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勘探类型

合集下载

金矿参考资料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

金矿参考资料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

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一、岩金矿床工业类型根据现行《岩金矿地质勘探规范》的岩金矿床分类资料,综合整理为七个类型,详见表1。

矿床工业类型成矿作用产出位置近矿围岩矿体形态产状矿物共生组合矿化特征及伴生组分蚀变作用矿床规模矿床实例1 2 3 4 5 6 7 8 9 10 含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型变质地台边缘、古隆起边缘、拗陷区或沉降带各类变质岩,主要为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等呈脉状、复脉、网脉带产出。

沿走向及倾向具分枝、复合膨胀、侧现、再现等现象。

以陡倾斜为主。

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扁豆状、囊状产于脉体中(1)金-黄铁矿建造自然金、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石英、绢云母、方解石。

(2)金-多金属建造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石英、绢云母、方解石。

(3)金-砷建造自然金、毒砂、磁黄铁矿、辉钼矿、电气石、萤石、磷灰石、石贡、钾长石。

(4)金-钨锑建造自然金、白钨矿、辉锑矿、黄铁矿、石英、绢云母金常分段富集,矿化很不均匀,主要为富矿、。

伴生硫、砷、钼、铅、锌、钨、锑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小型大型特大型夹皮沟、金厂峪、小营盘、秦岭、沃溪、古袍、桃花等金矿含铁硅质岩型热液地台隆起边缘拗陷带镁铁闪石类、含钨质沉积岩、砂质泥质板岩类矿体常与铁矿层伴生产出。

多产于铁矿层下部或底板,其产状基本与地层一致或稍有交角。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致密磁铁矿、磁黄铁矿、毒砂、黄铁矿、辉钴矿、红砷镍矿、自然金、铁闪石、透辉石、柘榴石、绿泥石、石英等金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品位较低。

常伴生钴、砷、硫、镍等硅化、黄铁矿化、闪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钠长石化中型大型特大型东风山金矿碳酸盐地层中的石英方解石脉网脉型热液地槽基底隆起边缘拗陷区或准地台区碳酸盐分布地区层状灰岩、白云岩、含碳质板岩、大理岩硅化蚀变带、角砾岩带,受岩层不同层面、层间构造、岩层裂隙构造控制。

地质矿产勘查考点解析(含试题)

地质矿产勘查考点解析(含试题)

矿产勘查考点及其试题和答案矿产勘查考点第一章 1. 矿产勘查.普查.勘探的概念?矿产勘查:是指对矿产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精度要求进行的找矿工作。

勘探:是指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地质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可能的规模、形态、产状、质量以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的工作。

2.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势(六个方面)?找矿难度日益增大,隐伏矿已成为主要的找矿对象为了满足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开拓新类型矿床的找寻工作.如斑岩型矿床、蚀变岩型和卡林型金矿、天然水合物等矿产的利用。

为了有效的指导勘查实践,不断加强勘查理论研究。

为适应理论找矿阶段的新要求,加强了对矿床模型和勘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为提高勘查工作效益,日益重视经济和环境效应分析日益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及应用勘查成果日益商品化对勘查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二章 1.简述矿产勘查的五大理论基础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预测基础2.试述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五个)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益统一;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随即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第三章 1.成矿预测的概念?成矿预测是在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剖析成矿地质条件、深入研究矿化信息(找矿标志)、总结成矿规律,进而圈定不同级别的预测区或三维空间内的找矿靶区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或成矿预测是对发生在过去的成矿事件的未知成矿特征进行的估计或推断。

)2.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a(1)、明确预测目的;(2)全面收集地质资料;(3)分析成矿原因建立成矿模型;(4)编制预测图;(5)重点工程验证;(6)编制预测报告3.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3个)?相似——类比理论:是指在相似地质环境下,应该有相似的成矿系列和矿床产出;(基础)求异理论:矿床都产出于地质异常中,因而通过发现异常,就可发现矿床;(核心)定量组合控矿理论:成矿不是靠单一因素,也不是靠人一个因素的组合,而是靠“必要和充分”因素的组合;(依据)4.成矿预测的准则(5个)?最小风险与最大含矿率的准则;优化评价准则;综合预测评价准则;尺度对等准则;定量预测准则5.成矿预测的基本方法分类?趋势外推法;归纳法;类比法;综合分析法6.科学找矿的概念?找矿又称矿产普查,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为寻找和评价国民经济需要的矿产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钨矿床工业类型及勘探类型

