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曲面零件的3D打印修复方法
Addifab推自由曲面注射成型工艺:光固化3D打印+注塑

Addifab推自由曲面注射成型工艺:光固化3D打印+注塑2022年3月28日,南极熊获悉,美国3D打印机制造商Nexa3D与模具行业先驱Addifab合作,推出了一个名为自由曲面注射成型(FIM)的平台。
这个平台最初于2019年展示,希望为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解决模具领域面临的一些问题。
那么,究竟FIM平台是怎样的一项技术,包含哪些工艺流程?首先,使用Nexa3D的NXE 400光固化3D打印机制造出高分子模具,这个过程要比传统开金属模具速度快的多。
FIM平台可以让用户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制造模具,而不是几个星期然后,将3D打印的蓝色模具安装在注塑设备中,使用注塑设备和白色的材料进行注射成型。
最后,将模具与注塑件一起放入溶液中,蓝色的模具将被分解掉。
留下来的白色部件就是最终的注塑零件。
这样的复合工艺与隐形牙套的生产有些类似,制造隐形牙套也是先用光固化3D打印机打印出牙模,然后将牙套薄片覆盖在牙模上压制成牙套。
Addifab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Lasse Staal表示:"注塑成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模具制造是这个过程中最复杂的部分。
通过自由曲面注塑成型,我们为注塑商提供了一套工具,使他们能够快速跟踪工具设计和验证,同时提高工具创新的标准。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与Nexa3D合作,将这些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平。
" 自由曲面注塑成型的优势通过自由曲面注塑成型,用户能更快地进入生产阶段。
此外,这套解决方案还允许设计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模具。
这种方法是近年来在注塑成型和3D打印领域迅速普及的一种方法。
尽管3D打印和注塑成型经常被当作 "对手 ",但通过将两者结合起来,制造商可以获得两个技术的最佳效果。
通过3D打印,用户可以更快、更便宜地制造更复杂的模具。
而通过将这些与注塑成型相结合,他们也将获得使用注塑技术的好处,特别是在涉及大批量的时候。
这是推动Nexa3D和Addifab联合解决方案的原因。
3D打印技术中的模型缺陷分析和修复方法

3D打印技术中的模型缺陷分析和修复方法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然而,与其它任何制造过程一样,3D打印也存在模型缺陷的问题。
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打印出的模型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其功能。
因此,了解和修复3D打印模型的缺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3D打印模型缺陷,以及相应的分析和修复方法。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些3D打印模型的常见缺陷。
这些缺陷可能包括:1. 打印材料问题:在3D打印过程中,打印材料可能出现问题,例如颗粒不均匀、气泡或杂质混入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模型表面不光滑、强度降低等。
2. 几何形状问题:设计模型时,几何形状的复杂性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例如,过度挤压或凹陷区域可能会导致模型中断层或孔洞。
3. 加工参数问题:在进行3D打印时,加工参数的设置非常重要。
不正确的温度、速度或喷嘴直径设置可能导致模型精度不高、细节缺失等问题。
接下来,我们可以探讨一些常见的分析和修复方法,用于解决3D打印模型的缺陷问题。
1. 分析方法:a. 目视检查: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目视检查来确定模型是否存在外观缺陷。
这需要仔细观察模型的表面,寻找断层、孔洞、凹陷等问题。
b. 光学显微镜:使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进一步检查模型的细节和表面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模型的缺陷。
2. 修复方法:a. 过滤和净化打印材料:如果打印材料存在问题,我们可以使用过滤器和净化装置来去除颗粒、气泡或杂质。
这将提高打印材料的质量,减少模型的缺陷。
b. 重新设计模型:如果模型的几何形状存在问题,我们可以重新设计它,以解决过度挤压、凹陷等问题。
在重新设计时,我们可以考虑增加支撑结构、调整模型的角度等。
c. 优化加工参数:为了提高模型的质量,我们可以优化加工参数的设置。
通过调整温度、速度、喷嘴直径等参数,我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打印效果。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其他一些高级的修复方法。
例如,使用CAD软件进行模型修复。
CAD软件可以自动检测和修复模型的问题,例如孔洞、断层等。
3d打印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3d打印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3D打印机也越来越普及。
然而,3D打印机的常见故障也时有发生,如何正确诊断和维修3D打印机成为了3D打印的从业者们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3D打印机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一、打印不良1、打印出来的零件出现毛刺、断层或缺失等现象。
解决方法:①检查打印头是否堵塞或损坏,如果堵塞应清洗打印头,如果损坏则更换打印头。
②调整打印头与打印床之间的距离,确保打印头和打印床的距离适当。
③检查打印床是否水平,如果不水平则调整打印床水平度。
2、打印出来的零件表面有压痕或龟裂。
解决方法:①调整打印头与打印床之间的距离,确保打印头和打印床的距离适当。
②调整打印床的温度,在打印之前将打印床加热至适当温度。
