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燃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检修设备制造行业市场分析

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检修设备制造行业市场分析

实现机 车检修资源的集 中,形成规模效 益,为加快设 备检修基地现代化 、深化修程修制改革、提高设备质 量和劳动生产率创造 了有利条件。
机 务 布局调 整前 ,国家 铁路共 设 置机 务段 17个 , 6
小和变化趋势决定了柴油机检修设备市场需求的变化。
从长远看 ,在干线上 电力机 车取代 内燃机 车的主导地
的市场潜 在需 求量 还 是很 大 的。 从表 1 可见 我 国国铁 机 车保 有 量 变化 及 动 力结 构 构成 情况 ,在较 长 的时 间 里 , 内燃机 车还 是 铁 路运 输 牵 引动力 的主 导力 量 。 ②铁 路机 务 布局 的调整 机务 布局 的调 整解决 了运力 资源过 度分 散 的问题 ,
施 ,内燃机车柴油机检修设备制造行业受到了国家大
力发 展 电气 化铁 路 政策 的 巨大 影 响 ,行 业 的市 场 生 存 与发 展 问题 成 为关注 的焦 点 。
1 行业市场 环境 分析
()外 部宏观 环境 分析 1
①能源威胁和铁路 中长期发展规划 近年来 ,世界原油价格一路飙 升,居高不下 ,给 中国这个石油进 口大国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构成 了极 大的威胁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深受其害。铁路 内燃机
第 卷第 2期
2 7年 4月 0 0
铁 道 机 车 车 辆
RA A DG M0m & C R 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 I 0 A
V0 . 7 N . 12 o 2
Ap . r 20 07
文章编号 :10 — 82 (07 2—04 —0 0 8 74 20 )0 09 3
中 图分 类 号 :U 6 . 293 文 献 标 志码 :A
我国铁路客货运输所需的牵引动力主要依靠 内燃 机车和电力机车来实现。按照铁道部机 车检修规程要 求 ,内燃机车 的中修周期为 2 ~3 3 O万 k m,大 修周期 为 7 ~ o k 。内燃机车检修作业 中,柴油机 的解 0 9万 m 体或组装是检修工作量最 大,劳动强度最 高的工序 。

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险修设备制造行业市场分析

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险修设备制造行业市场分析

万k m。内燃 机 车 检 修 作 业 中 , 油 柴
( ) 源 和 铁路 中长 期 发展 规 段 1 7 , 资 铁 路 机 务 段 2 个 。 1能 6个 合 3 其
机 的解 体 或组 装 是 检修 工 作量 最 大 划 的 影 响 。 路 内燃 机 车 是 耗 能 大 中内燃 中修 机 务 段 5 个 , 铁 4 占总 数 的 的工序 , 接控制着检修进度 。 直
求, 内燃 机 车 的 中修 周期 为
照 道 机 检 规 要 1 检 修设 备行 业市场 分析 铁 部 车 修 程
在需 求 量 还是 很 大 的 。 ( )铁 路 机 务 布 局 的 调 整 。 2 机 务 布 局 调 整 前 , 有 国家 铁 路 机 务 共
2 ~3 万 k , 修 周 期 为 7 3 0 m 大 0~9 1 1 外 部宏 观 环 境 0 .
问题 已成 为关 注 的 焦 点 。 0 出 量 为 1 3 台 , 3 1 占全 路 机 车 总 量 的 8 %以 上 。 口内燃 机 车数 量 的逐 1
第第一 卷期 ■ ■
第 2 9
户 , 着世 界石 油 价 格 的不 断上 涨 , 3 .%。平 均 每 个 中修 机 务 段 覆 盖 随 23
2 0世 纪 8 0年 代 以 前 , 路 内 2 0 年 , 路 的 燃 料 支 出 占营 运 成 机 车 仅 1 2 , 分 段 年 产 量 不 足 铁 04 全 8 台 部 燃 机 车 柴 油机 检 修 主 要 依 靠 人 力 , 本 的 1 .%。又 由于 全 路 实施 了 五 l 台 , 员和 设 备 浪 费严 重 。检 修 39 O 人 生 产 效 率 、 修 质量 较 低 、 全 隐 次 提 速 工 程 , 使 内燃 机 车单 位 公 基 地 分 散 , 模 效 益 难 以 形 成 , 检 安 也 规 维 患较 多。 为提 高 内燃 机 车 柴 油 机 检 里 耗 油 量 增 大 , 因此 , 路 运 输 承 修 水 平 难 以 提 高 , 备 质量 也 难 以 铁 设 修 质量 , 产生 了 内燃 机 车 柴 油 机 检 受 着 前 所 未 有 的 巨大 成 本 压 力 。 修 设备 制 造 行 业 , 目前 柴 油 机 检 至 保 证 。因 此 , 必将 实施 内燃 机 车 检