钨矿床工业类型及勘探类型

钨矿床工业类型及勘探类型
一、钨矿床工业类型
现行《钨矿地质勘探规范》划分的工业类型,见表1。

除表1所列几种主要矿床类型外,云英岩型矿床、伟晶岩型矿床、砂钨矿床等,因品位较低矿石难选或因规模小、形态复杂,目前开采利用极少,属次要矿床类型。

表1 我国钨矿床工业类型
二、钨矿床勘探类型
根据现行《钨矿地质勘探规范》,将钨矿床勘探类型划发为四个类型,见表2。

表2 钨矿床勘探类型划分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萤石资源的地质勘查

萤石资源的地质勘查

立志当早,存高远萤石资源的地质勘查(一)勘探类型及网度在矿点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已掌握的矿体空间延展规律、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体稳定程度及矿石有用组分分布特点等,确定萤石矿床的勘探类型。

划分萤石矿床勘探类型的依据:(1)矿体规模大型矿体:长度一般800m,延深300~500m。

中型矿体:长度300~800m,延深100~400m。

小型矿体:长度小于300m,延深10~300m。

(2)矿体形态复杂程度较简单:连续单脉状矿体、层状、似层状矿体。

较复杂:间断单脉状矿体、复脉状矿体、有分支的鞍状矿体。

复杂:复脉状矿体、串珠状矿体、透镜状、囊状矿体和受岩溶破坏的矿体。

(3)矿体稳定程度稳定:工业矿体在较长距离内连续,厚度膨缩变化有规律,并在可采厚度以上波动。

厚度变化系数小于50%。

较稳定:工业矿体在较长距离内基本连续,局部出现狭缩段或无矿段。

厚度变化系数50%~80%。

不稳定:矿体厚度变化急剧,可采段和非可采段交替出现。

厚度变化系数大于80%。

(4)矿石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均匀:矿物成分简单。

氟化钙品位变化系数小于30%。

较均匀:矿物成分复杂。

氟化钙品位变化系数30%~60%。

矿体中有夹石。

不均匀:矿物成分复杂,有害成分含量较高。

氟化钙品位变化系数大于60%。

矿体中夹石较多。

根据以上这些影响勘探难易的地质因素,将我国萤石矿床勘探类型划分如下:第Ⅰ勘探类型。

矿体规模大、形态简单、厚度稳定、品位均匀、无构造影响的层状矿体,现尚无实例。

第Ⅱ勘探类型。

矿体规模中到大型。

矿体形态属于比较简单的连续或微间断单脉状矿体,比较规则复脉状矿体。

厚度稳定或较稳定,品位均匀或较均匀。

无构造破坏或影响不大。

如浙江杨家、后树、湖南衡南、河南陈楼等萤石矿床。

第Ⅲ勘探类型。

矿体规模中到大型。

矿体形态较复杂,如复脉状矿体、透镜状矿。

第十讲勘探、勘探类型及勘探程度

第十讲勘探、勘探类型及勘探程度

第十讲第二节勘探阶段与勘探周期 (1)一、勘探阶段 (1)(一)矿产勘查阶段划分 (1)(二)勘探阶段 (3)二、勘探周期 (4)1 概念:矿床勘探周期是指完成一个矿床的阶段勘探任务所经历的时间。

(4)2 影响国内勘探周期和造成周期过长的原因: (4)第三节矿体变异与勘探类型 (6)一、矿体地质及其变异性研究 (6)(一)矿体地质 (6)(二)矿体变异性 (6)3 矿产的共生性 (9)二、矿床勘探类型 (10)(一)矿床勘探类型划分的依据 (10)(二)勘探类型划分 (13)第四节勘探精度与勘探程度 (15)一、勘探精度 (16)(一)基本概念 (16)(二)影响勘探精度的因素 (16)(三)勘探误差的分类 (17)(四)勘探精度的研究方法 (19)二、勘探程度 (20)(一)概述 (20)(二)合理勘探程度的确定 (21)第二节勘探阶段与勘探周期一、勘探阶段(一)矿产勘查阶段划分我国的矿产勘查阶段划分与前苏联的相近,并有过几次变改。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5年以来,我国加紧研究制定既符合我国国情和新的矿业形势需要,又便于与国际接轨的新的储量/资源分类标准和相当的矿产勘查阶段划分的新规范。