二、打印头堵塞1、打印头堵塞严重,打印出来的物品不完整。
解决方法:①检查打印头是否堵塞,如堵塞则使用清洗液或针清除堵塞物。
②检查打印头是否老化或损坏,如果是则更换打印头。
2、打印头出现漏料现象。
解决方法:①检查打印头是否松动或不结实,如出现松动现象则紧固打印头。
②检查打印头是否清洁,如打印头周围有灰尘或杂质则清理打印头。
三、机器故障1、机器开不了机或者机器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①检查电源线是否插好和供电正常。
②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③检查主板是否正常工作,主板出现故障应更换。
2、机器无法连接电脑。
解决方法:①检查USB连接线是否插好且电脑插口是否有松动或损坏。
②检查电脑驱动是否安装正常,如果驱动安装不正常应重新安装。
总结:以上是3D打印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使用和维护3D打印机,让我们共同为3D打印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3D打印中的CAD模型修复技巧

3D打印中的CAD模型修复技巧在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中,CAD模型的修复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CAD模型是3D打印的基础,它决定了最终打印出来的物体的质量和精度。
然而,在CAD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模型的缺陷、不完整的边缘、不规则的表面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修复,将会对最终的打印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学会CAD模型修复技巧是每个3D打印爱好者必备的技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CAD模型修复的基本原则。
修复CAD模型的目标是使其在3D打印过程中能够顺利地转化为物理模型。
因此,修复的过程需要保持模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修复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模型的封闭性:在3D打印过程中,模型必须是封闭的,即没有任何开放的边缘或空洞。
否则,打印机将无法正确地识别模型的表面和内部结构。
因此,在修复模型之前,我们需要检查模型是否存在开放的边缘或空洞,并尽可能地修复它们。
2. 模型的连续性:模型的表面应该是连续的,没有任何不规则的断裂或缺陷。
如果模型的表面不连续,3D打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断层或残缺的现象。
为了修复模型的连续性,我们可以使用CAD软件中的修复工具,如填充工具、曲线修复工具等。
3. 模型的几何性:模型的几何性是指模型的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修复模型时,我们需要检查模型的几何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模型的尺寸过大或过小,我们可以使用缩放工具来调整模型的大小。
如果模型的形状不符合设计要求,我们可以使用变形工具来调整模型的形状。
除了以上基本原则,还有一些常用的CAD模型修复技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修复技巧和方法。
1. 补洞:在CAD模型中,有时会出现空洞或缺陷。
这些空洞会导致3D打印过程中出现问题。
为了修复这些空洞,我们可以使用CAD软件中的填充工具。
填充工具可以自动识别并填充空洞,使模型的表面变得连续。
2. 平滑表面:在CAD模型中,有时会出现不规则的表面。
3d打印翘曲变形解决的方法

3d打印翘曲变形解决的方法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各种制造机会和挑战。
其中翘曲变形问题一直是3D打印机用户的痛点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1. 调整打印温度和速度调整打印温度和速度可以降低翘曲变形的风险。
通常,打印温度越高,材料变形越小,但是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材料损坏。
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打印温度和速度来平衡打印性能和材料质量。
2. 添加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可以帮助防止3D打印材料变形。
支撑结构可以包括网格、支撑块、金属板或其他材料。
支撑结构的位置和数量应该根据材料的性质和打印条件进行调整。
3. 调整材料调整材料可以帮助你控制翘曲变形的风险。
可以选择低翘曲率的材料,例如ABS、PLA等,避免使用高韧性的材料,如尼龙、PETG等,这些材料更容易变形。
4. 优化打印过程优化打印过程可以减少翘曲变形的风险。
在打印过程中,应该避免过度加热或冷却,确保打印头在材料中均匀移动,并避免打印头过热或过冷。
5. 使用适当的支撑材料使用适当的支撑材料可以帮助你控制3D打印材料的变形。
支撑材料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打印过程中的压力。
选择适当的支撑材料可以确保打印结构的稳定性。
6. 进行测试和优化在实际应用中,你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和打印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你可以进行温度、速度和材料的测试,以确定最佳的打印条件。
你还可以进行打印结构的测试,以确定其稳定性和翘曲变形的风险。
综上所述,翘曲变形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打印温度和速度、添加支撑结构、调整材料、优化打印过程和使用适当的支撑材料以及进行测试和优化等多种方法来解决。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以实现最佳的3D打印效果。
Creo曲面修复流程详解

Creo曲面修复流程详解
Creo曲面修复在功能上相比wf4.0和wf5.0是进步了很多,下面我们就开始来进行简单的学习:lol 我开始抛砖了,玉快来吧......
