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DUS 测试技术

合集下载

上海市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上海市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上海市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筛选试验一、试验目的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上海这样的城市而言,水稻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崇明岛,由于岛上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了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通过试验,旨在找到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高产高质水稻新品种(系),为增加水稻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计1. 试验地点:本次试验在崇明岛进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地块。

2. 试验时间:试验从水稻种植开始到收获结束,覆盖了整个生长季节,以全面了解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 试验对象:选取了数十个水稻新品种(系)作为试验对象,包括国内外优质水稻资源,旨在找到最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品种。

4. 试验指标:考察试验对象的生长情况、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适合种植的品种。

三、试验过程1. 土地准备:选取的试验地块需提前进行充分的土壤改良和施肥工作,确保每个地块的土壤条件基本一致。

2. 播种管理:在选取的地块上进行统一的种植技术操作,确保每个品种都有相同的种植条件和管理措施。

3. 生长观察:对试验对象进行定期的生长观察,包括植株生长情况、叶片颜色、株高、根系情况等。

4. 抗逆性考察: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考察,包括旱情、涝情、病虫害等抗逆性指标的考察。

5. 收获处理:在水稻成熟后对试验对象进行收获处理,记录下产量和品质等数据。

四、试验结果1. 生长情况:通过对试验对象的生长观察,筛选出了在上海地区生长适应性强、生长势旺盛的水稻品种。

2. 抗逆性:从抗旱、抗涝和抗病虫害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找到了具有较好抗逆性的水稻品种。

3. 产量和品质:针对试验对象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选出了具有高产高质特点的水稻品种。

五、试验结论通过本次试验,筛选出了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数个优质水稻新品种(系)。

这些品种在崇明岛的试验地块上表现出了较好的生长适应性、高产、高质等特点,具有较大的种植推广价值。

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方案

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方案

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为了推广优良水稻新品种,提高稻谷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户收入,本次试验旨在对不同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并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技术指导。

二、试验内容1.材料准备:选择符合试验要求的水稻新品种,并在试验前进行培育和筛选。

2.试验设计:试验场地应在同类土地条件下,根据品种数量和机会统计等要求进行随机布置实验区。

3.试验操作: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农业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包括播种、育苗、栽植、灌溉、拔节、除草、施肥、预防病害等。

4.数据记录:在试验过程中,应定期记录水稻各要素的生长状况和产量变化,如生长速度、茎粗、叶片大小、灌浆率、穗形、穗重、千粒重等指标。

5.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各水稻新品种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包括生长速度、耐旱、耐寒、抗病虫、育穗率、穗长、穗重、千粒重、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三、试验要求1.试验时试验品种应来自同一育种单位,不得代入第三方的基因。

2.试验场地应选用同种土地,土地状况相同,不得进行轮作、逆向耕种等处理。

3.试验过程中,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施肥、除草、防虫害处理,如若需要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药管理法规。

4.试验数据必须完整、准确地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异常必须加以解释。

5.试验结果必须真实可靠,如有恶意操纵数据,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试验方案实施周期试验在每个种植季节进行一次,共计三次。

第一次为种植季节开始前,进行苗期试验,观察和记录各水稻新品种的生长状况;第二次为拔节期,观察和记录各水稻新品种拔节后生长状况;第三次为收获期,观察和记录各水稻新品种收获后的生长状况并进行产量统计分析。

五、试验结果分析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选出最优水稻新品种,为广大农民提供最优的种质资源。

同时,根据试验分析结果,向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管理建议,以最大化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最终将通过成果评价和科技推广,将最优水稻新品种推广到全国各地农业生产中。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技术发展现状钟海丰;黄敏玲;钟淮钦;林兵【摘要】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the right of new plant variety wa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new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 development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new varieties of agricultural plants and DUS testing technology.%作为农业知识产权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植物新品种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和DUS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7(038)006【总页数】8页(P1155-1162)【关键词】DUS测试;品种权;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作者】钟海丰;黄敏玲;钟淮钦;林兵【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特色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特色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特色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特色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1.3doi10.3969/j.issn.1000-2561.2017.06.028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拥有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优异的种质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甚至因此而流失国外。