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2002)”我国的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及勘探4个阶段。

矿产勘查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目的注:各阶段目的任务不同,但其间并无截然的界限,它们是循序渐进的关系。

矿产勘查各阶段工作程度及工作要求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阶段性——矿床勘查阶段的划分方案对照表(二)勘探阶段概念:一个矿床,从发现并经详查确定其具有工业价值开始,一直到其被开采完毕止,都需要逐步进行不同详细程度的勘探研究工作。

将这种不同程度的勘探与研究工作划分为阶段,即简称为勘探阶段。

划分:矿床勘探实际上应进一步划分为:1.为建矿可行性研究和矿山基建设计提供资料依据,或属矿山开发准备时期的矿床地质勘探阶段,2.直接为矿山建设与生产“保驾护航”而进行的矿床开发勘探阶段。

萤石矿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

萤石矿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

立志当早,存高远
萤石矿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
,生产萤石精矿粉的重要类型
武义杨家、衡南、红安、陈楼、高台等萤石矿
碳酸盐岩石中的充填交代型脉状、透镜状萤石矿床
产于碳酸盐岩层的断裂构造带中,形态复杂多样,常呈脉状、透镜状和囊状,甚至形成复杂的矿巢
矿石矿物组合较复杂,有萤石、方解石、重晶石、常组成石英-萤石型、重晶石-萤石型、方解石-重晶石-萤石型矿石,一般属难选矿石
部分矿石经手选能获得高品位块矿。

以中、小型为主,亦有大型
德安、老厂、二河水等萤石矿
碳酸盐岩中的沉积改造型层状、似层状萤石矿床
产于特定层位的碳酸盐岩层中,严格受层位或层间构造控制,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体
矿石矿物组合简单,以萤石型、石英-萤石型矿石为主
是很有远景的矿床类型。

大型
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
(二)伴生萤石矿床
是指萤石矿物以伴生组分产于铁、钨、锡、钼、铋等多金属及铅、锌等硫化物矿床中的伴生萤石矿床。

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划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1、铅锌硫化物伴生萤石矿床
这类矿床萤石与铅、锌矿伴生,三者经济价值接近。

如桃林铅锌矿伴生萤石矿床,CaF2 含量12~15%,储量规模达到中型,是我国目前回收利用程度。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

一、概念题1、矿产工业指标:是指现行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石原料质量和矿床开采条件提出的要求,即衡量矿体是否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综合标准。

( 4 )2、矿化信息:从地质信息中提取出来的,能够指示、识别矿产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事实性信息和推测性信息的总和。

( 3 )3、科学找矿:以现代成矿理论作指导,以地质基础并采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的矿产普查工作。

( 3 )4、勘探线:垂直于矿体总体走向的铅垂勘查剖面与地表的交线。

( 3 )5、找矿标志: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指示矿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

( 2 )6、找矿技术方法:泛指为了寻找矿产所采用的工作措施和技术手段的总称。

( 2 )7、矿床勘探类型: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尤其按矿体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变化的复杂程度对勘查工作难易程度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归并而划分的类型,称为矿床勘查类型。

( 2 )8、勘查工程间距:勘探工程间距是指沿矿体走向和倾斜方向相邻工程截矿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乘积,也称“勘探网度”或工程密度。

( 2 )9、矿体取样:矿体取样是指从矿体或近矿围岩和堆积物中采集一小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用以进行各种分析、测试、鉴定与实验,以研究确定矿产质量、物化性质及开采加工技术条件的专门性工作。

( 2 )10、原始地质编录:对探矿工程所揭露的地质现象,通过地质观察、取样、记录素描、测试及相关其他工作,以取得有关实物和图件、表格及文字记录第一性原始地质资料的过程。

( 2 )11、水平勘探:主要应用水平坑探工程及坑内水平钻,勘查产状为陡倾斜矿体或地形切割有利的矿床时,要求各工程沿不同标高水平揭露矿体,以获得一系列不同标高水平的勘查断面。

( 2 )12、矿产普查: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

( 1 )13、找矿模型:找矿模型是在矿床成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发现某类具体矿床所必须具备的有利地质条件、有效的找矿技术手段以及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矿化信息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煤矿床及其他固体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依据

