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_力的合成(课件)教科版
合集下载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第二节 力的合成 教学课件

小是80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方向是 120N 。
向下
2、桌面放一个重力为3N的茶杯,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3N,茶杯的合力 是 0。N
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
3、关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A、合力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B、合力可能小于某一个分力
C、合力不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D、合力可能大于某一个分力
作用力效果相同,都提起一桶水。
第三页,共二十三页。
数只蚂蚁的作用力效果和一只甲克虫的作用力效果有什么关系? 作用力效果相同,都抬起一片树叶。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一、合力与分力1、合 来自: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
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2、分 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奋力划浆来增大合力的,受到的合力越大,前进的速度就越快。
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
你是否想过,当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时,情况会怎样呢?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与物体不受力是等效的, 根据牛顿的第一定律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1.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规律:
力的大小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二节 力的合成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1.理解等效理念,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等概念。 2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点力的合成。 3.了解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关系及角度关系。 4.理解分力、合力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等效替代 。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大人的作用力效果和两个小孩的共同作用力效果有什么关系?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4、用80N的力竖直向上拉起一个100N的物体,此时物体受到的合 力是( )D
统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优质课件 第二节 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滑块同时受到拉力 F1 和推力 F2 的作用, 并且这两个力方向相同。那么拉力和推力的合 力是多大呢?
F2
F1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重力
F
G 和拉力 F 的作用,这两个
力方向相反。此时,重力和
拉力的合力又该怎样计算呢?
G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当两个力沿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 怎样求合力呢?
你是否想过,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 情况会怎样呢?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随堂练习
1.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F1和F2 的作用,它们的合力为 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如A果 F1≠F2,那么 F 的方向总是跟较大的 那个力方向相同
B.如果 F1=F2,那么 F=0 C.如果 F1>F2,那么 F=F1-F2 D.F 总大于 F1 和 F2 中的任意一个
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600 N,合力的大小
是1000 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
A.一定等于 400 N
C
B.一定小于 400 N
C.可能等于 1600 N
D.一定大于 1600 N
3.把一个质量是0.5 kg 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
假定运动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恒为0.5 N,则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一下。
实验探究
课本P132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实验器材:橡皮筋、细线、小滑轮两个、 钩码五个(质量50g)。
实验数据
F1/N F2/N F/N
F1与F2 大小
1
同向 方向 右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的平衡 课件

图8-2-17
问题2: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8-2-18所示的位置,放开手后,
小车不会静止,而是发生转动,这说明:
___相__互_平__衡__的_两__个_力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条__直_线__上____。
问题3:(1)此实验得出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_大__小_相__等_,__方__向_相__反_,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直__线_上__,_并__且__作_用____ _在__同_一__物_体__上_____。
[解析] (1)两个钩码通过细线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 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 卡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要探究相互 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只要将小卡片一分为二即可。 (3)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很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 的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 力,实验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较好。 (4)如果将木块换为小车,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 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点拨]为了反证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大小相等,一般实验探究 时用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不相等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观察 物体是否平衡。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应该使两侧的拉力相差较大。在研 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力能否使物体保持平衡时,应该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观察 卡片能否保持静止。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问题1:如图8-2-3所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 合力,大小等于(表达式):__F=__F_1+__F_2 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 向___相__同__。
问题2: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8-2-18所示的位置,放开手后,
小车不会静止,而是发生转动,这说明:
___相__互_平__衡__的_两__个_力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条__直_线__上____。
问题3:(1)此实验得出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_大__小_相__等_,__方__向_相__反_,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直__线_上__,_并__且__作_用____ _在__同_一__物_体__上_____。
[解析] (1)两个钩码通过细线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 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 卡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要探究相互 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只要将小卡片一分为二即可。 (3)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很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 的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 力,实验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较好。 (4)如果将木块换为小车,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 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点拨]为了反证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大小相等,一般实验探究 时用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不相等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观察 物体是否平衡。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应该使两侧的拉力相差较大。在研 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力能否使物体保持平衡时,应该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观察 卡片能否保持静止。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问题1:如图8-2-3所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 合力,大小等于(表达式):__F=__F_1+__F_2 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 向___相__同__。
2020年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全册PPT课件(共226张)

知识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018年5月21日,我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 号”中继星载入太空.运载火箭点火后,火箭向下喷出燃气, 对燃气有向下的力,同时燃气对火箭施加向上的动力.
知识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A对B施加力,B也对A施加力,这是物体间 力的相互性的体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 上的,既不能合成,也不能抵消,分别作用在各自的物体上产生 各自的作用效果.但需注意的是A对B的力和B对A的力大小是 相等的,且它们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或主动与被动之分.
知识点 弹簧测力计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拉力必须沿竖直方向吗?为什么? 点拨:不一定,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不一定仅测竖直方向 或水平方向的力,其他方向的力也可测量,在测量力时,要保证弹簧 测力计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如图可以沿斜面拉.
知识点 弹簧测力计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其 比值不变; (2)若超出了弹性限度,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不成正 比,而且会损坏弹簧; (3)不同的弹簧,伸长量相同时,所受的拉力一般不同.
第七章 力
第3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 弹力
被压弯的撑竿将人高高弹起,在此过程中撑竿又恢复原状.
知识点 弹力
有些物体的形变是非常微小的,人 眼不能观察到,例如用手挤压玻璃瓶时, 玻璃瓶的形变;人压桌子时,桌子发生的 形变等.
用放大的思想可以把微小的形变显 示出来.
知识点 弹力
在椭圆形的大墨水瓶瓶塞中插一根毛细管,瓶内装 满水,实验时,在瓶的截面短轴方向(图a所示方向) 施加压力,水柱上升,说明瓶体微小形变使容积减 小;撤去压力,水柱下降到原位.在瓶的长轴方向(图 b所示方向)施加压力,水柱下降,说明瓶的容积变 大;撤去压力,水柱升到原处.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2 二力平衡》公开课教学课件