内燃机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内燃机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展在上 个世 纪 中叶 已成为 相对独 立 的一 门科学 。促 进
并支撑 着 内燃机 技术 的快 速发 展 ,为研 制高 水平 的 内
同外 内燃 机行 业在 市场竞 争 和环境 保护 的双重压
力下 , 其产 品的综 合技 术水平 有 了很大 提高 。 一方 面是
燃机提 供 了重要 的保 证 。纵观 内燃 机 的发展 史每 当 内 燃机技 术 发展 到一个 新 阶段都伴 随 着 内燃 机测 试技 术
( )内燃 机 测试 技 术 向广度 和 深度发 展 ,广 泛涉 3
及 到光 学 、 学 、 磁 、 声 核 计算 机 、 测 、 遥 自动 化和 模 态分 析技 术 等诸 多学科 领域 ,并 引进 了近代 物理 、数 理统
究 机构 和生 产厂 家基 本上都 有先 进 的整机 动态试 验 系
统 。德 国 申克公 司新 开发 的X O E系列发 动机试 验 系 —N 统 可进 行动 态试 验 、 辆底 盘试 验和道 路模 拟试验 。 车 并
泛应 用 ,从而使 内燃 机设 计 与制造 技术 得到 空前 的发
展 。 内燃 机测 试技 术 的发展 。 而 不仅 开拓 了新 的测 试领
的飞跃 。 上世纪 5 O年代诞 生 的电 子管技 术 ,0年 代诞 6
内燃机 的研 制开 发对 其测试技 术提 了新 的更高 的要
求; 另一 方 面 , 测试 水平 的提 高 又为研制 开发 高水平 的
内燃 机提供 了可 靠 的保证 。 为此 , 国外 各发 动机科研 机
生 的晶 体管 技术 ,由于 这些 电子 技 术 的广 泛应 用使 得
研究 , 机振 动模态 分析 , 整 部件 结构 强度 测试 领域 已广

我国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

我国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

安全依赖于相关零部件设计 制造能 力的升级 。
据 了解 ,我 国重 型载 货车 技 术水平 经过 3 年 的发 0 展 ,已经缩短 了与世界水平 的差 距 ,如今 产销量位居世 界前 列 ,但在核心零部件技 术上还很欠缺。尤其是在动
美元独资生产 电喷 系统 、A S 。另外 ,前些年 ,博世 B等
Fc 0
— MC记 者 :百

