内的水深在15米之内,底质为岩礁、砂砾、泥沙间有,海藻丛生;水质达到一类渔业水质标准;海流以潮流为主,多属沿岸往复流,流速一般在20~50cm/s间;水温周年变化在-1.0~28℃间,冬季少有结冰;海水盐度在28~32‰之间(河口区例外);PH值为7.8~8.2,非常适宜海参生长。
我市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海参生长的特有优势:除栖霞外,其它各县市区均可养殖,且品质极高。
(三)养殖加工规模逐年扩大。
80年代初,我市开始规模化的海参人工养殖,成为全国最早的海参人工养殖地区之一。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在海参养殖技术方面日臻成熟,养殖区域和规模不断扩大。
1980年以来,陆续投石造礁和营造海底藻场,为烟台海参营造良好的生存繁殖环境;1995年以来,大规模地修筑港堰、改建池塘,扩展刺参增养殖生产;2005年,全市海参分布面积达1.5万公顷,养殖面积达19万亩,年育苗量达到34万头,鲜海参产量1.5万吨,占全省的21%,产值24亿元,占全省的23%,其中,刺参人工育苗规模就达到30万m3水体。
而且,目前我市已有部分企业在海参产品上使用了注册商标,如“养马岛”、“庙岛”、“南隍岛”、“龙须岛”、“新海”等,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我市的海参行业从育苗、养殖到加工、销售,产业链初步形成。
(四)产品向高科技方向发展。
1976年我市成功研究出刺参人工育苗及增殖技术,并获得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
之后,随着对人工育苗规律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改进,稚参单位水体出苗量不断提高,至1982年,单位水体稚参的出苗量达到10万头/ m3以上。
1990年,掌握了大规格(2cm以上)苗种培育技术,在继续向海区投放大耳状幼体的基础上,不断投放大规格参苗,收到了良好的增殖效果。
1999年,烟台崆峒岛出产的干海参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参展,被评为名牌产品。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市场的迅猛发展,我市迅速崛起了芝罘岛科技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养马岛贻生珍品有限公司、长岛大竹山海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新海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海参深加工企业,新开发生产了海参肽胶囊、海参浆、即食海参等产品,打破了传统海参产品的单一格局,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为在更高层次上打造“烟台海参”品牌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五)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烟台海参在国内各省市均有销售,并出口新加坡、香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由于销路好,品质好,市场前景广阔,烟台海参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活海参300~400元/公斤,干海参2000~6000元/公斤。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市从事海参养殖加工的经营业户以及从业人员逐步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从事海参养殖、加工、销售的业户超过5000户,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
保守估计,以每名从业人员年平均收入1万元计算,通过海参养殖、加工以及销售,每年至少可以创造3亿元的直接收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加工过程不规范。
我市的干海参产品,除小部分由具备一定设备和技术的企业生产加工外,大部分是利用传统盐浸工艺(俗称“撞缸”)加工出来的,即将海参除去内脏后煮熟,再加盐水浸泡后晒干。
由于传统的盐浸工艺对设备和环境的要求不高,绝大多数加工业户处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状态,场地简陋,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既不办理健康证、卫生许可证,也不办理营业执照,三两个人,支口大锅,就可以加工生产,造出来的产品包装上,没有厂名厂址,也没有联系电话,这种来源的海参,没有生产许可、卫生许可,产品很难有卫生和质量保障。
这些加工户靠一口大锅几口缸,年加工海参占全市的50%以上,成为烟台海参市场的生力军,加工销售了大量的鲜活土特产品,但也是这些人,成了烟台海参美誉度的致命杀手。
(二)包装标识不合格。
目前,我市市场上销售的干海参,80%以上包装简陋,产品标识不合格,没有按《产品质量法》和《产品标识标注规定》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90%以上的干海参没有注册商标,基本上属于初级产品。
这种状况,一方面,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一旦出现问题,根本无法追溯生产、加工者;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烟台海参拓展市场的步伐,使得我市的干海参产品市场销售面窄,流通性差,很难广泛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
(三)产品标准不明确。
2000年,农业部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其中包含干海参的产品推荐标准,但是有关指标比较宽泛,实际操作意义不大。
除此以外,有关部门没有再出台完整的干海参产品标准,盐渍海参和水发海参一直没有相应的标准要求,海参产品标识也没有统一规定。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生产经营者缺乏明确的产品质量和包装方面的规范引导,也加大了执法部门的管理难度。
(四)掺杂使假问题严重。
据抽查,目前我市市场上干海参的合格率仅为20%,绝大多数含盐量超过70%(合格标准是含盐量不超过50%)。