解:F合=G-f =5N-0.5N =4.5N
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f=0.5N
G=5N
解:F合=G+f =5N+0.5N =5.5N
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f=0.5N
G=5N
考点2:已知合力求分力
例3: 已知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两个力作用的合力F合=20N, 其中一个分力F1=30N,方向向左,则另一个分力F2的方向和大 小分别是?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典例精讲 考点1:已知分力求合力
例题1: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如图所示的两个力的作用
F推=5N
F拉=7N
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 12N,方向向 右 。 F合=12N
考点1:已知分力求合力
例2、用水平向左的力F1=10N,F2=20N,F3=30N,F4=40N,水平向 右的力F5=20N,F6=15N,F7=15N,F8=20N,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那么,这八个力的合力为多少,方向如何?
F1=30N
F2=10N F1=30N
F2=50N
考点3:力的合成
例4:小杨用80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车向右匀速前进,突然发现 前面有台阶,他马上用20N的水平力向后拉车,使其减速,则车 在减速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___1_0_0__N
f=80N
F=80N f=80N F=20N
课堂小结
请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解:左边合力为 F左=F1+F2+F3+F4=10N+20N+30N;F7+F8=20N+15N+15N+20N=70N
F合= F左-F右=100N-70N=30N 方向:水平向左
新教材教科版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3章4.力的合成

一、实验原理和方法 1.合力 F′的确定:一个力 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 F1 与 F2 共同作用的效果都是把橡皮条拉伸到某点,则 F′为 F1 和 F2 的合力. 2.合力理论值 F 的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F1 和 F2 的 合力 F 的图示. 3.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验证: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比较 F′ 和 F 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二、实验器材 薄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筋、轻质小圆环、细绳 (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铅笔.
三、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薄木板上.用图钉把橡皮筋 的一端固定在 K 点处,橡皮筋的自然长度为 KE,橡皮筋的 E 端与轻 质小圆环连接起来,如图(a)所示.
_等_效_替_代____关系.
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_合_力__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 3.共点力:作用于物体上_同_一_点___,或者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 力的作用线相交于_同_一_点___的几个力.
二、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1.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成一定角度的力的合力时,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 F1 和
3.求多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方法
先求任意_两_个_力___的合力,再求这个合力与_第_三_个_力____的合力,直
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合力和分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共点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点. (3)两个力的合力一定等于这两个力的代数和. (4)两个力的合力不一定大于任一个力的大小.
第三章 相互作用
4.力的合成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 概念. 2.[物理观念]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它是矢量运 算的普遍法则. 3.[科学思维]会应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合力的大 小. 4.[科学思维]体会合力与分力在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思想.
二、实验器材 薄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筋、轻质小圆环、细绳 (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铅笔.
三、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薄木板上.用图钉把橡皮筋 的一端固定在 K 点处,橡皮筋的自然长度为 KE,橡皮筋的 E 端与轻 质小圆环连接起来,如图(a)所示.
_等_效_替_代____关系.
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_合_力__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 3.共点力:作用于物体上_同_一_点___,或者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 力的作用线相交于_同_一_点___的几个力.
二、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1.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成一定角度的力的合力时,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 F1 和
3.求多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方法
先求任意_两_个_力___的合力,再求这个合力与_第_三_个_力____的合力,直
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合力和分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共点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点. (3)两个力的合力一定等于这两个力的代数和. (4)两个力的合力不一定大于任一个力的大小.
第三章 相互作用
4.力的合成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 概念. 2.[物理观念]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它是矢量运 算的普遍法则. 3.[科学思维]会应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合力的大 小. 4.[科学思维]体会合力与分力在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思想.
力的合成(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科版)

8. 如图是两位同学拉同一辆小车,男同学用150N的力向
东拉,女同学用100N的力向西拉,两个力沿一条直线,
求这两个力的协力,并画出协力。
西
东
解:协力的大小为:
F=F1 - F2=150N-100N=50N 协力的方向为水平向东
F2=100N
F1=150N F=50N
注意:协力并不是物体又受到了一个力
03
拓展:三力合成、非同一直线上 的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多个力的合成
F1
F2
F3
F=F1+F2-F3
逐次进行二力合成,方向相同的力相加,方向相反 的力用较大力减去较小力。
思维拓展: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有什么规律呢? F1-F2 ≤F合≤F1+F2
课堂练习
1.关于分力和协力,下面说法正确的( C ) A.两个力的协力不可能为零 B.分力越大,它们的协力就越大 C.协力与它的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D.协力不可能等于其中的一个力
第7章 力与运动
7.2 力的合成
教师 xxx
目录
C O N TA N T S
01 协力与分力
02 探究同一直线上 二力的合成
03 拓展:三力合成、非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引入
情景引入
曹冲称象
“等效替代”思想
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 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使水面 到达刻痕处),则校可知矣。”
等效
石头
协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协力。组成协力的每 个力叫分力。
求几个力的协力叫做力的合成。
分力
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
协力
如何知道协力的大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