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松柏洞铅锌矿矿床勘查类型与方法分析
铅锌矿找矿勘查中常用找矿技术及其问题研究

133地质勘探Geological prospecting铅锌矿找矿勘查中常用找矿技术及其问题研究熊 凯,古明澳(江西省地质局九0二大队,江西 新余 338000)摘 要:为铅锌矿矿山寻找替代资源的专项工作已经开展了近10年,但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进展缓慢。
找矿勘查技术对铅锌矿找矿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对地质情况进行勘探,并且获取铅锌矿的分布情况,实现铅锌矿储量预估。
本文介绍了铅锌矿勘查中常用的勘查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细化分析,探讨铅锌矿找矿勘查中常用找矿技术存在的缺点,降低铅锌矿找矿勘查的难度,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对策,为今后的铅锌矿找矿勘查提供了相关资料。
关键词:资源勘查;铅锌矿找矿;找矿技术中图分类号:K2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0-0133-2收稿日期:2021-05作者简介:熊凯,男,生于1988年,汉族,江西樟树人,本科,研究方向:矿产勘查。
1 铅锌矿找矿勘查中常用找矿技术分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我们对地质环境的探索,提高了我们了解国土资源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为了提升我们的工业产业化的发展,提升对铅锌矿找矿勘查的效果,我们对铅锌矿找矿勘查技术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对找矿勘查中常用找矿技术进行分析,并给出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常见的找矿勘查方法有3种,如下[1-4]。
第一种方法,物理勘查。
该方法采用物理方法获得浅层铅锌矿。
这种方法中的核心技术是瞬变电磁法勘查铅锌矿,通过物理设备对铅锌矿的金属发送脉冲波,与地下磁场形成互感作用,获得不同于平常地层的铅锌矿。
这种找矿勘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获得变化的情况,同时这种变化比较细微,间隔时间短,需要技术人员实时关注磁场变化,以免错过。
并且这种方法在进行铅锌矿找矿勘查中能够大体获得铅锌矿分布规律,仅适用较为浅层的铅锌矿,但是勘探准确度较好。
贵州省铜炉上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40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贵州省铜炉上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王 军,杨 天,杨思涛(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贵州 六盘水 553001)摘 要:贵州省铜炉上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在区域性的北西向垭都-蟒洞构造带内。
铅锌矿主要赋存于二叠系栖霞组灰、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中,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其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地层岩性控制。
本文从地层岩性、构造条件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及找矿标志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铜炉上;贵州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3-0040-2收稿日期:2020-07基金项目:贵州省地矿局青年科研项目“贵州省垭都-蟒洞断裂带北西段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黔地矿科合[2019]29号)”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王军,男,生于1989年,汉族,陕西渭南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地质勘查。
贵州省铜炉上铅锌矿床位于赫章县兴发乡和水塘乡境内,距赫章县城约20km。
铅锌矿开采历史悠久,建国前就有采矿活动,1958年~2008年先后有贵州省地质局赫威水地质大队、贵州有色地勘院、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队等单位在研究区内开展矿产勘查工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贵州省地质局一0八队完成了1:20万威宁幅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矿产调查;一一三地质队完成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2009年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贵州省铜炉上铅锌矿区详查报告。
近年来,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该研究区开展了少量地质工作,取得了一定认识。
1 研究区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黔北台隆之六盘水断陷与遵义断拱两个三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
属于早古生代晚期形成的垭都-蟒洞构造带。