JI I
我国 车 动 发 现 汽 பைடு நூலகம் 机 展 状 及 来 势( 未 趋 中)
2 1 年 ,我国 累计 产销汽 车发动机 1 9 .5 台和 00 6 09 万 10 .9 台 , ̄ 2 0 年分别增长 2 .4 r 97 %。其 72 万 5 k0 9 74 % ̄ 2 .3 ] 力系统 、电控 系统 、制动安全系统 、车身及底盘的结构 优化 等方 面 ,与 国外 中重 型载货 车技 术还 存在 较大差 距 ,主要表现在 产品的 自主研发创新能 力薄弱 ,没 有很 好地掌握产 品开 发流程 、过程 、管理技术 、项 目管理技 术和 评价 技术 。如 国 际上重 型载 货车 功率 基本 都达到
限公司 ,德 国大众也 占6 %股份 ;广汽丰 田汽 车发动机 0
的焦点 ,也使柴 油机越来越受到 用户青睐 。与汽油机相 比 ,柴油机有很 多优 势 :能减 少2 %~2 %的C 废 气排 0 5 O! 放 ,车 速较低时 的加 速性 能更有优势 ,平均燃油消耗 降 低2 %~3 %,能提 供更 多的驾驶 乐趣。 因此 ,有人对 5 0 全球汽车 产量 中柴油机 的发展趋势进行 了大胆预测 ,并 按 区域 划分世界汽车产量 中的柴油机 比例 。但 是 , 与汽
9 资也在扩大市场 ,并购趋 势明显。 1 、

内燃机节能与洁净利用开发与研究的现状与前沿

内燃机节能与洁净利用开发与研究的现状与前沿
e gn i re wa aay t y t m,h l r ai e e g n s t eh mo e e u h rec mpe so nt n T ef nir n iew t t e ・ yc t l se t eat n t e f l n i ,h o g n o sc a g o r s ini i . h o t hh ss e v u e g i o r e o n a na iv siainf r ih ef in l e s ine gn si ld ih ef in w e s inc mb sinte r, f u d me t l e t t g — f c to f n g o oh i e w- mis n i cu e h -f ce to mi o o u t o y o e n g i l s o h n w o u t nmo ea dt e r, h mi l ieis c mb sinme s rme t ig o t s lre e d i lt na dd rc e c mb si d n o y c e c n t , o u t a u e n a n s i , g d ysmu i n i t o h ak c o d c a ao e
h hpesr m l ietn i ee g e i da cd f rra e tyt te ic ietn tci er aon i — su ui j i e ln i ta vne t-et nss m, r t j i o h m tc sle g r e tn co d s n w h - a e t m e h d e — co s i o ig i n
目前 ,自然 界 中绝大部 分 的燃 料仍 然是 以燃 烧 的

国内外柴油机发展现状国内外柴油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柴油机发展现状国内外柴油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柴油机发展现状国内外柴油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国内外柴油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的支持!国内外柴油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1882年德国人狄赛尔(Rudolf Diesel)提出了柴油机工作原理,1896年制成了第一台四冲程柴油机。

一百多年来,柴油机技术得以全面的发展,应用领域起来越广泛。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柴油机是目前被产业化应用的各种动力机械中热效率最高、能量利用率最好、最节能的机型。

装备了最先进技术的柴油机,升功率可达到30~50kWh/L,扭矩储备系数可达到0.35以上,最低燃油耗可达到198g/kWh,标定功率油耗可达到204g/kWh;柴油机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发电、灌溉、车辆动力等广阔的领域,尤其在车用动力方面的优势最为明显。

全球车用动力”柴油化”趋势业已形成。

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100%的重型汽车使用柴油机为动力。

在欧洲,90%的商用车及33%的轿车为柴油车。

在美国,90%的商用车为柴油车。

在日本,38%的商用车为柴油车,9.2%的轿车为柴油车。

据专家预测,在今后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柴油机将成为世界车用动力的主流。

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政府对柴油机发展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从税收、燃料供应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柴油机的普及与发展。

一、国外柴油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现代的调整高性能柴油机由于热效率比汽油机高、污染物排放比汽油机少,作为汽车动力应用日益广泛。

西欧国家不但载货汽车和客车使用柴油发动机,而且轿车采用柴油机的比例也相当大。

最近,美国联邦政府能源部和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代表的美国汽车研究所理事会正在开发新一代经济型轿车同样将柴油机作为动力配置。

经过多年的研究、大量新技术的应用,柴油机最大的问题烟度和噪声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汽油机的水平。