上海市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上海市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上海市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水稻育种技术进步,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稻新品种研发工作,并将其列入农业产业科技计划之中。

为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新技术研究所承担了本次上海市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本文对这项试验进行详细介绍。

试验的目的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和传统遗传育种技术,培育出适应上海市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需求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系),以提高水稻品质、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具体试验内容包括水稻种质资源采集、实验室及田间杂交种子生产、田间试验等。

试验采集了上海市原产和引种的优异水稻资源,包括常规水稻、杂交水稻和粳稻等,共涉及42个品种(系)。

通过对这些水稻种质资源的品质、耐病虫害能力、抗逆性等进行筛选,筛选出了5个抗病虫害、矮秆、早熟、高产的水稻新品种(系),并以此作为试验种子。

为了保证试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水稻新品种(系)的杂交及筛选工作均在实验室中进行。

试验以笼式杂交法为主,注重亲本的选择、杂交技术的掌握、结实率的提高等,以确保杂交种子的遗传变异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试验分别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奉贤区的田间进行,通过对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确定出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的选育成果。

通过本次试验的开展,不仅取得了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的选育成果,而且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稻育种技术的宝贵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推进水稻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申请审定品种委托开展DUS测试繁殖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申请审定品种委托开展DUS测试繁殖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附件3
申请审定品种委托开展DUS测试繁殖材料的
数量和质量要求
提交的繁殖材料应为原原种,外观健康,活力高,无病虫侵害。

一般不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如种子包衣处理),如已处理,应提供处理的详细说明。

一、数量和质量要求
(一)玉米
1.数量:至少1500粒。

2.质量:净度≥98%,发芽率≥85%,含水量≤13%。

(二)水稻
1.数量:至少2500粒。

2.质量:
(三)普通小麦
1.数量:至少12000粒。

2.质量:净度≥98%,发芽率≥85%,含水量≤13%。

(四)大豆
1.数量:至少2000粒。

2.质量:净度≥98%,发芽率≥85%,含水量≤12%。

(五)棉花
1.数量:至少1000粒。

2.质量:
二、提交繁殖材料中应避免发生的问题
1.提交的不是原原种,导致一致性不合格;
2.提交的数量不够或时间过晚,耽误播种;
3.包装不结实,造成混杂或遗漏;
4.存在包衣、拌药现象而无特殊说明;
5.标识不清晰或品种名称与委托(申请)文件不匹配。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改良水稻品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

为了找到更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水稻品种,对比试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比两个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分析,总结出优劣势,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实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对比两个水稻新品种的生长情况、产量情况、抗病虫害情况、适应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为选择更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水稻品种提供参考。

实验材料:两个新品种水稻:A品种和B品种种植土壤、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所需材料实验方法:1. 土壤准备:选择品质良好的土壤,进行施肥、耕土等准备工作。

2. 播种管理:根据两个品种的播种要求,进行适当的播种工作。

3. 生长管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进行常规的灌溉、施肥、除草等管理。

4. 病虫害防治:观察病虫害情况,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

5. 收割比较:对比两个品种水稻的收割情况,包括产量、籽粒大小等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1. 生长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A品种生长状况较好,叶绿色饱满,茎秆粗壮;B品种生长稍显萎缩,叶片较少。

2. 产量情况:收割阶段,对两个品种进行了收割比较,发现A品种产量较高,每亩产量达到600公斤左右;B品种产量较低,每亩产量仅有400公斤左右。

3. 抗病虫害情况:在生长过程中,A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抗病虫害能力,没有明显的病虫害情况;而B品种叶片出现了病斑和虫害。

4. 适应环境条件:两个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情况也有所差异,A品种对于水分和光照的要求较低,适应能力较强;而B品种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对水分和光照的要求较严格。

实验总结:通过对两个水稻新品种的对比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 A品种具有较好的生长状况和产量表现,抗病虫害能力也较强,适应环境能力较高。