该带总体走向310°,以垭都一蟒洞断裂为主体,在长约55公里,宽约30公里范围内形成一系列背向斜和次级褶皱,这些背斜都被纵向逆冲断层切割,总体上构成一个由南西向北东方向逆冲的复杂褶断带,本工作区内出露的F1,即为断裂带的主断层,断距可达200m~1500m,其两侧有较多平行、斜交的次级断层发育,该带内有众多铁矿和铅锌矿床(点)即产于F1主断层内及下盘二叠系灰岩中。
贵州五指山地区铅锌矿找矿模型初探

贵州五指山地区铅锌矿找矿模型初探贵州五指山地区近年铅锌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文章通过对区内代表性矿床特征的研究,总结区域铅锌矿成矿控制因素、分布规律及找矿标志,初步建立区域铅锌找矿模型。
标签:铅锌;找矿模型;五指山;贵州五指山地区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近年来发现纳雍支大型铅锌矿床,是贵州重要的铅锌矿集区。
1 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其中,震旦系和寒武系碳酸盐岩是铅锌含矿层位。
褶皱主要发育北东向隔挡式褶皱,背斜紧闭,向斜宽缓。
背斜构造常与分布于其核部的走向断层一起组成强应变特征的断褶带,这些强应变带常呈线状分布,带内褶皱形态常被多期次、多方向的断裂构造破坏。
岩浆岩见大陆溢流拉斑玄武岩及其同源侵入的浅成辉绿岩,玄武岩多呈岩被产于二叠系茅口组古侵蚀面上,辉绿岩呈岩床状产出。
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Pb、Zn等成矿元素集中分布,地层中Pb元素的平均值是全省Pb元素平均值的25倍,变化系数是全省变化系数的13倍,属特高背景、极强离散类元素;Zn元素含量平均值是全省Zn元素背景值1.4倍,变化系数是全省的2.9倍左右,属高背景、极强离散类元素。
Pb-Zn-Ag-Cd元素异常呈岛状、串珠状沿北东向断褶带分布,其中,水东异常和鸡场坡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各单元素异常套合好,有多个Pb、Zn元素浓集中心,且具三级浓度分带。
3 代表性矿床特征3.1 普定纳雍支铅锌矿位于五指山背斜南东翼近核部,出露寒武系清虚洞组第三段、金顶山组及石炭系,含矿层位清虚洞组第一、二段隐伏于矿区深部。
区内断裂主要呈北东向、北西向展布。
其中,F1断层为矿床南部边界断层,断层北西盘为清虚洞组白云岩,南东盘出露三叠系,性质为正断层;F7断层是矿床北部边界断层,大体沿五指山背斜轴部通过,断层倾向325°,倾角49°,表现为逆断层,两盘均出露清虚洞组。
清虚洞组可划分三个岩性段:第一段以鲕豆状白云岩、瘤状白云岩及晶洞粗晶白云岩为主,厚度90~120m;第二段下部为灰色中厚层中、细晶、粉晶白云岩间夹瘤状细晶白云岩,上部以灰色厚层中细晶白云岩为主,偶夹鲕粒、瘤状白云岩,厚130~160m;第三段以灰色薄层砂泥质细晶白云岩间夹浅灰色细晶白云岩为主,厚度>80m。
铅锌多金属矿矿体特征与勘察方向

铅锌多金属矿矿体特征与勘察方向摘要:本文从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等入手,分析了铅锌多金属矿的控矿因素,认为成矿受构造及岩浆岩控制,且南部的流纹斑岩体为该区的成矿母岩,近东西向及北西向断裂带为主要的控矿构造。
初步认为本区中部和南部的深部具较理想的找矿前景,尤其是南部流纹斑岩体附近,重点要注意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以及流纹斑岩与二长花岗岩接触带的找矿工作。
关键词:控矿因素;找矿方向;铅锌多金属矿前言铅﹑锌矿床主要有5种类型﹕①花岗岩型。
产于花岗岩及其碎屑质围岩中。
矿床有用组分除铅﹑锌外﹐尚有钨﹑锡或铜。
矿体呈脉状﹑浸染状。
铅﹑锌\品位较高。
②夕卡岩型。
产于花岗岩类和碳酸盐岩接触带及其内外。
矿石组分除铅﹑锌外﹐可含铜﹑钨﹑锡等。
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扁豆状。
铅锌\品位中等。
③海相火山岩型。
产于优地槽凝灰岩﹑熔岩及次火山岩中。
矿石组分主要为铅﹑锌﹐常含黄铁矿。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
铅﹑锌\品位高至中等﹐矿床为大﹑中型。
④陆相火山岩型。
产于火山盆地分布的凝灰岩﹑熔岩及次火山岩中。
矿石组分主要为铅﹑锌﹐部分含铜。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
铅﹑锌\品位贫﹑富均有。
矿床多为中型。
⑤碳酸盐岩型。
产于地台或浅海相白云岩﹑石灰岩﹑不纯碳酸盐岩中。
矿石组分除铅﹑锌外﹐部分含铜。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
铅﹑锌\品位高。
矿床常为大﹑中型。
某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与内蒙- 大兴安岭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带,即内蒙地轴东段。
区域内侵入岩较发育,主要有古元古代及中晚侏罗世两期。
岩性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局部变质变形为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或花岗闪长质片麻岩。
中晚侏罗世侵入岩广布全区,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斑岩等。
该区具备有利的区域成矿条件,是重要金属成矿区,分布着莲花山、红花沟、金厂沟梁、二道沟等几个大中型金矿床,碾子沟、季家沟等中、小型钼矿床及众多铅锌多金属矿床与矿点。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控矿构造与成矿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控矿构造与成矿黔西北地区是我国铅锌矿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矿床控矿构造较为复杂,主要与区域构造背景、岩石变质作用、断裂构造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就铅锌矿床控矿构造与成矿进行简要介绍。
