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说课稿(新整理)
2021年小学语文《难忘的一课》说课稿(2)

小学语文《难忘的一课》说课稿(2)小学语文《难忘的一课》说课稿范文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所以,教学第13—16节时,我要求学生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带着我设计的几个思考题自读理解课文: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三次是怎样出现的?②看到中国伟人像, ___ ___眼睛湿润了?③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哪一句写得好? ___?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然后,我逐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一个学生说不准或不全面,我再让其他同学起来纠正或补充),教师只是适时点拔。
我估计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会感到比较困难,学生能够说出:因为 ___很激动或感动而流泪,但 ___激动的理由不充足。
于是我便引导学生读 ___教师所说的那段话,再启发: ___原来画的是 ___的伟人?现在“光复”了, ___人民可以干什么了呢?学生就能领会到:现在“光复”了,终于能画上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___激动得眼睛湿润了。
这既是发扬教学 ___,又努力面对不同层次的每个学生,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 ___伟人有更深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我还出示了几个中国伟人像,指名学生向大家作介绍。
(当然,课前得先布置学生看看有关的课外书。
)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和解惑的好方法,我在教学中安排这项内容,意在培养学生克服“从众心理”,养成问一问“ ___”的好习惯。
读写结合,寓写作指导于阅读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能力的成功。
因此,结合教材,我设计了如下两个练习:1.填空:抓住了生活中____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了人物的____。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要求学生学习本课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写自己的 ___,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说课稿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说课稿《难忘的一课》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 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 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 , 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 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觉得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 , 联系时代背景 , 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 既是教学的重点 , 又是教学的.难点。
今天听了贾宁老师的教学,贾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贾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课堂设计有条理,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条主线,层层深入,使学生和作者一起感受那浓浓的爱国情意。
2、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
注重创设情境,通过歌曲、图片、诗歌等营造氛围,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运用“情境教学法”,以采访的形式,让学生和文本融为一体。
3、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比如初读课文后,她说,找出贯穿全文的一句话是不是可以了呢?我们还要认真地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感受,并把“我”的感受变成自己的感受。
4、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平和,表现在首先她以引领者的身份出现,其次在课堂上始终亲切地称呼“孩子们”,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而且她善于及时地表扬鼓励学生,而评价语言极其丰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一个学生读正确词语之后,她是这样评价的:“你真是口齿清楚,字正腔圆哪!”我想学生听到这句评价语一定学得更认真了。
但是,在品读感悟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教师牵得太紧,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完全是一问一答地进行的,我觉得这样不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可以在找到这些句子之后,让学生谈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者疑问。
比如教师的问题:老师和孩子们对我的到来为什么不感到意外?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由学生来提出,并组织讨论。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1、中国台湾,对我们同学来说是一个比较遥远、非常神秘的地方。
课前老师请你们分组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现在就请你们来交流一下。
谁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2、中国台湾真是一个宝岛啊!但也真由于它的美丽富饶,致使这块土地万尽沧桑,经常被肆意践踏。
老师想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
3、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的隧道,回到抗日战争刚结束时,跟一所中国台湾乡村小学的师生们共上一堂——《难忘的一课》。
(板书课题)二、自学课文1、浏览阅读提示,划出学习要求。
按要求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随机理解词语:光复3、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文章的主题,最合适不过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三次,找出来读读。
联系上下文想想,这短短的9个字为什么会让作者如此激动?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
三、交流重点1、第一次(1)学生自由交流感受。
(作者为中国台湾人民能够重新学习祖国语言而激动。
)(2)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补充资料)——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
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中,中国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中国台湾人民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
(3)整整50年,中国台湾人民不仅生活在殖民者的屈辱下,他们不能说一句中国话,写一个中国字啊!再读读他们学习汉语的场景,你是否也跟作者一样,被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动?(交流文中师生学习汉文字的词句,如“一笔一画”等,感情读。
最新整理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

最新整理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 《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的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 “我”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的师生共同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 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2、把相关的语句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有关台湾的课文吗?对台湾你有哪些了解? 在谈话中,让学生谈出有关台湾的美丽风光以及台湾人民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热烈愿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正是发生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 3、检查预习。 二、合作交流 1、自由读课文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读“gě”,不要读成第二声。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三、品读体验 1、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为何如此让人难忘?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后思考:整篇课文最让你难忘的话语是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最让人难忘的话语是什么?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同学们对这句话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4、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勾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并想一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学,交流体会。 四、巩固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想你一定被台湾老师和孩子们那真挚而火热的心打动了。请再次朗读课文,抒发我们内心那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浓厚的爱国情意。 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课件 台湾风光、中国地图。 请同学们再看一看这美丽而富饶的小岛,这游离母亲怀抱的一叶扁舟!大家展开想象,此时的台湾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否也在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请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说课稿[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说课稿[名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7d082f7cd184254b35358e.png)