先上案例,在这个案例里面我们讲学到移动顶点和替换二个指令(我常用的也就几个):lol ....
第一步:选择导入特征?右键选择编辑定义
第二步:选择进入IDD 编辑环境
第三步:左侧GTS模型树上出现三个分别是元件111 曲面102 曲面95 元件111:是一个面组曲面曲面102和曲面95:二个分离的曲面
第四步:点击元件111 前面的下三角形,把曲面102按住左键不放拉进去….
第五步:选择曲面95 右键选择删除
第六步:选择移动顶点
选择第一点,拖动到第二点就可以了,(如下图1)
第七步:同样使用移动顶点,把这里的四个点也移到重合
第八步:选择里面这条直线面,选择替换,选择外面的圆角边,中间按一下,你知道了:lol 这个指令就是3.0里的几何--修复几何--手动--选择边界--选取围线--删除--投影--组合,,,
第九步:同样的方法,选择三条边线,选择替换.再选择圆角边的那一条直线,中键按一下,
第十步:边界混合,,
你知道的,,
再把左右GTS模型树上的曲面120拉进去,,,等于组合的意思吧!
最后打V 出去,,,,
选择实体化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CATIA曲面修复方法分享

CATIA曲面修复方法分享CATIA是一种常用的三维建模软件,作为工程设计师或CAD绘图员,我们常常会遇到曲面修复的问题。
在CATIA中,有多种方法可以修复曲面缺陷,本文将分享一些常用的曲面修复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曲面修复难题。
一、曲面修复的概述在进行曲面修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曲面修复的定义。
曲面修复是指在三维建模过程中,发现曲面存在缺陷、断裂或其他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将其修复,使曲面恢复到正常状态。
曲面修复是建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常见的曲面缺陷在CATIA中,常见的曲面缺陷包括孔洞、失真、不连续、倒角问题等。
孔洞指曲面中存在无法填充的空洞;失真指曲面形状与预期的不符;不连续指曲面的边缘不平滑,存在明显的不规则性;倒角问题指曲面的边缘过于尖锐,需要进行倒角处理。
针对不同的曲面缺陷,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
三、曲面修复方法1. 曲面填充法曲面填充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曲面修复方法。
它通过在缺陷区域绘制封闭的曲线,再使用曲面填充命令生成曲面。
填充曲面的形状应与原有曲面相似,且连续光滑,以达到修复效果。
在CATIA中,我们可以使用“曲线”和“填充”工具进行曲面填充修复。
2. 曲面匹配法曲面匹配法是针对不规则曲面边缘的修复方法。
它通过在曲面边缘绘制相似的曲线,并使用曲面匹配命令将曲线与原曲面边缘匹配,从而实现边缘的连续平滑修复。
曲面匹配法适用于曲面边缘不连续或过于锐利的情况。
3. 曲面修剪法曲面修剪法是解决曲面存在孔洞或不规则缺陷的方法。
它通过在曲面上绘制修剪曲线,将曲边界限定在修剪曲线内部,从而修复缺陷部分。
CATIA中的“修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曲面修剪。
4. 曲面偏移法曲面偏移法是通过将原曲面向内或向外偏移一定距离,生成新的曲面,从而修复曲面缺陷。
曲面偏移法适用于曲面失真等问题。
我们可以使用CATIA中的“偏移面”功能进行曲面偏移修复。
5. 曲面倒角法曲面倒角法是修复倒角问题的方法。
提高3D打印模型复杂度的优化方法

提高3D打印模型复杂度的优化方法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3D打印技术正在越来越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D打印模型的复杂度是衡量其关键因素之一,高复杂度的模型可以实现更细节的呈现和更高的精度。
然而,由于3D打印技术的限制,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3D打印模型复杂度的优化方法。
首先,在设计3D模型时,合理减少或消除悬空结构是一种有效的优化方法。
悬空结构是指模型中没有直接支撑的部分,容易导致打印过程中的变形和不稳定。
因此,当我们设计模型时,尽量避免设计过多的悬空结构,或者提供支撑结构来稳定打印。
此外,我们可以使用支撑结构生成算法,对需要支撑的部分进行自动化的支撑结构生成,以提高模型的复杂度。
其次,合理选择打印材料和打印参数也是提高模型复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打印材料和参数对模型打印的效果会产生可见的影响。
例如,选择高强度的材料可以增加模型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从而允许我们设计更复杂的模型。
此外,通过合理调整打印参数,如层高、打印速度和温度,可以进一步优化模型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在进行模型打印前,我们应该仔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参数,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整。