下面是国外柴油机应用的一些先进技术:(一)共轨与四气门技术国外柴油机目前一般采用共轨新技术、四气门技术和涡轮增压中冷技术相结合,使发动机在性能和排放限值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能满足欧3排放限值法规的要求。

内燃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

内燃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

内燃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作者:赵倩朱琪来源:《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07期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内燃机的现状,得到其优势与不足,研究了内燃机的主要性能及指标,提出了一些目前内燃机需要的改进的方面,最后对内燃机的发展前景做了较为详细的预测,为内燃机的进一步更好地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

关键词:内燃机现状性能指标前景预测引言相比较其他的交通工具动力,传统内燃机的成产技术较为成熟,效率较高,所以其在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方面依然被广泛使用,但目前石油能源的日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传统内燃机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运用新能源的纯电动汽车的研究技术还不成熟,无法做到广泛应用,因此,研究高效,节能,环保的内燃机将是未来发动机发展的必经之路,研究目前内燃机的现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案,预测其发展前景就尤为重要。

1 目前内燃机研究现状1.1 内燃机的分类目前的内燃机按其燃料的不同分为柴油机和汽油机。

汽油机与柴油机比较各有千秋;汽油机转速高,质量轻,噪声小,容易启动,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较汽油机好。

但由于我国的柴油生产技术不太成熟,所生产出的柴油机纯度不高,所以在很多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方面,汽油机的使用频率比较高。

1.2 目前内燃机的优势内燃机作为一种动力机,发出的总功率占世界所有动力装备的50%以上,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和军事领域。

内燃机虽历时久远,但在动力机械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由它的独特优势决定的。

1)内燃机是目前热效率最高的动力机械。

2)它的转速范围宽,功率覆盖面较广。

内燃机的转速可以从低速船用柴油机的70r/min变化到高速赛车汽油机的,单机功率可以从小于1kW(汽油机)变化到(船用柴油机),档次齐全,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用途的需要,其他热机无法与之相比。

汽油发动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油发动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油机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汽车的发展,给世人在“行”上带来极大的便利,使得窨距离缩小,人们的工作速度得以提高。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又使汽车发动机如虎添翼,成为高新技术的集成。

一、世界汽油机技术发展现状为了适应汽车对节油、环保、安全的需要,车用汽油机主要朝着更节油、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因此欧洲己执行欧Ⅳ标准。

以下为国外在汽油机方面主要先进技术。

1.多气门技术:每缸3-5个气门(大多为4气门),可提高功率,改善燃烧质量,如捷达王5气门、丰田8A4气门等。

2.双顶置凸轮轴(D.HC)可提高转速、提升可靠性。

3.可变气门正时(VVT):根据不同转速调节气门时,可节省燃油,改善排放,如本田VTEC、丰田VVT-i等。

4.汽油机增压:可提高升功率,在排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功率,如帕萨特1.8T 轿车。

5.可变进气道长度(VIM):在不同转速下使用不同进气道长度,保证在任何工况下都有较好的充气效率,如奥迪A6。

6.停缸技术:在输出功率减小时,使一部分气缸停止工作,可节省燃油,如通用开拓者EXT 2005款有8个气缸,需要时可使4个气缸一停止工作。

7.全铝发动机:使用铝缸体、缸盖、活塞等,可减小质量,节省燃油,如日本铃木1.3L、1.4L汽油机。

8.智能驱动气门(SVA):取代传统凸轮轴,每一个气门挺杆上有一个独立的驱动器,可以减少20%油耗及污染物,如:法国法雷奥公司已设计出样机,2009年可大批量投产。

9.可变压缩比汽油机:将传输功率与压缩比控制功能进行整合,压缩比可变。

2005年法国MCE-5公司己开发出样机。

10.汽油机直喷(GDI)和稀薄燃烧技术:将高压汽油直接喷射到气缸内,周围为稀薄混合气,实现分层燃烧,可提高燃料经济性,节油约20%,如丰田皇.冠3.0L V6汽油机(国产皇冠无GDI技术)。