黔西北地区属于大别山造山带向天山造山带过渡地带,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普遍存在岩石改造和蚀变作用。
铅锌矿床在岩石变质作用和断裂构造作用下形成,矿化时间大致以晚元古代和早古生代为主。
其中,裂隙充填型铅锌矿多分布于晚元古代早期的褶皱构造带上,常伴生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等矿物。
而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则以早古生代岩浆活动为主要条件,常沿灶岩体边缘分布。
断裂构造对于铅锌矿床的形成发育有着重要控制作用。
在黔西北地区,断裂构造普遍呈NNE向或近EW向的走向,与构造作用有关的地下水搬运、沉淀和重矿物富集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同时,断裂带多为富水带,不仅能够加速矿化流体的输送,也能够提供充足的矿化成分,加速铅锌矿体的形成。
总的来说,黔西北地区的铅锌矿成矿作用是在区域构造、岩石变质作用、断裂构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这些成矿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关联,控制着矿区内的铅锌矿分布、成矿规模和矿带走向等特征。
铅锌矿矿体类型多样,矿化物质种丰富,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含锑和铅锑矿。
因此,黔西北地区的铅锌矿资源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针对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的控矿构造与成矿特征,现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据统计,黔西北地区目前已探明的铅锌矿各类矿体总数达252个,其中有16个规模超过百万吨,10个规模在万吨以上,而绝大部分矿体规模在千至万吨左右。
总的来说,矿床规模较小,大约78%的矿床规模在1万吨以下。
从矿床类型上看,黔西北地区的铅锌矿床类型比较多样,主要包括沉积充填型、褶皱构造型、断裂充填型、岩浆热液型等。
其中,断裂充填型矿床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3.3%,沉积充填型矿床数量次之,占总数的30%。
矿床中金属含量较高,铅和锌平均含量分别为2.54%和3.41%,富矿型铅锌矿的铅和锌含量高达30%以上。
凯里柏松—台江龙井街铅锌矿成矿作用及其制约

凯里柏松一台江龙井街铅锌矿成矿作用及其制约胡一忠,王文杰,杨光忠(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地质大队,贵州凯里556000)摘要:凯里柏松一台江龙井街铅锌矿主要呈层控层状似层状或“鸡窝状”赋存于寒武系清虚洞组和石冷水组白 云岩地层中,本文从白云岩地层的准同生白云化作用成岩机理到去碳酸盐化的层控成矿作用以及水力压裂角砾岩 对热液矿产控制等,对矿区铅锌矿成矿作用的制约进行了深人分析,并指出利于含矿热液运储沉淀成矿的背斜核 部范围及其伴生断裂构造和水力压裂角砾岩等为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查努力方向,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作用;制约;贵州凯里中图分类号:P 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339(2017)01-0034-02贵州凯里柏松一台江龙井街铅锌矿在湖南花垣一铜 仁臭脑一都匀牛角塘黔东铅锌矿带的南西段,一直以来找矿勘查对象主要为层控铅锌矿体,而对事实上长期开 采的“鸡窝状”铅锌矿体关注不够。
1凯里柏松_台江龙井街铅锌矿化特征1.1容矿地层岩石矿区沿龙井街断层北西侧展布,出露有陡山沱组、留茶坡组、九门冲组、变马冲组、杷榔组、清虚洞组、高台组、石冷水组和娄山关组等海相碎屑岩和白云岩;断层南东 侧为青白口系番召组和清水江组浅变质岩。
容矿地层为 寒武系清虚洞组和石冷水组白云岩。
(1)清虚洞组。
第一段为薄层结晶灰岩夹泥岩或页岩纹层;第二段为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细晶白云岩夹砂屑白云岩,常见豹皮状构造;第三段为深灰色薄层含砂屑粉晶白云岩、薄至中厚层鲕、豆粒白云岩夹粉晶白云岩,该 段层间断裂较发育,局部角砾岩化常见,为区内铅锌矿主要容矿层位,I 矿化层(带)产于其中下部,n 矿化层(带)产于其顶部。
(2) 石冷水组。
第一段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鲕、豆粒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厚>72 m ),产m 铅锌矿化层(带);上部为灰黄色薄至中厚层含砂屑粉晶白云岩(厚2~7 m );第二段为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细-粉晶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含陆屑白云岩夹薄层粉砂质白云岩(厚359 m ),见石盐假晶等结构构造。
铅锌矿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铅锌矿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作者:王勃李启东来源:《科技资讯》2014年第26期摘要:通过本次普查地质工作,大致了解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大致查明了含矿层位、控矿因素等矿床地质特征;大致查明了主矿体空间分布、形态、产状、矿石质量及矿层内部结构特征。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类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081-01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刘街乡姚街铅锌矿位于池州市城东南35公里,行政区划隶属贵池区刘街乡姚街村,矿区属皖南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山势大致呈北东向,海拔标高+70-416.505,相对高差约240 m。