2. B品种在生长状况、产量表现、抗病虫害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方面表现一般,需要进一步改良和研究。

水稻种子检验技术中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法

水稻种子检验技术中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法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5.01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稻种子储存和检测手段也在不断地改进。

为确保水稻种子安全贮存,水稻种子检验工作变得更加繁琐,检测项目也日益增多。

针对此,本文首先提出了水稻种子特性,其次就扦样、检验、其他注意事项探究出了水稻种子收购入库检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从稻谷新陈混杂、检验时间过长提出了具体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以供参考。

水稻种子检验是确保种子品质的关键,做好这一工作,可以有效地改善水稻种子品质,使良种产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在此,种子公司要围绕提高经济效益、执行检查程序、运用检测技术、严格把关等措施,突出抓好入库安全检验工作,以此保障水稻种子入库安全,避免出现异种粮、仓虫等问题。

一、水稻种子特性1、散落性差种子属于颖果,外面绒毛。

因其表面粗糙,其散落性能比普通的禾谷类种子要差,在固定角度为33~45°时,对仓壁产生的侧向压力不大,通常适合于高堆,以提高仓库的使用效率。

如果同一批次的水稻含水量不均匀,分散程度也会有差别。

所以,同一品种的水稻,其静态角度的测量可以作为一个粗略的测量。

高湿会使谷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分散度降低,用手触摸也能大致辨别。

这是对水分的感官检测的基础。

2、通气性好因其形态特点,所产生的籽粒通常比较松散,且比其他谷物的籽粒有更大的孔隙度,大约是50%-65%。

所以,在储藏过程中,种子的透气性较高。

在储藏过程中,通过通风、熏蒸等方法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但因多孔隙度较大,这一点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3、耐热性差无论是采用人工机械烘干,还是在阳光下曝晒,都要经常翻转,以免局部温度过高对其生命力造成影响。

此外,无论是人工烘干,还是在阳光下曝晒,如果温度控制不当,都会使爆腰率升高,造成变色现象,影响种用的工艺和食用质量。

如果温度过高,未及时进行处理,则在不同的位置堆积,会产生明显的温度差异,从而引起水分分层和表层的结顶,严重的还会引起发霉。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DUS测试中的应用探讨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DUS测试中的应用探讨

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DUS 测试中的应用探讨韩瑞玺 张 晗 赵艳杰 马莹雪 李汝玉 唐 浩(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100125)特异性(Distinctness )、一致性(Uniformity )和稳定性(Stability )测试(简称DUS 测试)以形态标记为基础,实现对品种的描述、三性判定和定义品种,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 )确定的授予品种权的依据。

DNA 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又称DNA 指纹鉴定,是以一组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基础,实现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指纹信息的检测。

旨在探讨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DUS 测试中应用的“是”与“非”,提出优化DNA 分子标记技术应用的建议,以期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提高DUS 测试效率,服务现代种业管理。

1 传统特异性测试中面临的现实困难DUS 测试是品种权授权的技术依据,其中特异性测试在界定权属中尤为重要。

特异性测试需要将待测品种与已知品种库中所有的品种进行表型性状比较(通过数据库或图片等方法比对),与待测品种有明显差异的品种不需要田间种植;不能确定与待测品种有明显差异的,作为近似品种与待测品种进行田间种植比较,通过表型性状在品种间是否存在明显差异进行特异性评价。

因此,构建已知品种表型数据库是做好特异性评价的基础,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而DUS 测试实践中,特异性评价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一是申请人提供的近似品种不准确,甚至故意提供表型差异大的品种;二是申请人在技术问卷中提供的性状描述不准确,无法用于精确筛选近似品种;三是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生态区较广,不同测试分中心的表型数据直接比较时存在环境误差。

2 D NA 分子标记技术在DUS 测试中应用的前提和模式UPOV 对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DUS 测试中的应用采取了积极而审慎的态度,UPOV 技术委员会下成立了生化和分子标记技术(BMT )工作组,专门研究牢把握住先机。

所以,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都要非常重视品种权保护工作,树立起保护意识,把能保护的成果都保护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