《难忘的一课》说课稿一、教材《难忘的一课》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原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讲的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认真教孩子们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这篇处在第七单元中。
单元训练重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组,要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了解并作者怎样在叙述内容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因此,制定了以下要求:1.理解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使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作者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3.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真挚”、“意外”造句。
4.感情地朗读,背诵最后两句话。
中反复出现“中国人,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它既串联内容的主线,又表达情感的主线。
所以,把理解“中国人,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体会作者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作为本课的重点,又根据的年段特点和大纲的要求,把“作者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作为的难点。
二、教法本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很适合感情朗读。
因此,中紧紧抓住“祖国文字”、“参观礼堂”这两个场面和“中国人,爱中国!”这条主线,以读为主,运用“教——扶——放”的方法,通过“朗读——理解——朗读”这种手段本课。
三、学法因为教为学服务的,为了调动的积极性,引导运用“朗读——理解——朗读”的方法来读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并从中领悟到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四、程序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搞好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程序却成功的关键一环。
为了使学所获,计划三个课时授完本课,并设计了下面七个环节:(一)简介背景,揭题入手。
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通用5篇)

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通用5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通用5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____人民热爱祖国的深沉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____人民热爱祖国的深沉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
感受____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 1945年____“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
(板书课题)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1、质疑通过你的预习,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什么?怎么学?【--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回让作者那么冲动;要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中找到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的,学会自己主动按照提示进展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2、导学(1)考虑文题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2)提示课文中作者屡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场,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交流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说课稿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课堂讲稿《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文本主线清晰,叙述生动,充满情感。
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
这句简短而深刻的句子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每一次都伴随着一个情节,表达了人物的思想。
它不仅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情感的主线,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这也正是第七单元的主题要求。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理解,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四、课前准备:台湾材料、对台湾光复的理解、闽南语言、普通话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生们,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和紫荆花缓缓升起。
谁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两年后的12月20日,(澳门)迫不及待地投入母亲的怀抱;那么,还有谁没回家?(台湾)2、了解台湾资料:你对台湾有什么了解?(学生汇报资料,师补充:台湾地图、)2.在这节课上,让我们回到60多年前的台湾,与一所农村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黑板写作主题:23*,难忘的一课)学生的阅读问题。
(2)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要从课前导读入手。
默读课前导读,用划出本课学习的要求。
《难忘的一课》说课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难忘的一课》(田野)。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解说。
一、说教材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课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学习文中抓住人物典型事例来进行主题刻画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特点:我设定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文中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由于作品时代久远,学生难以理解,我又将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那份爱国情感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1、讲述法:像学生讲述中国近代历史背景,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多媒体教学法:通过播放爱国主义电影,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爱国主义情感。
3、提问法:采用提问的方式更能调动课堂气氛,并逐层深入进行引导,便于学生接受。
三、说学法1、朗读法:本文叙事生动,感情充沛,适合学生感情朗读。
3、讨论法: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和情感体验,发展学生个性。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环节(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引出课题我的导入语是这样的:同学们,老是想问一问在你们的印象中最难忘的一堂课是怎样的呢?(生各抒己见)有一个人他曾经上过的难忘的一堂课是在祖国的宝岛台湾,那是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再说说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环节(三):再读课文,重点研读通过文中记叙的几件事,从这位台湾教师身上我们体会到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结构设置的的巧妙性,指导学生注重朗读的情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学 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 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说课稿(新整理)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1 页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 下载即可用 --- 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说课稿(新整理)