本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442 mm,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年平均温度16℃,以7~8月份最高,最高可达40℃,1~2月份最低,最低为-7℃。
矿区范围内矿产资源较丰富,采矿业较发达,有黄山岭中型铅锌矿,皖宝、六合中型熔剂白云岩矿,东方钙业中型化工石灰岩矿,此外还有小型铅锌矿、硫铁矿、熔剂石灰石矿、熔剂白云岩矿等矿产。
1 矿区地质1.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中统大田坝组、宝塔组,上统汤头组、五峰组,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
现自老至新叙述如下。
奥陶系。
中统大田坝组(O2d):为青灰色中厚层状干裂纹灰岩夹薄层状瘤状灰岩。
中统宝塔组(O2b):为青灰-浅灰色中厚层灰岩夹青灰薄层灰岩。
上统汤头组(O3t):为青灰-浅灰色中厚层瘤状灰岩。
上部矽卡岩化,为矿体赋存层位。
上统五峰组(O3w):为灰黑色薄层炭质硅质页岩。
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S1g):为泥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粉砂岩。
1.2 构造1.2.1 褶皱矿区内褶皱主要为黄山岭背斜。
该背斜属于大佛堂-太平槽背斜的中段,轴迹走向北东40°~60°,北东端收敛倾伏。
矿区位于黄山岭背斜北东端的南东翼,地层倾向130°左右,倾角20°~25°,产状稳定,矿体赋存于该翼奥陶系上统汤头组顶部的矽卡岩中。
贵州省都匀市锌矿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贵州省都匀市锌矿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杨茗钛(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核资源地质调查院,贵州 贵阳 550000)摘 要:为了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发贵州省都匀市区域内的锌矿矿体,就需要针对实际的地质特征展开研究,并制定出找矿的方向,从而为贵州省都匀市区域内的锌矿矿体开发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本文将会针对贵州省都匀市坝固镇菜园河铅锌矿区的地质特征展开分析。
进而针对贵州省都匀市锌矿矿体的找矿方向展开研究,希望可以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锌矿矿体;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4-0093-2Analysi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Zinc Ore Body in Duyun City, Guizhou ProvinceYANG Ming-tai(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of Nuclear Resources, Guizhou Nonferrous Metals and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Survey Bureau,Guiyang 550000,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zinc ore bodies in Duyun City, Guizhou Province more smoothly,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actua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out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so as to provide a good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zinc ore bodies in Duyun City, Guizhou Province. In this paper,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iyuanhe lead-zinc mining area in Bagu Town, Duyun City, Guizhou Province will be analyzed. Then,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he zinc ore body in Duyun City, Guizhou Province is studied,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the relevant personnel.Keywords: zinc ore body;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direction贵州省都匀市的锌矿主要是分布在蔓洞逆断裂的两侧,断裂的趋势走向为NE——SW,在该区域内含矿岩系主要为寒武系清虚洞组白云岩,围岩腐蚀变化的情况主要为白云石化,而导致围岩出现腐蚀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贵州省都匀市的锌矿矿体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赵卫卫,杨云祥,宋和平,等.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致 密油地质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4,45(12):4267-4276.