另外,合理利用支撑结构也可以提高模型的复杂度。
支撑结构是为了在打印过程中支撑悬空部分或避免材料下坠而设置的附加结构。
通过合理设计支撑结构,可以打印出更多细节和复杂的模型。
支撑结构设计的关键是平衡支撑和打印材料之间的粘附力和可移除性。
过强的粘附力可能导致打印模型难以移除支撑结构,而过弱的粘附力可能导致支撑结构无法承受重量和稳定打印。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模型的需求,进行支撑结构的设计与调整。
此外,使用优化的切片软件可以提高模型的复杂度。
切片软件是将三维模型转化为可由3D打印机理解并逐层打印的工具。
由于切片软件的算法不同,其对模型复杂度和精度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因此,选择效果较好的切片软件能够对模型进行更准确和高效的切片,从而提高模型的复杂度和打印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零件的3D打印修复方法,所述零件存在缺损部位,且缺损处形成有不规则的曲面,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测量仪器扫描原始完整零件采集原始曲面模型数据; 2) 扫描零件缺损部分的不规则曲面,采用电流计在曲面外沿设置多个采样的定位点; 3)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曲面外沿各个定位点的距离函数值S:
其中,Sxmin表示定位点在x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Symin表示定位点在y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Szmin表示定位点在z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k表示距离权值; 4)将各个定位点的距离函数值由大至小依序排列,并根据如下公式将序列中距离函数值最小的定位点V更新为V':
其中,x,y,z分别为定位点V的三轴坐标值,x',y',z'分别为定位点V'的三轴坐标值; 5)循环步骤3)-4)直至不再出现新的定位点,通过循环更新替换过程,定位点从曲面的外沿往内延伸,最终由原始定位点及更新后的定位点采样得到完整的待修复曲面模型数据; 6)将所述原始曲面模型数据与所述待修复曲面模型数据输入CAD/CAM软件中进行三维重构,然后输出零件缺损部分的三维模型数据,将三维模型数据输入3D打印设备中,最后得到零件的缺损部分的3D打印实体; 7)将所述3D打印实体放入粘弹性磨粒流抛光系统进行抛光,当抛光结束后,取出工件,并擦拭干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抛光包括如下步骤: I)将粘弹性磨粒流抛光系统的快连接头与转接头分开,向上抬动手柄,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打开,将所述3D打印实体放入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下腔体的配合圆柱槽内,然后向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下腔体中添加粘弹性磨粒流,当粘弹性磨粒流填满下腔体后,盖上粘弹性磨粒流上腔体;并用螺栓拧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与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下腔体拧紧;然后通过快连接头将第一抗磨软管与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上的转接头相连接; II)启动调频电机,调频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旋转曲轴转动, 旋转曲轴带动第一碾压曲拐转动,第一碾压曲拐带动第二碾压曲拐旋转,而第一碾压曲拐与第二碾压曲拐在旋转过程中不断碾压第一抗磨软管,从而在第一抗磨软管中产生真空,引起密封容积不断变换,进而将粘弹性磨粒流从粘弹性磨粒流箱体中不断抽吸上来,不断碾压到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中,从而将粘弹性磨粒流不断挤压抛光3D打印复杂曲面表面; III)抛光结束后,拔下第二抗磨软管上的快连接头,反向转动调频电机,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及第一抗磨软管中的残留粘弹性磨料抽吸碾压回粘弹性磨粒流料箱中,然后拔下第一抗磨软管上的快连接头,拧下螺栓,抬动手柄打开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取出工件,并擦拭干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曲轴分别通过前支撑圆锥滚子轴承和后圆锥滚子轴承固定于安装套筒内,安装套筒通过螺栓与连接壳体相连,连接壳体通过螺栓与调频电极相连接,连接时调频电机与连接壳体及安装套筒依靠止口定位,连接壳体通过其自身的法兰盘与粘弹性磨粒流箱体上的法兰座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抗磨软管放置在具有定位槽的抗磨软管箱体中,抗磨软管箱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套筒上,在粘弹性磨粒流挤压抛光3D打印复杂曲面过程中可通过蝶阀控制出口开度大小,从而控制流量大小,进而调整粘弹性磨粒流的抛光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D打印设备打印缺损部分的3D打印实体时,同时还打印与3D打印实体一体成型的定位圆柱,所述定位圆柱用于在抛光时固定3D打印实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软管采用室温硫化硅橡胶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零件为金属零件。 