一、说教材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原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这篇课文处在第七单元中。单元训练重点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习本组课文,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了解并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述内容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要求:
教材简介:我们知道人不可能孤立的生存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而语文就是人类交流沟通的桥梁,是纽带,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科目, 教案学习有利于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一致进行,配合教案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学习到教材里的内容,下载后可以打印或者用于电子教学。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2 页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句话。 课文中反复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联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所以,我把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大纲的要求,把“学习作者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本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很适合感情朗读。因此,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习祖国文字”、“参观礼堂”这两个场面和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3 页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条主线,以读为主,运用“教——扶——放”的方法,通过“朗读——理解——朗读”这种教学手段教学本课。 三、说学法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理解——朗读”的方法来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并从中领悟到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计划三个课时授完本课,并设计了下面七个教学环节: (一)简介背景,揭题入手。 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台湾“光复”初期,因为学生对这段历史背景是陌生的,课文里虽然提到一些,但很有限。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本文,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所以,我就以介绍背景入手,把学生引入情境。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4 页 一上课,我先板书课题,然后这样引题简介:今天,我们学习《难忘的一课》,讲的是发生在台湾的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发生了一场中日战争,即“甲午战争”。这是由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海陆军挑衅引起的。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方面遭到失败。1895年,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台湾人民连自己祖国的文字都不准学,不准画中国伟人像等,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中国人民蒙受着种种巨大的耻辱,过的是奴隶般的生活!直到1945年抗日争胜利后台湾才归还中国。这篇课文就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归还祖国后写的。作者是田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程序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然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让学生知道:课文主要写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5 页 湾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着重描写了哪两个主要场面?可分几段?只要引导学生找出“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礼堂”这两个场面,文章的层次自然就清楚了,这时我就让学生分段并说说备段大意。接着,我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这既是串联内容的主线,又是作者表达情感的主线。因此,我紧紧抓住这条主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每次出现这句话,作者是怎样具体叙述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导入第四个教学步骤。 (四)抓重点词句,以读促解。 1.讲读课文第3—6节。 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作者具体叙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一次出现的有关语句,然后仔细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受。这里,我主要抓住“一笔一画地写”、“一遍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6 页 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等语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认真态度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懂得这里作者是抓住他在台湾小学里所看到的师生认真学习祖国文字这一感受最深的事来叙述,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对于难理解的重点句如“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我则利用幻灯出示,抓住关键词语“真挚”的理解,让学生边品词品句,边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再把理解后的意思和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在朗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并要求学生会运用“真挚”这个词。 至此,学生已理解了这部分内容,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就及时地进行小结,使学生初步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我是这样说的:“这部分,作者抓住了他在台湾乡村小学里所看到的师生认真学习祖国文字这一使他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学习这部分时,运用了“朗读——理解——朗读”的方法。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7 页 接着,我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课文7—12节。 2.导读理解课文7—12节。 首先,老师范读、学生分组接读课文后,思考: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二次是怎样出现的?②师生们看到作者和他们一起学习,有什么反应?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最能反映中心的一个问题:“作者是个陌生人,突然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他们却不感到‘意外’,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能体会到这是共同的爱国之心,爱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融合在一起。最后,我再让学生按作者和台湾师生当时教学的情景那样大声地、整齐地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把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还要求学生注意第二次出现这句话与第一次出现时的读法有何不同,使作者、编者、教者、读者之心聚在一起,并引起共鸣。 3.自读理解课文第13—16节。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8 页 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所以,教学第13—16节时,我要求学生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带着我设计的几个思考题自读理解课文: 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三次是怎样出现的? ②看到中国伟人像,作者为什么眼睛湿润了? ③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然后,我逐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一个学生说不准或不全面,我再让其他同学起来纠正或补充),教师只是适时点拔。我估计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会感到比较困难,学生能够说出:因为作者很激动或感动而流泪,但为什么激动的理由不充足。于是我便引导学生读台湾教师所说的那段话,再启发:为什么原来画的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台湾人民可以干什么了呢?学生就能领会到:现在“光复”了,终于能画上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作者激动得眼睛湿润了。这既是发扬教学民主,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