从工商部门处理投诉、市场检查和走访座谈情况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盐浸次数太多。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价位1200元以下的干海参,都至少盐浸过3次,有的多达6次。
经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中心实验室检测,随着含盐量的增加,海参所含的营养成份呈大幅递减趋势。
多次盐浸,造成海参蛋白质等营养成份大量流失。
二是弄虚作假。
由于烟台海参享有良好的声誉,市场销路好,一些不法商贩便从温州、大连,以及日本、俄罗斯、南美洲等地购进海参,加工、包装后谎称烟台海参对外销售,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甚至有少数违法业户用水泥或炉灰制作假海参,参杂在真品中一起销售。
仅去年,工商部门就受理这类消费者投诉120多起,其中外地投诉占40%,对“诚信烟台”、“文明烟台”形象造成了极大影响。
三是违规泡发。
部分水发海参的加工者为了使海参外表鲜亮饱满,在发制过程中加入甲醛、火碱、双氧水等,严重破坏了海参的营养成份,而且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
三、对策与建议我市北毗大连,东邻威海,两地的海参产品逐渐壮大,对我市形成包夹之势,整治海参市场、保护烟台海参品牌、促进海参业健康发展,迫在眉睫。
(一)加强对海参行业的组织引导,形成优良的行业氛围。
作为海洋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海参业为我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烟台海参”已经成为我市的一张重要经济名片。
为经营好这个名片,把我市海参产业做大做强,要加大对海参行业发展的宏观协调力度,引导我市海参行业因地制宜持续发展。
建议我市尽快成立海参行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选拔专业人材参与,加强对我市的海参行业发展的指导与引导;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整顿海参市场的合力;尽快出台《烟台市海参产品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在海参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管理责任,共同推进海参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海参行业协会的作用,指定专门部门牵头,通过协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引导企业、业户有序竞争,合法经营。
(二)加强对养殖加工环节的监管,抓好海参行业标准化生产。
尽快聘请组织行业专家对我市的海域进行详细的科学生物定性定量分析,对海水中的各种营养盐含量和各种叶绿素取样调查,根据调查测定的结果,确定最有利的养殖区域,充分利用好我市的资源优势;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组织生产,建立标准化生产档案,健全养殖日志和用药记录,对养殖情况从育苗、养成到进入市场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登记造册;对海参饲料生产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坚决杜绝劣质饵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同时,指导生产加工企业制定较高的企业标准。
海参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加工环节,管好加工环节,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建议将所有加工海参产品的业户纳入市场主体准入管理,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定期调查走访,全面掌握从业人员生产加工情况,坚决遏止无证经营现象。
加强对海参养殖加工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经营素质和水平,严厉打击掺杂使假现象,对违法、违规经营的企业和人员予以严惩。
(三)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规范海参制品的包装标识。
传统的海参产品主要有干海参、盐渍海参和水发海参三种,均属于粗加工产品,再加上当前不少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相对较低,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会加大市场管理难度。
建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干海参产品质量地方标准,积极做好与上级部门上报和沟通工作,争取早日批准颁布执行。
按照《产品质量法》和《产品标注标识规定》,对定型包装的海参产品制定统一的包装标准,明确要求其外包装上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制造者及经销者的名称地址、产品采用的标准、保质期等;对散装干海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注标识,按照卫生管理要求严格进行规范。
结合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管理,指导经营者严格落实商品查验、索证索票、商品质量承诺等制度,禁止不能提供产品合法来源或标识不符合规定的海参产品上市销售。
(四)加大对海参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辨认识别能力。
当前,由于海参相对来说还属于一种高消费食品,社会公众对它的认知度和了解度还较低,这就使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容易上当受骗,也是假、劣产品有了存在的空间。
建议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媒体,加大对海参及深加工产品的宣传,在扩大产品知名度的同时,积极引导消费者掌握和了解海参等海珍品的营养功能、辨别和食用方法,特别是在海参质量如何鉴定方面要不断宣传,提高社会的识假鉴假能力,从消费环节上使假、劣海参产品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