煤矿床及其他固体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依据

煤矿床及其他固体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依据
煤矿床及其他固体矿床勘查类型:
(1) 现测类:主要是针对探测覆盖范围内未知水平的构造探测、厚度测
量和微地层描述等。

(2) 产能测算类:主要是计算和比较煤矿中不同层位的储量大小,进而
来定位投产规模和煤种。

(3) 勘查开采类:主要涉及全探明、现状及未来各层位的煤矿地质概况、开采方式及可行性评价等。

(4) 安全生产类:其中要求必须对煤矿的地质概况进行系统的勘察,确
定煤层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厚度大小、煤质性质等因素,以确定
其可采性、安全性等。

(5) 勘探资料收集类:主要涉及历史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野外
地质调查和勘探活动、数据处理等活动,以及根据勘探成果制订出资
料收集范围、原始资料图斑等勘察要求。

(6) 造就仪器设备类:为煤矿勘探和开采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主要涉
及煤质的检测、硬度测定、安全性指标的确定等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床勘探类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矿床勘探类型
概念: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尤其按矿体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变化的复杂程度对勘探工作难易程度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归并而划分的类型,称为矿床勘探类型。

矿床勘探类型是在大量探采资料对比基础上,对已勘探矿床勘探经验的总结。

意义: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为勘探人员提供了类比、借鉴、参考应用类似矿床勘探经验的基础和可能,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探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步骤。

注意:灵活运用和借鉴同类型矿床勘探的经验,切忌生搬硬套。

在新矿床勘探初期可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按其所归属的勘探类型,初步确定应采用的勘探方法,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新的资料信息的不断积累,重新深化认识和修正其原来所属勘探类型,避免因原来类比推断的不正确而造成勘探不足(原勘探类别过低时)或勘探过头(原勘探类型过高时)的错误,给勘探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一)矿床勘探类型划分的依据
原则:在划分勘探类型和确定工程间距时,遵循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以主矿体为主的原则。

五大依据:依据矿体规模、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五个主要地质因素来确定。

确定方法:为了量化这些因素的影响大小,提出了类型系数的概念。

即对每个因素都赋予一定的值,用每个矿床相对应的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就可以确定是何种勘探类型。

在影响勘探类型的五个因素中,主矿体的规模大小比较重要,所赋予的类型系数要大些,约占30%;构造对矿体形状有影响,与矿体规模间有联系,所赋予的值要小些,约占10%;其他三个因素各占20%。

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一般依据以下5个方面的地质因素:
1 矿体规模
矿体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其具体划分如表4-3-1所列:
表4-3-1 矿体规模
注:小型矿体长度<150m赋值01,150~200m赋值02,>200m赋值03;中型矿体30 0~500m赋值03~04,500~700m赋值05,>700m赋值06。

2 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
(1)简单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分为三类类型系数。

矿体形态为层状、似层状、大透镜状、大脉状、长柱状及筒状,内部无夹石或很少夹石,基本无分枝复合或分枝复合有规律。

(2)较简单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系数。

矿体形态为似层状、透镜体、脉状、柱状,内部有夹石,有分枝复合。

(3)复杂类型系数。

矿体形态主要为不规整的脉状、复脉状、小透镜状、扁豆状、豆荚状、囊状、鞍状、钩状、小圆柱状,内部夹石多,分枝复合多且无规律。

3 矿床构造影响程度
(1)小构造影响程度分为三种类型系数。

矿体基本无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很小。

(2)中类型系数。

有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明显。

(3)大类型系数。

有多条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对矿体错动距离大,严重影响矿体形态。

4 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
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大致分为稳定、较稳定和不稳定三种。

其各矿种不同稳定程度的厚度变化系数及类型系数如表4-3-2所列。

表4-3-2 矿体厚度稳定程度
5 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可根据主元素品位变化系数划分为均匀、较均匀、不均匀三种。

其各矿种有用组分均匀程度具体划分及相应的类型系数值如表4-3-3所列。

表4-3-3 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二)勘探类型划分
1 我国勘探类型划分的历史:
1.建国初期,主要是采用前苏联50年代对有关矿床的勘探分类。

2.1959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制定了铁、有色金属矿床、铝土矿等矿种的勘探规
范。

在规范中分别对有色金属、铝土矿、铁等矿床勘探类型作了划分,其中,将有色金属(铜、铅锌、钨、锡、钼)分为4类,铝土矿分为4类,铁矿床分为5类等。

3.1962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又制定了我国铜及磷块岩矿床的勘探规范,相应对
其勘探类型作了明确规定。