11.可控燃烧速率系统(CBR):两个进气道,有一个是切向进气的,另一个是中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内燃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2-10-09 13:25 来源:钢联资讯 试用手机平台 9日,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发行1亿元短期融资券,其募集说明书对公司所处的内燃机行业状况及竞争情况进行了分析。

内燃机行业在机械工业中是跨行业、跨部门最多的一个行业。内燃机是各种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内燃机车、内燃发电设备、地质石油钻机等产品的主要配套动力,是各种配套产品的“心脏”。内燃机行业的发展,对工业、农业以及人民生活都有重大影响。

(一)内燃机行业情况 (1)我国内燃机行业基本情况 1908年我国自制的第一台内燃机诞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内燃机工业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逐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内燃机工业体系,对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推动了相应配套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内燃机行业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对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进行调整,通过自行研制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了一大批新产品;在国家出台有关排放法规和节能要求后,通过各种途径先后开发出一批满足欧I、欧II、欧III的发动机,生产出了一批可供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船舶、农业机械、铁道内燃机车、内燃发电设备、石油钻机等产品选择配套的发动机机型,产品的结构趋向合理,产品质量和技术经济水平明显提高。当前中国的内燃机工业体系已从量的变化转向质的提升,并在调整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加强。

目前,国内出现了十几家市场占有率较高、有一定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势头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一些产品的产量已向这些企业集中。同时,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中国内燃机行业已经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形势下,内燃机行业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指标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我国内燃机产品的进出口也有所增长,但是国际内燃机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由于在高端技术上与国外的大厂商仍有较大的差距,产品技术将成为制约我国内燃机产品发展的一个瓶颈。

全国内燃机行业(包括主机和配附件)生产企业约有1,000家左右,其中主机近300家,配附件约700家,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市场竞争比较激烈,高端技术产品企业由于其技术优势,在行业中市场份额相对较高。

截至2011年末,我国单缸柴油机生产企业有100余家,其行业集中度高,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企业中,年产销量在50万台以上的企业有4家,为第一梯队;年产销量在10-50万台的企业有20家,为第二梯队;其余企业产量低于10万台,为第三梯队。全国单缸柴油机生产企业中,位于第一梯队的江淮动力、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州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常柴股份有限公司产销量占到了行业总量的40%以上,其中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销量107万台居行业第一,常柴股份有限公司销量106万台居行业第二,常州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销量76万台居第三,江淮动力销量56万台居第四。

2009年-2011年单缸柴油机前五名产销情况表:单位:万台

资料来源: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全国生产多缸柴油机主机的企业约70余家,主要企业37家。由于行业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多缸柴油机近几年增长速度较快,截至2011年末,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产销量排名靠前。其中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居行业第一,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居行业第二,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居行业第三,江淮动力年产销5.7万台居行业第十七。在小缸径多缸柴油机中,2缸柴油机生产企业主要有9家,江淮动力以年产销量2.7万台位居第三;3缸柴油机生产企业主要有12家,江淮动力以年产销量1.75万台位居第三。

2009年-2011年2缸柴油机前五名产销情况表单位:万台 资料来源: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2009年-2011年3缸柴油机前五名产销情况表单位:万台

资料来源: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通用小型汽油机目前生产企业60余家,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山东华盛中天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泰格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产量均超过100万台。