说明书 一种复杂曲面零件的3D打印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复杂曲面的金属零件的3D打印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首先需要设计人员根据所打印产品的需求,设计产品的三维图形,而以往此产品三维图形,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设计,或者依靠原产品的二维图纸生成。3D打印技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制造中,而在产品的修复领域,3D打印技术的应用却存在难点。这是由于某些产品的缺损表面往往是较为复杂的曲面,而不是规则、光滑的曲面。 复杂腔体或复杂曲面的加工一直是加工制造业的难题,而缺损的零部件待修复部分大都为复杂腔体与复杂曲面。目前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对复杂零件,特别是具有复杂腔体与复杂曲面的金属零件加工可以产生新的思路。同时,3D打印成型的部件表面的较高粗糙度往往不利于“缝合”在原产品的破损处,而传统的加工工艺又无法对3D打印件的复杂曲面进行有效的降糙加工。 在现有技术中,一方面,一般采用扫描仪扫描零件,将点云数据网格化后细分曲面的方式获得曲面,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算法简单,容易得到一个光滑的曲面,但是其不适用于复杂的不规则的曲面提取。另一方面,目前磨粒流抛光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采用松散低粘度磨粒流,其含固量低,采用泵直接抽吸式加工,但一般用于精加工表面的抛光,其抛光表面一般都在微米或亚微米级,而3D打印零件一般表面粗糙度在毫米级或亚毫米级,所以低含固量的磨粒流对其表面去处量较少,几乎对粗糙表面无作用。第二种采用聚合粘弹性磨粒流,其含估量极高,采用泵阀不能够抽吸,所以采用液压缸活塞推动料缸活塞的方式直接挤压聚合粘弹性磨粒流,但此方法,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严重,特别是拆卸麻烦,并且加工一个零件首先需要研制专门的夹具,特别是3D打印金属零件,其表面及其复杂,所以夹具研制非常麻烦,并不适用于3D打印复杂曲面的抛光。 如何精确得到被损伤零件复杂的修复表面,以及如何获得高品质的3D打印产品的表面质量,则涉及到对原始待修复的复杂表面数据信息的准确提取,以及如何在超精密加工过程中对打印成型的复杂曲面表面的微观材料进行去除,以实现高品质的产品表面质量。而上述两个方面均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对待修复的复杂曲面进行高精度提取,并对打印成型后的零件缺损部分进行加工以降低曲面的粗糙度的3D打印修复方法。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测量仪器扫描完整原始零件采集原始曲面模型数据;2) 扫描零件缺损部分的复杂曲面,采用电流计在曲面外沿设置多个采样的定位点;3)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曲面外沿各个定位点的距离函数值S: 其中,Sxmin表示定位点在x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Symin表示定位点在y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Szmin表示定位点在z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k表示距离权值;4)将各个定位点的距离函数值由大至小依序排列,并根据如下公式将序列中距离函数值最小的定位点V更新为V':