4.1978年至今,在大量探采资料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相继着手对不少矿种重新制
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勘探规范,如铁铜、硫铁矿、磷矿床……等已先后予以公布试行。

5.自1999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
7766—1999),为配合新的分类标准,国家有关部门抓紧组织对现行的45种有关固体矿产勘查的技术规范、规定进行全面修订。

2 划分方法:
1.3个类型:简单(Ⅰ类型)、中等(Ⅱ类型)、复杂(Ⅲ类型)。

2.由于地质因素的复杂性,允许有过渡类型存在。

3.原划分的4~5类,出现工程间距严重交叉、类型重叠、难以区分。

如铜、铅、锌、银、镍、钼的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主要根据上述五个地质因素及其类型系数来确定,具体划分为三种勘查类型(表4-3-4)。

表4-3-4 矿床勘查类型实例一览表
3 具体划分依据
①第Ⅰ勘查类型
该类型为简单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25~30。

主矿体规模大—巨大,形态简单—较简单,厚度稳定—较稳定,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较均匀,构造对矿体影响小或明显。

②第Ⅱ勘查类型
该类型为中等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17~24。

主矿体规模中等—大,形态复杂—较复杂,厚度不稳定,主要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不均匀,构造对矿体形态有明
显影响、小或无影响。

③第Ⅲ勘查类型
该类型为复杂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10~16。

主矿体规模小—中等,形态复杂,厚度不稳定,主要有用组分较均匀—不均匀,构造对矿体影响严重、明显或影响
很小。

(三)对勘探类型划分的讨论
(1)抓住主要因素的原则。

在确定矿床勘探类型时,应在全面综合研究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因素。

对某一矿床来说,并不是所有因素在确定矿床勘探类型时都有同等作用,往往只是某一种或几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但是,这只有在全面分析上述诸因素,才能加以判定。

一般来说,在确定矿床勘探类型中,高品位矿种如铁、铝土矿、磷块岩等,形态、规模比品位变化更重要;而低品位矿种如金、钨、锡等矿种往往品位变化更为重要。

(2)以占储量最多(70%)的主矿体为准的原则。

勘探类型的划分一般是指矿床而言,而作为划分主要依据是主要矿体有关标志的变化程度。

我们知道一个矿床很少只有一个矿体,更常见的是一个矿床是由若干大小不等、变化各异的矿体所组成,而且可能是多种有用元素相伴产出。

这时,应以占储量最多(70%)的主矿体为准,以矿体中主要组分为准,次要矿体、次要组分可在勘探过程中附带解决;在可以分段勘探的情况下,也可区别对待。

在勘查进程中,或随勘探程度和开采深度的改变,应对已确定的矿床勘查类型进行验证,应注意主次矿体与矿体标志的变异;当发现变化较大,有较大偏差时,应及时修正勘探类型。

也即某种程度上,应以动态的观点对待勘探类型的划分。

(3)“工业指标”对勘探类型的确定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工业指标”是圈定矿体的依据,它的任何改变都将对矿体的规模、形状、有用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和矿化连续性等产生影响,尤其是当矿体与围岩的界限不清时更是如此。

(4)探索划分的合理数值指标体系。

探索能够反映矿体标志综合特征的合理数值指标体系用于划分矿床勘探类型,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

在这方面,关于地质体数学特征概念的提出和论述,无疑是这种努力的一种尝试。

如上述勘探类型系数的提出与应用,又是一种向定量化的进步。

但也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和地质观察研究相结合,否则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5)综合考虑原则。

目前,矿床勘探类型具体的划分应以主矿体的自身特征为依据,但往往忽视了对矿床产出自身规律的研究和专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往往忽视了矿床开拓、开采方法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基本特征和复杂程度亦应查明的要求。

若结合可能的采矿方式、方法,还考虑将矿床工业类型与勘探类型结合起来,加上应合理选择的快速而有定量效果的勘探方法和手段,以及适宜的工程间距等,综合考虑以上诸因素,并将大量类似矿床的勘探开采资料进行系统全面详细的对比、分析、归纳分类,这样划分的矿床综合勘探类型才能真正实现以最适宜的投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结果,也理应成为正确选择与确定矿床勘探方法的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