表 1 矿体规模划分和类型系数表
矿体规模 类型系数 矿产种类 长度 /m 延深或宽 /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型
0.9
铅锌
>800
>500
中型
0.6
铅锌
300-800
200-500
小型
0.3
铅锌
<300
<200
2)矿体形态复杂程度。 矿体形态复杂程度一般分成简单、中等和复杂三种。 简 单 类 型、 中 等 类 型 和 复 杂 类 型 三 种 类 型 系 数 分 别 是 0.6/0.4 和 0.2 ;其矿体形态主要包括层状、似层状、大 透镜状、长柱状、筒状、扁豆状、复脉状等等 ;简单类 型内部基本无杂石或仅仅只有少量的杂石,中等类型内 部存在少量的夹石以及分枝复合,复杂类型内部具有较 多的夹石。 3)构造影响程度。 构造影响程度可以分成小型、中型和大型等,其类 型系数分为是 0.3、0.2 和 0.1。小型矿体中不存在断层 或者燕麦穿插,中型矿体存在少量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 大型矿体存在较多的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所以构造对 小型、中型和大型矿体的影响程度分别是较小、明显影 响和严重影响。 2.2 矿床勘查类型划分 通过结合理论和实际情况,就能够实现对矿床勘查 类型的合理的划分,一般具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第Ⅰ勘 查类型、第Ⅱ勘查类型以及第Ⅲ勘查类型。前者属于简 单类型,其类型系数和 2.5~3.0,矿体规模大到巨大,形 态简单到较简单,构造对抗体影响较小,厚度稳定到较 稳定,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到较均匀 ;第Ⅱ勘查类型 是中等型,类型系数和为 1.7~2.4。主矿体规模中等到大, 形态复杂到较复杂,厚度不稳定,构造对矿体形状具有 明显的影响,主要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到不均匀 ;第Ⅲ 勘查类型是复杂型,类型系数之和为 1~1.6。矿体规模 小到中等,形态复杂,厚度不稳定,构造对矿体形状具 有严重的影响,主要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到不均匀。 2.3 贵州松柏洞铅锌矿矿床勘查类型确定 根 据 勘 查 区 地 形 地 貌 及 矿 体 赋 存 条 件, 区 域 内 最 低 侵 蚀 基 准 面 位 于 矿 区 外 北 侧 溪 流 河 床, 其 标 高 约 为 755m。确定铅锌矿床以顶、底板及矿层直接充水的基岩 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简单的矿床,为 二类一型。 勘查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构造较发育,风化作用 中等,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小,矿体顶、底板无软弱夹 层,岩体结构以层状为主,岩石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 但存在局部强风化层较厚、破碎带及构造带,工程地质 条件较差。矿山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高切、填方边 坡,局部地段可能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特别是滑坡、 滑塌等地质灾害。确定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复杂程度为中 等的矿区,为三类二型。 矿区铅锌矿主要为构造热液型铅锌矿,矿体受断层 破碎带控制,断层破碎带厚度较稳定,倾向上延伸较为 连续且变化较小,矿体品味变化稳定,矿体规模相对较 小,走向延伸 193~744m,深部延伸 47~122m,矿体规
砂体发育带形成鼻状隆起,砂体中心往往是隆起的最高 部位,上倾方向若配上岩性遮挡,可形成构造一岩性圈 闭。
3 富集因素
3.1 有利砂体控制油藏展布 有利的储集相带是油气富集成藏的重要地质基础,
沉积相带明显控制着储层的展布,砂岩发育带控制着油 气的分布和好坏。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道 侧翼是本区油气聚集的有利储集体。下寺湾地区长 7 油 层组为半深湖—沉积体系,主要分布在下寺湾地区中部 和东部呈片状大面积分布的致密砂岩中,以及西北部呈 条带状展布的浊积砂岩中。浊积砂体与深湖泥岩叠置交 叉,具有优先捕获油气优势,油气优先向物性较好的砂 体富集,形成油气聚集的最有利相带,水下分流河道砂 体是油气富集区。其储层中原油性质较好,具有低密度, 低粘度及较高凝固点的特点,是一种油藏封闭性好,保 存较好的优质原油。 3.2 生储盖组合对油藏的富集作用