(2)我国内燃机的分类及用途 在分类统计方面,我国将内燃机及配件分为13大类,包括单缸柴油机、小缸径多缸柴油机(缸径100毫米以下)、中等缸径多缸柴油机(缸径100-160毫米)、通用小型汽油机等。单缸柴油机的功率通常不大于18.38KW,主要用于配套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从事农业生产作业与运输型拖拉机和低速载货汽车;小缸径多缸柴油机功率通常不大于100KW、缸数不大于4,主要用于配套轻型货车、轻型客车、微型汽车、少量轿卡车、大中型拖拉机、拖拉机变型运输机、船舶等移动车辆,以及中小型工程机械、排灌、发电、压气、冷冻和电焊等固定动力装置;中缸径多缸柴油机一般为大功率高速柴油机,功率通常在100-580KW之间,主要用于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大型客车等的配套;通用小型汽油机是指19KW以下的小型单缸汽油机,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包括园艺)、发电、消防、市政、娱乐等机械,是我国内燃机行业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出口量占通用小型汽油机总销量的80%。

(二)内燃机行业相关政策 《中国内燃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内燃机行业按照国家对排放、节能等法规要求以及国内外市场发展的情况,必须重点发展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发展前景好,对行业发展有重大技术带动效应的现代内燃机产品。发展经济性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为各种农业机械配套的环保和节能型柴油机及汽油机。重点发展满足国际排放法规要求的通用小型汽油机。

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方面,200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各投入3亿元和8亿元;2008年中央以40亿元购机补贴带动了地方政府数百亿元惠农补贴资金,受惠产品主要为大中型拖拉机、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粮食干燥机械等;2009年1月4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中央财政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将增加60亿元,达到100亿元,实施范围涵盖全国所有的农牧业县和所有农场,补贴机具种类由9大类18小类扩大到12大类38小类;2010年3月4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1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并于3月1日预拨了第一批补贴资金100亿元,与2009年相比进一步扩大补贴机具种类范围;2010年7月21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0年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安排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4.93亿元。

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制度。凡列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指定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在《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中,装有柴油机的车辆列入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

根据《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441.20kW(600马力)及以下柴油机产品和22.10kW(30马力)及以下汽油机产品(不包括摩托车用汽油机),适用该实施细则,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上述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上述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统一管理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内设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负责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日常工作。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是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的办事机构。 另外,柴油机产品列入了《出口质量许可证产品目录》,需取得《出口质量产品许可证》方可出口。根据《出口机电产品质量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和产品归口部门负责实施出口机电产品质量许可证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制定和组织实施质量许可证考核办法,认可检测单位,签发和吊销质量许可证,协调和处理有关事宜。产品检测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和产品归口部门联合认可的检测单位或者具备条件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

(三)我国内燃机行业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内燃机企业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跻身于国际市场。近年来内燃机行业发展较快,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新产品不断涌现,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使传统的内燃机行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内燃机行业紧跟现代汽车及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和配套需要,适应体积小、轻量化、大比功率的发展趋势,加快了产品更新和新技术应用的速度。中国内燃机行业“十一五”战略目标明确指出内燃机行业“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品是:发展与现代新型内燃机配套的满足国Ⅲ、国Ⅳ排放和节能的柴油机;发展电控直列式喷油泵、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电控高压单体泵以及各种新型喷油器、喷油嘴。

在重点发展的技术中提出重点发展柴油机高压喷射技术的研究(包括电控高压泵技术、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电控单体泵技术和高压喷射技术及喷油特性的研究等);内燃机可变涡轮增压(NVT)和增压中冷技术;内燃机排气后处理技术研究,包括汽油机稀燃催化转化剂、柴油机连续再生型微粒捕集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NOx催化还原系统)、四效催化器技术等;内燃机电控集成管理系统等。

(四)行业竞争概况 1、单缸柴油机 我国单缸柴油机生产企业目前遍布于全国20个省、市,但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江苏省的“常锡镇通扬”地区集中度最高,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市场集中度比较高,单缸柴油机年产量超过20万台的企业有8家,市场占有率合计54%左右。

2、小缸径多缸柴油机 从小缸径多缸柴油机企业所在地分布来看,江苏省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年产销量超过8万台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在60%以上。

3、中等缸径多缸柴油机 全国中等缸径多缸柴油机产销量集中度比较高,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前4家企业年产量均超过10万台。

4、通用小型汽油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