其中,x,y,z分别为定位点V的三轴坐标值,x',y',z'分别为定位点V'的三轴坐标值;5)循环步骤3)-4)直至不再出现新的定位点,通过循环更新替换过程,定位点从曲面的外沿往内延伸,最终由原始定位点及更新后的定位点采样得到完整的待修复曲面模型数据;6)将所述原始曲面模型数据与所述待修复曲面模型数据输入CAD/CAM软件中进行三维重构,然后输出零件缺损部分的三维模型数据,将三维模型数据输入3D打印设备中,最后得到零件的缺损部分的3D打印实体;7)将所述3D打印实体放入粘弹性磨粒流抛光系统进行抛光,当抛光结束后,取出工件,并擦拭干净。 优选地,步骤7)所述抛光包括如下步骤:I)将粘弹性磨粒流抛光系统的快连接头与转接头分开,向上抬动手柄,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打开,将所述3D打印实体放入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下腔体的配合圆柱槽内,然后向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下腔体中添加粘弹性磨粒流,当粘弹性磨粒流填满下腔体后,盖上粘弹性磨粒流上腔体;并用螺栓拧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与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下腔体拧紧;然后通过快连接头将第一抗磨软管与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上的转接头相连接;II)启动调频电机,调频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旋转曲轴转动, 旋转曲轴带动第一碾压曲拐转动,第一碾压曲拐带动第二碾压曲拐旋转,而第一碾压曲拐与第二碾压曲拐在旋转过程中不断碾压第一抗磨软管,从而在第一抗磨软管中产生真空,引起密封容积不断变换,进而将粘弹性磨粒流从粘弹性磨粒流箱体中不断抽吸上来,不断碾压到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中,从而将粘弹性磨粒流不断挤压抛光3D打印复杂曲面表面; III)抛光结束后,拔下第二抗磨软管上的快连接头,反向转动调频电机,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及第一抗磨软管中的残留粘弹性磨料抽吸碾压回粘弹性磨粒流料箱中,然后拔下第一抗磨软管上的快连接头,拧下螺栓,抬动手柄打开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取出工件,并擦拭干净。 优选地,所述旋转曲轴分别通过前支撑圆锥滚子轴承和后圆锥滚子轴承固定于安装套筒内,安装套筒通过螺栓与连接壳体相连,连接壳体通过螺栓与调频电极相连接,连接时调频电机与连接壳体及安装套筒依靠止口定位,连接壳体通过其自身的法兰盘与粘弹性磨粒流箱体上的法兰座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地,第一抗磨软管放置在具有定位槽的抗磨软管箱体中,抗磨软管箱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套筒上,在粘弹性磨粒流挤压抛光3D打印复杂曲面过程中可通过蝶阀控制出口开度大小,从而控制流量大小,进而调整粘弹性磨粒流的抛光速度。 优选地,在3D打印设备打印缺损部分的3D打印实体时,同时还打印与3D打印实体一体成型的定位圆柱,所述定位圆柱用于在抛光时固定3D打印实体。 优选地,软管采用室温硫化硅橡胶材料。 优选地,零件为金属零件。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3D打印修复方法较之传统手工修复有着精度高、成本低、易修改的优点。 2、本发明采用的复杂曲面提取算法可获得与待修复的复杂表面相一致的三维实体模型,其效率大大高于三坐标测量仪。 3、相比较传统泵阀控制的松散低粘度磨粒流抛光以及液压挤压推动的聚合粘弹性磨粒流抛光,本发明采用电机直连传输曲轴,并通过曲轴碾压抗磨软管传输高含固量的粘弹性磨粒流,使软管内传输周期变化的容积,从而将高含固量磨粒流直接输送到3D打印成品工件的密封腔体内抛光工件表面。 4、通过快换接头直接连接软管,拆卸方便,软管采用室温硫化硅橡胶材料,其对温度变化不敏感,而且其抗磨损,当粘弹性磨粒流的反复高速通过其表面时,不能磨损输送软管。 5、选用变频电机,可以变频调节碾压速度,从而可以根据工件的复杂程度控制碾压软管速度。 6、采用3D打印零件时自身生产定位圆柱,不用研制专门的抛光夹具。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 是本发明的粘弹性磨粒流抛光系统结构图。 图3 是室温硫化硅橡胶软管密封容积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粘弹性磨粒流箱体;2-法兰座;3-变频电机;4-联轴器;5-连接壳体;6-安装套筒;7-抗磨软管箱体;8- 前支撑圆锥滚子轴承;9-旋转曲轴;10-后支撑圆锥滚子轴承; 11-密封圈;12-转接头;13- 蝶阀; 14 -工作腔与箱体连接螺栓; 15- 快连插头:16 -第一抗磨软管;17- 第二抗磨软管;18 -快连接头;19- 3D打印件;20- 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21-上下工作腔体连接螺栓;22-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下腔体;23-转接头;24-手柄 25 法兰;26-第一碾压曲拐;27-第二碾压曲拐;28-螺栓;29-螺栓;30-螺栓;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测量仪器扫描原始零件采集原始曲面模型数据; 2) 扫描零件缺损部分的复杂曲面,采用电流计在曲面外沿设置多个采样的定位点; 3)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曲面外沿各个定位点的距离函数值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