1 贵州松柏洞铅锌矿矿床概况
贵州省镇远县报京乡松柏洞铅锌矿矿区属中低山地 貌,矿山生产规模 3.00 万 t/a,面积 6.8742km2,开采深 度 970m 至 600m 标高。矿区在区域上位于华南褶皱造山 带与扬子准地台接合部位,施洞口断带之南东侧,榕山 背斜北东端南东翼,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矿区内出 露地层有青白口系清水江组二段、平略组、南华系南沱 组。矿区内 F1、F2、F3 为含矿断层,矿区内褶皱构造不 发育,总体为单斜岩层,岩层总体倾向南东。矿区发现 有 3 条含矿断层为北东向断层,铅锌矿呈脉状、细脉状、 团块状、星点状产出。矿石自然类型为硫化矿。矿石工
2018 年 3 月 第 45 卷第 3 期
云南化工 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doi :10.3969/j.issn.1004-275X.2018.03.119
Mar.2018 Vol.45,No.3
贵州松柏洞铅锌矿矿床勘查类型与方法分析
杨 敏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六总队,贵州 凯里 556000)
了 2 套生、储、盖组合,有利于烃源岩的控制与有利储 层展布。
4 结语
下寺湾地区延长组长 7 油层组拥有优质的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是主要的油气来源,与 4+5 油 层组、长 2 油层组和该区的重要盖层泥岩,从而形成两 套重要的生、储、盖组合。笔者认为,下寺湾地区的后 期勘探重点应放在具有较好的沉积相带、优质的烃源岩、 水动力条件较好和鼻状构造带等因素控制的有利复合区 域上。
业类型属石英 - 方解石脉型铅锌矿石。
2 铅锌矿矿床勘查类型
对铅锌矿矿床勘查类型进行划分和确定主要通过五 个地质因素进行确定,一是矿床的规模,该影响因素对 矿床类型确定的影响是最大的,根据研究影响程度能够 占据全部因素的 30% ;二是矿体的形态和内部结构,该 因素对矿床类型确定影响居中,占据 20% ;三是矿体构 造的影响,总影响程度占据 20% ;四是矿体厚度稳定程 度,总影响程度占据与上述两点相同均是 20% ;五是有 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该因素对矿床类型影响是最小的, 仅仅只占据 10%。为了量化这五个因素,利用类型系数
参考文献 :
[1] 赵卫卫,宋和平,杨云祥,等.下寺湾油田龙咀沟地区三叠系长2 油藏油气富集规律[J].岩性油气藏,2012,24(6):43-48.
[2] 王津,李锦锋,刘翰林,等.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田雨岔地区 延安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17,32(2):29-34.
收稿日期:2018-01-24 作者简介:辛良琦(1991-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普通地质研究。
·151·
2018 年 3 月 第 45 卷第 3 期
云南化工 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Mar.2018 Vol.45,No.3
进行表示。 2.1 类型系数
1)矿体规模划分和类型系数(表 1)。
鄂尔多斯下寺湾地区处于延长组生油中心,长 7、 长 6 期发育深湖、半深湖相泥岩,平均厚度愈,是良好 的生油岩。该套生油岩有机质丰度高,生油岩有机质类 型为腐殖一腐泥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生油潜力大。 下寺湾地区延长组发育有 2 套烃源岩,一套是长 7 油层 组沉积形成的腐泥型烃源岩,另一套是长 4+5 油层组沉 积形成的腐植型烃源岩,储集层主要是长 6 油层组和长 2 油层组发育的河流 - 三角洲砂体 [4]。长 7 油层组、长 4+5 油层组、长 2 油层组和该区的重要盖层泥岩,形成
摘 要:在铅锌矿矿床勘查中,勘查类型和方法的确定至关重要。文章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以及地质 情况,结合五个地质因素确定了贵州松柏洞铅锌矿矿床勘查类型和方法,确保了贵州松柏洞铅锌矿矿床勘查的顺 利进行。
关键词:铅锌;矿床;勘查;类型;槽探 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75X(2018)03-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